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杂质检查的化学方法有哪些

杂质检查的化学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1-26 20:53:43

㈠ 初中化学常用的除杂方法,鉴定方法可以帮忙总结一下么

(一)物质的除杂方法
除杂根本上最后要把所有的杂质除掉,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原则上除杂后的反应的生成物尽量变成原混合物中要保留下的物质。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uO),
CO2(CO):CuO+CO==(加热)Cu+CO2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NaOH) 或氢氧化钙溶液(效果较差)
CO(CO2):2NaOH+CO2==Na2CO3+H2O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H2SO4)/通过氢氧化钠固体(NaOH)/通入无水氯化钙(CaCl2) H2(水蒸气):浓H2SO4有强的吸水性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O2)流中)灼烧混合物
CuO(C):C+O2==(点燃)CO2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H2SO4) 或稀盐酸(HCl)或铜盐溶液
Cu(Fe) :Fe+H2SO4==FeSO4+H2↑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H2SO4) 或稀盐酸(HCl)或通入CO并加热
Cu(CuO):CuO+H2SO4==CuSO4+H2OCuO+2HCl==CuCl2+H2O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Fe)
FeSO4(CuSO4): Fe+ CuSO4==FeSO4+Cu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HCl),然后加热蒸发
NaCl(Na2CO3):Na2CO3+2HCl==2NaCl+H2O+CO2↑
9、NaCl(Na2SO4):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BaCl2)
NaCl(Na2SO4):Na2SO4+BaCl2==2NaCl+BaSO4↓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HCl),然后加热蒸发
NaCl(NaOH):NaOH+HCl==NaCl+H2O
11、NaOH(Na2CO3):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Ca(OH)2)溶液
NaOH(Na2CO3):Na2CO3+Ca(OH)2==CaCO3↓+2NaOH
12、NaCl(CuSO4):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Ba(OH)2)溶液
NaCl(CuSO4):CuSO4+Ba(OH)2=BaSO4↓+Cu(OH)2↓
13、NaNO3(NaCl):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AgNO3)
NaNO3(NaCl):NaCl+AgNO3=NaNO3+AgCl↓
14、NaCl(KNO3):冷却热饱和溶液
NaCl(KNO3):Na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KNO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
15、KNO3(NaCl):高温蒸发溶剂
硝酸钾的溶解度很大,很难达到饱和。

(二) 物质或离子的鉴定
鉴定,则是加入的物质与待检验的物质或离子能发生某个特征反应,并且这个表现出来的特征不能和加入的物质与其他物质同样条件下反应后表现出来的特征相同,那么就可以通过这个特征判断出是这种物质,或这种离子了。
(1)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点燃气体,罩一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壁有水雾出现,再往烧杯中滴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将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若溶液变红,则是氨气。/ 闻是否有氨味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罩一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壁有水雾出现,则证明含有水蒸气 .

(2)、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先滴稀盐酸再滴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先滴加硝酸钡溶液再滴入稀盐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注:此处加入钡盐溶液后不能滴入硝酸,因为若溶液中含有SO3离子,也会生成BaSO3沉淀,滴入硝酸,沉淀会被氧化成BaSO4,不会溶解,无法检验) 11、铵根离子:与熟石灰研磨,若有刺激性气味生成,则证明该物质中含有铵根离子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3)、物质的检验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向你说的检验是不是SO4^2-,最好是用BaCl2,而不能用Ba(OH)2,如果加入的钡盐或钡碱中的酸根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与硫酸盐中的阳离子也有白色沉淀则不能判断白色沉淀一定是硫酸根与钡离子产生的,比如检验硫酸镁中的钡离子就不能用氢氧化钡,只能用氯化钡,这里你可能会有疑问,那用氯化钡中的氯离子可能会和硫酸盐中的阳离子产生白色沉淀,注意,在我们初中化学中,氯离子只能和银离子沉淀,而银离子又不能和硫酸根离子共存,排除了被检验的是硫酸根是硫酸银溶液的可能,所以可以用氯化钡,但要注意,但是用氯化钡还不行,与钡离子产生白色沉淀的并不是硫酸根离子的特征反应,因为碳酸根,亚硫酸根都可以和钡离子产生白色沉淀,所以要在产生的白色沉淀中加入稀酸(不能是氧化性的酸,如稀硝酸),因为碳酸钡和亚硫酸钡白色沉淀都会溶解在稀中,只有硫酸钡沉淀不溶,如果是加入稀硝酸,由于其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将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然后与钡离子结合成硫酸钡。从而我们根本不能判断原溶液中式硫酸根还是亚硫酸根。所以要检验硫酸根离子,先加入钡离子,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向白色的沉淀加入稀酸,如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可确定原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

无论是物质除杂,还是物质鉴定,都蕴含着很多的经验和方法,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善于总结,勤于思考才是王道。

㈡ 初中化学:如何检验化学物质中是否含有杂质

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苯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㈢ 物表的化学检查法有哪些

药物中杂质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等,因药物结构及杂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有机杂质的检测方法多采用色谱法,特别是HPLC法。

杂质限度的制订应考虑如下因素:

①杂质及含一定限量杂质的药品的毒理学研究结果;给药途径;每日剂量;

②治疗周期;给药人群;杂质药理学可能的研究结果;原料药的来源;

③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药品生产企业对生产高质量药品所需成本和消费者对药品价格的承受力,等。

对于创新药物,杂质限度确定的依据主要是已进行的临床前安全性研究中获得的结果,通常是要求用于临床试验的样品杂质不得超过用于临床前安全性研究的样品;对于仿制药物,可以根据已有的标准制订相应的杂质限度;对于其他新药,可参照创新药物或仿制药物的要求进行。

㈣ 如何选择设计药物中特殊杂质检查方法

特殊杂质是指在该药物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根据药物的性质、生产方式和工艺条件,有可能引入的杂质。这类杂质随药物的不同而异。由于特殊杂质多种多样,检查方法各异,故一般将其分成四大类:

一、物理法:利用药物与杂质在嗅、味、挥发性、颜色、溶解及旋光性等上的差异,检查所含杂质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二、化学反应法:

(一)容量分析方法:利用药物与杂质在酸碱性及氧化还原性等方面的差异,用标准溶液滴定来测定杂质含量。

(二)重量分析方法: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定遗留物重量。

(三)比色法和比浊法:利用杂质特有的呈色反应(比色法)和沉淀反应(比浊法)与标准对照。

三、色谱法:

(一)纸色谱法(Paper
Chromatography,P.C):取一定量供试品溶液杂质限量对照品溶液,于同一色谱滤纸上点样,展开,检出后,比较杂质斑点的个数、颜色深浅或荧光强度等。通常用于极性较大的药物或放射性药物的检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该法展开时间长、斑点较为扩散、不能用强酸等腐蚀性显色剂。

(二)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类似纸色谱法,但较简便、快速、灵敏、不需特殊设备,适用于有机杂质的检查。另外,一般将与主药有密切相关的原料、中间体、副产物或分解产物等特殊杂质称为有关物质,将甾体类药物中的特殊杂质称为其它甾体。TLC法按操作方法又可归纳为如下几种情况:1、在一定供试品及检查条件下,不允许有杂质斑点存在。

2、选用实际存在的待检杂质作为杂质对照品。

3、选用可能存在的某种杂质作为杂质对照品。

4、将供试品稀释到适当浓度作为杂质对照溶液。

5、选用质量符合规定的与供试品相同的药物作为杂质对照品。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本法分离效能高、专属性强和检测灵敏,适用于有机杂质,但更多地用于含量测定。

(四)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主要用于挥发性有机杂质和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查。

1、挥发性有机杂质测定方法:(1)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杂质峰面积及其总和,并求出占总峰面积的百分率,但溶剂峰不计算在内。

(2)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先按供试品规定的杂质限度,将供试品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进样,调节检测器的灵敏度或进样量,使对照溶液中的主成分色谱面积满足准确测量要求。然后取供试品溶液,进样,记录时间,一般应为主成分保留时间的倍数。根据测得的供试品溶液的各杂质峰面积及其总和并与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计算杂质限度。

(3)内标法测定杂质总量限度:供试品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配制不含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I;再配制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同法记录色谱图II.如果图I中没有与图II上内标峰保留时间相同的杂质峰,则图II中各杂质面积之和应小于内标物质峰面积(溶剂峰不计在内)。

(4)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

(5)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

㈤ 初中化学除杂质方法有哪些

中化学中利用化学方法除去杂质的方法有很多,那么有哪些呢?请看下文,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中化学除杂质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化学除杂质方法
1、沉淀过滤

比如杂质是Ca2+,那加入过量CO32-把Ca2+变成CaCO3沉淀,然后过滤出来。过量的CO32-用酸除去——至于什么酸,那你要看溶液的阴离子是什么,如果是Cl-,那就加HCl

2、气体

比如杂质是CO32-,那小心加入酸,把CO32-变成CO2

3、结晶

比如你要获得纯净的KNO3,那么用降温结晶的方式,把KNO3从溶液中结晶沉淀出来,剩下杂质就留在母液里面
初中化学除杂方法原理
1、利用物理性质是否溶解于水,进行杂质去除;

2、利用化学反应,反应掉其中的杂质;燃烧、碱水吸收、酸液吸收等都算,都是化学反应;其中分为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两种;

3、利用物理性质,升华、蒸发或者融化等进行分离,甚至可以使用磁铁、蚂蚁等手段;
学好化学的五个关键点
1.观察

巴甫洛夫曾在他的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六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观察、观察!瓦特由于观察到“水蒸气冲动壶盖”而受到有益的启发,发明了蒸汽机,这些都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

我们在化学学习中,要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因为这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观察呢?首先应注意克服把观察停留在好奇和好玩的兴趣中,要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尤其要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化学实验时所产生的现象。

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具体步骤是:

① 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② 反应条件;

③ 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④ 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最后对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科学结论,形成准确的概念,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试管中加热碱式碳酸铜,观察目的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变化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观察内容和方法是:

①反应前: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状固体;

②反应中:条件是加热,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是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壁逐渐有水雾形成,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③反应后:试管里的绿色粉末全部变黑,试管壁有水滴生成,澄清石灰水全部浑浊。经分析得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生成了新物质:黑色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最后与前面的实验现象比较,概括出“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的概念。.。。。

观察实验现象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观察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不要放过物质丝毫的变化;二是把看老师操作与听讲解分析结合,看清应怎样操作和应注意的事项;三是看与想相结合,看的过程中,要弄清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2.动手

化学的形式和发展,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这也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同学们必须要养成这种动手实验的能力。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因此,我们要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动手实验,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

要上好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要只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近年来的中考考题均突出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诸如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和评价、实验报告的书写等方面的内容的考查。中考实验题的比例由15%升至25%,难度也逐年上升。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充分重视实验,争取多动手做实验。对于实验手册要求的学生亲自实验和课本上的演示实验,都要注意对实验目的、原理、操作、现象和结论的理解和掌握。在总复习阶段,可以对各种试卷中的实验题进行分类归纳,以领会近几年来中考实验题的考点和趋势。

除了做实验,最好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报名参加课外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做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并积极收集整理一些化学谜语,组织出化学墙报等。只要有利于提高化学的学习效率,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组织的活动,都可以参加。

3.记忆

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而孤立的谈其他的方面就成为一句空话。

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需要记忆。

(2)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也必需记忆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

(3)要“因材施记”,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概念、定律、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元素符号、化合价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则要进行机械记忆(死记硬背)。

(4)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忆是知识、技能运用的基石。

初中化学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运用科学记忆法就显得格外重要。

常用的记忆方法主要有:

(1)理解记忆法:掌握概念和基本理论时,采用具体分析方法,详细分析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学习溶解度定义时,要掌握四个要点:a.一定的温度,b.100克溶剂,c.饱和状态,d.溶解度的克数。这样分析归纳便于理解和记忆。

(2)歌诀记忆法: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歌诀,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利记宜诵。如把化合价编成:钾钠氢银正一价,钙镁锌钡正二价,氟氯溴碘负一价等。

(3)会意记忆法:把抽象的内容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进行巧记。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和“相互转换”(复分解反应)。

(4)浓缩记忆法: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领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七个步骤浓缩为:“检、装、夹、加、收、移、熄”。

总之,我们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4.分析

学习化学,要善于从个别想到群体、从现象想到本质、从特殊想到规律,上课要动口、动手,更为主要的还是要动脑,想“为什么”,想“怎么办”。碰到疑难,不可知难而退,要深钻细研,直到豁然开朗。对似是而非的问题,不可朦胧而过,应深入思考,弄个水落石出。多想、深想、独立想,必须会想,只有会想了,才能学会。

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这是学好化学的根本。为此,同学们必须善于阅读课本,做到课前预读、课后细读、经常选读等,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和一些图表及选学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有助于加深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及拓宽知识面。课后细读时要边读边记边思考,争取能将预习、听课中未解决的问题全部解决。经常选读是指有选择性的阅读那些重要的或难以全面理解的内容。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还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

除了掌握好课本知识,还应学会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经常有意识地观察注意身边的化学现象,多想“为什么”和“怎么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如水壶中的水垢成分是什么?怎样除去?药品说明书中注明含铝占0.003%,是什么意思?汽水中的气体是什么,怎样检验等问题。通过思考这些问题,既可复习课本旧知识,又可提高实践能力。

5.练习

“练”即做一定的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题,它是应用所学知识的一种书面形式,只有通过应用才能更好地巩固知识、掌握知识,并能检验出自己学习中的某些不足,使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

做作业是练习的极好机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一定要亲自动手做,绝不能抄别人的作业。节后习题和章后复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不能马虎。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了的基础上开始动手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完成每次作业,多思多问,不留疑点,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牢固的知识,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

猜你喜欢:

1. 化学实验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2. 初中化学反应方程式学习技巧

3. 九年级上册化学考试试卷

4.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5. 初中化学有哪些比较好的学习方法

㈥ 薄层色谱法用于杂质检查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杂质对照法,供试品对照法,对照药物法,显色剂.
薄层色谱法(TLC),系将适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铝基片上,成一均匀薄层。待点样、展开后,根据比移值(Rf)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的比移值(Rf)作对比,用以进行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的方法。薄层色谱法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也用于跟踪反应进程。

㈦ 药典采用的色谱法中 最常用于特殊杂质限量检查的方法是

药物中杂志限量的控制方法有两种:一种为限量检查法,另一种是对杂质进行含量测定。
限量检查法不需要进行准确定量,只需检查杂质是否超过限量。
进行限量检查,多采用对照法,灵敏度法,比较法。
1 对照法:取一定量的被检杂质标准溶液和一定量供试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处理,比较反应结果,已确定杂质含量是否超过限量。
2灵敏度法:在供试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试剂,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不得有正反应出现。该法不需要杂质对照品溶液。如乳酸中枸橼酸,草酸,磷酸或酒石酸的检查。
3比较法:取供试品一定量依法检查,测定特定待检杂质的参数(如吸光度)与规定的限量进行比较,不得更大。
关于残留溶剂,常使用GC。
定量测定主要使用色谱法,包括TLC(盐酸环丙沙星中氟喹啉酸检查)
HPLC(红霉素中红霉素BC检查)

㈧ 薄层色谱法在化学药品中杂质检查时的用法

薄层色谱法用于杂质检查常用的方法有杂质对照法,供试品对照法,对照药物法,显色剂。

薄层色谱,或称薄层层析(thin—layer chromatography),是以涂布于支持板上的支持物作为固定相,以合适的溶剂为流动相,对混合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的一种层析分离技术。

这是一种快速分离诸如脂肪酸、类固醇、氨基酸、核苷酸、生物碱及其他多种物质的特别有效的层析方法,从50年代发展起来至今,仍被广泛采用。

(8)杂质检查的化学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一、基本原理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吸附薄层色谱分离法,它利用各成分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使在流动相(溶剂)流过固定相(吸附剂)的过程中,连续的产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从而达到各成分的互相分离的目的。

薄层层析可根据作为固定相的支持物不同,分为薄层吸附层析(吸附剂)、薄层分配层析(纤维素)、薄层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剂)、薄层凝胶层析(分子筛凝胶)等。一般实验中应用较多的是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薄层吸附层析。

吸附是表面的一个重要性质。任何两个相都可以形成表面,吸附就是其中一个相的物质或溶解于其中的溶质在此表面上的密集现象。在固体与气体之间、固体与液体之间、吸附液体与气体之间的表面上,都可能发生吸附现象。

物质分子之所以能在固体表面停留,这是因为固体表面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和固体内部分子所受的吸引力不相等。在固体内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力是对称的,其力场互相抵消。

而处于固体表面的分子所受的力是不对称的,向内的一面受到固体内部分子的作用力大,而表面层所受的作用力小,因而气体或溶质分子在运动中遇到固体表面时受到这种剩余力的影响,就会被吸引而停留下来。

吸附过程是可逆的,被吸附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吸出来。在单位时间内被吸附于吸附剂的某一表面积上的分子和同一单位时间内离开此表面的分子之间可以建立动态平衡,称为吸附平衡。吸附层析过程就是不断地产生平衡与不平衡、吸附与解吸的动态平衡过程。

二、相关应用

1、药物和药物代谢

薄层色谱法在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中的应用很广。有些文献和内容偏重于合成药物、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有文献为在中草药分析中的应用。

每一类药物,例如磺胺、巴比妥、苯骈噻嗪、甾体激素、抗菌素、生物碱、强心甙、黄酮、挥发油和萜等,都包括几种或十几种化学结构和性质非常相似的化合物,可以在上述文献中找出一、二种全盘的展开剂,一次即能把每一类的多种化合物很好地分开。

药物代谢产物的样品一般先经预处理后用薄层分析,应用也很广,但有时因含量甚微,不用采用气相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

2、化学和化工

化工和化学方面的有机原料和产品都可用薄层色谱法分析。例如含各种功能基的有机物,石油产品,塑料单体,橡胶裂解产物,油漆原料,合成洗涤剂等,内容非常广泛。

3、医学和临床

薄层色谱法的应用还渗透到医学和临床中去,例如它是一种快速的诊断方法可用于妊娠的早期诊断。

方法是基于在孕妇的尿中能检出比未媳妇妇女的尿中含更多的孕二醇,把两者的尿提取后点在薄层上比较,即可作出判断。这一方法可不用动物而在2~3小时内化验出结果。

㈨ 化学的除杂,鉴别怎么做

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1、检验有机物溶解性:通常是加水检查、观察是否能溶于水。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乙酸与乙酸乙酯、乙醇与氯乙烷、甘油与油脂等。

2、检查液态有机物的密度:观察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水中浮沉情况,可知其密度比水的密度是小还是大。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硝基苯与苯、四氯化碳与1—氯丁烷。

3、检查有机物燃烧情况:如观察是否可燃(大部分有机物可燃,四氯化碳和多数有机物不可燃)、燃烧时黑烟的多少(可区分乙烷、乙烯和乙炔,已烯和苯,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燃烧时气味(如识别聚氯乙烯和蛋白质)。

4、检查有机物的官能团。思维方式为:官能团——性质——方法的选择。常见的试剂与方法见下表 http://www.52hx.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91

简单地说:
1 使用溴水法(甲烷与乙烯的鉴别)
2 酸性KMnO2(H+)法(苯与其同系物的鉴别)
3 新制Cu(OH)2及银氨溶液法(鉴别-CHO)
4 显色法(鉴别酚-OH)
5 沉淀法等等~~

另:
有机物的分离应结合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例如乙烷中混 有乙烯时,有将气体通过溴水或 溶液,用洗气的方法将乙烯除去,若溴 乙烷中混有乙醇时,可用水除去,利用乙醇与水互溶,水与溴乙烷不互溶,用水 将乙醇从溴乙烷中萃取出来,苯中混有苯酚时,单纯用物理性质或单纯用化学性 质都无法将它们分开,而且苯与苯酚互溶,此时应先加入 ,苯酚与 起反应生成苯酚钠,苯酚钠类似于无机盐的性质,与苯不互溶,于是溶液就分层 了,可以用分液的方法把它们分开,也可以用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开。若乙醇 中混有水,欲除去(也就是由工业乙醇制无水乙醇)时,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 乙醇中所含的水生成 , 与乙醇的沸点相差较大,可用分馏的方 法把它们分开。象实验室制乙酸乙酯时,用的是饱和 溶液来使酯析出, 目的是为了除去混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酸与 溶液反应生成可溶于水 的 ,与酯不互溶,用分液的方法即可得到较纯的酯。后面这几种分 离的方法都是综合应用了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A 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⒈固体与固体混和物,若杂质易分解,易升华时用加热法;若一种易溶,另一种难溶,可用溶解过滤法;若二者均易溶,但其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用重结晶法。 ⒉液体与液体混和物,若沸点相差较大时,用分馏法;若互不混溶时,用分液法;若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时,用萃取法。 ⒊气体与气体混和物:一般可用洗气法。 ⒋若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混和物,可先选用化学方法处理,待符合上述条件时,再选用适当的方法。 该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选取适当的试剂及分离的方法除去被提纯物中指定含有的杂质;二是确定除去被提纯物质中多种杂质时所需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三是将分离提纯与物质的制备,混和物成分的确定等内容融为一体,形成综合实验题。
附:常见有机物的分离方法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主要仪器

苯(苯甲酸) NaOH溶液 分液 分液漏斗
苯(苯酚) NaOH溶液 分液 分液漏斗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Na2CO3溶液 分液 分液漏斗
溴苯(溴) NaOH溶液 分液 分液漏斗
硝基苯(混酸) H2O、NaOH溶液 分液 分液漏斗
苯(乙苯) 酸性KMnO4、NaOH 分液 分液漏斗
乙醇(水) CaO 蒸馏 蒸馏烧瓶、 冷凝管
乙醛(乙酸) NaOH溶液 蒸馏 蒸馏烧瓶、冷凝管
乙酸乙酯(少量水) MgSO4或Na2SO4 过滤 漏斗、烧杯
苯酚(苯甲酸) NaHCO3溶液 过滤 漏斗、烧杯
肥皂(甘油) NaCl溶液 盐析 漏斗、烧杯
淀粉(纯碱) H2O溶液 渗析 半透膜、烧杯
乙烷(乙烯) 溴水 洗气 洗气瓶
参考资料:化学中国论坛,高中化学教参

除杂质的方法
第一,要知道除杂质的原则,除掉杂质的同时,不能生成新的杂质。第二,要背得物质的溶解性表,这样才能很好、很快的找到形成沉淀的离子

例如氢氧化钠忠混有碳酸钠,阴离子不同,而碳酸根与很多的阳离子都能形成沉淀,常用的可以是氢氧化钙。这样,反应后就将碳酸钠除掉,生成了氢氧化钠,也不生成新的杂质。
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而分别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种方法叫做混合物的分离。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叫提纯或除杂。除杂题是初中化学的常见题,它灵活多变,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解题能力。现列举几种方法:
1 物理方法
1.l 过滤法.原理: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通过过滤而分开的方法称为过滤法。如:氯化钙中含有少量碳酸钙杂质,先将混合物加水溶解,由于氯化钙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过滤除去杂质碳酸钙,然后蒸发滤液,得到固体氯化钙。如果要获得杂质碳酸钙,可洗涤烘干。
练习1 下列混合物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来分离的是:( )
A.CaCO3 CaO B.NaCl KNO3 C.NaNO3 BaSO4 D.KCl KClO3
1.2 结晶法.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例如:除去固体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杂质,先在较高温度下制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然后逐步冷却,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着增大,温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钾成为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得不显着,所以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通过过滤把硝酸钾和氨化钠溶液分开。为进一步提纯硝酸钾,可再重复操作一次,叫重结晶或再结晶。
练习2 下列混合物适宜用结晶法分离的是:()
A.NaNO3 Na2CO3 B.NaNO3 NaCl C.NaOH Mg(OH)2 D.NaCl BaSO4

2. 化学方法:原理
(一)、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
(二)、反应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三)、反应后恢复原物状态。
(四)、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初中常用化学除杂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练习3 下列混合物可用沉淀法除去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的是()
A.KNO3〔Ba(NO3)2〕 B.NaCl〔KNO3〕 C.NaNO3 [NaCl] D.Ca(NO3)2 [AgCl]
2.2 化气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
如:硝酸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硝酸溶液,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滤液,获得硝酸钠固体。
练习4 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适宜用气体法除去的是:()
A.NaNO3〔Ba(NO3)2〕B.NaCl [Mg(OH)2] C.KNO3〔K2CO3〕 D.Na2SO4〔MgSO4〕
2.3 置换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如:硫酸锌固体中含有少量硫酸铜杂质,可将混合物溶解之后,加人适量锌粉,再过滤除去被置换出来的铜,蒸发滤液获得硫酸铜固体。
练习5 加入下列哪些物质可以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硫酸铜()
A.Zn B.Fe C.Cu D.Mg
练习6 将混有少量铁粉和锌份的硫酸铜晶体溶于适量水,充分净置过滤,结果是
A.滤出了混杂在其中的铁粉 B.滤出了混杂在其中的锌粉 C.滤出了一些铜粉 D.什么也没滤出
2.4 吸收法:两种以上混合气体中的杂质被某种溶剂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纯的气体不能被吸收时,可用此方法。
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时,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
2.5 其它法: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用化学方法转化成其它物质。
如: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可采用高温燃烧的方法,使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除去杂质。
你的问题不是很明,但也可以归纳:
1、液体中除去液体:物理结晶法,如氯化钠中混硝酸钠;沉淀法:KNO3〔Ba(NO3)2〕(加Na2SO4);化气法,氯化钠溶液中混碳酸钠(加稀盐酸);置换法,
FeCl2<CuCl2>(加Fe)。
2、固体中除去固体:溶解过滤法,CaCO3 〈CaO 〉;化气法,氯化钠溶液中混碳酸钠(加稀盐酸);置换法,
Cu<Fe>(加CuCl2)。
3、气体中除去气体:吸收法(见2.4);其他方法:如CO2<CO>通过炽热的氧化铜.

鉴别物质的方法
一、观察法
一些物质在颜色、气味等存在不同之处,可用观察的方法鉴别它们。例如,铜和和铝的颜色不同,通过观察,红色的是铜,银白色的是铝;酒精和水都是无色液体,但酒精有特殊的气味,水无气味,通过鼻子闻就可以很容易把它们区分开来;再如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也可以通过观察方法把它们区分开来,蓝色的是硫酸铜溶液、黄色的是氯化铁溶液。

二、溶解法
溶解法常用于鉴别不溶性物质与可溶性物质。如碳酸钠和碳酸钙都是白色粉末,把它们分别放入水中,能溶解的是碳酸钠,不能溶解的是碳酸钙。

三、燃烧法
把需要鉴别的物质分别点燃,通过燃烧时的现象和产物的不同进行鉴别。如要鉴别H2、CO、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有水滴生成的是H2或CH4,无水滴生成的是CO,再把烧杯倒过来,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气体是CH4、不变浑的是H2。再如,空气、氧气、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鉴别它们时,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瓶气体中,火焰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燃烧得更旺的是氧气,火焰基本不变的是空气。我们还用燃烧法鉴别棉布纤维和羊毛纤维,分别点燃这两种纤维,发出烧焦羽毛腥臭气味的是羊毛,发出烧焦棉布味的是棉布纤维。

四、灼烧蒸发法
我们在鉴别食盐水(或海水)和水(或盐酸)时可用灼烧蒸发法,具体操作为:用分别玻璃棒蘸取待测的液体,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玻璃棒上有白色固体小颗粒留下的是食盐水(或海水),没有的则是水(或盐酸)。

五、滴加试剂法
滴加化学试剂是实验室中常用的鉴别物质的方法,在初中化学中,滴加的试剂有酸碱指示剂、某些酸、碱、盐的溶液。

酸碱指示剂主要用于鉴别酸和碱。例如有三种无色液体,食盐水、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鉴别这三种无色溶液时,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色的食盐水。

滴加某些酸溶液。如区分黑色的氧化铜粉和碳粉时,把它们发别加入到稀盐酸中,黑色粉末能溶解并形成蓝色溶液的是氧化铜,不反应的是碳粉。再如鉴别白色的碳酸钙和氧化钙时,分别取样,滴加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的碳酸钙,无气体生成的氧化钙。

滴加某些盐溶液。如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时,分别取样,各加入少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不反应的是氯化钠溶液。

六、综合法
综合法是指运用观察、滴加试剂、两两混合等方法鉴别物质。

有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BaCl2、CuSO4、NaOH、MgCl2。首先观察,溶液呈蓝色的是CuSO4溶液,然后把剩余的三种分别取样,各滴入少许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BaCl2溶液,不反应的MgCl2溶液。

物质的鉴别是建立在对物质性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的,综合性强,思维难度大,具体操作时,认真分析不同物质的性质,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再灵活设计鉴别方案。

㈩ 一般杂质的检验方法有

a、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不与硝酸钠反应,除去的是氯化钠,故a错误;b、碳酸钙不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加水,过滤,除去了碳酸钠,又不带入新的杂质,故b正确;c、锌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加入稀硫酸,除去的是锌,故c错误;d、。

阅读全文

与杂质检查的化学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2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7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2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3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5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7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61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5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