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化学:什么叫容易失去电子 什么叫难失去电子
核电核数是11,那么原子核带11个单位的正电荷 (因为质子数是11,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也是11,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原子核外有11个负电荷,这样钠原子就不显电性,现在原子核外失去了一个电子,就是说整个原子失去了一个电子,就少了一个负电荷,那么原子就多了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
当一个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四的时候,就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反之就容易得到电子,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结构(一个电子层是2个电子,多个电子层是8个电子)。
一个原子在形成化合物的时候得或者失去电子的数目,就是该元素在物质中的化合价,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钠元素的化合价就是+1价。
‘贰’ 电子一般少于4个.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这得以耗能的角度看。因除第一周期元素外,其它元素都是有最外层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的要求。所以当电子少于4个时,失去电子比获得4个以上的电子更省能量。所以……。
‘叁’ 化学电子得失规律
反应前后化合价由高变低的是氧化剂,得到电子,由低变高的是还原剂,失去电子。(高变低,氧化剂)
一般金属容易失去电子,像Na失去1个电子,形成2/8(这是电子层排布),达到外层的八电子稳定结构。非金属容易得到电子,像Cl得到一个电子,形成2/8/8,也达到外层八电子稳定结构。
一般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但AlCl3例外,离子化合物会发生电子的偏移,即电子转移。非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一般是共价化合物,但带有NH4+的例外,共价化合物共用电子,像N2的两个N原子共用了3个电子,各自达到八电子稳定结构。
‘肆’ 在化学中,为什么金属元素电子少于4个,它就容易失去电子,而非金属元素电子一般多于4个,它反而容易得到电子
原子的最外层轨道都同时具有失去电子和获得电子的趋势,失去电子需要能量,而吸收电子放出能量
可以这么说,相对非金属元素来说,原子的核电荷数较小,而半径相对较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作用较弱,因此失去电子需要的能量少而吸收电子很难放出能量,因此在反应中趋于失去电子
而对非金属元素,因为半径收缩得很厉害,而核电荷数又相对较多,所以显然对外来电子有更大的吸引作用。所以和金属元素相反,失去电子需要能量很多而吸收电子能放出相当的能量,所以在反应中趋于得到电子
‘伍’ 化学如果最外层电子数是3容易失去3个电子,那么会不会得到5个电子
不会,失去3个电子远比得到5个电子容易多,所以趋势不会向得到5个电子发生
‘陆’ 怎样判断某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3号即之后最外层电子数量小于4容易失电子,大于4容易得电子。氢容易失电子。氦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量为8的元素是稳定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量为4的元素是半
稳定结构
‘柒’ 为什么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少于4个就易失去电子
原子最外层电子为8个(只有一层时为2个稳定)时才达到稳定结构;
如果最外层不是8个电子,则原子易通过化学反应来得到、失去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而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金属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相对来说,当然失去电子比得到电子要容易得多;
如果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失去和得到的容易程度相同,且都较难达到,所以一般都是形成共用电子对来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捌’ 初三化学.原子什么时候容易失去电子,什么时候容易得
半径大,最外层电子数少(1,2,3),容易失去电子;
半径小,最外层电子数多(5,6,7),容易得到电子。
‘玖’ 化学反应中较易是得失几个电子
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即有较强的还原性,这种性质与得失电子个数无关。
如金属,钠极易失去电子,但是只失去1个电子,钙比钠还活泼,会失去2个电子,而铝较为活泼,但没有钠和铝活泼,会失去3个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