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如何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

如何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

发布时间:2022-11-02 08:09:27

1. 如何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培养

创新强调开拓性和独创性,创业强调通过实际行动获利的行为。 因此,在创新创业的概念中,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创业是创新的体现和扩展。 创新创业与传统创业的根本区别在于创业活动是否有创新因素。

三、充分利用创业者生存下去的创业社会条件。

社会是企业家的必要环境,同样,社会也是企业家的必要载体。 当前中国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正在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国社会也适合发挥创业者的巨大力量,创新创业热潮也有掀起更大浪潮的趋势。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是现代社会最关注的内容随着我国创业经济对我国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学生创新创业必将成为创业浪潮的强大军队。

2. 通过对创新创业内涵的学习你认为什么才是提升个人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的大学生除了选择就业、公务员、考研作为发展方向之外,更多的大学生投身进入大学生创业的大军当中,不少成功的例子摆在眼前,促使更多的学生踊跃尝试。本学期学习参与了创业技能与实训的课程教学,使我们作为准毕业生感受到了创业的魅力,也明确体会到了当今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通过查取相关资料,我了解许多对大学生创业的先进观点。下面是我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一些看法。

二、现状分析:创新创业思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三、目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业的思想意识不强

首先是大学毕业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较深,经历了从“计划分配”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再到“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等阶段,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理解不够深入。其次是人们对职业的认识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普遍对行政事业单位、国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比较认同,对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不认同。再者,大学生创业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成功的几率较小。目前来讲现行的教育模式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教育引导不够,致使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

(二)大学生创业的素质能力不足

由于应试教育的结果,学生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对现有知识传授,学生缺乏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再加上高等教育基本以专业为主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了解较多,对跨专业的知识缺乏了解,综合能力不强,应变能力不强,学校对创业的教育重视不够,致使大学生创业的能力素质出现不足。

(三)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创业环境是创业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对创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首先是扶持力度,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分别就改善创业环境,强化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健全服务体系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但扶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其次是创业的社会氛围不浓,由于缺乏创业的氛围,风险意识不强,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还不够,缺乏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业、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

四、想创业的大学生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

(一)要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

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对公司运作的认识过于简单,他们不清楚如何融资、如何做商业上的事务活动筹谋、如何塑造管理团队等,甚至连基本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常识都很短缺。因此,在创业前,应该有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培训。市劳保局每月都有免费的创业者培训班,有心创业的大学生可以来报名到场学习。

(二)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

既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创业,那创业就必须符合市场规律,不经过市场调研,盲目投资,成功的可能就很小。因此,在创业之前,应该冷静地思考,选择什么行业来做才能更接近成功。建议最好先到相关行业去做一些兼职,熟悉一些行业的运作规律和流程,也可到市劳保局到场见习培训,有50多种岗位可供选择,在见习培训中选择创业方向。

(三)要充分熟悉政策。

对大学结业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通称里有不少相干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者应该充分了解这些政策,哪些用度是可以减免的,哪些优惠是可以申请的,都要做到胸中有数,这样才气在创业之初,节约资金更好发展。

(四)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心理脆弱是大大都大学结业生的通病,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轻言放弃,是不会取得终极成功的。创业的道路没可能一帆风顺,大学生在心理上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五、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和成功率的对策途径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创业就成为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案。为促进高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有关机构应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创业教育创业知识的掌握对于创业动机的形成和创业的成功而创业教育作为学生能够有效吸收创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体努力方向应为:

(一)构建个性化的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

使创新创业及实践教育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建立合理的个性化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使高校教育更为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为我国高校进一步深化、细化教育创新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应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在人才选拔培养考核过程中,其模式的定位、形式及体系的整合和内容的改革上,要树立以适应性为核心、以个性化为特点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内在需求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不仅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也给学生提供更多能够发挥自己潜能的创业平台。

(二)加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途径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是关键。只有把课堂教学所学到的文化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尤其是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真正得以提高。

(三)重视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教育模式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创业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敢于竞争、敢于冒险的精神,脚踏实地、勤奋求实的态度,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心态及自控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创业品质的前题,优秀的导师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所以在不断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开发社会教育资源,聘请创业上有建树,品德高尚、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来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新创业思想与实践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培养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才能培养出具有敢于探索、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四)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具体要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加强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重视综

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创新思维开发等方面得到主动发展。所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及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其次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成功企业家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他们的事迹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一己之长的事业;最后就是要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或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让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找到恰当的结合点,使其形成自主创新创业的理念。

另外,政府机构有必要增加一些与优惠政策相配套的服务项目,如政府部门组织的大学生创业培训、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引导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创业这种新生事物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3. 学校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有哪些

一、加强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内创业环境
良好的创业氛围是培育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外部动力,是创业教育得以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加强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宣传,普及创业知识,充分调到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在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等大众媒体加强宣传,也可以以学校、社团组织的报告会、科技交流会等形式,宣传成功创业的先进典型,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充分调到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为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
2.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并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竞赛活动
以“挑战杯”为契机,广泛开展科技文化节、科研立项、创业沙龙、创业论坛等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以此培养同学们的创新创业热情,开阔同学们的创新思维,激发同学们的创业意识,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同学们自身的创业能力水平。
3.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鼓励大学生自出创新创业
学校可通过多种形式的奖励措施,如学分认定、设立专项奖学金等,鼓励同学们进行科学研究、创新创造,同时对一些在创新创业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奖励和支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规章制度积极推动学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奠定创业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
大学生的创业活动要想成功,必须经过专业指导才行。成功的创业实践活动,需要创业者有较高的创业能力水平。要想达到较高的创业能力水平,那就需要有专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因此,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首先,应该完善创业教育教材体系。可以结合一些创业成功的案例,同时借鉴国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编写适合当代大学生的、且高质量的教材。其次,就是需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课程设置需要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起来,增加创业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结合学校实际,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之中,建立多层次、系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再次,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以校内外的创业实践基地为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把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总之,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多角度、多渠道的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还需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对其更新和改进,从而逐渐形成学校创业课程的优势和特色。
三、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创业教育要发展,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师资力量。为此,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打造有实力的创业师资队伍,对于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首先,可以利用学校原有的教师资源,包括利用经济管理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专业的老师,为同学们开通创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性。其次,学校可以聘请校外的风险投资家、企业家或创业科研人员直接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以此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再次,通过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以及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从而不断增强教师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创新创业的指导能力,最终使学校的创业教育得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创业能力得以更好的提高。
四、汇聚各方力量,形成政府、学校和社会支持的合力
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学校单方面的力量,而且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只有形成三方的合力,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导向机制和帮扶机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学生创业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提高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增强大学生创业的信心,通过舆论宣传和引导以及相关政策的扶持等方式,持续培育和优化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软环境。其次,通过对创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宣传和普及,让创业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树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帮助创业、支持创业”的社会氛围,让创业创新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最后,高校是实施创业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创业教育在传授创业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把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延伸,拓宽学生的创业思维,丰富学生的创业体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积极地创造条件,对在创业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一些优秀创业项目进行孵化,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切实帮助一些优秀的创业个人和创业团队实现自主创业。

4. 如何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树,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有了自己的积淀,做出自己的东西。

创新的话,不单单只是开发出一个新的东西,或者说对一些老款的东西进行一个新的开发,而更多的是要做出符合自己品牌形象的东西。

而同时的话要保持一个统一的调性,比如说这样吧,可能说你今天创新了一个东西,然后走的是这个方向,明天又走了另外一个方向,那么很可能对于客户来说你的东西辨别性就不强。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的品牌识别能力也不够,所以来说呢,第一是模仿起步,第2位的话要做出能够代表自己品牌的东西,也就是属于自己的品牌调性。

5. 1.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1、以项目和社团为载体,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以社团为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的形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2、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建立渗透创业教育内容的教育课程,在课堂上可考虑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
3、创设环境类课程
在校园内设立“创业园区”,学生可以提出项目申请,方案获通过后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开办一些校内公司或在校内经商等。
或者由学校组织开办模拟公司,将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创业相结合,其运作程序符合企业行为,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创业的平台。软环境如职业指导等,院系应成立由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企业管理人员和风险投资专家组成的创业指导小组,为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建议,从而避免学生盲目创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创业环境的建设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进行。
4、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对于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只有在大学生当中造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才能使更多的创新人才破土而出。实践最能锻炼和培养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实践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检验,反复调查,不断总结,吸取教训,才能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知。

6. 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业的队伍在不断地壮大,而唯有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能够在众多项目中突围成功,但是大多数的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及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那么,大学生如何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4 、组建创新创业学生团队

现代社会已经脱离了单打独斗,团队合作对于创新创业来说是必要的前提。团队初期组建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兴趣组合式。要求每一个组员对同一个课题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这样保证了团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团员的寻找可以在校内相关社团展开,也可以在网上论坛和社交部落上寻找。零件拼凑式。这需要组团人对整个课题有初步的规划,按照初期的计划表根据需求找到相关优势的人才。例如一个卖产品的项目,需要研发产品的人和营销产品的人,这两类要求可以分开来找。导师推荐制。如果课题由具有经验的导师指导,可以让他充当组团人来组织整个团队,因为他有相关项目经验,知道什么样的团队能成功。

在创新创业实践的前期要找好自己在团队内的角色。团队的队长需要具备责任心、耐心,还要有可以作为全队榜样的干劲和斗志,副队长需要协调好组员之间的关系,普通组员各司其职,该出力的时候不要扯全队后腿,负责撰写报告的组员要紧跟项目进展。

5 、在项目中锻炼职业技能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项目的机会锻炼自身,发展职业技能。大学生一般都是通过尝试不同的实践活动最终确认创新创业实践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又经过长期的理论准备和反复实践,不妨利用这个方向上的积累优势给自己择业增加筹码。例如以科研为目标的同学,要在项目中锻炼好自己的科学精神,打好理论基础,学会写合格的研究文献;参加软件硬件项目的同学,可总结自己在项目中的实践经验,提高动手能力和项目开发水平,缩短就业时的实习期;在项目中负责营销和对外联系的同学,要总结好自己项目管理和对外公关的经验,为将来从事同类型的工作打下基础。

7. 如何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49万人。相比2014 年727万毕业生增长22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就业难”被毕业生、家长以及媒体广泛关注。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高质量的就业,就业能力是衡量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绩效的重要指标,是用人单位甄选毕业生的根本依据。实际上,“600所地方本科高校转向应用技术型”,也是因应于就业市场的新要求而做出的新动向。因此,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路径,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对于应用型本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等学校分为以学术与研究为主的知识创新型高校和以技术和技能为主的应用创新型高校两大类。就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其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高校应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从深化创新创业的角度而言,应用型本科高校亟需对教育教学进行根本性改革,即围绕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特别是应当将传统的学业活动转变为创业活动,使大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同时也应成为创业实践的演练过程,组织大学生直接参加一线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以便大学生在实践中整合自己各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使之成为实际创业能力。

以系统培养创新能力为起点

所谓“创新型人才”,最核心的要求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型人才的独立思考,是受社会责任约束的独立思考,也必须有再学习做支撑。独立思考的同时,也要有团队合作意识,并通过高效沟通,将独立思考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创新创业。创造和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的良好机制与氛围,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当前主要任务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通过激励机制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意识对于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创业实践活动具有动力作用。创业意识绝非心血来潮,也不能一蹴而就,它是创业者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培养、积累和升华的结果。大学生有了创业意识就会促进其形成坚定的创业信念,从而促进他们提高创业能力,积极投身于创业实践活动。这种创业意识越强,其效果越大。

通过调控机制培养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在创业能力的形成中,必须重视发挥创业心理优势,消除创业心理障碍。数据研究表明,心理承受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与其心理承受力呈正相关,心理承受力越强,成功系数越大,反之越小。因此,高校不仅应培养学生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应当注意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能源机制构筑网络化创业知识结构。从一个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的大学生走向创业,首先要具有与其所创事业对应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有经营管理知识等综合性的知识,尤其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网络化、智能化背景下,大学生的运用社会综合知识的能力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通过创业活动整合机制增强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是创业能力的整合机制,这就需要高校创造各种条件,使大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走向社会,走向生产、经营第一线,使其在实践活动中萌生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心理品质,调整和丰富知识结构,锻炼才干,从而形成真正的创业能力。

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可采取多角度、多措施、全方位地加强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创业教育,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培育学生创业意识,通过形式多样、富于创新和实践特点的活动来促进学生创业的自我教育与实践,拓宽学生的职业视野,增强学生创业意识。通过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等措施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拓展学生的创业素质,并开辟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对有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予以孵化,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制度保证是能力提升的关键

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毕业生就业特别是高质量的就业,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这类高校要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并且进行严格的教学管理和考核,打造素质、能力、知识相统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就业压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团学工作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综合素质为目标,依托大学生素质拓展平台,精心设计团学活动内容,优化团学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寻求团学工作与就业工作的结合点,探讨一种既有利于群体也有利于个体的多元评价体系和学生素质模块化的评价体系,以使就业创业教育的驱动作用得到更直观的体现。

长期以来,高校对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存在误区,缺乏有效的教学管理和考核机制,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学生就业指导课师资严重不足,特别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更是缺乏。就业指导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实现就业创业的一个必要环节。因此,学校应密切联系社会,对就业指导工作不断开拓创新,健全就业管理制度,建立集教育、指导、服务于一体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在当今的就业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要重视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要制定中长期指导课师资队伍培养方案,分批采取“送出去请进来”、挂职锻炼、单科进修、在职攻读学位等方式,大力加强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优化高校人力资源结构,加强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建设,改革就业方法,优化就业内容,完善和强化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双师型”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确保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就业质量。

8.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意识是促进人们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一种人格心理倾向。它支配着创新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具有很强的选择力和主动性,是创新创业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呢?


希望能帮到你

阅读全文

与如何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7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2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3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7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6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5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7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