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分别从物理和化学角度解释什么叫性质、特性、和属性!
1、性质
指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的性质。例如,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熔点和沸点都很低。
物质的根本属性。一种物质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是由它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如金刚石和石墨同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可是物理性质却有天壤之别,原因是在它们当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分别具有不同的内部结构,以致物理性质各异。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还原性、氧化性等都属于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如氢气具有可燃性,此性质只有在氢气燃烧这一化学反应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是化学性质;比如它的氧化性等。
2、特性
某一事物所特有的性质、例:密度、比热容、热值、不分物理化学。
3、属性
属性是对控件特征的描述。比如冰箱的高度、颜色、价格、产地等等是用来描述这台冰箱特征的,这些都是冰箱的属性;例如对于按钮控件的名称、显示的文字、背景色,背景图片等等。大多数控件都具有的属性称为公共属性:名称、标题、背景色、前景色等等。
(1)物理化学特性有哪些扩展阅读:
化学反应实质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在反应中常伴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物等。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成新的物质。根据化学键理论,又可根据一个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来判断其是否为化学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 -物理性质
网络-化学性质
⑵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哪些
一、本质不同
1、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或是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特点不同
1、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属于统计物理学范畴,即物理性质是大量分子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不是单个原子或分子所具有的。例如:物质的颜色是大量分子集体所具有的性质,是单个分子所不具有的。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的特点是测得物质的性质后,原物质消失了。如人们可以利用燃烧的方法测物质是否有可燃性,可以利用加热看其是否分解的方法,测得物质的稳定性。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的氧化性、还原性、各类物质的通性等,都属于化学性质。
(2)物理化学特性有哪些扩展阅读:
物理性质的研究方法
通常用观察法和测量法来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如可以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熔点和溶解性;可以闻气味(实验室里的药品多数有毒,未经教师允许绝不能用鼻子闻和口尝);
也可以用仪器测量物质的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溶解性和挥发性、吸附性、磁性。
⑶ 物理化学性质
1.一般物理性质
叶蜡石质地细腻,脂润柔软,摩氏硬度为1~2,密度2.65~2.90g/cm3。绝缘、绝热性好,化学性能稳定,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被硫酸分解。
2.耐高温性能
叶蜡石耐火度较高,大于1700℃,叶蜡石耐火材料在高温下不收缩,在温度剧变条件下不碎裂,能经受钢渣熔体和金属熔体的冲击,有较强的抗蠕变能力。在1100~1300℃时,叶蜡石逐渐分解,形成高温稳定的富铝红柱石相和方石英相。
3.热膨胀性能
叶蜡石的热膨胀系数小,为(7.7×10-6~18.9×10-6)/℃,与叶蜡石的纯度有关,纯度越高的叶蜡石热膨胀系数越小,热膨胀系数随石英含量的增多而增大。这是因为α-石英在573℃转变为β-石英时伴随有0.8%的体积膨胀。所以,含石英的叶蜡石矿石在500~600℃范围内的热膨胀系数会迅速增大。
4.热辐射性能
较纯的叶蜡石的热辐射率较低,一般为0.41~0.53。因此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这一优良性能提高了叶蜡石的耐烧蚀性能。
5.耐烧蚀性能
依靠消耗物质来保护经受高温和高速气流冲刷物体的过程称作烧蚀过程。材料受热发生分解、脱水、相变及升华等过程,都要吸收大量热量,使温度降低,改善材料烧蚀性。叶蜡石、滑石、水镁石、温石棉等都是耐烧蚀性好的矿物。叶蜡石耐烧蚀性的原因之一就是叶蜡石的脱水温度适中,为600~800℃,因为烧蚀材料在分解、脱水、相变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对保持烧蚀材料的强度都不利。另外,叶蜡石在高温相变时易转变成为莫来石和方石英等热稳定性好的物相。
6.化学稳定性
不含可交换性阳离子、不易水化,耐酸碱性强,酸蚀率平均为1.23%,碱蚀率平均为2.23%,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7.其他性能
叶蜡石在加热过程中要发生褪色现象,加热到660℃时,灰色、灰白、淡黄色、浅绿色等色调发生部分褪色,即煅烧后白度要增高,温度越高,褪色越明显,到1000℃时,可变成雪白色。
另外导电率及导热率低,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吸油率高,遮盖力强。
⑷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哪些,要详细。
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熔沸点等物理特性
化学性质即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
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物质的有些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是否易升华、挥发等,都可以利用人们的耳、鼻、舌、身等感官感知,还有些性质如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可以利用仪器测知。还有些性质,通过实验室获得数据,计算得知,如溶解性、密度、防腐性等。在实验前后物质都没有发生改变。这些性质都属于物理性质。物理性质之二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通常用观察法和测量法来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如可以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光泽和溶解性;可以闻气味,尝味道(实验室里的药品多数有毒,未经教师允许绝不能用口尝);也可以用仪器测量物质的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如可燃性、不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络合性、跟某些物质起反应呈现的现象等。用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可以得知物质的化学性质。
例如,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加热 KClO3到熔化,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表明KClO3受热达较高温度时,能够放出O2。因此KClO3具有受热分解产生O2的化学性质。
望采纳!!!
⑸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哪些
物理性质有:颜色、气味、状态、是否易融化、凝固、升华、挥发、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等等。化学性质有: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助燃性等等。
物理性质属于统计物理学范畴,即物理性质是大量分子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不是单个原子或分子所具有的。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任何物质就是通过其千差万别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才区别于其它物质。
⑹ 什么叫物理特性什么叫化学特性
物理特性:没有新物质产生的特性参数表现,利用各种传统的和现代化的加工检测技术方法采集获取的物质特性数据!
化学特性:一种物质、元素、分子、离子、晶体、化合物、稳定态混合物等,在遭遇某种临界状态技术参数界限时,发生放射、裂变、聚变;发生释放能量射线、粒子,或者吸收周围环境能量、粒子、射线等,发生新物质诞生、化合、置换、放电、放热等,出现明显的或隐形的新物质分子、离子、粒子等,改变了原来的稳定状态,运用有限的现代技术手段以及传统的技术手段,可以检测的到的物质分子、原子、离子、粒子、等离子、晶体形态,以及未知名物质,都是物质的化学特性!临街的参数是历史积累的数据,新的临界点数据的获取则是依靠科学家的敏锐实验观测获取!以及试验观测获取!尤其是生物化学环境必须注意防护!
⑺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哪些
物理性质是能被人感知到的或者能被仪器测量到的性质,比如颜色、气味、形态、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比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等
⑻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哪些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颜色、气味、状态、是否易融化、凝固、升华、挥发,还有些性质如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可以利用仪器测知。还有些性质,通过实验室获得数据,计算得知,如溶解性、密度等。在实验前后物质都没有发生改变。这些性质都属于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是任何物质所固有的特性,如氧气这一物质,具有助燃性为其化学性质;同时氧气能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水,为其化学性质。
任何物质就是通过其千差万别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才区别于其它物质;化学性质是物质的相对静止性,化学变化是物质的相对运动性。
化学性质的特点:
是测得物质的性质后,原物质消失了。如人们可以利用燃烧的方法测物质是否有可燃性,可以利用加热看其是否分解的方法,测得物质的稳定性。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的氧化性、还原性、各类物质的通性等,都属于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是任何物质所固有的特性,如氧气这一物质,具有助燃性为其化学性质;同时氧气能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水,为其化学性质。任何物质就是通过其千差万别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才区别与其它物质;化学性质是物质的相对静止性,化学变化是物质的相对运动性。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馒头遇到固体碘,碘溶液,碘蒸汽都会变成蓝色。氧气是分子,而氧气具有的性质氧原子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