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植物化学成分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植物化学成分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2-24 19:40:11

1.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一、植物分类方法

(一)形态分类学

形态分类学是依据植物外部形态特征,对植物全面观察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相似性与变异性,区别和确定不同的植物类群。随着电子显微镜的诞生与应用,形态分类学已由宏观描述进入微形态学领域,以便更详尽地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分类学

实验分类学是采用栽培对照实验的方法研究植物形态变异本质的学科,其研究方法是把要研究的不同生境中的植物引种到环境条件相似的实验园里进行栽培对照试验,同时进行杂交试验,以确定其遗传型变异和表现型变异及生殖隔离情况。奥地利植物学家Kerner(1895)选取低地生活的植物种子样品,把它们种在两个不同的实验园里,一个是在低海拔地区的维也纳,海拔150m;另一个是在高海拔地区的梯罗尔,海拔2900m。发现高海拔实验园种植的植物都有显着的表现型饰变,如茎矮、花小且少、含有更多的花色素甙。从这些植物中采集种子种在低海拔地区的维也纳,这些植物又恢复到它们低地生活的形态。说明生态环境对植物形态的变异有很大的影响。该领域另一个着名的植物学家是图森(Turesson),他发现来自不同地区植株的形态差异部分属于可塑性差异,通过栽培就消失了,但这不是全部差异,通常有一种遗传学基础。

(三)细胞分类学

细胞分类学(Cytotaxonomy),也叫染色体分类学,其实质是利用染色体的数目、形态结构、核型资料探讨分类学问题。染色体资料在植物分类中的应用表现在植物分类、植物系统学和物种生物学方面,主要意义是:(1)用作鉴别和区分类群的特征,揭示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审定和修改原来的分类系统;(2)揭示物种形成机制和类群进化方向;(3)和地理分布资料相结合,用来推断某一类群的起源中心,昔日的分布和迁移路线,指示植物区系特点和成因以及植物类群分布的规律。

牡丹科(Paeoniaceae)的划分是染色体分类的最好例证。过去,牡丹属(Paeonia)归于毛茛科,但是,牡丹属的染色体基数是5,染色体极大,是被子植物中具最大型染色体的属之一,与毛茛科其它属植物的染色体不同,再加上化学成分等方面的差异,将牡丹属成立为科,甚至独立为牡丹目(Paeoniales)。

(四)孢粉分类学

孢粉分类学是指利用植物孢粉学资料解决植物分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孢粉是指植物的性孢子和花粉。种子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比较稳定,可用于一些科、属、种的正确划分以及有关植物演化关系的探讨。绝大多数被子植物的花粉形状和萌发结构各不相同,被子植物花粉的`孔、沟数目、位置、花粉壁的结构和纹饰等特征可用于植物分类学研究。

(五)化学分类学

化学分类学是揭示物种在分子水平上所反映出来的特有矛盾的学科。它一方面在分子水平上提供植物分类学特征,弥补形态分类学的不足;另一方面研究物种的系统发育在分子水平上反映出来的规律性。植物化学分类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各级分类群所含化学成分的特性和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探索化学成分在植物系统发育中的分布规律;从植物化学成分的角度,研究植物的系统发育。

用于植物分类的化学成分共有十大类,即糖类、甙类、黄酮类、植物碱、萜类、挥发油、鞣质、酶、蛋白质、核酸。

植物化学分类的准则:(1)普遍存在的化合物对于较低单位的分类意义不大,如纤维素、叶绿素等;(2)分布独特或十分稀少的化合物意义不大,可能仅对种的鉴定有些帮助;(3)在植物化学分类学中有意义的化合物是有限分布的化合物,如异黄酮仅在几个科中存在,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可以借助它区分几个科。

植物化学分类的研究对象:(1)植物代谢次生成分中的有限分布的化合物。所谓次生成分是指在基本代谢中积累起来的无明显作用的一类物质,属于植物体内的低分子类化合物;(2)植物化学分类学研究中,如果两个化合物结构相同,但它们的生物合成途径不同,应把它们看作是在生物学上有区别。

(六)分子生物学方法

DNA序列直接反映物种的基因型,记录了物种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很多信息,因此,DNA序列研究为植物分类研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证据。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和DNA自动测序技术的发展,为利用分子生物学资料进行植物分类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研究中,人们要根据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如研究科以上的类群分类,要选择相对保守的DNA分子,研究较多的是叶绿体DNA和核糖体DNA。叶绿体DNA中的一些序列很保守,很少发生序列重排,例如,由叶绿体DNA基因组编码的磷酸核酮糖羧化氧化酶大亚基(rbcL)就是研究科以上类群的很好材料。核糖体DNA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常被用来研究种内或亲缘关系很近的种间或属间分类。基于PCR原理的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等技术所检测的位点为随机分布在基因组中的DNA片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种间、种内和居群间的亲缘关系研究中。

(七)数量分类学

数量分类学(Numerical taxonomy)是指用数值方法根据其性状状态将分类单位归类成类元,用统计学或其他数学方法从数据引出种系发生的推论。数量分类学使数学理论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解决分类学问题,把一门描述性的分类学提高到定量水平上,为这门古老的学科发展开拓了新的前景。

数量分类学依据分类群的全面相似性进行分类,分类的性状愈多,愈全面,分类的结果愈好。每个性状对建立自然分类群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二实体的全面相似性,是其所有形状比较的相似性函数。不同的分类群能够被各种性状在被研究的有机物类群中相关的差异加以区别。有关进化途径和进化机制的某些假定,可以从组群的分类学结构和性状相关作出种系发生的推论。分类是以表征相似性为基础的。

数量分类学的优点是数量分类学有综合多种来源数据的能力,如形态学、化学、生态学等。大部分分类过程自动化,效率高。以数值形式编码的数据,计算机综合处理,能够用于编制记述、检索、目录、地图和其他文件。由于方法是定量的,能够给出比常规方法更好的分类。由于要求使用更多、更好的描述性状,能够改善常规分类的质量。

二、 植物分类的单位

将自然界数量繁多的植物种类按一定的分类等级进行排列,并以此表示每一种植物的系统地位和归属,是植物分类的一项主要工作。常用的植物分类等级单位主要有: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基本的分类单位,由亲缘关系相近的种集合为属,由相近的属组合为科,如此类推。在每个等级单位内,如果种类繁多,还可划分更细的单位,如亚科、族、组、亚种、变种、变型等。每一种植物通过系统分类,既可以显示出其在植物界的地位,也可表示出它与其它植物种的关系。

现以小麦为例,说明它在植物分类上的各级单位:

界 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亚纲 颖花亚纲(Glumiflorae)

目 禾本目(Graminales)

科 禾本科(Gramineae)

属 小麦属(Triticum)

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种(species)。是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是具有相同的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和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群,种内个体间能自然交配产生正常能育的后代,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种是客观存在分类单位,它既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特征,又是在进化发展中。一个种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可能发展成另一个新种。现在地球上众多的物种就是由共同祖先逐渐演化而来的。

亚种(subspecies,subsp.)。种内类群,是指同一种内由于地域、生态或季节上的隔离而形成的个体群。

变种(variety,var.)。种内的种型或个体变异,是指具有相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微生境不同而导致植物间具有可稳定遗传的一些细微差异。如瓠子〔Lagenaria siceraria var.hispida (Thunb.) Hara〕为葫芦〔L.siceraria(Molina)Standl.〕的变种。

变型(form, f.)。是指分布没有规律,仅有微小的形态学差异的相同物种的不同个体。如毛的有无,花的颜色等。

品种(cultivar, cv.)。不是植物分类学中的分类单位,而是属于栽培学上的变异类型。通常把人类培育或发现的有经济价值的变异(如大小、颜色、口感等)列为品种,实际上是栽培植物的变种或变型。

三、植物的命名法规

自然界种类繁多,每种植物都有其地方土名,这样就出现了许多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现象,如薯仔、洋芋、马铃薯指的是同一种植物;玉米、棒子、包谷、玉蜀黍也是同物异名,这些现象在植物名称上造成极大的混乱。为了促进全世界植物名称的统一和稳定,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l Linnaeus)(1707-1778)创立了双名法命名,后来于1867年国际植物学会上正式通过了德堪多(A.De candolle)提出的《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简称 ICBN),并以林奈(Linn.)1753年发表的《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一书所载的植物全部用双名法命名为起点,凡此书已经命名的植物均为有效名。ICBN成为国际植物命名的法规准则。

种的学名由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属名 + 种加词 + 命名人缩写构成,这种命名方式称为双名法命名,如银杏 Ginkgo biloba L. 等。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是名词;种加词一律小写,为形容词;命名人缩写的第一个字母须大写。

如果是亚种、变种或变型,命名时要在其种名后加上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y)或变型(form)的缩写(subsp.)、(var.)或(f.),然后再加上亚种、变种或变型加词,最后仍要有命名人的姓氏或其缩写。如糯稻是稻的一个变种,其学名是:Oryza sativa L.var.glutinosa Matsum.。

植物被命名后经后人研究认为需要改变其分类位置或等级时,就必须进行重新组合,更正后需将原命名人用括号保留在学名中,如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是林奈1753年最先发表的,归于Ixia属,定名为Ixia chinensis L.,1807年De Candolle研究后认为应该归于Belamcanda属,所以更名为Belamcanda chinensis (L.) DC.,同时将原命名人林奈用括号保留在学名中。

每一种植物只能有一个合法学名,如果出现异名则写于合法学名之后的括号内或在其合法学名之后加Syn.,如Belamcanda chinsensis (L.) DC.(Ixia chinensis L.)或Belamcanda chinensis (L.)DC.Syn.Ixia chinensis L.

有些植物学名在命名人之后有ex再有另外一个命名人,如藏麻黄Ephedra saxatilis Florin ex Royle.,意为该种曾由Royle.研究过,但是没有正式发表,后来由Florin正式发表。

如果某一植物是新种则在学名后加sp.nov.,如云南萝芙木Rouwolfia yunnanensis Tsiang.sp.nov.。其他如新属gen.nov.、新亚种ssp.nov.、新变种var.nov.、新变型f.nov.等。

模式标本是新种发表的依据标本,对于鉴别植物有重要作用,科中有模式属,属中有模式种。模式标本共有7类:

(1)全模式标本(正模式标本、主模式标本、模式标本Holotype,Type)。用作新种的描述、命名和绘图。

(2)同号模式标本(Isotype)。与全模式为同一采集号标本,只有一份为全模式标本,其余为同号模式标本。

(3)合用模式标本(Syntype)。当命名人未指定全模式标本或指定了两号以上的全模式标本(如一号为雌株,另一号为雄株)时,凡是命名人所引用的标本均称为合用模式标本。

(4)同举模式标本(Paratype)。在原描述中除全模式标本外同时指出的标本。

(5)选定模式标本(Lectotype)。原描述中没有肯定全模式标本,以后学者在其原始材料中选用一号符合原始描述的标本。

(6)原产地模式标本(Topotype)。当得不到某种植物的全模式标本时,根据记载到其原产地采集的同种植物选出一份代替全模式标本的标本。

(7)新模式标本(Neotype)。当所有某种植物的原始标本都丧失时重新选定的标本。

四、植物检索表及其应用

植物检索表是植物分类学中识别鉴定植物的钥匙。检索表的编制是根据法国人拉马克(Lamarck,1744-1829)的二歧分类原则,将要编制的检索表中需容纳的所有植物,选用一对以上显着不同的特征,分成两类;然后又从每类中再找出相对的特征再区分为两类;如此下去,直到所需要的分类单位(如科、属、种等)出现。植物检索表常用的表达方式有等距(定距)检索表和平行(阶梯)检索表两种。

(一)等距检索表

等距检索表是最常采用的一种,在这种检索表中,将每一对相对的特征,编为同样号码,并列在书页左边同样距离处,每一对相同的号码在检索表中只能使用一次,如此继续下去,逐级向右错开,描写行愈来愈短,直至追寻到科、属或种为止。这种检索表的优点是每对相对性状的特征都被排列在相同距离,一目了然,便于查找。不足之处是当种类繁多时,左边空白太大,浪费篇幅。

现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玉米(Zea mays L.)、稻(Oryza sativa L.)、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大豆〔Glycine max (L.) Merr.〕、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花生(Arachis hypogaea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萝卜(Raphanns sativus L.)等10种作物编制成一个分种定距检索表,以说明其编制方法及格式:

1.叶由叶片、叶柄或托叶组成;网状叶脉;直根系

2.单叶

3.花两性;上位子房;角果或蒴果

4.四强雄蕊;角果

5.花黄色;果熟后开裂…………………………………………………油菜

5.花淡红色或紫色;果熟后不开裂;具肉质直根……………………萝卜

4.单体雄蕊;蒴果 …………………………………………………………棉花

3.花单性;下位子房;瓠果 …………………………………………………………黄瓜

2.复叶

6.羽状三出复叶;荚果熟后开裂…………………………………………………大豆

6.偶数羽状复叶;荚果熟后不开裂………………………………………………花生

1.叶由叶片和叶鞘组成;平行叶脉;须根系

7.一年生高大草本,茎杆高2m以上;节间实心

8.花两性;圆锥花序顶生……………………………………………………………高粱

8.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圆锥状顶生,雌花序肉穗状腋生…………………玉米

7.一或二年生草本,茎杆高一般在1m以下;节间中空

9.圆锥花序,小穗有柄;雄蕊6个 ……………………………………………………稻

9.穗状花序直立,顶生,小穗无柄;雄蕊3个 ……………………………………小麦

(二)平行检索表

平行检索表是把每一对相对特征的描述并列在相邻的两行里,便于比较。在每一行后面或为一植物名称,或为一数字。如为数字,则另起一行重写,与另一对相对性状平行排列,如此直至终止。这种检索表的优点是排列整齐、节省篇幅,缺点是不如定距检索表那么一目了然。还以上述10种植物说明。

1.叶由叶片、叶柄或托叶组成;网状叶脉;直根系………………………………………2

1.叶由叶片和叶鞘组成;平行叶脉;须根系………………………………………………7

2.单叶…………………………………………………………………………………………3

2.复叶…………………………………………………………………………………………6

3.花两性;上位子房;角果或蒴果…………………………………………………………4

3.花单性;下位子房;瓠果………………………………………………………………黄瓜

4.四强雄蕊;角果……………………………………………………………………………5

4.单体雄蕊;蒴果…………………………………………………………………………棉花

5.花黄色;果熟后开裂……………………………………………………………………油菜

5.花淡红色或紫色;果熟后不开裂;具肉质直根………………………………………萝卜

6.羽状三出复叶;荚果熟后开裂…………………………………………………………大豆

6.偶数羽状复叶;荚果熟后不开裂………………………………………………………花生

7.一年生高大草本,茎杆高2m以上;节间实心…………………………………………8

7.一或二年生草本,茎杆高一般在1m以下;节间中空…………………………………9

8.花两性;圆锥花序顶生…………………………………………………………………高粱

8.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圆锥状顶生,雌花序肉穗状腋生………………………玉米

9.圆锥花序,小穗有柄;雄蕊6个…………………………………………………………稻

9.穗状花序直立,顶生,小穗无柄;雄蕊3个……………………………………………小麦

常用的检索表有分科、分属和分种检索表,可以分别检索出植物的科、属、种。要正确检索一种植物,首先要有完整的检索表资料。其次,要掌握检索对象的详细形态特征,并能正确理解检索表中使用的各项专用术语的涵义,如稍有差错、含混,就难以找到正确的答案,因此,在检索过程中,须要十分细心,并要有足够的耐心。

检索一个新的植物种类,即使对一个较有经验的工作者来说,也常会经过反复和曲折因此,检索的过程也是学习、掌握分类学知识的过程。


2.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所含化学成分主要类型有哪些

植物次生代谢的产物。又称次生代谢物。主要分为含氮有机物、萜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三大类,如色素、生物碱、萜类、抗生素等。它们与初生代谢物除产生途径不同外,在分布和功能上也有差异。次生物质的分布有局限性,仅出现在一定的物种、器官、组织或细胞中。在功能上,有些次生物质如植物激素,作为生长发育的调节物,已成为生命的重要物质; 有些作为引诱剂、驱避剂、拒食剂和抗生物质,在生态学上有重要意义。

3. 植物的基本组成及分类是什么

(一)植物的基本组成细胞是植物体组成的基本单位。由于植物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不同,在植物体内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概括起来,植物体内有分生、薄壁、保护、输导、机械和分泌六大组织。
1.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包括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茎间分生组织。由于分生组织的存在,植物才能够长大、长粗。
2.薄壁组织
薄壁组织是在植物体内分布最广的一种组织,它常与其他组织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植物体内的基本部分,故又称为基本组织。薄壁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恢复分裂能力,重新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次生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与多数植物体的营养关系密切。根据薄壁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的不同又分为以下类型:
(1)同化组织:分布在叶片及植物体的绿色部分。其细胞内含有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场所。
(2)贮藏组织:分布在植物的根、茎、果实和种子里,其内贮藏有大量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干旱缺水地区的植物中具有专门贮藏水分的组织,称为贮水组织。另外,还有一些贮存空气或通气用的薄壁细胞,称为贮气组织,例如,莲的地下茎(藕)、藻类的叶等。
3.保护组织
保护组织包围在各个器官的表面起保护作用,即控制水分蒸腾、防止水分散失、防止机械损伤和其他生物的侵害,例如,表皮、气孔、周皮等。
4.输导组织
输导组织就像人身体中的血管一样,输送水、无机盐、有机物等。用于输送水、无机盐的为导管(被子植物)和管胞(裸子植物),用于输送有机物的为筛管(被子植物)和筛胞(裸子植物)。
5.机械组织
机械组织在植物中主要起支持作用,例如,纤维组织。
6.分泌组织
植物体内有些细胞可产生一些特殊物质,例如,蜜汁、黏液、挥发性精油、乳汁等。把能分泌这些物质或贮存这些物质的细胞群,叫做分泌组织,例如,腺毛和蜜腺等。
各种不同组织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组成植物个体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其中根、茎、叶称为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称为繁殖器官。
(二)园林植物分类
植物主要分类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分类法,一类是人为分类法。
1.自然分类法
按照植物亲缘关系对植物进行分类,其分类单位可归纳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级次。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以桃树为例,分类如下:
界植物界Regnum Plantae
门种子植物门Spermatophyta
亚门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亚纲离瓣花亚纲Archichlamydeae
目蔷薇目Rosales
亚目蔷薇亚目Rosineae
科蔷薇科Rosaceae
亚科李亚科Prunoideae
属梅属Prunus
亚属桃亚属Amygdalus
种桃Prunus persica
此外,园林、园艺等应用科学和生产实践中,人工培养出大量对人们生活非常重要的植物,目前称这类植物为品种。
2.人为分类法
园林植物按其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生长习性、观赏特性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木本植物。
1)依木本植物生长习性分类:
——乔木类:树体高在6m以上,有明显的高大主干,分枝点距地面较高的树种。又以其高度分为伟乔(31m以上),大乔(21~30m),中乔(11~20m),小乔(6~10m)四个等级。可以分常绿针叶乔木:雪松、桧柏、油松、华山松。落叶针叶乔木:水杉、金钱松。常绿阔叶乔木:大叶女贞、广玉兰、榕树。落叶阔叶乔木:毛白杨、银杏、槐树、栾树、七叶树等。
——灌木类:树体矮小,通常6m以下,主干低矮。常见的常绿灌木有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枸骨。落叶灌木有榆叶梅、紫叶李、月季等。
——丛木类:树体矮小而干茎自地面呈多数生出,没有明显的主干。常见有珍珠梅、连翘等。
——藤木类:具有细长蔓茎的木质藤本植物。茎不能直立生长,常借助吸盘、吸附根、卷须、蔓性枝条及干茎自身的缠绕性攀附它物向上生长的树木。例如,爬山虎、凌霄、葡萄、南蛇藤、紫藤等。
——匍匐类:干枝均匍地生长,与地面接触处可长出不定根。例如,铺地柏、平枝栒子等。
2)依木本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分类:
——行道树:种植在道路两旁给车辆或行人遮荫并能构成街景的树种。落叶或常绿乔木均可作行道树,通常要求成行栽植,排列整齐,规格一致,株间等距。我国常用悬铃木、银杏、杨树、槐树、油松、臭椿、栾树、元宝枫、椴树、白蜡、香樟等。
——庭荫树类:植于庭院和公园,以其绿荫为主要目的的树种。一般多为冠大荫浓的落叶乔木。例如,悬铃木、银杏、七叶树、槐树、栾树、朴树、椴树等。
——孤植树类:在绿地中单株栽植,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要求其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型高大、寿命长为特点。例如,雪松、白皮松、悬铃木、马褂木、元宝枫、玉兰等。
——花灌木类:通常指有美丽芳香的花朵或色彩艳丽的果实的灌木或小乔木。例如,西府海棠、梅花、樱花、榆叶梅、丁香、太平花、珍珠梅、紫珠等。
——垂直绿化类:用来绿化高大建筑物的墙面、栏杆、枯树、山石、花架的藤本植物。例如,紫藤、凌霄、爬山虎、五叶地锦、猕猴桃、金银花等。
——绿篱、花篱类:常用耐修剪、分枝多、生长慢的树种,密植起隔离、围护作用,既可分隔空间和屏障视线,也可作雕塑喷泉的背景起美化作用。例如,桧柏、大叶黄杨、小叶黄杨、金叶女贞、红叶小檗等耐修剪树种,组成规则式绿篱;也可以用木槿、枸橘、黄刺玫组成花篱。
——木本地被类:用于对裸露地面及斜坡进行绿化覆盖的低矮匍匐的灌木和藤木。例如,砂地柏、铺地柏、平枝栒子、箬竹、金银花、爬山虎等。
——防护树类:对烟尘和有害气体有较强抗性,并能吸收一部分有害气体,起到净化空气作用的抗污染树种。例如,臭椿、榆树、朴树、构树、桑树、槐树、刺槐、悬铃木、皂角、木槿、侧柏、桧柏、大叶黄杨等。
3)依木本植物的观赏特性分类:
——观叶树木类:叶形、叶色具有很好观赏价值的树木。例如,七叶树、鸡爪槭、银杏、红枫、元宝枫、黄栌、马褂木等。
——观花树木类:以观花为主的均为观花树木类。例如,合欢、栾树、玉兰、樱花、石榴等。
——观果树木类:果实有观赏价值的树木。例如,山楂、柿树、海棠、石榴、紫珠、山茱萸、南蛇藤、猕猴桃、平枝栒子等。
——观枝干树木类:枝干树皮颜色、裂纹等具有观赏价值的树木。例如,白皮松、梧桐、山桃、红瑞木、金枝槐、金丝垂柳等。
——观树姿树木类:树形奇特,并具有观赏价值的树木。例如,雪松、龙爪槐、龙爪桑、垂柳等。
(2)草本植物。
1)按生长习性及形态特征分类: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个体发育在一、二年内完成开花结实的全部生命过程的一类草本花卉。一年生花卉,例如,鸡冠花、孔雀草等;二年生花卉,例如,三色堇、金盏、金鱼草等。
——宿根花卉:地上部分叶、茎枯死,地下根休眠越冬,翌春根部又发芽生长。例如,芍药、蜀葵、萱草、一枝黄花等。
——球根花卉:地下部分具有膨大的变态根或变态茎,以其储藏养分度过休眠期的一类宿根花卉。例如,鳞茎类(百合、郁金香)、球茎类(番红花、唐菖蒲)、块茎类(大岩桐、仙客来)、根茎类(美人蕉、德国鸢尾)、块根类(花毛茛、大丽花)。
——水生花卉:自然生长在水中,在旱地不能生存或生长不良的花卉。例如,荷花、睡莲、芦苇、香蒲、千屈菜、菖蒲、水葱等。
2)按观赏部位分类:
——观叶类:这一类植物叶子的叶形和叶色较奇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例如,龟背竹、万年青、竹芋类、苏铁、文竹、蕨类植物等。
——观花类:这一类植物主要用于观赏花朵,开花时美丽,色艳,花形奇特或具香味。例如,菊花、非洲菊、郁金香、香石竹、百合、金盏菊、洋水仙、天竺葵等。
——观果类:这一类植物的果实形状和色彩较鲜艳,并具有较长的挂果期,观赏价值较高。例如,南天竹、冬珊瑚、蛇莓、观赏辣椒、巴西茄等。
——观赏其他类:有些植物的芽、苞片、瓣化雄蕊都似花朵一样美丽。例如,象牙红、马蹄莲观赏的是苞片,红千层观赏的是瓣化的雄蕊。
3)按栽培方式分类:
——温室花卉:冬春季节需要在温室进行栽培才能正常生长的一类花卉,它们主要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例如,瓜叶菊、天竺葵、君子兰、仙客来、秋海棠、报春花等。
——露地花卉:在露地育苗或虽经保护阶段,但主要的生长发育期在露地栽培的一类花卉。例如,三色堇、翠菊、一串红、郁金香、芍药、唐菖蒲、雏菊、金盏花、矮牵牛、美女樱等。

4. 蕨类植物含有哪些主要化学成分,主要分布在哪些类群植物

蕨类植物的化学成分复杂,分布最为普遍的有酚类和三萜类化合物。二元酚类有抗菌、止血、止咳等功效。丁酰基间苯三酚衍生物为有效的驱绦虫成分。绵马酸(filicicacid)、黄绵马酸(flavaspidicacid)、绵马素(aspidin)(1—1)和边缘绵马酚(margasipidin)等有类似于小檗碱的抗炎作用。三萜化合物有口—芒柄花醇(e—orlocerin)、里白烯(diploptene)等[1]。此外,黄酮类物质和生物碱在部分蕨类植物中也有分布,其分布范围仅限于小叶型蕨类,如金不(LycopodiumserratumThunb.Var.Longepetiolatus)中的金不换碱A、B、C(kimpkaneA,B,C),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5. 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

植物的化学成分较复杂,有些成分是植物所共有的,如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淀粉、糖类、色素等;有些成分仅是某些植物所特有的,如生物碱类、甙类、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等。
各类化学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特性,一般可由药材的外观、色、嗅、味等作为初步检查判断的手段之一。如药材样品折断后,断面不油点或挤压后有油迹者,多含油脂或挥发油;有粉层的多含淀粉、糖类;嗅之有特殊气味者,大多含有挥发油、香豆精、内酯;有甜奈者多含糖类;味若者大多含生物碱、甙类、苦味质;味酸者含有有机酸;味涩者多含有鞣质等等。 药用植物多样性
药用植物所含有效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主要有:
①生物碱。是一类复杂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和医疗效果。如麻黄中含有治疗哮喘的麻黄碱、莨菪中含有解痉镇痛作用的莨菪碱等。
②苷类又称配糖体。由糖和非糖物质结合而成。苷的共性在糖的部分,不同类型的苷元有不同的生理活性,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洋地黄叶中含有强心作用的强心苷,人参中含有补气、生津、安神作用的人参皂苷等。
③挥发油。又称精油,是具有香气和挥发性的油状液体,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具有生理活性,在医疗上有多方面的作用,如止咳、平喘、发汗、解表、祛痰、驱风、镇痛、抗菌等。药用植物中挥发油含量较为丰富的有侧柏、厚朴、辛夷、樟树、肉桂吴茱萸、白芷、川芎、当归、薄荷等。
④单宁(鞣质)。多元酚类的混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特别是在杨柳科、壳斗科、蓼科、蔷薇科、豆科、桃金娘科和茜草科植物中含量较多。药用植物盐肤木上所生的虫瘿药材称五倍子,含有五倍子鞣质,具收敛、止泻、止汗作用。
⑤其他成分。如糖类、氨基酸、蛋白质、酶、有机酸、油脂、蜡、树脂、色素、无机物等,各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其中很多是临床上的重要药物。

6. 植物化学成分

植物我化学成分主要是碳、氢、氧;(氢氧主要以水分子的形态存在),其次还有其它矿物质如,钾、钙、钠、镁、锌、铁等少量化学元素。

7. 什么是有毒植物,试述植物的有毒化学成分和毒理作用的主要类型

就是本身含有有毒物质或者是能导致人畜食用后有毒性反应的植物。
含甙类的植物:夹竹桃,铃兰,毒毛旋花,毒箭木,高粱苗,远志,桔梗等,含生物碱类的植物:曼陀罗,颠茄,天仙子,乌头,毒芹,藏红花,钩吻,贝母,蓖麻,夺命草,水仙,飞燕草,雷公藤,马钱子,商陆等;含毒蛋白类的植物:巴豆,相思豆等;含酚类的植物:常春藤,毒鱼藤,栎树,地薯,槟榔等;
毒理作用的话:1,腐蚀毒,对机体局部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毒物,多见于酚类毒;2,实质毒。吸收后引进脏器组织病理损害的毒物,所见于矿物质类,植物类少;3,酶系毒。抑制特异性酶的毒物。多见于菌类;4,血液毒。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如毒箭木等;神经毒。引起中枢神经障碍的毒物。如夺命草等。

8. 植物化学成分分为几大类

如果大类的话,六大类。水,蛋白质,脂质,无机盐,糖类,维生素。其实还有小类,比如啊,什么有机酸之类的。

9. 菊科植物种子的化学成分有哪些

菊科植物种子的化学成分有倍半萜,中含15个碳原子的天然萜类化合物,是含有三个异戊二烯单元。具有链状、环状等多种骨架结构,倍半萜多为液体,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挥发油中。

本科中有350余种倍半萜内酯,地胆草属某些种含苦地胆苦素和异苦地胆苦素。这些成分均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由泽兰属的某些种提出的泽兰苦内酯、泽兰氯内酯等8种倍半萜内酯是抑制肿瘤生长的活性成分 。

(9)植物化学成分的基本类型有哪些扩展阅读:

菊科有大量的药用、观赏和经济植物。药用植物有泽兰、火绒草、天名精、野菊、菊花、青蒿、款冬、千里光、白术、苍术、牛蒡、雪莲花、红花、旋复花、蒲公英等。

菊科药物药味以苦、辛、甘三味为主,淡味、咸味及酸味者极少;11个高频属中,蒿属、风毛菊属、千里光属、紫菀属、艾纳香属、斑鸠菊属、火绒草属、泽兰属以苦味为多;兔耳风属、旋覆花属以辛味居多;蓟属以甘味为多。整体来看,菊科药物以苦味占优势。

阅读全文

与植物化学成分的基本类型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1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69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1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29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2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1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7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6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4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4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5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