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化学新教材删除铝的原因
新教材内容的选取体现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新人教版呈分散地介绍有关铝元素的知识,意味着这些知识在教与学的要求上可以结合实际的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
2003版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中提出“了解钠、铝、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在“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提出实验建议“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在主题《物质结构基础》中提出“学生能够查阅资料并讨论第三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的规律”。相对于2003版的课程标准,2017版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中只保留了“钠、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删去了铝的相关内容,同时在主题3《物质结构与化学反应规律》中要求学生“能通过第三周期的钠、镁、铝、硅、硫、氯等,了解同周期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新版课标还在学习活动建议中提及了“铝和盐酸的反应”,在情景素材建议中涉及到了“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疏通下水管道”的处理。
新旧两版课标在标准制定上删减了铝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弱化了这部分内容的占比。但是课标也并非完全不提及铝及其化合物,说明铝及其化合物在高中阶段还是有其出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②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与以前的新课标有什么区别和改进
大致来说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学,老师更多的做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具体可以买一本新课标解答,上面有更加具体的解答)
③ 在化学新课标下,如何针对学科核心素养制定教学目标
你好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优化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认知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余年,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是教师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经验的影响,主要围绕着“知识与技能”的一维目标进行教学。[1]教师的育人意识淡薄,育人能力缺失。[2]以教科书为中心,只想准确地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旁观者”,学生的热情、主动性、怀疑能力在学习中不断泯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中学化学教师最大的挑战就是——从“教书”转向“育人”,也就是说不能再单纯地从化学学科的角度来理解化学教学,而必须从人的素养提升的角度来理解。2012年2月,教育部颁发《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做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这些都要求化学教师在观念上、思维方式上和教学行为上都要发生重大改变。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承担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使命,必须将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诉求,转化为教师的教学理解并付诸实践。在这种新形势下,优化提升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认知尤为重要。
二、优化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认知的流程——以“苯”的教学为例[3]
教学认知的建构和发展必须根植于教学实践。因此,基于一定的主题开展教学活动研究,是培育和发展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认知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PCK(学科教学知识)、PCKg(学科教学认知)构成要素研究[4]的基础上,把对教师教学认知提升的重心放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上,提出了优化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认知的流程(如图1)。“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进行化学教学的统领性观念,它是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的基础。首先,教师应该对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有深入的理解。其次,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主旨,分析教学知识,包括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知识等。然后,选择教学内容,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最后,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学习任务。课堂情境设计和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是学习任务设计的关键。通过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与教学情境持续互动,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充分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核心素养是21世纪个人终生发展和适应社会变迁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传承、整合、提升和发展。[5]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学科化、具体化、情境化,它关心的是一门学科究竟对一个人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形成有什么样的贡献,而不只是本门学科的具体知识内容。不同的学科的核心素养有着不同的内容要求,但他们互相联系渗透,共同支撑核心素养的发展。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化学教育活动的总目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全盘否定知识技能的学习,而是清晰地认识到高中化学对于学生成长独有的意义和独特的价值。化学学科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习得,更重要的是化学基本观念、思想方法、思维能力、价值观和科学伦理观念的形成。[6]
(二)全面分析化学学科教学知识
化学教学知识包括化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等。准确把握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知识,是顺利完成教学,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保证。1.挖掘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认知的基础。化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融合课程理念,把握化学学科知识体系,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1)追溯化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在化学知识的形成阶段,充满了化学家的智慧和科学精神,蕴藏着丰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饱含着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如“苯”的教学中向学生呈现苯的发现过程、凯库勒苯环结构假说提出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索过程的再现。教师追溯化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领略创造者的思考,感受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让学生逐步领悟自然科学的探究方法,体验科学理论从“猜测、提出假说——证实或证伪——修正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习研究物质的方法,对于培养科学精神品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2)提炼化学基本观念和思想方法学科基本观念是对学科知识更高层次的抽象和概括,在学生学习具体性知识时起统摄作用。教师在对具体化学知识的分析过程中,要注意提炼知识背后隐藏的化学学科的
满意请采纳
④ 新课标初中化学有哪些变化
初中化学教材与原教材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将上册中原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和原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互换了位置,
即新教材是: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教师时时进行教研,掌握最新的考试方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助力学生取得优异成绩。
⑤ 化学新课标加了哪些知识
1、有机中的烯烃的顺反异构,核磁共振氢谱,葡萄糖的R和L
2、原子结构中的电子亚层,在有机物中出现sp杂化轨道
3、化学平衡中的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电离平衡中的溶度积常数及计算
4、原电池中增加了盐桥
⑥ 分析人教版化学新课标的改进中还存在哪些不足
大哥你课改小组的啊 真操心啊 现在这颗改真他妈的垃圾啊改的都是什么玩意啊 你看八九年级知识点都乱了啊
⑦ 新课标初中化学有哪些变化
新课标初中化学有哪些变化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对于初学者,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易忘记。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不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术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因此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和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和任务一要明确具体,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和思想品德方面要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品德。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同时,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初中化学新课标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优势,以科学探究作为课改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初中化学教学中要进行创新教学,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给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立足于双向交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这样的氛围中吗,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次才能得到培养。如教学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时,有学生问为什么复分解反应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发生?这样问题一出,学生纷纷议论起来,教师对此要给予关注,鼓励学生提问,并根据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酸、碱、盐的电离知识等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能深入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本质,还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化学教师要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给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发挥想象力,树立创新意识,认识创新的意义。好奇心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究的内驱力,对创新思维具有催化作用。爱因斯坦曾说他没有过人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由此可见,好奇心强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思维萌发的时候。学生对化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探究欲才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从而开启创新思维。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开启学生创新思维,如酸碱性质实验、趣味性的魔棒点灯、会变色的水、氧气性质试验等,将学生带入神奇的实际,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学习化学的欲望。
⑧ 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有哪些新变化
精彩速读
1.根据“新课标”从今年起,小学1-2年级也有科学课啦!科学课将成为小学阶段与语文、数学一样重要的重点科目。
2.明确新增了技术与工程内容。
3.明确新增对社会与环境的责任,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在现实上的应用,还在新增了科学技术对伦理、环境、生活影响的思考。
关于新课标不得不知的几点变化
1
两个新增
1.明确新增技术与工程学。
让学生体会到“动手”的成功和乐趣,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
明确了STEM中的'T'和'E'的重要性,即技术与工程
2.明确新增对社会与环境的责任
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在现实上的应用,还在新增了科学技术对伦理、环境、生活影响的思考。让学生关注周围技术世界的发展,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两个变化
1.划分了三个学段。
学习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更加详细化
对于低年级开设科学课,通过小实验、小游戏的体验对科学知识有感性的认识
2.学习评价方式更多元。
旧版本:
行为表现评价
纸笔测验评价
综合评价
新版本:
课堂教学评价
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终结性评价
1)纸笔测验
2)表现性评价
3)真实性评价
4)档案袋
⑨ 初中化学新课标的特点是什么
一、教学理念的变化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忽视学生的实际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创造性和终身学习的一贯性。新程标倡导以学生为本位,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角色 , 尊重学生 , 和学生一起去感受、认识、探索、分析、概括,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发自内心的爱学生,学生只有真正感受到了教师的尊重和爱,才会快乐的学,健康地成长。教师爱学生,就是要相信学生,既要看到他们的优点也要看清他们的缺点,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超越学科本位的理念而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教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身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化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二、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法 新教材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教育 部 颁发 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 中的科学探究, 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因此在新教材的第一章中就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科学探究,并具体设置了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对话、辩论等积极的学习方式,以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形成和发展学习能力的依托,是学习行为赖以运作 的主渠道,也是自我发展的支柱所在。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是科学教育的必然要求。例如在物质性质的教学中,氧气、二氧化碳、金属等性质的学习,教材都是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去总结物质的性质 。特别是许多实验都可以用家庭厨房中的物品来加以完成,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以课程学习中提出的向题展开,以解决问题为结束。学生通过探究过程的讨论与交流,以及书写探究报告、制作模型、辩论和展览等形式,可以形成一个有利于 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氛围,发展乐于合作、分享信息和成果的团队精神,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的理念。 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都体现了其独特的个性。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既要尊重每个人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更要努力促进新的学习方式的形成。这与原有的旧教材相比是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新教材在内容上有许多有趣的实验,都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以后,自行归纳总结物质的性质、用途。例如水的净化原理,通过自制的简易的净水器,既了解了污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又掌握了净水的一般方法,更切身感受了污水带给人类的危害。不少学生还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创造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简易净水器。教材上还安排了到附近的工厂、农村去实地参观学习,参加实践活动,这样使许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高。四、对学生学习评价方式的转变 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新课程在重视教师及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重视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教师通过学生学习档案和自我评价资料,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并及时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新课程还通过学生的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纸笔测验注重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彻底改变了原来只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评价方式,这样可以从全方位来肯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初中化学的新课程打破了按学科体系组织化学教学内容的传统框架,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