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
化学作为一门初中加入的理科学科,跟语数英三门基础学科同要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我就跟大家介绍一些化学的常用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通过循序渐进的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规律、定律、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并促进学生的智力与品德的发展。由于语言是传递经验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故讲授是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运用其他方法,都需要配合以一定的讲授。讲授法要求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同时在思想上有提高;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启发,讲究语言艺术。
二、实验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选的演示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对分组实验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选做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做,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三、实验探究法
所谓“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发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实验,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为“问题 ----实验事实----结论----应用”。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为了认识某物质,探究某种化学现象,常常提出一个问题,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作出与问题有关的推测,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化学实验,查阅资料,通过分析、归纳、推理和论证,证实、修正自己的猜测,得出合理的结论和问题的答案。
四、广泛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作为新生事物,进入课堂已经显示它强大的生命力。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在以下情况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
1、化学课堂不能做实验时宜用多媒体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较强的基础课,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在教学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实验(如危险性大)不能现场操作,这样就会使某些教学内容抽象、枯燥、说服力不强,造成学生难以理解,达不到较好的课堂效果。如果这时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用多媒体画面中的模拟事实来吸引学生、刺激学生感官,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例如在讲一氧化碳的毒性时,我们不能用具体的实验来表达,但为了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这一性质,我们可以通过形象的动画来演示,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解决抽象问题时宜用多媒体
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现象能力,但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还很缺乏,在讲原子的构成的时候,可以用多媒体形象的表示出原子的结构:原子核、核外电子,电子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把抽象概念具体化。
3、对结构相似、性质相似的物质进行比较时宜用多媒体
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很多,但有些物质具有相似的结构或性质,对比学习利于知识的掌握。例如在进行一氧化碳的性质教学时,可以将一竞聘演讲稿 氧化碳和氢气的性质作比较,可以用幻灯片将要比较的内容呈现出来。对于一氧化碳的性质我们可以通过实验验证,对于氢气的性质我们已经学过,可以通过录象的形式放映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同时强化了安全教育。通过对两种物质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的比较,找出不同点,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4、各章复习课和总复习宜用多媒体
复习阶段往往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很难把这些内容条理化,教师串讲起来也感到费时费力。这时应将这些知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譬如,将所要复习的内容分类总结后利用 PowerPoint软件制作一个课件,同时添加一些播放效果,先显示提纲,让学生回答问题,再显示提纲以下内容,使得条理非常清晰。教师利用这些课件进行串讲,学生很容易弄清知识的脉络,便于系统理解和掌握。
5、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宜用多媒体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证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的贡献,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能源、材料、健康、环境等方面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化学工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化学现象和化学本质的本辨证认识,树立物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些知识的介绍光靠语言描述,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通过观看录象、影片等形象直观的手段,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五、观察法
观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在观察中思考,对物质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可以利用自己的感官,还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在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观察的内容包括: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例如物质的状态与颜色的变化、发光、放热、形成烟或雾和放出气体等);变化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变化。
六、对比归纳法
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为了使知识便于提取和应用,就要对知识及时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初中化学知识覆盖面大,内在联系千丝万缕,而化学用语和化学量的规定与运用又千差万别,不少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已学过的知识,在知识系统中失去了线索因而不能把注意力保持在接受新知识上,表示出记忆效果不佳。要帮助学提高记忆效果,就力求在教学中将新旧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真正理解并掌握一个完整的概念。例如:关于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我们可以通过对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对比、归纳和整理得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即原理、装置、步骤、收集、检验。
七、练习法
“练”,是知识实验阶段,也是对知识的巩固深化、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环节,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反馈。练,首先要加强课堂练习,在课堂上做到“读做议”中有练,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编选基本练习题和综合练习题,有计划地布置给学生练习,这样既照顾到大多数,又有利于对尖子生的培养。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万能的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二种方法进行教学无疑是有缺陷的。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个教师都应当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表现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㈡ 认识化学品最简单的两种方法是什么
认识化学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看它的外部性质呀,然后再查找一下它的化学性质对吧,化学品的外观你自己亲身观察就可以了。
㈢ 学习化学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方法
对的,化学其实就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如何学好化学呢?
1.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是天生具有的,对某学科产生兴趣,有一个过程,它是逐渐形成的。对身边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如花儿为什么五颜六色?钢铁为什么会生锈?食物为什么会腐败?这些现象我们都可以通过学习化学找到答案。只有当你不断体会到认识过程的快乐时,你才会萌发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才会越来越大。
2.做好每一个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可观察到大量生动有趣的现象,从而了解物质变化的事实,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初中化学课本上,既有选做实验又有家庭小实验,在这基础上补充了探究实验。在这些过程中,学生既可亲身体验到实验过程的乐趣,又能体验到同组同学间的合作探究的氛围;既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又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就是提倡学生间的合作、探究精神,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不断地发展,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总之,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重视,要认真,绝不可轻视。
3.逐渐形成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与你以前开始学习的物理、生物等学科一样,化学学科也有其独特的学科语言和科学思维方式,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都是化学的常用术语。作为初学化学的同学应下功夫牢牢掌握它,这是学习化学不可缺少的工具。说到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也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通过不断的学习,你会逐渐领悟它的内涵,从而形成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使你的眼界更加开阔,认识更加深刻。能力逐渐提高。
4.认真阅读教材
教材是依据国家新的课程标准而编写的,它体现出教学原则和青少年的认识规律。认真阅读教材,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住整个单元的知识框架和布局。每个课题中都安排有“资料”,“化学•技术•社会”栏目介绍了与学习有关的化学史或联系实际的知识,都能助你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加深对生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了解;另外每个单元后都有“完成本课题你应该知道”的栏目。这更有助于你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复习和整理,积极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总之,教材是你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
5.养成自主学习精神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就是强调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适应社会而奠定基础。我们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多有依赖性,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怎么讲就怎么记,从不去提问题或多方的思考,久之就易养成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习惯。怎样培养自主学习精神呢?首先在学习中要提高自觉学习的意识。如有的单元就可以阅读自学,通过自主学习材料内容来解决相关问题。在学习中要多思、深思、广思,并且善于质疑,联系实际去理解、认识、掌握知识并去运用。自立学习精神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更是时代的要求,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
6.联系实际
把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它才会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在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充满化学,把自己学习的知识和实际相联系,你就会感到愉快而亲切,学习劲头会更足,当然效果也更明显。
总之,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内容丰富多彩,对同学们来讲既充满诱惑,又充满挑战。学习过程中一定还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只要你坚定信心,充满主动性和创造性,你一定会在缤纷的化学世界中自由遨游
㈣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经验认识方法有哪些
(一)观察
观察,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被称为智力窗口的观察力,是人们顺利地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能力。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能力的高下,往往与他们对客观事物反应的敏锐度和对科学知识探索的细密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世界上许多科学的发明和创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家对客观事物一系列的敏锐、细微、准确、深刻的观察。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谈到,观察对他取得科学成就所起的作用时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的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①可见,观察是获得一切知识的首要步骤,也是一切创造发明的必要条件。因此,有经验的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都十分注重对学生这种基本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在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
例如,物质的状态、颜色、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挥发性、酸碱性等都是可以观察的,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能量、质量、颜色变化、沉淀和气体的生成也是可以观察的,还有教学的直观辅助材料如图表、模型等也可以观察。
下面扼要介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一些具体做法。
1.观察目的要明确
教学上要求学生在观察、感知的活动中,促进大脑感受区域和储存区域功能的发展,获取经验信息,增长知识,这就需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否则,来自视觉85%的经验信息,将要成为一堆乱麻,失去应有的作用,而不能在明确的目的要求指导下,有步骤地使之成为系统的、完善的、和谐的知识。
例如,利用镁燃烧的演示实验而形成化学变化这个概念时,教师应向学生强调注意力集中观察镁燃烧后的产物氧化镁的颜色、状态和硬度,而不要因镁燃烧放出的耀眼强光而分散注意力。
2.观察计划要周密
在观察之前确定观察目的后,就有了一定的观察任务,还必须拟定出周密的观察计划,去完成这个任务,这样能预见被观察现象的各个方面,避免自觉的偶然性和自发性。无论观察过程是短暂的或长久的,在计划中都应该有目的、有步骤、有重点、有中心,才不至于挂一漏万,顾此失彼。尤其是有些实验现象稍纵即逝,若无计划,就会失去观察机会。
由于这一系列反应过程进行得很快,对各种变化学生往往区分不清,眼花缭乱,把握不住整个变化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定向重复观察的方法,让学生由局部到整体,逐步观察整个变化历程,并采用恰当方式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训练学生视感觉的敏捷性和思维跟踪的速度,由重复训练迁移到其它新的快速反应情境,让学生观察。
3.全面地进行观察
良好的观察力是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精确而全面地进行观察。任何一种事物不仅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且各种事物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和联系。因此,我们在观察时,善于在事物和现象之中,注意到各种极不显着而又非常重要的属性和特征,有步骤有条理地运用下述4种方式去指导学生进行观察。
(1)按事物本身的结构来说,观察可以由外(左、上)到内(右、下),也可以由内(右、下)到外(左、上),可以由局部到整体,也可以由整体到局部。
(2)按事物外部的特征来说,可以由微(小)到显(大),也可以由显(大)到微(小)。
(3)按事物所处的空间来说,观察既可以由近及远,也可以由远及近。
(4)按事物出现的时间来说,观察可以由先到后。
通过以上4种方式进行观察,不仅可以保证学生输入的信息有系统,有条理性,而且这样的信息也就便于智力活动对它进行加工编码,从而提高活动的速度和正确性。
4.观察和思维相互渗透
人的大脑功能分为感受、储存、判断、想象4个区域。通过观察,在感知活动中,相应地触发储存区记忆和判断区思维的活动。实验证明:在观察过程中,参与积极的思维活动,可以增进对事物的理解程度。就是说,一边看,一边想,一边想,一边看,经过如此反复活动的过程,可以促进对客观事物更深刻的质的认识和记忆,有利于人们迅速、完整、真实地掌握客观事物。这是观察和思维相互渗透的突出意义。观察得愈深入,思考得愈深刻,就愈能从大量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中,获得规律性的东西。爱迪生就是在英国科学家戴维制成第一盏弧光灯,后来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成功地设计出一台发电机的基础上,根据人们渴望用电照明的社会需要,看看、想想,想想、看看,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和思维相互渗透的活动,终于成功地发明了电灯。因此说,人们在观察的过程中,调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对训练观察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有创造性意义。
(二)实验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实验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它对现代化学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X射线发现的实验,显示着有许多未知的新领域有待人们去探索。电子的发现实验,证明了原子不可分的经典理论在实验面前破产。实验方法的改进,促使研究由宏观低速的领域进入到微观高速领域。放射性发现的实验打开了微观世界的窗户。实验方法在化学发展过程中促进了新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在化学教学中用实验方法去探求知识,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1.观察在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任何实验和观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观察是实验的基础,实验是观察的深入,在化学实验方法中,科学的、全面的观察尤其具有特殊的关键作用。
如学生在制备Al(OH)3时,因为NaOH稍过量即得不到应有的白色沉淀,如果改用氨水代替NaOH,就可得到Al(OH)3白色沉淀。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经过分析研究,找到事物的内在本质,才能够有所发现。这样学生也就理解为什么制Al(OH)3时,要采用氨水而不用NaOH溶液了。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很多是用实验教学手段,通过他们观察,积极思维后得出结论。如何加强实验教学活动而达到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之处,也是师生双边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例如,教师在讲钠和水反应时,要做好演示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投影幻灯)。在演示前,应向学生提出思考题并注意仔细观察:①把钠投入水中以后,钠沉在水底,还是浮在水面上;②和水反应时会发生什么现象;③滴有酚酞溶液的水的颜色是否有变化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实验时,学生能观察到下列现象:
(1)钠投入水中后,浮在水面上;
(2)钠立即和水发生反应,并有气体产生;
(3)同时金属钠熔化成小圆球;
(4)小圆球在水面上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
(5)有嘶嘶的声响发出,最后小圆球消失;
(6)反应后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指示剂变红。
在上述基础上,教师再作进一步演示,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解释上述的一系列现象,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学生解释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结。
3.动手能力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基础
动手能力是指用双手和体力作用于客观物体,进行实验、加工和制作物品等的能力。如果说观察力、思维力属于“用脑”,那么动手能力就属于“用手”。我们对于发展学生智力的要求,应当是“手脑并用”。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不可缺少的部分。
化学实验是通过人的双手去使用各种仪器和药品,安装各种复杂的仪器进行各种化学操作。如注重严格控制实验的条件,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做好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评价和处理等。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他们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运用化学实验方法乃是最重要的途径。
4.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研究方法是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的,对教材中验证规律的实验,应先引导学生弄清实验的设计和构思以及实验的研究方法,培养他们树立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思想和设计实验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为他们深入学习以及将来从事科研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讲授质量守恒定律时,通过实验和分析得出定律后,教师还应注重启发学生回忆实验的设计思想,此时可向学生提出思考性问题,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①通过实验如何验证这一定律?②这个验证方法是如何提出来的?(这就是实验的设计思想)③其思考方法有无典型性?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应着重提出教材中提出的实验程序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根据一定的实验目的,一定的研究方法的要求所设计的。比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就是采用“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总结出来的。从而使学生学习采用“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这样引导,对他们进行基本科学方法训练,提高利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的创造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㈤ 认识一种化学物质,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1。首先看它属于哪一个分类,每个分类有共性。基本性质掌握了。‘
2。然后注意它的特性。如氧化还原性、稳定性等。
3。有机物的话多注意官能团,结构等。根据这些可以推测某些性质了,不用死记。
㈥ 化学分类方法有哪些
化学分类方法如下:
1、分类法的概念:分类法是指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他们区分为不同的种类和层次的科学方法 。
2、化学中的分类法:化学分类方法主要有——按照元素可分为 金属 元素和 非金属 元素;按照物质的变化可分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按照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置换 反应和 复分解 反应。
3.树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是 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这种分类方法逻辑性很强,有利于从整体上认识问题。
4.交叉分类法:交叉分类法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于同一事物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获得更多的信息。
㈦ 化学教学的方式有哪些
化学教学的方式与感悟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平日的新授课主要以实验开始。具体教学步骤基本如下:
一,提出问题,引发兴趣
二,观察现象,思考问题
三,真对现象,讨论问题
四,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
五,由现象到规律,逐步得到结论。
六,举一反三,深刻理解。
策略,如果要探究问题,一定要目的性强,给出学生足够的知识准备,有阶梯性的一步步前进。任务布置要明确,讨论什么问题一定要清晰。总结时一定要强调出重点词。
再就是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好脑子不如烂笔头,笔记的整理一定要容易理解,概括性强。
习题课上,一定要精选题目,典型题目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讲完的题目一定要回头总结出思路,在此基础上,给出几个同类型题目,小组合作解决。即可使大多数学生完成教学目标!!
以下是我带来一些关于化学教学方法的摘要
一、 通过化学史教学感悟科学方法
自然科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是在科学家们长期的科学实践中,逐步摸索、积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他们的思想方法、研究方法和创造思维,具体体现在他们探索自然世界的足迹之中。化学发展史能充分展现科学发现的过程,为化学科学方法教学提供生动而丰富的材料,使学生更全面而系统地体会科学方法。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如拉瓦锡、卢瑟福、侯德榜、门捷列夫等众多中外化学家,他们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精妙绝伦的实验构思,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科学方法教学素材。例如,卢瑟福的原子结构行星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粒子散射实验,标志着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征程迈进了一大步。他所采用的实验、模型的科学方法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可以提供这样的素材:17世纪时,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敞口的曲颈颤中加热金属汞,发现加热后质量增加了,他得出结论,反应后物质质量增加。事隔百年后,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重做了密闭曲颈颤中加热金属汞的实验,他发现密闭时称量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结合教学内容介绍化学发展史上科学家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的范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仿效、去运用。从化学发展史中吸取化学思维、化学方法的精髓。
二、根据初中生认知特点进行科学方法教学
初中是学生接触化学的起始年级。从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方法的角度考虑,完全要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宏观到微观、由定性描述到定量表示的过程,这一过程也体现了科学方法本身的层次性。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科学既是知识体系,更是研究过程。掌握科学知识,理解科学过程,才能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素养。同时,学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按科学研究的要求来要求学生,否则学生会因达不到要求而失去兴趣。
1.通过知识教学渗透科学方法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科学方法的应用处于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的状态下,完全是靠教师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在其中的。尤其是在化学教学的初始阶段,如果直接将各种科学方法以显性的形式教给学生,并要求他们机械识记,学生不但难以理解,而且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科学方法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在学生不经意间引入某种科学方法,诱导学生自主能动地去了解和运有科学方法,真正把握某种科学方法的精髓。将科学方法教学的内容渗透在知识教学中,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建立、发展,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不断完善和应用过程中,以及各知识点相关联的地方,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因此抓住知识和方法的结合点是通过知识教学渗透方法教育的关键。
2.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
化学知识涉及的面宽且量大,内容分散,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易冲动、学习的韧性与持久性欠缺,要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知识网络、使学习更具持续性和连贯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化学科学方法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几种认知规律,建立一个知识网络。
为了系统掌握所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就必须找出各种元素的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根据这些知识体系,建立一个完整的网络,从而将单一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便牢固掌握。而基本理论的学习则要善于联系实际,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将所获得的一些知识串起来,进行整理,从而形成固有的规律。
三、通过实验探究强化科学方法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进行渗透是科学方法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实验中经常要用到各种科学方法,实验的过程也往往是科学研究过程的缩影,实验探究更是科学探究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化学教学中最常见、最主要的探究法。
例如,对燃烧条件的探究、紫色石蕊小花为什么变红的探究(是二氧化碳,是水还是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物)等等实验探究中就体现了实验条件控制的方法。由于科学方法的培养是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的,学生就能在运用科学方法的实践中体验和领悟科学方法,这些对科学方法的认识也就能动态地存储在学生的意识中。
总之,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方法,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更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科学方法作为正确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蕴含有极大的知识价值,它能够将科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必将使当前的化学教学能尽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化学学科发展的需求、学生终生发展的需求。
㈧ 高二化学有机物的认识掌握好的方法
首先是掌握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组分,再复杂的化合物也只不过是连接不同而已。
然后就是记住其化学式和化学结构,这对你学习它的各种反应以及性质有很大帮助。
把重要的有机物的所有类型反应总结一下,对你学习其他的有机物会有很大启发。
㈨ 化学思想方法有哪些
1.微观角度,从物质的结构理解物质的性质。2.反应原理角度 氧化还原原理可以说是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核心。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是物质化学变化的核心3.实验和工业 原理角度 课本从来没有完整的讲解过工业和实验设计的逻辑和思路,但是实验是整个化学的核心 包括上面所以的原理都是为工业生产服务。4.细节性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化学有太多零碎的知识点,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多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