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论述化学性突触传递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包括
1、动作电位传至突触前神经元末梢;
2、Ca²⁺进入末梢,促进递质释放;
3、递质越过突触间隙,与后膜相应受体结合;
4、后膜上化学依从性离子通道开放;
5、产生EPSP或IPSP。
影响化学性突触传递的因素
1、影响递质释放的因素:递质的释放量主要决定于进入末梢的Ca²⁺量,故凡是影响神经末梢Ca²⁺内流的因素都会改变递质的释放量,进而影响突触传递。
2、影响已释放递质的清除的因素:已释放递质通常被突出前末梢重新摄取或被酶解,故凡是影响递质重新摄取和酶解的因素都会影响突触传递。
3、影响受体的因素:影响受体与递质结合的亲和力及受体的数量也会影响突触传递。
(1)化学传递的特征有哪些扩展阅读
传递特征
1、单向传递
突触传递只能由突触前神经元沿轴突传给突触后神经元,不可逆向传递。因为只有突触前膜才能释放递质。因此兴奋只能由传入神经元经中间神经元,然后再由传出神经元传出,使整个神经系统活动有规律进行。
2、总和作用
突触前神经元传来一次冲动及其引起递质释放的量,一般不足以使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只有当一个突触前神经元末梢连续传来一系列冲动,或许多突触前神经元末梢同时传来一排冲动,释放的化学递质积累到一定的量,才能激发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3、突触延搁
神经冲动由突触前末梢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必须经历:化学递质的释放、扩散及其作用于后膜引起EPSP,总和后才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这种传递需较长时间的特性即为突触延搁。据测定,冲动通过一个突触的时间约0.3~0.5ms。
4、兴奋节律的改变
在一个反射活动中,如果同时分别记录背根传入神经和腹根传出神经的冲动频率,可发现两者的频率并不相同。因为传出神经的兴奋除取决于传入冲动的节律外,还取决于传出神经元本身的功能状态。在多突触反射中则情况更复杂,冲动由传入神经进入中枢后,要经过中间神经元的传递,因此传出神经元发放的频率还取决于中间神经元的功能状态和联系方式。
②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要点是突触传递过程
。化学性突触传递为单向过程,电突触传递一般为双向传递
。
③ 论述何谓突触传递经典的化学突触中枢兴奋传播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一、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
突触传递过程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当神经冲动抵达轴突末梢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导致 电压门控 Ca2+通道开放,Ca2+进入突触前末梢内,促使一定数量的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然后小泡与突触前膜粘合处出现破裂口,小 泡内递质和其他内容物释放到突触间隙;进入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产生突触后电位。根 据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可将突触后电位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两种。
二、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 当兴奋通过化学性突触传递时,主要表现有以下 6 方面特征:
(一)单向传递在反射活动中,兴奋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即从突触前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
(二)中枢延搁兴奋通过反射中枢时往往较慢,这一现象称为中枢延搁,兴奋通过化学性突触比在同样长的神经纤维上传导要慢得 多。反射通路上跨越的化学性突触数目越多,则兴奋传递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三)兴奋的总和在反射活动中,单根神经纤维的传入冲动一般不能使中枢发出传出效应;而若干神经纤维的传入冲动同时到达同 一中枢,才能产生传出效应。
(四)兴奋节律的改变测定某—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在兴奋传递过程中的放电频率,两者往往不同。
(五)后发放在环式联系中,即使最初的刺激已经停止,传出通路上冲动发放仍能继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发放。
(六)对内外环境变化敏感和容易发生疲劳。
④ 中枢神经系统内,化学传递的特征包括哪些
中枢延搁
兴奋节律不变
易受药物等因素的影响
⑤ 中枢神经系统内,化学传递的特征不包括
A、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 C、兴奋节律不变 D、易疲劳性 E、易受药物等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有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
⑥ 列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选择D
单向传播、会衰减、由于传递速度相对较慢所以影响节律吧.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⑦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为:A选项
答案解析:
【解析】化学性突触传递具有单向传递,存在突触延搁、总和、后放、兴奋性节律改变、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等特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才是双向性的。
⑧ 关于化学突触传递特征
选BCD.
A.正确,兴奋通过突触传递只能作单向传递,即从突触前神经元传向突触后神经元而不能逆向传递;
B.错误,兴奋通过一个突触耗时约0.3~0.5ms,比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同样的距离要慢得多,这正是中枢延搁的原因;
C.错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与抑制都必须加以总和才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到阈电位水平;
D.错误,兴奋在通过反射中枢时,由于突触后电位具有总和的特征,因而传入神经上的冲动频率与传出神经发出的冲动频率不一致;
E.正确,突触部位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变化的影响(如缺氧、二氧化碳增多、麻醉剂以及某些药物)而改变突触传递的能力.
⑨ 中枢神经系统内 兴奋性化学性突触传递的下述特征中 哪一项是错误的
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性化学传递的下述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
C.总和
D.兴奋节律不变
E.易受内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
正确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