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被化学武器污染怎么治理

被化学武器污染怎么治理

发布时间:2022-08-22 14:52:19

Ⅰ 如何销毁“霍乱”“芥子气”等细菌、化学武器啊

生化武器的销毁,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销毁化学武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是高温焚烧法:首先,工作人员先要使用机器将装有化学制剂的载体(如炮弹、炸弹等)分解、排出化学制剂。化学制剂部分被送入温度高达1100摄氏度的焚化炉内进行焚烧;载体部分通过传送带送入金属熔炉,在8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被熔化。第二种方法是化学中和法:即使用解毒剂和化学武器中的毒剂进行中和,利用化学反应中和毒性。中和法最初被美国用于销毁成批量的化学武器。
而销毁细菌性武器,目前大多采取焚烧(超高温碳化)的办法,因为哪怕是深坑填埋,也无法真正的销毁其危害性,反而可能造成进一步环境恶化和危害。
历史上还采取过海洋倾倒、陆地掩埋和露天焚毁等,虽然这些方法相对简单,但会产生副作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国际社会已明令限制或禁止单独使用上述方法。

Ⅱ 生化武器一般以哪种方式散播有几种媒介用老鼠还是蚊子怎样防止自己国家被污染

由液体变成气体,进入血管。

Ⅲ 大家如何看待化学类的武器

化学武器会严重污染环境,让区域内不再适宜人类居住,贫铀弹会产生辐射,还有重金属污染,地球君的压力可是很大的。

Ⅳ 激光可以对付化学武器吗

激光能够测距,可以致盲,还能拦截空中兵器。另外,激光还是对付化学武器的尖兵。以激光来对付化学武器,各国都已经有了这类科研的项目。

美、英、法、德、日等国研制成功的激光报警器以及激光消毒设备等,都获得了巨大的突破。

激光报警器的灵敏度比普通的化学战剂报警器高许多,它能通过激光照射,使得空气里的微量化学毒剂蒸发掉,再以光谱分析的方法来进行鉴别,继而测出化学毒剂的含量和在空间的分布情况、运动方向以及飘移速度等,并且迅速向部队发出毒剂污染警报。

但是,报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还需及时消除毒剂污染。这也难不倒激光。美国洛斯阿拉莫斯研究所研制成功的石榴石固体激光器,只要将激光射向染毒气溶胶云团以后,就可以使化学毒剂产生光化反应,把有毒的物质变为无毒物质。事实证明,沙林、维埃克斯神经性毒剂在遭受激光照射以后,就由碱性变为酸性了,分解成烃、烯烃,并且1秒钟以内就已经完全把含磷毒剂分解了。

不过,相信随着联合国《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鉴定与切实执行,此项研究一定会成为历史的。

Ⅳ 遭遇化学武器中毒后急救的原则是什么

(一)人员在沾染区的行动

在沾染区内行动的人员,要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也可用毛巾捂住口鼻,扎好裤口、袖口、领口,用衣服、雨衣、塑料布、床单等把暴露的皮肤遮住。不在露天吃东西,不在地上坐卧,不打闹戏嘻和触摸受染物体。乘车时,除做好个人防护外,要关闭门窗,盖严蓬布,加大车距,上下车尽量不接触车轮和挡泥板等沾染部位。室内人员,要关闭车窗减少室外活动。

(二)对放射性沾染的消除

人员和物体受染后,要想办法及时消除。

1、消除人员皮肤沾染,有局部消除法和全身消除法。

局部消除是用毛巾或纱巾擦拭人员身体暴露部位(头、脸、颈、手)上的放射性物质。全身消除是用水冲洗全身。

2、消除服装沾染,有拍抖法和洗刷法。

拍抖:利用扫帚或树枝站在侧风方向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轻到重地拍打或抖拂。洗刷法即用水冲洗,洗涤时加入少量洗涤剂。

3、消除粮食沾染,有过筛法、加工脱壳法、风吹法、水洗法等。

对沾染的粮食,用筛子过筛;或加工脱壳消除沾染;或将沾染的粮食用风车或簸箕吹尘消除;或将沾染的粮食用水洗或淘洗消除。

4、消除饮水沾染,有土壤净化法、吸附混凝法、过滤法。

土壤净化:以每升水加纯粘土一把,再加适当的明矾搅拌,沉淀后倒出清水使用。吸附混凝:以每升水加净化剂、混凝剂各1包,搅拌澄清后取清水使用。滤水桶(井)过滤:用碎石、细砂、木炭等作滤料净化。江河湖泊等水源受沾染时,可在距离岸边5至10米处挖一滤水井,使水渗入水井内即可饮用。

5、消除蔬菜沾染。主要是剥去表层,去其根皮,用水冲洗。

6、消除地面、工事、道路沾染。视情况采用铲除、扫除或用水冲洗等方法实施。消除时,应从上风方向开始,尽量避免灰尘飞扬。对集中起来的灰尘,应进行掩埋处理。毒剂的种类很多,按毒害作用可分为五类。

一、神经性毒剂

它是破坏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毒剂,主要有沙林、梭曼、维埃克斯。沙林有苹果味,主要通过呼吸道中毒;梭曼有樟脑味,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接触中毒;维埃克斯有硫醇味,主要通过接触中毒;中毒症状:瞳孔缩小、抽筋、流口水、呼吸困难等。此类毒剂毒性大,伤害作用快,中毒后如救治不及时,很快致死。

二、糜烂性毒剂

是一类渗透性强,能直接破坏组织细胞、糜烂皮肤、伤害人体器官的毒剂,主要有芥子气和路易氏气。芥子气具有大蒜味,路易氏气具有竺葵味,二者均呈油状流体,难以挥发,能造成长时间染毒。中毒症状:皮肤红肿、起泡、腐烂;鼻、咽、喉部干燥难受、刺痛、灼热、流鼻涕、干咳嗽,严重时呼吸困难或窒息。

三、全身中毒性毒剂

是一种破坏组织细胞氧化功能,造成缺氧而引起全身性中毒的毒剂,主要有氢氰酸、氯化氰。氢氰酸具有苦杏仁味,氯化氰具有较强的刺激味。这两种毒剂是无色,极易挥发的流体,容易使空气染毒。战斗使用成气状、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舌尖麻木、胸闷、呼吸困难、瞳孔散大、强烈抽筋而死。氯化氰对眼睛和呼吸道还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四、窒息性毒剂

是一种损伤肺部组织,引起肺水肿,使人窒息而死的毒剂,主要有光气。光气具有烂苹果味或烂干草味,为无色气体,易溶于水而失去毒性。人员吸入光气后感到胸闷、咽干、咳嗽、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皮肤青紫,最后导致机体严重缺氧窒息而死。

五、失能性毒剂

是一种使精神失常、四肢瘫痪的毒剂,主要有毕兹。毕兹是固体毒剂,使用时呈烟状,主要通过呼吸道引导中毒。中毒后产生幻觉,判断能力和注意力减退,出现狂躁、激动、口干、皮肤潮红等症状,但一般不会死亡。

一、发现染毒征候的一般方法

发现毒剂的方法,除专业人员利用专业设备侦察外,一般人员则主要依靠眼、耳、鼻的功能来判断。

看。看异常情况,如敌机低飞喷洒大量烟雾,炸弹坑浅弹片大,敌人穿防毒面具和衣服,人员或动物出现中毒症状,植物大面积枯萎变色和发现油状物等。

听。听化学袭击警报声和化学武器爆炸声。化学武器爆炸的声音低沉或发出特殊啸音。

闻。闻到异常的气味,如烂苹果味、大蒜味和杏仁味等。

二、防护

防护是阻止毒剂通过各种途径与人员接触的措施。当听到化学武器袭击信号或进入毒区时,要进行防护,听到解除警报信号或得到人防部门允许后才能解除防护。防护措施有两种,一种是集体防护,即进入有三防设施的人防工事,它能有效地防护各种状态的所有毒剂;另一种是个人防护,即用防毒面具保护人的呼吸道和眼睛,用防毒衣保护人的身体。

三、消毒

使毒剂失去毒害作用的措施叫做消毒。

消毒的方法主要是用消毒药剂破坏毒剂的毒性,可分为化学法和物理法。对呈液滴状的毒剂(如芥子气、维埃克斯、梭曼)特别需要消毒,而对光气、氢氰酸等呈气状的毒剂,一般不需要消毒。消毒的方法和消毒药剂随消毒对象的不同而异。

(一)对人员皮肤消毒。先用清洁棉球吸去毒剂液滴,后用各种皮肤消毒液进行局部或全身消毒,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如果没有消毒液,用肥皂、面碱、小苏打、草木灰等水溶液洗涤。

(二)对服装的消毒。在远离居住区的下风方向,用碱水煮沸1-2小时即可消毒,对暂时不用的衣物制品,可在下风方向吹晒。

(三)对水源的消毒。有过滤法。过滤法:根据水中毒剂含量加入调制好的漂白粉浆和混凝剂,搅拌静置沉淀后再过滤。消毒后的水经检验无毒后方可使用。

(四)对染毒食品消毒。对没有包装的食品,一般应予销毁。对有包装的罐头食品,对其表面消毒后即可食用。

四、急救

急救是对判明中毒人员采取的紧急救护措施,尤其对沙林类、氢氰酸类等速效性毒剂的中毒人员至关重要。

(一)急救的原则

1、先自救,后互救。

2、把中毒伤员移出毒区或给他戴上防毒面具,防止继续吸入毒剂。

3、急救必须及时,越早效果越好。

4、一定要在确定毒剂种类的基础上,使用急救药物。

当没有专门急救药品时,也可采用曼陀萝之类的中草药或针炙方法对含磷毒剂中毒人员进行急救。

对误食染毒食品者,除急救外,应尽快喝些甘草水、豆浆、豆汤等。

(二)解磷针

解磷针内装有抗毒药,能对抗神经性毒剂及有机磷农药,供自救、互救时使用。解磷针的形式很多,本书只介绍其中的一种。解磷针的结构及使用方法:首先取下护针帽,以拇、食、中三指持针头底部,迅速将针头向下垂直插入中毒者肌肉内(臀部外侧、大腿、上臂三角肌),深约2厘米,用力折断安瓿细颈的标志部位,药液自动注入肌肉,待药液刚流尽时,快速拔出针头。紧急情况下,可省去消毒,隔衣注射,以免延误时机。

Ⅵ 能告诉我一些核武器与化学武器的危害与防护吗

A什么是三防

所谓三防,是指对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防护。它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有效形式。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人人佩戴防毒面具。当伊拉克向以色列等国发射"爱国者"导弹时,当地居民立即进入防毒掩体,戴上防毒面具。这说明了三防知识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性。

1 核武器的性能及其防护
1、什么是核武器?
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反应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核武器。
2、核武器有哪些杀伤破坏作用?
⑴光辐射⑵冲击波⑶早期核辐射⑷核电磁脉冲⑸放射性沾染
3、核武器的防护
⑴听到预先警报时的行动。⑵发现核爆炸闪光时的行动。⑶放射性灰尘沉降时的行动。⑷人员沾染区的行动。
4、对放射性沾染的消除
⑴人员地消除。⑵道路、面消除。⑶物品消除。⑷粮仓蔬菜消除。
2 化学武器的性能及其防护

1、什么是化学武器?
在战争中以毒性杀伤人、畜、破坏植物的化学物质叫做毒剂。装有并能施放毒剂的武器、器材,总称为化学武器。包括装有毒气的炮弹、航弹、火箭弹、导弹、飞行布洒器等。
2、化学武器的特点
⑴中毒途径多。⑵杀伤范围广。⑶作用时间长。⑷影响因素多。
3、毒剂的种类和性能
⑴神经性毒剂。⑵糜烂性毒剂。⑶窒息性毒剂。⑷全身中毒性毒剂。⑸刺激性毒剂。⑹失能性毒剂。
4、对化学武器的防护、消毒和急救
⑴发现与防护。⑵消毒。⑶急救。

3生物武器的性能及其防护

1、什么是生物武器?
生物战剂及施放它的武器、器材总称生物武器。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杀伤人、畜的致病微生物和毒素。
2、 生物武器的特点
⑴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⑵污染面广。⑶不易被发现。
3、 生物武器的防护
⑴生物武器袭击的发现。⑵生物武器的防护。⑶在生物战剂污染区内的行动。
B化学武器和毒剂的防护
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包括发现、规避、防护、应急消毒和急救措施。
(一) 发现和回避。
尽早了解、知道哪里有毒,赶紧回避离开。
1. 听到专门为受到化学武器袭击而规定的通告和警报。
2. 看到人防专业设置的“染毒边界”标志牌,或前方出现浓密的烟雾团、有色烟雾团飘来。
3. 因为某些特定动物对速杀毒剂很敏感,它们的表现是受到化学袭击的可靠依据。如果正在飞的有翅小昆虫乱扑、飞行不稳或不能起飞,鸟类、家禽、家畜等出现瞳孔散大或缩小,站立不稳,呼吸困难、惊慌、痉挛等症状,都应引起我们警觉,并采取防护措施。
4. 在大范围的植物叶上发现油状液滴、有色斑或有的花朵颜色发生变化。
5. 有特殊气味,
6. 有极少数人员先出现中毒症状。
(二) 向侧上风方向撤离,或迅速采取防护措施。
1. 听到毒剂袭击警报,立即按人防装也人员的指导快速进入人防工事。
2. 快速背带防毒器材,进行转移。
3. 一时没有防护器材,可用的防护办法有:用湿毛巾、围巾、衣服或织物等,尽快掩住口鼻和披在身上,尽量避免接触毒剂,迅速向侧上风方向转移,离开染毒区域。利用地形地物,避免毒剂液滴沾在身上。
4. 如果在室内,有毒气团飘来之前,可迅速紧闭门窗,减少活动量,尽可能采取个人防护,等待有毒云团飘过。

C生物武器的防护
生物战剂污染区是能直接侦检出敌使用生物战剂的地区。布洒生物战剂造成的污染区比爆炸污染区大。染菌昆虫的流动性也影响污染区的大小。
在生物战剂污染区的人员防护措施包括一下内容:
(一) 注意收听政府的疫情报告
认识应急部门对污染区和疫区的标志,不要随便进入隔离的生物战剂污染区和疫区。
(二) 在污染区内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在污染区内要做好戴、扎、涂、服。戴:即戴防毒面具、戴口罩,或用毛巾捂住嘴和鼻子;戴手套,穿塑料衣、防疫服、帽,胶鞋等。扎:即扎好领口、袖口、裤口。涂:即在身体暴露部分涂抹防虫油或驱虫剂。皮肤防护尤其要保护好伤口。服:即直接接触生物战剂的人员,按人防公告或卫生防疫人员提示,服高效、长效预防药。有完善三防设施的人防工程,是很好的防护场所,要尽量利用。所有防护措施使用的时机和时限要根据应急通告实施。
(三) 免疫接种
当遭到生物战剂袭击时,应主动报告污染症候和感染症状,尽量采取样品送闻声防疫部门,疫区人员要服用预防药和进行免疫接种,即打预防针。例如接种五联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伤寒、痢疾、霍乱、百日咳与破伤风的感染。其他如鼠疫、炭疽杆菌、天花病毒、肉毒毒素等均有相应的疫苗可用。
(四) 消毒
在污染区和接触过感染病人的人员要进行灭菌消毒,消毒灭菌的方法有:
1. 对人员的消毒,可通过漱口、洗眼、擦拭、冲洗等进行。
2. 对人员服装的消毒,可通过蒸煮、日晒、药物浸泡等进行。
3. 对粮食、食品、房屋、道路、地面的消毒,可采取对化学药剂消毒的方法进行。对饮用水的消毒,可选取流动的水,煮沸15min以上,或每100g水加0.4g漂白粉或次氯酸钙搅拌均匀,沉淀15nin后引用。
4. 对敌人投放的带菌昆虫、鼠类及其他小动物,可采取人工扑打、烧燎熏蒸等方法,喷洒拟除虫菊酯、杀鼠钠等药物,有组织地进行扑灭。

D核武器的防护
1. 利用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护核化生武器袭击的各种杀伤因素,适合各类人员掩蔽。只要不直接命中,人员在工程内是安全的。因此,对核袭击最好的防护方法,是在人防部门的组织下提前进入人防工程。
2. 室内防护措施
为减轻核爆炸对建筑物的破坏,城市转入战争状态后,室内人员预先应准备好随身可能的停水、停电、停燃气。要关好门窗、并提前在窗玻璃上贴好密封条、堵住孔口,密封食品和饮水。
当发现核爆炸闪光后,应避开玻璃门窗和易燃易爆物,立即在桌下或床下跪趴,或者在墙的内拐角或墙根处卧倒,也可以在较小的房间或门框处躲避,以防止冲击波到达时引起间接伤害。
核袭击后,如果房间的密闭性没有受损,应尽量呆在室内,等待救援人员的救助。千万不要到处乱跑。如果房间的密闭性已经受损,应包裹一些没有受到沾染的食物和水,尽快离开。
3. 室外防护措施
对来不及进入人防工程或其他掩蔽场所的室外人员,发现核爆炸闪光后,应立即就近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防护。起动作要领是:立即背向闪光卧倒,同时,应半张嘴、闭眼、收腹,双手交叉垫于胸下,两肘前伸,脸部尽量夹于两臂之间,双腿伸直并拢,暂时停止呼吸直至热空气通过。就近利用地形地物,如土丘、矮墙、花坛等防护,可横向爆心卧倒。也可利用沟、坑、渠等地形防护,方法是立即跃入坑内,采用跪、坐或卧等姿势,双手掩耳、闭眼、闭口暂停呼吸。防护时应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压电线及易燃易爆物。
核袭击后,为防止放射性烟云沉降时随时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降落到皮肤上,室外人员要及时找到一些就便器材进行防护。如扎好领口、袖口、裤口;用口罩、湿毛巾等捂住口鼻;披上雨衣或塑料布;脖子上围上毛巾等。按救援人员的指挥行动。如果当时没有人组织指挥,应先观察风向和核爆炸烟云移动情况,尽量选择上风或侧风方向,以最快的速度及早撤出沾染地域或就近进入人防工程内掩蔽。在撤离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与污染的地面,物体接触,避免扬起灰尘、尽量不喝水、进食。撤出沾染区后要视情况进行沾染消除。
为减轻照射和沾染的伤害,学生可能要提前服用预防药物或其他抗辐射药物。

Ⅶ 为什么遇到化学武器袭击要逆风撤离

逆风的话,毒气都被吹走了。

阅读全文

与被化学武器污染怎么治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