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样记住化学溶解性表
氢氧镁铝锰锌铁铜沉,
碳酸钡镁锰锌铁铜银,
硫酸得钡,氯化得银
。
其中省略了碳酸钙,另外BaSO4和AgCl最稳定,不溶于稀硝酸。
希望可以帮到您。
钾钠铵盐溶水快
,
①
硫酸盐除去钡铅钙。
②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硝酸盐溶液都透明。
③
口诀中未有皆下沉。
④
注:
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
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硫酸钙不溶;
③硝酸盐都溶于水;
④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
溶解性口诀二
钾、钠、铵盐、硝酸盐;
氯化物除银、亚汞;
硫酸盐除钡和铅;
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说明,以上四句歌谣概括了8类相加在水中溶解与不溶的情况。
溶解性口诀三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溶解性口诀四
钾、钠、硝酸溶,
(钾盐、钠盐和硝酸盐都溶于水。)
盐酸除银(亚)汞,
(盐酸盐里除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
再说硫酸盐,不容有钡、铅,
(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和硫酸铅。)
其余几类盐,
(碳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硫化物)
只溶钾、钠、铵,
(只有相应的钾盐、钠盐和铵盐可溶)
最后说碱类,钾、钠、铵和钡。
(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可溶)
另有几种微溶物,可单独记住。
溶解性口诀五
钾钠铵盐硝酸盐
完全溶解不困难
氯化亚汞氯化银
硫酸钡和硫酸铅
生成沉淀记心间
氢硫酸盐和碱类
碳酸磷酸硝酸盐
可溶只有钾钠铵
钾、钠、硝酸溶,
(钾盐、钠盐和硝酸盐都溶于水。)
盐酸除银(亚)汞,
(盐酸盐里除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
再说硫酸盐,不容有钡、铅,
(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和硫酸铅。)
其余几类盐,
(碳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硫化物)
只溶钾、钠、铵,
(只有相应的钾盐、钠盐和铵盐可溶)
最后说碱类,钾、钠、铵和钡。
(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可溶)
另有几种微溶物,可单独记住
钾钠铵(K+,Na+,NH4+)盐硝酸盐,都能溶解水中间
盐酸盐中银亚汞(Ag+,Hg+)
硫酸盐中钡和铅(Ba2+,Pb2+)
没有它们都能溶有了它们生沉淀
碱中可溶钾钠钡
碳酸盐中钾钠铵(磷酸盐中钾钠铵)
除此之外都沉淀
钾钠氨盐硝酸盐都易溶于水中间,盐酸盐中银不溶,硫酸盐中钡沉淀,碳酸盐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钾钠硝铵醋可溶(K+、Na+、NO3-、NH4+、CH3COO-)
硫酸不溶钡和铅(BaSO4、PbSO4)
盐酸不溶氯化银(AgCl)
碱中溶有钾钠钡(K+、Na+、Ba2+)
碳硅磷硫亚硫酸(CO32-、SiO32-、PO43-、S2-、SO32-)
它们只溶钾钠铵(K+、Na+、NH4+)
钾钠铵盐皆可溶
硝酸盐入水影无踪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可溶碱有四位
钾钠和钙钡
钾钠铵盐硝酸盐,完全溶解不困难,氯化亚汞氯化银,硫酸钡和硫酸铅。
生成沉淀记心间,氢硫酸盐和碱类,碳酸磷酸硝酸盐,可溶只有钾钠铵
。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⑵ 初中化学溶液可溶性表的巧记方 法
我是被口诀的,你试试吧
氢铵钾钠都可溶 (有这四种离子的盐都可溶于水)
氯盐除银都可溶 (氯化物除氯化银之外都可溶)
碳酸盐都不溶,碳酸镁微溶 (
硫酸除钡都可溶 (硫酸盐中除硫酸钡都可溶)
硝酸盐都可溶
就这些了,当然也不能说完全通用,但还是能应付初中的,与这个相悖的通常都是高中的事了。
至于记忆,我只能说熟能生巧了,反正很短,你就当顺口溜背了,回家路上就被一两次,几个来回你就记熟了,
⑶ 初中化学溶液颜色表(溶液哦)
Mg(OH)2 ,AL(OH)3 ,AgCl,BaSO4,BaCO3,BaSO3等均为白色沉淀
Cu(OH)2蓝色沉淀
Fr(OH)3红褐色沉淀
AgBr淡黄色 AGI ,AG3PO4黄色
CuO 黑 Cu2O
Fe2O3 红棕 FeO 黑
Fe(OH)3红褐
Cu(OH)2 蓝
FeS2 黄
PbS 黑
FeCO3 灰
Ag2CO3 黄
AgBr 浅黄
AgCl 白
Cu2(OH)2CO3 暗绿
氢氧化铜(蓝色);
氢氧化铁(红棕色)
氯化银(白 色)
碳酸钡(白色)
碳酸钙(白色)
⑷ 我想问初三化学关于溶液的东西 怎样看图,看得出它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1.看是否有沉淀 2.加入该溶质看是否有沉淀。 若有沉淀为饱和溶液
⑸ 九年级上化学溶液的溶解性表口诀
钾、钠、硝酸溶, (钾盐、钠盐和硝酸盐都溶于水。) 盐酸除银(亚)汞, (盐酸盐里除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 再说硫酸盐,不容有钡、铅, (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和硫酸铅。) 其余几类盐, (碳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硫化物) 只溶钾、钠、铵, (只有相应的钾盐、钠盐和铵盐可溶) 最后说碱类,钾、钠、铵和钡。 (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可溶) 另有几种微溶物,可单独记住
⑹ 化学溶解性表口诀
溶解性口诀及解释
不建议死记硬背,只需记住每个阴离子里哪个不溶即可,钾钠铵硝都溶 溶解性口诀一 钾钠铵盐溶水快 , ① 硫酸盐除去钡银铅钙。 ②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硝酸盐溶液都透明。 ③ 氢氧根多溶一个钡 ④ 口诀中未有皆下沉。 ⑤ 注: 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 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不溶(硫酸钙 硫酸银微溶也是沉淀); ③硝酸盐都溶于水; ④碱性物质中除了钾离子 钠离子 铵离子 锂离子 还有钡离子也可溶 ⑤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 溶解性口诀二 钾、钠、铵盐、硝酸盐; 氯化物除银、亚汞; 硫酸盐除钡和铅; 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说明,以上四句歌谣概括了8类相加在水中溶解与不溶的情况。 溶解性口诀三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溶解性口诀四 钾、钠、硝酸溶, (钾盐、钠盐和硝酸盐都溶于水。) 盐酸除银(亚)汞, (盐酸盐里除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 再说硫酸盐,不容有钡、铅, (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和硫酸铅。) 其余几类盐, (碳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硫化物) 只溶钾、钠、铵, (只有相应的钾盐、钠盐和铵盐可溶) 最后说碱类,钾、钠、铵和钡。 (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可溶) 另有几种微溶物,可单独记住。 溶解性口诀五(适合初中化学课本后面的附录) 钾钠铵盐硝酸盐① 氢氧根多钡离子② 硫酸盐除钡钙银③ 碳酸溶氢钾钠铵④ 生成沉淀氯化银⑤ 溶解性口诀六(初学记忆) 不是沉淀物……我们初中的口诀是 钾【化合物】、钠【化合物】、铵【铵根】、硝【硝酸盐】都可溶 氯化物里银不溶 硫酸盐里钡不溶 解释 ①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溶于水 ②除了以上四种,氢氧根和钡离子结合时也溶于水 ③硫酸根除了和钡离子、钙离子、银离子结合时不溶于水,其他都溶 ④碳酸根除了和氢离子、钾离子、钠离子和铵离子结合时溶于水,其他都不溶 ⑤氯离子只有和银离子结合时不溶于水 初中常用溶解性口诀(溶解性口诀七) 铵钾钠钡氢氧溶① 碳酸只溶铵钾钠② 所有硝酸都能溶③ 盐酸只有银不溶④ 硫酸只有钡不溶⑤ 解释 ①氢氧化铵,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都溶于水,其余带氢氧根的都不溶于水。 ②碳酸铵,碳酸钾,碳酸钠都溶于水,其余带碳酸根的都不溶于水。 ③所有带硝酸根的都能溶于水。。 ④带氯离子的只有氯化银不溶于水,其余都溶于水。(因为盐酸中有氯离子,所以在这里所有带氯离子的都称为盐酸的同一类物质,注意:此说法只用于理解此溶解性口诀,实际中没有此说法) ⑤带硫酸根的只有硫酸钡不溶于水,其余都溶于水。 适合高中使用的口诀: 碳酸只溶钾钠铵;(碳酸盐里钾钠铵盐易溶) 氢氧多溶了钡的碱。(氢氧根比碳酸根多溶解一个钡离子) 硫酸不溶钡和铅;(硫酸盐里钡和铅不溶) 三价碳酸天地间。(三价的阳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都生成气体和沉淀,即上天和入地) 还是氢氧人水性好, 水底忍渴好几年。(氢氧根和银离子会生成氧化银沉淀是为水底,忍渴指还生成了水) 氯化不溶唯有银;(氯化物中只有银盐不溶) 硝酸大度溶万金。(硝酸盐都易溶) 溶解性口诀八 钾钠铵盐均可溶;硝盐入水无影踪。 难溶硫酸铅和钡;还有氯化银亚汞。 至于磷酸碳酸盐;绝大多数均难溶。 溶解性口诀九 钾钠铵盐均可溶;硝盐遇水影无踪。 硫盐不溶铅与钡;氯物不溶银亚汞。 碳酸与磷酸,钾钠铵才溶。
⑺ 如何巧记化学溶解性表
不建议死记硬背:
钾
钠
铵盐
硝酸盐
均可溶
盐酸盐
银不溶
硫酸盐
钡不溶
白色沉淀:
CaCO3.
BaCO3.
BaSO4.
AgCl.
Mg(OH)2
蓝色沉淀:
Cu(OH)2
红褐色沉淀:
Fe(OH)3
溶解性口诀一
钾钠铵盐溶水快,①
硫酸沉钡银铅钙。②
氯盐不溶氯化银,
硝盐溶液都透明。③
碱溶锂钾钠钡氨,④
口诀未提皆下沉。⑤
注:
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
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不溶(硫酸钙
硫酸银微溶也是沉淀);
③硝酸盐都溶于水;
④碱性物质中除了钾离子
钠离子
铵离子
锂离子
还有钡离子也可溶
⑤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
溶解性口诀二
(适合初中化学课本后面的附录)
钾钠铵盐硝酸盐①,
氢氧根多钡离子②,
硫酸盐除钡钙银③,
碳酸溶氢钾钠铵④,
生成沉淀氯化银⑤。
⑻ 化学溶解性表怎么用
溶解性表表明各种物质的溶解性
例如化学课本上
部分酸、碱溶解性表(20℃)
多是用它判断反应能否进行(特别是离子反应)
反应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这个反应能发生原因是Cu2+ + 2OH- =Cu(OH)2↓
生成的氢氧化铜是沉淀。
从表中看铜离子的横行,氢氧根的竖行,交叉的地方即是氢氧化铜的溶解性,表中写的是不溶,故我们知道氢氧化铜是沉淀,反应能发生。
这是我们知道的如果问硫酸锌与氢氧化钠能否反应就可以查表,看能否生成不溶物或是微溶物,若能生成反应就能发生否则就不能发生。
希望能帮到你
⑼ 在化学中,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溶解度在表格中改怎么看,是看原点还是看升高后的点,那降低呢
中考复习——溶液计算(上) 简介:溶液一直是中考中的重点,特别是相关的计算,这堂课我们将归纳下常见的溶液计算题,并给大家灌输常见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1、下列因素中,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 ( ) A、溶质的种类 B、溶剂的种类 C、温度的高低 D、溶质、溶剂的多少 2、下列图像关系合理的是: ( ) A、向 pH=10 的 NaOH 溶液中加入水 B、加热 KClO3 和 MnO2 固体混合物制取 O2 C、分别向足量稀盐酸中加入物质的量相等的 Mg 和 Zn D、打开汽水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 3、某一接近饱和的食盐溶液,在下列操作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 ) A、温度不变,加入 10 克水 B、温度不变,蒸发溶剂,使其达到饱和 C、温度不变,加入食盐晶体使其达到饱和 D、降低温度,使实验溶液达到饱和 4、60 ℃,硝酸钾溶解度 110g/100g 水.将 36g KNO3 溶于 204g 水中,全部溶解后溶质质量分数为?若将该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还需加多少克溶质?若将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两倍,需加多少克硝酸钾或蒸发水多少克? 5、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现有 60 ℃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105g,要得到 39.2g 晶体,应将溶液冷却到___℃. 6、有 t℃ 时浓度相同的两份 溶液 A 和 B,A 为 100g,B 为 80g,将其恒温蒸发 20g 水后,A 刚好饱和,则关于 B 溶液正确的说法是: ( ) A、也刚好是饱和溶液 B、仍是不饱和溶液 C、是饱和溶液,并有晶体析出 D、有晶体析出,剩余不饱和溶液 7、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剂质量不变 B、溶质质量增加 C、溶液浓度不变 D、溶解度增大 8、30℃ Ca(OH)2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0.16g/100g 水,在此温度下,实验小组为制备饱和的澄清石灰水,称取 5.6g 生石灰,放入 100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冷却至 30 ℃,过滤得到的澄清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为: ( ) A、等于 5.6g B、大于 5.6g C、等于 1.6g D、小于 1.6g 9、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 0.17g/100g 水.此时,将 5.6g 生石灰放入 100g 不饱和的石灰水,变化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氢氧化钙的质量变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 C、溶液质量变小 D、溶解度始终保持不变 10、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t2℃ 时向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 wg 甲和 wg 乙 ( 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 ),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 t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温度降到 t1℃ 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得到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 C、温度降到 t1℃ 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 D、t2℃ 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11、“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人碘酸钾.右图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氯化钠易溶于水 B、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20℃时不可能制得相同质量分数的碘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2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12、室温下 140g 某溶液,第一次蒸发 10g 水时,溶液中析出 2g 溶质,再继续蒸发 20g 水时,溶液中又析出 5g 溶质.则原溶液至少需蒸发多少克水可变为饱和溶液: ( ) A、2克 B、8克 C、10克 D、20克 13、甲、乙两同学在室温下各取 50 克某溶液分别做制晶体实验,甲将溶液蒸发掉 10 克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 1.2 克 ( 晶体不含结晶水 ), 乙将溶液蒸发掉 15 克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 2.4 克.若两人实验结果都正确,则原 50 克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1.1% B、17.4% C、22.2% D、36.1% 14、t ℃时,把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恒温蒸发掉 10g 水析出 1g 硝酸钾晶体,另一份恒温蒸发掉 15g 水,析出 2g 硝酸钾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 ℃ 时,若将原溶液恒温蒸发掉 25g 水,可析出 3g 硝酸钾晶体 B、t ℃ 时,若原溶液中再加入 2g 硝酸钾晶体便成为饱和溶液 C、t ℃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20g/100克水 D、t ℃ 时,原硝酸钾溶液为饱和溶液 1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20℃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 B、40℃ 时,分别在 100g 水中加入 50 g 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40℃ 时,分别在 100g 水中加入 30g 甲、乙,同时降温至 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20℃ 时,分别在 100g 水中加入 40g 甲、乙,加热到 40℃ 时,甲溶液为饱和溶液 16、右图为晶体 M ( 不含结晶水 ) 的溶解度曲线,a、b 两点分别表示 M 物质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或 a、b 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 ( ) A、t2℃时,a 是饱和溶液,b 是不饱和溶液 B、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 t1℃时,a、b 中都有晶体析出 C、从 a→b:先将 a 降温到 t1℃,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 t2℃ D、从 b→a:在 b 中加入 M 至刚好饱和 中考复习——溶液计算(下) 简介:溶液一直是中考中的重点,特别是相关的计算,这堂课我们将归纳下常见的溶液计算题,并给大家灌输常见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10、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t2℃ 时向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 wg 甲和 wg 乙 ( 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 ),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 t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温度降到 t1℃ 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得到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 C、温度降到 t1℃ 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 D、t2℃ 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11、“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人碘酸钾.右图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氯化钠易溶于水 B、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20℃时不可能制得相同质量分数的碘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2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12、室温下 140g 某溶液,第一次蒸发 10g 水时,溶液中析出 2g 溶质,再继续蒸发 20g 水时,溶液中又析出 5g 溶质.则原溶液至少需蒸发多少克水可变为饱和溶液: ( ) A、2克 B、8克 C、10克 D、20克 13、甲、乙两同学在室温下各取 50 克某溶液分别做制晶体实验,甲将溶液蒸发掉 10 克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 1.2 克 ( 晶体不含结晶水 ), 乙将溶液蒸发掉 15 克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 2.4 克.若两人实验结果都正确,则原 50 克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1.1% B、17.4% C、22.2% D、36.1% 14、t ℃时,把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恒温蒸发掉 10g 水析出 1g 硝酸钾晶体,另一份恒温蒸发掉 15g 水,析出 2g 硝酸钾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 ℃ 时,若将原溶液恒温蒸发掉 25g 水,可析出 3g 硝酸钾晶体 B、t ℃ 时,若原溶液中再加入 2g 硝酸钾晶体便成为饱和溶液 C、t ℃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20g/100克水 D、t ℃ 时,原硝酸钾溶液为饱和溶液 1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20℃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 B、40℃ 时,分别在 100g 水中加入 50 g 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40℃ 时,分别在 100g 水中加入 30g 甲、乙,同时降温至 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20℃ 时,分别在 100g 水中加入 40g 甲、乙,加热到 40℃ 时,甲溶液为饱和溶液 16、右图为晶体 M ( 不含结晶水 ) 的溶解度曲线,a、b 两点分别表示 M 物质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或 a、b 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 () A、t2℃时,a 是饱和溶液,b 是不饱和溶液 B、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 t1℃时,a、b 中都有晶体析出 C、从 a→b:先将 a 降温到 t1℃,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 t2℃ D、从 b→a:在 b 中加入 M 至刚好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