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
敦煌三中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目的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夏天鱼池内放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3、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空气 C.氯酸钾 D.氯化铜溶液
4、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5、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成功完成了太空漫步。为解决航天员的呼吸问题,舱外航天服应能提供的物质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
6、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
A.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
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D.探究铜在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7、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8、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9、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里燃烧的是( )
A.氮气 B.焦炭 C.硫黄 D.天然气
10、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11、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干净的果汁 C.冰水混合物 D. 矿泉水
12、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市今年出现了近几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
A.可吸入颗粒物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
13、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二、填空题
14、(4分)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或物质的名称
二氧化硫 氯酸钾 高锰酸钾 双氧水
NO2 CuSO4 KCl P2O5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锰 二氧化碳
四氧化三铁
SO2 H2O KClO3 K2MnO4
15、(5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③用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
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⑤红磷与氧气反应:
⑥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16、(4分)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儿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 (填“高”或“低”)导致 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②“过一会儿,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
17、(5分)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的实验装置。
①盛放在燃烧匙内的物质常用 。
②实验中看到在集气瓶内产生 ,燃烧停止一段时间后,钟罩内水面约占 。
③若实验后发现测定结果与实际值相差较大,可能的原因是
。
④实验中燃烧匙上为什么要放红磷?
三、实验与探究题
18、(5分)现有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 。
(2)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氧气的一套装置是(填字母番号) 。写出用此装置制备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3)若选用A装置制备气体时应考滤的因素是 。
19、(6分)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⑴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 。
⑵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占 ,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氮气的哪一性质?试写出其中一种 。
⑶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理由是
。
20、(8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 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3)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氨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氯化铵 + 氢氧化钙 氯化钙 + 氨气+ 水。则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______。
21、(7分)通过新课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电解水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D.分解过氧化氢
E.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填在上横线上);
(2)若用右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下: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收集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 ,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导入。
敦煌三中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B 6、C 7、A 8、D
9、A 10、D 11、C 12、A 13、A
14、SO2 KClO3 KMnO4 H2O2 二氧化氮 硫酸铜 氯化钾 五氧化二磷
P2O5 MnO2 CO2 Fe3O4 二氧化硫 水 氯酸钾 锰酸钾
15、①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②氢气+氧气水
③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④碳+氧气二氧化碳
⑤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16、⑴铁+氧气四氧化三铁⑵碳+氧气二氧化碳⑶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⑷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⑸过氧化氢氧气+水
17、①低 氮气②O2后蒸发出来,且O2可以支持燃烧
18、①红磷
②大量白烟 钟罩体积的1/5
③漏气或红磷量不足
④红磷燃烧生成物是固体的五氧化二磷,对实验影响较小
19、(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AC或AE (BC或BE)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过氧化氢氧气+水)(3)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要加热
20、⑴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将空气中氧气完全反应 ⑵集气瓶体积的1/5 不溶于水(合理答案均可) ⑶不能 生成物是气体,瓶内压强不变小
21、(1)a.酒精灯 b.铁架台 (2) B 催化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5)A D
22、⑴加热氯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等⑵①试管 ②集气瓶 以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造成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或导管) ⑶甲 水(或空气) b ( 或a )
2. 初中化学第四单元测验卷 人教版
http://www.czst.cn/Soft/ShowSoft.asp?SoftID=600
http://www.26e.com/soft/16920.htm
http://www.haoii.com/softview/haoSt/hao17386.htm
http://hpjx.hpjy.e.cn/match/match1/kejian/new/55/guoqian/lusu/soft/46.htm
简单挑了一下,下面这个最好,有月考题,
http://www.new52.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31
3. 求人教版 初三化学三四单元试题 只要填空题 要附答案的
2011-2012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单元测试
一 我会选择(30分)
1 、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蒸馏 B电解水 C静置沉淀 D冰融化成水
2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 B蒸馏水 C精制碘盐 D啤酒
3 、 我国“神舟5号”飞船成功上天,举世瞩目,在其升空过程中,为其助推的主要燃料是()
A汽油 B航空煤油 C液氢 D太阳能电池
4、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得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
A 1∶2 B 1∶8 C 8∶1 D 2∶1
5、1995年3月20日早晨,日本东京多处地铁车厢同时发生了一起“沙林”毒气侵袭事件,导致5000多人中毒,这一事件说明了: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6、下列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水 空气 B 自来水 氧气
C 矿泉水 冰水混合体 D 高锰酸钾 双氧水
7、水有多种作用,例如:镁与碘的化合反应十分缓慢,若滴入少量水,则立即剧烈反应,此时水作为( )
A 反应物 B 生成物 C 催化剂 D稀释作用
8、在化学变化中()
A分子、原子都不变 B分子变、原子不变
C分子不变、原子变 D分子、原子都改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水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0、下列净水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静置沉淀 B吸附沉淀 C过滤 D蒸馏
11、电解水的反应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A、A+B→AB B、AB→A+B
C、A+BC→B+AC D、AB+CD→AD+CB
12、某地区居民得“结石”病患者比例明显多于其它地区,你认为这可能与他们生活的地区
A 土壤土质有关 B 空气污染有关 C 水源水质有关 D 居民体质有关
13、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纯净水中有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D用催化剂可将它转变为油
14、下列现象不会造成水源污染的是()
A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中 B农药化肥的流失
C植物的蒸腾作用 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15、下列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方式不宜提倡的是()
A流水漂洗衣物 B农业上对农作物采用滴灌供水
C工业用水循环使用 D打扫教室时,先喷洒水后扫地
二、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6、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相应的微粒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构成的,如;有些是由构成的,如。
17、通电分解水的变化过程中分解成和,它们再通过分别构成和,这其实反映了化学变化的实质,通过这个变化能说明的问题有
①②‥‥‥
18、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所得总体积(填“大于”“=”“小于”)200ml,这说明了,生活中还能说明这一结论的例子有(举一例)
。
19、张老师在化学实验操作台上摆放了如下一些物质:①铜片②蒸馏水③石灰水④硫粉⑤大理石⑥氧气⑦双氧水⑧空气⑨高锰酸钾。现请你将这些物质按如下表分类摆放(填序号)
单质
纯净物
物质 化合物
混合物
20、(03年宜昌市中考题)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右图所示:
⑴ 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活性炭的作用是 。
⑵ 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 来检验。
⑶ 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用 的方法。 ⑷ 小冬以为软水可以洗净餐具上的油污,但效果不好。我加入洗洁精后,去污效果很好,这是因为洗洁精具有 的功能。
21、三峡工程二期工程已于2003年6月1日开始蓄水。为防止三峡库区水源污染,应采取的措施是(填序号)
①清理蓄水库库底固体废物; ②防止船舶污染;
③整治相关河流污染;④治理库区和上游区工业污染。
22、按要求书写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① 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 ;
② 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
③ 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
23、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燃料,它具有①资源丰富②产热高③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这三大优点,从社会进步和发展要求的角度,你认为它作为一种能源和现有其它能源物质比较,最大的一条优点是 (填序号)。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正致力于研发氢气的获得技术,我们知道电解水可产生氢气,但此法不宜大面积使用,理由是
,你认为科学家们目前主要研究点在哪里? 。
三 我会分析(15分)
24、请观察如下标志徽记,你认为它是什么徽记?(1分)其含义是什么?(1分)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曾经污染或浪费水的事例(举一具体事例,50字内)(1分);再请你提出两条保护水源、净化水源的建议或措施。(2分)
25、小雨同学发现生活中铁在干燥的环境下很难生锈,而在潮湿的环境中却较易生锈,于是他认为有水铁就生锈,无水铁不生锈。为了证明自己结论的正确性,他设计了实验来验证。如图,他在A试管中盛市售新制蒸馏水,并将崭新铁片浸没于水中,上面滴入一层植物油;他将B试管烘干,放入同样铁片,并用橡皮塞封住管口。 分析:小雨在A试管中加入植物油的目的是 ;放置一周后,结果他发现两只试管中铁片均未生锈,于是经过重新思考他改变了先前的观点,又得出了新结论 ;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他又增添了一套实验装置C,请你帮他画出此装置简图:
又放置一周后,明显地观察到了铁锈,小雨终于得出了铁生锈的条件是
。通过该实验探究,小雨同学获得了许多启示(请你写出一条) 。
四 我会探究(15分)
26、“比较出真知”,比较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刚同学利用比较的方法探究得出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结论。下面是他设计的实验:在第一步中他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
第一步: 第二步:
他用上套装置进行实验,还应用到的一种仪器名称是 ,他在滤纸上每间隔一段距离滴加的物质是 ;棉花上滴加的物质是 ;放置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说明了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7、请你用实验鉴别蒸馏水与自来水,按照方法、现象、结论的顺序填表:
物质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蒸馏水
自来水
五 我会设计(10分)
28、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制取氧气这一节内容后,发现在实验室里用5%H2O2溶液加热制O2,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很难复燃。同学们经过认真观察,猜想其可能原因是 。为了验证此猜想是否正确,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热烈讨论,制定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第一组同学采取增大H2O2溶液浓度的方法,用10%的H2O2溶液加热,结果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第二组的同学在5%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新制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木条复燃;第三组同学从实验装置上进行了改进,效果很好(见图):
在实验基础上,同学们经过交流讨论,得出了一些结论
①由第一组同学的实验可得出:影响H2O2分解产生O2的量的多少及分解快慢的因素之一是 ;
②由第二组同学的实验可分析得出氢氧化钠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
③第三组同学的实验验证了实验前同学们猜想的正确 性,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④小三同学认真观察了第三组同学的实验装置,结合O2的物理性质,提出了一种更简单的改进装置,经现场实验,效果很好,请你画出他的实验装置简图。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择
⒈ B⒉ B⒊ C⒋ A⒌ B⒍ C⒎ C⒏ B⒐ D⒑ D⒒ B⒓ C⒔ C⒕ C⒖ A
二、我会填空
16.分子 氧气 原子 铁
17.水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重新组合 氢分组、分子 氧分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正确合理的结论均算对)
18.小于 分子间有间隙 举例(任意合理举例均可得分)
19.单质①④⑥ 化合物②⑦⑨ 混合物③⑤⑧
20.⑴过滤 吸附 ⑵肥皂水(或洗衣粉水或洗洁精)⑶蒸馏(或煮沸)
⑷乳化
21.①②③④
22.①水 氢气+氧气 ② 过氧化氢 水+氧气
③氢气+氧气 水
23.③ 消耗电能,不经济;目前正致力于研发理想的催化剂,寻找分解水的最合理的条件
三 我会分析
24.节水 节约每一滴水 (举例合理均可得分) 建议或措施合理可得分
25.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影响(或隔绝空气或氧气) 在仅有水的情况下铁不会生锈,仅有空气或氧气的条件下铁也不能生锈,铁生锈是水和空气(或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 图如下)科学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它正确结论或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合理答案均算对)
四 我会探究
26.B烧杯中液体变红色 酚酞试液遇氨水变红色 滴管 酚酞试液
浓氨水 滤纸上酚酞试液由外向里逐渐变红色
27.
物质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蒸馏水 用两只试管各取少许加热蒸发 一只试管有残留物另一只试管无 有残留物者为自来水,无则为蒸馏水
自来水
五 我会设计
28.可能原因是生成的大量水蒸气对实验造成了干扰
①H2O2溶液浓度的大小 ② 促进H2O2分解,减少水分蒸发 ③干燥吸水
④(图如下)
2011-2012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 16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计20分)
1、我国科学院院士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于1983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这位院士是()
A、侯德榜 B、张青莲 C、钱学森 D、袁隆平
2、下表是几种常见的原子结构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1 B、12 C、23 D、22
3、下列符号中,既可用来表示一种物质,又可用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用来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A、C B、O C、2C D、CO
4、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
5、某饮用商品的标签见右图这里的硒、锶、锌、钠等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6、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C60分子,它由60个碳原子构成,形状像足球,又叫足球烯。下列有关C60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 B、它由60个碳单质构成
C、它是一种单质 D、它是一种化合物
7、交警用于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的检测仪中含有的一种成份是重铬酸钾(K2Cr2O7),其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4 C、+5 D、+6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CaO B、Al2O3 C、SiO2 D、Fe3O4
9、下图是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了所有的电子
B、一个氯原子如果得到一个电子就变成相对稳定结构
C、氯化钠就是两种化合物亲密地联系在一起
D、生成的氯化钠多出了一个电子
10、
如上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是下面的同一个化学符号()
A、HClO B、O3 C、NO2— D、H2O
二、我会填 (每空2分,计24分)
11、我们身边存在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如是金属,是气态非金属,是氧化物,中的一种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用化学式填写)。
12、习惯上,醋酸钠可以用NaAc表示,则醋酸钙可表示为。
13、蔗糖(C12H22O11)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它由种元素组成,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它的一个分子中共有个原子。
14、读下表完成填空
元素符号 A B C D
该元素的某
微粒结构图
①可形成XY2型化合物的元素是。
②一般难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是。
③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C的后边。
④我发现:。
三、我会分析 (每空2分,计18分)
15、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⑴4个二氧化碳分子; ⑵3个钾原子;
⑶氢气; ⑷一个氢分子。
16、经过实验测定,在温度和压强相同的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中,分子数目相等。现有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氢气和氧气。
①它们的质量比是;
②它们的分子个数比是;
③我还认为:。
17、下表是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含量分布
元
素 质量
分数% 元
素 质量
分数% 元
素 质量
分数% 元
素 质量
分数%
氧 65 氮 3 钾 0.35 镁 0.05
碳
18
钙
1.5
硫
0.25 铜、锌、硒
钼、氟、氯
碘、钴、锰、铁
0.70
氢 10 磷 1.0 钠 0.15 其他 微量
生活中人们喜爱吃精细的食物、饮用纯净水。可有人提出了应提倡多食粗食,饮用白开水,我认为,原因是。
四、我会说明 (每空4分,计24分)
18、元素种类并不多,目前已经发现的只有一百余种,但物质的种类非常多,已知的就有3000多万种,这是因为有限的几种元素可能形成多种多样的物质。比如碳、氢、氧、钠四种元素可形成的物质就非常多。比如H2,Na2O。还可以是 。(用化学式表示出至少三种物质)
19、每种纯净的物质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个,但一个化学式可能会表示几种物质,如白磷的化学式是P,但P也表示。我还知道
。
20、1977年8月,国际化学会无机化学分会作出一项决议,从104号元素以后,不再以人名、国名来命名,一律采用新元素的原子序数的拉丁文数词的缩写来命名。即:
nil—0,un—1,bi—2,tri—3,quad—4,
pent—5,hex—6,sept—7,oct—8,enn—9
照此规定,现行元素周期表中第110号元素为Uun,中译名定为“一一○”,111号元素符号为Uuu,中译名定为“一一一”,112号元素符号为Uub,中译名定为“一一二”;则第114号元素符号为,中译名是。
五、我会算 (21小题4分,22小题14分)
21、2003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和返回。运送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所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是C2H8N2)。偏二甲肼相对分子质量是,各元素的质量比是。
硝酸铵
NH4NO3
含氮量≥32.9%
***化工厂
****
含有****(mg/L)
硒:0.013
锶:0.0596
锌:0.00162
钠:18.3…
22、某厂生产的化肥硝酸铵的包装袋上注明有如图
字样,问:如果杂质不含氮元素,则该化肥的纯度
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C D C D B B D
二、11、正确的均可给分 12、Ca(Ac)2
13、三,12:22:11,45 14、①B、D,②C,③D,④合理的均可给分
三、15、⑴CO2 ⑵3K ⑶H2 ⑷H2 16、①1:8,②1:1,③合理的都可以给分
17、后者的观点正确,食用粗食和饮用白开水可以提供更多的对人体有用的各种微量元素。(观点正确可以给分)
四、18、符合要求的均可得分 19、一,红磷,(正确的则给分)
20、Uuq,一一四
五、21、60,40%
22、设该化肥的纯度为X,当含N=32.9%时有:
NH4NO3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X=32.9%
X=94%
答:该化肥的纯度不低于94%。
4.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这里有第一单元的知识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
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 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
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四)过滤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滤纸破损
(五)蒸发 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
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六)仪器的洗涤:
(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
(4)玻璃仪器中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5)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5. 自己怎么出化学试卷
拿原来的试卷、习题拿出来,按老师的要求,重新依照做一个组合就可以了。但你要是认真出了这份试卷,你这一章知识,到期末考试都不会忘。
6. 九年级上册化学所有知识 能给出张卷子不 急用
化学1—7单元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2分)
】1、生活中许多变化都能产生能量,下列放热现象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 】
A.液化气燃烧放热 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C.电暖器通电发热 D.食物腐烂发热
】2、下列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
A.水通电分解;水变为水蒸气 B.石蜡熔化;石灰石高温分解
C.铁矿石的粉碎;氧气变为淡蓝色的固态氧 D.铁生锈;镁带燃烧
】3、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将在我国举行,为向世界展现一个全新的形象,某校同学提出的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分类回收垃圾④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⑤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⑥提倡不使用含磷洗衣粉⑦农业上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
A.①②③④⑥⑦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⑥⑦ D.全部
】4、燃着的火柴梗直立,使火焰在上,火柴就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着火点升高 B.空气中氧气不足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小D.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5、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由物质分类知识可知,属于同一类物质的一组是【 】
A .红磷、医用酒精、甲烷 B .加碘盐、纯碱、石灰水
C.食醋、氧气、酱油 D .海水、糖水、雨水
】6、依据归纳和分类方法,分析下面化学反应中属于同一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
① 2H2O2= 2H2O+O2↑ ② Fe2O3+3CO = 2Fe + 3CO ③ 2KBr+C12 =2KCI+ Br2
④CaCO3+CO2+H2O=Ca(HCO3)2 ⑤H2+CuO=Cu+H2O ⑥Cu(OH)2+H2SO4=CuSO4+2H2O
A.②⑤ B.③⑤④ C.①②⑤ D.②④⑥
】7、质量相等的锌、铝、铁,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
A .锌最多、铁最少 B .铝最多、锌最少 C .铁最多、铝最少 D .一样多
】8、下列关于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具有可燃性 B .均可用碱石灰(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干燥
C.均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D.实验室制取三种气体的反应属于三种不同的基本反应类型
】9、“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中包含“化学反应绿色化”,即要求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人到产品中。下列反应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要求的是 【 】
A .置换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0、2004 年,美国科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的气体物质,化学式为 COS 。已知 COS 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COS 属于氧化物 B . COS 可用作灭火剂 C.相同条件下 COS 的密度比空气大
D .COS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全部是CO2
】11、将燃着的镁带伸人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继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该反应说明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② 燃烧并不一定需要氧气 ③ 镁带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④ 该反应属子置换反应
A .只有 ① ② ③ B .只有 ② ③ ④ C . ① ② ③ ④ D .只有 ① ④
】12、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化学式为C34H32O4N4Fe。下列叙述不正砷的是:【 】
A.组成血红素的元素有五种 B.血红素中的碳、氢、氧、氮、铁的质量比为34:32:4:4:1
C.血红蛋白与CO的结合能力远远大于它与O2的结合能力,结合了CO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死亡 D.一个血红素分子中原子个数共有75个
】13、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的是【 】
A.CaCO3== CaO+CO2↑ B.2KMnO4 == KMnO4 +MnO2+O2↑
C.AI+O2 == A12O3 D.CO2+Ca(OH)2=CaCO3 ↓+H2O
】14、NO 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 NO 对人体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 NO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它极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现在要收集一瓶 NO 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 .向上排空气法 B .排水集气法 C ,向下排空气法 D .排水法或排气法
】15、检验某可燃化合物是否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取一定质量的该化合物在氧气或空气中充分燃烧后,还需进行的实验是 【 】 ①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 ③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④ 测定生成物的质量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
A.立竿见影 B.百炼成钢 C.风起云涌 D.大浪淘沙
】17、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而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 . + 3 B . + 4 C . + 5 D.+6
】18、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先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使玻璃擦得更千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 . CO2 B . N2 C . H2O D . O2
】19、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国际奥委会禁止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可卡因是一种兴奋剂,其化学式为Cl7H21N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长期服用兴奋剂,会给身体造成严重危害 B.可卡因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
C.可卡因分子中C、H、N、O的原子个数比为17:21:1:4
D.可卡因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12+1+14+16
】20、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 B.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C.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刚装修过的新房应多通风换气
】21、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其中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n个纳米(1nm=10-9m)的空心管,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 B.纳米碳管如果完全燃烧则生成二氧化碳
C.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纳米碳管属于纯净物
】22、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用空气制氧气;用海水晒盐 B.米酿成醋;牛奶变酸 C.矿石粉碎:蜡烛燃烧 D.食物腐烂;酒精挥发
】23、在加压条件下,25 m3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二、填空题
24、化学来自生活,用于生活。在①白酒 ②食醋 ③干冰 ④活性炭 ⑤氮气中,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1)要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可选用__ (2)要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可选用___。(3)可作为冷藏冷冻剂的是 ;可作为食品袋中充填气体的是 ;(4)某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25、现有:① 液态氧② 过氧化氢③ 高锰酸钾④ 稀硫酸⑤ 水银(汞)⑥ 医用75 %的酒精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__,属于单质的有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
26、.以下为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
(1)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应该选用 装置。制取和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结束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先 , 后 ;(2)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 装置中制备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7、下表是原始大气和现有空气的主要成分:
空气的成分 N2、O2、CO2、水蒸气及稀有气体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 CH4、NH3、 CO、CO2等
(1)绿色植物出现以后,原始大气中的CO2逐渐减少,同时O2逐渐增加,原因是 ,(2)随着原始大气中O2缓慢地增加,CH4、NH3、CO等气体逐渐氧化而缓慢地减少,使大气的成分逐渐演化成现代大气。原始大气中NH3可转化为现代大气中的 。试写出氧气分别与CO、C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9、高铁酸钾(K2FeO4)是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氧化性很强,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灭藻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时易分解为氧化铁、金属氧化物和氧气。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
(1)写出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各写一条即可)
(2)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写出高铁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保存高铁酸钾的注意事项是
30、在反应2A+2B=2C+D中,已知2.3gA跟1.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0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1、美国一支钻探队正在钻探油矿,突然从钻孔中喷出一股气体,并立即在钻机周围积聚起一大堆雪花状的冰,好奇的钻探队员高兴地滚动雪球,但冻麻了手,有的还冻起水疤.经研究,这种气体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元素质量比为3:8。请回答:(1)这种气体是 ;(2)这种气体聚成的雪状的固体叫 ;(3)钻探队员在滚动雪球时手被冻麻或冻成水疤的原因 ;(4)这种气体用途是(填两种) , 。
32、在化学反应 4A 十 5B = 4C 十 6D 中,34gA 恰好跟80gB完全反应,有60gC生成。若要生成27gD,则需A_____ g , B_____ g 。
33、探究题目:生活中常用的几种燃料。查阅资料:
[ 1 ] 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元素,还含有氢、硫、氮等元素,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2]煤气主要成分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是煤隔绝空气强热后的产物之一。
[3 ]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秸杆、杂草、粪便等可以发酵产生甲烷。
[4〕氢气是一种放热量很高的气体,大量生产时一般用电解水的
方法或分解煤气的方法。探究实验:
(1)你家里使用的燃料是_,它燃烧时主要的现象是
(2)人们用煤取暖时,常把煤做成蜂窝状.其目的是
(3)选择燃料应该综合考虑 等因素。
(4)分析资料,你确定的最合适于使用的燃料是理由是
(5)液化石油气也是一种常用的燃料,对于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打开阀门时压强改变,液态石油气变成气态 B.液化石油气燃烧时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将液化石油气罐中的残液倒人下水道 D .把液化石油气罐存放在避光通风处
34、硫化氢任(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发生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2)若用C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进气口应为 ,原因是
(3)为了验证硫化氢的水溶液呈酸性,可将气体通人装置D,D中所盛试剂应该是 ,现象是 。(4)做上述实验时,为了防止多余的硫化氢逸出污染环境,可将其通人装置E吸收,E中试剂为 溶液。
35、我们生活的世界由丰富多彩的物质组成,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等构成的。下列图中的物质由不同的粒子构成,请你用化学符号表示出来。
构成干冰的粒子是 ;构成石墨的粒子是 ;构成食盐的粒子是
36、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
(1)甲同学通过镁带燃烧实验验证:反应前称量镁带的质量为ag,反应后称量全部固体生成物的质量为bg,则a和b的关系为a b(填“<”、“>”或“=”,下同)。 (2)乙同学通过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来验证:反应前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ag,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bg,则a b;(3)丙同学通过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来验证:反应前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ag,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bg,则a b。
三、简答题
37、.将二氧化碳气体依次通过右图―装置,请写出A、B两处可观察到的现象,并加以解释。
38、在化学实验中,常常依据反应伴随的现象来确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分别写出伴有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不同现象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39、“二甘醇”的化学式为C4H10O3,是一种常用的溶剂,也可用作防冻剂、气体干燥剂等,贮存时要注意防火、防潮。某药厂曾用“二甘醇”假冒“丙仗醇”生产药品,导致死亡事件,引起了各方关注。(l)请推测“二甘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写出一条即可)。
(2)“二甘醇”在病人体内可与O2反应生成草酸(化学式为C2H2O4)和水,导致肾功能急性衰竭,致人死亡。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观察右图,请简述图中实验操作的要求:
四、综合应用题
40、在实验室中可用下图装置来制取气体,甲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通过分液漏斗活塞的“开”、“关”,可以向锥形瓶中滴加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l)在装置甲的分液漏斗中加人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放人二氧化锰,可用于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时,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填导管口的字母)。若将丁装置装满水来收集氧气,此时氧气应从(填“f”或“g”)口进人。
(3)用过滤的方法回收二氧化锰,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除漏斗外还要用到 和 。
(4)在装置甲的分液漏斗中加人盐酸,锥形瓶中放人石灰石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通常可用试剂 检验所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5)实验室用 12g 石灰石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杂质不与酸反应),生成了4.4g二氧化碳。求石灰石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
7. 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单元试题
初三,即将面临着中考,那么,对于初三化学的学习要怎样做练习呢?还很困惑的话,那不妨和我一起来做份化学方程式单元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单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生成物的质量( )
A. 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B. 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C. 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D. 不能确定
2. 下列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⑦ D.③④⑥⑦
3.下列做法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用氖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加入净水剂(如明矾),使硬水转化成纯净水
C.寻找新的催化剂使水变成油
D.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用蜡烛代替 红磷
4.我国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嫦娥三号”送往月球,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 (NH4C1O4)分解提供,其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O4 N2↑+Cl2↑+4X +2O2↑ ,则“X” 为( )
A.H2O B.NH3 C.HCl D.H2
5.化学方程式a C2H2+ b O2 c H2O + d CO2配 平后a、b、c、d之和为( )
A.15B.14 C.13 D.10
6.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 它发 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A. CO2 B. Cl2 C. O2 D. N2
7.密闭容器内有X,O2,CO2,H2O物质,一定条件下充 分反应,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的质量/克 23 80 2 2
反应后的质量/克 待测 32 46 2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X的质量为23
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气、二氧化碳和水
C.物质X只含有碳、氢元素
D.物质X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8.“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
理为无毒气体.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 中不同的球体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生成物中有单质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2
二、填空题
11.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类型。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
( )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 )
(3)电解水
( )
(4)过氧化氢制氧气
( )
12.“岩盐之都”河南叶县盛 产食盐。食盐的主要成 分NaCl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除去食盐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 质的 方法 是 高温电解食盐水可制烧碱:2NaCl+2H2O======2NaOH+H2↑+X↑,则X的化学式为
13.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CH4 + O2 点燃 CO2 + H2O
C + CO2 高温 CO
NH3 + O2 催化剂 NO + H2O
14.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宫城县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重大核事故。
(1)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 子的撞击下,原子 核发生分裂,产生钡、氙、碘、铯、锶等原子和 一些粒子及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 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 电。
①从物质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同点是
从原子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
②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相关信息,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钚是金属元素
B.钚原子核外有94个电子
C.钚元素的中子数94
D.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g
三、实验探究题
15.某学生在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课上用如图所示 的装置做实验,瓶内放了足量的硫酸,可充气的 气球放有一定量的镁粉,将它紧紧套在瓶口上, 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W1,然后将气球内的镁粉全部倒入瓶内 ,立即产生气体,气体逐渐胀大,充分反应后最终再次称量,质量为W2,结W1>W2,试分析:
(1)此反应是否符合质 量守恒定律? (填“符合”或“不符合”)
(2)天平显示W1>W2的原因是(装置不漏气)
四、计算题题
16. (1 )在反应A+B==C+D中,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若2.5gA和足量的B反应,可生成D的质量是 。
(2)实验室用锌跟足量的稀盐酸(HCl)反应可 以制得氯化锌和氢气。如果用32.5g的锌可制得 氢气多少克?
看了"初三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单元试题"的人还看:
1. 2016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卷
2. 初3化学上册练习题及答案
3. 初三化学奥赛题及答案
4. 初三上册化学《走进化学世界》试题及答案
8. 2010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第四单元
期中考试初三化学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0分)
1. 看了《2012世界末日》,许多人都感觉自然灾害的频发足以毁灭我们的地球,灾害中常有如下现象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 融化 B. 房屋倒塌 C. 火山喷发 D. 山体滑坡
2. 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液态氧 C.软水 D.稀有气体
3. 下列选项中,能说明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A.发出白光 B.放出热量
C.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瓶壁有水雾
4. 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5. 硒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具有抗癌作用,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则它的中子数为
A.34 B.45 C.79 D.113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和物质种类不改变
7.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右图表示了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A.是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是26.98
C.元素符号是Al D.核电荷数是13
8. 相同数目的H2O和H2SO4的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
A.氢元素 B.氢分子 C.氢原子 D.氢气
9.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细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 D.硫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0. 某种氯原子的质量为M kg,一个标准碳原子的质量为N kg,则这种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B. C. 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20分。按题意选对得5分;错选、多选不得分;少选且选对得3分)
11. 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 B.液化石油气
C.天然气 D.水蒸气
12.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很多物质的燃烧都离不开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B.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氧气瓶中,木条复燃
C.实验室可用双 氧水 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D.细铁丝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铁
13.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B 冰水混合体是纯净物 只含同一种分子即水分子
C 氢气可燃烧而氮气不可燃烧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D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原子重组成新的分子
14. 过氧化氢又称双氧水,它的化学式为H2O2,它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和消毒剂,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它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它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它只是由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
三、(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5. 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氖气四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
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是 ;⑵能用于炼钢、气焊和医疗急救的;
(3)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4)电笔中充入的气体是 。
16.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标明属于“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
⑴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
⑵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⑶通电分解水
17. 在①洁净的空气;②液氧;③四氧化三铁;④高锰酸钾;⑤二氧化碳;⑥自来水中(1)属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
(4)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 (5)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 __。
9.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二、三、四、五单元重要习题
练习:
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 B. 酒精挥发,湿衣服变干
C. 汽油燃烧,轮胎爆炸 D. 菜刀生锈,牛奶变质
2、某化学反应的生成物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则该反应( )
A. 可能是化合反应 B. 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C. 一定是置换反应 D. 可能是分解反应
3、“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中,可以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 )
A. 分解反应 B. 置换反应 C. 氧化反应 D. 化合反应
4、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A.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B. 元素的种类 C. 原子的总数 D. 分子的数目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4g氢气和8g氧气混合,点燃后充分反应生成12g水
B.3g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1g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g
C.煤燃烧后,煤与氧气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气体质量相等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一定等于镁带的质量
6、已知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的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其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在上述条件下,测得1体积甲气体(化学式为X4)和6体积的乙气体(化学式为Y2)完全发生反应生成了4体积的丙气体。则丙的化学式为( )
A. X2Y B. XY3 C. X2Y6 D. XY2
二、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1、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团的概念
①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能量低的靠近原子核;第一层(K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L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先排满内层,在排外层;原子团在化学变化中,有可能改变
② 硝酸根离子NO3-;氢氧根离子OH-;碳酸根离子CO32-;硫酸根离子SO42-;锰酸根离子MnO42-;高锰酸根离子MnO4-;磷酸根离子PO43-;铵根离子NH4+
③ 注意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之间的区别:判断元素种类,根据核内质子数;判断是离子还是原子,根据核外电子总数与核内质子数
④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氧(O)硅(Si)铝(Al)铁(Fe);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N);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O);太阳中最丰富的元素是:氢(H)
⑤ 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合价
2、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概念、区别、联系;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3、化合价,化学式
练习
1、苯丙胺类药物有强烈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属于体育运动员的违禁药物。对其中化学式为C9H13N的化合物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由C、H、N3种元素组成 B. 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
C. 属于有机物 D. 分子中C、H、N原子个数比为9:13:1
2、凉开水中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有( )
A. 氧元素 B. 水分子 C. 氧原子 D. 氧分子
3、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单质,又表示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
A. H B. O2 C. NaCl D. C
4、我国研制成功一种相对原子质量为18,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种原子的核外不一定有8个电子 B. 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
B. 这气体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D. 这种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水分子的相对质量为18
5、在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
A. 2个氢原子 B. 1个氢分子 C. 氢元素 D. 2个氢元素
三、物质的分类和命名
1、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比较
混合物 纯净物
区别 ①宏观组成: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②微观组成:由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构成;③无固定组成,无固定物理性质;④各物质保持其原有的性质 ①宏观组成:由同种物质组成;②微观组成:有构成同种物质的微粒构成;③有固定组成,有固定性质;④各成分不保持其原有的性质
联系
举例 粗盐、空气、合金、溶液、泥土等 氧气、氯化钠、水等
2、单质与化合物的比较
单质 化合物
概念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有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组成 宏观:由同种元素组成
微观:分子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 宏观: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微观:分子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
分类 按化学性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联系 ① 都是纯净物,都是固定的组成
②
3、识记:① 某些物质的学名、俗名和化学式
学名 俗名(或主要物质) 化学式 学名 俗名(或主要物质) 化学式
氧化钙 生石灰 CaO 碱式碳酸铜 铜绿 Cu2(OH)2CO3
碳酸钙 石灰石 CaCO3 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H)2
一氧化碳 煤气 CO 甲烷 沼气 CH4
二氧化碳 碳酸气 CO2 固体二氧化碳 干冰 CO2
氯化氢水溶液 盐酸 HCl 氧化铁 铁锈 Fe2O3
汞 水银 Hg 碳酸钠 纯碱 Na2CO3
② 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铁、锰、铬),有色金属
练习
1、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 一定是单质 B. 一定是混合物 C. 一定是纯净物 D. 一定不是化合物
2、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括号内)书写不正确的是( )
氯化铝(AlCl3) B. 氧化镁(MgO) C. 硫酸铁(FeSO4) D. 氧化钠(Na2O)
3、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物质一定是( )
A. 碳单质 B.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C. 含碳、氧元素的化合物 D. 含碳的物质
4、根据下列要求,选择H、O、C、S、C a五种元素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的相应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 打开汽水瓶时,大量逸出的气体_______________;
(2) 一种常用的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
(3)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
(4) 含氧50%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一种无味有毒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
四、溶液
1、温度、压强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法
① 一般固体物质受压强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而绝大部分固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也逐渐升高(如:硝酸钾等);少数固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变化不大(如:氯化钠等);极少数固体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反而降低的(如:氢氧化钙等)。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升高而升高。
② 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过滤、结晶
过滤法用于分离可溶物与不溶物组成的混合物,可溶物形成滤液,不溶物形成滤渣而遗留在滤纸上;
结晶法用于分离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有差异的可溶物混合物,主要包括降温结晶法及蒸发结晶法
降温结晶法用于提取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物质(即陡升型物质),如硝酸钾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蒸发结晶法用于提取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即缓升型物质),如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
2、溶液的概念;溶质,溶剂的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判断、转换的方法;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① 溶液的概念就是7个字:均一、稳定、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液体的,只要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物质,都可以认为是溶液。
② 一般简单的判断方法: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的时候,无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在同一个溶液中,溶质可以有多种。特别容易判断错误的是,经过化学反应之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
③ 概念: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某溶质的饱和溶液只是说明在该温度下,不能够继续溶解该物质,但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比如说,在20℃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晶体,但还可以溶解硝酸钾固体。
判断:判断是否是饱和溶液的唯一方法:在一定温度下,继续投入该物质,如果不能继续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物质的质量减少,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当溶液中出现有固体时,则该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固体的饱和溶液。
转换: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
改变溶解度,实际一般就是指改变温度,但具体是升高温度还是降低温度,与具体物质溶解度曲线有关
④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 判断某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2) 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3) 判断不同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趋势
(4) 确定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的方法
(5) 判断析出晶体量的多少
⑤ 溶液中有关的计算公式: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练习
1、在25℃时,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恢复到25℃时,关于该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质的质量减少 C..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2、在一个南瓜上挖一个大孔,向其中注入饱和的硫酸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将硫酸钠溶液倒出,在相同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的硫酸钠,这说明( )
A. 倒出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B.倒出的溶液不是饱和溶液
C. 硫酸钠的溶解度增加 D. 硫酸钠的溶解度减小
3、将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硝酸钾的溶解度 B.溶液中的溶质质量C.溶液中的溶剂质量D.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 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晶体析出 D. 凡是均一的、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C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