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国外如何教育化学

国外如何教育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7 23:35:50

❶ 如何培养高中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一、什么是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指人们以学习需要为基础的求知识、探究某事物的心理倾向,是个体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使个体对学习活动保持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它可看做是学习的内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意识倾向性。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特殊的活动倾向,它是促进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性的一种重要内在动力,具有较强的动机功能”。

包万强、崔恒春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将学习兴趣分类如下:

(1)从产生兴趣的途径看,学习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前者是由事物的特点,对人引起强烈的情绪,并在无意识中表现出来,一般并不总是被意识到;后者对具体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并无兴趣,而对于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却有明确的认识,并产生兴趣,从而支配学习者去坚持活动,它主要与自觉性的活动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2)从兴趣的稳定性看,学习兴趣可分为暂时兴趣与持久兴趣。暂时兴趣常产生于对某些有趣的现象(如许多五彩缤纷的实验现象)的初步认识阶段,有时还会达到“迷恋”和“酷爱”的程度,但由于这种兴趣并非出于学习者的内部需要,故很难继续维持下去;而持久兴趣却相对比较稳定,它是学习者获取知识甚至深入钻研及培养各种能力的必备条件之一。

(3)从兴趣的广度看,学习兴趣可分为中心兴趣和广泛兴趣。在化学的学科范围内,前者表现为对某部分化学知识(如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原理、有机化学、化学实验等)比较感兴趣;而后者则表现为对整个化学知识体系,甚至包括相关化学史知识都感兴趣,并喜欢运用化学原理解决许多生活、生产等实际问题。简而言之,学习者若只有中心兴趣,则显得知识面较为狭窄,而若只有广泛兴趣,则通常表现为博而不专。

对于化学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增强学生化学实验兴趣是培养其化学学习兴趣的最主要的途径。因为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化学课程内容和形式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二、国内有关培养高中学生化学兴趣的研究概述

纵观我国90年代在培养高中学生化学兴趣方面的研究,不难发现,专家学者们大多倾向于探讨如何行之有效地培养或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些研究主要从如何充分利用化学教材、改进教学方法、联系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如化学史)、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和利用实验(主要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等维度着手,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特别强调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然而,当今的高中学生是否仍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对化学实验充满浓厚的兴趣呢?根据笔者去年2月份在广州市第47中学对高一、高三两个年级各10名学生的访谈情况来看,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看法和态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仅1 /3左右的学生认为教材中学生实验没有趣味性,主要原因是学生实验中大多数实验都是课堂所见过的演示实验,实验结果已经可以“未卜先知”,没多大新鲜感。

(2)大多数学生建议教材能增编更多的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趣味性实验。

(3)有近25%的学生觉得实验与升学考试的关系并不太大,平时只要能背熟一些实验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便能基本应付实验题,故平时动手机会很少。

(4)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愿意亲自动手实验,但有20%的学生却由于教师平时过分强调实验的危险性而对实验产生恐惧心理,或是因为实验过程过于繁琐,最后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

(5)近一半的学生喜欢参加化学课外活动,但迫于平时作业和补课的无奈,只能为升学做好认真复习的准备而无暇参加课外活动。

由此可见,传统化学实验内容及实验教学方法存在不少问题。如①化学实验的学术化倾向严重;②过分孤立地强调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导致学生产生不良心理;③化学实验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④化学实验内容的设计被动接受的多,主动探究的少等等。可能的主要原因有:由于传统实验教材内容编排的机械性,加上许多中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过于墨守成规,虽能基本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但学生经常只是毫无创新意识地照方抓药,只是机械地按照现有的实验设计进行验证性实验,这些做法只能更加束缚和扼杀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的服从意识有余,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不足。这与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同步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刚好是背道而驰的。

2.高中学生常见的化学实验心理

徐承先为了摸清高中生化学实验心理状态,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化学实验课内外心理、行为的跟踪调查和记载,对某校高中三个年级各2个班进行了高中生化学实验心理调查,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当今高中生化学实验心理状态主要有:探索心理、恐惧心理、游戏心理等。马国庆认为学生对化学实验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是分三个阶段逐步深化的过程,即有趣-乐趣-志趣,其实质是暂时兴趣转化为稳定兴趣的过程,而且这种转化不能被截然分开,因为它是一种连续的、曲折的和交织的转化过程。俞树法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实验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消极心理,如惶惶然的恐惧心理、难于自控的紧张心理、盲动的模糊心理和飘移不定的纯兴趣心理等。于治丰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的不良心理状态总结为看热闹心理、猎奇心理、敷衍心理和恐惧心理,认为这些心理都会对学生的实验兴趣向健康方向发展有较大的阻碍作用。

3.高中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类型

柏品良、李晓益等人将高中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分为:

(1)观察型-其特点是学生满足于观察教学演示实验所产生的表面现象及实验药品、实验仪器装置等。这种兴趣使许多高中学生对化学学习有较高的积极性,但属于直接兴趣,它在化学学习中不够稳定和持久。

(2)操作型-其特点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希望能按照一定的程序把指定的化学变化重现出来。它比观察型兴趣稍为高级一些,但仍属于直接兴趣,只要把给定的实验内容做出来,兴趣即得到满足。

(3)探究型-其特点是既注意引起实验变化的操作过程,又注意了解其中各种仪器、药品的特点及实验的原理和条件。这种兴趣不仅成为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在动机,同时还是学生形成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自我个性的重要因素。它比前两种兴趣的水平更高,属于间接兴趣,具有稳定、持久的特性。

(4)概括型-其特点是善于观察,发现事物或现象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关系,善于概括化学实验的一般规律,并能进一步用实验验证,从而获得规律性知识。这体现了兴趣的自觉性和持久性,是稳定兴趣的高级阶段。

(5)创造型-其特点是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兴趣是化学实验兴趣的最高水平,是推动学生形成较高科学素养的最强劲动力。

4.国内培养学生化学实验兴趣的研究

据国内许多有关化学实验教学的调查及相关文献来看,实验教学前景不容乐观。倘若不能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则化学实验在化学中的地位将受到极大的怀疑和动摇。然而,国内在探讨如何增强高中学生化学实验兴趣方面的研究为数不多,但专家学者们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实施方法。

崔建业认为应针对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对于好奇的学生,教师应根据他们注意的特点,将无意注意引导到认真、耐心细致地观察和分析现象发生的原因中去;对于好强的学生,教师应本着爱护观点,尊重其好强心,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以便学生能正确对待自己,对待同学,对待每一个实验,从而保持其兴趣的持久性;对于对化学实验存有紧张和恐惧心理的学生,教师应正面鼓励他们做到胆大心细,并以自身规范、娴熟的操作技能熏陶感染学生,从而消除学生的顾虑,使其实验心理得以健康发展,从而增强化学实验兴趣。王佩霞提出可以采用举行以实验为主的化学晚会和化学运动会等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王卫平、李凤双等人则认为可通过活化化学实验教学形式和内容,包括改已知物为未知物,变直观验证为悬念探讨、交换自制检品,变自检实验成果为检验他人实验成果和设立化学实验协作小组,变学生在实验中的从属地位为自行管理的主导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实验热情和兴趣,并在实践中收到理想的效果。而王庆胜认为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尽可能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小组实验,还可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来亲自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实验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三、有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国内许多相关研究都能立足于当前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并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有的放矢地增强学生化学实验兴趣,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其做法主要包括: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活化教学内容;积极为学生创造动手参与、动脑思考并设计实验的课堂气氛;针对高中学生常见的化学实验心理对症下药;等等。从化学实验的课程目标分析,这些做法部分程度体现了:①实验知识目标(包括对有关化学实验事实、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化学实验安全方面知识的了解);②实验技能目标(包括基本操作技能、仪器和药品的选择技能和综合运用技能等);③实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包括对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具有好奇心、能体验到化学实验活动中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有过提出具有新意的化学实验设计方案的体验,并能主动进行论证和评价等),却几乎没有涉及实验探究能力目标,尤其是在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探究而增强其化学实验兴趣方面。然而,结合国外的相关研究来看,国外许多学者如Lida K. Gifford,S. K. Lunsford和Thomas H. Eberlein等认为应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资源,包括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采用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备感科学(化学)的趣味性而积极投人到科学探究实验中,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各种能力,这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如何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将其作为强有力的培养学生化学实验兴趣的工具,并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主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也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目前,国内(如广东省)部分学校正在尝试开拓一种崭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即积极地将信息技术(如手持技术)运用于化学实验教学。这一模式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实验教学改革和增强高中学生化学实验兴趣提供了新思路。

(1)它能还科学的本质是探究,科学的前提是观察这些科学实验本来的面目,能有效地改变学生静坐听讲,一味枯燥地被动接受化学知识的局面,引导学生感受高新科技时代的气息,增强他们探究化学实验问题的兴趣和求知欲。

(2)它能使实验化难为易,让学生体验科学(化学)实验的真实情景,不断克服实验过程中的不良心理,使化学实验兴趣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❷ 我是家长,目前在国外高中 不会说英文 需要老师ap化学全英文上课,能行吗

行与不行取决于孩子的适应能力,
以及语言学习能力。
有的三个月左右适应外教环境,
可以问一下你孩子的感受,
压力不大,
则可以适应。

❸ 学好化学的具体方法介绍

学好化学的具体的方法
一、 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自然 科学 ,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今中外无数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有丰富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 和科学技术 现代 化、以及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就是最基本的人们的衣、食、注行都离不开化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因此,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不仅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 教育 ,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前要预习

上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 学习方法 。

预习的好处很多

(1)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

( 2 )有利于做听课笔记,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

(3)它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从而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

(4)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自学能力会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

(1)通读课文。通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以提醒自己,上课就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这样就容易弄懂不懂的地方,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有利于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

(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三、听好每堂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听课时,一定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作些记号,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问同学。同时,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哪点答对了,还有哪些不全面、不准确和指出错误的地方,这样也能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断是非。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听课时,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眼睛要盯住老师,要跟着老师的讲述和所做的演示实验,进行积极地思考,仔细地观察,踊跃发言,及时记忆,抓紧课堂上老师所给的时间认真做好课堂练习,努力把所学内容当堂消化,当堂记住。

四、认真记好笔记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此,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应该记好笔记。

记笔记的类型有

(1)讲新课时做笔记。就是边看书,边听讲,边在书本上划记号,标出老师所讲的重点,并把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的提纲和重点内容抄下来,还要把关键性的、 规律 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和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扼要地在书本上或 笔记本 上写上几句,把老师讲的但书上没有的例题记下来,课后再复习思考。

(2)记实验笔记。记录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或物质的制法操作。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图边上记下老师讲的重点:

①药品不能堆积在试管底部,而应平铺在试管底部,记:“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药品受热均匀,气体容易逸出”;

②给试管加热时,为什么要先把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加热,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记:“让试管受热均匀,不易破裂”。

(3)纠错笔记。习题课、试卷评讲课是老师纠正学生在作业、试卷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指导解题思路、规律、技巧和方法的课。在听课时,不是只抄正确答案,关键是要纠正,不要擦去自己的错解,以利于与正确答案作对比,找出答错的原因,过一段时间还应把以前做错的题再重做一遍,看看现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这种笔记是在作业或试题空隙处做简明的“注释”。

(4)归纳 总结 笔记。复习小结课时,老师把课本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是书上没有的,因此要做系统归纳总结的笔记。将笔记每面一分为二,一半写板书的内容,一半记讲解,课后结合复习加以整理、修改和补充,成为一个整体,以利于加深、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和全面的复习。

笔记的形式有

①提纲式,以文字表述为主,适用于概括教材的主要内容或归纳、整理公式、定理和概念要点;②纲要式,以化学式、关系式或关系框图来表述,适用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取及相互间的变化、 计算 知识的概括等;③图表式,以文字、表格、线图来表述,适用于有关概念、化学基本原理、物质的性质、实验等进行归类对比。

五、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在义务 教育 化学教科书中编入了很多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家庭小实验。因此,通过这些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首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化学实验是很有趣、很直观的,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学生只看热闹,不动脑子思考。所以,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进行观察。观察时还要仔细、全面。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观察时先看清反应物是无色的氢气和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的条件是加热,生成物是水和亮红色的铜。

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六、课后及时复习

一堂课的内容,十多分钟就可以复习完,有时也可以像过“录象”一样地过一遍。复习要及时,不能拖,只有这样才能加深理解,才能巩固知识。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不在学习上留下障碍,不留下疑点,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础。当然复习要重视教科书,也要复习听课笔记,要反复读,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同时理解书上的内容。

七、认真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巩固新知识的极好机会,也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一定要亲自动手做,绝不能抄别人的作业。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每一节后面习题和每章后的复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不能马虎,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完成每次作业,多思多问,不留疑点,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牢固的知识,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

八、学会阅读课本

读书一般分为粗读和精读。粗读主要用于预习,通过粗读,了解基本知识的一般内容,掌握整章、整节或整个小标题的内容轮廓、大致思路,了解有什么实验内容,这样,课堂上看老师做演示实验时心里就有了底。精读,可以了解教材的重点和发现不理解的问题,听起课来心中就有数。

精读时要在理解概念的定义或定律全文的基础上,剖析具有关键性的字词,强化对关键字词的认识。例如催化剂的定义:“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关键性字词是“在化学反应里”、“改变”、“质量和化学性质”、“都”等字。像“改变”包含“加快和减慢”两层含义。对这些关键字词要认真思考,并把它标出记号或作眉批,以备以后再次复习时注意。

九、读化学课外读物

学好化学,要重视阅读课外读物,例如《中学生理化报》初三化学版、《中学生数理化》、《课堂内外》等报刊杂志和科普读物,它们的内容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其针对性和适用性很强,配合教学进度,指导解析疑难,注意 智力开发 ,重视能力培养;它们的题材广泛新颖,内容丰富多彩, 文章 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透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它们是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好朋友。

十、参加化学课外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报名参加课外化学兴趣小组,做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做化学游戏、看与化学教学相关的电影片、录像片,参观工厂,收集整理化学 谜语 ,出化学墙报等等,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丰富多彩的,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努力学好化学
高中化学方程式练习的方法
一、识记法

识记法为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方法。通过教师课堂讲授知识,结合实验内容,将化学方程式记住,同时将化学方程式a的四要素熟练掌握,四要素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正确书写,配平,条件以及“↑”“↓”的写法。识记法的主要对象为上册书中涉及的化合反应以及分解反应。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上学期所学的化学方程式规律并不明显,需要学生在反复的识记和默写中达到熟练的效果。建议采取课前三分钟小测的形式加强训练。

为让学生习惯从识记到运用化学方程式,教师应结合信息题型辅以训练,如:

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粉和玻璃粉;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1)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磷燃烧;(2)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3)氯酸钾分解产生的氧气与硫反应,放出的热使火柴杆着火。写出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答案提示:共有4个反应)

二、理解记忆法

理解记忆法是通过对化学反应特点的理解,寻找其反应规律,而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的记忆。理解记忆法主要针对下册书中所学的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一)置换反应主要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反应规律A+BC=B+AC,氢气和单质碳的还原也需掌握。如:

(二)复分解反应主要掌握反应发生的条件,即通过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反应的规律为AB+CD=AD+CB。如:

用理解记忆法训练时,教师可根据反应发生的规律加大题目的量,让学生多写多练,同时可用一些信息题型来加强训练。如:可溶性钡盐会使人中毒。如果误服氯化钡,可用泻盐硫酸镁解毒,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胃镜检查时用硫酸钡作“钡餐”以便于观察,但不能用碳酸钡作“钡餐”,其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三、条件训练法

条件训练法是在学生初步识记好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给出某些条件,让学生在全部所学的方程式里进行选择,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方程式。

例题:(1)请写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化学方程式 。

(2)请写出有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化合反应 。

(3)请写出一个既有沉淀、又有水,同时还有气体生成的反应 。

解析:学生看到题目1后,如果对于氧气的制取比较熟悉的话,三个反应应该不难书写;在题目2中,有两个限制条件,一是有二氧化碳参加反应,二是必须是化合反应,学生必须在所有有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寻找符合条件的,最终符合要求的只有CO2+C 2CO,CO2+ H2OH2CO3两个反应。在题目3中,单独有水生成的反应不少,单独有沉淀生成的反应更多,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也不少,但是同时有沉淀、有水、气体生成的反应却很少,符合要求的主要有BaCO3+H2SO4BaSO4+H2O+CO2↑。

四、两两反应训练法

两两反应训练法难度比较大,需要学生在对方程式比较熟悉的基础上,根据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规律自由组合,写出所有能够发生的反应。该训练的特点是没有任何提示,学生凭借掌握的方程式知识点写出符合要求的反应。

例题:写出Fe、HCl、Na2CO3、AgNO3、Ba(OH)2物质间两两能够发生的反应。

解析:该题目涉及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两种反应发生的条件,为了防止有漏掉的反应方程式,建议学生从左到右,判断该物质是否能与其后面的物质发生反应。例如,以Fe为例,其后面能与其发生反应的物质有HCl、AgNO3,接下来是HCl,其后面能与其发生反应的物质有Na2CO3、AgNO3、Ba(OH)2,依此类推,可以得出完整的答案,共可以写出7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五、表格式(或图框式)训练法

表格式训练法的难度及方式与两两反应训练法相似,区别在于表格式训练法不需要写出具体的化学方程式,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根据反应发生的条件迅速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或者反应发生的现象。

例题1:现有H2SO4、BaCl2、NaOH、Na2CO3、Ca(OH)2五种溶液和CO2一种气体,有下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确定1~6号位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解析:根据两两反应训练法的做法,我们先可以判断能与H2SO4发生反应的有4个,能与BaCl2发生反应的有2个,能与NaOH发生反应的有2个,能与Na2CO3发生反应的有3个,能与Ca(OH)2发生反应的有3个,能与CO2发生反应的有2个,因而H2SO4应填入2号位;能跟H2SO4等三种物质发生反应的是Na2CO3,因而Na2CO3应填入4号位;能跟H2SO4、Na2CO3等三种物质发生反应的是Ca(OH)2,因而Ca(OH)2应填入5号位;既能跟H2SO4又能跟Na2CO3溶液反应的是BaCl2,因而BaCl2应填入1号位;NaOH能跟H2SO4反应,应填入3号位;CO2能跟Ca(OH)2溶液反应,应填入6号位。

例题2:现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钡、碳酸钠4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编号为A、B、C、D。每次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表示无明显现象;“↓”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有气体生成)。由此推断4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A. ;B. ;C. ;D.

解析:根据题目的意思,可以列表如下:

将两表相对比,不难得出结论。

化学方程式贯穿整个初中课本,其掌握的熟悉程度决定了化学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在升学考试当中,一些推断题、鉴别题、除杂题、实验题型都是以化学方程式为主线,相信通过以上五个训练方式,学生的化学方程式一定能熟练掌握。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方法
1、利用化学史、化学家 故事 ,创设教学情景,进行学习化学的目的性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许多内容涉及到化学史及化学家的故事,这些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素材,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兴趣。例:在有关“化学材料”的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展示我国古代的石器、瓷器、青铜器、铁器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具有了高超的生产工艺,从而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为自觉学习化学知识奠定了情感基础。另外,如在“金属与金属矿物”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大量数据、图表告诉学生,由于我国解放前化学工业水平的落后,连铁钉、煤油等基本物品都需大量依赖进口,从而激励学生要学好化学知识,将来报效祖国。此外,教师还可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着名化学家们的成功 事迹 ,让这些科学巨匠们身上所具有的种种宝贵品质去深深感染学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起学生探求化学世界奥秘的兴趣和愿望。这方面的素材是很多的。如教师可介绍着名化学家居里夫人,讲述她不怕危险不畏艰辛数十年如一日研究放射性元素,最终硕果累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还可以讲述她身居国外却念念不忘祖国的爱国之情。此外,教师还可以举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等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激励。

总之,通过化学史、化学家故事创设教学情景,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使学生把学好化学与远大理想联系起来,与祖国的需要联系起来,从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间接兴趣。

2、利用实验多角度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直接兴趣

教师要根据化学学科具有化学实验这个特性,尽可能多的创设教学情景,通过大量化学实验的演示、参与、操作,从而使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趣”激“疑”,由“疑”导“想”,由“想”得“知”,大大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因此教师在具 体操 作中,可通过增加演示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家庭自制小实验等多种方式来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化学世界中,感受到真正的兴趣。如化学中讲解碘的性质时,可穿插一个小故事:__曾在狱中用米汤给鲁迅先生写过密信,你们知道鲁迅先生是如何观看的吗?随即教师出示一张预先用米汤写过字的白纸,让学生观察晾干的白纸,看不出任何字迹。当最后老师用毛笔蘸取碘酒,轻轻的涂到白纸上,马上“珍惜今天,把握明天”几个蓝色大字呈现出来,使学生兴奋不己。另如教学中讲物质燃烧条件时,教师可设计一个趣味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将2体积95%的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把一块棉布手帕浸入该混合液中,浸透后取出,再轻轻拧干,用坩锅钳夹住,置于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帕。当手帕上火自动熄灭后,学生竟发现手帕安然无恙,与自己原先设想截然不同,不禁产生了强烈的思维冲击,马上有许多同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疑问,并在思维上进入了一种迫切希望找到答案解决问题的积极状态,这时教师就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入到积极的探究活动中,让大家针对一系列的疑问展开讨论。在教师引导下,经过激烈 辩论 与理性分析后,大家终于对实验结果有了正确认识,同时大家对物质燃烧条件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3、联系自然、社会和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许多内容都与我们周围世界紧密相连。通过化学与自然、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来创设问题情景,可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好奇”,使学生感到化学离生活很近,学化学很有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介绍世界上一些环境污染的重大事件,如1984年的印度博帕尔毒气渗漏事件、2000年欧洲蒂萨河化学污染事件等,并可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关于环境污染的影像和图片资料,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自然界中一些千变万化的现象如“溶洞奇景”、“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还可介绍学生身边的水质污染、煤气泄漏等化学现象。同时还可以跟学生介绍一些与化学有关的 生活小常识 ,如“冰箱除臭”、“热水瓶除垢”、“铁制品防锈”等。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并利用已学知识展开有针对性的讨论,从而既提升了兴趣,又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在讲矿物燃料和水资源时,可组织学生辩论“常用的几种燃料中,哪一种最理想”、“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净化水质”等。同时教师还可有意识的联系实际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学习主题,如“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调查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在生活中的应用”、“调查当地的水资源污染情况,提出一些治理意见”等。通过这些调查活动,学生的兴趣会变的更持久更内化。

4、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电化教学媒体创设情景

利用直观的教具及影、像、声、动画综合呈现的现代电教媒体来创设情景,可突破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积极有效地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间接 经验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能以积极活跃的态度参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如我们讲到水电解产生氢气与氧气时,可将该过程制成Flash课件。用一大球表示一个氧原子,用一小球表示一个氢原子,用一大球和二小球构成的V形表示一个水分子,用二个小球并肩构成的“小双球”表示一个氢气分子,用二个大球并肩构成的“大双球”表示一个氧气分子,然后演示水分子分解出原子,原子重新构成分子,整个过程一目了然,学生反映非常热烈。在我们教材中许多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及一些复杂晦涩的内容,我们都可以用这种多媒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如催化剂的性质、干冰的生产和使用、铁的冶炼等,这样不仅分化了难点,更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当然,我们在用多媒体进行创设情景时,也应注意不能出现一些科学性的错误,应确保给学生一个完整正确的学习情景。

猜你感兴趣:

1. 如何高效学化学

2. 化学学习的技巧 学好化学的窍门

3. 学好化学的六大秘诀

4. 学好初三化学要掌握哪些技巧

5. 轻松学好高中化学的技巧有哪些

❹ 国外的教育方式

(一)按学段分,有中学实施和大学实施两种
1.中学阶段就实施通识教育。虽然通识教育一般发生在大学,但历史上发生过在中学阶段的高于一般中学 基础教育的通识教育。这主要发生在近代欧洲实行双轨制教育的资本主义国家。为资产阶级子弟上大学作准备 的文科中学高级阶段,实施的大多是通识教育;而为无产阶级子弟就业作准备的职业性中学,实施的多半是职 业教育。19世纪初,洪堡德在文科中学推行“全面的教育”,就是中学通识教育的典型。它包括三个方面:一 是古典文化教育,课程主要有拉丁文、希腊文、德文;二是人类近代最新成就的教育,课程主要有数学和自然 科学;三是历史、地理、宗教等方面的教育。另外,法语及其它现代外语、体操、音乐作为学生自由选修课。 这样,经文科中学毕业考试而入大学的学生,不仅精通两种古典语言文学,心智得到了训练,而且还通过广泛 阅读,获得了历史和人文学科的学识而奠定了数学、自然科学和两种现代语文的良好基础,为他们日后在大学 无论专攻哪一门学术都准备了足够的条件。这样,洪堡德型大学就不再大力进行通识教育,而让学生以研讨班 的形式参加科研学习活动。大学本科就完成“专家”的培养。不过,这种方式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修业年限 不得不延长,大学毕业生年龄偏大,不但给教学带来了问题,而且学生就业普遍较晚;二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业余时间都被大量的家庭作业所占据。
英、法等国的文科中学也大多实施通识教育,这些中学一直保持很高的学术水平。所以大学不是通识教育 的重点实施阶段。其大学的第一阶段(一、二年级)开设的不是一般文化基础课,而是基于专业需要的基础课 。巴黎第七大学,理科第一阶段按结构与物质科学、自然与生命科学两大门类设基础课;医科主要学习生物、 物理、化学和医学方面的课程。
2.大学阶段实施通识教育。单轨制的美国近代以来就是在大学阶段实施通识教育。美国中学实行选修制, 虽然照顾了学生不同的个性爱好,但中学毕业生的普通文化知识程度参差不齐。因此,美国大学不得不在一、 二年级大力开展通识教育。1978年哈佛大学公布的公共基础课方案,规定大学生在一年级学习文学和艺术、历 史、社会和哲学分析、外语和文化、数学和科学五个学术领域的课程;二年级用来学习其它领域的选修课。这 样美国高等学校三、四年级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不过,美国大学研究生比例较大,专业教育在研究生阶段完 成。战后日本受美国影响较大,其通识教育也是在大学阶段实施。
随着科学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知识总量快速增加,大学趋向于实行文、理、工相互渗透及课程综合化 。另外,各种社会问题日益明显,加强人文道德教育的呼声日高。因此,西欧的英、法、德等国大学阶段也开 始加强通识教育了。如法国有人主张,将原来在大学第一阶段按专业分别开设专业基础课的作法,改变为第一 阶段不分专业,每个学生统一学习四个方面的课程:(1)在态度、人格和方法论方面的训练;(2)数理化等学科 的基本知识;(3)经济和人文科学;(4)其它: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外语。
(二)按课型或课程的组织形式分
1.大型综合课。这种课型主要出现在本世纪40—60年代美国的大学,内容主要是人类文化遗产。如缅因州 贝蒂斯学院的文化遗产课,囊括了古今众多领域的人类文化遗产,综合了古希腊至19世纪的文化史、文学、哲 学、宗教、美术、音乐史、科学史等方面的伟大着作所包含的各种知识和所反映的各种思想。如此宽广的综合 课由来自上述领域各个专业的教师小组共同负责(即实行教师队教学制)。此外,早在30年代,美国明尼苏达 大学总校就开设了一种综合性课程——“当代文化”课程,包括了社会、历史、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在 60年代,美国许多大学还开设了一种称为“科学、技术和社会”(STS)的综合课程,系统地用政治学、经济学、 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分析科学技术发展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
2.系列的小型独立课。这是60年代取代大型综合课而设置的一种课型。它将文化遗产综合课分解,每一学 科领域都独立设课。由于课时有限,教师采取“加工”手段,使各科知识变成“速成概要”。这种速成概要, 使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了大量有价值的人类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
3.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卫星课”。这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为弥补小型独立课之不足而添设的。它以学生主 修专业为中心向外辐射,开设与此“紧密相关”的人文社科课程。对此,英国教育家阿什比举例说,叫一个想 做物理学家的学生花费时间去学习西方文化遗产,他可能会很不耐烦。假如叫他以物理学为学习中心,讨论物 理学在历史上的影响、物理学对社会产生的结果以及物理学与伦理学的关系之类的科目,那他就会注意了。正 是本着这种观点,美国许多大学以与学生主修专业紧密配合的方式,注意通识教育的实际效果。
4.旨在介绍学科方法的研究报告课。让研究人员详细讲解通识教育中的某一学科的片断,使学生了解该学 科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的通识教育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一个物理学家所要知道的历史知识和一个语言学家 所要知道的生物学知识,并不是这些知识的全部内容,而是这门学科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这门学科独特的科 学研究方法。这样,学生为了通识教育的目的而学习某门通识学科,只须听一两次反映该科独特科学方法的专 题报告就可以了,而不必对该学科进行广泛阅读。
5.“集合课程模式”(a cluster course model)。它最早建立于80年代下半期的美国马萨诸塞州百布逊学 院(Babson College)。这种课型围绕直接涉及学生未来职业和个人生活的一些价值问题,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 育有机结合起来。一般是三门课参与一个集合课程组;这三门课平时各自独立,但有几段时间一起上课(或开 展其它活动)。共同活动之前,三门课的教师互相了解这三门课的概要,一起研究这三门课程共同的主题、教 学材料、教学时间乃至说写计划。截至1991年,该学院已参与各种集合的课程计有:商业法、普通管理、会计 学、政治科学、哲学、文学、历史、电影、英语写作和语言交流。此外,还准备将哲学上的道德与市场学、金 融学、会计学和政策规划等课程的商业案例结合起来,将涉及国际间和各民族间问题的不同课程结合起来,将 语言和文化课程同职业管理课程结合起来。
通识教育的方式,除了按上述学段和按课型划分外,还包括按教育管理制度划分的必修方式、限定选修方 式、自由选修方式等;按课型划分的还有日本的学群学类制及专才教育模式下的通识教育方式(即70年代以前 的苏联和我国建国后三、四十年中所实施的那种“单一的政治理论课”方式)

❺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提高学生亲手做实验,提高他们对化学的好奇而探索

❻ 育儿知识学习,如何开始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来看看

对少年儿童早期进行科 技启蒙教育,对于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幼苗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示出 来,要从小培养科技人才幼苗近年来,科学启蒙教育的探索和研究逐渐成为儿童教育领域的关注热点,如何有效地在幼儿教育中加入趣味化学实验进行化学知识的启蒙教育成为国外儿童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外关于儿童趣味物理、化学、自然科学实验的研究开始较早,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国内幼儿园教育中鲜有研究者对此进行系统研究,只有少数研究者提出在小学期间引入趣味化学实验对儿童进行化学知识的启蒙教育。化学、物理等科学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化学就像一个魔法师,将100多种化学元素巧妙组合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神奇的世界。化学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活的化学现象,能带给幼儿强烈的感官刺激,更能激发幼儿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趣味化学实验有望是带领幼儿进入科学世界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趣味化学实验的实施对象是幼儿,因此在选取实验和原料的时候必须慎重。100多年前在德国就有企业针对儿童研发出安全可靠性高,比较系统的化学实验产品。它以趣味化学实验为载体,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的教育。

❼ 国外大学应用化学教学视频

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研究,在生命科学


显生(的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27)

摘要:根据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专业知识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应用系统的特点,具有独特的优势。相比传统的生物教学挂图,标本,模型,和其他教具的声音,色彩,动画,视频,照片和图片,使课堂教学更丰富的内容,其作用尤为明显,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质量。同时,文章指出,应注意七个方面。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生命科学

:G642.0文献标识码:一个

生命科学多媒体教学的研究

沉显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7)

摘要:生命科学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具有独特的优势。相比传统的图片,样品和模型在生物教学中,大大活跃了生动的声音,色彩,图像,动画和视频的多媒体教室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7这样的多媒体教学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生命科学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普及,在全国各地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所有机构高等院校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主要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显着的影响。 [1,2]中的绝大多数科目的教学工作,与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被普遍认可的教师和学生,毫无疑问,是信息时代的好处。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以理性的态度,积极关注一些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例如,探索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生命科学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召开青年教师多媒体教学研讨会,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各年级学生,调查发现,在生命科学专业课程教学,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但老师和学生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具体用途,也有一些共同的问题,是值得注意的。

生命科学理论课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具在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教学生物学总是离不开挂图,标本,模型,其他传统的辅助工具。动物学和植物学教学,不仅需要大量的形态图和解剖,有很多的模型和标本。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教学,但也使用了大量的挂图描绘的代谢途径。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缺乏直观的,老师经常植物和动物标本或模型,挂图,更加频繁。因此,在传统的生物学理论教学工作,传统的教学工具,如挂图,标本,模型,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出现,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声音,色彩,动画,视频,照片和图片,证明了三维空间+颜色+动画结合的知识世界。进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和精彩的感性认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提高效益和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手段的教材。多媒体课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传统的教具,如教学能力,大量的信息,图形,音频和视频并茂,直观,动态的效果,来源广泛的教材(视频,扫描,照片,图纸等。);教师在备课操作简单,可复制的流动性,修订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是非常方便的,学生可以复制,打印课件,课件或在线审查。 [1]生命科学研究生物研究生物形态,结构,解剖,分类,成长,发展,运动和演化的知识,多媒体课件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生命科学课使用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和认可。

多媒体课件,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几乎所有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在所有的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系统,专门开辟了一个研究所的网站上下载的课件和阅读的ftp现场,所有这一切都成为教学和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内容和性质,生命科学课程的选择和要求的多媒体课件

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课程,其内容和性质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3,4],有些课程是描述性的,形态,结构和分类方面的课程,除了描述性内容,数学公式的推导和计算,而有些课程完全描述代谢动力学过程中,主要的结构性变化的化合物。因此,许多,它要求我们应该教的课程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动植物的形态描述的结构特点主要演示和分组,例如,所有使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精彩照片的动物和植物,以及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照片的精细结构,可以使课堂教学的生命。

生态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课程,其内容的部分,两者的形态描述和数学分析和代谢机制的引入。因此,在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而另一部分黑板和粉笔教学,其效果会更好。例如,人口增长种群生态学的类型,你应该使用黑板,逐渐获得原产地的人口指数增长模型和Logistic增长方程。如果这些部分的内容仍然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当然,也有可能,但学生将接受更喜欢简单的使用在黑板上推导教学。

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所有课程,理论是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然而,根据教学内容,反映学生和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上的数学公式推导,化学分子结构或化学反应方程式一般不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应该是现场临时写在黑板上。如果我们的医院,到目前为止,还是教学黑板粉笔的植物化学物质,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3,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的结构和组成的课件,以满足法律的要求和教学方法的教学

一个很好的高品质的多媒体课件,不仅体现在具体内容的课件,还体现在课件结构组成的。和有条不紊的,因为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和老师在黑板上给学生留下的整体印象的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屏幕的视觉和听觉信号的丢失。因此,为了让学生在上课前的教训课件首页或两个做一个不错的主意,教师有一个“主要内容”的介绍,醒目的标题显示这个课件内容。时,在整个课件的最终目的,还需要有一个“主要内容审查”。这样做便于学生快速地回顾和总结了教学内容前后呼应。笔者不主张像中学课堂教学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因为大学课堂教学能力,和更多的信息,再加上在校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完全结束后,学校本身。在年底的课件,有通知,接下来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做好准备。此外,在第一类中的课程开始时,教师需要的个人信息,包括联系人信息。

2。课件应该是多元化的布局和背景模式,以满足教育心理学

多媒体课件布局的要求,专注于简洁美观,突出的术语或重点,抢眼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课件应在课件PPT(功率点),而不是所有使用这个词在文本的形式对整个类课件的形式。插入的视频音频和视频材料不能过长,一般控制在60-80秒,最令人兴奋和最动人的部分剪辑节目。课件页的文字,应控制在200250字,不超过250字,字体选择适当的28-32,行间距必须大于单词之间的间距。字体颜色和背景的对比度要大。文字过多,学生不能做笔记。当字幕出现学生沉默转录,但听老师的讲解,把重点放在记录笔记。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多媒体教学。图片或标题听起来似乎并不特别奇怪,刺耳的声音,会干扰课堂教学。 [5]一个学期课件不能使用同一种底色,显得单调枯燥,容易使学生的视觉钝化。因此,背景颜色和图案每星期ppt课件的需求不断变化,使学生感到有新的想法的形式。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堂环境,以满足工作人员和学生交流

为了增加效果的投影机,一些学校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关闭所有的灯,这种或那种方式另一个遮光窗帘,使整个课堂电影院,老师站在讲台上,在昏暗的,学生不看老师的眼睛和表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如何实现的呢?为了提高屏幕的亮度,教室前面的灯都被关闭,但仍然需要其他灯的照明。在黑暗的教室多媒体教学,学生产生厌学,甚至有的学生睡在类现象。

容量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的学校

大学,教学课程一般为2类或3类排排列,这就要求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2级或3相匹配的教训的一个课件单位。的能力,各单位要精心组织教学的学校的最后一课相匹配,而不是离开它,直到下一课中,无计划的,否则,学生感受到教学进度,教学内容随意性太大。 1或2章没莉的适当位置插入课件的能力和秩序的安排,让学生在课间休息时的视觉欣赏美妙的风景,动物或植物的照片,消除视觉疲劳,这是最好不要来播放音乐。

5。多媒体辅助教学,也需要老师常教常新的

相比,在过去传统的纸质教案,电子版的教案更先进,高效,安全,使用和携带也很方便。有人说,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是一个一劳永逸的。不久的电子教案为一疗程造好,长的教科书不改变,即使课程名称不变,后数年没有中间备课。所以,有人说,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教的更懒。事实上,一个好老师,一个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将激励教师继续教学常教常新的态度。一方面,由于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展,每年需要增加新的知识的课件,另一方面,每次下课后,课堂教学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发现进行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坚持常年备课的习惯,不断更新的课件,内容更加丰富和创新,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的。

6。多媒体辅助教学需要发挥教师的激情和身体语言

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必须站在演讲,不能只坐在电脑前的阶段,操作电脑,眼睛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由于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需要,以发挥了同样的作用,老师的激情和身体语言,眼睛和感觉与学生沟通,用各种姿势明确的情感,声明自信,但也继续提出一些问题。所以,充满激情,肢体语言,多媒体课件,教师是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和令人兴奋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们绝不能忘记的“协助”一词的含义。适当的黑板一些漂亮的字体来看,单词或公式,如老师在课堂上,这不仅是一种欣赏,而且也是必要的,因为有利于学生的记忆。有人高喊“粉笔万岁”,可能会粉笔本点睛之笔是错过。有些老师的课件做得很仔细,说在课堂上的每一个字都打在屏幕上的类几乎没有发挥的空间。所以,学生说,“如果计算机能说,你并不需要一个老师,这些话值得玩味。老师的课件非常详细和完整,对类,学生不想要做笔记,只能用耳朵坐在讲座,请老师下课课件。试想一下,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难怪岁的退休老师说,“多媒体教学会影响我们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质量教懒“的话听起来有点乱,但仔细一想,在一些地方,它是有道理的。

7。多媒体课件是教师的劳动成果,教师有其知识产权

教师在生产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找到的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和图片,但也需要精心组织材料,版面设计和内容制作,也对于辛勤工作的教师 - 多媒体课件的结果,他有责任义务的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与介绍,但不是免费的充随随便便存在需要长期收集和积累相关的教学材料。的学生,应享有一定的知识产权。学生免费老师的课件,所以也懒得做笔记,在课堂上,甚至没有打扰类的,反正,在考试前,然后去网上阅读课件,背诵课件,以满足测试。难怪有人说,现在更多的学生学习比较懒散,跳绳越来越多。分析结果的被动学习的局面,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教师课件太仔细,太完整,是一本书,可以被随意复制,甚至一个课件,课件下载考试范围的课件为准,所以这种情况下,考试的方式和内容的方法不仅是课件必须检查的内容,检查内容上的材料, ,特别是自学内容。笔者一贯不主张学生放学后随时下载或打印课件的做法,是作为一名学生,班上应该做笔记,课后阅读材料,教师不能直接作为教材课件。[6]当然,教师要注意讲课的速度,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课后复习材料。

总之,国家的最先进的多媒体只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是一种辅助,知识只有通过教师的无私奉献和传授知识,教学技能和学生的强烈愿望自发的阶段,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必须积极稳妥地面对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个教育专家说,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了教学改革的引擎,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他对整个教学活动已产生了显着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一个基本的,不可逆的,具有普遍意义,它表明,在教育领域正在发生一场真正的革命。[7]

参考文献:

[1]刘海,王青高校多媒体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6,(4):40-45。

2]王劲松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经验谈[J]中国科学技术信息,2006,(9)

[3]孟展览的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优点和缺点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10)

[4]张晓华多媒体课件可以成为一本教科书的一部分[J]信息技术教育,2006,(6)。

[5]阮许智细胞生物学多媒体课件和教学体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4)

[6]王明英,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J]。呼伦贝尔技术学院, 2006,(1)

[7]朱荣华创新的教育教学环境的形成[J]。大学教学在中国,2004,(10):19-24。

阅读全文

与国外如何教育化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8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75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1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2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34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0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6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60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7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6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6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56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20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