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生物化学第一章绪论怎么出题

生物化学第一章绪论怎么出题

发布时间:2022-09-14 10:14:31

Ⅰ 生物化学张鸿渊版的重点章节

四川大学,哈哈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糖类的化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单糖的结构和性质 第三节
寡糖的结构和性质 第四节
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第三章
脂类和生物膜化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油脂的结构和性质 第三节
磷脂和固醇类 第四节
生物膜
第四章
蛋白质化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第三节
肽 第四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第五节
蛋白质的性质 第六节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分离纯化与测定
第五章
酶化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三节
酶催化反应的机制 第四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第五节
酶的制备 第六节
酶在工业上的应用及酶工程
第六章
维生素、水和矿质平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第三节
脂溶性维生素 第四节
体液平衡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生物能的利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线粒体氧化体系 第三节
能量代谢中生物能的产生、转移和储存 第四节
生物能的利用
第八章
糖代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糖的合成代谢 第四节
糖代谢在工业上的应用
第九章
脂代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脂肪的代谢 第三节
磷脂代谢和固醇代谢 第四节
脂质代谢在工业上的应用
第十章
核酸生物化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 第三节
核酸的性质及研究技术 第四节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第五节
DNA复制 第六节
RNA的生物合成
第十一章
蛋白质代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十二章
代谢的调节控制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代谢调控模式 第二节
反馈调节 第三节
诱导与阻遏 第四节
代谢调控在工业上的实践意义
第十三章
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 第一节
生物工程概述 第二节
基因工程 第三节
蛋白质工程

核酸和蛋白质两章比较重要,代谢方面也是重点!

Ⅱ 求书名~~哪一本《生物化学》是这样的目录啊

找到一本比较相似的书,它的内容较全,讲的也很详细,自己可以看懂:
张静海主编,2006年4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物化学的概念及其内容 第二节 生物化学与药学的关系….
第二耀 蛋白质化学………………………….
第一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二、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氦基酸·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二、蛋白质的高级结构………………….
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三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一、蛋白质的物理性质………………….
二、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三、蛋白质的变性……………………….
四、蛋白质的沉淀……………………….
第三章核酸的化学……………………….
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
一、核苷酸中的碱基成分…………….
二、戊糖与核苷……………………….
三、核苷酸的结构与命名…………….
第二节 核酸的一级结构……………….
第三节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一、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
二、DNA的三级结构……………….
三、DNA的功能 …………………….
第四节 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
一、信使RNA的结构与功能……….
二、转运RNA的结构与功能……….
三、核蛋白体RNA的结构与功能…“
四、其他小分子RNA….………….
第五节 核酸助理化性质………
一、核酸的一般性质…………
二、核酸的紫外吸收…………
三、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第四童 酶…………………………………
第一节 概述……………………………
一、酶的催化作用特点………………
二、酶的命名和分类…………………
第二节 酶的催化作用机制及活力澜定
一、酶的作用机制……………………
二、酶的活力测定……………………
第三节 两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
一、酶的化学组成……………………
二、酶的结构特点……………………
第四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串的影响
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串的影响…
三、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四、温度对酶促反应速串的影响……
五、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六、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第五节 酶的几种常见形式…………….
一、寡聚两……………………………
二、同工酶…………………………….
三、变构酶与共价修饰酶…………….
四、结构酶与诱导酶………………….
第五章 激素及其作用机制……………………….
第一节人体主要激素的化学结构与生理功能·
一、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
二、肽与蛋白质类激家……………………….
三、类固醇类激素……………………………‘
四、脂肪酸衍生物类激素——前列腺素…….
第二节 激素的作用机制……………………….
一、膜受体—环腺昔酸作用模式…………….
二、细胞内受体作用模式…………………….
第六章 生物氧化
第七章 糖代谢
第八章 脂类代谢
第九章核酸代谢
第十章 蛋白质代谢
第十一章代谢和代谢调控理论
第十二章 生物药物

还有一本是:生物化学教程第二版张洪渊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年
有点旧了,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木警突出重点、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伎于启发与理解等原则
加以修改。修改中参考了国内现行教材和专着,以及国外流行的着名专着,并注意了综合大
学生物系各专业的教学特点。内容取合适中,文字通俗易说,以基础知识为主,适当反映土
化领域的新进展。本书可供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生物系备专业作教材,也可供医药院校.
农林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本书共分十五章,第一至第七章为静态生化内容。包括糖、
胎、蛋白质、核酸、酶、维生意、激素,第八至第十五章为动态生化内容.包括生物氧化.
榴代谢、光合作用、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蛋白质生物合成及物质代谢的调节
控制等内容,每章直后均附有习题。

Ⅲ 第一章 绪论 什么是土壤自然肥力,人工肥力什么是有效肥力,什么是潜在肥力

自然肥力是由土壤母质、气候、生物、地形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肥力,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综合表现。它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各种自然因素质量、数量及其组合适当与否。自然肥力是自然再生产过程的产物,是土地生产力的基础,它能自发地生长天然植被。
人工肥力是指通过人类生产活动,如耕作、施肥、灌溉、土壤改良等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肥力。土壤的自然肥力与人工肥力结合形成的经济肥力,才能用以为人类生产出充裕的农产品。经济肥力是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的统一,是在同一土壤上两种肥力相结合而形成的。仅仅具有自然肥力的土壤,不存在人类过去劳动的任何痕迹。而具有经济肥力的土壤,由于其中包括人工肥力,则凝结有人类的劳动。由于人工肥力是凭借人的生产活动形成的,人们就可以利用一切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促使人工肥力的形成,并加快潜在肥力转化,使土地尽快投入生产。
有效肥力又称为经济肥力,是指在一定农林业生产技术条件下反映土壤生产能力的那部分肥力。
潜在肥力是指受环境条件和科技水平限制而暂不能被植物利用的那部分肥力。

Ⅳ 蛋白质化学结构测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战略原则:将大化小,逐段分析,先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制成两套肽片段,找出重叠的片段,排除肽段的前后位置,最后确定蛋白质的完整序列。
1。测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
2。蛋白质N端和C端的测定。
3。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水解方法将索要的蛋白质肽链断裂,各自得到一系列大小不同的肽段。
4。分裂提纯产生的肽,测定他们的序列。
5。从有重叠的各个肽的序列中推断出蛋白质全部氨基酸排列顺序。

Ⅳ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点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点(理科朋友一定要转,以后会有用)QQ能做什么
⑴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包括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三大类。 ⑵原核生物:细菌、蓝藻。 硝化细菌、乳酸菌、固氮菌、破伤风杆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放线菌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⑶真核生物: 各种动物、植物、真菌【包括:酵母菌、各种蘑菇、霉菌(青霉菌、根霉菌…)、】 所有的虫(草履虫、变形虫…)、除蓝藻以外的所有藻类(绿藻、红藻、褐藻、团藻…) 细胞质内有细胞器,细胞器内有细胞器基质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细胞器基质是细胞器内的,只有有膜细胞器才有,在基本组成上和细胞质基质相似 细胞器基质 是细胞器里面的胶质液体 细胞器是细胞功能 细胞质是细胞除细胞核和细胞膜以外的物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顺带一提.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器的生活场所 宏观上有动物体机能,微观上可以研究到细胞,分子,原子等 在细胞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植物细胞壁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叫细胞质。动物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叫做细胞质。 细胞器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功能单位。线粒体,叶绿体等。 细胞器基质是细胞器膜内物质。 先找了第一册的资料:高中生物复习资料 绪论 §1、生物学: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 规律的科学 §2、(B)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1、具有共同的 和 基础。 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 )。 病毒也有一定的结构即病毒结构。 2、都有 。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区别: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都有 。生物对外界刺激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动,利用黑光灯捕虫,动物躲避敌害。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 4、都有生长、 。生物生长的过程 中伴随着发育,发育后又能繁殖后代,保证种族延续。 5、都有 和 遗传使物种基本稳定 ,变异使物种进化。 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A)生物科学的发展 三个阶段: 阶段; 阶段; 阶段; 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细胞使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意义: 1953年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4、(A)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1、 微观方面: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探索生命本质。 生物工程实例:乙肝疫苗、石油草、超级菌 2、 宏观方面:生态学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生态农业 §5、(A)学习生物学的要求和方法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1、(B)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及其重要作用 1、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C(最基本)CHON(基本元素)CHONPSKCaMg ] 2、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但需要量很少的元素(Mo、Cu、B、Zn、Fe、Mn (牧童碰新铁门)) 植物缺少 (元素)时花药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花而不实) 3、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2、(B)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物: ①水(约60-95%,一切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②无机盐(约1-1.5%) 有机物: ③糖类 ④核酸 (共约1-1.5%) ⑤脂类(1-2%) ⑥蛋白质(约7-10%是一切活细胞有机物含量最多的,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 §3、(C)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意义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 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 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4、(C)无机盐离子及其对生物的重要性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 §5、(C)动植物体内重要糖类、脂质及其作用 1、糖类 C、H、O组成 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 种类: 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 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 乳糖(动物)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 糖元(动物) 四大能源: ①重要能源:葡萄糖 ②主要能源:糖类 ③直接能源:ATP ④根本能源:阳光 2、脂质 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分类: ①脂肪:储能、维持体温 ②类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 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6、(C)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基本单位及其作用 蛋白质 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基本单位:氨基酸 约20种 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结构通式: 肽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分子式 有关计算: 脱水的个数 = 肽键个数 = 氨基酸个数n链数m 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 ╳ 氨基酸个数 - 水的个数 ╳ 18 功能:1.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2.催化作用,即酶 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5.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 §7、(C)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基本单位 核酸 由C、H、O、N、P元素构成 基本单位:核苷酸(8种) 结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有5种)A、T、C、G、U 构成DNA的核苷酸:(4种) 构成RNA的核苷酸:(4种) §8、(C)组成生物体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9、(A)多种化合物只有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10、(B)生物组织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颜色反应: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颜色。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 + 斐林 → 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产生紫色反应 (注意: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和用法)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及动、植物。(有真正的细胞核)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细菌、放线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支原体。(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注:病毒即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是真核。 §2、(C)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第22页) §3、(C)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化学成分:蛋白质和脂类分子 结构:双层磷脂分子层做骨架,中间镶嵌、贯穿、覆盖蛋白质 特点:结构特点是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功能:1、保护细胞内部 2、交换运输物质 3、细胞间识别、免疫(膜上的糖蛋白) 物质进出细胞膜:1、自由扩散:高浓度运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O2、CO2、甘油、乙醇、脂肪酸) 2、主动运输:低浓度运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意义:对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主要是营养和离子吸收,常考小肠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根吸收矿质离子) §4、(C)细胞质基质内含有的物质和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叫细胞质。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功能:含多种物质(水、无机盐、氨基酸、酶等)是活细胞新陈代谢的场所。提供物质和环境条件。 §5、(C)线粒体和叶绿体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程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 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RNA。 §6、(C)其他细胞器的主要功能 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装配机器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液泡:单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7、(C)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真核细胞核包括核液、核膜(上有核孔)、核仁、染色质。功能:是遗传物质复制和储存的场所。 §8、(C)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最主要区别: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有明显核区拟核) 支原体是原核中最小的 原核细胞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是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 细胞膜与真核相似。 §9、(B)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特点:分裂间期历时长 §10、(C)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及比较 1、过程特点: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 注意:有丝分裂中各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Ⅵ 医学生如何读好生物化学向前辈请教……谢谢

如何学好生化课

如何学好生化课

第一章 绪论(1-2节)
一. 如何学好生化课
1.生物化学的特点
<1>.内容分布:生物化学这门课,从教材上看,通常都分为上下两集,上集谈的是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功能,很少涉及它们的变化,这些生物分子包括糖、脂、蛋白质、核酸、酶、激素、维生素以及抗生素等,叫做静态生化,以DNA结构为例。而下集则讲的是这些生物分子的来龙去脉,即合成与分解,叫动态生化,以DNA的复制为例。
<2>.特点:概念性描述性的内容居多,很少有推导性或计算性的内容,因此,它不同于理科而更近似于文科,记忆的东西多,女生常常比男生学得好,巧妙记忆成为学好生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学完生化课后,你们应该有一种意外的惊喜,阿,我的脑子咋变得这样好使呢?这与记身份证号码和圆周率是异曲同工的,举例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而乐,撕杀,杀爸杀尔妻),320106630817209(三儿拎衣拎肉,又拎酒,给我过生日)。
2.师生合作
<1>.老师备课:由于生物化学是我院最重要的课程(课时多以及研考跑不掉),所以我得竭尽全力准备,既要完成大纲规定的内容又不能照本宣科,注意理论和实践、经典与前沿的融合,使生化课变得兴趣盎然而不是枯燥无味,要做到这些,备课是相当辛苦的,且听我来表一表,我在四川大学上了320节生化课(200节理论,120节实验),上课笔记成了现在的讲课笔记的一部分,后来临时抱佛脚,又到南大进修了200学时的生化理论课(生化专业用)以及120学时的理论课(非生化专业用),讲课教师叫杨荣武,是个教书天才(合作文章(在我几十篇文章中,这是最得意的一篇)、同学的师弟、上海生化所),听课笔记真是一摞一摞,从中精炼出我们现在的6-70学时理论课(难呐),还要增补一些名人趣闻、科学前沿之类的味精,总的算来,我给你们讲一节课,自己要听7节课,再准备三小时,代价不菲,所以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们一定要学好这门课,学不好很对不起人,在你最对不起的人里面,我应该列在前三名。
<2>.学生学习:看小说似的预习几遍,尤其上课要用心听讲(省时省力),当场或课后整理笔记(重要性),择重记忆(注意方法),几个小窍门:早上多吃糖(原因,脑血糖),站立听课(肾上腺,恐怖电影,我讲课)。
二.生化课的重要性
1.国际形势
<1>.美国的着名大学(哈佛、麻省、斯坦佛、普林斯顿等)文理皆必修生化。
<2>.人体基因工程计划:上个世纪的三个计划:曼哈顿、阿波罗、人体基因工程:人类23对染色体(23对DNA分子)测序,几十万个基因,大肠杆菌8000个基因,基因改造(治病),WATSON和CRICK开玩笑,女儿赛过爱因斯坦和玛丽莲梦露,儿子聪明高飞低潜力大无穷的超人。
<3>.诺贝尔奖金(90多万美元,最高荣誉)的分布:化学,医学生理学领域不说独占鳌头也是多抢多占,如蛋白质的螺旋和折迭(化学)、G蛋白、第二信使学说的三代科学家三次获奖,光合作用机制,更不要说核酸领域了(复制、转录、逆转录、RNA复制等中心法则中的内容)
2.国内形势
有悲有喜,悲者,生物学越来越不受中学重视(高考的变迁30-50-70-0),在1994年广州中山大学召开的《生物科学前沿研讨会》上,北大教授、中科院院士瞿中和(电镜DNA照片)说得非常尖锐:取消生物考试,瞧不起人类本身,搞不好农业、计划生育、环保,是将我国教育事业引向歧途。在我国,生物化学还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科未能得到普及,,虽然,生化专业一直都是个重点大学的热门,但那是为了好出国(我的同学),另外,我国的生化工业远远落后于日本和欧美列强,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困难。喜者是许多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生化的光辉前景,纷纷抢滩这块宝地,生化工业也在艰难的条件下起步并有蓬勃发展之势,以我们身边的人物为例,欧阳老师和我们的专业发展。
三.生物化学的任务及其发展
1.生物化学的定义和历史
酒酿的制造
2.生物化学的任务:总结7条
<1>.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
<2>蛋白质是怎样工作的
<3>.遗传信息是怎样表达和传递的
<4>.生物大分子如何被合成
<5>.细胞内成千上万个生化反应如何协调
<6>.细胞生长与分化的机制
<7>.生命的起源
3.生物化学的现状及其发展
<1>.现状
<2>.发展方向

Ⅶ 高中生物各章知识点总结及一些典型例题。

先找了第一册的资料: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
绪论
§1、生物学: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B)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1、具有共同的 和 基础。 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 )。 病毒也有一定的结构即病毒结构。
2、都有 。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区别: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都有 。生物对外界刺激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动,利用黑光灯捕虫,动物躲避敌害。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
4、都有生长、 。生物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发育,发育后又能繁殖后代,保证种族延续。
5、都有 和 遗传使物种基本稳定,变异使物种进化。
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A)生物科学的发展 三个阶段: 阶段; 阶段; 阶段;
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细胞使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意义:
1953年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4、(A)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1、 微观方面: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探索生命本质。 生物工程实例:乙肝疫苗、石油草、超级菌
2、 宏观方面:生态学——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生态农业
§5、(A)学习生物学的要求和方法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1、(B)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及其重要作用
1、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C(最基本)CHON(基本元素)CHONPSKCaMg ]
2、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但需要量很少的元素(Mo、Cu、B、Zn、Fe、Mn (牧童碰新铁门))
植物缺少 (元素)时花药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花而不实)
3、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2、(B)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物: ①水(约60-95%,一切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②无机盐(约1-1.5%)
有机物: ③糖类 ④核酸 (共约1-1.5%) ⑤脂类(1-2%)
⑥蛋白质(约7-10%是一切活细胞有机物含量最多的,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
§3、(C)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意义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
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 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4、(C)无机盐离子及其对生物的重要性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
§5、(C)动植物体内重要糖类、脂质及其作用
1、糖类 C、H、O组成 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
种类: 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
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 乳糖(动物)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 糖元(动物)
四大能源: ①重要能源:葡萄糖 ②主要能源:糖类 ③直接能源:ATP ④根本能源:阳光
2、脂质 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分类: ①脂肪:储能、维持体温 ②类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 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6、(C)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基本单位及其作用
蛋白质 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基本单位:氨基酸 约20种 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结构通式: 肽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分子式
有关计算: 脱水的个数 = 肽键个数 = 氨基酸个数n – 链数m
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 ╳ 氨基酸个数 - 水的个数 ╳ 18
功能:1.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2.催化作用,即酶
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5.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
§7、(C)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基本单位
核酸 由C、H、O、N、P元素构成 基本单位:核苷酸(8种)
结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有5种)A、T、C、G、U
构成DNA的核苷酸:(4种) 构成RNA的核苷酸:(4种)
§8、(C)组成生物体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9、(A)多种化合物只有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10、(B)生物组织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颜色反应: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颜色。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 + 斐林 → 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产生紫色反应 (注意: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和用法)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及动、植物。(有真正的细胞核)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细菌、放线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支原体。(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注:病毒即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是真核。
§2、(C)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第22页)
§3、(C)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化学成分:蛋白质和脂类分子 结构:双层磷脂分子层做骨架,中间镶嵌、贯穿、覆盖蛋白质
特点:结构特点是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功能:1、保护细胞内部 2、交换运输物质 3、细胞间识别、免疫(膜上的糖蛋白)
物质进出细胞膜:1、自由扩散:高浓度运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O2、CO2、甘油、乙醇、脂肪酸)
2、主动运输:低浓度运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意义:对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主要是营养和离子吸收,常考小肠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根吸收矿质离子)
§4、(C)细胞质基质内含有的物质和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叫细胞质。——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功能:含多种物质(水、无机盐、氨基酸、酶等)是活细胞新陈代谢的场所。提供物质和环境条件。
§5、(C)线粒体和叶绿体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程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
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RNA。
§6、(C)其他细胞器的主要功能
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液泡:单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7、(C)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真核细胞核包括核液、核膜(上有核孔)、核仁、染色质。功能:是遗传物质复制和储存的场所。
§8、(C)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最主要区别: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有明显核区——拟核) 支原体是原核中最小的
原核细胞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是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 细胞膜与真核相似。
§9、(B)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特点:分裂间期历时长
§10、(C)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及比较
1、过程特点: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
注意:有丝分裂中各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2、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
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3、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
前期:植物由纺锤丝构成纺锤体,动物由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细胞质分裂不同,植物中部出现细胞板;动物从外向内凹陷缢裂。
§11(A)真核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
1、 有丝分裂:绝大多数生物体细胞的分裂、受精卵的分裂。
实质:亲代细胞染色体经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意义:保持亲子代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2、 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3、无丝分裂: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例:蛙的红细胞分裂
§12、(A)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分化的意义:普遍存在的。经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13、(A)癌细胞的特征、致癌因子
1、 癌细胞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变化、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易扩散、转移)
2、 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辐射)、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癌变内因:原癌基因激活。
§14、(A)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细胞内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色素积累;呼吸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膜通透功能改变。
本章实验:§1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2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解离(15%盐酸和95%酒精)→漂洗→染色(碱性龙胆紫)→制片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1、(A)酶的发现 几个实验
§2、(C)酶的概念: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3、(C)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 ((B)实验讨论题) 酶催化作用需要适宜温度和pH值
§4、(B)ATP:三磷酸腺苷 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结构式:A—P~P~P 中间是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
§5、(B)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 ===== ADP + Pi + 能量(1molATP水解释放30.54KJ能量)
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6、★★ 光合作用(自然界最本质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 水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方程式:CO2 + H2018 ——→ (CH2O) + O218
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是糖类,还有氨基酸(无蛋白质)、脂肪,因此光合作用产物应当是有机物。
2、色素:包括叶绿素3/4 和 类胡萝卜素 1/4 色素分布图:
色素提取实验:丙酮提取色素;
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
碳酸钙防止色素受到破坏
3、★ 光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条件: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
步骤: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 H2O—→2[H] + 1/2 O2
②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
能量变化: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
4、★ 暗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基质 条件: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二氧化碳,能量、酶
步骤: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
②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
能量变化: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关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
5、★意义:①制造有机物②转化并储存太阳能③使大气中的CO2和O2保持相对稳定。
§7、(B)渗透作用的原理、细胞吸水、失水
1、渗透吸水: 条件:半透膜、浓度差
2、植物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当膜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吸(失)水。原则:谁浓度高谁获得水
3、植物吸水方式:①吸胀吸水:无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干燥种子、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渗透吸水:成熟植物(具大液泡)细胞吸水方式。
§8、(B)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由根运输到茎、叶, 1-5%留在植物体内, 95-99%用于蒸腾。
§9、(B)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矿质元素 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共13种。
§10、(C)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1、矿质元素吸收:交换吸附,主动运输(需能量),与呼吸作用参与。
2、利用:①多次利用:K离子, N、P、Mg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缺少多次利用元素时老组织受损)
②只利用一次:Ca、Fe、Mn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缺少时新组织受损)
§11、(D)合理施肥
§12、(C)糖类代谢
(氧化分解)—→CO2 + H20 + 能量
食物 合成
肝糖元 葡萄糖 分解
其他有机物 (血糖) (合成)—→肌糖元
(转变)—→脂肪、非必需氨基酸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80-120mg/dL。过高、过低的疾病:
§13、(B)脂质代谢
食物 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等处
脂肪
其他化合物的转化 甘油、脂肪酸 ————→CO2 + H20 + 能量
————→ 糖元
§14、(B)蛋白质代谢
小肠吸收 组织蛋白、酶、激素
组织蛋白分解 氨基酸 新的氨基酸
其它化合物转化 氨基 (转变)—→尿素(特有)
(转氨基) (含N部分)
——→ CO2+H20+能
§15、(C)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不含氮部分 糖类、脂肪
糖类 脂肪

氨基酸 蛋白质
§16、(C)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17、(D)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和人体健康
§18、(C)呼吸作用(生物氧化)
1、概念: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经过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释放能量。
2、场所: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
3、无氧呼吸:
2C2H5OH(酒精) + 2CO2 + 能量(植物细胞、酵母菌)
1分子葡萄糖 2分子丙酮酸 2C3H6O3 (乳酸)+ 能量
(动物、人、马铃薯块茎细胞、甜菜块根) 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不彻底,全部反应在细胞质中进行,条件时没有氧气参与。
4、有氧呼吸:
第一步: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H]和少量ATP(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第二步:丙酮酸和水结合生成CO2,[H]和少量ATP (线粒体中进行)
第三步:前两步的[H]与吸入的氧气结合生成水和大量的ATP (线粒体中进行)
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彻底分解,1mol葡萄糖完全分解释放总能量2870千焦,其中1161KJ能量转移到ATP中,其它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呼吸作用的意义:①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②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19、(B)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1、同化作用:把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储存能量
①自养型(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主要指绿色植物、藻类;硝化细菌等
②异养型(直接摄取有机物)人、动物、营寄生、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2、异化作用:分解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释放能量
①需氧型(有氧呼吸)人、绝大多数的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②厌氧型(无氧呼吸)寄生虫、乳酸菌等嫌气性细菌 兼性厌氧菌(无氧、有氧都能生存)酵母菌

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1、(A)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A)生长素的发现:向性实验,植物尖端有感光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
注意:光不是产生生长素的因素,有光和无光都能产生生长素 (化学本质:吲哚乙酸)。
§3、(A)生长素的产生(嫩叶、发育着的种子)、分布(广泛)和运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
§4、(C)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1、生长素的二重性: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反应不同,根最适浓度是10-10mol/L,芽的最适浓度是10-8mol/L,茎的最适浓度是10-4mol/L。
2、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打顶活摘心使侧芽生长素降低,打破顶端优势
3、生长素的功能应用
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下端,不久长出大量的根②促进果实发育。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花蕾,可长出无籽果实③防止落花落果。
§5、(A)其他植物激素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6、(C)体液调节:指某些化学物质(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生理活动进行调节。
§7、(C)动物激素种类和生理作用 (第85页 表4-1)
§8、(C)激素调节
下丘脑(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在垂体,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在腺体。
§9、(C)对同一生理的调节:①协同作用: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对生长的作用(增强效果)
②拮抗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调节(发挥相反作用)
§10、(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其结构基础是 。包括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或腺体)
§11、(B)兴奋的传导: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未受刺激时,膜内 ,膜外 电位)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突触来传递。(单向传导)
注意:生物是多种因素共同调节的结果,动物所有行为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12、(B)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中央前回、语言区(S区、H区)
§13、(B)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书 页表4-2)
§14、(A)动物行为的产生,不仅需要运动器官的参与,而且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趋性:动物对环境因素刺激最简单的定性反应 本能:是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

第五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B)无性生殖: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常见方式:①分裂生殖(变形虫、草履虫)②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芽体—小的生物个体
③孢子生殖(青霉菌、根霉)产生无性的生殖细胞
④营养生殖(草莓匍匐茎、葡萄、马铃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
⑤组织培养技术 利用细胞的全能性,再分化 ⑥克隆
§2、(B)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生殖细胞(配子),经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合子(受精卵),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意义:由于后代具备双亲遗传物质,使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力,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有重要意义。
双受精: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指成熟的花粉粒中的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及两个极核同时受精。分别形成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将来分别发育成胚何胚乳。
§3、(D)减数分裂的概念:①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发展成为成熟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进行的。②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③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4、(D)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比较 ★
1、同源染色体:两条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复制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包含四条姐妹染色单体,这对同源染色体叫四分体。
4、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四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5、(D)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 无联会、无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始终存在
减I中期染色体排列再赤道板两侧呈两行,分离时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单体不分开 有丝中期染色体排列再赤道板中央呈一行,分离时染色单体相互分开
§6、(C)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很重要
§7、(A)生物个体发育
1、被子植物个体发育分为: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阶段
2、胚的发育:受精卵(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分裂成顶细胞和基细胞(靠近珠孔),顶细胞发育成胚(包括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基细胞发育成胚柄。
3、胚乳的发育:由两个极核和一个精子细胞结合发育而成的三倍体。
4、发育情况: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5、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阶段。
6、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 受精卵→卵裂→囊胚(有一囊胚腔)→原肠胚(一胚孔、二腔、三胚层)
7、胚胎发育动向:动物极细胞外包形成外胚层,将来发育成表皮及其附属结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表、神、感)植物极细胞内陷形成内胚层,将来发育成消化道呼吸道上皮、肝脏、胰脏。
中胚层位于内外胚层之间。发育成骨骼、肌肉、血液、循环、生殖等系统。
8、胚后发育:幼体孵化出来或从母体生出来后,发育成性成熟的个体。(直接发育、变态发育)

Ⅷ 高中总复习生物化学知识点

生物 必修教材结论性语句总结

绪论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 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崾且磺猩锏囊糯镏剩杂谏锾宓囊糯湟旌偷鞍字实纳锖铣捎屑匾饔谩?
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6.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7.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1.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22.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23.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5.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6.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7.细胞以分裂是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8.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29.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3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3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34.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3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36.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7.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8.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39.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40.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1.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42.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4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4.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45.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46.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47.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8.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49.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50.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51.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52.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53.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54.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下形成的。

第五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55.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56.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
57.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
58.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5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60.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精子。
61. 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62.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63.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64. 很多双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无胚乳,是因为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被胚吸收,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供以后种子萌发时所需。
65. 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66.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可以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胚胎发育是指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胚后发育是指幼体从卵膜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生出来以后,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67.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68.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DNA以外还有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9.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70.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
7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72.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7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74.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75.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76.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
77.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78.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7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80.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8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82.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常常连在一起进入配子;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因而产生了基因的重组。
83.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84.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85.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86.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七章 生物的进化
87.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88.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
89.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90.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这些生态因素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91.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等,都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适应性特征。
92.适应的相对性是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与环境条件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93.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94.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种群的各种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物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95.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类型的生物群落。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的结构都有差别。但是,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统一的整体。
96.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
97.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高中生物复习归纳

一、常现生物:
1.细菌:原核类:具细胞结构,但细胞内无核膜和核仁的分化,也无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细菌(杆状、球状、螺旋状)、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
①细菌:三册书中所涉及的所有细菌的种类:
乳酸菌、硝化细菌(代谢类型);
肺炎双球菌S型、R型(遗传的物质基础);
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胞内寄生菌);
根瘤菌、圆褐固氮菌(固氮菌);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为基因工程提供运载体,也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抗虫棉提供抗虫基因);
假单孢杆菌(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
甲基营养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微生物的代谢);
链球菌(一般厌氧型);
产甲烷杆菌(严格厌氧型)等
②放线菌:是主要的抗生素产生菌。它们产生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环丝氨酸、多氧霉素、环已酰胺、氯霉素和磷霉素等种类繁多的抗生素(85%)。繁殖方式为分生孢子繁殖。
③衣原体:砂眼衣原体。

2.病毒:病毒类: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包括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① 动物病毒:RNA类(脊髓灰质炎病毒、狂犬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口蹄疫病毒、脑膜炎病毒、SARS病毒)
DNA类(痘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虹彩病毒、乙肝病毒)
②植物病毒:RNA类(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X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大麦黄化病毒等)
③微生物病毒:噬菌体。

3.真核类:具有复杂的细胞器和成形的细胞核,包括:酵母菌、霉菌(丝状真菌)、蕈菌(大型真菌)等真菌及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大草履虫、小草履虫、变形虫、间日疟原虫等)等真核微生物。
① 霉菌:可用于发酵上工业,广泛的用于生产酒精、柠檬酸、甘油、酶制剂(如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固醇、维生素等。在农业上可用于饲料发酵、生产植物生长素(如赤酶霉素)、杀虫农药(如白僵菌剂)、除草剂等。危害如可使食物霉变、产生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具致癌作用、镰孢菌毒素可能与克山病有关)。常见霉菌主要有毛霉、根霉、曲霉、青霉、赤霉菌、白僵菌、脉胞菌、木霉等。

4.微生物代谢类型:
① 光能自养:光合细菌、蓝细菌(水作为氢供体)紫硫细菌、绿硫细菌(H2S作为氢供体,严格厌氧)2H2S+CO2 [CH2O]+H2O+2S
② 光能异养: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物(甲酸、乙酸、丁酸、甲醇、异丙醇、丙酮酸、和乳酸)为碳源与氢供体营光合生长。阳光细菌利用丙酮酸与乳酸用为唯一碳源光合生长。
③ 化能自养: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硝化细菌、产甲烷菌(厌氧化能自养细菌)CO2+4H2 CH4+2H2O
④ 化能异养:寄生、腐生细菌。
⑤ 好氧细菌:硝化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等
⑥ 厌氧细菌:乳酸菌、破伤风杆菌等
⑦ 中间类型:红螺菌(光能自养、化能异养、厌氧[兼性光能营养型])、氢单胞菌(化能自养、化能异养[兼性自养])、酵母菌(需氧、厌氧[兼性厌氧型])
⑧ 固氮细菌:共生固氮微生物(根瘤菌等)、自生固氮微生物(圆褐固氮菌)

5.植物:C3和C4植物、阳生和阴生植物、豌豆、荠菜、玉米、水稻(2×12)、洋葱(2×8)、香蕉(3n)、普通小麦(六倍体)、八倍体小黑麦、无籽西瓜(3n)、无籽番茄、抗虫棉、豆科植物等。

6.动物:人(2×23)、果蝇(2×4)、马(2×32)、驴(2×31)、骡子(63)等。

二、常用物质和试剂:
1.常用物质:
ATP、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G(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NADPH(还原型辅酶Ⅱ)、过敏原、植物激素、生长素、生长素类似物、动物激素、丙酮酸、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质粒、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等。

2.常用试剂:
斐林试剂、苏丹Ⅲ、苏丹Ⅳ、双缩脲试剂、二苯胺、50%的酒精溶液、15%的盐酸、95%的酒精溶液、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5%的盐酸、5%的氢氧化钠、碘液、丙酮、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0.3g/mL的蔗糖溶液、硝酸钾溶液、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2mol/L和0.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95%的冷酒精溶液、75%的酒精溶液、胰蛋白酶、秋水仙素、氯化钙等。

三、重要的名词、观点、结论
(一)重要的名词:
1.应激性、细胞、自由水、结合水、肽键、多肽、真核细胞、原核细胞、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细胞的分化、细胞的癌变、细胞的衰老、致癌因子、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无丝分裂
2.酶、ATP、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键、渗透作用、原生质、原生质层、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选择性吸收、光反应、暗反应、光合作用效率、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内环境、稳态、脱氨基作用、氨基转换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3.向性运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激素调节、顶端优势、反馈调节、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反射、反射弧、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突触、高级神经中枢、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
4.有性生殖、无性生殖、营养生殖、双受精、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染色体组、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个体发育、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顶细胞、基细胞、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卵裂、囊胚期、原肠胚、动物极、植物极
5.DNA、RNA、碱基互补配对、半保留复制、基因、转录、翻译、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相对形状、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正交、反交、伴性遗传、交*遗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优生学
6.自然选择学说、基因库、基因频率、隔离、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7.生物圈、生态学、生态因素、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种群、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生物群落、生态系统(森林、海洋、草原、农业、湿地、城市)、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生物圈的稳态、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生态农业
8.人体的稳态、人体的平衡及调节、糖尿病、营养物质、营养、特异性免疫、免疫系统、抗原、抗体、抗原决定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9.生物固氮、共生固氮微生物、自生固氮微生物
10.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编码区、非编码区、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外显子、内含子、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工程、质粒
11.生物膜、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的全能性、愈伤组织、脱分化、再分化、动物细胞培养液、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株、细胞系、单克隆抗体
12.微生物、菌落、衣壳、核衣壳、囊膜、刺突、碳源、氮源、生长因子、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组成酶、诱导酶、微生物的生长曲线、接种、发酵罐、发酵工程、单细胞蛋白

(二)重要的观点、结论: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
本质的区别。
3.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生物的遗传特
性,使生物物种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的变异特性,使生物物种能够产生新的性状,以致形
成新的物种,向前进化发展。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5.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 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6.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淀粉和糖元是植物、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脂肪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7.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8.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9.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1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 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1.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12.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13.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14.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15.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16.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要能量的直接来源。
17.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一部分氨基酸和脂肪也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所以确切 地说,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包括三个步骤: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
18.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19.C4植物的叶片中,围绕着维管束的是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里面的一圈是维管束鞘细胞,外面的一圈是一部分叶肉细胞。
20.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1.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22.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神 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23.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少,生长得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生长得快。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
24.垂体除了分泌生长激素促进动物体的生长外,还能分泌促激素调节、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通过反馈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25.(多细胞)动物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基本结构是反射弧(即: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26.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只能从一个神 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
27.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 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
28.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条染色体移向哪极是随机的,不同源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29.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3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31.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32.很多双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无胚乳(如豆科植物、花生、油菜、荠菜等),是因为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被子叶吸收了,营养贮藏在子叶里,供以后种子萌发时所需。单子叶植物一

Ⅸ 考研生物化学哪几章不重要,哪几章重要

找一本比较好的笔记,你同学的就可以,一下,先对照老师讲的那些基础的东西把书看一遍,把基础掌握了。上册是静态生化,蛋白质及其相关和核酸是重点,下册是动态生化,主要物质的代谢循环是重点。如果是考研的,对照真题看一下历年的题目主要把知识点集中于那个板块,着重看一下,不涉及的章节直接pass,另外最好找一份你要报考学校的比较好的生化老师的课件(往往都是这种权威的老师出题)或者是考上的人的考研笔记,把这些看透了,做一下真题就可以了。
王镜岩的笔记
http://bbs.biogo.net/read.php?tid=135654&keyword=%C9%FA%CE%EF%BB%AF%D1%A7
二十八天攻克《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经验谈
http://bbs.biogo.net/read.php?tid=84848&page=1&toread=1

1、课程的性质:

生物化学是生命的化学,是研究微生物、植物、动物及人体等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的一门科学,是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着重阐述生命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从而使得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生命现象的本质以及研究方法,并为从事生物工程应用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2、考试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包括:(1)绪论,(2)糖类,(3)脂类,(4)氨基酸和蛋白质,(5)酶,(6)核酸,(7)生物膜组成、结构与功能,(8)生物能学,(9)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10)糖代谢,(11)光合作用,(12)脂类代谢,(13)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分解代谢,(14)氨基酸合成代谢,(15)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16)基础分子生物学,共十六章 。

每一章 要求掌握的内容及重点如下:

第一章 绪论

简述生物化学发展的历史。重点讲解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以及生物化学三大版块内容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 糖类

简述糖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性质。重点讲解糖的化学结构式,糖的分类方法,以及常见单糖、双糖和多糖分子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第三章 脂类

简述脂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性质。重点讲解脂肪酸分子的结构、分类,脂类化合物的分类,以及常见脂类化合物的一般性质。

第四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

本章 是生物化学课程重点章节之一。主要内容包括:(1)蛋白质通论;(2)氨基酸;(3)蛋白质共价结构;(4)蛋白质的空间结构;(5)蛋白质基本研究技术。重点讲解:(1)氨基酸的分类、结构和性质;(2)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各个结构层次的特点,维持结构的化学键;(3)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

第五章 酶

本章 是生物化学课程重点章节之一。主要内容包括:(1)酶的特性和本质;(2)酶的分类和命名;(3)酶的分离纯化基本技术;(4)酶催化反应动力学;(5)酶催化反应的机理;(6)酶催化反应的调控。重点讲解:(1)酶的本质、分类命名和催化特性;(2)酶活力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3)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包括米氏动力学、抑制动力学等,方程推导以及动力学参数的求解;(4)解释酶催化反应机理的学说,包括中间产物学说等;(5)酶的调控机制。

第六章 核酸

本章 是生物化学课程重点章节之一。主要内容包括:(1)核苷酸的结构和性质;(2)DNA的结构和性质;(3)RNA的分类、功能和结构;(4)核酸的基本研究方法。重点讲解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第七章 生物膜组成、结构与功能

简述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子结构模型以及在细胞生命活动程中的功能。重点讲解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第八章 生物能学

简述热力学等物理化学原理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重点讲解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第九章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本章 是生物化学课程重点章节之一。主要内容包括:(1)电子传递过程;(2)氧化呼吸链;(3)氧化磷酸化作用。重点讲解电子在线粒体的呼吸链上传递的过程以及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的机理,掌握化学渗透假说的基本内容。

第十章 糖代谢

本章 是生物化学课程重点章节之一。主要内容包括:(1)糖的消化吸收;(2)糖酵解;(3)三羧酸循环;(4)磷酸戊糖途径;(5)糖醛酸途径;(6)糖原异生途径;(7)糖代谢的调控。重点讲解糖代谢过程的步骤、参与的酶系、反应的特点和调控机理。

第十一章 光合作用

简述植物中光合作用的特点。重点讲解光合作用中的特殊酶系。

第十二章 脂类代谢

本章是生物化学课程重点章节之一。主要内容包括:(1)脂类消化吸收;(2)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代谢;(3)脂肪酸的生物合成;(4)脂类代谢的调控。重点讲解脂肪酸分解和合成过程的步骤,参与酶系,反应的特点和调控机理。

第十三章 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分解代谢

本章是生物化学课程重点章节之一。主要内容包括:(1)蛋白质消化吸收;(2)氨基酸分解反应;(3)氨基酸分解废物的处理。重点讲解氨基酸分解过程中的重要反应,包括转氨基和脱氨基作用,以及氨基酸分解代谢产物的处理,包括尿素循环和碳骨架的氧化。

第十四章 氨基酸合成代谢

简述不同类型的氨基酸生物合成代谢途径。重点讲解不同类型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区别,以及合成代谢中的常见调控方式。

第十五章 核酸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简述核酸分解过程以及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和降解途径。重点讲解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模式。

第十六章 基础分子生物学

本章是生物化学课程的重点章节之一。主要内容包括:(1)遗传中心法则;(2)DNA的复制;(3)RNA的生物合成;(4)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重点讲解遗传中心法则中生命过程的三个环节,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掌握常见的基因水平调控理论。

阅读全文

与生物化学第一章绪论怎么出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7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1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2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3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0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6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7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6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6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54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20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