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沪教版初三化学多少课时

沪教版初三化学多少课时

发布时间:2022-10-03 06:37:50

⑴ 初三化学(沪教版)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100g-107.8g=2.2g
碳酸钠的质量为x 同时消耗氯化氢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44
x y 2.2g
106/x=73/y=44/2.2g
x=5.3g y=3.65g
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100g*7.3%-3.65g=3.65g
与氯化氢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s
NaOH + HCl=NaCl+H2O
40 36.5
s 3.65g
40/s=36.5/3.65g
s=4.0g
则该样品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4.0g/10.g*100%=40%

⑵ 上海初三化学老师多少节课满课时实验室管理又怎么算

一般是10到12节吧,一周

⑶ 2022初中化学新课标有多少课时

你好,新授课需要57课时。
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大约15课时,都是很重要的学生实验,其他的实验就要看实验室的条件和时间是否充足了),讲评课等等就不一定了。

⑷ 初中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初中课程设置:

初一:语文,数学,英语,地理,思想品德,生物,历史。

初二: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生物,地理,历史,物理。

初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

初中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数学、语文、英语任教两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3节;物理、化学任教3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2节;政治、历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地理、生物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音乐任教8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6节,体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美术、计算机周课时不少于18节。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⑸ 国家规定的初级中学各学科的课时数是多少

数学、语文、英语任教两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3节;物理、化学任教3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2节;政治、历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

地理、生物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音乐任教8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6节,体育任教7个班或周课时不少于14节,美术、计算机周课时不少于18节。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⑹ 初三化学沪教版上册共有多少知识点

按个人分类吧 我是分了45个知识点

⑺ 初中化学教师一周标准的授课时数是多少。

课程标准要求每周三节。
具体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安排三或四节。
有些私立学校安排五节。

⑻ 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沪教版上册

>>首页

初中化学教案大全
第一章 空气.氧
第一节 空气 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初步了解有关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主要用途。
2.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对空气污染的防治。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了解空气的组成。
2.介绍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以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用品
水槽、钟罩、燃烧匙、酒精灯、红磷。
教学过程
〔提问〕①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电灯发光(物理变化)爆炸(举例说明,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②判断下列例子哪个是描述性质?哪个是表述变化的?
〔讲解〕通常镁燃烧,酒精燃烧都是在空气中进行的。
〔提问〕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板书〕第一节 空气
一、空气的组成和用途
〔演示〕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提问〕①实验现象
②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钟罩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简介人类对氧气的认识过程。
〔板书〕

二、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雾
②石油化工排放的烟雾
③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
2.造成污染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①工业三废的回收与处理
②提高汽油、柴油质量
〔讲解〕1.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造成撑率倚в�对自然界的影响。
2.臭氧摽斩磾的形成——对自然界的影响等。
[作业] 略

第一节 空气 教案(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和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谈话、研讨、讲解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引言〕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一种摽床坏接置�蛔艛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价的自然资源,它就是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学到,今天将要进一步学习的空气。
〔板书〕空气
〔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对它已有哪些了解?
(提示: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它不是一种单一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物质组成的。人们已经测知它的成分有:
〔板书〕
一、空气的组成
1.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大约):

〔讲述〕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约占总体积的4/5,氧气约占1/5。
〔提问〕你知道氮气和氧气在性质上主要的不同吗?
(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
〔讲解并提问〕实验可以证明: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只是红磷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固体,且极易溶于水。
根据上述知识,你能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来证明空气中含有大约1/5体积的氧气吗?
(给学生一定时间的思考和议论)
〔演示实验〕①展示如图装置

②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和红磷燃烧的位置
③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后,教师操作。
〔提问〕①你看到了哪些现象?
②为什么红磷燃烧会生成大量白烟?白烟是什么物质?
③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或称反应容器)中?又为什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只占集气瓶体积的约1/5?
④剩余的4/5体积的气体主要是什么?你如何加以证明?
⑤你认为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小结。
〔讲述〕人类对空气的研究和认识,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期间许多科学家都做过类似的实验,但都未能取得明显的成果。直到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他所以能获得突出的成果,关键是他敢于破除当时传统的错误理论(燃素说)的束缚,能够尊重实验事实,并做出了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
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还深信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科学家才陆续发现了稀有气体等其它成分。
〔引言〕下面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稀有气体。
〔板书〕2.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讲述〕稀有气体因在空气中含量极少而得名,以前曾被叫做惰性气体,这是因为过去,人们认为它们不跟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缘故。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也能跟某些物质反应,生成其它物质,故改称为稀有气体。
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因此把稀有气体称为惰性气体是不科学的。
〔阅读〕课本使学生了解稀有气体的特性和用途
〔讲述〕大家对空气的组成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但是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若不重视工业废气,特别是有害气体的回收和处理,任其进入空气,就会带来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影响作物生长,形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简介〕英国伦敦、日本四日市或美国洛杉矶等空气污染事件,以说明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
〔板书〕
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止
1.污染空气的物质
(1)粉尘:水泥粉尘、煤烟粉尘、各种矿尘等。
(2)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1)矿物燃料(煤和汽油、柴油等)的燃烧
(2)化工厂的废气
(3)水泥厂的粉尘
(4)燃放烟花爆竹
(5)焚烧枯枝野草树叶等
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1)工厂做到废气回收与处理
(2)发展民用煤气生产
(3)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4)禁止焚烧树叶、野草
(5)提高汽油、柴油质量
〔小结〕防止空气与环境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是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练习〕(投影出示练习题)
在相同条件下:
①分离100 L空气,大约可得氧气______L,可得氮气______L。
②分离______L空气,可获得42L氧气。
③分离空气获得氧气63m3时,同时可获得氮气______m3。
〔作业〕略

第一节 空气 教案(3)
教学目的
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用具
仪器:钟罩、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烧杯、乳胶管、导管、双孔橡皮塞、弹簧夹、酒精灯。
药品:红磷、水。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 [ ]A.78升 B.78% C.21升 D.21%
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A.4∶1 B.1∶4 C.1∶5 D.4∶5
附2:课堂练习二
4.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 ]A.一类 B.两类 C.三类 D.四类
5.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 ]
A.氮气、氧气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氮气、二氧化碳
6.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煤燃烧生成的烟 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
7.被污染了的空气会严重地损害_____的健康,影响_____的生长,造成对自然资源及建筑物等的破坏。
8.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要充分认识_____的重要性,注意消除_____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保护自然资源。
附3:课堂练习答案1.B 2.A 3.B 4.B 5.C 6.C7.人体 作物 8.保护环境 污染源
附4:随堂检测
1.将下列数据(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序号填入有关物质后面的括号内。
A.78% B.21% C.0.94% D.0.03%
(1)二氧化碳( ) (2)氧气( ) (3)氮气( ) (4)稀有气体(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3.桌子上放一个空烧杯,烧杯内 [ ]
A.是氮气 B.是氧气 C.是空气 D.没有物质
4.证明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
A.法国的拉瓦锡 B.瑞典的舍勒 C.英国的道尔顿 D.英国的普利斯特里
5.下列排放到空气中的物质,不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
A.煤燃烧产生的烟 B.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出的尾气 D.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第四节 燃烧与缓慢氧化 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灭火原理,了解灭火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2.认识有害燃烧对空气的污染及危害。
3.加强环保教育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方法:
1.实验、电化结合;2.讲、议结合,
三.教学过程:
[引言]:火,是大家熟悉的,火既能造福于人类、然而一旦失去控制,火又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设置情景]:烧水时随意把燃着的火柴梗丢弃,造成失火,同学们惊叫,立即用简易灭火器扑灭。
[叙述]:幸亏同学们及时发现火情,否则会酿成大火,为了安全用火,今天学习燃烧与灭火这节课。
[引出课题]:燃烧与灭火
[复习]:请同学们根据已学过的燃烧及燃烧的条件,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观察实验,思考回答。
[投影]:1.为什么是放在金属板上的白磷先燃烧?
2.怎样才能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
[演示实验]: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小块白磷,然后盖上金属板,再在金属板上放一小块白磷,请观察燃烧的先后顺序。[学生答]:略。
[继续实验]:给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观察现象,说明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并请同学上讲台完成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学生答]:略。
[叙述]:燃烧的条件同学们学得很好,想一想灭火的原理呢?
[板书]:一.灭火原理
[学生答]:略。
[归纳投影]:灭火原理椘苹等忌仗跫�械娜我坏恪?BR> 1.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2.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叙述]:灭火原理知道了,那灭火方法也就迎刃而解了,请同学们回答几个问题。
[投影]:1.烧菜时,油锅起火应怎样扑灭?为什么?
2.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撞翻,应怎样灭火?为什么?
3.电器着火怎样扑灭?为什么?[学生讨论]:略。
[叙述]: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请看录像《灭火原理与方法》。
[实践操作]:通过观看录像,由同学上讲台亲自使用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板书]:1.酸碱灭火器原理方程式(注:由学生写)
Na2CO3+2HCl→2NaCl+CO2↑+H2O
[归纳投影]:2.灭火方法
[叙述]:学习了灭火原理和灭火方法,了解了消防知识,但要明确,以防为主,以消为辅。要火烛小心,安全用火,因火灾除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人员及经济损失外还会污染空气,属有害燃烧。
[板书]:二.有害燃烧的危害及防治
[叙述]: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每天每人呼吸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1~2升,大气污染严重将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与生活;影响动植物的生长;造成气候反常,破坏生态环境。请看录像。
[录像]:《大气的污染和防治》
[学生讨论]:在我们生活周围还有哪些原因造成大气污染?应如何防治?[学生答]:略。
[叙述]:同学们讲得很好,煤等燃料的燃烧;焚烧拉圾;燃放烟花爆竹;抽烟等放出的大量烟尘、硫氮氧化物、尼古丁、一氧化碳还有致癌的苯并[a]芘等,危害极大,请看:
[叙述]:从这些表格统计的数据中和同学们热烈的发言中可知,有害燃烧对环境污染的现状是触目惊心的,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威胁了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国际上定?月5日为全球人民提高环境意识和保护生存环境的共同行动日败N夜���寻鸦繁A腥胛夜��敬蠓�宪法,并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上海市府也相当重视环保,下决心要使上海在八五期间首先实现煤气化,并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现请看小小一支烟燃着所放出的有害物质及危害性。
[叙述]:从数据中可知,香烟中的有害物如此之多,因抽烟而得肺癌的得病率要大大高于不抽烟者。据英国调查报告说:撁?0秒钟就有1个人死于吸烟引起的疾病,由于香烟是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CO气体吸入人体会得动脉硬化、心脏病,造成人的智力下降,影响学习与工作,因此你们青少年不要染上吸烟的坏习气,并要积极参与宣传。大气污染已造成严重公害,我们作为地球村的村民,在思想上要引起足够重视,大家动手植树造林,想方设法采取物理、化学方法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把清洁、安全的空气还给人类,让祖国的天更蓝。争做优美环境的保护者。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小结一下,掌握了哪些知识?提高了哪些认识?[学生小结]:略。
作业:1.略 2.每人填写一份对环保及抽烟的认识表。

第四节 燃烧与缓慢氧化 教案(2)
【教学目的】
1.了解燃烧、燃烧的条件及灭火原理。
2.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以及它们与燃烧的区别和联系。
3.进一步树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的观点。
【教学重点】 燃烧条件
【实验准备】
演示实验:见课本〔实验l—10〕(也可利用补充实验)。
补充实验: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装置图:

说明:操作步骤
(1)将A口封住,不通空气(或氧气)只加热木炭。
(2)将A口打开,只通空气(或氧气)不加热木炭。
(3)将A口打开,又通空气(或氧气)又加热木炭。
2.白磷由缓慢氧化而自燃
示意图:

说明:将少量(绿豆粒大小)白磷溶在少量二硫化碳里用滤纸吸净。再用镊子夹持滤纸,在空气中二硫化碳很快挥发,白磷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由于缓慢氧化释放出的热量达到白磷的着火点(40 ℃)引起白磷自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投影)下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口答(1)指出图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板演(2)写出图中编号①—⑤的仪器名称:

(小结)结合作业讲评。解这类题要求叙述简练、语言准确,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指出错误时,最好用不应……或没有……。改正错误时最好用应……。如: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应略向下……。或试管口不应略向上倾斜,应略向下倾斜。
引入新课
(说明)有条件的可以自己做实验录制,也可以节选电影、电视、科教片中有关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片断。也可以让同学讨论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发生条件和现象。做课本〔实验1?0〕补充实验1、2后,再进行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着火点等概念的讲解并分析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小结。也可以按以下边演示实验边进行总结的方法进行。
讲授新课
一、燃烧〔实验〕〔补充实验1〕
(观察)不通空气(或氧气)只加热,木炭不着火,石灰水不浑浊。只通空气(或氧气)不加热,木炭不着火,石灰水不浑浊。又通空气(或氧气)又加热,木炭着火,石灰水变浑浊。
(讨论)燃烧,燃烧的条件及灭火原理。
二、爆炸
(提问)什么是爆炸?发生爆炸的条件并跟燃烧进行对比。
(小结)介绍常见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和报警方法。

⑼ 初三化学满工作量是几节课

我们学校惨啊,比着数语外的工作量,一周12节课,外加6节新教案。即满工作量为18
我们的化学老师永远没有满工作量,一周12节课,教案两三节,工作量永远达不到18,还有天理吗?还有天理吗!还有天理吗!

⑽ 初中化学教学每周应几节课

如果没有补课,每个班一周至少5节才能正常完成教学任务。

阅读全文

与沪教版初三化学多少课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9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5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41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10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94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8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6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6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6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8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11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54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6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2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302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9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73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8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53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