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dtpa化学式如何与锝偶联

dtpa化学式如何与锝偶联

发布时间:2022-09-22 07:22:49

‘壹’ Gd-dtpa增强的机制是

Gd_DTPA增强的机制是核磁共振对比剂,注射后可提高核磁共振检查的效果。它不仅可以提供人体不同解剖方位上极为清晰的断面影像,而且,对于反应组织生物化学改变具有重要的潜在能力。磁共振成像目前已应用在全身各个部位疾病的诊断,对于神经系统疾患效果尤为突出。


安全隐患:

1、核磁共振,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都有绝佳的诊断功能。

2、肝、肾等实质器官有的病变在平扫时由于其密度与周围正常组织没有差别而不能显示,增强核磁共振,注射造影剂后,使肿瘤与正常组织形成明显区别,有利于找到肿瘤组织并给予定性,判断肿瘤分期、分级、能否切除。另外,增强扫描可以应用于血管成像。



‘贰’ 地电化学勘探及其异常评价

地电化学油气勘探和评价方法是俄罗斯一项新的专利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地电化学油气勘探方法首先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油气区、乌拉尔油气区及滨里海油气区的二十多个油气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明显的经济效益,由地电化学方法所确定的十几口预探井中80%的为油气流井。随后该技术在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开始得到应用。

1998年,国内在引进了地电化学油气勘探方法的基础上,开发出了适用于复杂地表条件下油气勘探的油气微量元素示踪技术,建立了地电化学分析实验室,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土样微量元素提取和分析的能力,为盆地含油气性评价、构造或非构造油气藏的预测和定位提供了新的分析手段(文百红,2001)。地电化学油气勘探方法已先后在柴达木盆地涩北一号气田、鄂尔多斯盆地四郎庙油田和安塞油田进行了应用实验,所确定的油气藏边界与钻探证实的油水或气水界面对应良好,在局部地段,还预测了新的油气储层位置。

在合肥盆地,地电化学勘探主要在双墩-吴山庙(简称北区)和防虎山(简称南区)等两个地区进行了尝试性的工作。

(一)地电化学油气检测技术原理及方法

1.微量元素示踪原则

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在油气藏上方近地表土壤中的油气微量元素与在油气藏范围之外近地表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在含量、元素组合关系和同位素比值关系上都存在明显差异(柴之芳等,1994)。利用油气微量元素在组成和结构上的这些差异,进行油气藏分布范围的圈定、油气属性的判别、油气藏深度的反演计算等,是地电化学油气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1)油气藏分布范围的圈定原则。油气微渗漏主要在油气藏边缘气水或油水接触带上产生,其油气微量元素异常反映了油气藏直接盖层中油气渗漏的位置及渗漏方式。因此,利用油气微量元素异常的晕环状结构,可以有效地确定油气藏的边界位置。

(2)含油气性的评价原则。通过对国内外地电化学油气检测实例的对比分析,发现油气微渗漏的微量元素比值w(V)/w(V+Ni)>0.5主要是气藏(田)的反映;0.1<w(V)/w(V+Ni)<0.5是油气藏(田)的反映,而w(V)/w(V+Ni)<0.1主要为油藏(田)的反映。

(3)有机质成熟度的评价原则。一般来说,油气微渗漏微量元素比值w(Co)/w(V)<0.1表示有机质尚未成熟;0.1<w(Co)/w(V)<1表明有机质属低成熟类型;1<w(Co)/w(V)<10表明有机质处于成熟阶段;而10<w(Co)/w(V)则表明有机质属于高成熟或过成熟类型。

(4)目标埋藏深度的推算原则。按照油气微渗漏的浮渗流模垂(文百红,2001),根据已知油区上方的微量元素异常分布特征推测区域盖层的有效地层输导参数,然后根据研究区油气微渗漏异常的特征参数,利用深度反演公式推算油气渗漏源的埋藏深度。

2.地电化学油气检测的微量元素指标

原油、凝析油和湿气中含有30多种微量元素,已检测出的微量元素40%以上集中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有多价态的过渡元素中。这些过渡元素主要富集在抽提物的沥青质和非烃中,在芳烃和重正构烷烃中含量较少。

油气藏中的这些微量元素在油气微渗漏过程中可随渗漏气体迁移至地表或溶解在孔隙水中,在毛细作用下向上迁移,在近地表环境被化学还原或进入吸附水中或被土壤颗粒所吸附,其含量和组合关系与周围背景条件下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组合关系具有明显的特征差异。实践表明,通过采集油气区内、外的土样,进行油气特征微量元素的提取分析,可用来追踪油气渗漏路径和分布规律、评价油气的基本属性和品质。

目前,用来评价盆地含油气性的主要微量元素指标有:Ti、V、Ni、Cr、Co、Mn、Cu、Pb、Zn、Fe、I、Br等。

Tedesco和Goudge(1989)对微量元素在油气勘探中进行了许多成功的应用实验。Roeming和Donovan(1985)利用DTPA提取的Fe和Mn晕环状异常与Bell Creek油田分布对应很好;俄罗斯地质勘探家雷斯、奥登堡、阿列克谢耶夫等(1994、1996)在西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地区利用地电化学方法和热磁地球化学测量提取了油气区土壤中Ni、Co、V、Cu、Pb,Zn、Cr、Mn、Ga等微量元素,有效地确定了油气藏(田)的分布范围。

(二)指标组合优选

考虑到合肥盆地实际的地质和地貌条件,并结合在鄂尔多斯盆地、六盘山盆地、民和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工作经验,在油气检测和评价指标优选时,主要考虑了下列三个原则:

(1)地表油气显示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的组合;

(2)受地貌特征影响较小;

(3)可进行油气属性评价。

根据上述原则,选定了7种指标进行合肥盆地重点勘探目标区的油气检测和评价,具体指标及其油气指示性如下:

吸收态微量元素Ni——陆相油气的主要指标

吸收态微量元素Co——芳烃组分的主要指标

吸收态微量元素V——海相油气的主要指标

吸收态微量元素Mn——轻烃渗漏蚀变作用的主要指标

吸收态微量元素Zn——轻烃渗漏蚀变作用的主要指标

吸收态微量元素Cu——轻烃渗漏蚀变作用的主要指标

吸收态微量元素Pb——轻烃渗漏蚀变作用的主要指标

(三)油气检测异常初步评价

1.地电化学测试结果的统计特征

通过对合肥盆地北区和南区土样微量元素地电化学测试结果统计,得到7种微量元素指标的特征值(表3-15)。

从统计结果来看,除了Pb以外,南区其他元素的背景值均高于北区;除了Pb和V以外,南区其他元素的背景偏差值比北区大;南、北两区总的变异系数大小不完全一致:北区的变异系数最大值(Co为0.902)虽然不如南区(Co为1.463),但是所有的变异系数均较大;而南区的变异系数V、Zn、Cu均小于北区。两区变异系数的共同特点是:以与芳烃关系密切的Co有最大的变异系数,说明这两个地区在区域背景上均有明显的油气渗漏现象。

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黄土塬地区采集的土样地电化学提取结果相比(表3-16),合肥盆地两个地区的7种微量元素中,Mn的含量高出近百倍,Co的含量高出近10倍,而其他微量元素基本一致。这种差异可能与合肥盆地中含有较高的淋滤成因的Mn、Co有关。

表3-15合肥盆地地电化学油气检测微量元素特征统计表

表3-16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地电化学油气检测与合肥盆地微量元素特征统计表

2.微量元素指标的相关性

从合肥盆地北区地电化学获取的多种微量元素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表3-17)可以看出,不同的微量元素指标之间相关系数相差很大,而且有正有负。在21个相关系数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Ni和Mn,为0.542;其次是Ni和Cu,为0.509;第三为Cu和V,为0.422。说明Ni、Mn、Cu和V四元素具有较好的共生组合关系,是主要的油气微渗漏的指示指标。Co和Pb与其他元素的相关系数很小,小于0.24,说明Co和Pb是较独立的指示指标。Zn与其他元素的相关系数最小,甚至存在负相关,表明Zn是完全独立的指示指标。

表3-17合肥盆地地电化学油气检测北区微量元素指标相关系数矩阵表

从合肥盆地南区地电化学提取的多种微量元素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表3-18)来看,不同的微量元素指标之间相关系数比北区的大,在21个互关系数中,相关系数最大的是Co和Mn,为0.802;其次是Co和Pb,为0.736;第三是Pb和Cu,为0.728;第四是Ni和Mn,为0.631。说明Co、Mn、Pb、Cu和Ni5种元素具有较好的共生组合关系,是主要的油气微渗漏的指示指标。Zn与其他元素的相关系数很小,小于0.23,说明Zn是较独立的指示指标。V与其他元素的相关系数最小,甚至负相关,表明V是完全独立的指示指标。

表3-18合肥盆地地电化学油气检测南区微量元素指标相关系数矩阵表

通过统计特征参数和相关系数,发现北区油气渗漏显示比南区小,油气指示以Ni、V为主,综合评价指标为Ni、V、Co、Zn等4种元素;南区油气渗漏显示明显,油气指示以Co、Ni为主,油气综合评价指标为Co、Ni、Zn、V等4种元素。

(四)油气检测异常的属性评价

根据微量元素w(Co)/w(V)比值关系,研究了渗漏油气成熟度分布的基本特征(图3-33),两个研究区的w(Co)/w(V)值均很高(68.3和102.9),比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柴达木盆地西部和民和盆地等含油气盆地高出近10倍多。其可能的成因解释是,合肥盆地红色土壤中淋滤成因的Co的平均含量均较北方高,而V的含量基本相当,因此w(Co)/w(V)值较大;另外,由于印支运动强烈的冲断作用,使古生界和元古宇烃源岩埋藏深,成熟度加大,如青白口系刘老碑组、寒武系及奥陶系海相烃源岩已处于凝析油-干气阶段;第三是因为中—上侏罗统大量沉积物加载,造成了下侏罗统烃源岩热成熟作用加快,达到了成熟—高成熟阶段。

图3-33合肥盆地地电化学油气检测w(Co)/w(V)比值异常值等值线图

a—北区;b—南区

微量元素w(V)/w(V+Ni)的比值(表3-19)显示,两个研究区的平均值分别为0.015和0.018,与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柴达木盆地西部和民和盆地的类似。由于微量元素比值w(V)/w(V+Ni)<0.1,根据微量元素示踪原则,推断合肥盆地中部烃源岩在目前的热演化条件下,以生油为主,主要勘探目标应为油藏。

表3-19合肥盆地的电化学油气检测微量元素属性评价结果

(五)地电化学油气远景预测

有利勘探地区预测原则是:第一,在油气远景区周边有多种微量元素晕环状异常显示;第二,热演化程度指标w(Co)/w(V)比值异常较大;第三,处于隐伏断裂的裂隙发育部位;第四,油气微渗漏的深度相对较浅。

根据上述原则和地电化学油气检测结果,在这两个地区预测了7个含油气远景区,即北区的双枣树-河东乡Ⅰ级远景区、桃园坊西Ⅰ级远景区、炎刘镇Ⅱ级远景区和兰仓星西Ⅲ级远景区。南区的椿树镇-井王乡Ⅰ级远景区、聚星街南Ⅱ级远景区和聚星街街东Ⅱ级远景区(图3-34)。

图3-34合肥盆地地电化学油气检测油气远景区预测图

1.北区地电化学油气远景区(图3-34a)

(1)双枣树-河东乡Ⅰ级远景区。微量元素Co、Ni、V、Cu、Mn5种指标呈晕环状异常,NE-SW向展布,面积为42km2;w(Co)/w(V)平均值大于100,表明其演化程度已很高,评价为I级远景区。

(2)桃园坊西Ⅰ级远景区。微量元素Co、Ni、Cu、Mn4种指标呈晕环状异常,等轴状展布,面积为23km2;w(Co)/w(V)平均值大于150,表明其演化程度已很高,评价为Ⅰ级远景区。

(3)炎刘镇Ⅱ级远景区。微量元素Co指标呈晕环状异常,等轴状展布,面积为21km2;Cu、Mn、V、Pb4种指标的晕环状特征较明显;w(Co)/w(V)平均值大于85,表明其演化程度已很高,评价为Ⅱ级远景区。

(4)兰仓星西Ⅲ级远景区。微量元素Mn、Ni、Pb、Zn四种指标是较规则的晕环状异常,等轴状展布,面积为9km2;但w(Co)/w(V)平均值小于50,表明其演化程度较其他远景区低,评价为Ⅲ级远景区。

2.南区地电化学油气远景区(图3-34b)

(1)椿树镇-井王乡Ⅰ级远景区。微量元素Co、Mn、V、Pb、Ni5种指标呈晕环状异常,NW-SE向展布,面积为33km2;w(Co)/w(V)平均值大于200,表明其演化程度已很高,评价为Ⅰ级远景区。

(2)聚星街南Ⅱ级远景区。微量元素Co、Mn、Ni、Zn4种指标总体上呈晕环状异常,NE-SW向展布,面积为19km2;w(Co)/w(V)平均值大于150,表明其演化程度已很高,评价为Ⅱ级远景区。

(3)聚星街东Ⅱ级远景区。微量元素Co、Cu、Mn、Ni4种指标总体上以晕环状异常呈NE-SW展布,面积为23km2,w(Co)/w(V)比值大于100,表明其成熟度已经很高,评价为Ⅱ级远景区。

‘叁’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简称物化探所)作为国家现代地质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担负着我国地学领域中勘查地球物理(物探)与勘查地球化学(化探)两大学科的研究开发及推动相关技术进步的任务,形成了拥有电磁场精细勘查、弹性波场勘查、位场勘查、地下物探、航空物探、物探数据处理、应用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填图、生态环境地球化学、深穿透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研制、油气物化探理论与方法、矿产资源勘查研究等物化探技术方法的国家级科研技术创新基地。

2009年承担各类科研地调项目99项,年度经费共计9774万元。其中:国家科技及专项项目(课题)27项,经费2794万元;地质调查项目38项,经费3704万元;省级财政专项5项,经费2826万元;所长基金29项,经费450万。

所长兼党委书记韩子夜(中)、副所长徐刚峰(右二)、副所长胡平(左二)、副所长徐龙强(右一)、副所长史长义(左一)

2009年重要科技进展及科研成果

航空电法测量技术应用及新技术研发均取得重要进展:“863”重大计划课题“时间域航空电磁勘查系统研制”成功实现了磁矩达到50万A·m2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查发射机研制,高灵敏度宽带三分量感应线圈传感器、实时宽带高精度数据采集收录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试验取得了实质性的阶段成果。以国产Y12IV型飞机作为时间域固定翼航空电磁系统的运载平台的飞机改装方案通过风洞试验。

采用频率域航电仪与航磁、航空放射性测量仪集成的航空物探综合站首次完成了省部合作项目“内蒙古二连浩特—东乌旗地区1:5万航空物探综合站勘查”项目,实现了24万km2大面积、区域性地球物理测量,查明了测区电磁场、磁场和放射性地球物理场的基本特征。研究了区内主要地质体、地质现象的电磁识别技术,进行了航空视电阻率岩性构造填图,为该区进一步普查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地质资料。圈定了有明确找矿意义的179处基岩导体异常,重点解剖6处,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成果。

由3架Y1211型飞机组成的机队,搭载着物化探所航空物探室研制的HDY—402型三频航空物探(电磁放)综合站,在石家庄中核集团标准源上进行航空伽玛能谱仪静态及动态标定。

实现了瞬变电磁测量结果的动态可视化三维解释:在“863”计划探索导向类课题“复杂地电条件下瞬变电磁三维异常特征反演”项目的支持下,完成了复杂地电条件下瞬变电磁三维有限差分法正演数值模拟,解决了正演三维模型可视化输入输出、计算速度慢、边界效应影响大等关键技术;实现了瞬变电磁场与三维地质体相互作用的动态可视化,研制了动态可视化地下三维瞬变电磁场程序模块,为形象地描述地下瞬变电磁场不同衰减时间的空间分布形态,研究瞬变电磁法的机理及扩散过程,理解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图示工具;实现了定源回线瞬变电磁三维异常特征反演,为瞬变电磁实测数据的三维处理和解释最终走向实用化提供了一套新的方法技术。

物化探技术在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中初见成效:青海木里地区物化探勘查实验研究表明,应用物化探综合技术可以圈定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有利区带(块)。化探异常可以指示水合物物质来源,圈定天然气水合物分布范围,物探方法可以进一步圈定水合物有利赋存的有利构造部位。实验结果还表明,木里地区水合物除煤型气来源外,还有原油伴生气来源,因此木里地区既要关注天然气水合物,也要关注油气资源,应进行综合能源调查与评价。

青海木里工作照

“矿产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规程”完成了CSAMT法技术规程的起草:在广泛征求国内相关单位和专家意见,广泛收集研究地矿、石油、煤炭等行业现有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吸收了CSAMT法国内外最新发展与实用性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而确定了CSAMT法的作业流程、各项技术指标和质量检查与评价标准及相关附录。该规程内容齐全、层次清晰、格式规范、编制基础扎实、依据充分;各项指标合理、要求具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规范电性CSAMT法的地质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中蒙边界填图项目野外工作照

在中蒙跨界区域圈出大型矿靶区32处:“中蒙边界地区地球化学块体编图”项目制订了针对中蒙边界荒漠戈壁区和草原区的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技术标准,为双方开展联合地球化学编图和对比研究奠定了基础。完成中蒙接壤地区31万km2的1:100万69种元素地球化学填图,结合1:20万区域化探数据编制了中蒙边界100万平方公里1:100万和1:20万地球化学图,建立了大型矿地球化学预测标志。预测银多金属大型矿靶区31处,斑岩型铜金矿靶区1处;首次制作出世界最大的白云鄂博稀土矿地球化学图,并新发现大规模稀土元素异常2处。

钻天山示范区靶区优选结果示意图

“隐伏斑岩型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异常结构和定位预测方法研究”项目成果:为在我国东部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的地区开展地球化学勘查提供了方法技术,拓展了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研究的思路。对九—瑞成矿带斑岩型块状硫化物型Cu多金属矿的成矿远景进行了预测,在成矿远景区内优选出了找矿靶区。筛选出用于斑岩型块状硫化物型Cu多金属矿勘查的地球化学新指标,包括分散元素、稀土元素、常量化学组分等。兼顾矿化过程中富集和贫化作用两类元素地球化学信息的需要,建议土壤测量样品加工采用水筛方式,粒级确定为—20~+150目。总结归纳出斑岩型块状硫化物型Cu多金属矿矿致异常结构规律。在钻天山示范区I号异常地段同时出现富集和贫化两类元素异常,是有进一步工作意义的找矿靶区。以成矿地球化学环境及异常结构规律为基础,提出了隐伏斑岩型块状硫化物型Cu多金属矿预测定位方法技术。

“内蒙古自治区白乃庙巴彦呼舒高石山等地区铜铅锌多金属矿物化探新方法查证”成果:通过1:25000地质调查,了解了白乃庙、高吉高尔-海力敏、罕达盖林场工区地层、岩浆岩、构造、矿产分布特征,为物化探异常解释提供了依据。通过1:25000相位激电测量、岩屑测量,总结了工作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圈定视相位异常19处、化探多元素组合异常10处。优选重点物化探综合异常进行了1:10000地质简测、相位激电测量、岩屑测量,进一步了解了异常特征和地质成矿条件。提出找矿靶区5处(罕达盖林场工区3处、高吉高尔工区2处)。其中罕达盖林场工区东北部以Mo为主的多金属异常,有的样品Mo含量已达边界品位,钻探结果证实该异常是斑岩型钼多金属矿的显示。根据罕达盖林场工区ZK0002钻孔原生晕测量结果,对多种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除Fe、Cu外,该区Mo也是一种重要的成矿元素。提出了适用于半干旱草原区铜铅锌多金属矿勘查及定位预测的综合物化探方法技术组合。

罕达盖林场工区Mo异常

“矿产勘查中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新指标及其应用研究”入选中国地质学会2009年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同位素、硫(碲)、稀土元素等指标为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提供了更加系统全面的信息。发生贫化的元素与发生富集的元素在地球化学勘查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综合利用元素的富集和贫化规律构建异常结构模型,是实现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指标定量化的基础。这项研究成果不仅为大兴安岭中北段异常成矿前景评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技术,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地球化学勘查指标和方法技术应用的基础理论,对促进学科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方法技术研究指明了方向。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系列标准物质研制成果: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系列标准物质包括15个水系沉积物、12个土壤、10个生物样品,共计37种。这些标准物质从我国地质调查的需求出发,研制了为广大地质分析实验室广泛接受的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GSD1-8,补充了中国西部干旱荒漠区,中国东北森林沼泽区、滩涂等不同景观、不同性质的水系沉积物和土壤样品,基本涵盖了中国主要景观区和主要土壤类型。研制的10个生物样品使物化探所的生物标准物质数量达到35种,涵盖了中国主要大宗农产品与主要生物类型。水系沉积物与土壤样品定值元素达72种,生物样品定值元素达59种,定值元素多、定值精度高,能满足矿产勘查、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动植物检疫、农业与环境调查等领域的需求。

标准物质候选物采样点位示意图

“覆盖区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技术完善与标准建立”成果:提出细粒级样品是在干旱荒漠戈壁覆盖区进行深穿透地球化学调查的有效采样介质。初步建立了荒漠戈壁覆盖区准平原化过程中元素的分散模型,了解了深部含矿信息在地表的富集层位、富集粒度和赋存状态,发现深部含矿信息富集在垂直剖面顶部的弱胶结层细粒级粘土和铁锰氧化物膜中,剖面底部靠近矿体的风化层。研制了针对荒漠戈壁覆盖区4个金属活动态分析的内部标准样,初步给出了50余种元素的全量、一步提取和四步提取的内部参考值。在干旱荒漠戈壁区进行了浅钻取样试验研究,初步提出了浅覆盖区浅钻化探取样的可行性。编写了《干旱荒漠戈壁覆盖区穿透性地球化学技术操作规范(草案)》。在黄土覆盖区、冲积物覆盖区进行了地气捕集剂实验的空白控制、不同类型和不同浓度捕集剂的地气实验以及地气元素组分特征方面的研究,发现地气中成矿元素Cu、Pb、Zn、Ni等元素含量最高,地气方法最适合用于覆盖区寻找多金属矿床。

干旱荒漠区野外采样工作照

干旱荒漠戈壁覆盖区浅钻地球化学取样工作照

“吉林省农田生态系统区域地球化学评价”项目研究成果简介:“吉林省农田生态系统区域地球化学评价”系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实施的“吉林省农业地质调查——吉林省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项目的子项目。经过4年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获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对吉林省农田区有毒有害与有益营养元素的自然来源与人为来源进行了追踪,建立起元素生物有效量与影响因素间的定量关系模型;通过定量关系模型,利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对研究区表层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整体评价。吉林省农田区有毒有害与有益营养元素的生态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生产的玉米、水稻等大宗农产品全部是安全食品,且多为绿色食品。但蔬菜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现象普遍。农作物中重金属来源甄别研究结果显示:农作物中有相当一部分重金属并不是来自于土壤,而可能主要是来自大气。吉林省农田生态系统安全性预测结果显示:研究区目前整体环境质量良好,但研究区中东部土壤酸化严重,有32%面积的土壤已基本丧失酸缓冲能力,有34%面积的土壤酸缓冲能力已较弱,迫切需要防止土壤酸化加剧。

研究区大气干湿沉降物中As含量分布图

中国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评价标准研究:“中国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评价标准研究”是“中国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标准体系研究与成果集成”项目的工作内容之一。本项目查清了以山西、江苏、湖南/浙江、黑龙江/吉林为代表的4个研究区内17项元素指标的累积程度和累积途径,并针对元素的存在形态特点确定了用于多种元素活性组分研究的提取剂AB-DTPA。通过对根系土元素含量与农作物籽实中元素含量间相关性的研究,确定了当农作物中出现元素含量超过食品卫生标准时,土壤中元素全量和有效量的临界值,构建了各研究区土壤元素生态效应评价的定量标准体系及安全和预警指标,为其他景观区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标准体系的研制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研究区土壤中有效氮与全氮含量关系图

珠江水系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成果:项目通过珠江水系北江、东江、流溪河、潭江及西江(广东省境内河段)干流及其重要支流河水悬浮物,河水、底泥、沉积柱、流域内主要地层岩体等样品地系统采集与分析,查明了元素在底泥—悬浮物—河水中的分布与分配特征,以及丰水期、枯水期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区域地球化学元素分布、元素组合、稀土配分等特征显示,水系中重金属等元素含量与汇水域地球化学背景、矿床分布及矿产开发等人类活动污染有关;沉积柱、重矿物组合、铅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河流中重金属等元素主要为自然成因,但已叠加有人为污染;结合径流量资料,计算了珠江水系主要河流每年输送进入珠江三角洲平原区的元素通量,以及珠江水系输送入海中的元素通量。该项成果为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土壤中重金属异常元素的成因来源研究、珠江口近岸浅海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提供了基础资料。

珠江水系丰水期悬浮物态Cd浓度分布

珠江水系丰水期水溶态Cd浓度分布

‘肆’ 应用Gd-DTPA增强MRI对面神经麻痹诊断有什么帮助

磁共振成像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它不仅可以提供人体不同解剖方位上极为清晰的断面影像,而且,对于反应组织生物化学改变具有重要的潜在能力。磁共振成像目前已应用在全身各个部位疾病的诊断,对于神经系统疾患效果尤为突出。

日本矶野道夫应用二乙三胺五乙酸钆(Gd-DTPA)作增强MRI,对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及鼓室部造影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近年来随着MRI的普及,用于听神经肿瘤或面神经鞘瘤诊断的报告增多,而增加MRI对听神经肿瘤和颜面神经鞘瘤的诊断极有帮助。

‘伍’ 化学渗透假说如何解释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1.NADH的氧化,其电子沿呼吸链的传递,造成H+ 被3个H+ 泵,即NADH脱氢酶、细胞色素bc1复合体和细胞色素氧化酶从线粒体基质跨过内膜泵入膜间隙。
2.H+ 泵出,在膜间隙产生一高的H+ 浓度,这不仅使膜外侧的pH较内侧低(形成pH 梯度),而且使原有的外正内负的跨膜电位增高,由此形成的电化学质子梯度成为质子动力,是H+ 的化学梯度和膜电势的总和。
3.H+ 通过A TP合酶流回到线粒体基质,质子动力驱动A TP合酶合成A TP。

‘陆’ 如何用碳二亚胺法将半抗原偶联到

我曾经做过小分子和蛋白质的偶联,有一些自己总结的综述,你可以参考以下:
人工抗原合成常用的载体
载体表面应首先应具有化学活性基团,这些基团可以直接与抗生素(antibiotic)或农分子偶联,这是化学偶联制备抗原的前提;其次,载体应具备一定的容量,可以偶联足够的分子;载体还应该是惰性的,不应干扰偶联分子的功能;而且载体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且应该是廉价易得的。
常用来作为合成人工抗原的载体蛋白质有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钥孔血蓝蛋白(KLH)、人血清白蛋白(HSA)及人工合成的多聚赖氨酸(PLL)等。这些蛋白质分子中的α和ε-氨基(等电点8和10)、苯酚基、巯基(等电点为9)、咪唑基(等电点为7)、羧基(等电点2~4,大部分来自天冬氨酸或谷氨酸的β-和γ-羧基)等在等电点pH条件下,一部分成为质子,另一部分未质子化的亲核基团则具有反应活性,可与半抗原中的对应基团结合。当然,这些基团的反应性也取决于蛋白质各种氨基酸残基的微环境。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AS)分子中含有大量的赖氨酸,故有许多自由氨基存在,且在不同pH和离子强度下能保持较大的溶解度。此外,这些蛋白质在用有机溶剂(如吡啶、二甲基甲酰胺)溶解时,其活性基团仍呈可溶状态,因此,这两种蛋白质是最常用的载体蛋白质[30]。近年来,有研究报道用人工合成的多聚肽(最常用的是多聚赖氨酸)作载体,表现出能增加半抗原的免疫原性,从而使产生征对半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可能性增加,被广泛应用[31,32]。
1.2.2人工抗原合成方法
小分子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效果会受到偶联物的浓度及其相对比例、偶联剂的有效浓度及其相对量、缓冲液成分及其纯度和离子强度、pH以及半抗原的稳定性、可溶性和理化特性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是在条件温和的水溶液中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共价结合,不宜在高温、低温、强碱、强酸条件下进行。一般是由半抗原上的活性基团决定偶联合成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如下:
1.2.2.1分子中含有羧基或者可羧化的半抗原的偶联
1)混合酸酐法(mixed anhydride method):也称氯甲酸异丁酯法。半抗原上的羧基在正丁胺存在下与氯甲酸异丁酯反应,形成混合酸酐的中间体,再与蛋白质的氨基反应,形成半抗原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2)碳二亚胺法(CDI):碳二亚胺(EDC)使羟基和氨基间脱水形成酰胺键,半抗原上的羧基先与EDC反应生成一个中间物,然后再与蛋白质上的氨基反应,形成半抗原与蛋白质的结合物(见图1.5)。EDC被称作零长度交联剂之一,因为它作为酰胺键的形成介质并没有形成手臂分子。
此连接方法十分简便,只需将载体蛋白质和抗原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适当的溶液中,然后加入水溶性碳化二亚胺,搅拌1~2h,置室温24h,再经透析即可。如果半抗原分子中不含羧基,可通过某些化学反应引入羧基。在引入羧基后,也可用上述方法进行偶联。
1.2.2.2含有氨基或可还原硝基半抗原的偶联
1)戊二醛法:双功能试剂戊二醛的两个醛基分别与半抗原和蛋白质上的氨基形成schiff键(-N=C<,在半抗原和蛋白质间引入一个5碳桥。这一反应条件温和,可在4~40℃及pH6.0~8.0内进行,操作亦简便,因此应用广泛。戊二醛受到光照、温度和碱性的影响,可能发生自我聚合,减弱其交联作用,因此最好使用新鲜的戊二醛。
2)重氮化法:用于活性基团是芳香胺基的半抗原,芳香胺基与NaNO2和HCl反应得到一个重氮盐,它可直接接到蛋白质酪氨酸羧基的邻位上,形成一个偶氮化合物(见图1.6)。
1.3.2.3含羟基半抗原的偶联
1)琥珀酸酐法:半抗原的羟基与琥珀酸酐在无水吡啶中反应得到一个琥珀酸半酯(带有羧基的中间体),再经碳二亚胺法或混合酸酐法与蛋白质氨基结合,在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间插入一个琥珀酰基(图1.7)。
2)羰基二咪唑法:N,N’-羰基二咪唑是引入羰基的高活性试剂,在肽合成中首次表明了是形成极好的酰胺键试剂[33]。含羟基的分子同羰基二咪唑反应,形成中间体咪唑基甲酸酯,它能和N-亲核试剂反应,得到N-烷基化的甲酸酯键,通常蛋白质通过N-端(α-氨基)和赖氨酸侧链的(ε-氨基)和分子形成不带电的类似尿烷的衍生物,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
1.2.3影响人工抗原质量的因素
人工抗原免疫原性的好坏,与多种因素有关。对不同的物质,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常常需要在得到抗体后对免疫偶合物的具体合成方法进行重新调整。但总的说来,影响人工抗原质量的因素主要有:
1) 偶联比
偶联比过去人们认为,联接到蛋白质分子上的半抗原数目要尽可能多。但实验证明,过多的半抗原并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这是因为载体上覆盖的半抗原分子过多时,可能不利于载体与淋巴细胞表面结合,不能使载体引起免疫反应。实际上,每个载体分子连接上一个半抗原分子就足以产生抗体。有人认为,以BSA为例,连接到蛋白分子上的半抗原数以5~20为宜。而荣康泰等用不同的载体制备对氧磷的人工抗原时,却发现各种载体的分子量不论是否接近,最佳结合比都不尽相同,并建议为了取得最佳免疫效果,应逐个确定各种载体的最佳结合比。
2) 偶联桥
有研究者认为,一定长度的手臂的介入,有助于半抗原暴露在外面,利于所产生抗体专一性的增强,如吴颂如等[34]发现,通常愈远离载体蛋白的基团,其特征反应愈明显。但也有一些研究者发现,手臂结构对免疫检测经常有不利的影响,有时产生的抗体对手臂结构亲和力特别强,对待测小分子亲和力却很弱,因此造成对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干扰。Sionf等[35]认为可以采取两种方法来避免因偶联桥而造成的不足:一是半抗原上相同位点结合蛋白质,但免疫原和包被抗原用不同的偶联桥;二是免疫原和包被抗原用相同的偶联桥,但与不同半抗原位点结合。Frieia[36]研究农酶免疫分析多年,他认为最好的偶联桥是3~6个直链的碳原子结构。
3)半抗原的分子空间结构
用来作半抗原的分子最好有分支结构,直链分子难以产生抗体。此外,有些抗生素(antibiotic)或农有多个可供蛋白质偶联的位点,但据研究报道,不同位点与蛋白质结合制备的人工抗原产生的抗体效价及亲合力都有差别,这可能是因为不同位点结合导致半抗原呈现的空间结构不一样的原因。如合成灭草松和吡虫啉人工抗原时,当利用半抗原不同位点与载体结合时产生的抗体效价和亲合力明显不一样[37、38]。因此,如果一个分子内有多个不同的结合位点时,最好尽可能利用不同位点都合成出人工抗原,然后,通过比较,筛选出最好的人工抗原用于制备抗体作为检测。
1.2.4人工抗原的质量评定
1.2.4.1浓度测定
人工抗原的绝对含量常以蛋白质的相对浓度表示(如每ml抗原溶液中含有蛋白质多少mg)。因此测定人工抗原的浓度与测定人工抗原溶液中蛋白质的相对含量(mg/ml)是一致的(这里也反映出人工抗原越纯,检出的浓度值愈准确)。常用的方法有紫外吸收法、Folin-酚法、双缩脲法、微量凯式定量法、染色结合法和荧光法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1.2.4.2纯度鉴定和结构分析
鉴定农人工抗原最常用的方法是紫外光谱扫描法,如果人工抗原的紫外吸收图谱不同于原载体蛋白和半抗原的紫外扫描图谱,则可初步证明人工抗原合成成功。
半抗原与载体分子反应后是否真正的连接在一起,如果发生连接,它们的连接基团又在哪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红外吸收光谱图或质谱分析得到解决。
利用吸附与分配层析和电泳技术可鉴定人工抗原的偶联的纯度。前者适应范围广,但鉴别的灵敏度较低。后者是用于大分子大分子酶标记物和某些半抗原偶联物的纯度鉴定。如果电泳图谱上只出现一条电泳带,则表明人工抗原达到电泳纯,否则说明人工抗原中含有有利的未偶联的物质。

1.2.4.3偶联比的测定
1)分光光度法
根据赵肃清等人的说法[39],如果半抗原的紫外最大吸收大于220nm(蛋白质在220nm以下会产生肽的强紫外吸收,如果半抗原的紫外最大吸收少于220nm,则与蛋白质肽的吸收发生重叠),则可根据蛋白质及其半抗原特定的吸收峰的光密度值和各自的摩尔消光系数,计算出结合到每个蛋白质分子上的半抗原分子数(可以参考文献[30]中的279-283页计算)。
2)标记抗原示踪法
在制备半抗原-蛋白质结合物时,向反应液中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标记半抗原,反应完成后,未结合的半抗原经透析除去,测定透析前后的放射性强度,就可以计算出结合百分比。再依反应时加入的蛋白质摩尔数即可知半抗原结合到蛋白质上的分子数。如果不用透析,也可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蛋白质沉淀剂或有机溶剂以提取结合的半抗原,测定半抗原-蛋白质结合物的放射性。同样可以计算出半抗原与蛋白质的偶联比。

阅读全文

与dtpa化学式如何与锝偶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5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7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10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2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3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6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7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7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6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8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52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