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内源性化学物质有哪些

内源性化学物质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17 12:19:01

Ⅰ 内啡肽和多巴胺的区别是什么

1、本质不同

内啡肽是由大脑垂体分泌的一种生物大分子肽类化合物。

多巴胺是人的大脑中的一种神经传导物质。

2、作用不同

当机体有伤痛刺激时,内源性阿片肽被释放出来以对抗疼痛。在内啡肽的激发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免疫系统实力得以强化,并能顺利入梦,消除失眠症。

多巴胺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



(1)内源性化学物质有哪些扩展阅读

内啡肽的类型

内啡肽有α、β、γ、δ四种类型。其中β内啡肽大量存在于垂体中。脑啡肽是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中两种特殊的五肽化合物:亮氨酸和甲硫氨酸脑啡肽,含有与吗啡相似的活性基团。

在离体突触阿片结合测定中,脑啡肽、α内啡肽和γ内啡肽具有同吗啡一样的活性,而β内啡肽的活性则5~10倍于吗啡。

内啡肽的镇痛作用只在大脑内给予时方能见到,但尚未证实外周给药是否有镇痛活性。内源性肽类物质、阿片受体和内啡肽神经元共同组成了内啡肽系统。

Ⅱ 多巴胺和内啡肽究竟有什么区别

用最简单的比喻就可以知道两者的区别了:

你忙了一天的工作,很累,终于下班了,感觉到很高兴,这样的感觉就是内啡肽造成的。
你玩了一天,非常开心,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你却意犹未尽,这样感觉就是多巴胺造成的。

所以长距离运动时,产生新快感的东西是内啡肽。

(2)内源性化学物质有哪些扩展阅读:

1、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

Ⅲ 为什么睡觉

睡眠是每人每天都需要的,大多数人一生中的睡眠时间超过生命的1/3。
睡眠的确切定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着不同的内涵。最初法国学者认为:睡眠是由于身体内部的需要,使感觉活动和运动性活动暂时停止,给予适当刺激就能使其立即觉醒的状态。后来人们认识了脑电活动,认为:睡眠是由于脑的功能活动而引起的动物生理性活动低下,给予适当刺激可使之达到完全清醒的状态。而经过近些年的研究现代医学大致认为:睡眠是一种主动过程,睡眠是恢复精力所必须的休息,有专门的中枢管理睡眠与觉醒,睡时人脑只是换了一个工作方式,使能量得到贮存,有利于精神和体力的恢复;而适当的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既是维护健康和体力的基础,也是取得高度生产能力的保证。我并不完全这么认为。
按照我的经验和理解,睡眠是指大脑为了将刺激和刺激联结分配固化给相应神经细胞(重整信息)的需要,把兴奋点(注意)暂且转移到原先兴奋强度较弱的神经细胞,并由那些神经细胞接管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而原先接受处理内外刺激并做出反应的兴奋度较高的神经细胞因防止没有经过深加工的刺激联结相互干扰(信息过载),(也可以理解为生化能量有限而醒着时这些神经细胞以接受和处理刺激,创建和调用刺激联结为主,睡眠时以整理、过滤和固化刺激联结为主),必须大部分屏蔽内外刺激对这些神经细胞的作用的必要的生命过程。精神疲劳体现为待处理或固化的刺激联结过多,人本能的对刺激联结储存的不安、紧张和焦虑,睡眠起到消化这些刺激联结的作用,这就表现为缓解疲劳。而睡眠质量不高是指屏蔽度不够或睡眠时间不足以充分消化刺激联结的现象。嗜睡则是病态的过多过久屏蔽。这些都是神经控制不足的表现。在睡眠中由于主动性活动减弱,人的体力也得到相应恢复。

睡眠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愉快状态,通常发生在躺在床上和夜里我们允许自己休息的时候。与觉醒状态相比较,睡眠的时候人与周围的接触停止,自觉意识消失,不再能控制自己说什么或做什么。处在睡眠状态的人肌肉放松,神经反射减弱,体温下降,心跳减慢,血压轻度下降,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胃肠道的蠕动也明显减弱。这时候看上去睡着的人是静止的,被动的,实际不然,如果在一个人睡眠时给他作脑电图,我们会发现,人在睡眠时脑细胞发放的电脉冲并不比觉醒时减弱。这证明大脑并未休息。正如一座夜间的蜂房,外表看上去蜜蜂都已归巢休息,但实际上所有的蜜蜂都在为酿造蜂蜜而通宵达旦地忙碌。
人的睡眠是怎样引起的?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睡眠是经过长期进化的动物后天获得的一种生理功能。这种生理现象,自古以来就引起人们的很大兴趣,对它的解释也众说纷纭,大体上有血液中毒学说、睡眠中枢学说、网状系统上传阻断学说和自律神经系统学说,而最近研究表明,引起睡眠的内源性化学物质有22种,其中有一种叫做ASP5-a-DSIP的物质,具有调节“24小时节律”的编程效应。
近年来神经生理研究表明:脑干蓝斑核和中缝核是产生和维持睡眠的特异中枢。蓝斑核头部向上发出纤维至大脑皮层,与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一起维持醒觉;中缝核头部向上发出的纤维与“无快眼运动”(NREM)睡眠的产生和维持有关。蓝斑核和中缝核尾部都参与“快眼运动”(REM)睡眠过程。去甲肾上腺素(NE)与5-羟色胺(5-HT)是维持睡眠和醒觉状态起决定作用的一对介质。当脑内NE含量不变或增高时,降低5-HT的含量可引起失眠;当脑内5-HT含量正常或增高时,降低NE含量则引起嗜睡。
在近些年来对睡眠中枢的探索中,以色列海法市医学院睡眠中心,通过扫描发现脑蓝斑核还是主管睡眠时做梦的神经中枢;美国科学家发现,大鼠的大脑中有一个主管睡眠的“开关”,是位于大脑深处的微小细胞核团,此即大鼠睡眠中枢;意大利研究者,通过对家族性失眠病例的研究,在病理上发现有丘脑退化现象,推断人也应该有睡眠中枢。而科学家们通过神经细胞的电生理实验,初步认为,在眼后侧脑的前部存在控制睡眠的睡眠中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沃特曼和他的助手们,发现了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有致眠作用;同时他们还发现,儿童夜间血液中褪黑素含量是300,成人只有100,而老年人最高不过是40,以此解释儿童睡眠多于老年。
睡眠的生化机制
一种称为δ-睡眠促进多肽的物质
人吃了安眠药后,就会昏昏欲睡,这是由于某种化学物质进入人体,作用于大脑中的睡眠中枢。有的科学家就设想,动物在持续觉醒过程中,是不是体内会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当这种化学物质聚集到一定浓度时,睡眠就发生了。
有的人就是喜欢对事情刨根问底,这些人就是科学家。1910年有个叫Pieron的人,将狗剥夺睡眠150-293小时(不知他老人家要费多大力气),然后将狗的脑脊液(我们的大脑其实是泡在一种液体中,大脑周围的液体就是脑脊液)抽出来,注射到醒着的狗的脑室中,结果,Pieron先生的力气没有白花,被注射的狗睡着了,这证明了体内确实有一种促进睡眠的物质。后来的许多科学家,如Monnier,以及我国学者刘世熠等,不知又费了多大的劲,终于提取出一种称为δ-睡眠促进多肽(δ-sleep-incing-peptide)的物质。这种物质如果将来能大量生产,将会是一种很少副作用的安眠药。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沁明显增加,尤其在慢波睡眠的第3、4期,所以说,睡眠还与我们长个子有关。这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婴儿特别需要睡眠。

Ⅳ 室内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有哪些,主要来源于什么,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我们刚装修完。房间里总是有刺鼻的气味。这些是什么味道?他的主要来源在哪里?下面北京除甲醛公司为您解答。

甲醛主要来源于:

1、室内木制家具、墙纸、油漆、彩墙。

2、室内布艺、门帘、床单、窗帘等。

3、办公区域:办公椅,沙发,衣柜等。

4、涂料:各种油漆、粘合剂等。

5、地面:地毯、木地板

甲醛危害有哪些:

1、致敏作用: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及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2、刺激作用:甲醛的主要危害显示对皮肤和粘膜刺激作用,原浆甲醛是有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

3、致突变性:高浓度甲醛也是一种遗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吸入高浓度甲醛可引起鼻咽肿瘤。

苯及苯系物的主要来源

1、各种油漆污渍、粘合剂

2、办公室家具,包括书桌、传真机、计算机终端和打印机。

3、墙壁:颜色壁,壁纸;

4、地板,包括地毯、地板胶和木地板。

5、其他,包括门帘、天花等。

苯及苯系物危害:

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会损害造血系统,导致慢性中毒。

室内污染物和有害的来源!

TVOC的主要来源:

1、地板:地毯,地板胶和木地板。

2、油漆:各种油漆、污渍、粘合剂等;

3、办公面积:包括办公桌、办公椅、卡座、衣柜、沙发等;

4、墙体,包括木墙,彩色墙壁,壁纸等;

5、电视OC的最高版本是地毯、壁纸、窗帘。

TVOC危害:

1、在高浓度TVOC环境中可导致人体免疫力水平失调

2、头部不适、头晕、头痛症状;

3,眼刺激,视力疲劳,眼睛发红,发痒,流泪;

Ⅳ 什么是内源性物质

褪黑素褪黑激素(Melatonin)主要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吲哚类激素。人的松果体是附着于第三脑室后壁的、豆粒状大小的组织。也有报导哺乳动物的视网膜和副泪腺也能产生少量的褪黑激素;某些变温动物的眼睛、脑部和皮肤(如青蛙)以及某些藻类也能合成褪黑激素。褪黑激素的分子式为C13N2H16O2,分子量232.27,熔点116℃~118℃,化学名称为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N-acetyl-5-methoxytryptamine)。 Lerner(1960)首次在松果体中分离出一种激素,由于这种激素能够使一种产生黑色素(melanin)的细胞发亮,故取其字首Mela;同时由于它从5-羟色胺(serotonin)衍生而来,故取其后缀tonin,因此,这种松果体激素取名为Melatonin(褪黑激素)。褪黑激素在体内含量极小,以pg(1×10-12 g)水平存在。近年来,国内外对褪黑激素的生物学功能,尤其是作为膳食补充剂的保健功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表明其具有促进睡眠、调节时差、抗衰老、调节免疫、抗肿瘤等多项生理功能。 1褪黑激素的生物合成 褪黑激素的生物合成受光周期的制约。松果体在光神经的控制下,由色氨酸转化成5-羟色氨酸,进一步转化成5-羟色胺,在N-乙酰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再转化成N-乙酰基-5-羟色胺,最后合成褪黑激素,从而使体内的含量呈昼夜性的节律改变。夜间褪黑激素分泌量比白天多 5~10倍,清晨2:00到3:00达到峰值。Hakola等对夜班工人唾液中褪黑激素含量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种昼夜节律性变化。褪黑激素生物合成还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它可由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也可经哺乳授予新生儿。因此,在刚出生的婴儿体内也能检出很少量的褪黑激素,直到三月龄时分泌量才增加,并呈现较明显的昼夜节律现象,3~5岁幼儿的夜间褪黑激素分泌量最高,青春期分泌量略有下降,以后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下降,到青春期末反而低于幼儿期,到老年时昼夜节律渐趋平缓甚至消失。 2褪黑激素对睡眠的影响 Holmes研究了褪黑激素的催眠作用和对神经化学的影响,大鼠给予10 mg/kg BW褪黑激素后,用EEG检测入睡时间,与服药前相比,缩短一半,觉醒时间也明显缩短,慢波睡眠、异相睡眠明显延长而且容易唤醒;给予2.5 mg/kg BW,得到程度略低的、类似的催眠效果。任何剂量的褪黑激素都不会改变标准EEC模型和干扰正常的睡眠规律。腹膜给予小鼠褪黑激素25 mg/kg BW的催眠作用与 100 mg/kg BW(腹膜)环己烯巴比妥(催眠药)的作用相似。Dollins等(1994)用低剂量褪黑激素对20名年青健康志愿者进行催眠效果的研究,志愿者在上午11:45口服0.1~10 mg褪黑激素后,其血清浓度达到正常人夜晚平均浓度水平;0.1、0.3、1.0和10.0等各剂量组均使受试者口腔温度下降、入睡时间明显缩短、睡眠持续时间明显延长、精力下降、疲劳感增加、情绪低下、对Wilkinson听觉觉醒试验反应正确率下降。Waldhauser等(1990)也对20名年轻健康志愿者进行口服80 mg褪黑激素催眠效果的研究。观察到服药1 h后血清药物浓度达到峰值(平均为25 817 pg/mL),显着高于正常人血清浓度,睡前醒觉时间、入睡时间缩短,睡眠质量改善,睡眠中觉醒次数明显减少,而且睡眠结构调整,浅睡阶段缩短,深睡阶段延长,次日早晨唤醒阈值下降。Irina等(1995)在18、20、21时给予志愿者口服0.3 mg和1.0 mg褪黑激素,能使入睡和进入睡眠第二阶段时间缩短,但未影响REM(Rapid eye movements,快速眼动)期,表明褪黑激素有助于改善失眠症。因此,褪黑激素作为一种新型催眠药物,其独特的优点为: (1)小剂量(0.1~0.3 mg)就有较为理想的催眠效果; (2)是一种内源性物质,通过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而起作用,对机体来说并非异物,在体内有其自身的代谢途径,不会造成药物及其代谢物在体内蓄积; (3)生物半衰期短,口服几小时后即降至正常人的生理水平; (4)毒性极小。 此外,褪黑激素还有较强的调节时差功能。 3褪黑激素的抗衰老作用 机体内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时可能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衰老有着密

Ⅵ 水产品内源性甲醛产生途径有哪些

一、.食品污染按污染源的性质: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放射性污染 。
(1)生物性污染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和昆虫的污染、有毒生物组织污染 、昆虫污染,主要以微生物污染为主,危害较大,主要为细菌和细菌毒素、霉菌和霉菌毒素。
(2)化学性污染来源复杂,种类繁多。主要有:①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农药、有害金属、多环芳烃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二恶英等。②从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工具、容器、包装材料及涂料等溶入食品中的原料材质、单体及助剂等物质。③在食品加工储存中产生的物质,如酒类中有害的醇类、醛类等。④滥用食品添加剂等。
(3)放射性污染 环境中人为的放射性核素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核爆炸、核废物的排放、意外事故。 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可通过食物链向食品中转移,其主要的转移途径有:向水生生物体内转移、向植物转移、向动物转移。食品放射性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摄入污染食品后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和细胞产生的低剂量长期内照射效应。主要表现为对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的损伤和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二.食品污染的途径
1.内源性污染
(1) 内源性污染
(2)内源性生物性污染:畜禽生前感染人兽共患病.(肉,蛋,乳被污染) ;畜禽生前感染固有疾病,抵抗力下降引起继发性感染。 ;畜禽生活期间带染某些微生物,畜禽抵抗力下降引起这些微生物浸入肌肉,肝脏等部位,造成肉品污染。
(3)内源性化学污染
(4)内源性放射性污染

2.外源性污染
外源性生物性污染:食品在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烹饪等过程中由于不遵守操作规程,使起受到微生物等的污染. 主要有(1)通过水的污染 (2)通过空气的污染 (3)通过土壤的污染(4)生产加工过程的污染 (5)运输/保藏过程的污染 (6)病媒害虫的污染
外源性化学性污染:食品在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烹饪等过程中受到有毒害化学物质的污染 。主要有:(1)空气 (2)水 (3)土壤4)运输 (5)生产加工

Ⅶ 内源性活性物质的药用价值

内源性活性物质,所谓内源性,就是指身体内含有,与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尤其对皮肤抗衰老有巨大贡献。它们摄入不足,就会削减皮肤的免疫、抗损伤能力,造成皮肤衰老。目前,内源性活性物质已广泛运用于美白、保湿以及抗衰老等功效型化妆品中。以具有抗衰老功效的化妆品为例,此类护肤品中多数都含有维生素C、E,神经酰胺,透明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天然内源性物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会展现其药用价值。
以下列举几种具有抗衰老作用的内源性活性物质:
(1)乙酰化六肽(祛皱肽)
抗衰老原理:曾经有生物学家说过,补肽就等于补生命,可见肽对于抗衰老的重要性。祛皱肽,学名又叫乙酰化六肽,类肉毒素成分,它有肉毒素的功能,但没有肉毒素的毒性。阻断肌肉神经传递速度,从而抑制表情纹及细小皱纹的产生多肽通常由10-100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多肽是人体重要的生理调节物,它可全面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有效抗击衰老。
(2)维生素C
抗衰老原理:提起维生素C,相信没有人会陌生。它是水溶性物质,能够重建真皮表皮结合部,促进胶原纤维生成。此外还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同时也是增强身体免疫力不可缺少的成分。研究证明,经常补充维生素C的人比普通人的寿命更长,它富含于瓜果蔬菜当中,胡萝卜、西红柿和柑橘类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维C。
(3)二胜肽 抗衰老原理:胜肽最近一直是化妆品科研领域最热门的话题,因为胜肽成分先进,效果显着,被很多药妆品牌使用。但是胜肽的价格很贵,所以添加了胜肽的产品也卖的比较贵。一般来说,胜肽能促进胶原蛋白,弹力纤维和透明质酸增生,提高肌肤的含水量,增加皮肤厚度以及减少细纹。继之前的五胜肽与六胜肽大热之后,最近二胜肽也被广泛的应用在了抗衰老的护肤品中。
(4)透明质酸
抗衰老原理:它是透明的人体天然保湿成分,可以持久保湿,促进其他活性成分的吸收,为真皮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的合成提供良好的环境,减轻老化皱纹痕迹。
(5)维生素E
抗衰老原理:它是被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抗老成分之一,属于人体主要的脂溶性抗氧化物,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以阻断氧化反应的生成,并减轻和修复细胞膜损伤,达到抵抗衰老的作用。由于细胞中只含有极少量的维生素E,且人体自身无法合成,所以只能从外来补充物中获得,未精制的植物油、杏仁、坚果油等都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
(6)SOD
SOD是Super Oxide Dimutese缩写,中文名称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体内,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SOD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是生物体内清除自由基的首要物质。SOD在生物体内的水平高低意味着衰老与死亡的直观指标;现已证实,由氧自由基引发的疾病多达60多种。它可对抗与阻断因氧自由基对细胞造成的损害,并及时修复受损细胞,复原因自由基造成的对细胞伤害。由于现代生活压力,环境污染,各种辐射和超量运动都会造成氧自由基大量形成;因此,生物抗氧化机制中SOD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7)蛋氨酸亚砜还原酶A(MsrA)蛋氨酸亚砜还原酶A是继超氧化物歧化酶之后的另一种引起自由基医学界和老年医学界广泛关注的抗氧化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相比,它不仅可以在细胞内发挥清除氧化因素的作用,还可以对已经发生蛋白质氧化进行有效修复,增加它的水平和活性可以延长多种生物的寿命。蛋氨酸亚砜还原酶A的表达在多种衰老组织中显着下降。
蛋氨酸亚砜还原酶A(MsrA)是目前发现的可在生物体内还原逆转蛋白质蛋氨酸残基氧化结构变化和功能损伤的主要抗氧化酶系统。硫氧还原蛋白(Trx)是一种低分子量、进化上高度保守的有还原二硫键氧化产物活性的蛋白质,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胞内氧化还原平衡,参与氧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它既是MsrA系统在体内发挥功能最重要的伴侣分子,同时也是还原体内半胱氨酸残基氧化最重要的功能分子。
最新研究表明,华中科技大学曾建华博士等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的 ,可以进入细胞显着减少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损伤,清除氧自由基并降低氧化应激引起的蛋白质氧化水平,减少衰老过程中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细胞损伤,缓解衰老过程中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病理变化。
总之,我国未来药物、药妆品发展应抓住机遇,面向未来,充分利用人类基因组及蛋白质组计划提供的信息,注意开发能控制人类疾病的内源性活性物质作为治疗药物。21世纪,人类的基因组和蛋白质组资料一定会成为新药开发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许多生物技术公司和制药公司已开始意识到未来在使用这些信息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我国亦应充分给予重视,并给予较大投入。

Ⅷ 我肋骨神经痛,可能有炎症。人的炎症是怎么产生的怎么办

“任何能够引起组织损伤的因素都可成为炎症的原因。虽然致炎因子种类繁多,但可归纳为以下几大类。
1.物理性因子高热、低温、放射线及紫外线等。
2.化学性因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化学物质。外源性化学物质有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及松节油、芥子气等。内源性化学毒物如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及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堆积于体内的代谢产物如尿素等。
3.机械性因子 如切割、撞击、挤压等。
4.生物性因子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为炎症最常见的原因。它们通过在体内繁殖,产生、释放毒素直接导致细胞和组织损伤,而且还可通过其抗原性诱发免疫反应导致炎症。
5.免疫反应各型变态反应均能造成组织和细胞损伤而导致炎症:Ⅰ型变态反应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Ⅱ型变态反应如抗基底膜性肾小球肾炎;Ⅲ型变态反在如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和Ⅳ型变态反应如结核、伤寒等等;此外还有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淋巴性甲状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损伤因子作用于机体是否引起炎症,以及炎症反应的强弱不仅与损伤因子的性质和损伤的强度有关,并且还与机体对损伤因子的敏感性有关,如幼儿和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易患肺炎,病情也较严重;接种过预防疫苗的儿童,对该病原体常表现不感受性等。因此,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损伤因子和机体反应性两方面的综合作用。”

上面的是别人说的
另外
炎症很严重的时候需要治疗
炎症的一般表现就是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阅读全文

与内源性化学物质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