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如何优化学校校本课程结构

如何优化学校校本课程结构

发布时间:2022-09-09 21:44:36

‘壹’ 什么是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由教师用。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

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国家在作课程计划时应该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强调学校、地方一级的课程运作,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

(1)如何优化学校校本课程结构扩展阅读: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像语文、数学一样以系统知识为主,以长周期、教师讲解为主。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都是短期的,以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为主,在性质和形式上与综合实践活动课都非常相似,所以造成了校本课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校本课程的印象。

校本课程的出现在国际上有三种看法:

1、其一认为,校本课程的历史几乎和学校教育的历史一样悠久,在古代时期学校的课程在较大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是由学校自己决定的,那时在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校本课程(这是从校本课程的存在形式来考察的);

2、第二种看法认为校本课程的思想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3、最后一种观点认为,校本课程真正出现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

‘贰’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为了保证小学课程的教学正常开展,需要制定并实施常规的管理制度。我为你整理了小学课程管理制度,希望你喜欢。

小学课程管理制度篇一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入贯彻 教育 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为依据,,以转变教师角色为突破口,以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建立新的评价机制为导向,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设置

1、学校严格课程管理,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要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执行地方课程,合理开发和选用校本课程。学校有责任建立校本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对于教学活动、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要进行自我监控,确保学校办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以保证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总体目标上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2、根据教育部和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学校学年课程 实施方案 。

三、具体要求

1、改革课程功能。树立全课程教育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改革课程结构。强化课程意识,提高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的功能,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改革课程内容。强化“课标”意识,落实各学科课程标准,提高学校与教师把握“课标”与执行“课标”的能力。

4、改革课程实施。树立新的教学观、学习观、教师观、课程观,合理有序地安排课程,紧紧围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主题策略,进行全课程下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重建课堂 文化 ,转变教师角色,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程实效,实现单位时空内效益的最大化。

5、改革课程评价。树立新的发展性评价理念,建立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6、改革教师培训方式。提高教师实施各级课程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建立一支符合全课程要求的专家型、课程型的教师队伍。

7、建立和健全课程的管理制度,构建全课程管理运行机制。

8、认真履行学校全课程管理职责。对学校实施的所有课程进行管理,特别是对教学、评价与考试、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进行自我监控,确保学校全课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9、继续加强全课程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对非学科课程、校本课程的解读和学习,提高对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10、加强课程的过程性管理和监控,不断 反思 、 总结 、推广成功 经验 。
小学课程管理制度篇二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为了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促进我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刚要》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课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管理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学生的健康发展出发;

2、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3、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的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三、课程开发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要确立“针对校本,面向课程,凸显个性,动态发展”的目标。

“针对校本”,就是要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针对缺陷,发挥优势,挖掘资源,组织人员,在学校中开发课程。

“面向课程”,就要认真做好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试验和课程评价五个部分工作,加强三个环节的研究,即确定开设的科目;形成校本课程的指向;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计划。

“凸显个性”,就要在课程开发时,把张扬学生个性,体现老师个性和强化课程个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动态发展”,就是说校本课程是动态发展的,好的课程不断完善,新的课程不断加入,一些不受学生欢迎或准本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课程将被淘汰。

四、课程实施

1、经学校审核同意开设的校本课程,由学校在第二周将拟开设课程目录会同年级组向全体学生公布。

2、教研组长负责安排校本课程教学任务。拟开设的校本课程原则上由申请该课程的教师本人承担,特殊情况也可由教研组统筹安排。

3、教师在接到校本课程开设任务通知后,应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待学生选课结束后,由学校正式下发开课通知。原则上每门课程应有10人以上学生选课才准予开课,特殊情况由学校与开课教师商定。

五、教师管理

1、接到学校开课通知的教师应按要求到指定教室上课,做好学生出勤登记。

2、教师按照课程教学进度计划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应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作出适当修改。

3、教师做好所开设课程的学生成绩考核工作,在校本课程结束后把学生考核登记册、学生成绩册交到学校归档。

4、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应自编讲义,写出教案(课件)。

5、教师开设学校课程情况应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中,并作为教学工作内容之一。

六、教务管理

1、学校应会同教研组根据学校的安排提前做好校本课程开设目录。一般在第二周确定开课课程,第三周确定开课课程、选课名单,第四周正式上课。

2、做好选课指导。对首先选课未成功的学生应通知学生重新选课,并将选课情况下发到班级,及时向学生公布。

3、学校认真排出校本课程表,在可能情况下满足教师对设备和资料的要求,编制学生名单和考勤登记册,交到上课教师手中。

4、做好日常教学检查,负责处理调课、代课,师生请假等事宜,并收集校本课程的问卷调查情况。

5、做好校本课程资料收集、归档等工作。

七、课程评价

1、每学期校本课程结束后,学校将评选出优秀校本课程,并编入《校本课程优秀集》,进行交流与推广。

2、学校鼓励优秀校本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教案,在专家指导下形成校本教材。

八、本管理制度即日起开始执行。
小学课程管理制度篇三
学校课程是学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校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为了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促进我校学校课程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和地方的课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二、管理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学生的健康发展出发。

2、充分发挥学校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3、学校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地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4、在鼓励教师及有关人员创造性地开发课程的同时,要明确各自职责,加强教学和教材的规范管理。

5、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注意发挥家长和社会力量的作用。

三、课程开发

在学校课程开发中,教师要确立“针对学校,面向课程,凸显个性,动态发展”的目标。

1、“针对学校”,就要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针对缺陷,发挥优势,挖掘资源,组织人员,在学校中开发学校课程。

2、“面向课程”,就要认真做好涉及学校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五个部分工作,加强三个环节的研究,即确定开设的科目;形成学校课程的指向;制定学校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计划。

3、“凸显个性”,就要在课程开发时,把张扬学生个性,体现老师个性和强化课程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4、“动态发展”,就是说学校课程是动态发展的,好的课程不断完善,新的课程不断加入,一些不受学生欢迎或准备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课程将被淘汰。

四、课程实施

1、经学校审核同意开设的学校课程,由教务处拟开设课程目录会同年级组向全体学生公布。

2、教研组长负责安排学校课程教学任务。

3、教师应认真做好备课、上课工作。

五、教师管理

1、教师按照课程教学进度计划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应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作出适当修改。

2、开发学校课程的教师应自编讲义(或课件)。

3、教师开设学校课程情况应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中,并作为教学工作内容之一。

4、学生积极参与学校课程的建设,有权向任课教师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要求。
小学课程管理制度篇四
一、指导思想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蓝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课程计划是课程安排的总体规划,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现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资源,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扎实推进课改工作。结合学校的实际,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和五年发展规划,制定老县小学课程管理制度。

二、目标任务

1、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创办学校特色奠定坚实的基础。

2、探索课程管理运行机制,形成国家、地方二级课程管理工作机制,提高学校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形成有校本特色的学校课程方案。

3、改革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形成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制。

4、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学校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校本教研机制。

三、组织领导

实施和管理学校课程,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网络,明确职责,保障学校课程管理的顺利进行。学校特成立课程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龙靖

副组长:廖春平

组 员:老县小学全体教师

1、 校长室明确各部门在课程执行力上的监管分工。对各部门在课程管理流程进行监管。各部门不定期地向校长室进行课程执行情况汇报,以便校长室能及时了解课程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不足和亮点经验。

2、 教导处主管课程的日常管理。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安排好学校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周活动总量和学科教学课时。按照学校课程计划,编制班级课表,根据师资情况合理安排教师任职任课安排。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校作息时间。

四、课程管理

(一)三级课程管理

1、国家课程――国家教育部主管。

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

2、地方课程

(二)课程实施要求

1、学校制定课程表时,要严格执行《贵州省中小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认真上好每一门课。

2、要切实按照课程计划安排各学科课程的教学,课程开设要做到三落实:课时落实、任课教师落实、教材落实;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选用要充分发挥其特长,人尽其才。

3、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统一征订和使用规定教材;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不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对同一课程不得组织学生订购两本以上的教科书,不组织推荐购买未经审查的教育用书和教辅材料。

4、认真按照县教育局额定的教师编制,科学、合理、规范的配置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应专业对口,知识面广,一般能胜任2—3门基础课。

5、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认真落实学生在校时间,科学合理设置各科作业,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严格按照《贵州省中小学课程计划》规定的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三、四年级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30分钟,五、年级不超过60分钟。(具体每个年级每个科目作业次数按照《老县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及考核实施方案》执行;假期及双休日不搞全年级、全班性集体补课,教师不得组织学生到校外举办补课班、提高班。不为学生集体征订教辅材料,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禁止动员学生参加由本校教师自己进行的家庭有偿补课。

6、学校要按有关要求,配置并更新课程实施所需的教具、设施、设备、仪器等,满足教学需求。

7、严格按照教育局核定的班学额招生。不分重点班、实验班、快慢班;不以开设特色班为名乱收费。

(三)创新实施学校课程

1、制定学校课程计划,确定开设的课程门类。教导处根据学校课程计划和决策安排,在开学前制定出全校总课程表、教师任课一览表、班级课程表、教师个人课程表安排表、学校作息时间表等;确保开学后各教学班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活动。各班严格按课表上课,做到专课专人上。

2、实施课程计划,规范常规管理。

(1)学习课程计划,领会精神实质

组织领导、教师认真学习市教委课程计划及其说明,深刻领会课程计划

的精神实质。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严格贯彻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2)聚焦课堂,关注教学五环节

a. 加强“个人精备+集体讨论+个人修改”的集体备课制度,五年以内青年教师手写详案,教导处将每月对各科教师的备课进行检查。

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课前要精心备课,认真编写教学设计,做好充分准备。课堂教学要紧扣“三维目标”,改进 教学 方法 ,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有效落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b. 教师必须认真上好每一课,以创新、发展的观点正确把握生成性过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每学期上交1篇。列入月考核。

c. 作业求“精”。坚持每题“必”选,每练“必”精,每做“必”批,每批“必”评。提倡有选择性的作业、分层作业、探究作业;提倡填写作业日志和错题集。教研组月查一次,教务处期查两次。

d. 针对学生学习实际认真做好个别辅导工作,做到课前辅导、课内辅导

和课外辅导三结合。特别是学困生的辅导,要做到内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辅导要做好详细的记录。要及时追踪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分析讲解,循循善诱,耐心辅导。

e. 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作为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学生。

(3)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校本教研质量

a. 确保活动时间,提高活动质量。一般在每周的周一、周二、周三下午3:45—4:30分别为语、数、外教研活动时间,由各教研组长负责记录。

b. 确定活动内容,试行主讲人制度。单周备课组活动,内容以教材研讨为主,包括重点难点的把握、创新作业的设计、命题方法的运用等等;双周为学科大组教研活动,内容有理论学习、专家讲座、话题讨论、组内课点评等等。每次活动有一个主讲人,有详细的主讲内容,有活动的记录。

c. 开展联片教研活动,实行资源共享。以教研室划分的学校为基准,定期开展教学联片教研活动,取长补短,互惠共赢。

(4)规范常规管理检查制度。每天安排值日教师进行教学常规的检查,教师应严格遵守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上课准时进教室不迟到,下课不拖堂不提前下课,认真指导二课二操二活动,不在课堂上接听电话,专课专用不随意调课等等,凡经教导处查处属实的违规现象,校园网上通报批评,并作为教学责任事故,视情节轻重扣除月考核奖金。

3、 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创新人才。

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认真执行上级部门颁发的“课改”文件精神,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既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培养了一批有 创新思维 的人才。

特色校本课程二:经典诵读

具体学习内容安排如下:一、二年级由教师针对“地方”教材教学、三至六年级进行课间合唱及经典诵读

(四)课程的检测与评价

1、 课程检测工作应在教导处的统一安排下进行。试卷必须严格保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学生透露有关信息,否则,视为重大教学责任事故,按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学生平时成绩和教学检测成绩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登记填报;每次

课程检测后,教导处要组织有关教师进行试卷分析,并写出书面分析 报告 ,各科成绩及分析报告由教导处统一进行管理。

2、学校要从有利于教师、学生发展与提高的角度做好对教师、学生的各种内部评价工作。对教师的内部评价制度,要符合上级有关规定;对学生实行全面素质评价,不以学科成绩作为唯一或主要依据评价教师、学生,不以学科成绩公开排列教师、学生名次。

(1)对学生的评价目标:

A.坚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兴趣浓厚,学习的主动性强。

B.在原有的基础上,知识或技能得到提高。

C.合作能力、交往能力、操作能力等有所增强。

D.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E.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

F.评价载体:通过“六一活动”、“期末”教育等平台对学生进行评价奖励。 G. 评价的方法主要有: 自我评价 、学生相互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家长和社区的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用。

(2)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与奖励

A.教学五环节等教学常规每月月底检查一次,评价结果进行公布,不合格的在月考核中体现;质量监控按《老县小学教职工考核奖惩管理制度》进行考核奖惩(每学年4次);

B.实施校本课程的考核评价考核内容:

(1) 资料齐全:课程教学计划、总结、备课本、活动记录是否完备。

(2) 成果展示:学期结束前进行成果展示,根据成果的质量进行评奖。如:现场书画比赛、现场歌舞比赛、学生作品展示等等。

奖励情况:

(1)基本参与奖

凡是带特色班的教师,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达到规定课时数的,都得基本参与奖。没有项目的教师不得奖。

(2)成果奖

a. 在上级层面获奖的按考核方案发放奖金或加减考核分。

b. 学校在期末组织作品展示和特色班评比活动,对

老县小学课程管理制度优秀的、有创意的特色

项目设立创意奖,授予“老县小学校本课程优秀特色班”称号并给予经济奖励;对评比中获奖的作品发单项奖。

对师生的评价努力做到评价机制灵活,评价方法多样,评价手段创新。对优秀的、有创意的特色项目设立创意奖;对评比中获奖的作品发单项奖。提高教师、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积极性。

(五)学校课程的教师管理

1、接到教务处下发正式开课通知的教师应按要求到指定教室上课,做好学生出勤记录(如有学生缺席应及时报教务处),指导学生做好学校课程的记录。

2、教师在学期开学初制定好学科课程计划,并按照课程计划教学。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教学计划,经教导处同意后执行。

3、教师应根据学校要求做好所开设课程的学生考核工作,在学期结束前到教导处登录、归档。

4、教师承担的学校课程情况应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中,在学校评优中作为参考。学期结束前应将该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向教导处上交书面小结。学校将对所有的课程任课教师实行考核,考核结果将与课程津贴的发放及奖励挂钩。

5、教师上课要讲普通话,注意仪容整洁,仪表大方,语言文明优美。

6、教师有病、事假,要事向学校领导提出书面或口头申请并写好 请假条 注明谁代课,然后到教导处做好调、代课工作。

总之,学校课程计划是学校工作的起点与基点,更加重要的是实施,我们将积累经验,逐年完善与积淀,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校课程。

看过小学课程管理制度的人还会看:

1. 小学校园文化管理规章制度

2. 小学寄宿生管理制度

3. 小学教学仪器管理制度范本

4. 小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5. 小学微机室管理制度

‘叁’ 课程结构化要抓住四个关键

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积极建构学校的课程体系,在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中进行校本化的改造,同时,开发了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但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学校没有进行课程情境的深入思考,对于学校想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学校具备什么、应当怎么做等思路不清;二是缺乏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只是众多校本课程的简单拼盘,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互补性不够;三是课程结构失衡,知识学习、应试训练的内容偏多;四是学校课程实施方式比较单调,主要以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缺乏校内外课程实施的多样化路径,导致课程实施质量下降。

基于这些问题,学校在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资源分析,科学设定课程目标,整体架构课程体系,精心组织课程内容,严格规范课程实施,使课程呈现出多样性、整体性和结构化特点,提升课程质量和实施效能。

学校课程为什么要结构化

学校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课程结构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及具体科目的组织、搭配所形成的合理关系与恰当比例。学校课程结构化是指将学校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课程的要素按照一定的逻辑和规则建构成相对稳定的联系和结构。

美国着名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如果你理解知识的结构,那么这种理解会使你可以独立前进。”学习的本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心理学研究表明,并不是知识越丰富能力就越强,结构化的知识对能力的形成是起促进作用的,因为这样的知识具有较强的黏合力、逻辑性和关联度,能够促进知识的融合和应用。结构化的知识有助于形成知识的整体性。对学生来说,认识到知识之间的连通性和互补性,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融会贯通,真正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

其实,在同一所学校甚至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基础、个性、特长和学习方式都不尽相同,只有多样化、结构化的课程体系才能为不同类型、不同志趣、不同潜质的学生成长提供选择。

新一轮课改在课程设置的结构性上作了具体要求,以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主要体现在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上。综合性是针对过去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状况而提出的;选择性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差异提出的,以满足不同兴趣、潜能和特长学生的学习需求;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每一种课程类型和科目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共同发挥育人的功能。

学校课程结构化如何实施

学校课程结构化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课程目标的结构化

教育不是把不同的学生培养成统一的标准,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我。学生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所以,在学校课程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需要的多样性和可能性,设定结构化的课程目标,让学生自主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评价,自我调整,循序渐进。

南京市建邺区新城初级中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学科课程资源,将每科课程分成A、B、C三个层级,学生入学后根据适应和诊断情况自主选择。三个层级的课程不是简单地按照难度差异来划分,而是根据认知目标、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等综合区分,并打通相互间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结合学业发展情况进行自我评估,重新调整选择。学校还针对每一个层级的课程目标提供了相应的配套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升。

南京市秦淮区光华东街小学的“梦想定格社”课程,课程目标指向科学和艺术两大领域,分类分层设计,逐步达成提升。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学校从动手实践、兴趣特长、学科知识三个维度,贴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动手能力,整合多学科学习,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和情感变化的规律,建构了由普及到提高再到精进的螺旋式上升的梦想课程。结构化的课程目标让每个孩子都有了适合自己的课程,有了能实现并不断追求的目标,培养了兴趣,发展了能力。

课程体系的结构化

课程体系的结构化指的是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类型要丰富、完整、均衡、协调。现在有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针对知识学习和应试训练,而在科学探究、人文素养、运动健康、艺术审美等方面明显不足,导致课程结构失调,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其实,从人的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有些现在看来似乎不太有用的东西,将来可能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如:质疑、探究、思辨、艺术、人文等。所以,课程体系建构一定要着眼长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楼宇烈先生在《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一书中指出:“从近代实行新式学校教育以来,我国的学校制度、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仿照欧美和苏联,课程内容也以西方文化为主,造成了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中轻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偏差。要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认真吸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建立起符合时代精神的伦理观念和社会伦序。”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现代科学理论的源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观、自然观,日益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在课程体系中要处理好多种关系,如科学与人文、直觉与理性、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等,形成一种结构协调的课程体系。

学校要打破课程结构学科本位、相互割裂的弊端,加强学科内综合、跨学科综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要打破课程结构过分追求统一性的弊端,以适应区域、学校、学生之间的差异和不同需要,同时鼓励、引导地方和学校挖掘自身资源,开发独特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南京市宁海中学在“厚文养正,以美立教”的办学理念的引导下,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建构起结构多元、科学、均衡的课程体系,包括语言与文化、数学与科学、艺术与人文、生活与实践、运动与健康、公民与世界六个学习领域,并将每个领域对应相应的学科,对学科课程进行重构,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呈现出立体、交叉、融合的生动形态,体现了发展的全面性、选择的多样性、结构的协调性,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给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课程内容的结构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结构化的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这种知识结构是由学科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组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促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布鲁纳指出:“学生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助于他们理解知识的内涵,促进迁移应用,并使知识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就是改变知识学习的“碎片化”现状,形成一条有内在联系、螺旋式上升的学习链条。要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学科中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以及相互间的联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促进能力迁移。

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围绕“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知识建构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每单元集体备课时,备课组要把本单元的知识体系进行详细的梳理,对每一个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相关知识点的联系进行深入的分析,把单元中的重要观点、思想、规律、法则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充分揭示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经历、体会、认识知识的发生与形成过程,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完善的知识网络;在单元总结时,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知识树等方式回顾、描述单元知识的发展脉络和逻辑结构,形成对单元知识体系的完整理解。

课程实施的结构化

课程实施的结构化主要是指实施途径和方式的结构化,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真正领会知识的内涵以及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基于学校“全经验课程”的理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运用渐进式主题学习、课程周学习、家庭生活实践、场馆学习和行走学习等方式,打破课堂和校园时空,有效拓展了学习的资源和渠道,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渐进式主题学习是指将国家综合实践课程进行重新调整与划分,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协调下,学生沿着主题的线索开展学习活动,循序渐进;课程周学习是指学校集中一周时间专门进行一个事件的专题学习,学生走进图书馆、实验室,查阅资料,实验探究,讨论交流,撰写报告;家庭生活实践是指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适合亲子活动的内容,让学生走进自然,了解社会,体验家务劳动,增进亲子关系,获得生活感悟;场馆学习是指让学习从校内走向社会,利用生动广阔的大自然、博物馆和科研院所的丰富资源让学生学习、探究;行走学习是指现场体验学习,通过实地观察与考察,真切地了解、感受学习主题的内容、形态和意义,培养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

课程实施的结构化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认知,使课程的内涵和价值得到了有效的伸展,与家庭、社会、生活形成多维联结,丰富了学生的经验和体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学校课程结构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学校现有课程的重构和优化,是对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前瞻和规划,需要着眼于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整体目标,统筹规划,系统思考,拓展路径,搭建平台,形成开放、协同的氛围和机制,使课程真正成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结构化的学校课程,是一个融入学校精神文化的载体,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支持,将他们的发展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学校课程的结构化建设,既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又要立足于学校的历史文化、办学实际和育人目标,进行校本化的实实践、改造与提升。

‘肆’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根据《小学课程方案》要求,逐步完善我校新课程结构。

2、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3、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校课程的创新,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的品位。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课程规划与审定,发布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思路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思路是:立足本校本土,重点突破,全员参与,稳步推进,全面展开。工作上要坚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以加强教育科研为后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切实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领导,精心组织,保证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与实施。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提倡和推崇科学,重视各门科学知识在校本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时吸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

2、民主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体现人本思想,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学校要创造机会,鼓励师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3、针对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长。

4、人文性原则

在校本课程的目的.上,崇尚个性;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求和兴趣,讲究教学方法,为学生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保障,使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其特长。

5、趣味性原则

校本课程要尽可能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尽可能采取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本土性原则

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以模块形式或专题形式开设,每个模块以18学时为宜。

2、按课程计划实施教学。对课程教法、学法进行研究。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寻求教学方式的创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伍’ 校本课程

历史

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校本课程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 学校教育 的直接实施者( 教师 )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

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该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这一界定试图反映校本课程的三种基本属性,即关联性、校本性和可选择性。

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使 国家课程 和 地方课程 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该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 教学计划 、一套 教学大纲 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

近年来,课程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此次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国家根据教育目标规划课程计划,按照这一计划制定必修课的课程标准,把选修课的决策权交给地方和学校,并颁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指南》,旨在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政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按照新课程计划,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这一决策的实施,将会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开发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由教师用。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

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国家在作课程计划时应该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强调学校、地方一级的课程运作,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1)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2)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3)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后或过程中,写自己承担课程的《课程纲要》(教师用的材料)。

(4)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打破了校本课程的神秘感

不少教师把校本课程看得很神秘,其实,许多学校已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罢了。也就是说,许多学校往往有校本课程之“实”,而无校本课程之“名”。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如研究型课程、自愿报名开设的体育课选修(乒乓球、篮球等)、象该校请外籍教师开设的口语课等其实都是校本课程。可以说,学校里的课程都有校本课程的成分。因此我们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消除开发校本课程影响升学率的担心

近年来,中考试题命题正在向能力化、素质化、个性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各学科考试更体现了这一点,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正是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发校本课程不仅不会影响中考升学率,反而会促进中考升学率的提高。我们应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对待升学率,我们的策略是“不为中考,赢得中考”,满意的升学率应是素质教育的结果,而不是片面追求的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

教师参与课程的目的是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但就教师本身而言是确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所以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是编制出一系列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本身。

从校本课程开发角度而言,为了有效地推进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相应的课程观念。这些观念包括;①课程制度观。三级课程政策的实施,打破了原有的 大一统 的课程体系,而建立了多元化的课程观。国家只制订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宏观控制。教材则趋向多样化,学校可以选择任何经国家认定准予发行的教科书,这样就要求教师树立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课程制度观。②课程价值观。在教育实践中,我国的课程价值取向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以对升学是否有用来衡量课程的价值;二是过早专门化与职业化,以是否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来衡量课程的价值。这些是课程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但课程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增进个人的幸福,也就是说要考虑课程是不是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教育毕竟是一种造就人的事业,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所以课程的开发必须以人的发展为其逻辑起点。③课程类型观。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课程基本上是单一的国家课程,三级课程的试行,意味着课程的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中将是国家、地方、校本三种课程并存。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就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学生不同兴趣、个性和特长的发挥留下了空间。④课程开发观。三级课程政策把部分课时留给学校自己开发,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校认可的前提下要自己确定开设什么课,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哪些,如何呈现这些内容,教学效果如何评价等等。如此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单一的教授者、课程的消费者的角色,而要把自己定位为既是教授者同时在一程度上又是课程的开发者。与此同时,教师的课程知识得到积累,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提高,即将约束在单个学科中的教师的专业特性扩大到学校教育的主体;将与课程有关的决策重点从原先的“上意下达”的方式转变为教师之间的“讨论”方式;教师既是教学的实践者同时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因而大大增强了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观念亟需更新

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加上“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学校、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的教科书。这种传统的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如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有待进一步加强

校本课程开发中系统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实践性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如何不断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学校教师、领导的课程开发技术,使之有课程改革的正确意识,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

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这是课程开发走向科学、规范、完善、发展的瓶颈。

需要强有力的校内、校外的大力支持

即良好的校内沟通,给教师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良好的计划组织,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外部参照系 ,课程理论与技术指导等方面。为教师尽快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做好条件上的支持和准备 。

‘陆’ 作为校长,如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应从哪些方面着手,采取什么措施

为保证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等形式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教师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根据高中新课程方案要求及学生实际,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以加强教育科研为后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立足本校,全员参与,全面展开,切实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领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与实施。

二、课程目标

1、开发目标

①主体性:课程编制以学校为主体,充分体现本校特色。课程编制充分尊重教师意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课程的编制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导。

②基础性:课程编制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每个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③发展性:课程编制应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④全面性:课程编制以全面的、互补的课程设置来促进学生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2、培养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②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⑤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

1、可行性原则:从本校教师实际特点和学校资源现状出发,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制定校本课程。

2、互补性原则: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通过校本课程的设计,使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的育人功能。

3、针对性原则:从学校实际和办学特色出发,从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从学校教师的特点出发。课程设置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和发挥教学的特点。

4、多样性原则:课程设置从社会多样化需要出发,培养多样化人才,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门类供学生选择。

四、课程结构与内容

1、课程结构设置

我校在2002年开发了《康杰人启示录》、《关公文化》、《灿烂的电脑文化》等13本校本课程,并以讲座的形式开设了校本课程。我们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下列选题及方向上开发校本课程:

①学生社团类:根据学生的需要,培养其兴趣爱好,提高其艺术品位,组织如书法、绘画、器乐、健美操、跆拳道及球类等社团活动小组。

②学科竞赛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与信息学奥赛辅导。

③课外延伸类:利用各学科的自编教材和选编教材,拓展学生课外知识。

④学术讲座类:利用教师、专家及社会多种教育资源,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专题介绍,培养兴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⑤校园活动类: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英语周、艺术节、校运会、元旦文艺汇演等,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展示、竞争等综合素质。

2、课时安排

年级

学期

内容

课时

学分

高一

上学期

《心理健康教育》/《魅力运城》

18/18

1+1

下学期

《心理健康教育》/《魅力运城》

高二

下学期

《学科竞赛》/《校本课程》

36

2

高三

上学期

《学科竞赛》/《校本课程》

36

2

3、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按学生兴趣选课,实行“走班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和学习状况选择不同的课程,让学生学有所长。

五、课程管理体制

1、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1)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组

组 长:黄孟强

副 组 长:郭林涛、郭树立

成 员:解良田、张世温、潘前进、任向阳、薛馥秀、何华堂、梁元成、李春草、梁宏康、卫会民、雷佩娟、雷爱萍、连 芳、张国保、焦均龙、景晓波、王铁锋、牛乾太、范进成、柴天平、王 华、高清泉、陈张英、乔芙蓉

(2)校本课程实施工作组

组 长:黄孟强

副 组 长:郭树立、郭林涛

成 员:梁元成、秦光明、李春草、朱 岩、程顺刚、邓凯、尉惠玲、

杨俊恒、雷爱萍、冯雷杰、郭六云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由教研处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导处负责校本课程的实施。

2、过程管理

①定题: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首先分析校内外教育资源;教师的素养、能力、特长、优势;学生的需求状况后,再确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项目及项目框 架。

②申报:由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经过研究讨论后提出开课申请,提交开发方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课程评价建议等)

③审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对开发方案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可同意开发,基本符合尚有不足的提出修改意见,对不符合的指出研究方向,重新考虑课程的相关内容。

④开题:经审核通过后,可编入《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向学生公示校本课程开课计划,学生自主选择门类报名。

⑤原型评价:校本课程的原型评价通常安排在课程试验前进行,由学科专家负责实施。原型评价的范围包括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的呈现形式、课程内容组织、课时安排等诸多要素,目的是评定校本课程的质量,并及时发现和确定需要补充和修订的内容。

⑥课程实验:课程试验由学生担任被试,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领导小组及学科专家担任评估者,试验工作在小范围(一个教学班)内进行。评估者利用各种手段收集有关信息,如课堂观察、检查学生作业、座谈、提问、问卷调查等方式。

⑦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由任教老师根据课程特点自己选定考核方法(如成果展示、汇报演出、办展板、橱窗或作报告),校本课程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学分制。

3、学生管理

①选修同一课程的学生成立新的班集体,选出班长配合老师管理班级。

②对学生的评价实行学分制管理,根据平时考勤及考核情况(成果展示、汇报表演、调查报告等)综合计分,三年必须修满6学分方能毕业。

③定期进行评教评学,以便及时调整及改进。

④严格考勤制度,规范课程管理,对学生的出勤进行公示。

4、教师管理

①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导处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②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③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④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⑤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⑥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六、课程实施步骤

1、确定学校校本课程目标;

2、建构学校校本课程的框架设想;

3、形成学校校本课程方案;

4、组织实施校本课程开设:

①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领导小组对各类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讨论评估,教导处确定开设的课程和开设的时间,并安排指导老师。

②组织好教师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任务,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或课程实施计划并严格执行。并由教研处审核备案。

③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该课程的特点,制定方案;加强集体备课,制作教学用具,达到资源优化和共享。

④组织好校本课程开发,积极参省级、市级的课程研究。

⑤组织好学生学习成果展示,记录好学生参加的各级各类比赛的获奖名单、先进事迹、荣誉称号等。

七、课程考核和评估

1、校本课程的日常考核与评估由教导处负责。

2、学生校本课程成绩评定采用学分制,每位学生三年内修满6个学分才能够毕业。

3、学分制的管理采用《学分卡》,学生凭卡上课,任课教师负责学分制的执行和落实,根据学生上课的出勤和表现填写《学分卡》,每学期期末由教导处统一登记并存档管理。出勤率未达到规定课时的80%者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4、教导处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

5、凡在国家、省级、市级各类各项竞赛活动与资格考试中获奖或获得资格证书的学生均可获得奖励学分,并可免修相应类别的校本课程。

‘柒’ 关于制定学校课程规划的一点思考

国庆劳动节,修改了几份学校课程规划方案。发现其中几个典型问题,值得探讨一下。

一、制定课程规划之前,转变观念,厘清目标,定位角色

(一)转变观念,认识到学校课程规划的重要性。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尤其是学校课程规划,是一个实现学校自我管理的过程。很多校长抱怨办学自主权太小,实际上,从学校内部管理而言,校长是能够得到授权,管理好自己学校以课程改革为代表的内部事务的。通过学校课程规划的制定,至少可以厘清以下两点,一个是管理责任,一个是关注在经费困难情况下的资源分配重点。

通过课程改革,实现学校自我管理,成为更具潜在动力的学校,取决于校长对于育人观、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等的科学专业的理解,从而引领学校变革带来的内部管理的性质和质量。

过去课程的改革,落在双基落实上,知识与应试能力的培养,是大多数学校的课程改革方向。

1999年新课程改革,学校逐渐接受了课程承载着知识、能力、价值的三重落实。也因为学校规定,必须有6%左右的课时拿出来做活动课程,慢慢地,学校课程改革从课堂教学转向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若干(少许)校本课程的开发。

随着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上海浙江试点,课程设置必然优先于学程安排,随之而来的即是评价改革,以满足学生扬长避短、个性化发展需要。选课走班制,会成为学校教学常态,但如何以丰富多样的课程保证学生的选择,以分层走班学习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进行学习进度、内容、形式多样的学习…这都是当下学校课程改革必须充分认识到的外在压力,但最根本的课程改革动力在于:培养什么人,办一所怎样的学校?

(二)厘清目标,界定清楚课程规划中的概念

典型的中小学发展目标往往集中在学生的身体、人际交往、智力发展、道德培养和生存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上,但是在目标界定上,却很难让学校上下达成一致认同的目标,比如学科教师眼中的课程质量,与关注学科对学生身心发展意义的校长眼中的课程质量,显然有较大区别。制定课程规划方案,恰恰是一条解决这些难题和确定学校发展重点的渠道。

在目标的确定上,学者们的研究有三个方面的不同意见:

1.对目标进行正规陈述的必要性;

2.对组织目标、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界定;

3.组织目标确定的办法和途径。

在学校制定课程规划的过程中,校长需要思考清楚的目标,具体有:育人目标、办学目标、学校发展目标、课程建设目标、学生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课程评价目标、学校管理目标,包括,校训的内涵,与这些目标的关系等,如何界定清楚。

校长必须明确的是,作为学校管理者,是要帮助学校所有成员在学校变革中实现个体的目标和组织的目标,也即,学校的课程改革方针,要与大多数教师的利益与倾向相一致。因此,课程规划,不能仅仅由校长与学校中层骨干或者核心教师一起商讨决定,而应该由正式的团体或非正式的群体,合作共同完成。换句话说,学校课程规划的指定过程,也是一个指明方向,共同前进的过程。校长可以自己动手或组织几个人撰写课程规划,但必须通过从上而下、从下而上的若干次研讨、解读,帮助全体教师明确各种目标,以及进行自我目标的界定。

此外,概念界定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学术问题。比如当前核心素养,转成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与关键能力,不同学段学校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培养,如何界定清晰?在课程规划中,个性化、差异化,适合的教育、适合的课程,学程、过程性和总结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等,这些概念,如何界定清楚,都考量着校长的学术水平高低。

(三)定位角色,自我提升

从学校发展规划到学校课程规划的制定,我们都必须承认教师的专长和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校长只有和骨干教师合作好,才能将学校、学校服务的对象,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期望,结合起来,才能确保校长在管理压力加重的情况下,能够维系自身的专业角色。从这个角度而言,校长即是行政领导,又是学术带头人——作为管理的执行官,校长以成功的管理向上级主管部分负责,作为学术带头人,校长是教师群体的领导。

教师是知识型专业工作人员,很多校长本身是出色的教师,专业工作人员担任管理者角色,需要通过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事对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指导,二是领导整个学校对学校内外部的变化做出专业人员可接受的反应。

招生制度改革、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的矛盾、立足当下还是着眼未来等等,都可能体现在学校课程规划中,不可避免地,校长通过课程规划,引导教师群体追问:教与学的质量到底是什么?如何界定不同阶段的不同目标?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具体指什么?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这一组矛盾,如何通过课程设计加以解决?教师如何通过课程的改革,研究学生的学,以改进自己的教,从而保证学生有效的学,实现差异化发展?

从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而言,校长课程方面的学术修养,需要自我提升!

二、制定课程规划中,理清学校资源,建构课程体系,关注资源分配

(一)理清学校资源,正向引导决策

实际上,课程改革,很大程度上和管理问题一样,主要受制于资源。环境压力,对学校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使得决策成为学校管理的中心。校长们通常会把协调资源,协调外部环境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但是,如果校长善于就学校就外部压力对教师做出及时和恰当的解释和说明,会增强决策中的正向影响,增强在学校管理中的权力。

学校课程规划过程,正需要校长和学校教师一起,理清学校资源,做出恰当决策。

理清学校资源的方式,可以借用企业组织的SWOT分析法,也可以借用6W2H的追问,和学校教师一起,达成更具理解力、应对技能和灵活性的课程规划能力。

以某校资源分析为例:某 校SWOT分析(初稿)



(二)理解课程的逻辑,构建学校课程体系

行政管理的角度而言,学校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学校内部管理而言,学校课程分为学习领域、课程类型、学习形式、学习内容等。

学习领域,是指一个由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一个学习领域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基准学时)二部分构成。现在很多学校为了帮助教师打破学科边界,拓宽课程开发思路,将学习领域作为课程开发的一个导向,设置为,语言与沟通、数学与逻辑、科学与创新、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社会与实践等,以期改变单一学科统领课程改革的狭隘之处,打破教材限制、突破教室、学校围墙,将学习场所引向更为广阔的社区、社会,提升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发展学生生存与生活能力,寻找跨学科、多学科整合的课程开发方法与途径。

课程类型,是指按课程功能分类。上海教委,将学校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或研究型型(初中成为探究型、高中称为研究型)三类,江苏浙江等地,则将学校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扬长型三类。这一课程维度的设立,是为了引导学校教师在理解课程功能的基础上,能够与国家、社会服务机构、社区等一起,开发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和社会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设置的课程。

上海教委规定的课程功能,主要体现如下:

“基础型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基础型课程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

· 拓展型课程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拓展型课程由限定拓展课程和自主拓展课程两部分组成:

——限定拓展课程主要由综合实践学习领域的学校文化活动与班团队活动、自我服务与公益劳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以及国家规定的各类专题教育组成,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

——自主拓展课程主要由基础型课程延伸的学科课程内容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其他学习活动组成,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

· 研究型课程是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的课程,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其内容可以从学生的兴趣与生活经验出发,也可以从学科出发,实施时可以采用主题探究活动、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等方式。研究型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称为探究型课程”。

学习形式,在课程规划中,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在大学是脱产或半脱产的学习方式,在基础教育学校,是通过必修、选修方式完成学习,并且通过学习形式的不同选择,帮助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加强自我发展。课程规划中,要能够让教师通过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评价厘清目标、过程和结果,加上适当的学生指导,实现学生的全面、个性化成长。对学习形式的完善,如某些学校上午下午各有一节自习课,就是学习形式的改进,可以突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交互性、生成性等问题。

学习内容,这一概念,就涉及到“教师的课程”,具体而言,校长应该主导学校课程系统设计,而教师负责落实“教师的课程”。教师要依据学校课程,具体分析学习内容。一般步骤是:宏观分析(学科到学期)--单元分析(把握教材和学习资料)--课时分析(重点难点考点及作业设计)。

对教师而言,认为“教室里的课即课程”、“教材即课程”并不在少数。在学校课程规划中,如果不明确课程功能、课时安排(长课时+短课时)、学习形式(必修、选修或者自修)等界定,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也不可能因着学生学习内容、进度、智能差异的不同进行改进。

在学校课程规划中,需要具体阐释清楚课程结构、学习领域、课程功能类型、学习形式等,有些学校致力于开发“课程群”,这也是最近特别值得探讨的问题。(以下仅仅是本人的一点匆忙思考)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课程融合与分解的过程。在这整个过程中,融合能打破教学资源的壁垒,删除重复、过时的内容,增加新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竞争力、提高教学质量、显示办学特色的新内容。课程群的融合把一个课程作为实现某一培养目标的大课程进行研究。为更好地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要对大课程进行分解,在把总目标分解成子目标的基础上,将大课程分解为子课程,构成新的课程群。

譬如,课程群,如一棵树的主干上,分布着高低不同、大小不一的枝丫。

如学科课程群,以学科为主干,分别开发面向全体的基础课或拓展课,或面向个体差异发展需要的拓展课或扬长课,恰如高低不等的三大分支,但分支上又能分别长出或单独或交叉的小分支(单独的课程、跨学科课程和多学科融合课程),甚至与其它课程群(一棵树)枝丫进行交叉。

信息技术时代保障了学校内部课程资源的共享、共建和沟通交流,是课程群建设的基础。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我们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进行课程群的设计。

因为需要考虑到不同目标,学习领域、学习形式、课程功能等,学校课程开发中,必然会遇到交叉、融合、删除、前后调整等问题,须知,最后的课程结构图,必然是“鸟巢”状,而非特别清晰的层级图。

(三)关注资源分配,逐步解决中的问题

首先, 基础课程优质化 。这是贯彻落实国家及宁夏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实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和质量评价标准的首要价值追求。“基础课程优质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反思“应试教育”短视行为,着眼学生长远发展;

2、克服“教学功利”浮躁心态,倡导多元培养模式;

3、改变“教材至上”惯性思维,提升课程资源开发力度;

4、突破“讲讲练练”这一固有的教学模式,激励课堂教学改革,实现真正优质、有效的课堂。

其次, 关键课程普及化 。学校要将信息素养、人文素养、创新素养、艺术审美以及体育健康等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关键课程普及化,可以是基础型课程,更指向拓展类课程,以多种学习形式、学习方法,不同学习内容,帮助夯实学生的基本能力,从每一教室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习机会,增强课程实施的针对性及适应性,保证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机会均等,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以上好像没有表达清楚,我要再想想)

第三, 个性课程超市化 。课程规划中,要明确在3-5年之内,致力于开发更为多元、丰富的校本课程,尤其体现在以扬长避短、兴趣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开发上,重点开发适合的课程,力争3-5年实现学校“课程超市”,以供学生们根据自己兴趣、特色发展需求进行选择,在丰富多样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探究。

第四, 特色课程精品化 。课程规划中,要明确3-5年后,学校将针对具有显着特色的、优质的、学生普遍喜欢的课程,依据相关课程要素,完成编制教材、完善课程实施纲要与课程实施安排,改进考核评价方式等,使学校课程彰显特色的同时,更具有稳定性、一致性和连续性。

第五, 实施主体多元化 。学校课程规划中,要明确课程开发和实施主体,既包括校长、教师,也包括学生和课程理论工作者以及家长、社区人士等,吸纳社会优质资源、吸纳家长资源、吸纳社区资源,开放办学,秉持开放、多元、合作、共赢的价值观,尊重参与,相互调适,形成教育合力。

三、制定课程规则后,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逐步重点推进

课程规划,应该主要包括,课程开发依据、课程开发原则、课程目标(可以梳理清楚,通过课程改革,在3-5年中学生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学校发展目标)、课程体系(结构)、课程资源与内容、课程实施与组织、课程管理与保障等几部分。

课程规划制定后,需要邀请专家与教师一起反复解读、研讨,让所有教师理解课程开发目的,思考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教师,始终是知识工作人员,不是劳动型工作者,更需要明确“任务”、“职责所在”才能真正推动课程的改革。

‘捌’ 如何设计校本课程

目前,校本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教改的核心领域之一。然而,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缺乏理性的思考与设计,显得有些盲目又混乱。为了提升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性,我们基于研究和实践,梳理了校本课程建设的新思路。

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为基点

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不同,校本课程建设特别要注重如下三点:

其一,以学生的基本素质发展和综合素质发展为重心,适当注重特殊素质的发展。

课程设计的基本宗旨应在于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从素质的性质来看,学生的素质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层面:一是基本素质,这是指在各个领域都发挥重要作用并对其他各层面素质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素质,如性格、价值观、智力、身体素质等;二是学科素质,又称为学科素养,这是专门学科领域范围内的素质,如语文素质、数学素质、外语素质等;三是综合素质,这是对基本素质和学科素质加以综合而成的素质,如学习力、创造力、实践力等;四是特殊素质,这是适用于特殊领域或特殊情境的素质,如书法特长、领导力、野外逃生能力等。对人生的成功与幸福来说,起特别重大作用的素质是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而且这些素质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受关注较少,而学科素质则在国家课程中受关注较多,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应该特别注重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并围绕这些来建设校本课程,如性格发展指导课程、创造力课程等。

其二,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愿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愿景应该成为校本课程建设的一个基点。

尤其是当前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之下,每个学校都应该明确地树立自己的改革与发展的愿景,其中包括学校的总体发展水平、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并围绕这些进行校本课程建设。

其三,以学习为中心。

目前我国的一些学校逐渐走向以教为中心,这实际上是步入了严重的误区。当前,学校教育又重新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这种转向在当前的西方国家已经比较普遍和深入,在中国也在逐渐走向普遍化和深入化。我国的国家课程,由于变革的周期较长,有些滞后,没有及时体现学校教育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向;而校本课程,则由于变革周期较短,可以及时跟上教育变革的步伐,因此可以及时而充分地体现学校教育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向。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基于学习规律,体现学习的思路,从而便于学生高质量地开展自主学习。

课程要素体现“以学习为中心”

校本课程建设的重点环节是校本课程设计。校本课程设计要体现所谓的课程要素。目前关于课程要素国内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将其划分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部分。在我看来,这种划分是严重缺乏逻辑的,也不利于开发出高质量的课程,因为它至少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课程实施并不是课程设计本身应包含的一个要素,而是在课程建设完成之后进入的一个环节,即课程实施环节,这个环节的基本途径是教学,不属于课程设计范畴;第二,课程评价也不属于课程设计本身,它是在课程设计之外对课程进行评价,包括对课程规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学材)的评价等,它不属于课程设计的范畴。上面谈及的一些范畴或者环节互有关联,但我们也应注意它们的差异,比如,学习评价是在课程范畴之内对学习的评价,是课程的一个要素,但我们不宜将课程评价与学习评价相混淆。

通过分析和整合历史上关于课程要素的各种观点以及课程建设的实际,可以找出课程的如下四个要素,这也是校本课程设计的四个要素:一是学习目标,即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关系到通过学习而要发展的学生的素质;二是学习内容,即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而掌握的内容;三是学习方式,即为达到学习目标、掌握学习内容而采用的学习活动类型和操作样式;四是学习评价,即对学习活动的评判,包括学习起点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等。

校本课程建设的这四个要素,都是基于学习的。校本课程的文本,都要体现这些课程要素,宏观、中观、微观层次的校本课程文本,分别要在宏观、中观、微观层次上体现这些课程要素。

三个层面让校本课程设计理念落地

课程建设不同于教学。我们大致可以把教育实践划分为三个基本环节:一是教育构建环节,包括课程构建、师资构建、教育制度构建、教育环境构建等;二是教育展开环节,包括教学、课外活动、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等;三是教育评价环节,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价、教育管理评价等。无疑,这种划分是相对的。课程属于教育构建环节,而教学属于教育展开环节,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环节。这为我们理解和建设课程提供了一个总体性的视野。校本课程是一种构建和预设,确切地讲,是对学习的系统化预设,这种构建和预设工作的重点,是形成一系列的课程文本。校本课程文本主要包括如下三种,每一种文本都有一定的结构要求:

其一是校本课程规划,这是关于校本课程的全面的、较长久的计划,属于宏观层次上的校本课程文本,也可以称为校本课程方案。

一个校本课程规划起作用的时间,一般为三至五年不等。校本课程规划文本应该遵循怎样的结构呢?首先,它要从宏观上体现校本课程设计的上述四个要素,即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这四个课程要素在宏观层次上分别可以表述为:学校培养目标、校本课程设置、学习方式要领、学习评价要领。其次,校本课程规划文本还要附带性地阐述指导思想和校本课程管理等内容。

其二是校本课程纲要,它应阐明一门特定校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它在职能上相当于课程标准,但比课程标准要简单,一般篇幅为4000至8000字即可。

因为校本课程使用范围较小,不必以较多的投入去研制一个课程标准,而以较小的投入来研制一个课程纲要即可。那么,校本课程纲要应该遵循怎样的结构呢?课程要素在中观层次可以分别表述为:课程目标(即一门具体课程的学习目标)、课程内容(即一门具体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要领、学习评价要领。其次,校本课程纲要还要阐述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理念,这是一门具体课程的理念;二是校本学材(教材)的编写要求,这有助于指导校本学材(教材)的编写。

其三是校本学材(或称校本教材),即一门具体的校本课程的学习材料。

这是校本课程文本的微观层次。广义上的学材,既包括基本的学材,也包括辅助的学材等。这些材料,本质上讲是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应该按照学习的规律和思路来编写,从而便于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自主且个性化的学习。“校本学材”不仅是一个术语的改变,而且是编写理念和思路的革新。那么,校本学材应该遵循怎样的结构呢?它应该在微观层次上体现校本课程设计的上述四个要素,即: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应该将这四个课程要素加以提炼和整合,纳入到供学生学习的材料之中,进行精心的组织,并以有效形式加以呈现。这样设计的校本学材,便于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高质量地学习,因此教学质量更有保障。

‘玖’ 校本课程开发

一、    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在明确学校办学宗旨、育人目标的情况下,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为目的,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由学校采取民主原则和开放手段,由教师按一定课程编制程序而自主开发、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所处社区发展情况,针对学校办学理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实际需要及本校的培养目标,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自主地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与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能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为老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对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形成办学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校本课程的目标

(1)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科学设计校本课程,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丰富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施发展性评价,引导学生在众多课程选择中自行选择能够使其发展个性,开发潜能,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要真正行使好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引导并激发教师通过 。

(3)、促进学校特色发展。针对本校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师的特长和爱好、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当地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以提高学校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使其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一)导向性。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国家确定的教育目标为课程建设的准则与导向,减少课程开发的

(二)发展性。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校本课程开发要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计划、学生需求评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而进行,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

(三)开放性。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充分发掘与整合。从作为课程要素的课程资源来看,不管哪类学校,其课程资源都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扩展到社区,辐射到社会;从单一的学科课程整合为实践性强的综合课程。

(四)地方性。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取具有开发价值的素材,提炼出课程开发主题,以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五)独创性。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紧密结合社区与学校实际,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突出学校特色,尊重学生选择,以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体现校本课程的独特性。

(六)民主性。校长、教师、家长、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共同体,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听取与尊重各方面的意见与需求,特别是学生的意见与需求,形成一个人人参与的民主氛围,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校本课程内容要立足于学生需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提供以下选题供参考:

(一)人文类。如:地方风土人情、社区和学校历史、社区和学校的人文景观、地方文化等;

(二)科技类。如:地方自然状况、科技制作、航模、电子技术、劳动技术、生物工程、环境保护、信息技术、天文地理观测、科技兴农、科技前沿、生活中的科技等;

(三)艺术类。如:书法、绘画、器乐、声乐、舞蹈、泥塑、手工、剪纸、编织、戏剧、表演、文学等;

(四)体育类。如:球类、棋类、武术、体操等;

(五)心理类。如:心理辅导、就业指导、交往礼仪等;

(六)社会类。如:法制教育、公共安全、新闻采访、地方经济等;

(七)生活类。如:摄影摄像、家政服务、时装设计、装饰设计、营销模拟、植物栽培、应用医学等。

各校还可根据自身优势和需要自行开发。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选用、改编、新编。

(一)选用。课程选用是教师从国家、地方或其他学校的校本课程课程资源中选择能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能适应本地区、本校及学生不同发展需要的课程题材,发掘相应的课程资源,直接选为教材。也可借鉴、移植其他地区或学校课程的开发成果。

(二)改编。改编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自身的现实条件,对已有的课程进行局部的内容修改或结构调整进行重组,设计有创意的课程主题和课程单元。

(三)自编。自编是教师在国家课程计划给学校留出的空间内,对学校课程进行自主开发。这种类型的开发尤其要注意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与开发。特别是开发涉及科学与生活、科学与社会相关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开发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快乐中学习。在这部分中要特别注意:

1、将教科研的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利用学校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基础,把有特色的课题作为校本课程开发。

2、把地域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开设地方文化课,让孩子们感受地方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弘扬传统文化。

3、把教师的经验特长转化为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智慧潜能,将教师生活经验、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转化为校本课程。

4、将学校的传统与优势项目转化为校本课程。学校的传统与优势(已有的明确办学理念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是特色学校的象征,是长期办学取得的成果。将学校的传统与优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与学校育人目标相统一的原则。

5、把选修活动课转化为校本课程。充分借鉴学校开设选修课与活动课的经验,在选修课与活动课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化改革,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6、将校园活动转化为校本课程。多彩的校园活动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将学校开展的校园活动进行系列化开发与目标化整理,就能顺利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六、校本课程开发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以下几个阶段:

(一)、成立组织。成立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教育专家和社区相关人士等组成的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负责校本课程建设中的重大决策的审议。

(二)、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整个开发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1、明晰学校的办学目标。采取组织教师讨论、设计教师和学生问卷等形式,明晰学校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

2、评估学生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设计的起点是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兴趣,特别是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这对于确定校本课程目标具有直接导向性。可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采用学生问卷及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大规模访谈等方式进行。问卷及访谈的内容:“你希望自己(或学生)有什么兴趣爱好?希望提高哪方面的能力?你希望学校开设什么课程培养这些能力?”等。

3、评估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评估学校及社区、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资源,同时分析学校所在社区的资源。主要包括:(1)学生的需求和建议。(2)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3)乡镇和学校教育资源的状况;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4)学校的传统与优势。(5)家长对学校开发课程的愿望和建议等。

(三)、确定目标。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根据学校办学目标和学校实际,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四)、组织实施。

1、学校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并在学期初向全体教师大会上公布,要求全体教师每人都必须根据指南要求,至少申报一项校本课程。

2、对教师进行培训。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学校必须对承担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教师予以培训,并作为学校校本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的内容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有关课程理论、课程开发的基础知识等。

3、组织教师自主申报课程。教师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自己的特长申报课程,并填写《雄县校本课程实施审批表》交学校。

4、组织校本课程的申报与审议。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附课程介绍)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每门课程的课程介绍以200字为宜。

5、召开校本课程发布会,向全体学生公布《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凡是开设欲校本课程的教师,向全体学生介绍所要开设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如果选择的学生人数不足10人,这门课程自然取消。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选择,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先进教育理念,又给教师增加了开课的压力,促使教师认真学习,认真开发校本课程,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

6、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连同列入方案每位教师的《雄县校本课程实施审批表》,一并交教育局备案、审批。

7、教育局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对学校申报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雄县校本课程实施审批表》进行审批,通过审批的各门课程,才准许开课。

8、学校根据教育局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和《雄县校本课程实施审批表》科学设置校本课程,可统一安排校本课程的教学时间,也可按科目分散安排,但必须保证校本课程的课时,小学、初中每周至少1-2课时,并一定要把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纳入课程表。

8、教师撰写自己承担校本课程的《课程纲要》和教案。《课程纲要》是教师自己任教的课程的一种设计。它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课时安排上,一项学习内容可以是一节课,也可是几节课,可以是一周一节,也可是隔周一节,还可以是一个半天的时间学习活动。

七、校本课程的实施

校本课程实施方式要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1-2年级,根据儿童广泛的探究、操作与表现的兴趣,以游戏的形式设置丰富多样的活动课程,在参与性的综合学习中增加体验,培养兴趣,发现特长,避免过早的专门化教育。

小学3-6年级应开发基于学生兴趣和爱好、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采用兴趣小组、主题单元活动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发展特长提供各种机会,避免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

中学要立足于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目标,以选修课程的方式,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开发序列化的课程,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特色建设项目,立足于本校的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合理配置设施资源,充分利用和拓展校外的课程资源。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注意发挥家长与乡镇资源的作用,积极开展与校外机构的合作。

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索性、创造性;学习方式的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合作性、建构性;教授方式的灵活性、针对性、创造性。不能用国家课程挤占校本课程的课时,不能将校本课程变为国家规定的文化课程的延伸和补充,而应根据有关的课程文件,正确处理好这三类课程的关系,保证各类课程的合理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作用。

八、校本课程的管理

1、组织管理。各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同时要成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委员会一般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和乡镇相关人士等人员构成。校长任主任,教导处主任任副主任。课程审议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审议学校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以及相配套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各项制度,检查与督导《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等。教务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计划、执行、检查、评估,组织研讨、交流,落实校本课程各项管理措施。

2、计划管理。学校要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并在每学年实施前上交县教育局主管部门审议。教育局主管部门必须在收到申请一个月内反馈审议结果。没有经过审议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不得在学校中实施。每学年的3月份为校本课程开发准备工作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各校进行需求评估调查、制定方案、培训教师等准备性工作,4月份正式实施。

3、教材管理。校本课程可选用教师指导用书,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或活动器材,但不允许要求学生购买人手一册的教科书或资料。学校要量力而行,不提倡印制精美校本教材。任课教师的《课程纲要》和教案是最好的校本教材。

4、人员管理。每一位任课教师必须承担一门以上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各校要把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纳入评优、评先等考核中。

九、校本课程的评价

学校要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要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确立评价准则,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实施定期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应向教师、学生、家长及相关人员或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对校本课程实施的监督,以不断改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评价,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等。

1、学校要定期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提出改进建议,为制定新学年的课程实施方案服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评价的要素主要有: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宗旨或者说学校教育哲学,目标是否明确、清楚;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所需的课程资源是否能够有效获取,内容的设计是否具体有弹性;课程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是否恰当;整个课程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等等。

2、学校应定期组织课程实施评价。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主要包括: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评价要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学校要定期检查教师教案,组织教师经常交流自己的教案,为教师的后续教学提供建议。

3、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作出评价。评价的内容应侧重态度与能力,减少量化,多进行分析性的评价。要在学生活动的情景中评价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评价的结果,宜采取等级加评语的方式记录。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素质发展要有激励功能。

十、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多样化。校本课程因目标、内容、资源的不同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与策略。组织形式上,可以小组、班级、年级为单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内容上,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经验背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课时安排上,一项学习内容可以是一节课,也可是几节课,可以是一周一节,也可是间周一节,还可以是一个半天的单元时间。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倡合作、参与、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二)加强对实施过程的统筹规划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项难度大,涉及面广,艰巨而长期的工作。光靠教师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科学组织,制定科学、规范、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适时调控。

(三)与学校科研课题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可结合学校科研课题进行,借科研之力,拓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广度与深度,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校本课程质量。

(四)研究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校本课程质量的保证,其评价必须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的发展功能(即评价强调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对教师的发展价值,对课程本身的改善价值)。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就应启动评价体系的研究。

(五)创造条件独立开发。根据我县实际,有条件和能力的学校,可独立开发研究。条件尚不具备的学校,经县校本课程开发指导组同意,可联合开发或选用,但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地独立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六)完善制度。学校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课程审议制度、课程评价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研讨交流制度、激励机制等。学校各类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

(七)建立保障支持系统。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应全力提供设备与经费上的支持。要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设备,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并在教师职称申报与评优评先等奖励中优先考虑,予以政策支持。

县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审批表

单位:(盖章)                申报时间:

课程内容

开发人

课程

设置

年级段

授课内容

课时安排

任课教师

课程期限









教育局

意 见

县教育局

年 月 日

本表一式五份,开发教师、学校、中心校、研训中心、教育局各一份

阅读全文

与如何优化学校校本课程结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7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1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2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34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0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6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60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7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6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6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54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20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