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化学杰出人物有哪些

化学杰出人物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2-07 01:53:26

1. 你知道有哪些近代化学史上的化学家他们有哪些成就

一、唐敖庆

唐敖庆(1915 11.18 - 2008 07.15),男,江苏宜兴人,理论化学家、教育家和科技组织领导者。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 大学博士学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吉林大学教授、名誉校长,中国量子化学之父。他是中国理论化学研究的开拓者,在配位场理论、分子轨道图形理论、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杰出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理论化学学科的奠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还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届主任,创建了中国的科学基金制度。

二、卢嘉锡

1915年10月26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祖籍台湾省台南市。卢嘉锡于1926年上过一年公立小学,1927年后相继在厦门育才学社和大同中学初中就读过一年半,1928年秋考入厦门大学预科,时年13岁。

1930年进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34年毕业,同时修毕数学系主要课程。毕业后留校任化学系助教三年,同时兼任中学数学及英文教员。1937年考取中英庚款公费,进伦敦大学学院学习,两年后获伦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

1939年秋,他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结构化学研究。在此期间,他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其中不少成为结构化学方面的经典文献;1945年1月~1945年11月任美国加州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员。1946~1960年任厦门大学化学教授。

1981年5月~ 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984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早年设计的等倾角魏森保单晶X射线衍射照相的Lp因子倒数图,载入国际X射线晶体学手册,称为“卢氏图”。

在非线性光学晶体新材料探索研究中,提出了性能敏感结构的新概念。组织多学科的队伍,发现了优秀的新型无机类芳香性紫外倍频晶体低温相硼酸钡(BBO),含四个过渡金属原子,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两个网兜状福州模型,而后又提出了一种新双氮分子络合物。

三、侯德榜

1890年8月9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 1916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获学士学位. 1918—192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其主要贡献是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

四、邢其毅

1911年11月24日出生于天津市。1933-1936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院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1936-1937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维兰德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37-1941年在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44-1946年在新四军华中军医大学任教。1946起历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有机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后任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员。

他是我国多肽化学研究方向的开创者,是我国进行接肽方法和标记氨基酸研究的第一人。他提出用硝基苯甲酸酐与氨基酸发生德肯-威斯特(Dakin-West)反应使氨基酸末端生成一个带色的氨基酮化合物,这是一个识别氨基酸羧端的好方法。

1959年,在国家科委的组织领导下,由北京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研究队伍,开始胰岛素合成研究,邢其毅是这个研究集体的学术领导者之一。

经过数年的共同努力,人类第一个用人工合成方法得到的活性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终于在1965年降生在中国大地上。另外他主持撰写的《基础有机化学》是一部综合反映现代有机化学的教科书,对于高校的有机化学教学具有广泛影响。这些着作滋育了几代化学家的成长。

五、徐光宪

1920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94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化学系。1946年任交通大学化学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学,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不久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至今。

历任北京大学原子能系(后改为技术物理系)副主任、稀土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中国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徐光宪的成就在于提出的稀土串级萃取理论,使我国稀土分离技术和产业化水平跃居世界首位。

2. 历史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化学家有哪些以及简要说明他们的贡献,最好能条理一点。谢谢

中国杰出的化学家唐敖庆
唐敖庆,1915年生于江苏宜兴.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4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50-195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52-1986年任吉林大学教授、校长,198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量子分子科学研究院院士.
唐敖庆教授是中国杰出的化学家,数十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学成就.他创造性地发展和完善了配位场理论及研究方法,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提出和发展分子轨道图形理论的一系列新的数学方法和模型,深化了对化学拓朴规律的认识,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唐敖庆教授还对高分子反应,即缩聚、交联与固化、加聚、共聚与裂解等领域进行了系统研究,获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1年以后,他重点从事高碳原子簇的研究工作,在对称性、电子结构及稳定性规律方面取得成果.

3. 世界有哪些着名的化学家

1、彼得·阿格雷

彼得·阿格雷(Peter Agre,1949年1月30日-),美国医生和分子生物学家。因对细胞膜中的水通道的发现以及对离子通道的研究,与罗德里克·麦金农一起获得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

阿格雷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学院讲席教授及约翰·霍普金斯疟疾研究所(JHMRI)所长。

2、库尔特·阿尔德

库尔特·阿尔德(德语:Kurt Alder,1902年7月10日-1958年6月20日),德国化学家,1902年7月10日,阿尔德生于德国克尼格许特(今波兰霍茹夫),1950年与奥托·迪尔斯因对二烯合成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1958年7月20日逝世于德国科隆。

阿尔德还研究了二烯反应的可逆性——反应的产物分解为一些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本是反应的原料。

3、斯凡特·阿伦尼乌斯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瑞典语: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年2月19日-1927年10月2日),瑞典化学家。

提出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阿伦尼乌斯理论,研究了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出阿伦尼乌斯方程。由于在物理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被授予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

4、黄鸣龙

黄鸣龙(1898年8月6日-1979年7月1日),江苏扬州人,着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鸣龙改良的沃尔夫-凯惜纳还原法在当时的国际上广泛应用(现又改良),并编入各国有机化学教科书中,是第一个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有机反应,简称为黄鸣龙还原法。

5、梅尔文·卡尔文

梅尔文·埃利斯·卡尔文(英语:Melvin Ellis Calvin,1911年4月8日-1997年1月8日),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出生,美国化学家,因与安德鲁·本森和詹姆士·巴沙姆发现卡尔文循环,或称卡尔文本森循环而声名显着,196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4. 化学历史上的名人

1、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俄语: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罗斯科学家。

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纽兰兹,门捷列夫是后来经过总结,改进得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

2、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1766年9月6日-1844年7月27日),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原子理论的提出者。他所提供的关键的学说,使化学领域自那时以来有了巨大的进展。 附带一提的是道尔顿患有色盲症。

这种病的症状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他开始研究这个课题,最终发表了一篇关于色盲的论文──曾经问世的第一篇有关色盲的论文。后人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叫做道尔顿症。

3、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法语: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国贵族,着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广泛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

拉瓦锡被后世尊称为"化学之父"(father of chemistry)、"现代化学之父"(father of modern chemistry)。

4、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 — 1906年4月19日),巴黎人,法国着名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的丈夫。也是“居里定律”的发现者。

1903年和居里夫人还有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4月19日,皮埃尔·居里在一场马车车祸中不幸遇难。

5、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国着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5. 有哪些化学的名人

1、安托万-洛朗·拉瓦锡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法语: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国贵族,着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广泛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拉瓦锡被后世尊称为"化学之父"(father of chemistry)、"现代化学之父"(father of modern chemistry)。

他使化学从定性转为定量,给出了氧与氢的命名,并且预测了硅的存在。他帮助建立了公制。拉瓦锡提出了“元素”的定义,按照这定义,于1789年发表第一个现代化学元素列表,列出33种元素,其中包括光与热和一些当时被认为是元素的化合物。拉瓦锡的贡献促使18世纪的化学更加物理及数学化。

他提出规范的化学命名法,撰写了第一部真正现代化学教科书《化学基本论述》(Traité Élémentaire de Chimie)。他倡导并改进定量分析方法并用其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他创立氧化说以解释燃烧等实验现象,指出动物的呼吸实质上是缓慢氧化。这些划时代贡献使得他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

2、凯库勒

凯库勒,德国有机化学家。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在梦中发现了苯的结构简式,被称为一大美谈。

1829年9月7日生于达姆施塔特。1848-1851年进入吉森大学,原先学建筑,后来他多次聆听化学大师李比希的讲演,深受吸引和启发,遂改攻化学,并在李比希的实验室里积极、严谨地进行研究工作,完成了《关于硫酸戊酯及其盐》的实验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187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77年任波恩大学校长。1867—1869年,凯库勒在演讲“关于盐类的结构”和《关于莱1,3,5—三甲苯的结构》一文中,发表了有关原子立体排列的思想,首次把原子价的概念从平面推向三维空间。

3、德米特里·门捷列夫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俄语: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罗斯科学家,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纽兰兹,门捷列夫是后来经过总结,改进得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

4、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国着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

5、侯德榜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名启荣,字致本,生于福建闽侯,着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

20世纪20年代,突破氨碱法制碱技术的奥秘,主持建成亚洲第一座纯碱厂;30年代,领导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兼产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铵的联合企业;40~50年代,又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并使之在6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和大面积推广。

6. 化学家有哪些着名人物

1、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Amedeo Avogadro,1776年8月9日—1856年7月9日),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出生于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特大区的首府都灵,是当地的望族,阿伏伽德罗的父亲菲立波,曾担任萨福伊王国的最高法院法官。

父亲对他有很高的期望。阿伏伽德罗勉强的读完中学,进入都灵大学读法律系,成绩突飞猛进。1811年发表了阿伏伽德罗假说,阿伏伽德罗定律。

阿伏伽德罗30岁时,对研究物理产生兴趣。后来他到乡下的一所职业学校教书,1815年1月与马西亚结婚。1832年,出版了四大册理论物理学。为了纪念他,NA称为阿伏伽德罗常量。

7. 化学界杰出人物

化学是在近代兴起的一门学科,无数的科学先驱者为这门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就是其中的一位。道尔顿既具有敏锐的理论思维头脑,又具有卓越的实验才能,尤其是在对原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果,因而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成为近代化学的奠基人。
道尔顿在化学方面提出了定量的概念,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定比定律和化合量(当量)定律。在此基础上,1803年又发现了化合物的倍比定律,提出了元素的原子量概念,并制成最早的原子量表。
道尔顿出生在英国坎伯兰的一个贫困的乡村,他的父亲是一个纺织工人。当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初期,很多破产的农民沦为雇用工人。道尔顿一家的生活十分困顿,道尔顿的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因为饥饿和疾病而夭折。道尔顿在童年根本没有读书的条件,只是勉强接受了一点点初等教育,十岁时,他就去给一个富有的教士当仆役。也许这也算是命运赐予他的一次机会吧,在教士家里他有读了一些书,增长了很多知识。于是两年后,他被推举为本村小学的教师。
1781年,年仅十五岁的道尔顿随哥哥到外地谋生。不久后,他就成为了肯达耳中学的教师。在教学之余,他一边系统的自学科学知识,一边进行气象观察。在这里他还结识了着名学者豪夫(Johann Hauf),他从豪夫那里学习了很多知识,教学水平迅速提高,四年以后,便成为了肯达耳中学的校长。1793年,在豪夫的推荐下,道尔顿又受聘于曼彻斯特的一所新学院。在这里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科学着作 — 《气象观察与研究》。第二年,他在罗伯特·欧文的推荐下成为曼彻斯特文学哲学会的会员。
1799年,为了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道尔顿离开了学院。他在几个富人家里做私人教师,每天教课时间不超过两小时。这样,既能谋生又保证了他的科研工作。现在,他越来越重视对气体和气体混合物的研究。道尔顿认为,要说明气体的特性就必须知道它的压力。他找到两种很容易分离的气体,分别测量了混合气体和各部分气体的压力。结果很有意思,装在容积一定的容器中的某种气体压力是不变的,引入第二种气体后压力增加,但它等于两种气体的分压之和,两种气体单独的压力没有改变。于是道尔顿得出结论: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组成它的各个气体的分压之和。道尔顿发现由此可以做出某些重要的结论,气体在容器中存在的状态与其他气体无关。用气体具有微粒结构来解释就是,一种气体的微粒或原子均匀的分布在另一种气体的原子之间,因而这种气体的微粒所表示出来的性质与容器中没有另一种气体一样。道尔顿开始更多的研究关于原子的问题,他顽强进行研究工作,寻找资料、动手实验、不断的思考……
同年10月21日,道尔顿报告了他的化学原子论,并且宣读了他的第二篇论文《第一张关于物体的最小质点的相对重量表》。道尔顿的理论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重视。他应邀去伦敦讲学,几个月后又回到曼彻斯特继续进行测量原子量的工作。有些时候,道尔顿也遇到一些困难。有些物质被氧化后生成不同的氧化物,这是一种难解释的现象,当然前人已经进行了分析化验,为了进行计算,道尔顿就只能利用这些结果;有时他在原始文献中发现的结果只是由一位科学家侧得的,为了保证可靠性,道尔顿就再做一次分析。道尔顿所得出的原子量有很多是不准确的,但实际上他所计算出来的正是今天所谓的当量。例如他把氧的原子量确定为7而不是16。
1804年以后,道尔顿又对甲烷和乙烯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实验,他发现,甲烷中碳氢比是4.3:4;而乙烯中碳氢比是4.3:2。他由此推出碳氢化合的比例关系,并发现了倍比定律:相同的两种元素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时,若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不变,另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相对重量成简单的整数比。道尔顿认为倍比定律既可以看作是原子论的一个推论,又可以看作是对原子论的一个证明。
1807年,汤姆逊在它的《化学体系》一书中详细的介绍了道尔顿的原子论。第二年道尔顿的主要化学着作《化学哲学的新体系》正式出版。书中详细记载了道尔顿的原子论的主要实验和主要理论。自此道尔顿的原子论才正式问世。
在科学理论上,道尔顿的原子论是继拉瓦锡的氧化学说之后理论化学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他揭示出了一切化学现象的本质都是原子运动,明确了化学的研究对象,对化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此后,化学及其相关学科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哲学思想上,原子论揭示了化学反应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继天体演化学说诞生以后,又一次冲击了当时僵化的自然观,为科学方法论的发展、辩证自然观的形成以及整个哲学认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原子论建立以后,道尔顿名震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各种荣誉纷至沓来,1816年,道尔顿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17年,道尔顿被选为曼彻斯特文学哲学会会长;1826年,英国政府授予他金质科学勋章;1828年,道尔顿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此后,他又相继被选为柏林科学院名誉院士、慕尼黑科学院名誉院士、莫斯科科学协会名誉会员,还得到了当时牛津大学授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 — 法学博士称号。在荣誉面前,道尔顿开始还是冷静的、谦虚的,但是后来荣誉越来越高,他逐渐改变了,变得骄傲、保守,最终走向了思想僵化、固步自封。
1808年,法国化学家吕萨克在原子论的影响下发现了气体反应的体积定律,实际上这一定律也是对道尔顿的原子论的一次论证,后来也得到了其他科学家的证实并应用于测量气体元素的原子量。但是吕萨克定律却遭到了道尔顿本人的拒绝和反对,他不仅怀疑吕萨克的实验基础和理论分析,还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抨击。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佛加德罗建立了分子论,使道尔顿的原子论与吕萨克定律在新的理论基础上统一起来。他也遭到了道尔顿无情的反驳。1813年,瑞典化学家贝齐力乌斯创立了用字母表示元素的新方法,这种易写易记的新方法被大多数科学家接受,而道尔顿一直到死都是新元素符号的反对派。
虽然道尔顿的后半生科学贡献不大、甚至阻挠别人的探索,人们还是给予了他深切的怀念。

【化学诺贝尔奖得主】
1901年 J. H. 范特·霍夫(荷兰人)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
1902年 E. H. 费雪(德国人)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噙诱导体
1903年 S . A . 阿伦纽斯(瑞典人)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
1904年 W . 拉姆赛(英国人)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年 A .冯·贝耶尔(德国人)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 莫瓦桑(法国人)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毕希纳(德国人)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 欧内斯特·卢瑟福(英国人)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
1909年 W. 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国人)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国人)发现镭和钋
1912年 V. 格林尼亚(法国人)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 —— 有机镁试剂
P. 萨巴蒂(法国人)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维尔纳 (瑞士人)从事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兹(美国人)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尔斯泰特(德国人)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6---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F. 哈伯(德国人)发明固氮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H. 能斯脱(德国人)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英国人)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顿(英国人) 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
1923年 F. 普雷格尔(奥地利人)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国人)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
1926年 T. 斯韦德贝里(瑞典人)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 H.O. 维兰德(德国人)研究确定了胆酸及多种同类物质的化学结构
1928年 A. 温道斯(德国人)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 哈登(英国人),冯·奥伊勒 – 歇尔平(瑞典人)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 非舍尔(德国人)从事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 博施(德国人),F.贝吉乌斯(德国人)发明和开发了高压化学方法
1932年 I. 兰米尔 (美国人) 创立了表面化学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 尤里(美国人)发现重氢
1935年 J.F.J. 居里,I.J. 居里(法国人)发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 德拜(美国人)提出分子磁耦极矩概念并且应用X射线衍射弄清分子结构
1937年 W. N. 霍沃斯(英国人) 从事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研究
P. 卡雷(瑞士人) 从事类胡萝卜、核黄素以及维生素 A、B2的研究
1938年 R. 库恩(德国人) 从事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国人)从事性激素的研究
L. 鲁齐卡(瑞士人) 从事萜、聚甲烯结构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G. 海韦希(匈牙利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
1944年 O. 哈恩(德国人) 发现重核裂变反应
1945年 A.I.魏尔塔南(芬兰人)研究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发明了饲料贮藏保养鲜法
1946年 J. B. 萨姆纳(美国人) 首次分离提纯了酶
J. H. 诺思罗普,W. M. 斯坦利(美国人) 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
1947年 R. 鲁宾逊(英国人)从事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 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
1949年 W.F. 吉奥克(美国人)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的研究,物别是对超温状态下的物理反应的研究
1950年 O.P.H. 狄尔斯、K.阿尔德(德国人)发现狄尔斯 – 阿尔德反应及其应用
1951年 G.T. 西博格、E.M. 麦克米伦(美国人) 发现超铀元素
1952年 A.J.P. 马丁、R.L.M. 辛格(英国人)开发并应用了分配色谱法
1953年 H. 施陶丁格(德国人)从事环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 L.C.鲍林(美国人)阐明化学结合的本性,解释了复杂的分子结构
1955年 V. 维格诺德 (美国人)确定并合成了含硫的生物体物质(特别是后叶催产素和增压素)
1956年 C.N. 欣谢尔伍德(英国人)
N.N. 谢苗诺夫(俄国人)提出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理论(特别是支链反应)
1957年 A.R. 托德(英国人)从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辅酶的研究
1958年 F. 桑格(英国人)从事胰岛素结构的研究
1959年 J. 海洛夫斯基(捷克人)提出极普学理论并发现“极普法”
1960年 W.F. 利时(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 M. 卡尔文(美国人)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年 M.F. 佩鲁茨、J.C. 肯德鲁(英国人)测定了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年 K. 齐格勒(德国人)、G. 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国人)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1965年 R.B. 伍德沃德(美国人)因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
1966年 R.S. 马利肯(美国人)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年 R.G.W.诺里会、G. 波特(英国人)
M. 艾根(德国人)发明了测定快速 化学反应的技术
1968年 L. 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年 O. 哈塞尔(挪威人)、K.H.R. 巴顿(英国人)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年 L.F. 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年 G. 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年 C.B. 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年 E.O. 菲舍尔(德国人)、G. 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 P.J. 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年 J.W. 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分子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 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年 I. 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 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年 H.C. 布朗(美国人)、G. 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年 P. 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
W.吉尔伯特(美国人)、F. 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年 福井谦一(日本人)、R. 霍夫曼(英国人) 从事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论性研究
1982年 A. 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年 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 R.B. 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李远哲(中国台湾人)、
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年 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国人)
J.M. 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 J. 戴森霍弗、R. 胡伯尔、H. 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1989年 S. 奥尔特曼, T.R. 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992年 R.A. 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了贡献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G.A. 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
F.S. 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1996年 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
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
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1998年 W.科恩(奥地利)J.波普(英国)提出密度泛函理论
1999年 艾哈迈德-泽维尔(美籍埃及人)将毫微微秒光谱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转变状态研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
2001年 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2002年 约翰-B-芬恩(美国人)、田中耕一(日本人)在生物高分子大规模光谱测定分析中发展了软解吸附作用电离方法。
库特-乌特里希(瑞士)以核电磁共振光谱法确定了溶剂的生物高分子三维结构。
2003年 阿格里(美国人)和麦克农(美国人)研究细胞隔膜
2004年 以色列 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
美国 欧文·罗斯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年 法国伊夫·肖万、美国罗伯特·格拉布 理乍得·施罗克 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
2006年 美国 罗杰·科恩伯格 “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
2007年 德国 格哈德·埃特尔 表面化学研究
2008年 下村修 美籍日本人 马丁•查尔非 美国人 钱永健 美籍华人 GFP(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与进一步研究

8. 的化学家有哪些

化学家有好多,如:

门捷列夫

门捷列夫:(俄语: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1834年2月8日—1907年2月2日[7])俄国化学家。1834年2月7日生于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1907年2月2日卒于圣彼得堡。1850年入圣彼得堡师范学院学习化学,1855年毕业后任敖德萨中学教师。1857年任圣彼得堡大学副教授。1859年他到德国海德堡大学深造。1860年参加了在卡尔斯鲁厄召开的国际化学家代表大会。1861年回圣彼得堡从事科学着述工作。1863年任工艺学院教授,186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1866年任圣彼

莱纳斯·卡尔·鲍林

性和创新精神,不断开拓边缘学科,在化学的许多领域卓有建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化学家。曾两次荣获诺贝尔奖(1954年化学奖, 1962年和平奖),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位两次单独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重大成果

在鲍林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中,他参与和经历了20世纪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成果卓着:首次全面描述化学键的本质;发现蛋白质的结构;揭示镰刀状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参与揭示DNA结构的研究;主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些军工科研项目;推进X射线结晶学、电子衍射学、量子力学、生物化学、分子精神病学、核物理学、麻醉学、免疫学、营养学等学科的发展。

阅读全文

与化学杰出人物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1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2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69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1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29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2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1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7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6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4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4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5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