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学生怎样做到诚信
问题一:中学生怎样在学习上做到诚信 诚实守信做文明学生
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诚实守信的思想品质。诚信的意义和价值并不是别人对你形成的看法,也不在于别人说你是不是个诚信的人,最重要的是:诚信是我们做人的第一要点。做人诚信是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对得起天地良心,这就是诚信的价值。
我听说某校的学生为了评上“三好学生”竟然让父母花钱买礼品送给老师,花钱为自己的孩子买一个“三好学生”。我认为我们如果想获得荣誉,就一定要凭自己的实力来取得,不能用金钱来购买。我们不能消极的等待社会好转,自己本身的努力是很重要的。而在这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别人的一些做法,比如说:有一部美国电影讲述了那里的一个故事:影片中的学生为写一篇论文而绞尽脑汁,父亲见了于心不忍,便在电脑上帮她完成了这篇文章。学校发现后,校长亲自与学生谈话,非常严厉地批评她,并警告,只要有第二次,立即开除,因为这是学校的制度。这部影片渗透了西方人生活中的诚信意识,就是这样从小训练出来的。假如诚信的行为得不到鼓励和表彰,不诚信的行为也不受到谴责和制裁,谁诚信谁就吃亏,不诚信反而得益多多,诚信的风气是永远推广不了的。我们应该通过开展诚实守信活动,让更多的人体会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做诚实守信的人吧!
问题二:青少年如何做到诚信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即言行与内心一致,说话算话,言而有信。他是做人之根本,社会之根基。
诚信实人生长河的桨,有了诚信,人生的航船才能安全行驶,到达理想的彼岸。
信任从何而来?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信任,但得到别人的信任的前提是对别人诚实守信。简单地说,别人对你的信任来自于你的诚实守信!如果自己诚实守信,你就获得了被人信任的保证书。
要如何做呢?
(1)诚信需要智慧。“讲实话”要区分场合,实话要讲,但是得考虑表达的方式,不能不尊重别人。诚实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得把整个真相讲出来。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当我们知道说真相会伤害别人的感情时,真诚、善意的掩饰更能显示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2)诚信需要勇气。坚持诚信,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坚持诚信,锭特殊时刻还需要特别的勇气。
(如果是政治题目,这个绝对好!对你的做人也会有极大的帮助。)
问题三: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中学生 听从家长和老师的话,不辜负家长和老师的希望,做事说话言于一表,当好一代党的接班人。
问题四:中学生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到诚信?一点一点的回答!帮帮忙,很急!谢谢! 40分 在哪些方面?大道理上面总结的不少了,我就分分类吧。
无非就是家庭、学校、社会。
家订里面讲诚信,就是不要对父母长辈、兄弟姐妹欺瞒。
学校里面讲诚信,就是对老师和同学要真诚相待,对待自己的学习不要弄虚作假,包括考试不能作弊或帮其他人作弊等。
社会里面讲诚信,也分做人和做事,做人方面讲诚信是立足之本,做事要光明磊落、言出必践等。
问题五:学生怎样做到诚信 诚信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优良品质。学生作为学知识、讲文明的有素质的群体(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应当做出表率。
可是,现实很无赖,让人很无奈。人不是圣人,不能把任何事都想得很周到,做得很完美。就我认为我们还是应当尽量做到诚信!怎么做到诚信?下面一些愚见,仅供参考:
1,不要夸海口,允诺自己很难或根本办不到的事;(就学生而言,一些原则性问题,如同学求你帮他作弊,就不要随口应承)
2,不要为了眼前的一点小利益,就去欺骗、背叛、甚至中伤别的无辜的人;(不要为了多要点零花钱去欺骗父母,对于学生,这点很重要)
3,不要刻意地去迎合某人,乱拍马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便没有谈论诚信的资格)
4,不是一切欺骗都是错的,都是违背诚信的,有时候一句谎言能挽救一条命,所以不要将自己“公式化”;
・・・・・・・・・・・・・・・・・・・・・・・
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呵呵・・・・・・。其实人短暂的一生,做不了那么多事,我们用尽一生也只是在学学如何做人,回首来时路,能不为自己留下的足迹感到羞愧,不枉此生矣!即便会吃亏,为自己,我们也应当做到诚信!
问题六: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诚实 诚实是商人的招牌。诚实是信任的前提。诚实会使人真诚,不做假。诚实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品行,诚实人们品行的基本,诚实的人,收获的是别人的信任。
问题七: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争做“诚信公民”? 40分 ?①诚信守则。一、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二、坚持实事求是。三、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我们应站在多数人利益的一边。四、在情与法的冲突中,我们应站在法律的一边。②诚信的智慧。一方面,应当悟守诚实的品德;另一方面,又要懂得尊重隐私是待人坦诚的前提,是维持良好关系、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当两者发生冲突时,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善意的谎言”不违背诚实的道德。但是在锭定的交往情境中,说些“善意的谎言”,以维护对方的利益,这从根本上说并不违背诚实的原则。总之,诚信的核心是善。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只要我们理解诚信原则、与人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我们就能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
问题八:如何对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追求诚信。诚信之风朴实憨厚、历史悠久。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人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不时侵蚀着洁净的校园,对学生的成长及教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诚信已成为广大学生急需学习的课程。诚信象三月的春天,把金秋的期望灌入复苏的泥土,它是用一串珍珠串连起来的人格,有效的维护着我们做人的尊严。中学生是民族的未来,中国的希望,要让他们“追求真理做真人,涵养他们一片向真之心。”《中小学生守则》第九条指出“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那么又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诚实,不说谎话,信守承诺呢?我们认为要做到四个到位。(一)为人师表,垂范到位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诚信,教师必须是诚信的典范,要做到以诚育人、以诚待人、以诚服人,逐步确立诚信意识和行为的形成。教师的一言一行要处处讲究“诚信”,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作好诚信的表率和楷模。对待学生,教师要做他们的长者,理解他们的苦衷,同情他们的处境,宽容他们的过失,保护他们的天性,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在与家长交流沟通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把微笑留给家长、用真诚对待家长、用爱心打动家长,还要自我约束,明礼诚信,言出必行,取信于家长,不请家长办私事,不搞有偿家教等。记得我校有位教师讲述她去学生家里家访的事,当时她临时有事,但又告诉了学生要到她家,在犹豫之后这位教师最终做出选择,照常家访。在学生的门口她听到了这样对话,“老师一直教育我们要诚信,她说今天来就一定会来的,你们看,她不是来了嘛。”她的母亲还不住地说:“还是园园说得对,老师就是老师,说话算数。”由此可见老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啊!身为教育者的我们又怎能去伤害学生纯真的心呢?家访的事例也让我们更坚定了教师成为学生诚信的典范教育的重要性。(二)、立足课堂,引导到位要把课堂建设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地方,就要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教师要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把德育工作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德育课程和文科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寓诚信人物、事件于课堂教学之中。如“狼来了”这个故事学生都很熟悉的,故事中的小男孩两次撒谎骗人,失去了别人对他的信任,才导致了最终被狼吃掉的可悲下场。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让学生懂得:一个不具备诚信的人,最终只会害了自己。诚信是无价的!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的讨论。理科教学要在体现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精神的基础上,融入诚信精神。如考试不仅要认真作答,要诚实,倡导“诚信从我做起,坚决杜绝考试中的作弊行为”。教师要结合教学环节培养诚信品质,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教书和育诚的统一,最终完成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都要充分体现教书育人,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进而发挥学校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教化、示范、辐射作用。 (三)、联系家庭,教育到位学生诚心思想的形成,不仅需要学校教育,更要优化家庭环境,使其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影响连贯一致,在家庭里,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以,必须与家庭取得密切联系......>>
问题九:如何做一名诚实守信的中学生 如何当一个合格的中学生\r\n 六年的时光匆匆地过去了,大家都已经上了自己理想的中学。踏进了中学的大门我们就正式成为了一个中学生了,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做一个德、智、体、美、诚全面发展的合格中学生。\r\n 德是我们一生中时时刻刻都必须重视的。只有拥有优秀的思想品德我们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告诉我们应该热爱祖国并为理想而奋斗,郁达夫体谅父母的品质告诉了我们体贴父母与孝顺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告诉了我们助人为乐之本除此之外,我们还更应该诚实守信,宽宏大量。\r\n 智慧也是必须要有的,我们应该学会用自己的智慧攻克人生遇到的难题。在学习上也一样,我们应该上课时专心听讲,认真学习,用知识来填满自己智慧的仓库。我们也应该善于开动自己的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会慢慢的积累知识,学习才会更优秀。\r\n 有了德和智还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中学生我们还必须拥有健健康康的身体,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健健康康的好身体,我们才能去做我们想做,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我要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做好眼动操,好好地爱护自己的眼睛,让整个身体素质都合格。\r\n 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在美的方面也很重要,美并不代表你的外貌是多么的美丽漂亮,而是代表你的心灵是美丽的、纯洁的。美也是有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r\n 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在诚实的方面也很重要。必须不骗人,只有不骗人别人才会信任你,才会放心把事情交给你。\r\n 我相信做到了这些我和大家一定当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2. 如何开展考生诚信教育
导语:我们的教育中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最重要的是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那么又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诚实,不说谎话呢?
一、教师,诚信教育的中流砥柱。
“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谓之‘师范’”,此谓为师之根本。其中“行为人范”更是蕴涵“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老师的思想行为,很大程度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以教师的诚信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才能把诚实守信教育落到实处。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人格魅力是新世纪德育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素质。苏联政治家、教育家加里宁曾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教师的模范作用体现在很多方面,是全方位的,尤其是一些细节的东西,往往在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一名教师说话不算数,不讲信用,那么他的学生就不能信任他,他就难以培养出合格的诚信道德公民。教师要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做好表率。只有这样,才不会失信于学生,才能在学生心目中形成榜样人格。人格力量是无穷的,是主动、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育资源,教师以身作则、言教与身教相结合,一定能带领出一批具有诚信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教师作为诚信教育的中流砥柱,责任重大,面临更新的挑战,任重道远,在教育的第一线,更要加强“学习型社会”的观念,在不断扩充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结合,做一个高素质、高品格的现代教师。
二、学生,诚信教育成败的主体。
作为被教育者的中学生,无疑,是开展诚心教育的关键。我们应该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不能“揠苗助长”,更不能听之任之,让其性格自由发展。
(一)、渗透认知,培养诚信理念。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文明习惯,前提是“知”,课堂是渗透诚信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可以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诚信理念,让学生“知”诚信的重要性及丢失诚信的危害性。一个人如果丢失“诚信”,将寸步难行、众叛亲离,最后是走投无路;如果政府缺少诚信,政府就没有凝聚力而只是图有虚名的空壳;媒体如果缺少信用,人们就不会相信媒体而失去存在的基础;而作为学生,就应该从出勤、听课、做作业、值日、劳动等具体事情做起,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达到校内校外一个样,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
(二)、形成系列,规范诚信行为。诚信教育应当艺术化。一是通过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良的伦理道德,吸纳国外进步的'道德准则、道德规范,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对学生广泛深入地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让学生的举止文明;二是案例式施教,列举正反实例教育学生,既注意大力宣传诚信方面的各种典型,反复说明诚信是做人、立业、安身立命的基本准则。同时应认真剖析欺诈的若干实例,深入剖析其危害,让假冒伪劣、冒名顶替、不讲信用等劣迹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遗臭人世。
(三)、树立典型,激发诚信情感。学生诚信教育的形成是知识和情意结合发展的过程,在“知”的基础上生“情”,行为教育必须与情感教育结合,才能把学生的行为转化为内在的品性,从而达到“知”“情”统一,否则,这种诚信教育是机械的、被动的、不持久的。中学生正处于心理与行为共同发展的关键期,对生活有新奇感,对老师怀有崇敬感,诚信习惯容易养成,可塑性强。正确地引导、帮助让其对诚信行为意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因而把诚信知识内化为诚信情感,从“知诚信”到“要诚信”。
(四)、注重持久,养成诚信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诚信品格的形成,必须要通过长期不懈的习惯养成教育来落实。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其行为的短暂性和易改变性,往往出现“虎头蛇尾”的不理想状态,因此,外界意识和行为的强化作用极其重要。在加强青少年的诚信教育中,始终一以贯之,加强诚信意识教育的反复性,注重诚信行为的持久性,使诚信行为意识变成一种诚信行为习惯。
(五)、注重诚信教育的渗透性。诚信教育必须溶入学校德育中去,成为学校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德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诚信教育必须渗透到这一工程的各个层面和环节中去。比如学校可以通过精心组织的主题道德教育活动推进道德诚信教育,让学生在重大事件、重要纪念日、班队主题会等活动中,寻觅诚信的足音,呼唤诚信的主题,感受诚信的力量。学校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德育,并渗透诚信教育内容。
三、环境,诚信教育不可忽视的依托。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仅仅是对中学生,环境对每一个人的影响都是深远的!环境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等等。
(一)、实施“诚信”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庭是孩子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是诚信教育的启蒙学校,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既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子女的终身教师。家长在孩子的诚信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不单是经常性的诚信理念教育,更重要的是父母的身教示范作用。而有的家长却帮孩子撒谎,学生交上来的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等有的就是出自父母之手,他们还常对孩子“谆谆教诲”:“社会复杂啊!老实人要吃亏的!”“世道复杂,人要圆滑,撒点谎很重要”等等。那么孩子就会形成不良的诚信道德。生活中确有诚信者受屈、狡诈者获利的事情,但那不是主流,家长应正确引导孩子,担当起对子女进行诚信教育的最佳指导教师的责任,让子女从小就把诚信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加以督促,从而让学校的诚信教育有一定的观念基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
(二)、实施“诚信”教育,必须净化校园环境。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更易于为青少年所接受,如果学校“诚信”教育卓有成效,将会对学生的一生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应造就一种“人人讲诚信、处处有诚信”的氛围,培养学生“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道德规范,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诚信”,受到“诚信”的感染,摈弃和远离虚伪与欺诈,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讲求信用。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所受的诚信教育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他将来的人生走向,所以,好的校园环境不仅仅是一个学校办学好坏的硬性指标,更关系到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后给社会带来的效应。
(三)、实施“诚信”教育,重视社会风尚对学生的影响。
社会道德氛围对学生们的影响向来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学生思想的单纯性和好奇心决定着他们的接受程度,由这一问题所导致的性格变异,将直接作用于他们的人生。尤其是对社会产生浓厚的认知兴趣的中学生,在性格塑造和道德养成上,外部社会的影响力很可能就超过了内部教育的促进力。现今社会,随着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存在很多超出青少年心理抵制的诱惑,加上青少年思想处在一个即将成熟而未成熟的过渡期,有自己的判断,但是,很多判断都是需要引导的。稍有不慎,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家长、教师及一切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社会影响的分析与引导,不停断地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教育。
3.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例如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头号“杀手”CO,在初中课本中都做过初步和系统地学习。在讲授该节内容时,给学生讲清的CO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观看有关CO毒性电影、录像等及有关中毒后如何处理。给学生讲清其形成过程及危害,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2、在化学试验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试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一方面,我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我通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境污染活动调查,组织学生到附近小河、铁矿选矿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及污水和蒸馏水的ph值。另一方面,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身实地的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在做有毒性气体(如SO2等CO)放出的试验时,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对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也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4. 学校如何开展诚信教育
导语: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它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公共义务。社会要建立诚信体系,必须从教育抓起。
一、言传身教,形成诚信导向
在教师的教育工作中,特别是德育工作中,要有意思的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一是利用班、队会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队会,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诚信"?怎样做才算是讲诚信。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人季布"一诺千金、守濂守信"的故事,还可以讲近代名人的诚信故事,如"恪守信用的周恩来、诚实的列宁"等故事,以及一些有关诚信的寓言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向诚信人物模仿。二是利用黑板报、标语等营造诚信的环境,可以书写一些名人格言,如:"自以为最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二、立足课堂,充分利用学科特点
诚信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它需要有源于内心深处的感动。教师要把课堂建设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基地,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时机,结合教学内容,把德育工作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整合,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的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寓诚信人物、事件于课堂教学中。
例如《狼来了》这个故事学生都很熟悉,故事中的小男孩两次说谎骗人,失去了别人对他的信任,才导致了最终被狼吃掉的悲剧下场。在教学《论语十则》中时,让学生诵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句,并结合实际,教会学生明白实事求是的重要,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在教学《信客》时,根据信客形象的分析,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对"诚信"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诚信教育是以信任为基础的,只有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和尊重,诚信教育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要注意创建平等互相信任的新型课堂关系,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于置疑,达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实现师生的真诚合作。
三、结合相关制度,促进诚信行为的形成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诚信教育的承担主体和教育主体。因此,学校应该制定出相关制度来促进学生诚信行为。
(1)相关奖惩制度
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出现的不诚信行为,给予一定程度的处罚,教育他们明白不诚信行为给别人所造成的危害,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对学生出现的'诚信行为,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促进更多诚信行为的产生。
(2)规范学习行为
学生的诚信行为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表现,通过规范学习行为,一方面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可以将其作为诚信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强学习过程中的诚信教育。如: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作业管理,要求学生不要抄袭他人作业,考试不作弊等行为的教育与处理,从而有效地形成不利于舞弊的环境,为学生诚信行为的养成提供保证。
(3)建立科学评价制度
在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前提下,给学生的诚信度进行量化评估,采用学生自评、班级互评、家长签评、学校总评等方式,促使学生养成诚信处事的优良品质。
四、家校结合、促使教育
学生诚信思想的形成,不仅需要学校的教育,更要优化家庭环境,使其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影响连贯一致。在家庭里,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以,教师必须与家庭取得联系,携手合作,教育到位。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开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掌握学生情况。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不出现不诚信的行为,教师只有和家长相互联系配合才能掌握学生真正情况,及时帮学生改掉坏毛病。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杜绝学生的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学生才能壮壮成长。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父母在行为方面也应起到示范作用。
五、面向社会,促使教育
社会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社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如:组织学生清扫街道、福利院送爱心、植爱心树等活动,陶冶学生奉献的诚信精神。使学生在家是好孩子,在校是好学生,在社会是好公民。
5. 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业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指出:“结合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化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就是说明,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目前中学化学教学中却普遍存在“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德育教育”的现象。在化学课堂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会使化学课堂活起来,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达到智育和德育双赢的效果,下面我结合教材和教学实际谈点自己的看法: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德育教育的最好素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育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的自身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言语表达、仪表都在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的每一堂课老师教师用自己的人格来熏陶学生的场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引导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个性。二、按照《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在现实的化学教科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化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分子、原子、离子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搞清概念的基础上树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物质的可分与在某一层次的不可分组成了无穷变化的化学世界。在讲授物质的分解与化合、氧化与还原、阴离子与阳离子、溶解与结晶等概念时,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去阐述。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时,阐明这一规律,正好验证了哲学上物质永恒不变的规律。通过硫酸的由于浓度不同而性质不同等内容,使学生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总之,只要细心地去挖掘教材内容,就可以将辩证唯物主义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三、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人们对自己的民族及其文化、优良传统的热爱之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化学教材中,介绍中国是世界上对化学工艺发明和使用最早的国家之一,许多发明创造对推进世界文明和科学技术是有卓越贡献的,造纸术是我国的古代发明之一,我国的造纸工业很发达时,欧洲还在用羊皮作书写材料。黑火药的发明和运用,是一种工业的也是经济的进步,不仅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充实了化学理论。此外,1965年我国成功地合成了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目前我国的纳米技术也走在世界的前列等。实践证明,化学教学中,爱国主义有机插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四、结合化学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品质目前的学生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怕吃苦,学习上不努力,承受能力都比较差。对于这种现象,结合化学教材中一些化学家的奋斗史,开设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品质。例如: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出生在工,出生在英格兰北部一个穷乡僻壤,父亲是一位织布工人,母亲生了6个小孩,有3个因贫穷而夭折。道尔顿读完小学就因贫穷而辍学,但是他酷爱读书,在干完农活空隙还坚持自学,后来在教学中担任助理教师。工作之余发愤读书。在学校的12年,他读的书比他以后50年的还多,也为他后来的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目前学生学习惰性的情况,有效的学习一下化学家们的奋斗史,激发他们的斗志,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学习。五、在化学教学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恶化以及自然灾害和社会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解决环境问题从化学教学入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初中的教材中,《空气》、《水》、《燃料与热量》以及《化学与生活》等许多章节都涉及到环境保护,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初中化学教材第七章“燃料燃烧时对环境的影响”一节中,汽车排放的尾气造成空气污染,使人患呼吸道疾病;煤燃烧形成酸雨,使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河流中生物大量死亡,以及对建筑物腐蚀,又如《化学与生活》中涉及到的“白色污染”,实际是聚乙烯制成的塑料袋,使用量大而且难分解。在教学中,通过大量图书的对比,让学生懂得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教育学生从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饭盒,使用布袋来代替塑料袋,不践踏小草等,做好带头和宣传作用,带动整个家庭甚至社会共同关注环境问题。总之,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的德育教育素材,只要我们仔细地挖掘,将德育教育与化学教育有机地
6.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的开展德育教育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德育教育的最好素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育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的自身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言语表达、仪表都在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的每一堂课老师教师用自己的人格来熏陶学生的场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引导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个性。
二、按照《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在现实的化学教科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化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分子、原子、离子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搞清概念的基础上树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物质的可分与在某一层次的不可分组成了无穷变化的化学世界。在讲授物质的分解与化合、氧化与还原、阴离子与阳离子、溶解与结晶等概念时,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去阐述。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时,阐明这一规律,正好验证了哲学上物质永恒不变的规律。通过硫酸的由于浓度不同而性质不同等内容,使学生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总之,只要细心地去挖掘教材内容,就可以将辩证唯物主义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
三、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人们对自己的民族及其文化、优良传统的热爱之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化学教材中,介绍中国是世界上对化学工艺发明和使用最早的国家之一,许多发明创造对推进世界文明和科学技术是有卓越贡献的,造纸术是我国的古代发明之一,我国的造纸工业很发达时,欧洲还在用羊皮作书写材料。黑火药的发明和运用,是一种工业的也是经济的进步,不仅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充实了化学理论。此外,1965年我国成功地合成了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目前我国的纳米技术也走在世界的前列等。实践证明,化学教学中,爱国主义有机插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刻苦的意志品质。
四、结合化学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品质
目前的学生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怕吃苦,学习上不努力,承受能力都比较差。对于这种现象,结合化学教材中一些化学家的奋斗史,开设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品质。例如: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出生在工,出生在英格兰北部一个穷乡僻壤,父亲是一位织布工人,母亲生了6个小孩,有3个因贫穷而夭折。道尔顿读完小学就因贫穷而辍学,但是他酷爱读书,在干完农活空隙还坚持自学,后来在教学中担任助理教师。工作之余发愤读书。在学校的12年,他读的书比他以后50年的还多,也为他后来的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目前学生学习惰性的情况,有效的学习一下化学家们的奋斗史,激发他们的斗志,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学习。
7. 怎样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追求诚信。诚信之风朴实憨厚、历史悠久。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人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不时侵蚀着洁净的校园,对学生的成长及教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诚信已成为广大学生急需学习的课程。诚信象三月的春天,把金秋的期望灌入复苏的泥土,它是用一串珍珠串连起来的人格,有效的维护着我们做人的尊严。中学生是民族的未来,中国的希望,要让他们“追求真理做真人,涵养他们一片向真之心。”《中小学生守则》第九条指出“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那么又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诚实,不说谎话,信守承诺呢?我们认为要做到四个到位。(一)为人师表,垂范到位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诚信,教师必须是诚信的典范,要做到以诚育人、以诚待人、以诚服人,逐步确立诚信意识和行为的形成。教师的一言一行要处处讲究“诚信”,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作好诚信的表率和楷模。对待学生,教师要做他们的长者,理解他们的苦衷,同情他们的处境,宽容他们的过失,保护他们的天性,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在与家长交流沟通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把微笑留给家长、用真诚对待家长、用爱心打动家长,还要自我约束,明礼诚信,言出必行,取信于家长,不请家长办私事,不搞有偿家教等。记得我校有位教师讲述她去学生家里家访的事,当时她临时有事,但又告诉了学生要到她家,在犹豫之后这位教师最终做出选择,照常家访。在学生的门口她听到了这样对话,“老师一直教育我们要诚信,她说今天来就一定会来的,你们看,她不是来了嘛。”她的母亲还不住地说:“还是园园说得对,老师就是老师,说话算数。”由此可见老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啊!身为教育者的我们又怎能去伤害学生纯真的心呢?家访的事例也让我们更坚定了教师成为学生诚信的典范教育的重要性。(二)、立足课堂,引导到位要把课堂建设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地方,就要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教师要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把德育工作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德育课程和文科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寓诚信人物、事件于课堂教学之中。如“狼来了”这个故事学生都很熟悉的,故事中的小男孩两次撒谎骗人,失去了别人对他的信任,才导致了最终被狼吃掉的可悲下场。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让学生懂得:一个不具备诚信的人,最终只会害了自己。诚信是无价的!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的讨论。理科教学要在体现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精神的基础上,融入诚信精神。如考试不仅要认真作答,要诚实,倡导“诚信从我做起,坚决杜绝考试中的作弊行为”。教师要结合教学环节培养诚信品质,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教书和育诚的统一,最终完成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都要充分体现教书育人,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进而发挥学校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教化、示范、辐射作用。 (三)、联系家庭,教育到位学生诚心思想的形成,不仅需要学校教育,更要优化家庭环境,使其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影响连贯一致,在家庭里,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以,必须与家庭取得密切联系,携手合作,教育到位。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开家长会、办家长学校,发放学校家庭联系卡,家长开放日。学生常会有一些撒谎等现象,只有和家长相互联系配合才能改掉坏毛病。我班有一位学生,突然口袋里十分有钱,大手大脚乱花,同学们反映情况后,我耐心询问“钱从哪来的?”他脸通红的告诉我,是远在桂林的舅舅给了一百元钱。我联络上他妈妈,了解到他舅舅根本没回来,再进一步和他谈心,与他妈妈一起耐心教育,最后孩子承认了错误,是从家里拿了钱。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杜绝他们的坏习惯,才能茁壮健康成长。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但有些父母的不良行为,却影响了孩子幼小的心。有些家长十分专制,对孩子的爱、温暖方面显得欠缺,不允许孩子反对自己的意见,比如孩子没考到家长要求的九十五分,为了避免回家挨打,不由自主的撒谎;也有些家长是溺爱型的,对孩子行为基本没有要求,也没有控制,只有赞许,没有批评。像我班一位同学经常偷拿别人钱物,经过家访,旁问得知,他从小拿了别人家东西,父母不仅不批评,反而夸他能干,久而久之,养成了好拿别人钱财的毛病,通过和家长诚恳的交谈取得了默契,共同努力下,孩子也慢慢改正了缺点。的确,学校与家庭密不可分,只有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达到诚新教育的目的。(四)、面向社会,实践到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军事训练、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实践第一的观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在开展以“新世纪我能行”、“我当一天的家”为主题的体验活动,可以培养其诚信意识;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清扫街道,到福利院献爱心、植爱心树的活动,可以使他们的身心在奉献中得以陶冶。通过组织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走出校门为社会服务,当学生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承认的同时,极大的培养了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同时教师还要教育学生不仅在家里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社会也要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我们学校地处弥河镇中心位置,学校的周围有许多的商店。针对这个特点,学生们开展了有关的调查活动。他们到商店里去调查“诚信与单位经营成败的关系”,了解到许多单位和商家取得成功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产品有信誉,售后服务有信誉,学生在调查中体验到诚信的重要作为一名学生学会诚信,坚守诚信,对其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开展诚信教育,弘扬诚信美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而且能够有力地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诚信待人的校园环境,教育学生以诚信为本,以诚信为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8.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充分挖掘教材的社会功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学不断为人类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化学与交通、通讯、能源、材料以及其他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尽情领略化学带给人们的便捷与舒适的同时,增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同时,应该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灾难。教学中,我们也要毫不回避地向学生说明,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的考虑欠缺,人类正面临着如环境污染、温室效应、人口膨胀、能源枯竭等严重的威胁。让学生理解这些总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化学本身造成的,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依靠化学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
9.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诚信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教师必须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只有严于律己在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自己讲的学生才容易接受,才能照着去做。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致,即使说的天花乱坠,学生也不会心悦诚服,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也不会踏踏实实的做。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校教育有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容易纸上谈兵,而且当今社会影响日益增大,市场、社会价值取向与学校诚信教育产生反差,学生容易产生困惑,接触社会少,学生不了解民情、国情,适应能力差;所以让学生动手各处搜集诚信名言、格言,寻找有关实物图片,举办专题展览会,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布置学生观看有关电视节目,看前做准备性谈话,看后组织讨论,谈观后感。指导学生行为实践,促使他们知、行有机的统一。
教师课堂上,要克服单纯传授的陈旧观念,积极挖掘教材中道德因素,引导到位。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司马光的故事,教师告诉学生“做人要诚实,不隐瞒错误。”文中的大文学家司马光年老时让人卖一匹病马,他反复叮嘱卖马人,一定要如实告诉别人马有病。司马光一生坚持说真话,成为受人尊敬的政治家。学生要学做正直人,养成良好品质,树立诚信观念,明辨是非。明白人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承认错误,人为掩盖错误,是一种坏习惯,沾染上这种毛病,不仅影响个人进步,还会酿成大错。教师必须对学生引导到位,因为现实生活中,正义与邪恶同在,丑恶与善良并存。可谓“真理是太阳,歪曲理沦是黑云,教师要吹掉黑云,那真理就自然给学生看见了。”
总之,诚信思想是为人准则,在平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践行诚信思想,让我们这个世界充满可靠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意融入更多的诚信思想,这是所有小学语文老师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只要在教学中融入诚信思想,才能把学生们培养成一个具有爱心、讲诚信的人。
10. 如何在化学课堂中渗透德育
如何在化学课堂中渗透德育
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应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教育加强渗透。当前人们常常探讨教书育人,实则指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加强,让学生各方面素质都可以获得发展,成为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育人的实质就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因此,不仅要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化学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更应是传播文化,化学老师在教学过程里应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断渗透人文教育,将知识、能力、人文相结合,为社会的发展输送不同能力的合格型人才。
一 人文教育的含义
人文教育是指在人文精神的感染下,通过人文学科为基准实施的教育;人文教育的宗旨是为了提升学生在人文方面精神、文化方面的素养。人文教育指在人文学科的范畴里执行,传统意义上的人文教育指通过学科的形式存在。人文教育具备了以下特点:(1)人文教育不再是古典人文主义时期对精英教育的意义,也不只是通过古典教育的内容作为价值取向;(2)人文教育培养的是完整的人;(3)人文教育应积极开发人的左脑、右脑。
二 初中化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现状
长久以来,受到只注重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影响,初中化学教学长期以来都是将知识教学当作教学重心。由于教学目标的偏差,初中化学教学较少涵盖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教育被不断淡化,具体体现为教学内容过于重视逻辑性、系统化及网络化的化学知识结构设定,将学生对社会、生活乃至就业方面的化学素质需求过于忽略,也对化学在科技研究乃至社会应用层面上的问题过于忽略。在教学过程里,局限于加强掌握化学知识、解题技能的理性思维训练,忽略了人们在情感、心愿等方面非理性因素的需求及发展。在教学方法上,推崇理性,追寻规范化、统一化,忽略学生获得个性解放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每天虽然都处在丰富的化学世界中,但是欠缺通过已掌握的知识对周围相关现象及问题处理的能力。老师始终将教给学生化学知识当作自身唯一的教学目标,学生如果没有掌握好知识,老师就会有挫败感。可当前倡导的是令所有人都发展的教育,而非经营式教育。化学教育承担的是令所有人都具备化学素养的责任。学生也应具有一定的化学素养,这也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所以,化学教学应将精力放在化学基本知识及和化学相关的人文教育方面,而非对学生而言较难的专业问题方面。
三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
1.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化学美的育人功能
审美教育是人们在人文素质方面不可欠缺的构成部分,美育不但可以提升素质、陶冶情操,并且有利于智力的开发,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活动,对加快学生整体发展具有无法取代的作用。化学美属于科学美,化学在展现物质内部丰富的运动方式和规律时,体现了化学范畴中具备的丰富的美育素材,所以,具有特殊的美学意义。
2.透过化学科学研究实验,养成学生求真务实的人文精神
初中教学的人文精神中心思想为让学生全面发展,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建立科学素养的同时,培养其具备积极、向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要依据,在这一过程里,不但是探索化学知识的过程,还是令学生了解科学家如何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感受科学研究所经受的困苦,养成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勇敢探索、坚毅的科学品质以及求真务实的人文精神。
3.充分探寻化学哲理,培养学生坚强的奋斗精神及毅力
在以往的化学教学中,老师会竭尽所能地运用化学史及科学家的奋斗过程、人格魅力来激发学生,让学生对学习勇敢追求,为事业勇于奉献,从而感受人文教育。在教学过程里,应将传授知识及德育的最佳结合点确定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渗透。化学中富含的哲理,一线老师应积极开发这些资源。
4.大量实施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懂得如何合作是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化学大纲中的新要求。由于经济的不断提高,知识的不断进步,国家间的经济、科技往来的不断扩大,人们相互间的合作和交流也十分频繁,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生活方式会对人际往来、生活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只有具备合作精神、和睦相处的品质,才可以在当前时代站稳脚跟。学生在实验中,需要进行分工合作,一定要具备团结互助的精神,才可以将实验的任务完成。
四 结束语
要建立具有现代化、高品质的社会主义人才,只加强学术能力是不够的,人文精神的渗透是不可欠缺的。老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应有效地运用当前的教材,有计划地将人文因素渗透进去,为社会提供更全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