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如何预防职业化学中毒

如何预防职业化学中毒

发布时间:2022-09-18 10:14:27

A. 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在新建、扩建、改建厂房,或采用新工艺、使用新原料前,应认真考虑预防职业病的问题,认真做好卫生设计工作,对已投产的厂房应从以下措施着手。

生产技术

(1)大搞技术革新、工艺改造。这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途径,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控制和消除某些职业性毒害。例如:化工生产中的反应釜常因密闭性能不好,跑、冒、滴、漏现象严重,造成有害气体大量逸出。现在,颜料生产中,将液相反应改为固相反应,消除液态物蒸发所造成的毒害。又如,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等。

(2)综合利用。开展废气、废水和废渣的综合利用,变“三废”为“三宝”,不仅可回收化工原料,而且大大减少毒物的危害。

技术措施

增加通风排气设备,如制漆作业点的局部排气柜,将有毒气体局限化并及时排出;对少数高毒物质,必须采取严格密闭,隔离式操作,以避免或减少直接接触。

预防措施

(1)建立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网。由各级领导负责,有关方面大力协作,建立一个专业防治机构以及劳动保护专职人员组成的防护网,开展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2)建立空气中毒物浓度测定制度。定期测定,以提供改进预防措施的依据。

(3)建立工作前体检、定期体检制度。工作前体检在于防止患有某些疾病的人不适于该工作,如有明显肝病的人,不宜从事接触四氯化碳的工作;血液系统明显异常的人,不宜从事接触铅、苯工作等。定期体检目的在于早期发现毒物对人体的影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4)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一种辅助措施,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口罩、面具、袖套、眼镜等。

(5)在接触毒物过程中要振奋精神,改造环境,战胜毒害。平时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一旦受到毒物侵害,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发起人体各部器官、组织的旺盛机能和抗病因素,易于战胜疾病,恢复健康。

B. 如何预防有毒化学物引起的危害

化学物危害是接触化学物引起的危害,是最常见的职业危害,一般有中毒、过敏、(腐蚀)灼伤等病症。
接触生产性化学毒物主要有两个环节,即原料的生产及其应用。涉及原料的开采与提炼,材料的加工、搬运、储藏,加料和出料以及成品的处理、包装等。在生产环节中,有许多因素也可导致作业人员接触化学毒物,如化学反应控制不当溢出或加料失误、化学物的包装、管道堵塞等引起化学物渗漏,作业人员进入反应釜出料或清釜,废料的处理回收,化学物的采样和分析,设备的保养、检收等。
生产性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职业中毒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并证实部分毒物具有致癌性。常见的引起化学危害的化学物有:苯、二氯乙烷、正己烷、三氯乙烯、一氧化碳、硫化氢、铅、锰等,近年来,苯中毒问题比较突出,且苯中毒在急、慢性中毒中均居前列,现在便以苯中毒为例来介绍其毒作用表现。
苯是油漆等常用溶剂里的主要成分,在一些制鞋、制球、印刷、玩具、电子元件制造厂常会用到。苯主要以蒸汽形式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皮肤可吸收少量。进入人体内的苯主要分布在富于脂肪的组织中,如骨髓和神经系统。苯的急性毒作用为中枢神经麻醉,慢性毒作用主要影响骨髓造血功能,表现为造血抑制和诱发白血病。已经诊断为慢性苯中毒,应立即调离接触苯及其他有毒物质的作业。轻度苯中毒可从事轻体力工作
,中毒苯中毒根据病情,要适当安排休息,重度苯重度应安排全休。
职业中毒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既可提高劳动者的健康保护水平,又可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生产性毒物的种类繁多,影响面大,职业中毒约占职业病总数的一半以上,预防职业中毒是控制一个地区职业病发病率重要方面,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具体着重于以下几方面:1、企业管理首先企业管理者应当认真学习《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律要求开展工作,设立职业病防治机构、安排专(兼)的职业病防治人员、建立防尘防毒等制度
,做好岗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监护等工作。
主管职业病防治的人员应当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因素有全面了解。最好在源头解决不产生危害因素,利用科学技术和工艺改革,使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的物质。对生产设备要加强维修和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污染环境。其次是在没有办法消除危害因素时减少其影响,如降低空气中毒物含量使之达到乃至低于最高容许浓度,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中心环节。为此,首先要使毒物不能逸散到空气中,或消除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其次,对逸出的毒物要设法控制其飞扬、扩散,对散落地面的毒物应及时消除;第三,缩小毒物接触的范围,以便于控制,并减少受毒物危害人数。具体可通过改革工艺、通风排毒及设计合理布局来实现毒物浓度的降低。
2、个人防护个体防护在防毒综合措施中起辅助作用,但在特殊场合下却具有重要作用。例如进入高浓度毒物污染的密闭容器操作时,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就能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健康,避免发生急性中毒。在选择呼吸防护器材时,应该根据工作场所存在毒物的种类、浓度情况而定。常用的有隔离式防毒面具、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口罩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每个接触毒物的工作者都应学会使用,掌握注意事项。另外,为防止毒物沾染皮肤,接触酸碱等腐蚀性液体及易经皮肤吸收的毒物时,应穿耐腐蚀的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帽、穿胶鞋。为了防止眼损伤,可戴防护眼镜。
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减少毒物作用机会,应设置盥洗设备、淋浴室及存衣室,配备个人专用更衣箱等合理实施有毒作业保健待遇制度
,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锻炼,注意安排夜班工人的休息,组织青年进行有益身心的业余活动,以及做好季节性多发病的预防等,对提高机体抵抗力有重要意义。
3、自觉接受职业卫生服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是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为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向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社会提供的技术性服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3)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防护效果评价;(4)化学品毒性鉴定;(5)职业健康监护;(6)职业病诊断。长期以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主要由各级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内设的职业病防治机构承担,企业应严格生产环境监测、生物材料监测与健康检查。要定期监测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将其控制在最高容许浓度以下。建立岗前、定期和离岗体检制度。岗前体检在于防止患有某些疾病或身体异常(职业禁忌证)的人不适于某项工作,如有明显肝病的人,不宜从事接触四氯化碳的工作;血液系统明显异常的人,不宜从事接触铅、苯等工作。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毒物对人体的影响,早期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恶化。

C. 【职业中毒与预防】

职业中毒,是指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因过量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对于石化工作者来说,发生职业中毒的几率是比较大的。即使在很多正常的生产工序中,都有可能接触到毒物,例如,到装置内取样的时候,可能会使有毒样品挥发出来而引起中毒,或者在对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分析时也可能接触到化学毒物。而且,石化化工的工艺设备比较复杂,需要定期的检修或抢修,在这个过程中也很容易接触到有害气体。

另外,石化工作环境中具有多种有害因素,很容易发生事故,造成毒物的泄露与扩散。职业中毒对石化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都有很大的危害,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注意预防。

1.职业中毒的原因

引起石化工作者职业中毒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不当操作、设备事故以及缺少必要的防护措施等。

(1)操作不当。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者思想麻痹大意,职业素质不够高等,造成对于操作规程的忽视或者对操作规程不熟悉,这些都可能导致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生。

(2)设备不合格。由于石化化工设备的老化,或维护保养不善,或工艺设计不合理等原因,都可能造成设备不合格,造成毒物的泄露,引起职业中毒。

(3)防护措施的缺乏。有些石化化工企业缺少防毒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于职业安全的重要性不能充分重视,都可能导致石化工作者个人防护意识的缺乏以及企业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和防护措施等,这也是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4)其他原因。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如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三废”处理不当使工作环境污染严重等,也会造成职业中毒事故。

2.职业中毒对人体的危害

职业中毒首先会形成对人体的局部刺激和腐蚀,例如,人接触到氨气、氯气、二氧化硫等,可出现流泪、睁不开眼睛、鼻痒、鼻塞、咽干、咽痛等,严重时可出现剧烈咳嗽、痰中带血、胸闷、胸疼等,甚至还可能腐蚀皮肤、黏膜,引起化学灼伤。当人长期接触化学毒物,就可能出现头痛、乏力、倦怠、情绪不稳定等全身性的症状,还可能会造成怀孕女性工作者的流产、胎儿畸形等,同时还会增加肿瘤的发病率,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等。

3.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

职业中毒的预防主要是从改革工艺、增加密闭或通风排毒、加强职业安全管理、做好防护措施以及减少与毒物的接触等几个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1)改革工艺。改革工艺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毒物对从业者的危害。例如,可以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的物质,或者让操作者在有毒工作环境之外利用自动化设施进行遥控,减少从业者与毒物的接触机会,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职业中毒的几率。

(2)加强密闭或通风排毒。在石化工作环境中,关键是要防止有毒物质的泄露和扩散,也就要加强设备的密闭性,防止毒物的泄露。另外,对于已经有毒气泄露或容易发生毒气泄露的现场,要加强自然通风排毒,或利用机械进行通风排毒,将有害毒物排出或降低其密度。

(3)加强职业安全管理。石化化工要加强职业安全管理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密切监视生产环境的污染情况,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职业中毒。

(4)做好防护措施。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做好防护措施。企业要从工艺、设备、管理等各方面加强防护;个人则要掌握必要的防护知识,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注意卫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等,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5)减少与毒物的接触。毒物对人体的危害与毒物作用于人体的时间有很大关系,所以石化工作者要尽量减少与毒物接触的时间和次数,从而减少毒物对自己的危害。

D. 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的预防措施是什么

法律分析:

主要措施如下:

(一)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二)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三)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四)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法律依据: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的设立,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取得营业执照。用人单位的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除应当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卫生要求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二)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三)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四)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E. 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职业中毒是指劳动生产过程中,由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职业中毒的发生必须具有某些条件:生产环境中存在某种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而且,这种化学物质要达到可导致人中毒的浓度或数量,生产者必须接触一定的时间且吸收了达到或超过中毒量的有毒物质。所以,职业中毒的发生实际上是有毒物质、生产环境及劳动者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只要切断三者之间的联系,职业中毒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其预防措施可从以下几点来进行综合考虑。
(一)、消除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通过改革生产工艺流程消除有毒化学物质;用无毒的代替有毒的或用低毒的代替高毒的化学物质是最理想的措施。如采用无氰电镀工艺、无苯胶水、用毒性较低的甲苯、二甲苯代替高毒的苯等等,从根本上消除了危害较大的氰化物中毒和苯中毒的发生等。
(二)、降低车间毒物的浓度
如果不能依靠工艺有效消除毒物,则通过有效降低工作场所的有毒物质的浓度,具体可以采取管道化、密闭化和自动化生产和加强通风排毒设施,降低车间毒物的浓度,使之达到卫生标准,保护劳动者健康。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加强通风排毒将逸散在空气中的毒物排到车间外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方法,如利用厂房窗户对流的自然通风、加强机械通风。同时还要注意在生产过程中卫生设施的布局。使之符合劳动卫生要求,如可能产生有毒物质的工序和车间要单独设置,避免有毒和无毒工序车间混合在一起,以尽量减少接触毒物的人数和影响范围。
(三)、加强个体防护
做好个体防护和个人卫生在不能消除毒物或不能降低毒物浓度时显得非常重要。防护服装、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一方面可防止腐蚀性毒物对皮肤、粘膜的直接损害,另一方面也可防止毒物经皮肤粘膜吸收;防护口罩可有效阻止毒物从呼吸道吸收,一般如以粉尘、烟、雾等形式存在的化学物可选用机械过滤式的纱布口罩,而以气体、蒸汽形式存在的化学物则可选用化学过滤式防毒口罩,但要注意合理选用滤料。另外,注意加强个人卫生,如教育工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在车间饮水,进食和吸烟,下班后更衣沐浴等措施可减少职业中毒的发生机会。同时加强营养,增强体质也可防止中毒发生。
(四)、加强生产环境和健康监测
定期监测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及时找出毒物浓度超标的原因并及时处理,同时加强机械设备和通风设备的维护管理。严格就业前体检,检出就业禁忌症;并坚持定期的职业性健康检查,以早期发现工人健康受损情况并及时处理。

F. 职业中毒的防治措施

职业中毒的防治措施:(1)组织管理措施 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十分重视预防职业中毒工作;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预防职业中毒的法规和政策;结合企业内部接触毒物的性质,制定预防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并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2)消除毒物 在生产中,利用科学技术和工艺改革,使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的物质。

(3)降低毒物浓度 降低空气中毒物含量使之达到乃至低于最高容许浓度,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中心环节。为此,首先要使毒物不能逸散到空气中,或消除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其次,对逸出的毒物要设法控制其飞扬、扩散,对散落地面的毒物应及时消除;第三,缩小毒物接触的范围,以便于控制,并减少受毒物危害人数。降低毒物浓度的方法包括:

1)改革工艺 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过程,避免开放式生产,消除毒物逸散的条件;采用远距离程序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等等。如用真空灌装代替热灌法生产水银温度计;用四氯乙烯代替四氯化碳干洗衣物;用静电喷漆代替人工喷漆等。

2)通风排毒 应用局部抽风式通风装置将产生的毒物尽快收集起来,防止毒物逸散。常用的装置有通风柜、排气罩、槽边吸气罩等,排出的毒物要经过净化装置,或回收利用或净化处理后排空。

3)合理布局 不同生产工序的布局,不仅要满足生产上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卫生上的要求。有毒的作业应与无毒的作业分开,危害大的毒物要有隔离设施及防范手段。

4)安全管理 对生产设备要加强维修和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污染环境。

(4)个人防护 做好个人防护与个人卫生,对于预防职业中毒虽不是根本性的措施,但在许多情况下起着重要作用。

除普通工作服外,对某些作业工人尚需供应特殊质地或式样的防护服。如接触强碱、强酸应有耐酸耐碱的工作服,对某些毒物作业要有防毒口罩与防毒面具等。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减少毒物作用机会,应设置盥洗设备、淋浴室及存衣室,配备个人专用更衣箱等。

(5)增强体质 合理实施有毒作业保健待遇制度,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锻炼,注意按排夜班工人的休息,组织青年进行有益身心的业余活动,以及做好季节性多发病的预防等,对提高机体抵抗力有重要意义。

(6)严格进行环境监测、生物材料监测与健康检查 要定期监测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将其控制在最高容许浓度以下。实施就业前健康检查,排除职业禁忌症者参加接触毒物的作业。坚持定期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工人健康情况并及时处理。

G. 职业中毒的安全防护措施有哪些

职业中毒是指劳动生产过程中,由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职业中毒的发生必须具有某些条件:生产环境中存在某种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而且,这种化学物质要达到可导致人中毒的浓度或数量,生产者必须接触一定的时间且吸收了达到或超过中毒量的有毒物质。所以,职业中毒的发生实际上是有毒物质、生产环境及劳动者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只要切断三者之间的联系,职业中毒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其预防措施可从以下几点来进行综合考虑。 (一)、消除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通过改革生产工艺流程消除有毒化学物质;用无毒的代替有毒的或用低毒的代替高毒的化学物质是最理想的措施。如采用无氰电镀工艺、无苯胶水、用毒性较低的甲苯、二甲苯代替高毒的苯等等,从根本上消除了危害较大的氰化物中毒和苯中毒的发生等。 (二)、降低车间毒物的浓度 如果不能依靠工艺有效消除毒物,则通过有效降低工作场所的有毒物质的浓度,具体可以采取管道化、密闭化和自动化生产和加强通风排毒设施,降低车间毒物的浓度,使之达到卫生标准,保护劳动者健康。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加强通风排毒将逸散在空气中的毒物排到车间外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方法,如利用厂房窗户对流的自然通风、加强机械通风。同时还要注意在生产过程中卫生设施的布局。使之符合劳动卫生要求,如可能产生有毒物质的工序和车间要单独设置,避免有毒和无毒工序车间混合在一起,以尽量减少接触毒物的人数和影响范围。 (三)、加强个体防护 做好个体防护和个人卫生在不能消除毒物或不能降低毒物浓度时显得非常重要。防护服装、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一方面可防止腐蚀性毒物对皮肤、粘膜的直接损害,另一方面也可防止毒物经皮肤粘膜吸收;防护口罩可有效阻止毒物从呼吸道吸收,一般如以粉尘、烟、雾等形式存在的化学物可选用机械过滤式的纱布口罩,而以气体、蒸汽形式存在的化学物则可选用化学过滤式防毒口罩,但要注意合理选用滤料。另外,注意加强个人卫生,如教育工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在车间饮水,进食和吸烟,下班后更衣沐浴等措施可减少职业中毒的发生机会。同时加强营养,增强体质也可防止中毒发生。 (四)、加强生产环境和健康监测 定期监测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及时找出毒物浓度超标的原因并及时处理,同时加强机械设备和通风设备的维护管理。严格就业前体检,检出就业禁忌症;并坚持定期的职业性健康检查,以早期发现工人健康受损情况并及时处理。

H. 如何预防职业中毒

防止职业中毒所采取的综合措施,分为消除毒物、控制毒物浓度、个体防护和卫生保健、卫生监督监测管理等几个方面。

消除毒物

从生产工艺中消除有毒物质,以无毒或低毒物料或工艺代替有毒、高毒物料或工艺,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防毒问题的办法,也是防毒方面的一个重要科研方向。如不用有机溶剂的水溶性漆,不用氰化物的无氰电镀。

控制毒物浓度

降低空气中毒物含量,使之达到或低于最高容许浓度,是职业中毒预防的中心环节,可以通过技术革新实现机械化、密闭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并合理布置厂房和设备等措施实现。如把敞口设备改为密闭设备,有毒物料的加料、搅拌、搬运、包装等过程实现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操作等。隔离操作和仪表控制,可以起到隔离作用,防止人与有害物质接触而引起中毒。密闭的生产设备仍然有有毒气体逸出时,或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设备无法完全密闭时,就可以采取通风排毒措施来防毒。通风排毒的方法有局部排风、局部送风和全面通风换气三种,其中以局部排风的效果最好,最为常用。通风排毒可以将作业场所有毒气体等及时排走或稀释到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值以下。对于生产过程中排出来的有毒气体予以净化回收,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有毒物质对人或环境的侵害,同时回收利用也有一定的变废为宝的作用,对于生产和防毒来说都有重要意义。严格执行生产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检查、维修,防止跑、冒、滴、漏、污染环境。加强对生产车间的空气监测,控制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使之不超过国家工业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

个体防护和卫生保健

搞好个体防护和个人卫生,对预防职业中毒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生产作业中,必须配备合适的防护服和防护用品,如接触强酸、强碱作业的工人应配备耐酸耐碱的工作服,接触有毒粉尘作业的应配备防尘工作服。根据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的程度还要配备相应的呼吸防护器具,如防尘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等。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减少毒物作用机会,车间应设置洗手、淋浴设施、个人专用更衣箱等,接触经皮肤吸收及局部作用危险性大的毒物,要有皮肤清洗消毒和冲洗眼睛的设备。作业者不应在有毒车间生产用炉上热饭菜、烤食物,禁止在车间内进食,饭前要洗手,不用污染的手拿食物。严格执行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开展职业卫生教育,使职工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和危害,掌握预防职业中毒的基本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卫生监督监测管理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中毒,必须严格执行预防性卫生监督、经常性卫生监督和定期检测制度。预防性卫生监督就是严格执行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监督,使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经常性卫生监督就是企业和个人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卫生法规,使作业场所的有毒物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以下,防止职业中毒的发生。定期监测制度就是对生产过程中经常操作或定时观察易接触有害因素的作业点,确定测定点,悬挂标志牌,实行定点定期监测管理。

I. 职业中毒应该如何预防

在新建、扩建、改建厂房,或采用新工艺、使用新原料前,应认真考虑预防职业病的问题,认真做好卫生设计工作,对已投产的厂房应从以下措施着手。

生产技术

(1)大搞技术革新、工艺改造。这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途经,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控制和消除某些职业性毒害。例如:化工生产中的反应釜常因密闭性能不好,跑、冒、滴、漏现象严重,造成有害气体大量逸出。现在,颜料生产中,将液相反应改为固相反应,消除液态物蒸发所造成的毒害。又如,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等。

(2)综合利用。开展废气、废水和废渣的综合利用,变“三废”为“三宝”,不仅可回收化工原料,而且大大减少毒物的危害。

技术措施

增加通风排气设备,如制漆作业点的局部排气柜,将有毒气体局限化并及时排出;对少数高毒物质,必须采取严格密闭,隔离式操作,以避免或减少直接接触。

预防措施

(1)建立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网。由各级领导负责,有关方面大力协作,建立一个专业防治机构以及劳动保护专职人员组成的防护网,开展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2)建立空气中毒物浓度测定制度。定期测定,以提供改进预防措施的依据。

(3)建立工作前体检、定期体检制度。工作前体检在于防止患有某些疾病的人不适于该工作,如有明显肝病的人,不宜从事接触四氯化碳的工作;血液系统明显异常的人,不宜从事接触铅、苯工作等。定期体检目的在于早期发现毒物对人体的影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4)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一种辅助措施,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口罩、面具、袖套、眼镜等。

(5)在接触毒物过程中要振奋精神,改造环境,战胜毒害。平时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一旦受到毒物侵害,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发起人体各部器官、组织的旺盛机能和抗病因素,易于战胜疾病,恢复健康。

23.电磁辐射的伤害表现在哪里

电磁辐射污染又称电子雾污染,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和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微波炉、收音机、电视机以及手机等家用电器工作时,会产生各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充斥空间,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任何物质,当电磁波辐射的强度超过人体或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会对人体造成污染。

一些受到较强或较久电磁波辐射的人,已经有了病态表现,主要反映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表现为头痛,心悸,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律不齐,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乏力,免疫功能下降等;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容易激动,失眠;

(3)视觉系统的影响:为使眼球晶体混浊,严重时造成白内障,是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影响视力;

(4)对生殖系统的影响:表现为性功能降低,男子精子质量降低,使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

(5)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激素分泌、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诱发癌症以及糖尿病、遗传性疾病等病症,对儿童甚至还可能诱发白血病;

(6)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有关研究表明,电磁波的致病效应随着磁场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频率超过10万赫兹以上,可对人体造成潜在威胁。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生活过久,电磁波的干扰,使人体组织内分子原有的电场发生变化,给组成脑细胞的各种生物分子以一定程度的破坏。产生过多的过氧化物等有害代谢物,甚至使脑细胞的DNA密码排列错乱,制造出一些非生理性的神经递质。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标准的辐射剂量下,人体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

J. 毒物危害的四种预防措施

防止金属类毒物危害的措施有组织措施、卫生技术措施、个人防护措施和卫生保健措施。防止金属类毒物危害的卫生技术措施有:
(1)以无毒、低毒的物料或工艺代替有毒、高毒的物料或工艺;
(2)生产过程密闭化与控制尘毒源;
(3)通风排尘、毒;
(4)改进操作技术和生产设备,加强设备维修保养,消除跑、冒、滴、漏;
(5)仪表远距离操作或隔离操作。

阅读全文

与如何预防职业化学中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1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8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4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9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8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6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