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以下情形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1.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
2.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3.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
‘贰’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列出九类多少种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分类:施工生活用危险化学品及压力容器是第一类危险源。人的不安全行为、料机工艺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为第二类危险源。建筑工地绝大部分危险和有害因数属第二类危险源。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按场所的不同初步可分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与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两类。
一、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
存在于人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主要集中表现在那些施工现场经验不丰富、素质较低的人员当中。事故原因统计分析表明70%以上事故是由“三违”造成的,因此应严禁“三违”。
存在于分部、分项工艺过程、施工机械运行过程和物料的重大危险源:
(1)脚手架、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人工挖孔桩、基坑施工等局部结构工程失稳,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
(2)施工高层建筑或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包括高空、四口、五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不到位或安全兜网内积存建筑垃圾、人员未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人员踏空、滑倒等高处坠落摔伤或坠落物体打击下方人员等意外。
(3)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临时电漏电遇地下室积水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
(4)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易发生堆放散落、高空坠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存在于施工自然环境中的重大危险源
(1)人工挖孔桩、隧道掘进、地下市政工程接口、室内装修、挖掘机作业时损坏地下燃气管道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中毒意外。
(2)深基坑、隧道、地铁、竖井、大型管沟的施工,因为支护、支撑等设施失稳,坍塌,不但造成施工场所破坏、人员伤亡,往往还引起地面、周边建筑设施的倾斜、塌陷、坍塌、爆炸与火灾等意外。基坑开挖、人工挖孔桩等施工降水,造成周围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倾斜、开裂、倒塌等意外。
(3)海上施工作业由于受自然气象条件如台风、汛、雷电、风暴潮等侵袭易发生翻船人亡且群死群伤意外。
二、临建设施重大危险源
(1)厨房与临建宿舍安全间距不符合要求,施工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合要求、防护不到位,造成火灾或人员窒息中毒意外;工地饮食因卫生不符合卫生标准,造成集体中毒或疾病意外。
(2) 临时简易帐篷搭设不符合安全间距要求,易发生火烧连营的意外。
(3)电线私拉乱接,直接与金属结构或钢管接触,易发生触电及火灾等意外。
(4)临建设施撤除时房顶发生整体坍塌,作业人员踏空、踩虚造成伤亡意外。
‘叁’ 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的目录
上篇 国内事故
一、火灾爆炸
1.1 生产
辽宁省辽阳金航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爆炸事故(2008-9-14)
浙江省武义博阳实业有限公司火灾事故(2008-1-15)
江苏省联化科技有限公司爆炸事故(2007-11-27)
山东省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爆炸事故(2007-7-11)
河北省沧州大化TDI有限责任公司硝化装置爆炸事故(2007-5-11)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盐城氟源化工公司临海分公司爆炸事故(2006-7-28)
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2005-11-13)
山东省鲁西某化工公司脱碳塔爆燃事故(2000-2-28)
贵州省开阳磷城黄磷厂赤磷车间爆炸事故(2000-2-16)
安徽省芜湖某化学公司氯乙烯泄漏爆炸事故(1998-8-5)
新疆独山子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隔油池闪爆事故(1998-5-7)
河南省尉氏县化工总厂合成氨系统高压管爆炸事故(1997-7-18)
辽宁省抚顺石化乙烯化工公司空气分离装置爆炸事故(1997-5-16)
陕西省兴化集团公司硝酸铵装置爆炸事故(1998-1-6)
重庆市长寿化工总厂特大火灾事故(1997-5-4)
山东省瑞星化工集团化肥厂压缩机爆炸事故(1996-12-6)
山东省瑞星化工集团山梨醇加氢反应爆炸事故(1996-8-12)
山东省瑞星化工集团精甲醇计量槽爆炸事故(1996-7-30)
贵州省遵义碱厂氯乙烯车间爆炸事故(1996-4-17)
河南省浚县化肥厂高压管爆裂着火事故(1996-1-4)
河南省信阳化工总厂乙炔干燥器爆炸事故(1995-5-8)
江苏省无锡化工集团大众化工厂混合桶爆炸事故(1995-3-24)
河北省兴隆县化肥厂爆炸事故(1995-2-13)
陕西省陕西化肥厂铜洗工段回流塔爆炸事故(1995-1-13)
江西省丰城化肥厂水煤气发生炉爆炸事故(1994-4-19)
北京市燕化公司化工一厂高压聚乙烯装置爆炸事故(1993-10-22)
河南省辉县化肥厂氨水罐爆炸事故(1993-9-18)
浙江省温州瑞安化工厂反应釜爆炸事故(1993-6-14)
山西省临县电石厂炉面爆炸事故(1993-4-12)
内蒙古通辽油脂化工厂癸二酸车间水解釜爆炸事故(1992-6-27)
上海市硫酸厂二甲基亚砜氧化器爆炸事故(1992-3-17)
河南省开封化肥厂液位计爆炸事故(1992-1-24)
福建省福州第二化工厂氨油分离器油气爆炸事故(1991-10-12)
江苏省淮阴有机化工厂高压釜爆炸事故(1991-10-8)
山东省莱芜化肥厂氨合成塔后废热锅炉进口管破裂着火事故(1991-8-24)
广东省黄埔化工厂爆炸着火事故(1991-5-17)
辽宁省旅顺化工厂消沫剂聚合釜爆炸事故(1991-5-16)
山东省安丘化肥厂合成塔出口高压管道爆炸着火事故(1991-4-26)
河北省万全化肥厂压缩厂房爆炸事故(1990-10-27)
辽宁省本溪市草河口化工厂氯乙烯外泄空间爆炸事故(1989-8-29)
陕西省汉中市电石厂熔融电石遇水爆炸事故(1989-7-22)
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化工厂汽化锅爆炸事故(1989-4-4)
河北省内邱县化肥厂铜洗塔爆炸事故(1989-4-24)
湖南省株洲化工厂氯气过量引起乙炔调节阀爆炸事故(1988-10-18)
吉林省辽源市石化厂环氧丙烷罐爆炸事故(1988-4-21)
湖北省云梦县农药厂新建装置爆炸事故(1988-4-3)
山东省平度化肥厂再生器爆炸事故(1986-5-22)
内蒙古乌拉山化肥厂爆炸事故(1985-8-28)
山东省招远化工厂染料十三车间爆炸事故(1985-8-14)
北京市昌平县化肥厂碳化罐爆炸事故(198346)
辽宁省大连石化石油七厂丙烷外泄爆炸事故(1984-1-1)
北京市延庆县化肥厂中间换热器爆炸事故(1983-10-8)
吉林省梅河口八一化工厂电石炉炉喷事故(1983-5-8)
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氮肥厂煤渣堆放场爆炸事故(1982-6-14)
浙江省温州电化厂化学爆炸事故(1979-9-7)
河北省大城县化肥厂化学爆炸事故(1976-4-20)
江苏省镇江农药厂试制新农药爆炸事故(1976-4-1)
石油二厂氯气缓冲罐爆炸事故(1971-4-21)
辽宁省锦州石油六厂聚异丁烯装置爆炸事故(1970-7-21)
辽宁省抚顺石油二厂原油三部炉爆炸事故(1959-12-7)
1.2 使用
山东省青州市潍坊弘润石化助剂总厂油罐爆炸事故(2000-7-2)
南京市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钢瓶爆炸事故(1993-6-30)
湖南省株洲市化工助剂厂爆炸事故(1989-2-13)
河北省沧州市染料化工厂磺化罐爆炸事故(1989-1-13)
江苏省南京助剂厂酒精蒸馏锅爆炸事故(1988-10-22)
天津市染化公司染化五厂一车间爆炸事故(1985-12-10)
1.3 储存
云南省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硫黄仓库爆炸事故(2008-1-13)
山西省晋安科贸有限公司爆炸事故(2008-1-7)
四川省南充炼油厂铁路专用线油库油罐爆炸事故(1998-11-27)
北京东方化工厂储罐区特大火灾爆炸事故(1997-6-27)
辽宁省辽阳石油化纤公司聚酯厂爆燃事故(1996-10-9)
南京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油品分厂油罐爆燃火灾事故(1993-10-21)
广东省深圳市安贸危险物品储运公司清水河仓库特大爆炸火灾事故(1993-8-5)
山东省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1989-8-12)
福建省厦门电化厂糖精车间甲苯罐爆炸事故(1989-7-17)
上海市高桥石化公司炼油厂小梁山液化气罐区爆燃事故(1988-10-22)
江西省南昌钢铁厂动力分厂球形储氧罐着火事故(1985-5-19)
云南省建水县化工厂汽油库爆炸事故(1983-3-7)
吉林省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站爆炸事故(1979-12-18)
江苏省太仓化肥厂液化气槽车液化气外泄爆炸事故(1978-3-4)
1.4 经营
上海市浦三路油气加注站液化气储罐爆炸事故(2007-11-24)
1.5 运输
江西省上饶道路交通黑火药爆炸事故(2005-3-17)
长江航运公司3000t油驳爆炸事故(1972-10-13)
上海焦化厂苯槽车装料外溢致火灾事故(1968-9-27)
1.6 其他
河南省焦作市化工总厂科研所干燥器爆炸事故(1997-1-9)
贵州省贵州有机化工厂研究所反应釜物料外泄爆炸事故(1992-12-2)
二、中毒窒息
2.1 生产
云南省南磷集团电化有限公司氯气泄漏事故(2008-9-17)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齐天化肥有限公司硫化氢中毒事故(2008-6-12)
湖北省随州市大地化工有限公司氨气泄漏事故(2008-3-17)
河南省濮阳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毒窒息事故(2008-2-23)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2004-4-16)
重庆市开县特大油气井喷事故(2003-12-23)
山西省运城某化肥厂煤气中毒事故(1999-4-2)
浙江省开化县化肥厂华鑫分厂中毒事故(1997-11-5)
安徽省灵壁县化肥厂清理变换炉料中毒事故(1997-4-9)
辽宁省营口市分水化工总厂硼砂车间中毒窒息事故(1995-5-23)
河南省信阳化工总厂农药分厂氯化工段中毒事故(1994-6-11)
山东省德州农药厂硫化氢中毒事故(1994-5-24)
湖南省岳阳市氮肥厂甲胺分厂中毒事故(1994-2-17)
江苏省南化公司氮肥厂氮氧化物中毒窒息事故(1993-6-2)
辽宁省抚顺石油化工公司石油二厂中毒事故(1993-2-21)
江苏省睢宁县化肥厂活性炭脱硫塔煤气中毒事故(1989-6-22)
福建省邵武市二化肥厂-氧化碳中毒事故(1989-6-15)
四川省合江化肥厂-氧化碳中毒事故(1989-4-21)
湖北省武汉炭黑厂-氧化碳中毒事故(1989-1-14)
吉林省延吉市化肥厂-氧化碳中毒事故(1988-10-13)
辽宁省大连染料厂剧毒气体泄漏事故(1988-6-28)
河南省扶沟县化肥厂液氨储罐爆炸事故(1988-3-4)
河北省南和县化肥厂活性炭罐内工人中毒事故(1986-10-11)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县化肥厂-氧化碳中毒事故(1986-4-10)
四川省遂宁县化工厂工人盲目进炉煤气中毒事故(1984-7-8)
2.2 使用
山东省烟台凯实工业有限公司硫化氢中毒事故(2007-10-11)
重庆钢铁集团公司煤气泄漏事故(2006-10-30)
四川省彭山碱厂地下矿爆破中毒事故(1988-7-15)
2.3 储存
江苏省南京东方化工有限公司煤仓内中毒窒息事故(1993-5-5)
2.4 运输
江西省贵溪农药厂一甲胺重大中毒事故(1991-9-3)
2.5 其他
甘肃省某县工程一队擅自打开下水井中毒事故(1992-12-8)
三、其他事故
3.1 生产
四川省某电冶公司黄磷厂黄磷自燃事故(2002-7-2)
贵州省盘县化肥厂天桥坍塌事故(1999-5-30)
陕西省华山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大灼烫事故(1997-11-20)
陕西省西安化工厂电石炉内塌料灼烫事故(1997-10-29)
河南省焦作化工二厂盐库触电事故(1991-7-29)
3.2 使用
内蒙古呼和浩特第二橡胶厂物体打击事故(1991-7-31)
下篇 国外事故
一、火灾爆炸
1.1 生产
美国乔治亚州奥古斯塔BP一阿莫科聚合物工厂爆炸事故(2001-3-13)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Sonat勘探公司油气分离厂火灾爆炸事故(1998-3-4)
美国某助爆药生产厂爆炸事故(1998-1-7)
美国托斯科埃文炼油厂爆炸事故(1997-1-21)
美国新泽西州Napp公司爆炸事故(1995-4-21)
美国Treea公司氮肥厂爆炸事故(1994-12-13)
日本甲醇精馏塔爆炸事故(1991-6-26)
美国斯特灵顿ICM化肥厂火灾爆炸事故(1991-5-1)
美国环氧乙烷再蒸馏塔爆炸事故(1991-3-12)
美国莱克查尔斯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火灾爆炸事故(1991-3-3)
美国-石油化工厂爆炸事故(1989-10-23)
韩国幸福公司ABS树脂厂火灾爆炸事故(1989-10-4)
保加利亚氯乙烯单体和聚氯乙烯厂火灾爆炸事故(1986-11-7)
英国环己烷空气氧化反应罐爆炸事故(1974-6-1)
日本-合成氨装置爆炸事故
1.2 储存
法国-化工厂硝酸铵大爆炸事故(2001-9-21)
泰国-桂圆干加工厂爆炸事故(1999-9-19)
美国衣阿华州一农场丙烷储罐爆炸事故(1998-4-9)
印度马弗罗炼油厂储罐区火灾爆炸事故(1988-11-9)
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站火灾爆炸事故(1984-11-19)
美国-液化天然气(LNG)地下储罐爆炸事故
1.3 运输
泰国液化石油气槽车爆炸事故(1990-9-24)
前苏联乌德市附近输油管泄漏液化石油气爆炸和客车脱轨事故(1989-6-3)
墨西哥液化石油气罐车火灾事故(1978-7-15)
西班牙液化丙烯罐车爆炸事故(1978-7-11)
美国硝酸铵运输船爆炸事故(1947-4-16)
1.4 其他
美国阿科化学公司废水罐爆炸事故(199075)
二、中毒窒息
2.1 生产
泰国-化工厂光气泄漏事故(2000-3-6)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氮气窒息事故(1998-3-27)
印度博帕尔甲基异氰酸酯泄漏事故(1984-12-3)
日本-化工厂生产农药时焦油状废物分解泄漏事故(1973-5-10)
2.2 储存
塞内加尔液氨储罐破裂事故(1992-3-24)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参考文献
后记
·收起全部<<
‘肆’ 化工厂一般有哪些重大危险源
炸药库,油库,贮气柜,辐射源(常用于计量),易燃易爆物品的贮存、输送、反应器,有毒有害物质的贮存、输送、反应器,腐蚀性物质(如酸、碱)的贮存、输送、反应器,强氧化剂的贮存、输送、反应器,高压容器,压力管道,高压电器,等。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能量与物质的意外逸散,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生产设备、作业现场和易燃易爆场所,均称为危险点源。
化工厂指从事化学工业的工厂。化工厂多依水而建,往往充足的水源可以吸引更多的化工企业。
化学工业(chemical instry)又称化学加工工业,泛指生产过程中化学方法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工业。化学工业是从19世纪初开始形成,并发展较快的一个工业部门。
化学工业是属于知识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由最初只生产纯碱、硫酸等少数几种无机产品和主要从植物中提取茜素制成染料的有机产品,逐步发展为一个多行业、多品种的生产部门,出现了一大批综合利用资源和规模大型化的化工企业。
(4)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有哪些扩展阅读
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化工产品价格也在节节攀升。一位内部人士说,当年有的化工产品价格甚至能达到原材料成本的5至6倍。所以说,一个地区的化工产业可以极好地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化工厂多依水而建,往往充足的水源可以吸引更多的化工企业,但很多企业一般不愿意购买处理污染的设备。这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化工厂 (化工厂的影响)
‘伍’ 天津港爆炸事故中都有哪些危险化学品
通过分析事发时瑞海公司储存的111种危险货物的化学组分,确定至少有129种化学物质发生爆炸燃烧或泄漏扩散,其中,氢氧化钠、硝酸钾、硝酸铵、氰化钠、金属镁和硫化钠这6
种物质的重量占到总量的50%。
最终认定事故直接原因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运抵区南侧集装箱内的硝化棉由于湿润剂散失出现局部干燥,在高温(天气)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分解放热,积热自燃,引起相邻集装箱内的
硝化棉和其他危险化学品长时间大面积燃烧,导致堆放于运抵区的硝酸铵等危险化学品发生爆炸。
(摘自《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陆’ 化学实验室常见事故及应急措施有哪些
实验室常见事故和应急措施:
1、衣服着火
(1)就地翻滚熄灭火苗,或者有安全冲洗设备可用,则立即用水浸透衣物。
(2)如有必要,采取医学处理。
(3)向导师和安全部门报告事故。
2、化学品溅到身体
(1)用紧急冲洗设备或水龙头将身体溅到的部位在快速流动的水下冲洗至少5分钟。
(2)立即除去被溅到的衣物。
(3)确认化学品没有进到鞋内。
(4)如有必要,采取医学处理。
(5)向导师和安全部门报告事故。
3、轻微割破和刺伤
(1)用力地使用肥皂和水冲洗伤口几分钟并挤出血液。
(2)如有必要,采取医学处理。
(3)向导师和安全部门报告事故。
‘柒’ 重大危险源清单(危化品)包括哪些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有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1993年6月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将“重大事故”定义为:在重大危害设施内的一项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突发性的事故,如严重泄漏、火灾或爆炸,其中涉及到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并导致对工人、公众或环境造成即刻的或延期的严重危险。
对重大危害设施定义为:不论长期地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
由来:
20世纪70年代以来,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随之产生了“重大危害(major hazards)”、“重大危害设施(国内通常称为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等概念。
英国是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国家。英国卫生与安全委员会设立了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ACMH)并在1976年向英国卫生与安全监察局提交了第一份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研究报告。英国政府于1982年颁布了《关于报告处理危害物质设施的报告规程》,1984年颁布了《重大工业事故控制规程》。
‘捌’ 十五项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是什么
(1)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的;
(2)瓦斯超限作业的;
(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的;
(4)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瓦斯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
(5)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的;
(6)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国家标准,以下情形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1、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
2、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3、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4、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
5、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6、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注水措施。
7、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
8、光气、氯气等剧毒气体及硫化氢气体管道穿越除厂区(包括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外的公共区域。
9、地区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生产区且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10、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11、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
12、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爆炸危险场所未按国家标准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13、控制室或机柜间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不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的要求。
14、化工生产装置未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双重电源供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未设置不间断电源。
15、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未正常投用。
16、未建立与岗位相匹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或者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7、未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
18、未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未有效执行。
19、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未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新建装置未制定试生产方案投料开车;精细化工企业未按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20、未按国家标准分区分类储存危险化学品,超量、超品种储存危险化学品,相互禁配物质混放混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玖’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法律分析: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国家标准,以下情形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二、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三、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四、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五、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法律依据:《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
一、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
二、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三、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四、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
五、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六、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注水措施。
七、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
八、光气、氯气等剧毒气体及硫化氢气体管道穿越除厂区(包括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外的公共区域。
九、地区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生产区且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十、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拾’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分类有哪些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分类有六类,分别是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危险化学品中毒和窒息事故、危险化学品灼伤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和其它危险化学品事故。
在《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案例精选》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危险化学品生产重特大事故、危险化学品储存重特大事故、危险化学品运输重特大事故、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及危险化学品其他重特大事故,在危险化学物质生产中应该引起重视。
危险化学品事故事故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化学物质大量意外排放或泄漏造成的事故,导致人体的伤亡极其惨重,损失巨大。
二,化工生产事故不仅有化学性损害且具有损害多样性,即事故不仅能够造成人员的死亡,还能够对受伤害者人体各器官系统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不但影响本人,也有可能影响后代。
三,化工生产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彻底消除十分困难。
四,化学物质种类多,目前统计有5 000~10 000种,因而当事故发生后,迅速确定是哪种物质引起的伤害十分困难,这对事故应急救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