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化学性调节有哪些特点

化学性调节有哪些特点

发布时间:2022-11-02 14:07:49

⑴ 比较神经调节和化学调节在调节方式和特点的不同处。

神经调节速度快,但持续时间短;体液调节速度慢,但持续时间长。体液调节是靠激素和类激素的蛋白质作用与细胞表面引发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神经调节靠电位高低来传导兴奋。

⑵ 变构调节和共价修饰调节特点的比较(生物化学)

共价修饰调节特点(化学修饰)(1)绝大多数酶化学修饰的酶都具有无活性(或低活性)与有活性(或高活性)两种形式。它们之间的互变反应,正逆两向都有共价变化,由不同的酶进行催化,而催化这互变反应的酶又受机体调节物质(如激素)的控制。
(2)存在瀑布式效应。由于酶化学修饰是酶所催化的反应,故有瀑布式(逐级放大)效应。少量的调节因素就可通过加速这种酶促反应,使大量的另一种酶发生化学修饰星恒教育搜集整理。因此,这类反应的催化效率常较变构调节为高。

(3)磷酸化与脱磷酸是常见的酶化学修饰反应。一分子亚基发生磷酸化常需消耗一分子ATP,这与合成酶蛋白所消耗的ATP相比,显然是少得多;同时酶化学修饰又有放大效应,因此,这种调节方式更为经济有效。

(4)此种调节同变构调节一样,可以按着生理的需要来进行。在前述的肌肉糖元磷酸化酶的化学修饰过程中,若细胞要减弱或停止糖元分解,则磷酸化酶a在磷酸化酶a磷酸酶的催化下即水解脱去磷酸基而转变成无活性的磷酸化酶b,从而减弱或停止了糖元的分解。
别构调节特点①变构酶常由多个亚基构成②变构效应剂常结合在活性中心以外的调节部位,引起酶空间构象的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活性③变构效应剂与调节部位以非共价键结合④酶具有无活性和有活性两种方式互变⑤不服从米曼氏方程,呈S型曲线

⑶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各有什么特点和生理意义

1、神经调节

是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调节特点: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基本调节方式: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射与反应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反射活动需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2、体液调节

发挥调节作用的物质主要是激素。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后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发挥长距离调节作用,也可以在局部的组织液内扩散,改变附近的组织细胞的功能状态,这称为旁分泌。调节特点: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这些特点都是相对于神经调节而言的。)

神经一体液调节:内分泌细胞直接感受内环境中某种理化因素的变化,直接作出相应的反应。

3、自身调节

是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举例

(1)心室肌的收缩力随前负荷变化而变化,从而调节每搏输出量的特点是自身调节,故称为异长自身调节。

(2)全身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维持不变的特点是自身调节。

相互关系: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相互配合,可使生理功能活动更趋完善。

(3)化学性调节有哪些特点扩展阅读

生物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可以按照反馈方式划分为两种调节:正反馈和负反馈。

1、负反馈

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纠正控制信息的效应。

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

2、正反馈

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生命活动中常见的正反馈有: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等。

⑷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各有什么特点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范围比较窄、作用时间短。

体液调节: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广、作用时间比较长。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感受器是连接神经调节受刺激的器官,效应器是产生反应的器官;中枢在脑和脊髓中,传入和传出神经是将中枢与感受器和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

(4)化学性调节有哪些特点扩展阅读

根据反射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反射分类如下:

1.按照反射形成过程分类,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2.按照生理功能分类,反射可分为防御反射(如咳嗽反射)、食物反射(与摄取和消化食物有关的反射)、探究反射(如由新异刺激引起,并且表现为警觉和面向该刺激物运动的反射)和与延续种族有关的性反射等。

3.按照感受器作用特点分类,反射可以分为外感受性反射(即由外感受器引起的反射,如视觉反射)和内感受性反射(即由内感受器引起的反射,如肌肉牵张反射)。

4.按照效应器作用的特点分类,反射可分为躯体反射(如屈肌反射)和内脏反射(如血管舒缩反射)。

⑸ 呼吸的化学性调节包括哪些

呼吸运动的调节可分为机械性反射调节(如肺牵张反射和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和化学性反射调节。但是,最具生理意义的是化学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称为化学感受性反射。这里的化学因素是指动脉血液、组织液或脑脊液中的02、C02和H+。机体通过改变呼吸运动调节血液中02、C02和H+的水平,而动脉血中的02、C02和H+水平的变化又通过化学 感受性反射调节呼吸运动,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中这些化学因素的相对稳定和机体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 (一)C0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C02是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生理性化学因素。一定水平PC02对维持呼吸中枢的基本活动是必需的。C02刺激呼吸运动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通过 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中枢化学感受器在C02引起的通气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二)H+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动脉血液H+浓度升高时,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H+浓度降低时,呼吸运动受到抑制,肺通气量减少。H+对呼吸的调节也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实现的。尽管中枢化学感受器H+的敏感性较外周化学感受器高,约为后者的25倍,但由于H+通过血-脑屏障的速度较慢,限制了血中H+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因此,血液中的H+主要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而起作用,而脑脊液中的H+才是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有效的刺激物。 (三)低氧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动脉血P02改变对正常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不大,仅在特殊情况下低氧刺激才有重要意义。在严重肺气肿、肺心病患者,由于肺换气功能障碍,导致低氧和C02潴留,长时间的C02潴留能使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02的刺激作用发生适应,而外周化学感受器对低氧刺激的适应则很慢,在这种情况下,低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就成为驱动呼吸运动的主要刺激因素。因此,如果在因为慢性肺通气或肺换气功能障碍而引起机体缺氧的情况下给患者吸入纯氧,则可能由于低氧的刺激作用被抵消,反而可引起呼吸运动暂停,所以在临床应用氧疗时应给予高度注意。 低氧对呼吸运动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低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性的。低氧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可对抗其直接抑制作用。 但是,在严重缺氧时,如果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反射效应不足以克服低氧的直接抑制作用,将导致呼吸运动的抑制。 (四)C02、H+和低氧在呼吸运动调节中的相互作用在自然呼吸情况下,不可能只有一个因素改变而其他因素不变,一种因素的改变往往会引起另外一种或两种因素相继改变或几种因素的同时改变。三者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对肺通气的影响既可因总和而增强,也可因相互抵消而减弱。通常C0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最强,且比其单因素作用时更明显;H+的作用次之;低氧的作用最弱。

⑹ 金属的化学性质 都有什么特点

1、氢前面的金属能与弱氧化性强酸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浓硫酸、硝酸强氧化性强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2、活动性强的金属能与活动性弱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3、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4、排在H前面的金属,理论上讲都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在常温下,钾,钙,钠等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镁、铝等能与热水反应,铁等金属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

5、金属均无氧化性,但金属离子有氧化性,活动性越弱的金属形成的离子氧化性越强。

6、金属都有还原性,活动性越弱的金属还原性越弱。

⑺ 空气温度变化有哪些特点

1.空气温度:即气温,表示空气温度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空气中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当太阳辐射到达到面后,一部分被反射,一分被在同吸收,使地面增热;地面再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把热传给空气。这就是空气温度的主要来源。然而,太阳辐射直接被大气吸收的部分使空气增热的作用极小,只能使气温升高0.015~0.02℃。

2.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气温日较差的大小与纬度、季节、地势、海拔、天气和植被等有关。

3.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气温年较差的大小与纬度、距海远近、海拔、云量和雨量等有关。

等热区、舒适区和临界温度

机体的体温调节主要有散热调节和产热调节两种形式。

散热调节又称物理性调节:是指在炎热或寒冷环境中,机体则要依靠皮肤血管的舒缩、增减皮肤血流量、改变皮肤温度以及通过加强或减弱汗腺和呼吸活动、寻找较舒适的场所、改变姿势等,来增加或减少热的放散,进而来维持正常体温的调节方式。

产热调节又称化学性调节:是指在较严重的冷热应激下,机体必须通过减少或增加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来减少或增加产热,进而来维持正常体温的调节方式。

等热区:指恒温动物则是依靠物理性调节来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

临界温度:是指等热区的下限温度。

过高温度:是指等热区的上限临界温度。

舒适区:是指等热区某一温度区域,机体无须通过任何体温调节方式,即可达到产热和散热相等,机体较为舒适,其代谢强度的产热量处于生理的最低水平。

空气温度与体感温度预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正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比如,双休日、节假日,举家外出旅游或健身。这些活动已成为人们的一项重要的生活时尚。因此,关注天气预报是必须的。但是,有时尽管气象台的天气预报,特别是空气温度的预报,已达到相当准确的水平,但也有不少人感到预报的气温与自身实际感受到的冷热程度不一致,从而抱怨预报不准;有时甚至认为气象台是有意识地把夏季的高温报低,或把冬季的低温报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在这里面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会。大家都知道,空气温度的高低是自然界冷暖的惟一标志。但是,它并不是表示人体冷暖的惟一标志。所以,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人们还会因为湿度与风速大小的不断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一般情况下,人的皮肤温度比体温稍低些,大约是32℃左右。从理论上讲,当气温高于32℃时,人体就应该产生火热的感觉,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在气温35℃的环境中,如果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0%~55%左右;当平均风速在3m/s以上时,人们就不会感到很热;然而,在同样的温度环境下,湿度若增大到80%以上,风速却又很小时,人们就会产生闷热难熬的感觉,甚至会出现中暑现象。同样道理,在低温环境下,不同的湿度和风速也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寒冷感受。另外,不同颜色的外衣、天空云量的多少等因素也会影响人们对实际环境温度产生感觉是的差异。由此可知,人们对环境温度的感觉是受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⑻ 决定化学性质的是 化学性质有什么特点

1、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的,其实也与其它因素有关。比如配制成溶液的电解质参与反应时就要快很多。

2、而影响物理性质的主要因素则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原子结构,二是宏观物质的内部结构。

3、最外层电子数与金属元素的性质密切相关,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易得到电子。

4、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一般达到8个的稳定结构(氦为2个)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不活泼。

5、化学性质的特点是测得物质的性质后,原物质消失了。如人们可以利用燃烧的方法测物质是否有可燃性,可以利用加热看其是否分解的方法,测得物质的稳定性。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的氧化性、还原性、各类物质的通性等,都属于化学性质。

6、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是任何物质所固有的特性,如氧气这一物质,具有助燃性为其化学性质;同时氧气能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水,为其化学性质。任何物质就是通过其千差万别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才区别与其它物质;化学性质是物质的相对静止性,化学变化是物质的相对运动性。

7、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馒头遇到固体碘,碘溶液,碘蒸汽都会变成蓝色。氧气是分子,而氧气具有的性质氧原子并没有。

⑼ 何谓化学修饰调节其主要方式,特点和生理意义是什么

凡通过化学基因的引入或除去,而使蛋白质或核酸共价结构发生改变的现象。

化学修饰(chemical modification)调节方式有别于别构调节。它以引起酶分子共价键的变化、化学结构的改变而影响酶活性。酶的化学修饰是在另一种酶的催化下完成的,是体内快速调节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化学修饰的方式包括磷酸化与脱磷酸化、乙酰化与脱乙酰化、甲基化与脱甲基化、腺苷化与脱腺苷化、-SH与-S-S-互变等。其中以磷酸化与脱磷酸化在代谢调节中最为重要和常见。

磷酸化是一种常见的修饰形式。酶蛋白中带羟基的氨基酸残基Thr、Ser与Tyr可作为磷酸化修饰位点。磷酸化是由ATP提供磷酸基,并在蛋白激酶的催化下完成的。脱磷酸反应则是由磷酸酶的催化下完成的。有的酶在磷酸化修饰后活性增高,而另一些酶则在磷酸化修饰后活性反受抑制。
由上可见,酶的化学修饰调节具有以下特点:①须由另一种酶催化,而且酶的活性形式与其非活性形式的相互转变,正、逆两个方向是由不同的酶分别催化的。②其修饰过程出现酶分子上共价键的变化,使酶的化学结构有所改变。③酶分子出现组成的变化。化学修饰常见形式为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但也可为甲基化、乙酰化等。这些化学修饰都可引起酶分子组成的变化。④酶的化学修饰反应是由酶催化的反应,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一个酶分子可催化多个作用物分子(酶蛋白)出现上述组成变化,因而有放大效应。
酶的别构调节与化学修饰调节,都是调节现有酶的活性、通过影响现有酶的结构转而影响其活性。但在是否需要其它酶的参与、酶分子有无共价键的改变、有无组成改变等方面,它们都不同。

⑽ 体液调节有哪些形式其特点如何

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如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许多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各种激素,就是借体液循环的通路对机体的功能进行调节的。例如,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组织、细胞的糖与脂肪的新陈代谢,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内环境血糖浓度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这种体液调节。
有些内分泌细胞可以直接感受内环境中某种理化因素的变化,直接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当血钙离子浓度降低时,甲状旁腺细胞能直接感受这种变化,促使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转而导致骨中的钙释放入血,使血钙离子的浓度回升,保持了内环境的稳态。
除激素外,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虽不能随血液到身体其他部位起调节作用,但可在局部组织液内扩散,改变邻近组织细胞的活动。这种调节可看作是局部性体液调节,或称为旁分泌(paracrine)调节。
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而精确,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两者相互配合使生理功能调节更趋于完善。
此外,机体除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方式外,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并不依靠于外来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称之为自身调节

阅读全文

与化学性调节有哪些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7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2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3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7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6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5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7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