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让初中学生积极地参与化学教学的过程
如何让初中学生积极地参与化学教学的过程
一、更新教育观念
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掌握信息,二是具有运用知识的技能和技巧,三是善于创造性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半只能达到第一、第二种程度,要在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眼、耳、脑、手、口的全身心活动,才能使学生处于探索求知的状态,才能在求知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想象和创造性的发展。义务教育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它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花更多的精力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问题情景、研究途径、树立假说和诱导推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活动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探索结论。这样才有望使学生发现、理解、掌握科学形成的过程。
二、改革教学策略
教无定法,教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灵活变化。一般说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提倡这样几种教法的运用:①提倡以实验为主的“引导发现法”进行概念、理论知识的教学。新教材中的一些概念、理论大多编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之中,是以鲜明的实验事实引入揭示的。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要以探究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进行分析问题、揭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从而发现、形成概念。②提倡以“边讲边实验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化学新课标指出: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把一些实验引入课堂,采用“边讲边实验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有条件的要在演示实验后,再让学生亲自做一遍实验。③提倡以“讲练结合法”进行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等的教学。化学用语和化学计算是初中的难点,对这些难点的教学适宜采用精讲、勤练的“讲练结合法”。教师精讲,提出练习任务,说明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并经常地让学生复习每一个元素符号或化学方程式时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现象;在化学计算的教学中,教师要讲明练习的方法并作出必要的示范,由学生独立练习之后要安排相互交流或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④提倡以自学为主的“导读讨论法”进行叙述性内容的教学。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文字表述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可以自己学懂,对于这类教材内容,可以采用以自学为主,阅读、讨论、演讲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学提纲自行阅读,读后解答自学提纲中提出的问题、练习题,然后学生互相讨论矫正,教师则针对性地对共性问题进行点拔、启发或讲解,最后可让学生演讲、小结。
三、教给学习方法
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必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参与的本领。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引导:①指导阅读。学生如果不会阅读,就开拓不了思维,也就无法顺利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指导学生阅读要做到:阅读前,明确提出阅读的目的要求:阅读中,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扫除障碍;阅读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让学生养成“非看书不可,看书非钻研不可”的学习习惯。②启发思考。善于思考才善于学习。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甚至大胆地去猜想。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应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如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问;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疑难点设问;对较难或较综合的问题,用按认知层次分化知识点的方法从易到难步步深入地发问;对学生错误或不全面进行反问,不断加大问题的思考力度等。③组织讨论。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间争论,可使学生从中相互启迪,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的教学,在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后自然会提出:为什么有许多不同的现象,这些宏观现象与看不见的微观粒子的运动有什么关系等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进行邻位间的讨论,再把电子为什么从活泼金属流向不活泼金属的关键性问题提到全班讨论,让他们在热烈的气氛中各抒己见,相互补充,得出结论。④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是对课本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和归类的过程。为了使学生掌握总结技能,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充分挖掘不同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构成一个动态的知识网络。
❷ 初中化学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开展有效的课堂实验。实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保证课堂演示实验。教师应在每次实验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努力做到在实验中操作规范,才能便于观察。为了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好玩而又忽视学习化学知识,教师指导他们在观察化学课堂实验时,应具体拟出观察实验的提纲,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有的演示实验现象不很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创新实验方法。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课堂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听边做实验。有些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把这些概念设计成一个个小实验,让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学生会产生兴趣,就容易掌握相关知识。
❸ 如何搞好初中化学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它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从而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中学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另外,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❹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发展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化学课程必须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社会现象。化学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关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因此,初中化学不仅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研究化学会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呢?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营造愉快的交往情境 营造宽松愉快的交往情境,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在知识上跟学生一起探究外,还应该用情感去关爱和呵护学生。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通过交往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营造适宜的教学气氛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标准还强调指出:交往再也不是传统教学中的那一套了,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在这交往活动的场所,即教室内或实验室内,只有具备了轻松欢快的氛围和情境,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学习,才能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才能有创造性思维的可能。笔者在教学中非常注意这种情境的创设,为了能创设出这样的效果,常常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注重用幽默的语言调节课堂的学习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经常鼓励他们,使学生从上课开始到结束,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精神饱满地参与学习讨论。 讲究新课的导入方法 新课导入历来是教师吸引学生的有效方法之一,导入得好,则学生的兴致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导入方法有很多种,如:①故事导入法。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课文,因为所导入的都是与化学有关的名人轶事、奇闻趣事,因而能唤醒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提升学生学习的情趣。比如,门捷列夫、镭的母亲居里夫人都是世界级着名化学家,他们对化学学科的贡献人所共知,用他们的事例来鼓舞学生其影响是巨大的。②疑问导入法。以疑问导入常常有唤醒和激发学生主体思维的作用,在学生进行了简短的思考以后,教师再和学生一起去探究课堂新知,学生学习的兴趣会大增。笔者在课堂上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常常收到不错的效果。比如,在讲硝酸的氧化性时,提出:酸能跟多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但是为什么在制备氢气和硫化氢时,却要用盐酸或稀硫酸,而不能应用稀硝酸?设置问题时应抓住教材的重难点,问题的内容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从而引发了学生的连续思索。③实验导入法。初三学生毕竟年龄还不大,他们对新知识都有种好奇感,因此,教师在上课时以实验导入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也就很自然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归纳起来不外乎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式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在发现式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了发现和探究。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是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这里以实验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例,主要抓两点:第一,重视发现式学习的学生。对在过程学习中学得积极主动的学生,对那些有疑惑、提出疑问、多角度寻找答案的学生给予高度地肯定和赞许。因为学贵有疑,发现了疑惑就是学习上有了好的起点,有疑就会思考,有思考就会去解决。第二,张扬学生个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不同,遗传基因有别,也就有了不同个性。内向的学生中有的对接受式学习比较认可,主动发现往往相对迟钝。这时,教师就应该采取对策,促使其发挥长处,弥补不足。对内向的学生则采取另一种方式,一般交给他们一个具体任务,要求他们亲手实践,提出问题,写出实验报告,让
❺ 实验化学,怎样让初中生学好化学课
怎样培养化学试验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在理念和内容上都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现将本人在平时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一、实验前的知识回顾 实验教学之前必须让学生对要进行实验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学习和复习,避免出现在实验过程中出现边看教材边做实验的状况。因为初中化学实验主要还是一种验证性的实验,课程中对实验的设置主要目的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以及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对有关化学实验及其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梳理,特别是实验操作步骤的讲解和基础知识的回顾要贯穿整个实验过程的始终。例如:在进行置换反应实验教学时,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对单体、化合物知识的回顾,对其中的概念要熟悉,在铁与硫酸铜进行置换反应过程中应该出现哪些现象,实验操作步骤是什么样,这些都应该在实验教学之前就应该要学生掌握。 教学过程选择适当知识点进行设疑,能够对学生掌握知识起到良好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在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转换时,在易混淆的知识点处,在实验操作复杂处等。 二、实验中的情景设置 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锻炼带动了包括对信息加工的能力、一般工作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 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等的锻炼。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应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 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也是学生实践能力的一部分,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从而对事物做出相应的判断。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化学实验的实施过程, 从设计实验方案的学习中深化和发展知识。如在氧化还原实验中,让学生自己观察现象,让其发现问题,然后继续通过现象组织他们讨论,也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最后将实验的结论进行诱导性的告知。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所学知识的特征提出问题, 利用他们对某些问题的争议和不同看法, 创设导致学生认知冲突的化学情境, 激化他们意识中的矛盾, 驱使他们调动已有的经验, 提出各种可能的假想, 并作多方论证,积极思维, 得到合理的结论。 三、实验后的激励性评价 创造宽松的实验环境是指创设一种师生相融、合作交往的良好实验气氛。实验教学不再仅仅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更是提高实践技能,训练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的绝佳机会。还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彼此产生平等交流。心理学研究表明: 兴趣、快乐等与知觉联系起来的温和、愉悦、宽松的情绪, 对认知具有组织作用。 正确的激励评价方式是创新教育的动力。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增强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应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 在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评价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实验教学和学生实验中,对学生操作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教师都要认真对待, 少用训斥、讽刺性语言。对于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认识, 正确的要充分肯定;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要大加表扬, 错误的不要直接否定, 草率批评, 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查阅资料, 与同学商讨, 直到获得正确的答案。对待一些相对后进的学生表现出的暂时不尽如人意之处, 激励评价就更显得重要, 经常性的使用如“不错”、“很好”、“你能行”、“试试看”等激励性课堂用语, 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很有帮助。这样可以激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 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产生互动。以往在上课时,虽然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时,学生不会有疑问,但这种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能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如果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和老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互动,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当然,该模式提高了对实验教师的要求。实验结束后,让学生自主得出实验结论。引导学生就实验结论展开讨论,并最终确定结论的正确性。 总之,化学作为一门极具魅力的学科,锻炼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始终离不开大量的化学实验。进行化学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
❻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老师,自然就谈不到对老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所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一环。
首先,我要求自己要转变观念,在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不歧视,不放弃,经常找他们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学习上的困难,耐心的倾听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发现点滴进步及时鼓励,用爱心唤起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
其次,我在班内按学习层次分成几个小组,在探究实验和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协作完成探究活动,让学困生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老师的关爱,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动力。“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学生知道你是真诚的爱他们时,他们的感情大门、智慧大门才会向你敞开。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会激发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对化学知识的积极探索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在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优化课堂教学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高效率的听课状态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精心的安排各个教学环节,时刻注意强化学习动机,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导入新课,就是激发学习兴趣的第一关。好的导入方法,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产生巨大的求知欲望。19世纪着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保持和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的注意和兴趣的强度。”如绪言课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系统化学知识的前奏,要认识化学学习价值,增强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为学好化学打下基础。我运用“实验导入法”,收到了良好效果。以“魔棒点灯”、“白纸变字”、“烧不坏的手帕”等几个小实验引入,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很容易就产生学习积极性。在“燃烧和灭火”一节里,我用“情境导入法”引入,先电脑播放原始社会人们钻木取火的图片,介绍火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巨大意义,再播放某火灾现场火光冲天,救援人员救火的视频,然后提出问题:“我们要想用火给人类造福,减少火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该掌握哪些化学知识呢?”,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生探究活动中,适时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也能起到激发兴趣,培养发散思维的作用。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节里,学生通过探究活动选出了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装置后,我提问:“如果我们想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该怎么办?”,先展示启普发生器,简介其原理,再让同学们用实验台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来研制自己的发生装置,并在小组间交流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和创造的乐趣,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样,在结束教学时,也要注意让学生产生“言犹尽而意无穷”之感,或自行小结本节课要点,或留下问题让其思考探究,以巩固知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三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逐渐彰显其独特的优势。它为化学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空间和更灵活的教学方式,也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提供了平台,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目标中起到重要作用。多媒体教学能带给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手段的单一和枯燥,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习兴趣。化学内容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如微观粒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运动情景,通过电脑展示图片,Flash课件等可以让学生看到分子的再分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增进对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表象,突破知识难点。还有些具有危险性,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可以用电脑模拟,避免知识的死记硬背,有力的补充了常规教学手段的不足。特别是因特网上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让学生可以汇集多方面的信息材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当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取代必要的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不能为了赶时髦,摆花架子而滥用,必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才能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 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新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重点实施目标之一,体现了指导学生学法的重要性。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只单方面强调教师教好,却对学生如何学好,很少探讨,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困难境地,难以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挫伤,甚至出现学习分化而掉队。当今,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不再局限于课本,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能已经弱化。要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新一代,就要教会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
对九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但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仍应经常指导他们,避免把其他学科中的学习方法照搬到化学学习中来,否则,容易出现“三分钟热度”现象,影响其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比如有些知识难记易忘,我让同学们自己编制歌诀,然后通过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此过程中,即记住了知识点,又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对于一些琐碎知识点,指导学生通过对比、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形成知识系统,提高学习效率。根据“活动元”理论,设计小组探究活动,也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除课本学生探究实验外,开展如“比比谁会学”的学习方法探究活动,让学生代表谈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与同学们共享,即解决了个别学生的学习困难,又培养了学生与他人的合作精神。
另外,合理的评价方法也是使学生形成持续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以考试成绩为单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还需改变。相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会有更能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好的评价方法出现。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立足本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钻研新教材新教法,做新课程改革的积极传播者和参与者,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理念,才能不断的发现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才不是一句空话。
❼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要导入比较吸引学生的课堂内容,激发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若想很好地在化学的知识海洋中遨游就要对化学的学习产生一种神秘感,要对化学的学习有一种渴望。而化学教师应该注重并把握好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的课堂,使学生对化学课留下很好的印象。因此,教师在进行第一节课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主要的办法是:首先要进行一些讲解,但是不带入任何的有关知识,可以做一两个小型的实验,让学生最直接感受到化学的吸引力。选用两个最常见的化学实验分别是“水底生火”和“铜树的生成”。在进行这两个实验时,学生会被化学实验中产生的神奇景象所吸引,进而引发讨论。课堂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独特之美的同时也吸引住了学生,于是学生就会非常想知道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这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产生这种神奇现象就是化学反应在作怪。只要努力学习化学知识,就可以一一地对这些秘密进行破解。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实用性价值有更深刻的了解,并向学生介绍化学是怎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产生巨大的作用的。然后教师就要告诉学生化学这一学科在升学考试中起到怎样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时学生就会化学学科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与了解,就会对学习化学产生非常浓烈的兴趣。之后教师就要立即向学生介绍往届本校的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总体的状况,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说明化学这一学科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自身的学习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
二、理论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化学这门学科来自生活,要怎样使化学能够更好地回归到生活中对于我们来说是个难题。在初中化学教学时,教师要对生活中出现的化学知识进行很好的利用,将其引入课堂并建立课堂情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化学就处于生活中,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进行解决,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例如,一些非常可怕的鬼火现象是因为白磷自燃;在农业生产中经常运用熟石灰对酸性土壤进行改良就是运用了酸碱中和的原理;生活中出现的假酒就是工业的酒精;而冬天为了去除道路上的积雪运用撒盐的办法……这些生活现象和化学知识紧紧地联系,可以使学生将实践与学习相结合,对化学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例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死狗洞”之谜》的故事进行导课,让学生从故事情节中去分析二氧化碳所具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样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避免了一开始就介绍理论知识可能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厌恶情绪,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积极进行化学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化学实验进行支撑,因为实验中产生的化学变化可以使学生感受得更加直观,可以刺激学生的大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积极开展化学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镁带的燃烧,不纯的氢气爆炸等实验都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学生也会因为自己所做出的实验成果而开心。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更容易形成长时记忆,并且科学实验的神秘感更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实验也是培养学生研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实验部分在初中化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实验的作用,并且要注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溶解度》的课后有一个自制汽水的家庭小实验,该实验简单易操作,而且还很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讲解完本节课的理论知识后对此实验进行简单的点拨并布置实验任务,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动手能力,有效地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树立学生良好的价值观。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教师在布置化学作业时,可以在化学的作业范围内加入家庭中可以进行的小实验。例如,让学生对蜡烛的燃烧进行仔细观察并写下记录;用高锰酸钾来进行纯氧的制造;对学校附近的土壤使用pH试纸进行检测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任务。除了这些,还可以对学生展开有关化学的讲座等,开展一些非常丰富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面对紧张的学习压力,课外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它既能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又能缓解学生压力。因此,教师应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安排课外活动,深化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完“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后,可以组织学生举行以“雾霾的形成”“水与大气污染的形成及防护”“酸雨的危害”等为主题的讨论会,并将学生带到户外去感受大自然,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化学对生活的影响,增强他们爱护环境、关心自然的情感。
五、积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轻易就对学生进行否定,而是要对学生有充足的信心,相信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在教学中要积极帮助学生,鼓励他们,使他们能够很好地建立起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改正缺点。这样才能够很好地激发出学生全部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处于青春期,自尊心相比于其他时期更加脆弱,更加具有逆反心理。如果这个时候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错误的,就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样一来,初中化学教学效果就会非常差。
❽ 初中化学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考试指挥棒的束缚,中学化学课堂主要体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的答案,学生在课堂上则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任务的角色。于是,我们就见到这样的景象:课堂成了演出“任务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而课余时间则用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课堂上所听到的内容。这样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机会,课业负担太重,对学习失去兴趣乃至厌学。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发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模式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学生自学,力求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和主人地位上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一、巧设“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导学案”是由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份学案,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及资料,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小组协作,组间互助,通过多种形式解决问题,最后师生总结、评价,达到知识的内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的学处于主体地位。“导学案”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诱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知识迁移,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
“导学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背景资料、学法指导、预习思考、课堂探究、随堂检测等。为充分发挥“导学案”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的重要作用,又能减轻学生负担,“导学案”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课型灵活确定,但必须列出学生要预习和初步了解的知识点,以及知识构架。所以学案的设计首先要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并配以一定的知识链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导学案”在导学的同时,更应导思。例如,初中化学学了氢气、木炭、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都可以把CuO还原成Cu。这三个实验产物有相同,也有不同,三个实验都能还原出Cu,但另一种产物却不同,不同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让学生思考这些,便可得出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不同。又如:O2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为什么?通过学生的思考,便可知道:气体的收集方法取决于两个条件:水溶性和密度。
二、采用小组互助,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的教学中我采取小组自主互助式学习,小组自主互助式学习的一般步骤是:情景导入、目标展示、问题设置、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记录、成果展示、同学补充、学科班长点评、教师总结。如讲“爱护水资源”时,针对水污染成因及防治措施这一知识点,学习步骤如下:1.小组成员分配角色和任务。2.小组长组织小组活动,激励所有成员积极参与。3.小组内的主持人可用提问方式组织小组成员开展活动。如“某某,请你谈谈目前对天然水体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预防”4.记录员要及时进行必要的记录和总结。5.小组选出代表准备发言,组内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还可以让其他组的成员进行质疑。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互相争论,以激发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
在小组互助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无所事事,而是要根据学生学情,合理分配时间,对各小组的互助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倾听各小组的讨论,必要时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并对小组交流顺利的小组及时给予表扬;对有问题的小组加强指导。当小组内分工不清、讨论无序时,教师要耐心讲解,帮助学生明确角色和互助方法,尽快进入有效的讨论,对偏离主题的,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将学生引回正题;当学生讨论受阻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和途径。
❾ 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初中化学
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初中化学
学好化学有利于更好地造福人类,
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有利于为科技进步作出有益的
贡献。
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
化学教师怎样贯彻新课程理念,
怎样改革化学课堂教学的新局
面,怎样引导学生学好初中化学,这是必须得解决的问题。
一、认识化学新课程
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很显然,新的理念表明,新形势下的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而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部分,要适时地帮
助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教材的编写者充分考虑到
“教学双方”
积极性的提高,
所以教材有很多地方不直接给出现成的结论,
这就要求师生用实验的方法加
以验证,
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
新课程实施的成效并不
理想。在不少新课程研讨课上,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现象,一堂课下来,往往是气氛很浓,
而学生并没理解所学知识,这样的课,只是热闹,但并没有收到实效。新课程的实施最关键
的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尤其是化学课堂教学,如果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其中,
那么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就只能停留在表面肤浅的层次上。
二、课堂教学如何实施
在课堂中教会学生学会听课。学生在课堂上要做到眼、耳、手、脑并用,积极动脑思
考,随时记下重点、难点,特别是书上没有的知识,学生上课不专心听,不作笔记,不懂的
地方下课想问,又不知从何问起,这充分说明了上课记录的重要性。学生及时动笔作记录,
可增强记忆效果,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让学生参与思维活动,
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可采用两个学生竞争的方式回答
一个问题,
另一个纠正错误。
教师也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
由本组选代表在黑板上
演示,最后评出小组名次。这样既能增强竞争的学习气氛,又能使每个学生都能集中精力,
积极思考。
教师还可引导全班学生去备课、讲课,
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效果
也会更好。
构建“开放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性。
“开放式”教学方式适用新课标
下的化学课堂,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开放式教学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主动性和合作性。
新课程标准倡导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
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打破讲台与课桌的界限,师生间平等、民主地探讨问题,彼此平等、和
谐地进行教学。
教师应善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
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发言,
使课堂教学变为
活泼、生动、积极的探究式的教与学。
学好化学的注意事项
培养学习兴趣。化学跟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密切的联系,我们要积极寻找、发现和获取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如
:钢铁为什么久置会生锈?为什么钢铁漆上油漆就不容易生锈?
燃料燃烧时为什么鼓入空气等等,如果我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就注意结合这些生活中的实际现象,那么我们学习化学就会变得生动有趣。
正确的学习策略。化学是九年级的一门新课程,
在我们头脑中的化学知识几乎是一片
空白。毫无疑问,学化学时确实有许多内容需要记忆。到了九年级,各学科的学习任务都很,必须注意各学科的学习时间的合理分配,
在中考中不能忽视化学,应适当地多花些时间,对化学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等内容做到课课清,学会融会贯通,只有这样,九年级化学入门关就算顺利通过,这将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好化学,除学生自身有较好的学习方法外,教师还应具有渊博的知识,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学生学习化学才能得心应手,这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❿ 浅谈如何让九年级学生学好化学
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感策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自古情理不分家,让学生对化学“动情”,再让他们学习化学之“理”,自然效果倍增。那么怎样让学生对初中化学“动情”呢?无数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物经历表明,成功的决定因素首先不是他们的渊博知识而是内心对其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同样,学生内心对化学的热爱和追求,对其化学学科学习品质的形成与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化学情感的教育,促进和提高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 1.对化学教师 “动情” 要想你的学生喜欢上化学,那首先要让他喜欢上作为化学教师的你。所谓爱屋及乌,学生喜欢上了你,自然也就连带着喜欢上你教的学科,喜欢了,也就会认真,效果当然也就好。要学生对化学教师“动情”,首要前提是化学教师要有足够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体现在个人修养,为人师表,要让学生觉得你值得尊敬,应该尊敬。人格魅力体现在“言必行,行必果”,要让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一定要做好。人格魅力体现在愉悦心情,肯定的眼神,表扬的话语,可以让学生愿意接近。其次化学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广博的知识体现在备课充分,教师不可能都是学者,所以针对每一节课都必须充分备课,熟识每节课的相关知识。广博的知识体现在勤于钻研,知识要有深度,有广度,一个简单的现象要给学生意想不到的收获,能激发学生深度的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勤于思考,挖掘出有深度,有广度的问题。 2.对化学学科“动情”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自然赋予其独特的魅力。化学“惊奇”,化学实验,化学现象常伴随着魔幻般的变化,开学初始,一节化学“小魔术”展示课,可让学生瞪圆眼睛。化学“奇妙”,空气是物质组成的,空气是有质量的;动物呼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灭火;等等,等等,无一不冲击着学生的思维。化学“实用”,用化学知识解释灭火的原理;用微粒运动解释气味扩散的原因;用小苏打发酵,治疗胃酸过多。等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会到化学的魅力,自 然会喜欢上化学。 3.对化学知识“动情” 新课程教学目标中,增添了情感目标,要求我们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合理地开展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用能让学生“动情”的资料展示进行课题式研究,可以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如用触目惊心的森林大火(包含起火、燃烧、危害、扑灭)录象短片展示,开展《燃烧与灭火》的课题研究。再如用浓盐酸的泄露图片展示,开展盐酸性质的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