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化学必修一哪里最重要经常考

化学必修一哪里最重要经常考

发布时间:2022-02-20 22:48:45

1. 化学必修一考点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 遵守实验规则
要做到实验安全,要注意以下问题: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①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②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③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④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⑤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2)会识别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看课本P4的图片标志)
例:1.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化学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B )
A .酒精—剧毒品 B.浓硫酸—腐蚀品 C.氯化钠—易燃品 D.烧碱—剧毒品
二、物质的分离、检验和提纯
1、不溶性杂质的去除————过滤、蒸发
A、过滤是分离 不 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
如:粗盐提纯(泥沙不溶于水)、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二氧化锰不溶于水)等。
B、过滤作用: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
C、实验用品: 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含铁圈、铁夹)
D、操作: 1、 溶解 2、 过滤 3、 蒸发结晶
(如果要得到不溶性杂质则步骤为: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在进行过滤和蒸发时应注意哪几点?为什么?
过滤 操作要点: “一贴”“二低”“三靠” ;
“一贴”: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 漏斗内壁 ;
“二低”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 漏斗 边缘 ②滤液液面稍低于 滤纸 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 玻璃棒 ②玻璃棒轻靠 三层滤纸 一边 ③漏斗末端紧靠 烧杯内壁 。
蒸发 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仪器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注意点: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 搅 拌 ,以免 液滴飞溅出来 ;
②当出现 大量晶体析出 时就应停止加热。
③使用蒸发皿应用 坩埚钳 夹持,后放在 铁架台的铁圈 上;
④蒸发皿中溶液不超过 三分之二 。
2、沸点不同的液体的分离————蒸馏
A、蒸馏是利用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易挥发或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志 ,从而进行混合物分离一种方法。
如: 石油的分馏 海水的淡化 蒸馏水的制取
B、实验用品: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含铁圈、铁夹)碎瓷片、单孔橡胶塞、橡胶软导管
C、 冷凝水的流向: 下进上出
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 防止液体暴沸
补充:温度计的位置 水银球部分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3、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萃取和分液
A、 萃取是 利用某种物质(即某溶质)在两种不互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的物理性质来达到分离该物质(即溶质) 的一种物理分离提纯方法,没有化学变化。
应用如:从 碘水中 提纯 碘 。
萃取剂的选择: 与原溶剂不互溶,提纯物质在萃取剂中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溶解度 。
溶质转移方向:从溶解度较 小 的溶剂中自发转移到溶解度较 大 的溶剂中。
酒精不能用作碘水中碘单质的萃取剂的原因: 酒精能与水互溶 。
B、分液是将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且密度不同)分离开来的操作。
C、实验用品: 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含铁圈、铁夹) 。
D、步骤:1、 混合振荡 2、 静置分层 3、 分液
E、萃取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用普通漏斗把待萃取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再注入足量萃取液,使玻璃塞上的凹槽不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②随即振荡,使溶质充分转移到萃取剂中。振荡的方法是用右手压住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反复倒转漏斗并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待分层后进行分液;
④蒸发萃取剂即可得到纯净的溶质。为把溶质分离干净,一般需多次萃取。
F、分液的操作方法:
①用普通漏斗把要分离的液体注入分液漏斗内,盖好玻璃塞;
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分层;
③将玻璃塞打开,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漏斗里的液体能够流出;
④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放入烧杯,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完时立即关闭活塞,注意不可使上层液体流出;
⑤从漏斗上端口倒出上层液体。
4、离子检验
离子 所加试剂 现象 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
CO32- 稀HCl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32-+2H+=CO2↑+H2O
5、 粗盐的提纯
a) 粗盐水溶液中有哪些离子Ca2+ Mg2+ SO42- Cl- Na+ 其中哪些是杂质Ca2+ Mg2+ SO42-
b) 分别用哪些试剂除杂: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
c) 除杂试剂的选择原则:①生成杂质与被提纯物质容易分离②不引入 新的杂质
还要注意加入的顺序:符合两原则即可:碳酸钠一定在氯化钡之后加;盐酸一定最后加。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是一个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计量单位的、用来表示物质所含微观粒子数目多少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符号: n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简称:摩),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 。
注意:“物质的量”是专有名词,不能简称为“物质量”。
微观粒子可以指:分子、原子、离子、电子、原子核、质子或中子等。
(2)摩尔基准的确定及阿伏加德罗常数:
摩尔基准的确定:国际上统一规定,以0.012kg 12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12C原子)为基准,若某一定量的粒子集体中所含的粒子数目与0.012kg 12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相同,我们就说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 1 mol 。
注意: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是原子、分子、离子等,例如:1 mol O 表示1摩尔氧原子。
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 mol-1 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 NA 。
注意:mol-1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单位。 6.02×1023 mol-1 是实验测得的近似值。
(3)微观粒子个数N、NA、n的关系: N = n × NA
二、摩尔质量与气体的摩尔体积
(1)摩尔质量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 ,单位:g/mol 。
注意:以g/mol为单位时,摩尔质量仅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质量m、M 、n的关系:n = m/M
(2)气体的摩尔体积:
①气体的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具有的体积,单位L/mol ,符号Vm 。
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粒子的数目、 粒子本身的大小 、 粒子间的平均距离。
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条件下,任何气体的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相同,物质的量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粒子数目,因此体积相同。(注释:与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相比粒子本身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
②特例:在标准状况下测得,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等于22.4L。
只有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常数才为Vm = 22.4L/mol 。
注意:任何气体既可以是混合气体(如空气),也可以是纯净的气体单质(如氧气),标况下气体体积只与粒子数目成正比,与气体种类无关,故标况下等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体积都相等。
标况下V、Vm、n的关系:n = V / Vm
标况指:101KPa 、0℃ 时 (或1个大气压、273K时) 。
③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以PV=nRT为基础来推导)
在同温同压条件下,任何气体的V之比等于其n之比:n1 :n2 = V1 :V2
④重要的补充公式:
标况下,气体的密度ρ= M / Vm(注意单位为g/L,不是常用的g/cm3),即M=ρ×22.4(标况下)
三、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定义: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符号CB ,单位mol•L-1 ,简称浓度。
①定义式: CB = nB / Vaq 注意:Vaq是溶液的体积,其单位是L ; nB是溶质的物质的量。
②重要的导出公式:CB = 1000ρw / M
③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 × V(稀溶液)
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静置到室温后)转移、洗涤并转移、定容、(摇匀、装瓶)。
2、所需仪器:
〖典型例题〗实验室中需要配制500mL0.10 mol•L-1的NaOH溶液,就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天平称量NaOH固态 g。称量NaOH固体需注意以下两个问题:①因
为NaOH具有腐蚀性,所以称量时,需注意选择 盛装NaOH固体;②称量必须迅速,目的是 。
(2)实验所需要的仪器有容量瓶(规格是: ),还有: 。
(3)下列操作对所配制的溶液浓度没有影响的是 。
A.称量时已观察到NaOH吸水
B.将烧杯中溶解后的溶液注入容量瓶,然后再添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C.摇匀定容后,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前用蒸馏水润洗容量瓶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应注意的问题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将一定质量或体积的溶质按所配溶液的体积在选定的容量瓶中定容,因而不需要计算水的用量。
(2)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是因为在配制的过程中是用容量瓶来定容的,而容量瓶的规格又是有限的,常用的有50mL、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而要在烧杯中溶解,待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恢复到室温时,才能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这是因为容量瓶的容积是在20℃时标定的,而绝大多数物质溶解都会伴随着吸热或放热过程的发生,引起温度的升降,从而影响到溶液的体积,使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不准确。
(4)定容后的容量瓶在反复颠倒、振荡后,会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这时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用滴管定容到溶液的凹面与容量瓶的刻度线相切时,液体的体积恰好为容量瓶的标定容积。将容量瓶各反复颠倒、振荡后,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主要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磨口时有所损失。
4、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
(1)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
①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锈蚀;
②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使所读液体的体积偏小;
③容量瓶内溶液的温度高于20℃,造成所量取的溶液的体积小于容量瓶上所标注的液体的体积,致使溶液浓度偏高。
(2)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①砝码有残缺;
②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使所读液体的体积偏大;
③在敞口容器中称量易吸收空气中其他成分或易于挥发的物质时的动作过慢;
④转移或搅拌时有部分液体溅出,致使溶液浓度偏低。
⑤用于溶解稀释溶液的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致使溶液的浓度偏低;

2. 必修一化学常考点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 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 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 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 物质的量n(mol)= N/N(A)
2. 物质的量n(mol)= m/M
3. 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 胶体:
1.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 胶体性质:
① 丁达尔现象
② 聚沉
③ 电泳
④ 布朗运动
3. 胶体提纯:渗析
六、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 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 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 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 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
② 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③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④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
七、 氧化还原反应
1. (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产物为还原产物
2. (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
3.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八、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 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 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 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 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⑤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 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 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 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九、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① N2+O2放电===2NO
②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业制法:N2+3H2 2NH3
3. 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 装置:与制O2相同
③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④ 检验方法:
a)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 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NH3+HCl=NH4Cl
⑤ 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4. 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 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
10.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HCl↑
十、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 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 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7. 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 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 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十一、 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Mg+O2点燃===2MgO
2. 在氮气中点燃镁条:3Mg+N2点燃===Mg3N2
3. 在二氧化碳中点燃镁条:2Mg+CO2点燃===2MgO+C
4. 在氯气中点燃镁条:Mg+Cl2点燃===MgCl2
5. 海水中提取镁涉及反应:
① 贝壳煅烧制取熟石灰:CaCO3高温===CaO+CO2↑ CaO+H2O=Ca(OH)2
② 产生氢氧化镁沉淀:Mg2++2OH-=Mg(OH)2↓
③ 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Mg(OH)2+2HCl=MgCl2+2H2O
④ 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通电===Mg+Cl2↑
十二、 Cl-、Br-、I-离子鉴别:
1. 分别滴加AgNO3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l-;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Br-;产生黄色沉淀的为I-
2. 分别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下层溶液为无色的是Cl-;下层溶液为橙红色的为Br-;下层溶液为紫红色的为I-。
十三、 常见物质俗名
①苏打、纯碱:Na2CO3;②小苏打:NaHCO3;③熟石灰:Ca(OH)2;④生石灰:CaO;⑤绿矾:FeSO4•7H2O;⑥硫磺:S;⑦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⑧胆矾:CuSO4•5H2O;⑨石膏:CaSO4•2H2O;⑩明矾:KAl(SO4)2•12H2O
十四、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2. 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 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
4. 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5. 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
6. 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7. 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
8. 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
十五、 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
1. 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2. 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
3.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4.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5. 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高温===CaSiO3+CO2↑
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3. 高一必修一 重点 化学方程式 最好是考试最经常考的、

鲁高一化学方程式小结:
(1) 4Na+O2=2Na2O
(2) Na2O+O2加热 2Na2O2
(3) 2Na+O2 Na2O2(注: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物也不同。)
(4) 2Na+S=Na2S(爆炸)
(5) 2Na+2H2O = 2NaOH+H2↑(注:钠与盐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再与盐溶液反应)
(6) 4Na+TiCl4(熔融)高温 4NaCl+Ti (活泼金属能在高温下置换不活泼金属)
(7) Na2O+H2O=2NaOH
(8) 2Na2O2+2H2O=4NaOH+O2↑
(9) Na2O+CO2=Na2CO3
(10 )2Na2O2+2CO2=2Na2CO3+O2
(通过对比7与8 9与10掌握反应规律)
(11) CaCO3高温 CaO+CO2↑
(难溶性的碳酸盐受热会分解;可溶性的碳酸盐受热不分解。)
(12) 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碳酸氢盐受热都会分解。)
(13)Ca(HCO3)2加热 CaCO3+H2O+CO2↑(碳酸氢盐受热都会分解。)
(14)NH4HCO3加热NH3+H2O+CO2↑
(15)NaHCO3,Na2CO3之间能相互转化
NaHCO3 →Na2CO3 ①固体加热;②溶液加NaOH 溶液
Na2CO3 →NaHCO3 ①溶液加Ca(HCO3)2或Ba(HCO3)2溶液或②水和二氧化碳
16)Cl2 +H2 =2HCl (光照或点燃)
(17)Cl2 +H2O =HClO+HCl
(18)2HClO=2HCl+O2↑(见光或受热分解)
(19)3Cl2 +2P点燃 2PCl3
(20)5Cl2 +2P点燃2PCl5 (注:反应物的量的不同产物也不同)
(21)Cl2点燃 +2Na 2NaCl
(22)Cl2+Cu点燃 CuCl2
23)3Cl2 +2Fe 2FeCl3(Cl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氧化成三价Fe )
(24) Cl2 +2FeCl2 =2FeCl3
(25) 2FeCl3+Fe=3FeCl2(Fe3+氧化性比Cu2+强)
(26) 2FeCl3+Cu=2FeCl2+CuCl2(用于雕刻铜线路版)
(27) Cl2+2NaBr=2NaCl+Br2 氧化性Cl2 >Br2 >I2
(28) Cl2 +2NaI =2NaCl+I2
(29)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与SO2等物质的量同时作用物质时;不具有漂白性。因为生成的H2SO4 和HCl不具有漂白性)
(30) Cl2+2NaOH=NaCl+NaClO+H2O
(31)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工业上制备漂白粉)
漂白粉成分:CaCl2和Ca(ClO)2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
(32)2NH3+3Cl2=N2+6HCl (检验输送Cl2的管道是否漏气用NH3来检验)
(33) 8NH3+3Cl2=N2+6NH4Cl(NH4Cl是固体 会产生白烟)
(34)4HF+SiO2=SiF4+2H2O(用于玻璃雕刻)
(35) (工业制备HNO3的五个反应)(原料为:水和空气):
①2H2O 2H2↑+O2↑② N2+3H2 2NH3 ③4NH3+5O2 4NO+6H2O④2NO+O2=2NO2 ⑤3NO2+ H2O =2HNO3+NO
(36) 4HNO3=4NO2↑+O2↑+2H2O (见光或受热分解)
(37) (工业上制备玻璃的两个主要反应):SiO2+Na2CO3高温 Na2SiO3+CO2
SiO2+CaCO3高温 CaSiO3+CO2
(38) SiO2+CaO高温 CaSiO3
(39)SiO2+2NaOH=Na2SiO3+H2O (常温下强碱缓慢腐蚀玻璃;瓶塞不用玻璃塞)
(40)SO2+2NH3+H2O=(NH4)2SO3
SO2+(NH4)2SO3+H2O=2NH4HSO3 (这是硫酸厂回收SO2的反应.先用氨水吸收SO2)
(41SO2+Ca(OH)2=CaSO3↓+H2O
(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可用品红鉴别)
(42)CO2+2NaOH(过量)=Na2CO3+H2O
CO2(过量)+NaOH=NaHCO3(注:反应物的量的不同产物也不同)
(43)CO2+Ca(OH)2(过量)=CaCO3↓+H2O
2CO2(过量)+Ca(OH)2=Ca(HCO3)2(注:反应物的量的不同产物也不同)
(44)2H2SO4(浓)+C加热CO2↑+2SO2↑+2H2O
(45)H2SO4(浓)+Fe(Al) 室温下钝化
(46)2H2SO4(浓)+Cu加热 CuSO4+SO2↑+2H2O
(47)2H2SO3+2H2S=3S↓+2H2O
(48) 4HNO3(浓)+C加热 CO2↑+4NO2↑+2H2O
(49) Cu(OH)2加热 CuO+H2O (难溶性的碱受热会分解;可溶性的碱受热不分解)
(50)Ca(OH)2+2NH4Cl加热 CaCl2+2NH3↑+H2O(实验室制备NH3)
(51) NH4HCO3加热 NH3+H2O+CO2↑(碳酸氢盐受热会分解)
(52)NH4Cl加热 NH3↑+HCl↑
(53)NH3+HCl =NH4Cl
(54)AlCl3+3NH3?H2O=Al(OH)3↓+3NH4Cl(实验室制备Al(OH)3 )
(55)3NaOH+AlCl3=Al(OH)3↓+3NaCl(注:反应物的量的不同产物也不同)
(56)NaOH+Al(OH)3=Na[Al(OH)4](Al(OH)3具有两性)
(57)2NaOH+SO2(少量)=Na2SO3+H2O
(58)NaOH+SO2(足量)=NaHSO3(注:反应物的量的不同产物也不同)
(59)2NaOH+SiO2=Na2SiO3+H2O
(60)2NaOH+Al2O3=2NaAlO2+H2O
(61) 2Al+Fe2O3 Al2O3+2Fe
(62)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63)Al2O3+2NaOH+3H2O=2Na[Al(OH)4]
(64)2Al+6HCl=2AlCl3+3H2↑
(65)2Al+3H2SO4=Al2(SO4)3+3H2↑
(66)2Al+2NaOH+6H2O=2Na[Al(OH)4]+3H2↑Na[Al(OH)4]即NaAlO2所以此反应也可以写成: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
(67)Si+2NaOH+H2O=Na2SiO3+2H2↑
(68)8HNO3(稀)+3Cu=3Cu (NO3)2+2NO↑+4H2O
(69)4HNO3(浓)+ Cu=Cu (NO3)2+2NO2↑+2H2O

4. 高中化学必修一考试必考

i、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 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 (2)生成气体法 (3)氧化还原法 (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 (6)离子交换法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单位 摩尔 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 约为6.02x1023

微粒与物质的量

公式:n=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M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公式:n=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一定 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

公式:n=

标准状况下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B=nB/V nB=CB×V V=nB/CB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⑥ 溶液的配置

(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5、过滤 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胶体的性质:

① 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物理现象。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胶体微粒直径大小恰当,当光照射胶粒上时,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这一现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显地看到由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当光照在比较大或小的颗粒或微粒上则无此现象,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全部吸收的现象,而以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所以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

② 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③ 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胶体具有稳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另外,胶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使其受重力的影响有较大减弱,两者都使其不易聚集,从而使胶体较稳定。

说明:A、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但胶体都是电中性的。胶粒带电的原因:胶体中单个胶粒的体积小,因而胶体中胶粒的表面积大,因而具备吸附能力。有的胶体中的胶粒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而带正电;有的则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胶体的提纯,可采用渗析法来提纯胶体。使分子或离子通过半透膜从胶体里分离出去的操作方法叫渗析法。其原理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和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但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故不能用滤纸提纯胶体。

B、在此要熟悉常见胶体的胶粒所带电性,便于判断和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带正电的胶粒胶体:金属氢氧化物如 、 胶体、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的胶粒胶体: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As2S3胶体、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四、离子反应

1、电离 ( ionization )

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他们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仅如此,酸、碱、盐等在熔融状态下也能电离而导电,于是我们依据这个性质把能够在水溶液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统称为电解质。

2、电离方程式

H2SO4 = 2H+ + SO42- HCl = H+ + Cl- HNO3 = H+ + NO3-

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硝酸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硝酸根离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从电离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那碱还有盐又应怎么来定义呢?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Na2SO4、AgNO3、BaCl2、NaHSO4、NaHCO3

KCl == K + Cl Na2SO4 == 2 Na +SO42―

AgNO3 ==Ag + NO3 BaCl2 == Ba2 + 2Cl

NaHSO4 == Na + H +SO42― NaHCO3 == Na + HCO3

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碳酸是一种弱酸,弱酸的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主要是电离出钠离子还有碳酸氢根离子;而硫酸是强酸,其酸式盐就在水中则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还有硫酸根离子。

[小结]注意:

1、 HCO3-、OH-、SO4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

2、HSO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

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①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②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小结

(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

(4)、溶于水或熔化状态;注意:“或”字

(5)、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

(6)、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4、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的区别:

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的导电都是指本身

5. 高一必修一化学常考的考点有哪些

氧化还原反应作为必修一的重点,必考而且分数比值很高(包括反应方程式,计算)。
离子反应也是重点,但是分值会相对小一些。
计量单位(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质量)
电解质的概念(易错);各种金属的基本性质,尤其是铝的两性,铝三角,涉及定性判断及定量计算;非金属元素的氯,氮,硫及其化合物(这里常涉及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6. 高中化学必修几最重要

必修1、必修2、选修4都很重要,这个对于理科是必修的内容,是基础知识部分,要掌握。
选修2、选修3、选修5可以选考其一,自己根据情况做取舍,最好也都学好。

7. 必修一化学有哪些重点

第一章:金属钠的性质以及涉及到的反应,钠和水的反应要很熟悉、氯气的性质和反应,最重要的是要熟知次氯酸的漂白性。
第二章:物质的分类要知道、重点是胶体的性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原因、酸碱盐的定义、电解方程式、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离子的检验、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实质、什么是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还原反应方程是的配平,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相对强弱、电子转移数目等。
第三章:主要是氮元素的几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工业合成氨气,铵盐得不稳定性,硝酸的强氧化性等。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第四章:铝的两性,氧化铝的两性,氢氧化铝的两性!
本人的意见,仅供参考!

8.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说课时最容易考那节

全复习一遍最好

9. 高中怎么学化学 觉得老师讲得总是一些跟考试无关的 然后又扩展的很宽 我不知道这哪里是重点

我认为题海战术是最直接的办法,在高一高二比较实用,但是到了高三就不大管用了。
总之自己的方法要自己去琢磨,别人毕竟不了解你,很难给你制定出适合你的办法。
老师讲的一定要好好听,因为到了高三,考点很乱很杂特别是选择题。
从高考中我看出高中化学的考点有这些:化学周期律,物质的性质(专指化学《必修一二》),化学反应原理(如焓变,反应平衡等)这里是重点也是难点,有机化学方面比较少也比较简单多少回一点就好了

阅读全文

与化学必修一哪里最重要经常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