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化学:电子排布到底是怎么分的有的地方说有7个电子层,有的说s,p,d,f,g,h什么的。这个说的
电子能层分K L M N……每个能层上最多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8个,次外层最多18个……然后每个能层内再分能级,能级即含有电子拍不轨道,s p d f……K层仅有s轨道,L层仅有s p,M仅有s p d……并且每个能级内能容纳的电子数依次为2 6 10……2n。按照中学化学要求,由于元素周期表仅列出前七个周期,所以电子能层 能级基本上常考的就只有K L M spdf,另外详细的电子排布规律请参考高中化学教材
② 化学中能级字母(s,p,d,f)是咋排列的,后面还有什么
原子轨道形状轨道数目电子数目字母意思
s轨道 球形 一个 两个 s 指 Sharp (精准)
p轨道 双哑铃形或吊钟形 三个 六个 p 指 Principal (首要)
d轨道 四哑铃形或吊钟形 五个 十个 d 指 Diffused (扩散)
f轨道 六哑铃形或吊钟形 七个 十四个 f 指 Fundamental (基本)
g轨道 八哑铃形或吊钟形〔?〕 九个 十八个 名称开始依字母排列
③ 化学中能级字母(s,p,d,f)是咋排列的,后面还有什么
原子轨道:s轨道
形状:球形
轨道数目:一个
电子数目:两个
字母意思:s 指 Sharp ,锐系光谱
原子轨道:p轨道
形状:双哑铃形或吊钟形
轨道数目:三个
电子数目:六个
字母意思:p 指 Principal ,主系光谱
原子轨道:d轨道
形状:四哑铃形或吊钟形
轨道数目:五个
电子数目:十个
字母意思:d 指 Diffused ,漫系光谱
原子轨道:f轨道
形状:六哑铃形或吊钟形
轨道数目:七个
电子数目:十四个
字母意思:f 指 Fundamental ,基系光谱
原子轨道:g轨道
形状:八哑铃形或吊钟形(尚未确定)
轨道数目:九个
电子数目:十八个
字母意思:(从g轨道开始,轨道名称依字母排列,往后依次为h轨道、i轨道、j轨道、k轨道、l轨道、m轨道、n轨道,等等)
④ 如何巧记能级排列呢
1.核外电子从内到外,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不得超过2n²,各周期的元素数:2、8、8、18、18、32、32。
2.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8,次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18。 这是由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等量子力学原理决定的,在化学中属于结构化学的研究范畴,高中教材中只要求掌握规律,记住结论。 Ca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 8 8 2”,如果第3层有9个电子就违反了第1条规则。事实上,第3个电子层有s、p、d这3个能级:s能级有1个轨道,最多2个电子;p能级有3个轨道,最多6个电子;d能级电子数为0。加起来最多可以排8个电子。如果有9个就不符合理论了。 您认为第3层最多有2×3²=18个电子是不是?没错,第3层的确最多可以排满18个电子!不过,谁说非要先把第3层排满才能排第4层?可能因为第1、2层情况是这样,您就相信电子排布一定是从内到外吧?事实上,电子的填充顺序是按照能量从低到高的原则,第2层的所有能级能量都大于第1层,第3层能量也都大于第2层,但是第4层的部分能级(4s能级,4表示电子层,s表示能级名称)就不同了,位于靠外的4s能级能量居然反常地低于第3层的部分能级(3d能级)!这就是传说中的能级交错现象。 能级交错的影响是:到了填充第3层电子的时候,电子会先填充第3层的部分轨道(先不填满哦!),然后直接填充第4层的部分轨道(也不填满),最后再回过头来把填满第3层的工作做完。电子层大于3时,能级交错就很普遍了。而且电子层越多,能级交错越复杂。 最大电子数2n²的规则并没有改变,出问题的是电子的填充规则。它只是想把能量更低的轨道先填满,而轨道的能量不是从内到外按顺序排列的。 “这其中,是不是因为能级交错现象,从而使d能级的电子数为0啊?” 这的确是能级交错造成的,能自己发现这一点真不错哦!我本来还担心问题没说得透彻,看来效果够了。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下面的原子结构基本知识,我尽量写得浅显: 核电荷数大的原子,核外电子就很多。事实上,核外电子并不是挤在一起绕核旋转的。不同的电子与原子核距离是不同的,而且距离原子核更近的电子能量更低。按照经典的概念,电子是在轨道上运动的,即原子核外有许多不同能量的轨道,轨道的能量就代表了电子运动的能量,以方便研究,距离原子核近的轨道能量低。 把电子轨道按照“能量相近的划分到一组”的原则,可以把电子轨道分为多组,每一组轨道被称为一个能层,也就是电子层。有些相邻轨道之间的能量差很大,而有些相邻轨道之间的能量差很小,所以能层的划分就变得比较简单。具体的划分方法是人为规定的。能层的名字有:K、L、M、N……等,一直按字母表顺序接下去,目前只有7个电子层。 在同一能层(电子层)中,有多个轨道,各轨道的能量有相同的,也有相近的。把同一能层中能量不同的轨道分组,而把能量相同的轨道放在一起,就成了能级。能级的划分与能层相似,属于能层的下一级。能级有s、p、d、f、g、h……等,一直按字母表顺序接下去,而不同的能层中能级数量也不同。第1个电子层只有1个s能级,第2个电子层有s、p2个能级。第3能层有3个能级……第7能层有7个能级。 对于每一个能级,都含有能量完全相同的轨道。s能级有1个轨道,p能级有3个轨道,d能级有5个轨道……之后每个能级的轨道数依次递增2。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而且这2个电子必须是自旋相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微观粒子叫费米子,例如电子、中子、质子,而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微观粒子叫玻色子。 能层、能级、轨道、跃迁(电子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之间跳跃,会吸收或者释放能量)……这些概念都是量子物理学家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提出来的,在结构化学中,由量子化学家鲍林加以推广。海森堡建立现代量子力学后,这个模型在物理中逐渐被淘汰,甚至已缺乏正确性,而在基础化学中得以保留,以简化问题。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电子填充开始在多个能层之间反复迂回,而且能级交错越来越复杂。
⑤ 化学,能级怎么比较能量大小
化学中的:“能级”“能级”一词是从物理学中借用过来的概念,原意是说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绕核运转的电子构成,电子由于具有不同的能量,就按照各自不同的轨道围绕原子核运转,即能量不同的电子处于不同的相应等级,这种现象在管理学上同样存在。能级原理是指在现代管理中,机构、法和人都有能量问题,根据能量的大小可以建立一定的秩序,一定的规范或一定的标准。这些你看看,或许有用!一:电子先填最外层的ns,后填次外层的(n-1)d,甚至填入倒数第三层的(n-2)f的规律叫做“能级交错”如图的箭头所指二:若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都不同,虽然能量高低基本上由n的大小决定,但有时也会出现高电子层中低亚层(如4s)的能量反而低于某些低电子层中高亚层(如3d)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能级交错。能级交错是由于核电荷增加,核对电子的引力增强,各亚层的能量均降低,但各自降低的幅度不同所致。能级交错对原子中电子的分布有影响。”三:能级交错是指电子层数较大的某些轨道的能量反低于电子层数较小的某些轨道能量的现象。如4s反而比3d的能量小,填充电子时应先充满4s而后才填入3d轨道。过渡元素钪的外层电子排布为4s23d1,失去电子时,按能级交错应先失去3d电子,成为4s23d0,而从原子光谱实验得知,却是先失4s上的电子成为4s13d1。这是由于3d电子的存在,削弱了原子核对4s电子的吸引而易失去的。过渡元素离子化时,大体是先失去ns
电子,但也有先失去(n-1)d电子的,像钇等。能级交错的顺序不是绝对不变的,在原子序数大的原子中,3d轨道可能比4s轨道的能量低。上面的内容,不知道你们学了没!
⑥ 化学电子排布是怎么排的
电子排布,即电子组态,也即电子构型,是指电子在原子、分子或其他物理结构中的每一层电子层上的排序及排列形态。正如其他基本粒子,电子遵从量子物理学,而不是一般的经典物理学;电子也因此有波粒二象性。而且,根据量子物理学中的《哥本哈根诠释》,任一特定电子的确实位置是不会知道的(轨域及轨迹放到一旁不计),直至侦测活动进行使电子比侦测到。在空间中,该测量将会检测的电子在某一特定点的概率,和在这一点上的波函数的绝对值的平方成正比。电子能够由发射或吸收一个量子的能量从一个能级移到另一个能级,其形式是一个光子。由于泡利不相容原理,没有两个以上的电子可以存在于某个原子轨域(轨域不等于电子层);因此,一个电子只可跨越到另有空缺位置的轨域。知道不同的原子的电子构型有助了解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的结构。这个概念也有用于描述约束原子的多个化学键。在散装物料的研究中这一理念可以说明激光器和半导体的奇特性能。原子轨道的种类主条目:原子轨道作为薛定谔方程的解,原子轨道的种类取决于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和磁量子数(ml)。其中,主量子数就相当于电子层,角量子数相当于亚层,而磁量子数决定了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另外,每个原子轨道里都可以填充两个电子,所以对于电子,需要再加一个自旋量子数(ms),一共四个量子数。n可以取任意正整数。在n取一定值时,l可以取小于n的自然数,ml可以取±l。不论什么轨道,ms都只能取±1/2,两个电子自旋相反。因此,s轨道(l=0)上只能填充2个电子,p轨道(l=1)上能填充6个,一个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4l+2。具有角量子数0、1、2、3的轨道分别叫做s轨道、p轨道、d轨道、f轨道。之后的轨道名称,按字母顺序排列,如l=4时叫g轨道。排布的规则电子的排布遵循以下三个规则:构造原理整个体系的能量越低越好。一般来说,新填入的电子都是填在能量最低的空轨道上的。洪特规则电子尽可能的占据不同轨道,自旋方向相同。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同一体系中,没有两个电子的四个量子数是完全相同的。同一亚层中的各个轨道是简并的,所以电子一般都是先填满能量较低的亚层,再填能量稍高一点的亚层。各亚层之间有能级交错现象:有几个原子的排布不完全遵守上面的规则,如:Cr:[Ar]3d54s1这是因为同一亚层中,全充满、半充满、全空的状态是最稳定的。这种方式的整体能量比3d44s2要低,因为所有亚层均处于稳定状态。排布示例以铬为例:铬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可以填满1s至4s所有的轨道,还剩余4个填入3d轨道:1s22s22p63s23p64s23d4由于半充满更稳定,排布发生变化:1s22s22p63s23p64s13d5除了6个价电子之外,其余的电子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于是简写为:[Ar]4s13d5这里,具有氩的电子构型的那18个电子称为“原子实”。一般把主量子数小的写在前面:[Ar]3d54s1电子构型对性质的影响主条目:元素周期律电子的排布情况,即电子构型,是元素性质的决定性因素。为了达到全充满、半充满、全空的稳定状态,不同的原子选择不同的方式。具有同样价电子构型的原子,理论上得或失电子的趋势是相同的,这就是同一族元素性质相近的原因;同一族元素中,由于周期越高,价电子的能量就越高,就越容易失去。元素周期表中的区块是根据价电子构型的显着区别划分的。不同区的元素性质差别同样显着:如s区元素只能形成简单的离子,而d区的过渡金属可以形成配合物。
⑦ 化学中的能级的符号是什么。应该有7个吧。别只说前4个。
核外电子排布形式SPDFGHIJ等,如:
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5f
6d
7p…如此排列下去…到第八层8s
5g
6f
7d
8p
现在只排布到F,G还没开始排布。另外轨道的顺序为KLMNOPQRS······
希望能给你帮助,谢谢!
⑧ 化学元素周期表里的能级排列是啥意思啊 顺便解释一下元素符号下面s p d f 的规律 写了啊
能级就是S P D F啥的。s能级能量最低,有一个轨道。最多可以有两个电子。P能级有三个轨道。最多六个电子。d有五个轨道,最多十个电子。排列是先充满能量比较低的。还有就是全充满状态和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能量较低。高中只要掌握这些吧。我也是高三的。
⑨ 高中化学电子排布问题
最外层的2p能级有4个电子,占有3个轨道。其中有1个2p轨道填满了2个电子,有2个2p轨道都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因为这3个轨道位于同一能级,能量相同,彼此互相排斥(因为轨道是电子云的轮廓,而带负电的电子彼此排斥),所以2p能级的这3个轨道两两垂直,每个轨道都是哑铃形状,伸展方向类似直角坐标系的3个坐标箭头方向,3个轨道分别用2px、2py、2pz分别表示。
电子排布式:
1s2
2s2
2p4
轨道排布式:
[↑↓]
[↑↓]
[↑↓][↑][↑]
1s
2s
2px
2py
2pz
2Px,2Py和2Pz呈哑铃状排列,并且成相互垂直分布(2Px,2Py,2Pz
are
mb-bell
shaped,and
are
oriented
at
right
angles
to
each
other)。
对于您补充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后面两个轨道上上面的两个箭头不能朝下而要向上?”
这是轨道排布式的人为规定,只是为了统一和方便起见。就像一般说“热量”而不说“冷量”一样。
“为什么第一个轨道里面两个电子不能在后面的两个轨道里面呢?”
电子会尽量往能量低的能级里排布,这样符合最低能量原理,可以到达最稳定的状态。一个轨道最多放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这是泡利不相容原理,它是根据实验总结出来的规律,没有为什么。所有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的粒子自旋数为整数,叫费米子,而不遵守这一原理的粒子自旋数为分数,叫玻色子,电子属于费米子。后面的两个轨道能量高,前面的轨道能量低,电子就会优先排满能层的轨道,以达到最稳定状态。对于2p能级,有4个电子和3个轨道,其中3个电子先按洪特规则各占据一个轨道,最后一个电子就随便选择一个空位入住就行了。[↑↓][↑][↑]3个符号的顺序也是属于人为规定。如果各种顺序可以乱写,那么图看起来会很不方便(尤其是到了识别核外电子很多的原子,若要识别随意书写的轨道式,眼睛都会看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