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 能量起伏:液态金属中处于热运动的原子的能量有高有低,同一原子的能量也在随时间不停的变换,时高时低,这种现象称为~
2. 结构起伏:团簇的尺寸及其内部原子数量都随时间和空间发生着改变,这种现象称为~
3. 浓度起伏:同种元素及不同元素之间的原子间结合力存在差别,结合力较强的原子容易聚集在一起,把别的原子排挤到别处,表现为游动原子团簇之间存在着成分差异,而且这种局域成分的不均匀性随原子热运动在不时发生着变化,这一现象称为~
4. 逐层凝固方式:当固液相区很窄时称为~ 体积凝固方式:固液相区很宽时,称为糊状凝固方式。
5. 均质形核:晶核在一个体系内均匀地分布,是指形核前液相金属或合金中无外来故乡质点而从液相自身发生形核的。
6. 非均质形核:依靠外来质点或型壁界面提供的的 进行生核过程。
7. 粗糙界面:固-液界面固相一侧的点阵位置有一半左右被固相原所占据,形成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界面结构。
8. 表面自由能:产生新的单位面积表面时系统自由能的增量。
9. 表面张力是表面上平行于表面切线方向上各方向大小相互的张力。(表面上质点受力不均)
10. 界面张力的大小与界面两侧质点间结合力的大小成反比。
11. 均质形核:不依靠外来固相质点,而是从自身发生形核的过程。
12. 非均值形核:依靠外来质点或型壁界面提供的衬底进行的形核过程。
13. 光滑界面:固液界面固相一侧的点阵位置几乎全部为固相原子所沾满,只留下少数空位或台阶,从而形成整体上平滑的界面结构。
14. 连续生长:粗糙面的界面结构,有许多位置可供原子着落,液相扩散来的原子很容易被接纳与并晶体链接起来,由于热力学因素,生长过程中仍可维持粗糙面的界面结构。只要原子沉积供应不成问题,可以不断的进行“连续生长”其生长方向为界面的法线法相,而垂直于界面进行生长。
15. 成分过冷:凝固过程的溶质在分配引起固-液界面面前沿的溶质富集,导致界面前沿熔体液相线的改变,可能产生所谓的“成分过冷”,这种有溶质成分富集引起的过冷称之为成分过冷判别式。
16. 成分过冷产生的条件:界面前沿液相的实际温度梯度G.L<fan6TL(X`)/fan6|x`=0
17. 液相有限扩散条件下的成分过冷“判据式“GL/R<mLCo(1-Ko)/DLKo
18. 成分过冷的影响因素:1),液相中温度梯度GL 2)晶体生长速度R,3)溶质DL 4)原始成分Co 5)液相线斜率mL 6)K
19. 外生技术:就合金的宏观结晶状态而言,平面生长,胞状生长和柱状树枝晶生长皆属于一种警惕自型壁生核,然后由外向内单向延伸的生长方式,称为~
20. 内生生长:等轴枝晶在熔体内部自由生长的方式称为~
21. 离异共晶:两相的析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彼此分离的,因而在形成的组织中没有共生共晶的特征,,这种非共生生长的,共晶,结晶方式称为离异生长,所形成的组织称为~
22. 孕育处理与变质处理:是在浇注之前或浇注过程中向液态金属中添加少量物质以达到细化晶粒改善宏观组织目的的一种工艺方法,孕育主要是影响生核过程,和促进晶粒的有理想以细化晶粒,而变质则是改变晶体的生长机理,从而影响浸提形貌,变质在改变共晶和静的非金属相的结晶形貌上有着重要的应用,而在等轴晶组织的获得和细化中采用的则是孕育方法,良好的孕育处理可促进球墨铸铁的石墨从球状方式生长,提高球化率,细化白口抗磨铸铁铁凝固组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碳化物的形态分布。
23. 联生结晶:熔池边界未熔母材晶粒表面,非自发形核就依附在这个表面,从而可以在较小的过冷度下,以柱状晶的形态想焊缝中心生长,这种结晶特征称为~
24. 氢对金属的质量有何影响 氢脆:氢在室温附近使钢的塑性严重下降的现象称为~,它是由溶解在金属晶格中的原子氢发生扩散,聚集引起的。
25. 白点:白点是氢含量较高的碳钢和低碳钢拉升或弯曲,断面上出现的银白色圆形脆断点。又称鱼眼 1),金属的氢含量越高,出现白点的可能性越大,一旦产生白点,金属的塑性就会大大下降。 2)氢是促使产生冷裂纹的主要因素之一。3),氢能使金属产生气孔。
26. 短渣:随温度增高粘度急剧下降的渣称为~
27. 长渣:随温度增高粘度缓慢下降的渣称为~
28. 活性熔渣:氧化性较强的熔渣称为~ 熔渣的氧化或还原能力是指熔渣向液态金属中传入氧或从液态金属中导出氧的能力
29. 先期脱氧:对于熔焊过程,在药皮加热阶段,固态药皮中进行的脱氧反应称为~,其特点是脱氧过程和脱氧产物与高温的液态金属不发生直接关系,脱氧产物直接参与造渣。
30. 润湿角:取决于不同物质间质点的作用力,也可以说取决于接触物质之间的界面张力,接触角为锐角是润湿,为钝角不润湿。
31. 沉淀脱氧:溶解于液态金属中脱氧剂直接和熔池中的[FeO]起作用,使其转化为不溶于液态金属的化合物,并析出转入熔渣中的一种脱氧方式。这种方法的有点是脱氧速度快,脱氧彻底,但脱氧产物不能清除时将增加金属液态中杂志的含量,其脱氧反应为x[Me]+y[O]=(MexOy).
32. 实现沉淀脱氧应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想熔池中加入对氧亲和力打的元素。2)脱氧产物应不溶于金属而成为独立液相转入熔渣。3),熔渣的酸碱性质应与脱氧产物的性质相反,以利于熔渣吸收脱氧产物。
33. 热影响区:熔焊时杂高温热源作用下,靠近焊缝两侧的一定范围内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
34. 粗晶催化:在热循环的作用下,由于焊接接头的溶合线附近和过热区将发生晶粒粗化引起的。
35. 析出催化:由于析出物出现以后,阻碍了错位运动,是塑性变形难以进行,从而使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脆性增大。
36. 组织催化:焊接HAZ中由于出现脆硬组织而产生的催化。
37. 时效催化:在制造过程中要对焊接结构进行加工,如下料,剪切,冷弯成形,气割,焊接和其他热加工等,有这些加工引起的局部应变,塑性变形对焊接HAZ脆化有很大影响,由此而引起的催化称为~
38. 裂纹:在应力与制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材料的原子结合遭到破坏,在形成新界面时产生的缝隙称为裂纹
39. 热裂纹:金属冷却到固相线附近的高温区时所产生的开裂现象。
40. 冷裂纹:是指金属经焊接或铸造成形后冷却到较低温度时产生的裂纹。
41. 凝固裂纹:金属凝固结晶的末期,在固相线附近,因晶间残存的液膜所造成的晶间开裂现象,属于热裂纹。
42. 延迟裂纹:是在氢、钢材淬硬组织和约束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与淬硬脆化裂纹、低塑性脆化裂纹同属于冷裂纹。
43.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44. 塑性成形:利用金属塑性,使其在外力作用下改变形状,并获得一定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
45. 扩散脱氧:扩散脱氧是在液态金属与熔渣界面上进行的,是以FeO在两相中的分配定律为理论基础的。
46. 滑移:指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或切变。
47. 轴对称问题:当旋转体承受的外力对称于旋转轴分布时,则体内质点所处的应力状态称~
48. 主平面:切应力为零的平面称为~,主平面的正应力叫主应力。
49. 主切应力平面:与斜微分面上的正应力一样,切应力也随斜微分面的方位而改变,使切应力数值达到极大值的平面称为~。在主轴空间中,垂直一个主平面而与另两个主平面交角为45°的平面就是~其上所作用的切应力称为切应力。
50. 平面应变问题:如果物体内所有质点都只在同一坐标平面内发生变形,而该平面的法线方向没有变形,就属于平面变形或平面应变问题。
51. 平面应力问题(状态):假设变形体内个质点与某坐标轴垂直的平面上没有应力,且所有的应力分量与该坐标轴无关。
52. 简单加载:指在加载过程中各应力分量按同一比例增加,应力主轴方向固定不变。
53. 附加应力:由于变形体各部分之间的不均匀变形受到整体性的限制,在各部分之间必将产生相互平衡的应力,该应力叫~,附加应力是由均匀变形引起的,总是相互平衡或成对出现的。
54. 上限法满足的三个条件:1,满足速度或位移的边界条件。2,变形体在变形时保持连续性,不发生重叠和开。3,满足体积不变条件。
55. 焊接热循环:在焊接热源的作用下,焊件上某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称为~
56. 缩孔: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往往在铸件最后的凝固的部分出现孔洞。容积大而集中的孔洞称为缩孔,
57. 缩松:细小而分散的孔洞称为缩松。
58. 微观偏析:微笑范围内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想象。晶内偏析(枝晶),晶界偏析
59. 宏观偏析;:在凝固断面上,出现的各部位,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正常偏析,逆偏析,重力偏析)
60. 粗糙界面:固液界面固相一侧的点阵位置有一半左右被固相原子所占据,形成的凹凸不平的界面结构。
61. 光滑界面:固液界面固相一侧的点阵位置几乎全部被固相原子所占满,形成整体上平整光滑的界面结构。
62. 外生生长:从型壁开始,由外向内的单向延伸的生长方式。
63. 内生生长:在熔体内部自由生长的方式。
64. 连续生长:垂直于界面进行生长的方式。
65. 侧面生长:依靠界面上的台阶想侧面进行的生长方式。
66. 均匀应力场:有两簇正交的直线构成的滑移线场所对应的应力场。
67. 简单应力场:有一簇为直线,另一簇为曲线所构成的滑移线场所对应的应力场。
68. 滑移线:将塑性变形金属表面所呈现的有滑移而形成的条纹称为滑移线。滑移线就是塑性变形体内最大切应力的轨迹线。
69.
70. 共生:规则共晶偶合长大时两相彼此紧密相连。而在两相前方的液体区域存在溶质的运动,两相有某种依赖关系,故称共生。
71. 应力球张量:8quekouij6m,其任何方向都是主方向,且主应力相同,均为平均应力6m,在任何切平面上都没有切应力,所以不能使物体产生形状变化,而只能产生体积变化。
72. 对数应变特点:1),叠加性 2)可比性 。除了退火低碳钢外,一般金属材料的实验数据更接近与Mises屈服准则。
73. 若已知三个主应力的大小顺序是,61>62>63,则Trescu屈服准则只需用线性式 61-63=L
74. 不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分为哪些区,各区的组织特征和性能如何? 答:在一般的熔焊条件下,不易淬火钢按照热影响区中不同部位加热的最高温度及组织特征,可分为一下四个区:1),熔合区:熔合区最大的特征是具有明显的化学成分分布均匀性,从而引起组织、性能上的不均匀性,所以对焊接接头的强度、韧性都很大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融合去常常称为焊接接头最薄弱的部位,是产生裂纹、脆性破坏的发源地。2)过热区(粗晶区):由于金属处于过热的状态,奥氏体晶粒发生严重的粗化,冷却之后便得到粗大的组织,并极易出现脆性的魏氏组织,故该区的塑性、韧性较差。焊接刚度较大的结构时,常在过热粗晶区产生脆化或裂纹。 3),相变重结晶区(正火区或细晶区):组织是均匀而细小的珠光体和铁素体,组织细密,塑性和韧性均较好,是热影响区中组织性能最佳的区段。4)不弯曲重结晶区:一部分组织发生了相变重结晶过程,成为晶粒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而另一部分是始终未能溶于奥氏体的剩余铁素体,由于未经重结晶仍保留粗大晶粒。所以此区特点是晶粒大小不一,组织不均匀,因此力学性能不均匀。
75. 实现沉淀脱氧的三个条件:1),必须想熔池中加入对氧亲和力大的元素 2)脱氧产物应不溶于金属而是成为独立液相转入熔渣。3)熔渣的酸碱性质与脱氧产物的性质相反。
76. 综合分析熔渣的碱度对脱氧,脱P,脱S的影响 ? 脱氧1)碱度越大,有利于Mn,Si的脱氧;2)碱度增大,不利于FeO的扩散脱氧; 脱S:碱度高有利于脱S。脱P:提高碱度,有利于脱P。
77. 氮氢氧对金属的质量有何影响? 1),氮氢使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和感性下降,而氧是强、塑、韧明显降低。 2)氮氢以及氧和碳反应生成的CO使金属中产生的气孔,不仅会增加缺口敏感性,使金属强度降低,而且鞥你降低金属的疲劳强度和气密性。3)氢能促使产生裂纹 4)氧可使刚中有益的合金元素烧损,而且可使CO因受热膨胀影响焊接过 稳。
㈡ 异种钢焊接时如何选择焊条
两种牌号不同的钢之间的焊接称之为异种钢焊接,目前随着我国工业步伐的不断加快,在机械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中,异种钢焊接结构被越来越多的广泛使用。使用异种钢焊接结构,能合理的使用材料,充分发挥每一种材料的特性。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的高合金钢,减轻设备的重量,降低成本而且能提高结构的工作性能。因此使用异种钢焊接结构,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和技术价值。
异种钢焊接接头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奥氏体 /珠光体、铁素体异种钢接头即奥氏体类不锈钢与珠光体类钢(碳素钢、Cr-Mo耐热钢、低合金高强钢)、铁素体钢(高铬钢)之间的焊接,或采用奥氏体型填充材料焊接或堆焊珠光体纲和铁素体钢。对于异种钢焊接接头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类为同类异种钢组成的接头,这类接头的两侧母材虽然化学成分不同,但都属于铁素体类钢或都属于奥氏体类钢;第二类接头为异类异种钢组成,即接头两侧的母材不属于同一类钢,例如一侧为铁素体类钢,另一侧为奥氏体类钢(如奥氏体不锈钢)。对于母材都属于铁素体类钢,其焊缝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或镍基焊条焊接的接头,也属于第二类接头。
一、异种钢焊接易产生的问题
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缝金属成分、组织、性能明显不同于母材。所以,在焊接过程中以及接头进行焊后热处理时,或在低温高温腐蚀介质等条件下运行时会发生许多不同于同种钢焊接接头的特殊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接头中存在着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
异种钢焊接接头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及由此而导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不均匀性问题极为突出。由于异种钢焊缝金属成分是由填充金属成分、母材金属成分及其融合比所确定的。不仅焊缝与母材的成分往往不同,就连焊缝本身的成分也是不均匀的,这主要是由于焊接时稀释率的存在所造成的。这种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对接头的整体性能影响较大。譬如珠光体刚和奥氏体钢焊接时,通常是使用含高铬、镍的奥氏体钢或镍基合金等作填充金属。熔焊时母材的熔入,使填充金属受到稀释,经熔池的搅拌后形成的焊缝金属成分大体是均匀的,但是过度稀释的焊缝金属就会在焊缝底部靠近母材边缘出现马氏体脆性组织。
(二)接头熔合区组织和性能的不稳定性。
在母材与焊缝金属之间的熔合区由于存在着明显的宏观化学成分不均匀性,因此就引起组织极大的不均匀性,给接头的物理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带来很大影响。焊接或焊后热处理或在高温下长期运行时发生元素的迁移尤其是碳元素的迁移。通常是在焊缝底部形成增碳层,在母材一侧形成脱碳层。脱碳层会使焊接接头在高温下长期工作时称为蠕变断裂最危险区域。比如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接低合金钢与奥氏体不锈钢之间的异种钢接头,在熔合区就存在着“碳迁移”现象,使熔合区靠焊缝一侧形成增碳层,而低合金钢一侧形成脱碳层,在此区域内硬度变化剧烈,同时力学性能下降,甚至引起开裂。
(三)焊后热处理是较难处理的问题。
异种钢接头的焊后热处理是一个比较难处置的问题,如果处置不当,会严重损坏异种钢接头的力学性能,甚至造成开裂。由于焊缝和母材的线胀系数不同在焊缝和母材之间产生很大的焊接残余应力。这一残余应力不能通过焊后热处理来消除。热处理后形成的回火残余应力比处理前的焊接残余应力还要大。对于同类异种钢接头,一侧母材强度较低,要求的焊后热处理温度也较低,而另一侧母材强度及合金元素含量较高,要求的焊后热处理温度较高,此时如果PWHT温度选择不当,会使强度低的一侧母材强度下降过度。
二、 异种钢焊接工艺措施
(一) 焊材选择 。
正确地选用焊材是焊接异种钢的关键,焊接接头的质量和使用性能与所选用的焊材密切相关。 异种钢接头的焊缝和熔合区,由于合金元素被稀释及碳的迁移等原因存在一个过渡区,过渡区中不但化学成分、金相组织不均匀,而且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等通常也有很大差异,可能会引起焊接缺陷(如裂纹等)或严重降低性能。为此必须按照母材的成分、性能、接头形式和使用要求等来正确选用焊材。即在接头区域不能出现热裂纹、冷裂纹及其它超标的焊接缺陷,保证焊缝金属具有所有要求的综合性能。因此焊材选用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在焊接接头不产生裂纹等缺陷的前提下,若焊缝金属的强度和塑性不能兼顾时,则应选用塑性和韧性较好的焊材。
2、焊缝金属性能只需要符合两种母材中的一种,即可认为满足使用技术要求。一般情况下,选用焊材使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及其他性能不低于母材中性能较低一侧的指标,即认为满足了技术要求。但在某些情况下还应从焊接工艺性能(如抗裂性等)方面来考虑。
3 、结构钢的异种钢号焊接时,对相同强度等级的结构钢焊条,一般应选用抗裂性能好的低氢焊条。对于金相组织差别比较大的异种钢接头,如珠光体-奥氏体异种钢接头,则必须充分考虑填充金属受到稀释后焊接接头性能仍然得到保障。
4、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条件下,选用工艺性能好、价低、易得的焊材。
5、 对于异类异种钢接头,一般均选用高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条或镍基合金焊条。对于工作条件苛刻的重要接头,首推选用镍基合金焊条,因为虽然它价格较贵,但可以减少或避免碳迁移,且其焊缝金属的线膨胀系数介于铁素体钢和奥氏体钢之间,对接头的组织及力学性能都有好处。
(二)减少焊缝稀释率控制熔合比。
异种钢焊接前,坡口角度的设计应有助于焊缝稀释率的减少,应避免在某些焊缝中产生应力集中。焊接参数的选择应以减少母材金属熔化和提高焊缝的堆积量为主要原则。对于异类异种钢接头,在选择焊接规范时,因设法降低熔合比。为此,应选择小直径焊条或焊丝,尽量选用小电流快速焊。
(三)焊接预热要求和焊后热处理温度的确定。 1、异种钢焊前的预热主要是为了降低焊接接头的淬火裂纹倾向当被焊的异种钢中有淬硬钢时则必须预热,具体的预热温度应根据焊接性差的钢种来选择。同类异种钢预热温度的确定,一般按预热要求高的一侧来确定焊接预热温度,但对于异类异种钢接头,可以适当降低预热温度,必要时经试验后确定。 2、焊后热处理。对于异种钢焊接接头进行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是提高接头淬硬区的塑性及减少焊接应力。一般是当母材的金相组织相同且焊缝金属的金相组织也基本相同可以按照热处理温度要求高的一侧母材来选定异种钢接头的PWHT温度,但当金相组织不同时若按上述原则进行热处理就有可能使接头局部应力升高而产生裂纹。异种钢焊后热处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此焊后的热处理规范选择一定要事先做焊接工艺评定,以防使强度低的一侧母材强度严重下降,出现强度不合格。
(四)、 采用预堆边焊的方法进行焊接 。
有时为了解决异种钢接头预热和焊后热处理难的问题,往往采用预堆边焊的方法进行焊接。其工艺顺序为:在需要热处理的一侧母材坡口先预堆边焊1 ~2层与焊缝同种钢的焊条→此侧进行PWHT→冷态焊接整个焊缝,然后接头不再进行PWHT。 这种做法,可减少熔合区成分不均匀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也给接头的热处理带来方便,但切记此时预堆边焊层的厚度一定要保证大于或等于4mm,以起到隔离层的作用。
异种钢接头工作条件的特殊化,决定了异种钢焊接的复杂性,如果能够严格按照上述工艺措施进行施焊一定能获得良好的焊接接头。但施工时也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等,方能满足使用要求
㈢ 焊接冶金基本原理问题
熔焊热源的高温集中熔化焊缝区金属,并向工件金属传导热量,必然引起焊缝及附近区域金属的组织和性为熔化焊缝区各点温度变化示意能发生变化。由于各点与焊缝中心距离不同,所受的最高加热温度不同,相当于对焊接接头区域进行了一次不同规范的热处理,因此焊接接头的各部位会出现不同的组织变化和性能变化。
整个焊接接头由焊缝区、熔合区、热影响区构成。
1、焊缝区
焊缝区是在焊接接头横截面上测量的焊缝金属的区域,焊缝区(熔焊时,是焊缝表面和熔合线所包围的区域。焊缝区在冷却过程中以熔合线上局部半熔化的晶粒为核心向内生长,生长方向为散热最快方向,最终成长为柱状晶粒。晶粒前沿伸展到焊缝中心,呈柱状铸态组织,此种结晶方式称为联生结晶。联生结晶过程使化学成分和杂质易在焊缝中心区产生偏析,引起焊缝金属力学性能下降,因此焊接时要以适当摆动和渗合金等方式加以改善。
2、熔合区
熔合区是焊接接头中焊缝金属向热影响区过渡的区域。该区很窄,两侧分别为经过完全熔化的焊缝区和完全不熔化的热影响区。熔合区的加热温度在合金的固 液相线之间。熔合区具有明显的化学不均匀性,从而引起组织不均匀,其组织特征为少量铸态组织和粗大的过热组织,因而塑性差,强度低,脆性大,易产生焊接裂纹和脆性断裂,是焊接接头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3、热影响区
热影响区是焊缝两侧因焊接热作用没有熔化但发生金相组织变化和力学性能变化的区域。根据热影响区内各点受热情况的不同,热影响区可分为过热区、正火区和部分相变区。
1)、过热区
过热区是指热影响区内具有过热组织或晶粒显着粗大的区域。其加热温度为AC3以上100-200℃至固相线之间。该区内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形成过热组织,因此塑性和韧性差,也是焊接接头的一个薄弱环节。对易淬火硬化材料,该区的脆性会更大。
2)、正火区
正火区是指热影响区内相当于受到正火热处理的区域。加热温度为AC3至AC3+(100-200)℃之间。此温度区间与正火温度区间相同,金属完全发生重结晶,冷却后为均匀而细小的正火组织,力学性能明显改善,该区是焊接接头中组织和性能最好的区域。
3)部分相变区
部分相变区是指热影响区内组织发生部分转变的区域。加热温度在AC1至AC3之间。该区内的热温度在珠光体和部分铁素体发生重结晶,使晶粒细化,而另一部分铁素体来不及转变,冷却后成为粗大的铁素体与细晶粒珠光体的混合组织。由于晶粒大小不一,故该区力学性能较差。
熔焊方法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熔合区和热影响区。这两个区域的大小和组织性能取决于被焊材料、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等因素。焊接方法不同,上述两区的大小也不同,一般来说,加热能量集中或提高焊接速度可减小上述两区。
以上是针对低碳钢熔焊时的分析,而不同材料对加热的敏感性不同,熔合区和热影响区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如易淬硬材料会产生淬硬组织,使焊接接头力学性能降低。
熔合区和热影响区的存在对提高焊接接头的性能不利,在熔焊过程中无法消除它,所以常采用焊后热处理的方式(正火或退火)来消除或改善。
㈣ 熔合区是如何形成的它为什么有时会成为整个焊接接头的薄弱区域
熔合区的形成原因:焊接接头中烽缝与母材交界形成
成为薄弱环节的原因:当焊缝金属与母材的化学成分、线膨胀系数和组织状态相差较大时,会导致碳及合金元素的再分配,同时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和严重的淬硬组织,所纹、发生局部脆性破坏的危险区,是焊接接头的薄弱环节。以熔合区是产生裂
㈤ 什么是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实验额定的内容
焊接接头是力学性能试验主要有下列几项
1、焊接接头的拉伸试验(包括全焊缝的拉伸试验)
2、焊接接头的弯曲试验
3、焊接接头的冲击试验
4、焊接接头的硬度试验
5、焊接接头(管子对接)的压扁试验
6、焊接接头(焊缝金属)疲劳试验
不同的试验测试的是不一样的性能。一般不需要做全,你可以看看你的材料比较侧重哪些方面,做相应的试验就可以了。详细的可以点参考资料的链接在线看一下,下载要钱。。
㈥ 分析焊缝和熔合区的化学不均匀性,为什么会形成这种不均匀性
熔焊热源高温集熔化焊缝区金属并向工件金属传导热量必引起焊缝及附近区域金属组织性熔化焊缝区各点温度变化示意能发变化由于各点与焊缝距离同所受高加热温度同相于焊接接区域进行同规范热处理焊接接各部位现同组织变化性能变化
整焊接接由焊缝区、熔合区、热影响区构
1、焊缝区
焊缝区焊接接横截面测量焊缝金属区域焊缝区(熔焊焊缝表面熔合线所包围区域焊缝区冷却程熔合线局部半熔化晶粒核向内向散热快向终柱状晶粒晶粒前沿伸展焊缝呈柱状铸态组织种结晶式称联结晶联结晶程使化杂质易焊缝区产偏析引起焊缝金属力性能降焊接要适摆渗合金等式加改善
2、熔合区
熔合区焊接接焊缝金属向热影响区渡区域该区窄两侧别经完全熔化焊缝区完全熔化热影响区熔合区加热温度合金固 液相线间熔合区具明显化均匀性引起组织均匀其组织特征少量铸态组织粗热组织塑性差强度低脆性易产焊接裂纹脆性断裂焊接接薄弱环节
3、热影响区
热影响区焊缝两侧焊接热作用没熔化发金相组织变化力性能变化区域根据热影响区内各点受热情况同热影响区热区、火区部相变区
1)、热区
热区指热影响区内具热组织或晶粒显着粗区域其加热温度AC3100-200℃至固相线间该区内奥氏体晶粒急剧形热组织塑性韧性差焊接接薄弱环节易淬火硬化材料该区脆性更
2)、火区
火区指热影响区内相于受火热处理区域加热温度AC3至AC3+(100-200)℃间温度区间与火温度区间相同金属完全发重结晶冷却均匀细火组织力性能明显改善该区焊接接组织性能区域
3)部相变区
部相变区指热影响区内组织发部转变区域加热温度AC1至AC3间该区内热温度珠光体部铁素体发重结晶使晶粒细化另部铁素体及转变冷却粗铁素体与细晶粒珠光体混合组织由于晶粒故该区力性能较差
熔焊避免要现熔合区热影响区两区域组织性能取决于焊材料、焊接、焊接工艺参数等素焊接同述两区同般说加热能量集或提高焊接速度减述两区
针低碳钢熔焊析同材料加热敏性同熔合区热影响区表现形式易淬硬材料产淬硬组织使焊接接力性能降低
熔合区热影响区存提高焊接接性能利熔焊程消除所采用焊热处理式(火或退火)消除或改善
㈦ 什么是焊接熔合区,熔合线,熔池,熔深(熔合深度)
熔合区指在焊缝和母材的交界区,也称半熔化区,是焊接接头中焊缝金属向热影响区过渡的区域。
熔合线指焊接接头横截面宏观腐蚀所显示的焊缝轮廓线。它是焊缝金属与母材的分界线。
熔深指母材熔化部的最深位与母材表面之间的距离。
熔池指因焊弧热而熔化成池状的母材部分,熔焊时焊件上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液态金属部分叫做熔池。
(7)熔合区的化学不均匀性有哪些扩展阅读
实际的焊缝边界应当是半熔化区与完全熔化的焊缝区的边界。但在许多情况下,利用浸蚀的粗视磨片与观察到的熔合线与实际的焊缝边界往往并不一致,观察到的是表观熔合线。
实际熔合线是在位于表观熔合线之外的地方。熔合线附近的区域存在着显着的物理一化学不均匀性,无论是性能的变化或产生缺陷的敏感性,都有其特点,它是金属焊接性优劣的影响因素之一。
在有的矿热炉中,熔池则仅指熔渣和金属液积存的炉膛部分,或是电极周围炉料不断下降的工作区(坩埚),或是电弧高温所能作用到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