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化学方程式读法
化学方程式能客观地反映出化学反应中“质”和“量”的变化及关系。所以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不同于数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有三种读法,有物质读法、粒子读法、数量读法。
每个方程式都有三种读法,现以2H2O==(通电)2H2↑+O2↑为例说明。
(一)物质读法
上式读作“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这种读法说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
(二)粒子读法
上式读作“在通电条件下,每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这种读法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结构粒子的变化,并反映出粒子个数的比例关系。
(三)数量读法
上式读作“通电时,36份质量的水分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这种读法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数量关系。
㈡ 初中必背化学元素36个怎么读
第01号元素:氢[化学符号]H,读qīng
第02号元素:氦[化学符号]He,读hài
第03号元素:锂[化学符号]Li,读lǐ
第04号元素:铍[化学符号]Be,读pí
第05号元素:硼[化学符号]B,读péng
第06号元素:碳[化学符号]C,读tàn
第07号元素:氮[化学符号]N,读dàn
第08号元素:氧[化学符号]O,读yǎng
第09号元素:氟[化学符号]F,读fú
第10号元素:氖[化学符号]Ne,读nǎi
第11号元素:钠[化学符号]Na,读nà
第12号元素:镁[化学符号]Mg,读měi
第13号元素:铝[化学符号]Al,读lǚ
第14号元素:硅[化学符号]Si,读guī
第15号元素:磷[化学符号]P,读lín
第16号元素:硫[化学符号]S,读liú
第17号元素:氯[化学符号]Cl,读lǜ
第18号元素:氩[化学符号]Ar,A,读yà
第19号元素:钾[化学符号]K,读jiǎ
第20号元素:钙[化学符号]Ca,读gài
第21号元素:钪[化学符号]Sc,读kàng
第22号元素:钛[化学符号]Ti,读tài
第23号元素:钒[化学符号]V,读fán
第24号元素:铬[化学符号]Cr,读gè
第25号元素:锰[化学符号]Mn,读měng
第26号元素:铁[化学符号]Fe,读tiě
第27号元素:钴[化学符号]Co,读gǔ
第28号元素:镍[化学符号]Ni,读niè
第29号元素:铜[化学符号]Cu,读tóng
第30号元素:锌[化学符号]Zn,读xīn
第31号元素:镓[化学符号]Ga,读jiā
第32号元素:锗[化学符号]Ge,读zhě
第33号元素:砷[化学符号]As,读shēn
第34号元素:硒[化学符号]Se,读xī
第35号元素:溴[化学符号]Br,读xiù
第36号元素:氪[化学符号]Kr,读kè
㈢ 怎样读初中化学式,方程式,
化学式一般是从后往前读,原子团作为整体一起读,例如Ca(OH)2 ,读作:氢氧化钙;;Al2(SO4)3,读作硫酸铝;有变价的元素要分清楚,比如FeSO4,读作:硫酸亚铁;Fe2(SO4)3,读作:硫酸铁。Kal(SO4)2,读作:硫酸铝钾。
遇到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在读的时候也可以读出元素右下方的角标,例如MnO2,读作:二氧化锰;例如Al2O3,既可以读作:氧化铝,也可以读作:三氧化二铝。
复杂一点的比如:(NH4)2Fe(SO4)2,读作:硫酸亚铁铵;Ag(NH3)2OH,读作:氢氧化二氨合银。这都是高中要学的了。初中可能要学到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就这一个特殊的,单独记就行了。
不用担心,遇到不确定的化学式,尝试读读,错了也没关系。
方程式只要读出化学式,“+”读作和;“=”读作生成,就可以了
希望可以帮到你
㈣ 化学式读法,详细
化学式的读法:
1、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从元素符号的右边向左边读成“某化某”,如NaCl读作氯化钠,CaO读作氧化钙。有时候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例如CO2读作二氧化碳,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
2、 含有“OH”原子团的化合物,一般命名为“氢氧化某”,如NaOH读作氢氧化钠。
3、 含有酸根的原子团(硝酸根NO3, 碳酸根CO3, 硫酸根SO4),一般从右到左读作“某酸某”例如:CaCO3读作碳酸钙,MgSO4读作硫酸镁。
4、 特殊命名:H2O读作水,H2O2读作双氧水或过氧化氢。HCl的水溶液读作盐酸。当酸根跟氢(H)结合时读作某酸:HNO3,H2SO4分别读出硝酸和硫酸。
练习读出以下化学式的名称:
MnO2 CuO SO3 KI MgCl2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溴化钠 二氧化氮 四氧化三铁 五氧化二磷 水
㈤ 化学式怎么读我想知道化学式的读法,总觉
好的LZ...
化学式的读法一般从右向左.
AB型的化合物一般直接说B化A,如果有下角标数字,需同时读出数字
譬如CuO是氧化铜,CO2是二氧化碳.P2O5直接说五氧化二磷
当然CO一般不称氧化碳,而是"一"氧化碳,还有Cu2O一般不说一氧化二铜而是氧化亚铜(类似还有+2价的亚铁),这则是约定俗成的事情
H2O很少人说氧化氢,直接说水则是属于文化问题.类似还有HCl说盐酸或者氯化氢其实没差...
不过无氧酸一般可以称呼氢X酸,譬如HI可以称为氢碘酸
含氧酸需判断酸酐化合价
譬如H2SO4是硫酸,但是H2SO3则是亚硫酸,这亚字是代表亚硫酸中的S并非最高+6价,而是+4价
类似还有次,高,重这样的区别,譬如Mn(锰)的+2价氧化性和还原性(得失电子能力)最差也相对最稳定,那么+7价Mn的MnO4-就应该叫"高"锰酸根.
盐类化合物需直接读它的酸酐和阳离子,如果是酸式或者碱式盐,前缀加在名称之前
譬如CuSO3,称为亚硫酸铜,Cu2SO3则叫亚硫酸亚铜,Cu(OH)SO3则是碱式亚硫酸亚铜
如果是有机物,则有更复杂的命名规则.
㈥ 化学式怎么读请说明具体的方法。
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作“X化X”,如“CuO”读作氧化铜,HCl(氯化氢)、KI(碘化钾)、。
或者直接读化学物质的名称。例如:H2O,读作“水”。
有时候不用“化”的,如果涉及到原子基团,我们要把基团读出.比如CuSO4(硫酸铜)、AgNO3(硝酸银)、KMnO4(高锰酸钾)
“亚”的使用,比方说,铁的离子有两种 一种Fe2+带2正电荷,一种Fe3+带3正电荷,那么他们的化合价就分别为+2和+3 我们规定Fe3+叫铁离子,那么Fe2+就叫亚铁离子.(因为“亚”表示差一点嘛,你看 “亚军”).再比如CuO叫氧化铜,Cu2O就叫氧化亚铜.表示这样意思的字有很多,比如“次”“重”“高”等
“合”的使用,多见于配合物,是配体中配位原子和配位中心的连接词,比如氢氧化二氨合银,这里N就为配位原子,Ag是配位中心.
“代” 多见与有机物,一般表示的是基本物质或集团被其他原子或集团取代后的命名.
“联”“并”“杂”等,多见于苯环相关物质的命名,这个比较形象应该不用说啦吧?
“聚”多表示多种小分子的聚合,比如聚乙烯
㈦ 怎样读化学式 化学式的读法
1、化学式的规定读法是直接读化学物质的名称
例如:H2O,读作“水”
2、但是上面的读法,不能告诉对方这个式子如何写,所以同学们之间,甚至师生之间都私下用H、2、O这种读法传达式子
3、由于考试中一般不考这种问题,注意不同场合的要求就可以了
㈧ 化学式的读法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是从右到左读作“某化某”,例如CuO读作氧化铜。有时还要读出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例如,SO2读作二氧化硫,SO3读作三氧化硫。
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有规律的。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名称,一般从化学式右面的元素名称向左读,读作“某化某”。例如,NaCl读作“氯化钠”。
有时还要读出化合物里每一个分子中元素的原子个数。例如,CO2读作“二氧化碳”,P2O5读作“五氧化二磷”。
如果是由原子团组成的复杂化合物,其中原子团一般只读它的名称。例如,Na2CO3读作“碳酸钠”,Na2SO4读作“硫酸钠”。
㈨ 初三化学:化学式的读法怎么读
读化学式,先写后读后写先读。
例:MgCl2 二氯化镁或氯化镁。MgSO4 硫酸镁。
具体:一般规律是先读后面的,后读前面的。比如HCl(氯化氢)、KI(碘化钾)、Na2O(氧化钠) 。有时候不用“化”的,如果涉及到原子基团,我们要把基团读出。比如CuSO4(硫酸铜)、AgNO3(硝酸银)、KMnO4(高锰酸钾) 。“亚”的使用,比方说,铁的离子有两种 一种Fe2+带2正电荷,一种Fe3+带3正电荷,那么他们的化合价就分别为+2和+3, 我们规定Fe3+叫铁离子(FeCl3,氯化铁或三氯化铁),那么Fe2+就叫亚铁离子(FeO氧化亚铁)。(因为“亚”表示差一点嘛,你看 “亚军”)。再比如CuO叫氧化铜,Cu2O就叫氧化亚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