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哪些维度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哪些维度

发布时间:2022-12-28 16:30:30

A. 化学核心素养五个维度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化学核心素养五个维度是在高中提出的。根据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动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动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动。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动。

B. 浅析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论文

摘要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学科育人功能,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策略可以从规范使用化学语言、树立化学基本观念、培养化学学习能力、重视化学实验能力、培养化学价值观念几方面入手, 引导学生用微观的视角看待物质结构和变化、用特定的语言进行表达、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知识, 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Abstract:

Application of the ecational function in chemistry teach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accomplishments is the requirement of quality—oriented ecation, which is signifi cant in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Teacher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iff erence between chemistry and the other subjects and adopt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their core accomplishments: normalizing the language of chemistry, establishing the basic concepts, cultivating the learning ability, emphasizing their experimenting ability and fostering their chemistry idea of values。 Meanwhile,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view the structure and change of substance from the micro—angle, to express in a specifi c language, and to explore knowledge through experimenting methods so that students' chemistry core accomplishments can be strengthened in a well—rounded way。

Keyword: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core accomplishment; teaching strategy;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就应积极改变以应试教学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之一, 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教师应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 积极利用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结合沪教版初中化学第七章中“常见的碱”这一教学实践, 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深入探索。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是通过训练和实践锻炼而获得的能力和技能,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是通过化学学习表现出来的具有学科特性的综合品质, 其核心素养内涵包含三个方面:知识、能力与价值观 (见图1) 。

初中阶段, 虽然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只占总化学学科知识的较少部分, 但它是学生为学习化学知识而打基础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 学生是否具有独立的化学学习能力、是否正确树立对待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对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

二、化学教学对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要掌握一些化学知识和能力, 它更是知识、能力、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表现形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就要重视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 掌握化学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独特作用。

一是要用微观的视角看待物质结构和变化。

化学是从原子、分子等微观的视角来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要学好化学, 既要让学生从宏观上认识物质及其变化, 又要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化学。由于学生无法观察到物质微粒的运动及其变化, 因此, 老师应当善于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演示物质微粒的反应变化, 让学生建立起微观的概念, 注重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世界。

二是要用特定的语言进行表达。

化学学科具有自身特定的表达语言, 化学符号作为国际通用符号, 既是表示物质结构和化学变化过程的符号, 又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 每个符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精炼的化学语言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 又能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反应现象和反应结果。因此, 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化学语言, 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条件。

三是要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知识。

化学以实验为基础, 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规律,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也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 既要重视化学基本理论教学, 更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验证化学结果, 对学生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 规范使用化学语言

化学语言作为学生认识化学、学习化学知识的基本载体。对于初次接触化学学科的初中学生来说, 要顺利学好化学知识并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从一开始就必须掌握正确、规范的化学语言, 不但能正确读写, 而且要会正确运用。面对内容繁多的化学语言,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求规范、准确、严谨地使用化学语言, 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使用化学语言的习惯。但是, 仍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太注重化学语言的规范运用。例如, 一些教师习惯说“1个氢氧化钠分子中含有1个钠原子”。因为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不存在分子, 这样运用化学语言不够规范、严谨, 如果让学生学习了这样的表达方式, 就会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因此, 化学教师应重点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化学概念、化学名词等进行分析和比较, 为学生理清学习思路;从细小处入手, 来规范学生对化学语言的正确使用, 并加强对学生的检查指导。

(二) 树立化学基本观念

化学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树立科学全面的、化学学科特有的基本观念, 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好基础。

一是培养学生的微观观念。化学学科是从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及变化规律, 只有从微观的角度, 才能发现物质的变化规律和特性, 才能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许多学生感到化学学习困难, 与其没有树立微观的学习观念有重要关系。因此, 让学生建立微观的学习观念, 并注重把微观的观念与宏观观念相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二是建立守恒观念。物质守恒是化学中的重要规律, 也是学生学习化学必备的基本观念, 只有从物质守恒的观念来学习和认识化学, 才能有效解决化学问题。特别是对于许多化学计算问题, 利用物质守恒思想方法就容易解决。守恒的思想方法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法, 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 要培养学生牢固树立物质守恒的思想观念并在学习中做到一以贯之, 并在此基础上把守恒思想方法拓展到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体积守恒、浓度守恒等知识点中。

(三) 培养化学学习能力

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其他学科既有共同之处, 也有其特殊之处。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如常用的学习方法有:比较、类比、分类、分析、归纳、推理等。要提高化学学习能力, 必须重视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掌握正确方法的基础上, 自主来构建化学知识,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至关重要。

例如, 在“常见的碱”这节课的学习中, 为了让学生从宏观、微观、化学语言上认识碱的性质, 可创设如下情境, 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1) 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Na OH和Ca (OH) 2溶液, 再分别滴入几滴Cu SO4溶液, 观察有现象发生。 (2) 在烧杯中放入适量Na OH溶液, 再倒入适量Cu SO4溶液, 然后分析两种溶液中是哪几种离子相互发生了反应?哪些离子没有参与化学反应? (3) 写出情境 (2) 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并说明蓝色絮状沉淀是由哪种离子生成。通过运用情境 (1) 让学生动手进行操作, 从宏观上观察碱与盐反应的性质;情境 (2) 是从微观 (离子) 角度分析碱与盐反应的本质;情境 (3) 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是从化学语言的角度, 掌握碱与盐两种反应的本质特征。这样就能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和“碱溶液+盐溶液→新盐+新碱”这一知识点。

(四) 重视化学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课的实验能力不仅是一种操作技能, 它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形成化学思想方法。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要注重为学生创造实验的条件, 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要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实验流程。

例如, 为了探究“Na OH与CO2能否进行化学反应”, 可设计如下系列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1)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适量Na OH和澄清的石灰水溶液, 再分别通入CO2气体, 来观察实验的现象并分析实验结果。可看到有Na OH的试管中没有明显变化, 无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而有石灰水溶液发生混浊, 说明发生反应; (2) 在试管中放入适量Na2CO3固体, 然后加入适量蒸馏水, 观察溶液变化情况。可以看到Na2CO3固体溶化于水中, 由此推断出在 (1) 的实验中Na OH与CO2发生化学反应可能生成Na2CO3, 但是该物质溶于水, 所以没有明显现象; (3) 检验是否生成Na2CO3。在实验 (1) 中的溶液中滴入适量稀盐酸, 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 通过观察可看到有气体生成说明Na2CO3和HCl反应生成CO2, 由此可证明:“Na OH与CO2能进行化学反应”。

(五) 培养化学价值观念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科学态度和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等世界观、价值观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初中化学教材和课标要求可以看出,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绿色化学思想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因此,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价值观念, 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树立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思想等。例如, 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可以用Na OH与不同浓度的Cu SO4溶液进行反应。教材标明的是能看到生成蓝色Cu (OH) 2沉淀, 但是如果Cu SO4溶液浓度过低, 溶液中就会出现绿色沉淀。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就不能正确分析这个现象。

综上所述,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掌握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教学要求, 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C. 化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你看明白了吗

1、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

2、化学学科思想是指人们在认识化学的活动中所运用科学方法的思想意识, 是对化学的本质、特征、价值的基本认识。如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守恒思想(质量、能量、原子、电荷守恒); 对立统一思想(微观和宏观、量变和质变、定性和定量); 控制变量思想; 一般与特殊、归纳与演绎思想; 验证探究思想; 绿色化学思想; 学以致用思想等等。

D. 让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

美国哈佛大学科沃斯教授提出“教学即研究”的教学思想。她倡导教师要去倾听学习者,并让学习者告诉我们他们的思想,而不是把事物解释给学生听。也就是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做研究,引导学生通过研究进行学习。

从广义的视角来看,教学设计研究不仅倡导教师用研究的方式组织教育教学的有关活动,还应当研究教学的全部要素,不断探寻为什么要研究教学,应该研究什么和教学,怎样进行研究等基本问题的时代答案和自己答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教师确立素养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是提炼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方法和策略。

按照广义教学即研究的方向,从理解国家意志,把握学科结构和尊重认知规律等面出发思考与教学价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对应的,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等基本问题能有效保证,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地生根。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有关创造素质培养的论述中,就使用了核心素养。意思认为,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创造素质的核心素养。教育部在2014年3月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各阶段,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的要求之后,核心素养变成了我国教育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成果井喷之势涌现。2016年9月和2018年1月先后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

相关研究成果中,核心地位是新时期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课程标准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化学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从理论上说,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支持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应该从属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被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包含。然而,有研究表明,化学学科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化学观念与平衡,思想以及物理的学科的物理观念,生物学科的生命观念,都不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中。

其实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对应化学学科特有的观念,元素观、微粒观、结构观、变化观,以及纯属于变化观的定量观、守恒观、平衡观、能量观等化学观念,他们与物理观念,生命观念以及学科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等一起是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在内的科学精神素养的基础。

虽说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但从许多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素来看,其中并不直接包含知识层面的内容,对此,有人质疑,难道知识就不是素养?没有学科知识哪来学科素养?余文森教授则认为,这实际上就是把知识与素养关系问题。因为教育无非是讲已经学过的东西,疑问后所剩下的部分,其中遗忘的是具体知识,剩下的才归属于素养的观念、品格和能力等范畴。

实践表明,学科知识是形成学科素养的载体。学科活动才是形成学科素养的渠道,因为学科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素养的,简单的复制记忆,理解和掌握是不能形成素养的。学科活动意味着对学科知识的加工、消化、吸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内化、转化、升华,但是没有学科知识为载体,无法进行相关的学科活动,更无法内化转化和升华为学科素养。所以,素养为本的科学课堂教学必须有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所组成,而且其中不同的知识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能支持不同类别和不同水平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课程标准将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五个要素和四个水平,正是由于不同知识的教育价值不同所决定的。对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要素,在不同观察者眼中,有着不同的相互关系。吴星教授认为可以表示成1+4的四面体关系。其中,学科探究和创新意识在中心位置,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既有化学学科探究为载体,又是化学学科探究的研究内容和思维视角。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探究形成的的思想方法,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是化学学科探究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维度的重要成果。王后雄教授认为,五个要素分属思维、实践和价值三个不同层面,呈3+1+1的支撑关系。郑长龙教授则以哲学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一般过程为依据,认为五个要素分属实践、认识和应用三个不同阶段,呈1+3+1的递进关系。

其实不管怎样进行观察和分析,同一学科的核心素养要素之间总是呈现互补关系,反映学科教学在核心素养、目标功能与价值等方面的全貌。正如课程标准所描述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要求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的思想和方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从实践层面激励学生勇于创新,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进一步解释了化学学习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将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化学思想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多方面的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化学课程在帮助学生形成未来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总之,只有厘清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以及学科内部核心素养的关系才能正确理解国家意志。准确定位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并用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引领自己的教学行为,保障素养取向学科教学的真正实施。

E.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哪几个方面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

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素养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

F. 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维度是什么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 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G. 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哪些

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 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素养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素养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H.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5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关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5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不同观察者眼中,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5个要素之间有着不同的相互关系。

吴星教授认为可以表示成“1+4”的四面体关系。其中,“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在中心位置;“宏观辩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即以化学科学探究为载体,又是化学科学探究的研究内容和思维视角;“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科学探究形成结论的思维方法;“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是化学科学探究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维度的重要成果。

王后雄教授认为5个要素分属思维、实践和价值三个不同层面,呈“3+1+1”的支撑关系。

郑长龙教授则以哲学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一般过程为依据,认为5个要素分属实践,认识和应用三个不同阶段,呈“1+3+1”的递进关系。

I. 化学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化学的意义和价值是:

1、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

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2、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区域,化学是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的重要支柱。

化学家们运用化学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用化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例如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健康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3、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产生了很多边缘学科,如生物化学、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等等,使得生物、电子、航天、激光、地质、海洋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化学核心素养:

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

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 的观念。

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

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J. 化学学科素养各维度教学策略(一)

本文的内容摘抄于《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一书,作者:王锋

素养纬度一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该素养反映了化学学科的思维本质,要求从宏观视角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并从微观层面揭示物质及其变化本质。

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并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不仅学科素养的整体提升。

初中化学课程素养目标解读:

1、通过观察能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2、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

    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呈现和记载的方式。

    用化学学科特有的语言来表达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等的过程即为化学表征过程。

3、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初步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能从微观视角解释宏观现象。

教学策略:

一、 基于直观形象策略突破微观概念教学

微观概念是达成该素养的载体。

现阶段的学生对化学的认识是感性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化抽象为直观,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变到抽象思维。

1、借助形象性教学语言,善用类比。

在《费曼讲物理》一书中,关于分子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根据文字在脑海中可以呈现出逼真的画面,十足的画面感,有助于加深印象和理解。

2、应用实验感受微观世界的性质。

如苯分子和硅原子图片,氨水扩散,对空气进行压缩等。

在实验前,用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描述实验过程,认真观察并记录现象,实验后引导学生由宏观现象逐步深入,分析其微观实质,而非简单对号入座。应让学生感受证据推理的过程。

3、利用微观模型是微观问题具体化。

微观模型是对微观世界特征的具体化表征,能够很好的反应宏观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

利用模型、图片、动画,先让学生对微观世界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再逐步由感性走向理性,逐步抽象出感性背后的本质规律;然后自己建立相应的分子、原子概念模型,进而建立分子图示、原子图示、原子结构图;最后理解  解离,微观反应过程。

二、结合思维导图思想,让学生逐步树立分类思想

不仅让学生学会判断物质的类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逐步树立分类思想。在思考和解决相关问题时,能从分类的方法入手,进而利用 同类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开展研究,提升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效率。

1、突破物质分类概念的难点,明确各类物质的本质特征。

    如在学生易混淆的“混合物与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与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等,通过寻找概念的关键字、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对比,更换个别必须制造伪命题等方式,突破概念难点,达到真正掌握的目的。

2、明确分类标准,逐步构建分类树形示意图,不断完善分类知识结构。

明确: 同一层次,不同的分类标准则有不同结果

教学中,涉及到相应内容的分类时,都要联系原有分类知识,一定要从最顶层自上而下展开,从“树干”到“次树干”,再到“树枝”,找到新分类知识的逻辑位置,帮助学生将新知建构到已有经验的框架中,让学生形成清楚的知识结构网络。

3、在其他内容的学习及应用中逐步形成分类的思维方法。

如碳单质、金属、酸碱盐等知识,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分类的思维方法,即从物质的分类入手,把 个别物质上升为类别代表物,从类别代表物深入研究某类物质相关的性质及变化,把特殊的内容上升为一般规律,再用一般规律去指导、预测并验证新物质。 从而提升学生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也提升了认识物质的效果。

三、循序渐进地开展化学用语教学,让学生熟练规范地应用化学用语表达相关信息

      化学用语是联系宏观物质与微观世界的桥梁,是学生达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重要手段。

整体规划、循序渐进

        二、三单元是化学用语教学的预备期,需要分散记忆部分元素名称及符号,还需要了解分子、原子、元素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它们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化学用语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五单元是化学用语教学的重点期。

一定要让学生理解符号背后的化学事实及理论依据;明确哪些需要记忆,哪些是按照规则书写;再此基础上通过必要的适当练习,使学生不断巩固和灵活运用化学用语。

在整个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规范书写和使用化学用语。

      第五单元后的内容,是化学用语的应用巩固期,还需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不断强化和巩固。

四、重视培养表征能力,形成“宏观—符号——微观”的表征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  从现实情境入手,观察、分析相关现象和事实,抽象出化学本质并用化学需要进行表征,再进行推理、归纳、建立相关的化学概念或化学模型,最后应用这些化学概念或化学模型解决更多的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自我感悟:

学科素养的落实,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逐渐渗透的过程。我们要通过整体教学规划,将核心素养分散到相应的单元,具体细化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

教师的站位要高,一览全局,做到眼里有人,心中有数。通过一系列的课程下来去逐步渗透,最终达成相应的学科素养。要把心放宽放大,不要焦虑于每一课时达成了什么素养。

阅读全文

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哪些维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68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18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28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6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5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4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4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