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如何转化学困生反思

如何转化学困生反思

发布时间:2022-09-26 00:03:58

① 课堂教学中如何更有效转化学困生

当前,素质教育像暖风一样吹遍祖国的每一处校园。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既是对过去传统教育观念的弘扬,又是着眼现代,面向世界,憧憬未来进行的创新教育的基础工程。课堂,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够按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做到课课懂、题题明,就可以成功地促进学困生转化。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与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困生的特点,采用不适合学困生的教学方法有关,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是转化学困生的工作重点。 一、对学困生重新作出认真审视评价。 对他们认真观察之后,根据他们的表现及特点做出合理评价。这是激发学困生上进,调节他们的行为,指给他们努力的方向所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合理的评价,不仅不能促进学困生的学习,甚至会妨碍他们的学习。 二、确保课堂教学最优化 1.坐前面学困生坐在前面,便于授课老师直接看到学生的笔记,演算作业情况,直接了解其成绩差的原因:是不愿学还是不会学,是知识缺漏,还是学习习惯差,了解了原因,有利于采用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学生成绩。另外,学困生坐前面有利于听清、看清,而处于老师眼皮子底下又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2.多提问不要害怕提问学生,耽误课堂时间,其实,多让学困生回答问题不仅能够促进其思维,增强其胆识,而且能够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3.多板演详细、美观、有价值的板书设计,学困生更容易接受,学困生的知识功底不牢固,板演的知识内容更能够给他们的思维留足想象的时间。 4、多表扬学困生的情感带有很大的矛盾,从内心里不愿意落后,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赞许、家长的鼓励。如果对于学困生的点滴进步,教师及时给与表扬,将会激发他们潜在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萌发上进的生机。 5、降低提问的要求。 一般学困生由于基础较差,思维反应较缓慢,加上难得体验成功、参与学习,久而久之,便心安理得地任自己的思维游离于课堂之外,心甘情愿地充当课堂学习的陪客。设计一些他们独立思考后能回答的问题,让他们主动参与回答,体验成功,不断给他们灌输我能行的意识,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学习欲望。 6、布置一些自由选择性作业。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对学困生要求他们与其他同学一样,每天一定要完成作业,但作用内容、题数可以自由选择 。 三、抓反复,反复抓 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遗忘率高,一听就会、一做就错、一忘就问。 抓反复是通过多次再现已学知识的方法。对一般好学生一次可接受的知识,对学困生要多次反复,通过连续性强化,在他们脑中打深记忆的烙印。同时也应注意,反复并不等于单纯的补课、反复,而应是在全面掌握重点内容的同时,注意旧知识在新知识中的应用和联系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一、做好课堂实验,特别是学生较感兴趣的小实验。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为了使学生更好掌握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应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实验效果。除课本要求的实验外还应增加一些可以让学生动手的实验或教师演示的小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然后再通过分析,与学生一起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课堂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能让学生认识到某一学科的作用、地位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那么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并且在课堂上能举出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习题来让学生讨论,使学生在感到知识有用的同时又能提高学好知识的愿望,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第三、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知识的发展历史,提高其科学思维能力,以激发他们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学科知识发展的历史进程阐明了其学科体系形成过程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如物理学家的伟大的构思和重大发现,他们的成功与失败。让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物理学的兴趣。 第四、通过讨论会、辩论会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找方法,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加一些讨论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有的学困生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厌学,只是他们的基础没有打好,进而日积月累造成他们的成绩越来越差,自己也对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例如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大多数学困生都不能认真、按时地完成;课堂上他们也不能认真听讲,喜欢做小动作等。我认为他们之所以成为学困生最大的原因就是学习习惯不好造成的,所以,要提高学困生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我们要经常和他们谈心,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成绩不好是因为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了解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同时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多么的关心他、爱护他,老师对他的严格要求都是为他好的。还要告诉他老师很喜欢他,这样他也会很喜欢你这个老师,你再对他严厉的批评都能接受还能认识到你这是在关心他。 其次,学困生的自觉性不是很好,即使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不好想改正但总是三分钟热度,这就要老师监督,来帮他们改正。我们的课堂上要时刻盯着他们,保证他们能认真听讲,作业我们要盯紧,保证我们布置的作业他们都能按时完成。 最后,作为教师应和学困生的家长保持联系。有的学困生在学校在我们老师的监督下各个方面都表现很好,但一回到家就又放任自由,这样即使我们教师再用力去抓效果都不会很好,所以我们让家长在家中也能在学习习惯方面紧他们,让他们时刻都能保持良好的学习惯。 六、多与学生接触,进行感情交流 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喜欢一位教师时,就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学好这门学科。师生进行感情交流的途径是很多的,从学习上到生活上。平时教师要注意多用和蔼和激励性的语言。目的都是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他的老师是一个可依赖的人,老师布置的工作都乐于完成。 总之,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对此,教师不仅要教好本职教学,还要关心、热爱学生,使师生之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学生喜爱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个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并注重在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② 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1、从身边的故事、教学后记写起

教师自身的独创教学以及课堂效果,包括寻求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疑难问题所采取的办法、对策等。学生的独到见解,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独特解法、独创思维等。精彩的教学片断,包括课堂中有亮点的教学情节与过程,精彩的答问、语言等。自己课堂教学中不足之处的反思与分析。

2、学会寻找视角

带有问题性。有价值的教学案例记录的应是一些含有问题或疑难情景在内的事件,包含着一些深刻的教学问题,它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

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这些事例能针对教学存在的问题说明一些道理,或验证某些理论,解决某一实际问题。

典型性。教学案例所选择实例应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件,这也是教学案例的生命。

3、多思、多写,才有提高

教师初写教学案例,要求不宜过高。

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有价值的教学案例一般应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通过一个或多个教学事例或故事的启示,提出某一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故事过程的描述要具体、生动。教学案例“讲”的应是教师自己身边的故事,要用描述性的语言或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如教学实录)来叙述。要有相对完整的情节,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特别是教师与学生的复杂的内在的心理活动。要具体、生动,故事情节让人读起来感到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

对问题及有分析、思考。应多角度地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述、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问题归因;总结出规律;解决的途径或方法;改进的意见)。

撰写教学案例已成为一线教师的自发性的行为,平时要对自己身边发生的教学故事,多思、多记,及时抓住灵感。

4、有理论素养,才有文章质量

写好教学案例,教师自身的理论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没有一定理论素养,往往就难于发现和抓住有价值的事例;没有一定理论素养,对一些教学事例的归因往往缺少理论的支撑。

只有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才能使自己身边发生的教学故事擦出问题的火花,对发生的教学问题能作深刻的的反思,对事例中启示的道理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教学反思的基本特征

1、真实性:以客观的情境作为资料。

2、叙事性:追求以教育叙事的方式反思。

3、主题性:有一个统帅整篇文章的主题性。

4、典型性: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具有典型性。

5、价值性:能提供基于问题的解决办法提供结论性意见。

反思的作用和意义:

1、教学反思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

2、教学反思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3、教学反思可以促使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4、教学反思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③ 浅谈小学生学习困难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小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保证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但在我校由于生源素质的差异或学生入学后自身发展的差异等原因,导致同一年级、同一班级中的学生学习产生分化现象,从而出现一部分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这是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我校的学困生课题研究就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

2、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学科知识的要求、能力不断提高,在班级中出现了一部分对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的“学困生”。要改变这一现状,就有必要对这些“学困生”特点、成因、转化策略进行研究。

3、学校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家庭氛围造成学困生日益增多。要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必须研究学困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状。长期以来,我校广大教师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上进行了多种尝试,但由于没有形成理论体系,效果不太明显。因此,我校把学困生课题研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限定在我市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上。

2、对学困生定义的界定。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指的是智商在正常水平,由于非智力因素学习成绩不合格而影响或无法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学生。

3、对非智力型学困生定义的界定。非智力型学困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因社会、家庭、心理障碍、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非智力型学困生。

4、本课题预定研究小学语文、数学学科的学困生,找出成因,实践转化对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本课题拟重点研究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转化学困生。建构不影响优生学习的前提下,加强学困生的转化,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1)、前苏联的霍姆林斯基“矫治”“难教儿童”的理论和实践、赞科夫关于转化“学困生”的理论和实践,有利于大面积的学困生转化,为实验对象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改变差生的学习习惯、品行表现以及心理素质,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美国心理学家在有关社会知觉和人际关系认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归因论”中关于学困生的论述及美国心理学家赞德和福华特的“角色理论”中关于学困生的论述。有利于提高教师转化学困生的积极性。

2、实践价值:

(1)、通过研究探索转化学困生的教学对策,有可能改变我校乃至我市低分率严重存在的状况,从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2)、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真正体现平等教育和均衡教育。

(3)、通过研究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研究的目标及要解决的问题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寻求有效的教学对策,丰富当前教学理论。

1、把握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寻求有效的教学对策,丰富当前教学理论。

2、探索我市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探索学困生转化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体系。

3、构建有利于学困生转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4、通过对现代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的研究,促使教师重视并研究学困现象,提高教师对学困生的教育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五、本课题在国内外同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是既古老又不断推陈出新的永恒的命题。课题组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询,我们对国内外关于学困生的研究进行了分类整理,主要有以下一些成果。

(一)关于学困生的分类

关于学困生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角度:

1、按学习困难程度分类有:严重学习困难学生、中度学习困难学生、轻度学习困难学生;

2、按心理特征分类有:慢智型、懒惰型、自卑型、逆后型、模糊型、迟钝型;

3、按学习动机分类有:被动型、随波型、混日型、虚荣型。

4、学习困难学生综合分类有:智力型差生、非智力型差生。

(二)、关于学困生的成因

关于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一些理论或研究成果:巴班斯基(苏联)对学业不良原因的分类,盖里蒙特的分类,波里索夫的图式,翟特林的分类,何家铿的差生成因分析,万智儒的差生个案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因分析,陈仙梅的结论,金星明、郭迪的调查,科尔曼报告,王敬国分层抽样调查等。这些理论和成果分别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学困生的成因。

1、从非学校教育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

生理因素;早期教育不良因素,智力因素,动力因素等等。

从家庭因素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父母文化程度低,父母的不良行为影响,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气氛不良,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环境恶劣,家庭缺乏温暖,不当激励、过分期望等。

从社会环境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良文化环境关系的影响等;

2、从学校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

办学思想不端正,高考指挥棒导致学校机制的形变,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困生的发展;教育者自身的缺陷,教师职业道德有待加强,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水平不高,教育方法欠妥,对学生压抑有余理解不足;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力量没有形成合力,致使学困生的产生;教学方面的问题,教材要求偏高,课业负担过重,班级人数多教师工作量过大导致辅导学生不足等等。

3、从对学习困难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分类,主要有:

缺乏学习的动机。缺乏动机,学习没有干劲是学习不良学生最突出的心理特征。研究发现,大约一半的学习不良学生学习意愿弱。

情感上存在障碍。学习不良学生遇到挫折容易焦虑、抑郁,有时面对小小的冒犯就情绪失控,顶撞老师,违反校规。

六、完成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的条件分析

1、人才条件优越

学校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中青年教师,他们朝气蓬勃具有开拓精神,积极投身各项教改实验,科研氛围比较浓郁,课题组的核心成员都是从事教学的骨干,主要来自于语文、数学学科,他们教学的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较强。

2、地理位置适合

我校的地理位置正处于农村,所招收的学生皆来自于我校附近的及个自然村,学生所具备的认知特点即为农村小学生所具有的认知特点,有区域的代表性。

3、教学条件比较完善,有微机室、远程教育收视室等先进教学设施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研究的保障措施

1、加大领导力度。学校成立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

2、充分发挥专家组的学术引领作用。聘请市、镇教科所、教研室的老师作为课题研究顾问,充分发挥专家组的把关作用、指导作用和辅导作用。

3、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参与教师的研究素质。

4、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研究内容,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5、学校对本课题的研究大力支持,在课题使用经费方面提供6000元经费充分的保障。

七、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的对象是我校所有的学困生。他们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学习方法欠妥,学习被动,学习习惯较差,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学习感到困难,对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

(二)研究内容

1、学困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寻求有效的教学对策。

2、造成农村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包括社会文化对学困生影响、家庭教育氛围与家庭结构对学困生影响、学困生与家长关系等。

3、怎样在语文、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转化学困生。

4、对学困生进行个案辅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5、如何通过密切家校联系转化学困生。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了解国内此类研究状况及成果,搜集相关理论与资料,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持。

2、调查法:有问卷调查和跟踪调查,分析学生学习现象,确保研究对策,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3、实验法:注重案例分析,采用教育激励,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等措施促进学习顺利克服学习障碍,进行有效学习。

4、个案研究:对具有典型特点的学生,进行调查、跟踪,从个性到共性揭示一般规律。

5、经验总结:从感性材料中注意提炼,及时总结,以形成有价值的成果。

④ 对学困生的转化有什么好的想法和措施

我们当教师的,尤其是做班主任的,不能回避“学困生”这个词。在我们所教学生中,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思想素质”或者“学习成绩”与一般同学相比有着一定差距的学生。他们需要的不是我们的忽略、冷落、歧视、抛弃,而是我们的关心、亲近、呵护、帮助。要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要深究成“困”的原因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长期的。只有找到病源,从源头挖起,病才可能根除。我们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接触,仔细、深入地触及其内心深处,感知学生的灵魂。要与学生多谈心、多交流、多勾通,多站在未成年人的角度想一想,本着理解的原则,摸清其犯错误的原因和动机。同时,想办法接触他的同学和朋友,从侧面了解其活动的环境和背景。还可直接同家长联系,采用通电话、写信、约会、家访等形式,更深层次的了解其小学、初中时的学习生活背景、家庭教育背景、人际关系背景、心理发展变化过程、成长经历等等。只要我们为转化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就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采取不同的转化策略及手段。 二、要讲究解“困”的方法 无论是“思想素质”不够好还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我们都要尊重其人格和情感,要把爱心无私地奉献给他们,并与他们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知心朋友的关系,多关心他们、诱导他们、亲近他们、帮助他们,并用良好的师德影响他们、以精湛的教育艺术启发他们,让他们真正乐于接受你的教育,主动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和不恰当的学习方法,并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逐步提高其思想素质和学业成绩。 对“思想素质”不够好的学生,我们要切忌“恨铁不成钢”而操之过急。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思想素质、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转化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要耐心抓、反复抓、时时抓,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采用不同的转化方式。大多数学困生往往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对这种学生大可不必大发雷霆,更不能罚站、扫地、跑圈等,因为他们受到批评时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极有可能不接受,反而会顶撞,所以平时在做学生工作时最好是少批评多鼓励,应该真心、细心、耐心、心平气地与他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其实人都怕繁,对于个别学困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经常“缠”着他,与他谈话,有朝一日他感到繁时,或者是他被我们的真诚所感动,他就会干脆安下心来认真读书,省得老师成天找自己麻烦。这样一个学困生就得到了一定的转化。对部分“学困生”,我们要引导他们多读一些品德高尚的名人传、思想积极向上的课外读物,多组织学生听英雄模范事迹、法制教育报告;要多在是非观、人生价值趋向、集体观念、劳动观念上给予新的指导,使他们知道那些事情可做,那些不可做;懂得人的行为、意愿绝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从而形成大局、集体观念,改变自私利己的行为;要使他们记住:只有做一个正直的公民,助人为乐,作风正派,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采用家长与学校联合教育的方式,让家长在自己的思想、言谈中注意对孩子的影响,并控制这类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要注意规范教育,让他们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学习习惯。对惰性造成的懒散、迟到等行为,要让学生明白:人战胜不了惰性,就被惰性战胜,鼓励其挑战自我;对精力过剩自制力差,上课说话做小动作的学生,要在班内为其设定客观的约束,如调整座次, 课堂上重点提问等,还要注意将其过剩的精力引导到能发展自己的特长上来。这样,“金石”就会悄然开启,“顽石”也会慢慢溶化。 对“学习成绩”不够好的学生,要培养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在非智力结构中,兴趣是一个最活跃,最现实的构成要素,对人的个性发展和事业的成就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教学上,要给学困生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改进方法,提高效率,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可建立“结对子”的促学小组对其进行帮助,同时,我们做老师的要多给他们开“小灶”,选取不同的教育场所,运用灵活的教育方式,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第一,在备课时认真考虑学困生,精心设计适合学困生的教学内容和教法;第二,在课堂上把学困生放在优先的位置上,做到优先提问,优先发言;第三,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教会学困生思维方法;第四,辅导时多留意他们,鼓励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五,批改作业时,尽量运用面批面改的方式,发现错误时要帮助他们找出其差距,分析其原因,并耐心细致地给他们补充养料;第六,评价时把学困生放在重点位置上,激励他们上进,增强信心。总之,要让他们真正学懂某个知识点,尝到些许甜头,从而产生学习欲望,主动迎接新的挑战。 三、要巩固解“困”的成果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说服教育,情理感化后,思想上会出现一定的波动,有的会强烈的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

⑤ 浅谈如何转化学困生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导致每个学生在掌握知识的程度上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更是显得尤为吃力,久而久之由于所掌握的知识较少或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在教师心目中成为所谓的“学困生”。“学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分散于各个年级,各个教学班,成为老师的一块“心病”,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体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思想,因此,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责任,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认为,通过以下一些尝试可转化“学困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反思教师态度,让每个孩子感受教师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 “亲其师,信其道”告诉我们,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是学好该教师所任学科的动力和前提,试想: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甚至犹如老鼠怕猫一般,对老师产生恐惧、害怕心理,于情于理都不可能有兴趣积极主动参与该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在自己有疑惑的时候,更不可能会大胆发挥自己思维想象或者请教老师,而是很自然地步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作为教师,面对这部分学生,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抱怨,更多时候需要我们反思自己的态度,要么是态度过于严厉,要么是潜意识里存在歧视他们而根本忽略了这部分学生的存在……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都应该秉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接受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事实,尊重学生的人格,多给孩子们一份关怀,一个微笑,一种理解和信任……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学习的兴趣,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将学习视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准确定位,为其提供恰当的实践机会 对学困生的转化,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 切忌操之过急。 任何一种急功近利,期待立竿见影的思想都是不现实和不实际的。我们在为学生创制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找准每一个学困生的突破口,准确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加强辅导措施的落实,重点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完成等形式,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的辅导过程中,可以先充分听取学生对某些疑惑的自我见解,再有针对性地指出他们的理解错误所在,多选择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可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练习,让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切忌过早用明显高于学生现有能力的题目去检验学生的进步,这样不但会让教师对自己的辅导感到茫然,更重要的是会再次挫败有进步学生的“雄心壮志”,滋生“我不可能有进步了”的消极思想,从而影响整个辅导计划的落实。 三、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进步 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和配合,学生的学习也如此,而这部分学困生由于基础差等方面的原因,绝大多数存在自觉性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他们的辅导要争取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采取定期家访或通信联系等方式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共同参与对学生的管理,在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中应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选择学生能接受的教育方法,尽量多肯定学生的进步,避免将与家长的交流变为“告奖”“揭短”等过程,引起学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学生的辅导效果。 总之,对学困生的转化过程是一个爱心过程、长期过程,我们教师要在爱心的前提下,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方式,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持之以恒,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⑥ 如何撰写学困生转化案例或小故事

找一些平凡人的例子吧,那些具备某一方面知识的普通人怎样一步一步依靠自己的知识成功起来,或者因为缺乏某些知识而导致自己失去什么机会的例子。身为学生,我坚信~~“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一类的口号已经远不能激起学生真正的兴趣了。 ——名人的在网上可以搜到很多的。不过吧,估计没什么太大效果,通常会让大家觉得那些离自己太遥远,没什么太大感触……

⑦ 如何转化初中学困生课题结题报告

如何转化初中学困生
课题结题报告
山东省沂水县诸葛一中 刘磊常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我们农村中学,不可避免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延伸,这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困难。各年级中“学困生”的人数明显增长,学困生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从近两年的调查表明,有1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上跟不上教学进程,表现为学习效率低,学习不得要领,厌学情绪严重,学习成绩相当差,达不到教学要求。学困生的大量存在不仅影响这一群体学生自身的成长,而且给教师增加了工作难度,学困生问题已成为学校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因素,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的历史时期。这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又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人而宜的教育,既要有统一性,又要有针对性,能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地更好地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我们的初中教学过程中,如何转化好学习困难学生一直是教师面临的难题,也是教师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之一。学困生教育转化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研究工作一直以来多以个案呈现,就其形成的原因和教学策略也存在不同的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实行“公平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成就巨大。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逐步得到巩固和落实,义务教育进入到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的新阶段。教育公平已成为社会公平的基石,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使义务教育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学困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当前新课程改革成就颇丰,学困生的存在,依然是困扰教师教学的重要方面。“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应当积极思考的,因而研究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显得更为迫切。
所谓“学困生”,通常指那些在学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个性不同、习惯不一。这一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其相对性,“学困生”是相对优等生而言的;二是其发展性。“学困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教育教学措施得力,他们是可以转化并不断进步的。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当代教育者必须更加关心“学困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成长,我们有义务关注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呵护学困生心灵,使学困生能愉快地学习课程,学好课程,并由学困生转化为合格生甚至优秀生。如果忽视“学困生”的教育与研究,推卸学校的责任,无异向社会输送了一批不合格的产品,必将阻碍社会的进步。
我们针对在实施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提出“帮助初中生学困生树立信心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申请,旨在新课程背景下研究解决学困生问题的途径,寻求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质量提升的措施;对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都有积极意义。
1.解决好学习困难学生学习问题,大面积提高学困生的学业成绩,全面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实行“公平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2.探索适合农村初中学困生辅导策略和方法。
3、培养和锻炼一批有责任心、有能力、能胜任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高扬素质教育的大旗,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更新教育观念,坚定帮扶学困生的意志;营造人人爱学生、个个教学生,整体育学生的良好风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为主的教育原则。
5、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性。
6、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树立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三、课题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根据现实条件,从多方面探寻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从非学校教育因素方面考察;
(2)从学校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
(3)从社会环境因素方面考察;
2、本项研究主要从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入手,调查形成学困生的不同原因,了解学困生的行为特征,个性及心理特征,了解学困生形成的个性心理原因,探寻其个性心理特征和形成其个性心理的规律,并逐步总结提炼对农村初中学困生开展个性心理辅导的策略。
3、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为我们提供了有利条件。
4、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要面向全体,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5、现在市教研室的三五X教学策略,提倡关注差异,注重学困生。
四、课题实施的原则及方法
1、原则:
(1)坚持以爱换爱的原则。一般说来,学困生与教师之间都有一堵无形的墙,这就要求教师用爱心来拆除,用爱心来换取学生对老师的爱,促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喜欢听他的课,积极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努力完成他布置的作业。
(2)坚持坚持以学生为主、增强学习信心的原则。可以说自卑感在每个初中学困生身上都普遍存在,在教学中要遵循分类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其自信心。
(3)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学困生存在着个别差异,教师针对每个学困生各自的薄弱环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措施。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初中学困生的转化提高是一个过程,学困生的进步,往往进步缓慢或有反复现象,教师要多鼓励,少训斥,激发其积极性,增强其上进心。
2、方法
(1).问卷测试、调查法:通过测试了解“学困生”发展情况,检验转化成果;追踪调查“学困生”的家庭状况、行为、能力、心理、表现等发展状况;
(2)资料和文献法:收集、检索国内国际相关理论成果,提供必要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基础。
(3)调查研究法:追踪调查“学困生”的心理、行为、能力表现、成绩等发展状况,为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4)个案分析法:把转化模式中的对子“教师+学困生”“优生+学困生”形成个案,逐一分析,找出前后差距,总结经验。
(5)行动研究法:全体参研教师、参验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研究水平,总结经验,提高学业成绩,逐步转化。
(6)经验总结法:实验探索、提炼成果、理论创新、推广成果
(7)观察法:观察“学困生”上课参与教学活动情况,了解其发展状态
(8)测试法:通过小测验了解“学困生”发展情况,检验转化成果。
本实验以自然实验法为主,同时综合使用观察法、调查法、行为分析研究法等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一般学习较为持久、认真,即使是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和内容,他也可以对它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所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
2、加强思想教育
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如果认为从主科学习中树立自信心比较困难,可以从副科入手。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平均每周谈话一次,帮助学生树立自己能学好、能进步的信心。
3.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
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因此他们的转变也只能是逐步进行的,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学由易到难,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于积极学习状态。师生活动交替进行,多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对学生进步及时鼓励,发现问题即刻纠正。对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加强关注程度
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
5.培养学习习惯
(1)课前准备
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上课之前要求他们把教材读一遍,把问题找出来,把教师预留知识点、重点、难点找出来,并通过自己的归纳把它总结出来。起初可以放宽要求,只要完成其中的部分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完成。
(2)上课环节
首先要告诉他们应该精神饱满进课堂,把所有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都抛在一边,认真听讲,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
(3)练习环节
课堂练习要认真对待,如果不会可以请小组成员帮助解决,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但绝不能不会就算了,当然难一点的题可以放过。课后练习也就是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按时完成,时间观念强,不拖拉、最好要独立完成,绝不能抄作业。
6.鼓励学生帮助
通过鼓励组内优秀生的方法,来帮助学困生。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总是比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短,所以应该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条件来帮助学困生,让优秀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帮助这些学生。同时可以从这些同学中间了解学困生的各种情况。
7、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依此进行分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在班级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以前老师补课,留课的陋习,把问题交给学生去独立解决,老师起指导作用;其次,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有不同的完成目标,由易而难,逐层推进。
8、加强个别辅导,提高个别辅导的质量
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要能照顾到这些学生,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对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老师帮助补缺。为了补缺补差,我们要利用空堂课、自习课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补课。作业要做到区别对待。还应积极开展同桌教学,伙伴教学,合作教学,以优带差,帮助他们一起进步。
9、实行“低、小、多、快”的教法改革
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的步子放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
10、通过内化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困生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使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11、学困生考评奖励措施
根据每月单元测试的成绩,对这些学困生的成绩的高低按顺序进行排列,然后与上一次成绩进行比较,提高位次的按比例分出一二三等奖,没有进步的不予评价。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彰,颁发“进步奖”,以示鼓励。
12、树立正确的学困生观
首先教师要正确看待学困生,学困生并不是什么都很差的学生,学困生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学生,学困生也有他们一片施展才华的天空,差学困生也得需要成功人士所拥有的一切,为此教师不要岐视差生,与学困生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正确评价差生,公平对等差生,要把机会留给差生,让他们感到老师正期盼他的进步。
13、用爱心温暖差生
爱,可以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爱的效应”在学困生身上尤为明显。经常与差生谈心,用爱心温暖差生,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他们精神的污染,使他们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关心着他,从而使他们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勇于与困难挑战,对学习语文充满着热情。
14、深入了解,对症下药
要转化学困生,需要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针对不同学困生的情况,解除他们的疙瘩。尽量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帮他们耐心辅导,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他们的成绩。
15、捕捉亮点,正面教育
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学困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设情境,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合理利用“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要善于克服以点代面,正确评价,消除偏见。
16、抓准时机,因材施教
A、对待学困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提高自我认识,促使自我反省,实行自我控制,使其内心深处认错,做到心悦诚服,乐意改正。
B、给学困生提出适当的目标,结合其实际情况,根据可接受性和发展性原则,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使之做到“跳一跳能把桃子摘下来”。发现进步及时表扬,使其享受成功感,促使他们积极向上。
C、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做好转化工作。契机恰当,教育时感情融洽,学生才能敞开心扉,鼓励学困生大胆创新,多提宝贵意见和独立见解,这样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7、加强家访,促使转化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求得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与家长经常联系家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同家长共同商议教育方法,及时了解学困生学习情况,以便与家长共同教育好学生。
18、持之以恒,勤抓不懈
转化学困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其始终维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六、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内容和措施
课题研究全面开展阶段的总体时间安排为一年,即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具体分为3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1月至3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建研究人员,建立健全制度。
2、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学习有关文献资料。通过学习和讨论掌握“五个有效”的相关理论,深刻领会课题研究内涵和精神实质,统一思想认识,理清研究思路;
3、组织问卷调查,分析调查材料,找准学困生。
4、确立课题分工,做好宣传发动。
5、建立合理的平价策略。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
1、学困生的确定: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困生档案。通过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依据平时表现,通过对学生本人、家长、任课教师的访谈,综合分析,找出学困生的成因,对学困生的发展状况进行及时地反馈,积累资料,积极做出调整,控制研究效果。
2、教师对学困生增加感情投资,用爱心哺育差生,而耐心教育学困生。
3、双向选择,“一帮一,一对红”,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给学困生指出切实可行的目标。
4、抓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进步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5、采取倾斜政策,对学困生给以“偏爱和厚爱”。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学困生,作业实行“一抄、二读、三背”
6、抓学困生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7、定期做好家访,及进了解后进行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的转化。
8、“学困生转化”工作中,要全面渗透激励教育,多鼓励、多表扬,少批
评、少指责。
9、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10、重视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学困生的思想,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困生的兴趣。
11、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善于总结“学困生转化”的典型经验。
12、帮助学困生做好预习工作,“笨鸟先飞”。
13、督促学困生课后复习,对学困生的作业面批最好。
14、争取学困生家长的配合,实行家校联合。
15、学生要及时进行总结;找出自己进步了多少,今后努力的目标。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和结题阶段
(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
1、收集并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进行分类、存档,为总结做好准备。
2、分析研究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撰写结题报告。
3、学生写出个人总结。
4、召开教师总结实验课题,撰写论文,上报结题。
5、课题组写出总结论论文,展示研究成果。
6、如果验收合格,积极推广课题成果。
七、研究成果
1、课题组的教师思想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真正了落实“以人为本”新课程理念。
2、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3、我们要与学生多谈心、多交流、多勾通,多站在未成年人的角度想一想,本着理解的原则,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4、要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在非智力结构中,兴趣是一个最活跃,最现实的构成要素,对人的个性发展和事业的成就有着深远的影响。
5、教师要尊重学困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赞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微小的进步,是转化的关键。寻找和发现并肯定他们的每一个优点,及时表扬其在学习中的每一个微小进步,与他们谈心,成为知心朋友,让他们从自己的优点、兴趣、…… 通过谈心、家访等方式,积极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给他们以自信,促进后进生的转变,我们深知博爱是基础,平等是关健,激励是成功。
6、消除了学困生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培养了积极的自我意识。学困生心理素质差,自尊心脆弱,自卑感强,经不起老师、同学、家长等方面的冷落和剌激,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经过扎实有效的活动的开展,学生逐渐从心理上克服了个人的学习畏难情绪,基本上能按教师的要求,逐步有效地对化学科的学习有了兴趣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这种积极情感积累有助于在心理上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增强学习进取心、竞争力。
7、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索模式;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降低坡度,起点低,复习回顾多,重点处放慢速度,及时释疑;教法上适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测评分层、激励分层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分类推进,因材施教。这样会使学生采取积极进取态度,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改变对原有的厌学态度,学习成绩提高会很快,进一步使学困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8、加强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构建新的高效教学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思维训练、探究性活动训练,并进行解释和应用,达到以学习和问题解决为载体,尽可能地让学困生掌握较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9、端正了学生人才观、教学质量观,教师家长形成合力。
初中教学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其教学质量观是培养高素质、创造力强、和谐发展的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家长必须把握好对学困生的期望值,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学困生学习信心不足或不稳定。教师和家长有意识地给予他们主动锻炼的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的赞许和信任,都将会内化为学困生的自信心,一旦成功或进步,会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就会更加自信,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10、采取了多种方法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在课堂上我们继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继续采用生教生、师教生、小组内合作学习、家庭辅导等帮扶方法,使学困生能学会,在课后,我们也抓紧一切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
11、优化了课堂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课堂上体现三个优先:优先回答问题、优先板演、优先批改作业。作业布置上适当降低难度,减少作业量,使其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达到最基本的要求。指导“学困生”将平时练习、考试中出现的错题汇集到错题本上,加强巩固,并针对易错点,设计二次过关试卷。
12、改变了评价方式,对学困生适时鼓励评价。
除了在课堂上寻找时机,对学困生的课堂表现及时予以肯定鼓励,让他们增加自信心;在练习批改时,采用一些富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强的语言评价他们,并给他们一定的奖励。每次测试后继续帮助他们分析试卷,肯定好的地方,找出不足,点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等,通过对他们给予关注、帮助,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八、存在问题
1.教师思想仍滞后,不能与课题研究相适应。认为课题研究是表面形式的东西,与具体教学教育工作无多大关系的观念仍在部分老师的心里存在,缺乏耐心,方法简单随意。
2.理论学习不够,教师研究工作缺少理论支撑,对学生的一些心理特点在理论上掌握不够。课题研究工作中由于考虑教师的时间有限,理论学习以个人分散学习为主。这使得次项工作失去了监管,显得随意,其作用大打折扣。
3.对学困生跟踪不到位,没有对学困生各阶段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查分析,对比,失去对课题研究的成效分析的一些重要参数。
4.在研究过程中,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不够科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5.有急功近利思想,研究不够深入,对课题研究的长期性认识不足。
6、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具体怎样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学困生转困工作是一项实践周期长,涉及因素多,工作难度大的教育教学改革,许多实践我们还停留在表面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提高,今后我们会发挥学科特点,加大实践力度,继续进行探索,从根本上转化学困生。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九、下一步课题研究工作打算
1.加强理论学习,彻底转变教师观点。
2.完善学困生跟踪服务。对学困生转化情况及时进行分析,认真反思前期研究情况,分析各阶段学困生情况,做好学困生转化个案分析。
3.做好经验总结和交流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研究成果,并进行及时的交流推广。
4、进一步分析学困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⑧ 如何让学困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是多方面因素长期形成的,转化学困生首先应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准根源,对症下药,
一、 学困生群体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这类学生进入学校时,几乎一无所知,在与人的交往中,显得被动、压抑、不愿、自卑、不谈学习、不议论他人。在教师走访中知道,在小学时因不完成作业,经常挨批,在家挨打、挨骂,提起学习,便觉茫然无措,完全没有学习意识,对批评教育无所谓,对考试成绩不关心。智力差的学生:这类学生表现为一问三不知,说话、表达不清楚,但对人有礼貌,做作业很认真,规规矩矩,不拖欠,只是几乎是全错。上课时表现为盯住教师,面无表情,平时守纪律,听老师的话。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这类学生大多因为缺少正常、健全的家庭教育,在学校表现差,又经常受批评,或因不良行为习惯没有得到认真的帮助教育愈演愈烈,不思学习,不认真反思自己的错误,使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朝好的方向发展。但该类学生往往热爱劳动,乐于助人,常做好人好事。
思想意识差的学生:这类学生是教育过程中最不好“对付”的一类,表现为不守纪律,经常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发怪声扰乱课堂秩序,对女生动手动脚,早恋,喜欢染发、涂指甲,穿奇装异服,上课传递纸条等。这些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除去个性形成的原因外,家庭、社会等外界因素是形成他们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重要原因。
二、确定转化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转化学困生的不良习惯,不能操之过急。
2、全面性原则。转化学困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要和学困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分析,不孤立看问题。
3、针对性原则。对个别表现突出,经多次教育帮助,仍无改变的学困生,问题突出,性质严重的学困生,遵循个别现象,个别对待。
4、“爱”的原则。学困生客观上缺少感情慰藉,渴望得到爱的滋润,教师的爱心,会使他们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焰,起着积极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5、鼓励性原则。学困生的不良习惯很大程度上来自学习的缺陷得不到弥补,日积月累而成空洞,破罐子破摔,教师应善于发现他们细微的成功与进步,适时鼓励。
6、分层分类原则。要把学习习惯差和思想品质差区别开来,把单科学习状态与全科学习状态区别开来,把一贯和偶然区别开来,“因差施教”。
7、尊重人格原则。即使对做了许多工作,而成效不大,或反复很大的学困生,也不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要尊重其人格,尽最大可能地不造成他们在教师教育问题上的逆反心理,让他们随时有配合学习的认识和行动。
三、具体的做法:
1、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培养学困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学困生上课时往往因听不懂而失去兴趣,注意力不够集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到语文学习不仅有趣而且有益,愿意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毫无顾虑地提出问题,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兴趣盎然地读书、讨论。使每个同学都能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让课堂上充满平等、合作、相互探讨的气氛。这样,学困生就容易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来。由于羞怯和畏惧心理往往使他们害怕开口,所以,难一点的问题尽量让他们先小声交流后再回答,简单的问题尽量留给学困生,并耐心地引导他们把问题回答正确,把话说完整。当学困生回答正确时,教师要把赞许的目光投向他们,把表扬和鼓励的话送给他们。他们往往因得到表扬而显得激动。这样学困生开口的习惯慢慢地养成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困生的参与意识也会大大地加强,消除了畏惧心理,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课堂上注意观察观察学困生,及时提醒他们专心听讲,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
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用眼睛与每一位同学对视交流,尤其是学困生。窦桂梅老师说她的眼睛能勾魂。我想,只要我们也有意识地与每一位学生对视交流,让他们从老师的目光中读出热情,读出鼓励,读出赞许,读出提醒,读出批评,读出期待,他们一定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来。有些学困生有消极性,也有积极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欲;有违反纪律的行为,也有守纪律的愿望。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3、课堂上要偏爱学困生,善待他们。
课堂教学中,教师管理学生的方法要恰当,尤其对于学困生,批评他们很容易,但真正让他们从心底接受批评却并非易事。所以,在批评学生时应该做到两点:一是要实事求是,二是要讲究方法。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尽量少发火,避免过激的言行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这些学困生由于在班级中常被同学鄙视,心理上就会有压抑感、厌学情绪,有时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理解、尊重、善待学困生,要能更加宽容他们的过错。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4、课堂学习中,多给学困生指导学习的方法。 引导学困生勤于动手,养成使用工具书解决学习困难的习惯 ;引导学困生形成认真倾听、互相交流的习惯 ;引导他们不懂就问,培养学困生质疑问难的习惯;交流资料,培养学困生广泛搜集、吸收信息的习惯等等 。只要我们长期关注学困生,多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相信他们会有好的转变。

⑨ 学困生的表现及原因

所谓学困生,顾名思义是指学习上屡屡受阻的学生,是指那些在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和学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

一、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之所以存在诸多的问题,是因为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

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家长相信“棍棒底下出尖子”,孩子考试不理想,就破口大骂,或者棍棒加身,以为这样孩子就会听话,用心学习,拿个全班第一。殊不知,现在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他用学习成绩差和满不在乎来回敬大人。像棍棒型、训斥型、管束型、溺爱型。这样的家长管教的孩子都会产生厌学心理。另外父母离异、生病、去世等突发事件,致使学生学习中断及心灵可能遭受重创,使学生出现心理偏差,造成学生的突然学习困难,若不及时从思想上解决,也会导致这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二)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现在的小学生天真活泼,但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易流于表面化、直观化和过分理想化。黄色报刊、游戏厅、网吧、色情影片等等,大量的不良影视作品等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吞噬学生纯净的心灵,造成学生厌学、弃学等。社会上个别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小青年的行为也被部分学生加以摹仿。这些都是容易使小学生滋生逆反和敌对心理的土壤。

(三)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在社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通用化的今天,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有增无减,社会及一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重分数,对学习困难生缺乏引导;学校生活枯燥,加之教师的教育方法单一粗暴,不究犯错原因,只是一味责罚,公开揭短,漠视学生的尊严,结果学生厌恶学校 生活、抵触老师的教育,产生厌学情绪。

(四)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一是智商不高直接造成学习成绩落后。二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呆板,缺乏上进心。三是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学习马虎,知识残缺,成绩不稳。四是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五是骄傲自满、放任自流。六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风不正。

二、转化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对策

通过对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我认为,学困生并非是无药可救,只要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定会是学困生得到转化。

(一)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子女身心影响巨大。在对学困生的研究中发现,学生家长在外工作的多,离异的多,做小生意的多,文化程度低的多。他们大多忙于工作、生意而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而一旦发现自己的子女学业荒废或行为差错,往往不反思自身原因,却一味打骂子女乃至对其丧失信心,放任自流。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下的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弃,逐步沦为学困生。学校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家长进行指导,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为防止学困生的产生和学困生的转化创造有利条件。

(二)利用社会环境,加强引导,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无所不在,时刻对学生产生影响。社会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鱼目混珠,夹杂着大量对学生具有毒害作用的消极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怎样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社会环境积极的一面,消除社会环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呢?

1.加强引导,提高学困生分辨能力。

学困生相比其他学生而言,受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大,但我们不可能因此而将其与社会隔离。我们只有想办法帮助他们认识各种社会因素的本质及其影响,提高其分辨能力,增强其免疫能力。如在学生中普及法制教育;经常利用班会举办社会公德知识讲座等。

2.开展寓教于乐的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

为了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防止不良社会风气、丑恶社会现象的消极影响,学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活动,吸引学困生积极参与,在帮助学困生远离不良社会影响的同时,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知识。

(三)老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窍门,树立学好的“心理优势”,如教给学生循环记忆法,演练技能等,使他们首先树立起信心。

2.要使学生不断看到成绩,看到进步,不断强化“心理优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成绩在上升,因而逐步就有了信心,就有了学习积极性。有了积极性,就肯学习。肯学习,成绩必然会提高。成绩进步了,心理优势就得到加强,形成良性循环。

3.实施分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了便于向学习困难者施教,可根据班上学困生所占的比例来实施分层教学。

4.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对学困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避免用一把尺子衡量,只从分数高低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等。对学困生,应按他们的实际,进行激励性评价,使评价有利于他们的发展进步,有利于发展学困生的某些长处。

5.抓好学困生的课外个别辅导。课外辅导是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学困生的课外辅导,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解决他们在堂上存在的困难。常用的辅导方法有 目的辅导,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强烈愿望,推动他们积极学习,为下一步的辅导打好基础; 学法辅导,学困生碰到困难就会怨恨自己“笨”,从而产生心理障碍;所以要向他们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法,让他们亲自实验与总结,还可召开学习方法讨论会,使学生互相交流,让学困生从同学处得到学习方法指导;书面辅导,书面作业与试卷,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对于学困生,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并要求其订正,最好再出一些补充题让他们练习巩固,增强信心;及时跟踪检查。

综上所述,学困生有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的知识基础及不同的学习态度、个性特点,要转化他们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各位同仁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教学对策,并多给后进生一份关爱,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将使学困生昂首跨入先进行列之中。

⑩ 浅谈如何辅导学困生

在我们的教学中,每个班都会有学困生,如何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是我们最为头痛的问题。这些学困生他们有的是因为智力原因,而有的并不是智力方面有问题,他们学习成绩差大部分是由于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学困生的成功转化并非易事,因此,哪怕转化一名学困生,都凝聚着我们老师很多的的艰辛。因此,了解和研究学困生,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是现代教师的必备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辅导学困生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辅导方法。 一、查究原因,对症下药。学生学习困难的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有些老师喜欢把学生学习成绩不好都归咎为学生的“懒、愚、笨”。其实并不那么简单,除了“懒、愚、笨”之外,还有学习习惯不好,方法不对头,某些基础不扎实、缺漏多或性格内向,甚至孤僻。不肯发问,体格不佳,都很有可能造成学习成绩不良。另外学生所处的集体风气不好,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家庭、社会的影响,师生关系紧张,也可能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不良。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在辅导学困生之前,务必了解其主次原因,分析其造成成绩不佳的演变过程,而且应根据学生的智力、性格、基础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家庭的背景等对症下药,针对性地提出所辅导学生的辅导方案。二、尊重人格,奉献爱心。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他们的体验是比较多的。比如每次作业或考试后受家长或老师的批评指责较多;他们自尊心和自信心经常受到挫折,在心理上出现害怕或厌恶老师,与老师便有一定的距离。因而对他们的辅导的办法是:1、尊重人格、奉献爱心,缩短师生心理距离,使学生能信其师,尊其道,喜欢你,亲近你,也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辅导。否则厌其烦,起不到辅导效果。2、教师要从学习、生活上去多关心有困难的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在一起活动,交知心朋友。3、在学生某些方面出现不合格时,应采取宽容和热情的态度,做到动情晓理、持之以恒。这样一来我认为绝多数的学困生是能赶上去,或达到合格水平的。4、发掘“闪光点”,树立学困生自信心。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股强烈的胜利欲望,都希望得别人的肯定或认可。有时一个嘉许的目光,一个鼓励的微笑,往往能激励其奋发向上,甚至改变他的一生。尤其是学困生,他们的缺点较多,经常给学校、老师或同学带来麻烦,故此常常会受到学校的处罚、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歧视,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对问题较敏感,所以适当的赞许或鼓励对他们来就显得更为重要。其实后进生也往往有其各自的“闪光点”,只要我们留心他们的言行,用心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他们,让他们尝试和体验成功,树立他们的信心,使他们重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三、训练有方,培养习惯,教会方法。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不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是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所在,比如课堂上没有留心听课,眼睛东张西望、手脚乱动,一个问题听明白就感到懂而心满意足,不会提出疑难问题;数学科中的应用题不懂得分析其数量关系,及解题的思路;没有先复习后做作业的习惯,有的边玩边做作业、书写马虎应付了事……所有这些都应该加强对其行为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与训练。其训练方法:1、专注老师讲课,聆听学生的发言,勤于思考,积极回答问题;2、及时编写数学日记反思学习情况,按时完成作业;3、制定学习公约,互相监督实施;4、教会学习方法,养成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以鼓励、表扬为主,对表现较突出的及时给予奖励。这样,相信他们的学习成绩是会迅速提高。四、补缺补漏,给予机会体验成功。依个别学生心理的通病,是基础知识不扎实,遗忘率高,学过的旧知识在头脑中是零碎的不系统的很难的很难内化。在学习新知识时,缺少了认知的前提条件,找不到与新知识相联系的相应知识。因而对旧知识必须补缺补漏,然而有的老师喜欢放学后把学生留下来补课。这样一来有的学生对此产生一种被“留堂”受罚的思想。效果也就不大好了。 那么补缺补漏的方法应该是灵活的多样,为了让他们顺利地学习新的知识,课前辅导:1、在学习新知识前及时弥补与新知相关的知识;2、布置预习,其方式帮助学生弄懂一些重点问题,第二天课前使之流利回答老师的提问,有着成功的感觉;3、留意学困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适当表扬,从而激励学习兴趣,有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从学生的智力来说,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学生对某些知识的学习;时间要比另一些学生多花,尽管老师的努力去教学,努力去辅导,每次测试成绩不理想,这也是正常的事。老师不得过分的指责或全班排队,这对学困生的学习不但不起作用,反之丧失学习的信心,可采取再补测,在补测前先给予辅导。这样在学生学习失败后再次给予学习的机会,争取好成绩的机会,点燃学生学习的希望之火,树立学习信心,发挥学习潜力。五、激发兴趣。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教材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效益,这样可以防止或避免学困生的再度出现。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理想的教学方法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自主合作探索学习在教学上:1、应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动口、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教师应为精讲才能达到这一条件2.当堂反馈及时矫正学习信息,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信息。3、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应注重学困生的潜力,之在课堂上有自我表现或争取成功的机会。四、对学困生的转化要有耐心,持之以恒。 转化学困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在教育转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反复的现象。对此我们要有和宽容的态度,除了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外,还要耐心地教育和期待他们,最终使他们转化成为一位好学生。 学困生的转化方法还有很多,这只是我平时工作中的教育方法,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努力寻找、探究更好的教育方法,把班中的学困生都转化成优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很优秀。

阅读全文

与如何转化学困生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7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