Ⅰ “桐油”曾经的战略性资源,是什么植物榨出来的
桐树种子,桐油是从桐树长出来的果子里的提炼出来的,桐油可以抗腐蚀,抗铁锈,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Ⅱ 桐油制作方法
老师傅教你炼制一般熟桐油
2017-04-16 由 木匠先生 发表于资讯
传统的熟桐油我国各省市都有生产,在品种上分为一般熟桐油和纯熟桐油两种,一般熟桐油成膜后有发粘的缺点,而纯熟桐油成膜后漆膜爽立品质优良。
一般熟桐油也可以说是杂油熟桐油,即桐油以外还混入了其他油类,比如胡麻油、线麻油、核桃油等。
制造方法:用生铁平底锅作为热炼锅,用木柴烧火。把生桐油加入锅中,投入量约为锅总容量的三分之一。用木棒不断搅拌,烧火加热,到有油烟冒出,并不太大的程度,随时用搅拌木棒挑起油来观察。木棒挑起的油像水一般滴入锅中就继续加热,如发现挑起来的油在木棒上滴下油滴末尾形成丝状,又缩回木棒的现象,就说明火候已到,立即用散洒的方式加入土子和密陀僧。加入量每种约为油量的百分之一左右。不断搅拌再用木棒挑起来观察,发现滴下的油滴缩回的劲较大时,立即导入杂油彻底搅拌,杂油的加入量约为桐油的两倍。而后用多把铁勺把油不断的舀起再倒入锅中,这叫做“出烟”。目的是为了保证漆膜光亮不发乌。烟出的越好漆膜光亮越大。“出烟”的过程也是降温的过程,油自然冷却后装入桶中备用。
传统的炼制方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多年的艰苦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可贵经验,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植物油的成分含量各有不同,因而炼制经验也是丰富多彩的,当地油漆工人中,一定有不少使用的经验,比本文介绍的详细具体而且切合实际,读者可以走访当地家具厂的工人师傅,将书本知识与老工人师傅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注意掌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当地当时的条件进行操作,便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Ⅲ 什么是桐油
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带干性植物油。
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不导电等特性,用途广泛。它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筑、机械、兵器、车船、渔具、电器的防水、防腐、防锈涂料,并可制作油布、油纸、肥皂、农药和医药用呕吐剂、杀虫剂等。
桐油的使用价值:
桐油是将采摘的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加工提炼制成的工业用植物油,整个过程为物理方法。桐树是多年生木本林木,生长在远离城市的山区。抗病虫能力特强,整个生长过程中不须施肥和农药。桐油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油,它具有迅速干燥、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供需矛盾日益显现,以油桐为主要的生物质能源作为替代能源将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加之我国工农业、渔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桐油需求量将会大大增加。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桐油
Ⅳ 桐油是什么原料制成的
Ⅳ 桐油是用什么做成的主要原料有那些它有什么用途
桐油是世界上植物油中最佳速干性油,具有干燥快、附着力强、比重轻、富光泽、耐热、耐冷、防水、防腐、不导电等特征。主要用于油漆、船舶、家具、电器、油墨、医药等行业。 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带干性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耐 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不导电等特性,用途广泛。它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 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筑、机械、兵器、车船、渔具、电器的防水、防腐、防锈涂料, 并可制作油布、油纸、肥皂、农药和医药用呕吐剂、杀虫剂等。 桐油涂在木材表面具有防水和防腐的基本功效,但因为用桐油处理木材只能涂饰在表 面,对木材内部的环境没有根本的改变,木材或多或少都含有水分,在户外环境中 阳光照射下非常容易使木材升温,为各种厌氧菌滋生创造了条件。这些细菌正是蛀蚀 木材的祸首之一。除此之外,在阳光的照射下,桐油极易分解使得木材表面很快失掉 保护层和桐油固有的色彩,表面形成斑驳陆离的景象。每年都要重复进行桐油处理, 即费钱又费事还很难达到希望的效果。因此对普通木材,桐油处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 决防腐处理问题的。 但目前最好的木材防腐方法就只是桐油防腐比较多的使用,毕竟它的造价和使用方法 比较简单,而且防腐的技术比较好掌握!请问目前最好的木材仿佛方法有什么成熟的竟 得起时间考验的而且一劳永逸的方法?当然桐油防腐也存在对木材干燥程度的要求! 毒理 桐油内含的桐酸对黏膜有剌激性,吸收后可损害肝、肾。桐油的外观易与食用植物油相混淆,极易误食中毒。误食纯桐油,由于剧烈地呕吐,故吸收较少。若食用油中混有桐油,长期少量食用,可引起亚急性中毒,由于桐油全数被吸收,有时中毒症状反较严重,并可致死。 临床表现 (1)潜伏期急性中毒较短暂,亚急性中毒则时间较长。 (2)中毒表现:1急性中毒:食后迅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头晕;严重者便血、呼吸困难、惊厥,尿中出现蛋白质、管型及红细胞;原有肝损害者,可使症状及肝功能损害加重;急性中毒者若能及时处理,多能迅速恢复;2亚急性中毒:先出现恶心、上腹部不适、胃部烧灼感、腹泻等胃肠刺激症状,持续1~4周(多数2周)后出现下述毒物吸收后的症状:下肢浮肿,并可逐渐延及全身;周围神经炎样症状如肢体酸痛、四肢发麻、下肢触觉和痛觉减退,腱反射正常或亢进或减弱;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皮肤潮红、灼热,可出现紫红色斑纹;少数病例肺部有罗音,肝脏肿大,心脏听诊可能出现奔马律,多死于心力衰竭;患者无急性中毒时的肾脏功能改变。 食油中混有桐油的检验测定法:1亚硝酸法:取待检油5~10滴置于试管中,加入石油2m1,使油溶解,必要时过滤,于滤液中加亚硝酸结晶少许,并加5mol/L硫酸1ml,振摇后放置;如系纯净的食用植物油,则仅产生红褐色一氧化氮气体,油液仍然澄明;若食用油中混有桐油时,油液层则呈浑浊,并出现黄色絮状物;如系纯桐油则全部凝结成絮状团块,初呈白色,放置后变为黄色。2硫酸法:取油样数滴置白瓷板上,加纯硫酸1滴,食用植物油与硫酸接触部分呈橙黄色至褐红色;如有桐油混杂时,则呈现血红色凝块而表现绉缩,颜色逐渐加深,用玻棒搅拌则粘结成团,似软稠浸膏状态;本法可检测出食用植物油中混杂的3%~5%的桐油。 急救处理 1.急性中毒 (1)刺激咽部催吐。 (2)予温水洗胃。 (3)灌入稠米汤、藕粉或稀面糊以保护胃黏膜。 (4)静脉补液,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 (5)对症处理。 2.亚急性中毒 (1)停食混有桐油的油类。 (2)水肿:予氢氯塞秦25~50mg/次口服,每12小时1次;或其他利尿剂。 (3)心力衰竭:常规予洋地黄毒甘治疗。 (4)周围神经炎:常规肌内注射维生素Bl和维生素B12。 (5)对症处理。
Ⅵ 桐油怎么熬制
一、熬制熟桐油(灰油)的工艺
灰油为处理木结构基层的主要材料,由油工自行熬炼。先将土子粉和樟丹(即红丹)放入锅内炒,使水分完全排出。然后将原生桐油倒入锅内,与土子粉和樟丹搅匀加火熬炼。使生桐油通过土子粉和樟丹在加热条件下的氧化聚合反应成为熟桐油。由于土子粉和樟丹比重较桐油大,容易沉淀,要用木棒和油勺经常搅拌。油开锅时要用油勺扬烟降温,避免起火。当油沫呈现黑褐色时,就可以看油的火候了。试看的方法是:将油滴在凉水内,如油珠不散,及时下沉即为熬成。要多试多看,一待熬成,要及时将油取出敢入铁桶内,并继续扬烟。
熬油前要做如下准备工作:一是准备大凉水桶,灰油温度偏高时将油桶放入水桶内降温。二是准备凉桐油,如来不及撤火或将油取出,可将凉油倒入锅内降温。三是准备好锅盖,万一起火时用锅盖将火盖灭。
熬炼桐油时材料的重量配比如下:
生桐油 土子粉 樟丹
春秋季 100 7 4
夏 季 100 6 5
冬 季 100 8 3
二、在熬炼桐油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l)生桐油的加入量不能超过油锅容量的3/5,以免油沫涨开锅而溢出锅外,引起火灾。
(2)在熬炼时应掌握熬坯油和光油的最高温度(一般掌握在坯油230~240°C,光油230℃左右),要不断取“油样”。在达到所要求的粘度后,应立即起锅,停止加温。数炼时间一一般不能过长,大约3o-4o分钟。时间过长,油色会变深变黑。
(3)如油沫过多或接近涨锅时,应立即加入少许硅油或磷酸三丁酯等消泡剂,以避免涨锅。
(4)土子和密陀僧必须事先炒干,切勿用潮湿土子和密陀僧。土子如系大愿粒,应敲碎。密陀僧应碾成粉末状后再使用。
(5)高温急火熬炼的熟桐油质量较好,但由于油温高,一时冷却困难,容易引起胶化报废。故在熬炼前要准备好冷油,如发生变调的预兆时则立即加入骤冷油,同时用电扇加快冷却出姻。也可在桐油中加入少量的松香或菜籽油来延缓桐油的胶化时间。
(6)熬桐油时,应两人操作,要戴帆布手套、帆布脚罩(或穿皮靴),防止烫伤。熬油时不能让火苗窜至锅面。搅动要缓慢稳妥,不要将油液搅出锅外。
(7)熬桐油的工场最好在露天或选择空旷安全可靠处,并备有泡沫灭火机和黄砂等,以防发生事故。
(8)熬炼后的桐油冷却后,要用牛皮纸盖住油面(牛皮纸剪成油面形状,并将一面议水湿润,另一面紧贴抽面上),以免桐油接触空气而结皮,造成浪费。
Ⅶ 桐油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以及在化学技术史上桐油和漆合用的原因是什么
桐油是从桐树种子中榨出来的干性植物油,它的主要成分是桐油酸。桐油也具有成膜的性能,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用桐油与各种颜料配成油彩来绘饰各种花纹图案。油彩的亮度比漆高,但抗老化性不及漆。漆的产量比桐油小,成本比桐油高。桐油和漆合用,正可取长补短,改善性能,降低成本。在化学技术史上,这也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创举。
Ⅷ 熟桐油的熬制方法
熟桐油分两种一种为熟纯桐油,另外一种属混合熟桐油。纯熟桐油的榨取方法是桐子炒熟榨油,不人为的去添加任何化学成分,适合环保无污染装修,尤其适合室内。混合熟桐油属于漆的一种,按照2:2:6的方法勾兑,20%的清漆+20%的松香+60%的桐油,加热熬制到260度的温度。
熟桐油制作
家具厂均由油漆工自己熬制,称为土法生产。
先将桐油倒入生铁锅中,然后用柴火加热。生铁锅使用前要擦洗千净,不能含有酸、碱和其他物质。熬汕时间一般控制在30分钟,基本_l二保证梅分钟温度上升10度,当温度升至150℃时,f}ic温3分钟,让水分全部逸出,然后继续升溉。作为生漆用的坯油,温度达230℃即可,超过260 'C油聚合而无法使用。一般温度达220℃时,蜂斤始取出几滴油在铁板‘卜进行粘度洲定,当手指燕油拉起的油丝达2厘米长时,必须马上降161,将油放在风口处倒入冷铁锅中迅速冷却。整个熬汕过程都要不断搅拌,使油烟逸出,增加油的透明度。有条件可以先预备半锅冷坯油,将油烟逸出后的热油倒入冷油内,加快油的冷却。保证油的质蟹。坯油的老嫩A在230℃后的保温时间长短决定。时间长,坯油枯度高,成膜快称为老油。保温时间短,坯油粘度低,成膜时间长,称为嫩油。
熬制光油(即亮汕),最高温度可以达250℃,熬制程度可脸从油面情况判断,汕内水汽不断逸出后,油泡从白色转黄色,ti响声从钝转脆,假如在油内放入一根稻草,稻草立即烧焦,表少油已成熟,应立即退火,加入催干剂土子和陀僧。
如果油在冬天使用,土子和陀僧量要稍增多,但是,催千剂加得过多,会加快成膜速度,造成漆外干内不干,漆膜皱皮,因此,催干剂用量宜少不宜多。
工业上制造光油采用环烷酸铅和环烷酸枯,钻可以促使漆膜聚合作用大于氧化作用,使漆膜柔韧、耐候性增强。环烷酸铅和环烷酸钻配合使用,会使反应机理更为完善。催千剂的正确使用可以参看第三章第四节。
制作光油还可适量加入松香,改进漆膜光泽,但不能超过油童的10%,因为松香耐热性差,造成夏天漆膜回粘。
由于光油消耗桐油多,目前一般用桐油与脂胶反应制作清漆,其性能比单独用桐油制作的光油更具有光泽和耐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