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初中化学教师如何做研究

初中化学教师如何做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8 22:26:36

❶ 初中化学教师应具备的实验素养

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对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教师应具备哪些实验素养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初中化学教师应具备的实验素养。

初中化学教师应具备的实验素养

1 丰富的实验基础知识

丰富的实验知识是做好实验的前提。首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了解其中实验的变化情况,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实验内容要求和变化的核心思想,不断提高新课标的实施能力。其次,要深入钻研教材。教师一定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实验背景,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清楚实验仪器、药品及实验细节。尤其是对实验的关键步骤、安全隐患、注意事项等必须了如指掌。

2 正确的实验基本操作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首先,教师的实验操作必须正确、规范、熟练,以起到示范作用。其次要会连接仪器装置。如组装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并会使用打孔器对橡皮塞打孔、对玻璃管进行加工处理等。最后,要会熟练取用化学药品和使用常见仪器。如粉末状或细颗状药品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块状或大颗粒药品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药品的取用:倒放瓶塞握标签,两口紧挨倾斜慢,倒完盖塞原处放;使用测量仪器托盘天平、电子天平前要校零、调整等初始准备;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并有估计值等。

3 熟练的实验方法技能

熟练的实验方法技能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按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对每一操作步骤都要能明确其中的道理,了解它的作用和可能结果。如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而不能充当反应容器(如溶解、稀释等)等。其次要按实验动作规范操作,不得违反操作禁令。如使用研钵研碎固体物质时只能研碎不舂碎等。最后,要善于以精练的语言总结实验方法。如电解水的实验“正氧体小能助燃,负氢体大能燃烧”;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炼迷药,顾及脸”(即: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固定装置→收集气体→验满气体)。

初中化学教师应具备的实验能力

新课标鼓励实验教学创新,因此,教师要在研究化学教材实验的基础上,改进和创新实验方法,不断挖掘贴近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的实验素材,通过反思和研究来改进实验教学。一是可改进具体实验。出于实验安全、操作方便、节约试剂、减少污染的考虑,可改进教材中分别存在现象不明显、污染严重、试剂用量大、操作麻烦的实验。

①增强实验现象的改进研究,如演示实验【实验6―3】倾倒二氧化碳、 【实验7―2】粉尘爆炸实验、探究实验“电解水的实验”等;

②减少污染的实验改进研究,如演示实验【实验2―3】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实验7―1】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实验“分子运动现象”等;

③减少实验结果误差的改进研究,如演示实验【实验2―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等。二是有条件的学校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可研究改进、创新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活动。

①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如【实验11―1】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等;

②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如【实验11―2】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等;

③将传统实验改为开放性设计实验,如探究实验“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能发生反应”,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他的判断;

④将学生实验活动改为探究性实验,如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

⑤根据需要补充实验,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等。三是条件有限的学校,可采取教师演示实验或利用替代品进行实验,研究开展微型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如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饮料瓶和小药瓶)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从日常生活用品中寻找可替代的化学试剂(鸡蛋壳和贝壳代替碳酸钠、食用碱代替碳酸钠)进行实验等。四是结合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可设计适合学生动手操作的课外实验,如除去水壶或热水瓶胆内的水垢;测定当地厂矿排放的酸性或碱性污水、田间地头土壤的pH等。

良好的实验习惯养成

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化学实验素养的“健美”过程,它是化学实验素养内在美的外在表现。良好实验习惯养成,应做到“装置归整齐全”“用具排列有序”“节约蔚然成风”“记录科学规范”,为学生的实验起好示范作用。

一是教师必须养成试剂、仪器使用有条不紊,摆放整齐,仪器、试剂使用后立即复原,实验台整洁干净。

二是要养成正确使用试剂、仪器,重视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配置硫酸溶液时,应注意将浓硫酸缓慢加入蒸馏水中并不断搅拌,以防止浓硫酸溅出而可能导致实验安全问题;废酸、废碱和实验后的残渣、残液或所得化学产品要倒入指定的回收缸内,按照绿色化学原则进行回收、重复使用和再生。

三是要实事求是,认真、细致、严谨,养成诚实记录实验现象、结果,注意有效数字正确使用的习惯。四是要节约水、电、燃料和试剂,实验中的废纸、火柴梗、碎玻璃等不乱扔,更不能投入水槽中,应放入废品桶中等,养成节约、环保的习惯。

科学的实验评价能力

❷ 化学教研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活动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活动方案,一份好的活动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活动方案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教研活动方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教研活动方案1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区化学教师的整体素质逐步提高,一大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较好,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城区中学和部分乡镇中学有一名骨干教师把关,各学校教学水平差距在逐步缩小。但部分学校毕业班与非毕业班教师差距较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表现在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养较低,课堂重复演练、机械记忆过多,学生负担过重。部分教师认识不到位,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对教学的研讨深度不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待强化,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够突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有待加强等。课题研究的能力也有待于投入和提高。课堂上教师的分析归纳意识不够强,学科思想与方法的总结提升能力欠缺,问题设计过度的指向性影响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求异思维,教师教学的开放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仍然存在。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任重道远。

二、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贯彻全区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初中部教学工作计划,本着务实有效的原则,以主题研究、有效解决、整体推进为主要工作策略,以提高教师学科素养为主线,以构建自主有效课堂为突破口,提高教学效益,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目的。以研究有效课堂教学框架为突破口,优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为具体途径,落实三维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提高我区中学化学教学质量。整理相关资料,发现典型案例和骨干教师,发现并整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规律,提出教学改进的建议,用于更好地指导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工作目标:

1.积极贯彻全区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初中部工作计划。

2.体现新理念,突破教学难点,公开课、研究课要起良好导向作用。

3.开展专题研究,使互动式、参与式跟进式教研走向深入。

4.深化课题研究,以课题带动教师培养。

5.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利用好网络教研平台,提高教研效益。

6.完善化学教学指导意见,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框架。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念

加深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强化专业阅读,深刻领会教材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关系,牢记使命,在教学改革及教学质量提高方面有新的突破。

2.体现新理念,突破教学难点

本学期教研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为突破口,通过公开课、研究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努力探索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研究符合教改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公开课、研究课要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要体现新理念,努力探索课改形势下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二是要在教学难点、课型难点上有所突破,探索不同课型的优化教学模式。从短期指标回到人的发展。

3.研究校本研修策略,开展专题研究

本学期继续努力探索校本教研模式,使互动式、参与式教研走近教师。不断转变教研活动方式,努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研氛围,发挥教师群体的作用,重点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教师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学科素养,使互动式、参与跟进式教研走向深入。特别是针对各校青年教师,以核心教研组为依托,开展系列研修活动。

4.深化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以《化学新课程理念转化为优质课堂教学行为的实践探索》为研究课题,跟踪、指导部分学校深化课题研究,通过研究课、案例、教学反思、撰写论文等形式展示研究,并将成功的经验进行实验推广,促进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真正做到以科研促课改,以科研带动教学。

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培养科学素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化学教学要以习惯养成和夯实基础为重点,尊重差异,培养兴趣,注重体验,掌握方法,发展能力,健康发展。要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继续倡导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注意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要重视运用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或问题组)组织教学,使学生体验和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不断熏陶对科学的理解与情感。

6.加强教师队伍与教研网络建设

(1)加强学科组建设。在保持队伍稳定的前提下,加大学习与培养力度,注重学习外地在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开发、教研方式转变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开展参与跟进式教学指导策略研究,对新教师跟踪培养,提高青年教师业务知识功底,使教师知识归纳、规律总结准确到位。对骨干教师以转变教学理念为重点,研究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扎扎实实地提高化学教研质量。

(2)加强站建设,利用好初中化学网上论坛,为教学教研提供良好的信息平台。同时加大教学资源库建设,充实教学案例和视频课例。

(3)充分发挥教研管理职能,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充分发挥省、市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教学评优获奖者的示范作用,讲成绩、讲风格、看贡献,及时总结交流经验,树立团队意识,提高服务意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7.完善化学教学指导意见,构建自主有效课堂教学框架。

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为核心,立足听课指导、课堂观察,完善化学教学指导意见,构建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课型的有效课堂教学框架,形成在教学目标指引下的立体型教学操作模式,从中总结经验,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学特色。

四、主要活动安排(第一学期)

九月

1.初中化学青年教师核心教研组课堂教学研讨会

2.参与跟进式教学指导运行

十月

1.课堂有效教学研讨

2.送课交流活动

十一月

1.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初三学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检测)

2.新授课教学模式研讨

十二月

1.骨干教师能手送课活动

2.专题复习研讨

一月

1.课题研究总结

2.复习计划交流

化学教研活动方案2

一、工作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有关教育理论和迁安市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体现“锐意进取,求真务实,争创名校,争当名师”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在化学教学中,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加强教研组建设,以创建优秀教研组、备课组为契机,学习其他先进教研组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聚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努力使化学教研组在原有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工作要点:

(一)教学工作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二)教研工作:

1、教研组各成员将加强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学习有关课改精神,了解教研信息,使“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为全组教师的共识,更新教学观念,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

2、确保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且做好记录,在活动中对课程标准进行再学习,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的正常有序进行。发挥教研组对本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学过程的管理。

3、确保至少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的正常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时间以确定的和不确定的时间相互结合为主。做到“目的、进度、内容、重点、难点、基本例题、基本作业”的统一,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4、教师要加强相互听课、评课。上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相互切磋。听课后人证评议,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的渗透等进行反思。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校级、市级、唐山市级公开课、评优课等,认真参加市教研活动,以博采众长。

5、做足、做好初三化学实验,实验开出率达到100%,体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动手实验的能力。为明年的化学实验加试打好基础。

6、重视抓好教科研工作,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7、统一、完善化学作业,广泛吸取好题,批、评及时有针对性。积极配合年级组、备课组做好辅优补差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在化学教学质量上取得新的突破,努力使之成为我校的优势学科。本学期本组重点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争取较好教学质量。本组学科成绩目标:优秀率在全市前列;平均分在全市的平均分以上。

三、教研组活动计划

1、学期初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期终进行教研组工作总结。

2、正常开展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课题活动,并作好台帐记录。

3、每位成员每学期至少上好一节校级或校级以上公开课。

4、组织好学生进行化竞赛。

5、认真组织出好每一次的阶段性测试卷,认真进行考试质量分析,针对各班级可能出现的成绩落差,进行分析、研究对策。

四、教学进度安排:

化学教研活动方案3

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研室教研活动计划和汜水高中xx年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要求全组教职工要严格教学常规管理,深化开展优化教学全过程活动,努力开展教学策略研究,抓好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教研,突出课堂管理,加强听课互评活动,确实能从课堂45分钟要效益,落实学校、教务处、备课组的各种工作要求,促进教师个人业务素质的提高,提高本教研组整体教学效果。

二、工作内容及措施

1、继续推进“三学模式”的教学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高中新课改的学习和培训,加强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和研究,以四星高中为新的起点,重点抓教学观念的转变,抓教学方式的改革。

2、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

①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加强教学研究,认真作好教学服务工作。

②同各备课组长依据《课程标准》与《学科指导意见》制定各年级教学内容难点、重点,组内共同探讨各项内容的教学深浅与拓展程度,确切落实各阶段的知识点教学任务,承上启下全局把握。

③加强集体备课活动,关注xx年化学高考与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结合新课改加强高考、学测考研究。提高复习课的针对性、实效性。针对县高三诊断性考试、市“一模”“二模”考试质量分析,加强对高三课堂教学和总复习的研究指导,组织教师总结经验。

④备课组长要经常检查组内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以及是否按照教学常规完成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反思及作业反馈)。备课组长确定每一次备课组活动的地点与时间,教研活动要有详细计划(主题、主讲人及内容安排)与详细的记录。

⑤加强对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加强高中化学学科竞赛研究,组织辅导学生参加本学期的各级各类竞赛。

⑥加强学校与兄弟学校组际联系,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或邀请兄弟学校教师前来研究指导等活动。

⑦加强化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积极努力运用技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各备课组老师制作的课件、各阶段的考试试卷及考试分析的电子文稿上传至汜水高中高中教学网化学组资源库,使信息技术在教研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配合教务处做好电子教案的收集与检查。

3、加强组内个性化培训,落实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①为组内教师提供教育理论、教学研究、教学辅导等类型的参考书籍。

②开展“磨课”活动,开展相互听课,组内多讨论,多交流。撰写教学论文,教学经验和总结。每周每位教师交一篇有关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或教学反思。

③教师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学习现代教学理论,现代教学技术。通过举行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课、新课程教学案例评比、新程教学理论的学习、县优质课评比、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使青年教师更早、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教学工作,推动我校青年化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4、加强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

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迎接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在教研组内成立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为核心的课改学习研究小组,组织全组教师做...

❸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化学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是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通过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传统学习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探求的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它能激励学生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好奇心,通过科学的方法得到正确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学习的内容,鼓励所有的学生崇尚科学,释放潜能。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过程性、主体性、综合性等特点,它为初中化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方式。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1)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单纯地从书本获得知识和间接经验的情况,转变到了重视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而获得直接经验,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并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努力求知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去收集分析材料、调查研究,从而拓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从问题的多方面加以思维,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去寻求最佳答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要认真踏实探究、实事求是获得结论,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进取的精神,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4)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大多是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课题,它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对科教兴国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为学生建构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以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和实践,故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下面就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一、做好课堂内演示实验的研究性学习的引导教师在课堂内的演示实验中教给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体验,从而从根本上确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它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自我建构与发展,从而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它注重引导学生合作式学习,在相互作用中共同发展,从而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养成。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要进行研究性学习,首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师要正确处理教材,紧扣教材,挖掘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尽可能地把教学内容编制成学习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教师要激励学生主动地卷入学习情境之中,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例如,在“燃烧的条件”的教学中教师边做实验边引导,教学中可设置下列一组问题情境(或列出以下表格引导思考)(1)烧杯内白磷处于什么环境中?(学生答:热水中。)追问:现象?(答:不燃烧。)(2)薄铜片的作用是什么?能否用铁片代替?(答:导热,能。)(3)铜片上的红磷和白磷处于什么环境?各自的现象是什么?(与空气接触且温度相同,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4)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所处环境相同,而现象为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回答:红磷和白磷有不同的性质。)由此引出“着火点”的定义。综上讨论,从而以事实阐明了燃烧的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学生不但理解了“燃烧的条件”,而且极大地激发起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此时教师及时追问:如何使烧杯内的白磷燃烧?怎样操作?(学生答:通入氧气。)教师边演示边讲:往以上盛热水的烧杯中,用导气管通入氧气,使气泡与水中浸泡的白磷相遇,则水中白磷燃烧而产生了火花,既有趣,又能说明只要燃烧的条件具备,燃烧就必然发生。再次追问:“灭火的原理是什么?”(学生不难答出:隔绝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或者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请列举出生活和学习中的灭火例子。”(大部分学生都能想到用水灭火。)“汽油燃烧能否用水灭火?(提示: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以上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形成创新的动机。在课堂内的演示实验中其研究性内容紧扣教材,加强“双基”训练,教给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研究实验对象,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基础性学习”提高到“发展性学习”,进一步又发展成“创造性学习”,促进其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二、做好课堂内学生实验的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初中生是带着好奇心进入实验室的,教师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引导学生亲身实践而获得直接经验,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而且“会学”了,从而更加“乐学”了。化学实验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实验在探究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和培养智力品质、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实验观察发现问题,通过实验展开探究活动,通过实验认识事物本质,通过实验丰富直接经验。在安排学生实验前,首先要引导学生从实验的原理和过程上分析为什么做这个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等问题,然后再考虑完成了规定实验后,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补充实验以继续加以研究,或必须加以验证。要允许学生不受教材的限定,提出调整或增加实验内容。例如:在上册教材《分子与原子》的氨分子扩散实验中,我将实验做了改进。事先给每个合作小组发两张滤纸让学生折成各种形状的物体(如纸鹤)带到课堂中,再设置以下问题:(1)滤纸的颜色?(答:白色。)(2)酚酞的颜色?(答:无色。)(3)浓氨水的颜色?(答:无色。)(4)把酚酞滴到纸鹤上颜色的变化?(5)将滴有酚酞的纸鹤接近装浓氨水的试剂瓶中时纸鹤颜色的变化?(答:变成红色,但是变化速度有差别。)(6)进一步设问:你认为是什么使纸鹤变成红色?是装浓氨水的试剂瓶中的什么物质呢?(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进一步指导用比较的方法来验证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介绍酚酞试液的作用。)(7)(课后让学生将成果带回家)学生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红色的纸鹤又褪色了,为什么?这样,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一种激活状态。研究性学习应用于课堂学生实验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不断地深入研究,有所思、有所为、有所得,丰富了直接经验,从而提高到“发展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奠定了基础。三、做好课堂外的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师经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研究活动,给学生留下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对于学生课堂外的研究性学习,一般可采取以下流程的教学法。提出课题→课题实验的设计和方案→课题的实施策略→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成果的展示和评价。1.课题的提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提出开放性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而这些开放性问题情境能赋予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应将与实际生产生活相关的一些知识、实例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提出具有研究性意义的课题,例如,在学习酸碱指示剂后,教师提出:“生活中的一些植物的花或果实有不同的颜色,如红色的月季花、红萝卜汁等,他们能否起到区别酸碱的作用呢?同学们能否自制一种较好的试剂,并用五种酸碱性不同的溶液来检验自制的试剂呢?”教师提出课题后可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深入研究。2.课题的设计和实施方案。提出研究课题后,教师要结合具体的课题内容,传授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如:个案法、演绎法、观察法、实验法、逻辑推理法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组,并选好组长,做好研究的程序、记录的准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必须考虑以下原则:①能否达到目的;②所用材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③原料利用率是否高;④过程是否简捷优化;⑤操作是否有可行性;⑥是否对环境有污染;⑦实验误差是否大;等等。例如:在“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探究中,目的是确定铁生锈条件及环境介质不同时生锈速度有所不同。在教材中的实验外,再补充别的实验加以比较,学生可以从实验现象、数据、记录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得出更确切的答案。3.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实验论证、模拟实验等活动,加强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图书资料、电视媒体、参观访问等渠道更广泛地收集信息。通过开展撰写小论文、方案设计、专题讨论、课前演讲、开设讲座等活动增强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4.成果的展示和评价。教师帮助学生对整个研究过程,包括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研究成果的质量和研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使用意识,体验感觉及其他方面的得失,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反思,以获得更深一步的理性认识和实验结论。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是学生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的,研究终于有了成果,学生表现得很兴奋。为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改善,只要他们的结果与适应他们发展水平的科学知识相结合,就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教师要注重研究过程的评价,尽量使用鼓励性语言,不要刺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不求结论的标准化、唯一化,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坚持指导性和激励性原则。“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充足的实践机会、正确的方法和思路,切实做好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

❹ 化学学科组教研工作计划

时间一晃而过,我们又有了新的工作,写一份工作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工作计划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学科组教研工作计划(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化学学科组教研工作计划1

指导思想

以县教研室教研活动计划和xx高中xx学年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要求全组教职工要严格教学常规管理,深化开展优化教学全过程活动,努力开展教学策略研究,抓好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教研,突出课堂管理,加强听课互评活动,确实能从课堂40分钟要效益,落实学校、教务处、备课组的各种工作要求,促进教师个人业务素质的提高,提高本教研组整体教学效果。

工作内容及措施

1、继续推进“高一新课改”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高中新课改的学习和培训,加强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和研究,重点抓教学观念的转变,抓教学方式的改革。

2、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

①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加强教学研究,认真作好教学服务工作。各备课组选择有效的学生练习题,做到“适应、典型、高效”,使训练习题做到校本化,响应学校的周练计划。

②同各备课组长依据《课程标准》与《学科指导意见》制定各年级教学内容难点、重点,组内共同探讨各项内容的教学深浅与拓展程度,确切落实各阶段的知识点教学任务,承上启下全局把握。

③加强集体备课活动,关注xx年化学高考与化学会考,结合新课改加强高考会考研究。拉高复习课的针对性、实效性。针对县高三诊断性考试、市“一模”“二模”考试质量分析,加强对高三课堂教学和总复习的研究指导,组织教师总结经验。

④备课组长要经常检查组内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以及是否按照教学常规完成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反思及作业反馈)。备课组长确定每一次备课组活动的地点与时间,教研活动要有详细计划(主题、主讲人及内容安排)与详细的记录。

⑤加强对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加强高中化学学科竞赛研究,组织辅导学生参加本学期的各级各类竞赛。

⑥加强学校与兄弟学校组际联系,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或邀请兄弟学校教师前来研究指导等活动。

⑦加强化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积极努力运用技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各备课组老师制作的课件、各阶段的考试试卷及考试分析的电子文稿上传至xxxx高中教学网化学组资源库,使信息技术在教研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配合教务处做好电子教案的收集与检查。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①为组内教师购买教育理论、教学研究、教学辅导等类型的参考书籍。

②开展“磨人磨课”活动,开展相互听课,组内多讨论,多交流。撰写教学论文,教学经验和总结。每周每位教师交一篇有关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或教学反思。

③教师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学习现代教学理论,现代教学技术通过举行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课、新课程教学案例评比、新程教学理论的学习、县优质课评比、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使青年教师更早、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教学工作,推动我校青年化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化学学科组教研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人教社化学教材为载体,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生活、生存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通过探究活动的引导与实施,让学生明确化学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关注化学与人类、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科学情感,养成终身学习化学习惯。

二、教学建议: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标高,明确重难点,注重因材施教。

2、重视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得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现象与问题,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化学情感与价值观。

3、重视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利用生活用具及可能获取的实验仪器,开展探究性实验。

4、加强化学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三、 教学进度期中

第一单元至第五单元;期末:第六单元至第九单元。

四、课时安排

建议每周6课时(含一节晚自习)。

化学学科组教研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化学以提高我校中学化学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宗旨,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切入点,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加强研究与学习,打造优秀的教研团队,加强合作与交流,立足服务,正确指导,有效管理,力求化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生物教学围绕教育局“全面科学持续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以“加快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加强考试评价服务,注重教研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为工作重点坚持,坚持立德树人,创新教研方式,科学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完善改进“研究、指导、服务与引领”,努力实现我市生物教学质量科学持续提升。

二、重点工作

化学: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新课将在4月中旬结束其余时间将转入复习,复习将占据本学期大部分时间,约为三个月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对教研方式的研究,立足校本教研、推进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课题研究,改进研究方式,提高研究效果,提升教科研能力;加强对中考和高考的研究,认清形势、把握方向,实施科学有效的备考策略。

生物:初一、初二教学要进一步培养兴趣、注重实验、夯实基础、注重概念教学。今年时间比较紧张,所以初一初二教学,要在本学期适当加快进度,同时开展一些课外实验与研究型学习。以教学六认真工作为基础,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并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

开展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计划进行授课,相互督促,相互促进,使各项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三、具体工作

1、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工作。开展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示范、课堂评价、专题研讨等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自我,向更高的目标发展。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学习、培训活动,引导青年教师苦练内功,开展青年教师研讨课活动,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其快速成长。本学期3月底4月初进行,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学评比活动。5月初骨干教师展示课,6月底举行市二中学科素养评比。同时组内骨干教师开展一节微型讲座。

2、加强教学研究

加强对新课标与教材的研究。研读新课标,明确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加强教材研究,注重对教材资源的开发,创造性使用教材。深入课堂、研究课堂。加强对“课”的研究,组织好校内公开教学,开展好每周五一次主题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注重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教研组要从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教学实际出发,扎实开展备课组活动,改进教学方式,构建“民主开放、自主探究、合作互助”活动式、讨论式的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加强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是提高年级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每周保质保量开展备课组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做好活动记录,然后集体讨论再作补充完善,做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

3、深入课题研究

以课题引领教学研究。以学科课题研究为引领,深入研究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切实促进教研方式、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以内化吸收课题研究经验和成果,发挥课题研究的辐射作用和推广价值。加强对教学案例的研究。单元教学设计与课时教学设计相结合,整体把握教材,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收集、整理优秀教学案例。

4、注重考试研究

加强中考研究。全组教师一起研究学法和考法,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提高课堂效率。关注中考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动向,研究近年来中考的命题特点,做好二次模考的质量分析工作,优化备考策略,提高复习效率。学习领会课标和考试说明,将课程的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研究提高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方法,认真研究考点和题型,提高中考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做好常规教学工作。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常规管理的要求来完成常规教学工作,切实做好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工作,做好学生学习的考试和评价工作,增强教学责任心。

5、组织学生参加化学竞赛辅导。把本届初三年级各班对化学科学兴趣浓厚、成绩优秀的学生选拔出来,开展辅导;初赛结束后按全年级报名参加初赛学生人数的10%,在辅导班中选拔学生组成班级继续开展辅导。通过辅导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学科组教研工作计划4

一、工作思路

积极实施和推进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以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为重点,以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来推进学校发展和学科发展。创建优良的教研文化,打造优秀的教研团队,加强研究与学习,加强合作与交流,优化方法,转化行为,创新方式,提高效益。立足服务,正确指导,有效管理,力求化学教研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二、重点工作

1.加强课程研究,做好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开发与创生。

2.加强教学研究,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3.加强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与水平。

4.加强考试研究,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5.加强网络建设,加强资源的利用、开发与分享。

三、具体工作

一课程建设

1.重视初高中课程、必修与选修课程的衔接研究,做到有利有节、有质有量。

2.重视《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及《教学建议》的学习与研究,做到宏观把握,微观协调。

3.重视研析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情况,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充分关注学校的校本教研与培训。

4.重视初高中新课程标准研制进展的学习与研究。

二教师队伍建设

1.充分发挥名、特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2.做好新教师的'各项培训工作,尤其是年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培训。

3.开展好学术讨论、经验交流、方法指导、观摩学习、竞赛评比等活动。

4.加强对初高中名师工作室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多开展合作教研。

三教学研究

1.加强对各种课型的研究,注重教材的解读、教法与学法的创新。

2.做好各年级的教材分析、交流与讨论,做到经验分享。

3.加强中学化学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的研究。

4.加强基于深度学习和数字化学习的教学研究。

5.加强初、高中衔接教学,多开展联合教研。

6.做好高中化学必修与选修课程的衔接教学。

7.做好初三化学实验考查工作。

8.各年级开设公开课2~4节。

四课题建设

1.以各级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具体的、实在的研究。

2.以中学化学教学关键问题研究为抓手,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

3.以深度学习、数字化学习、实验创新、学科关键能力等项目研究为重点开展研究。

4.做好新一轮省级课题的申报准备工作。

5.引导各校确定研究方向和重点、突破难点,针对教学实际问题、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五考试研究

1.积极准备高三模拟考试,开好一模后的研讨会。

2.积极准备高二年级的学业水平考试,争取取得良好成绩。

3.积极准备中考与高考,确保考试成绩稳中有进。

4.做好各年级期末试卷命题与教学调研工作。

六学科竞赛

1.初三学生、高一学生自愿参加“金钥匙”科技竞赛和化学活动周活动。

2.组织参加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公平、公正地做好申报、考试、阅卷等各项工作。

七基地建设和中心组建设

1.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创建学科基地特色,发挥基地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

2.加强学科中心组建设,强化学科中心组成员骨干、引领作用。

八网络建设

1.充分利用网上教科院和学科教研网等,建立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2.充分利用和开发网络资源,积极研究和开发网络教研。

四、日程安排(主要工作)

二月份:

1.开学初教研活动(2月11日),xx市初高中化学教师研修活动。

2.上学期各年级期末考试分析和各校教学情况交流。

三月份:

1.高三一模考试及研讨会、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

2.各年级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3.省高中化学命题研究小组活动。

4.初、高中青化会活动。

5.学科基地活动。

6.各课题组和项目研究小组活动。

四月份:

1.xx省第六届中学化学创新实验调演暨实验观摩活动。

2.中考宣讲工作。

3.高中化学奥赛报名工作。

4.初、高中省化学活动周活动。

5.各年级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6.初中化学实验调研。

7.各课题组和项目研究小组活动。

8.学科中心组活动。

9.初、高中青化会活动。

10.学科基地活动。

11.xx市初中化学评优课暨省优课选拔活动。

五月份:

1.高中化学奥赛工作。

2.高三二模考试及研讨会。

3.省初中化学命题研究小组活动。

4.各年级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5.各课题组和项目研究小组活动。

6.学科基地活动。

7.初、高中青化会活动。

8.xx市高中化学基本功竞赛暨省基本功竞赛选拔活动。

六月份:

1.中考命题及阅卷工作。

2.高考相关工作。

七月份:

1.中考评价的相关工作。

2.各课题组和项目研究小组活动总结。

3.青化会、学科中心组活动总结。

4.准备好寒假相关工作。

化学学科组教研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积极实施课程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研究与学习,加强合作与交流,优化方法,转化行为,创新方式,提高效益。立足服务,正确指导,有效管理,力求化学学科教研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二、重点工作

1、创新观念,提升服务水平。

2、创建平台,提供发展机会。

3、以“课堂”为中心,积极进行实践的研究与反思,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以“课题”为抓手,积极进行经验的总结与推广,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与水平。

5、加强课程研究,做好课程的规划、实施与创生。

6、加强网络建设,做好资源的利用、开发与分享。

7、加强考试研究,确保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的稳步提升。

8、加强载体建设,确保教研工作的有序推进。

三、具体工作

一课程建设

1、加强对《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及《教学建议》的研究,做到宏观把握微观协调。

2、加强必修与选修课程的模块研究,包括模块设计与整合、“度”的把握等。

3、充分了解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情况,关注学校的校本教研与培训。

二教师队伍建设

1、以“中化会”为载体,开展好学术讨论、经验交流、方法指导、观摩学习、竞赛评比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2、做好新课程的各项培训工作,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

三教学研究

1、加强对各种课型的研究,注重教材的解读、教法与学法的创新。各年级开设公开课2~3节。

2、做好各年级的教材分析、交流与讨论,做到经验分享。

3、做好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初、高中衔接教学,加强初、高中的联合教研。

四课题建设

1、围绕“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课题作课例研究。

2、围绕“市中学化学青年教师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进行相关研究。

五考试研究

1、积极准备高三模拟考试,开好两次研讨会。

2、积极准备高二年级的学业水平考试,争取首战告捷。

3、积极准备中考与高考,确保考试成绩稳中有进。

4、做好期末各年级试卷命题与教学调研工作。

六学科竞赛

组织好我市初、高中化学竞赛,公平、公正做好申报、考试、阅卷、评奖等各项工作。

七基地建设和中心组建设

1、加强新一轮学科基地建设,创建学科基地特色,发挥基地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

2、加强学科中心组建设,发挥中心组成员骨干引领作用。

八网络建设

1、成立网络研究小组,建立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2、开发网络资源,加强网络教研。

❺ 如何开展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课

一、选题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

1、提出适合研究的问题;

2、将问题转化为课题;

3、组建团队、聘请辅导老师;

4、讨论研究条件、确定研究样本;

5、查阅相关资料、请教老师或有关人员,论证课题的可行性。

二、制定研究方案,写开题报告:

制定研究方案六个要求:

1、研究要求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尽量综合两门以上学科内容。

2、要有检索文献的计划,其中还必须有上网查询资料的计划。

3、要求访问至少两位专家,访问形式可以多样化(通信、电话、访谈等)

4、要有活动进程计划,有分工和组织活动的形式。

5、要有预期达到的目标和活动的预期结果形式。

6、有聘请的指导教师。

制定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的方案是合理组织课题研究活动的必要条件,是为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而详细编制成的“施工蓝图”,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对以后具体实施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能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更具有计划性,减少盲目性。

三、学生研究方案的内容:

1、课题名称及研究目标、意义;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和步骤;

4、预期成果;

5、具体任务分解;

6、可行性分解;

7、时间进度、人员分工;

8、可能困难分析及应对措施。

四、学生研究方案容易出现的问题:

1、活动目标不明确;

2、研究方法不合适;

3、研究内容不清晰、不具体、不聚焦;

4、行动计划粗线条;

5、人员分工不合理;

6、不重视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五、开题报告会,论证研究方案的可行性

学校处理课题研究评审小组,对课题的申请、立项、研究成果等进行评审。课题申报评审的主要程序是:

1、小组汇报

(1)所选课题的目的意义;

(2)计划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进行的主要工作;

(3)活动设计的主要思路;

(4)预期的困难和问题,自己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5)预期的成果及其表达形式。

2、评审小组提出问题,小组成员回答问题

3、教师评议、讨论评审意见,并决定是否通过评审,确定成绩。

4、反馈评审意见,向学生提供修改的建议。

六、如何撰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课题批准立项之后,课题开题要做的课题规划和研究准备,也是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开题报告的好坏决定着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质量,因此撰写开题报告对课题研究至关重要,也是课题研究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开题报告含义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值得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二)撰写开题报告的方法

开题报告是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掌握课题研究进度、对课题进行有效管理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研究者合理安排研究时间和进度、对如期完成科研任务,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撰写开题报告的过程也是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全面把握课题研究领域理论的过程。

开题报告的基本结构:

(1)开题报告课题名称。(2)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4)课题研究工作的时间安排、课题组成员及分工。共由四个部分组:

1、课题名称即课题的选题、申报和批准情况。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批准文号、课题负责人及所在单位。课题开题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及开题的形式等。课题名称就是把课题的基本情况做以简单介绍。

2、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这部分主要阐述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社会价值,以及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题研究的意义,就是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你研究的课题有什么实际价值?这个课题研究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就是指你要研究的课题,经仔细地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有没有别人研究你要研究的课题?有人研究,研究到什么程度?如何研究的?你在别人的研究成果中有什么启示?根据别人的研究你如何确立自己的创意和研究思路。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要点和目标。这一部分主要阐述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确定研究的视角,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要点和目标。指出研究的出发点和已经过的途径。内容,是课题具体要研究的什么。研究内容要界定研究的范围、研究对象,内容决定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和研究的可操作性。

科学研究除了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外,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每项具体的科研课题都要有相对应的教育科研方法。

课题研究的出发点是课题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研究工作的安排,组成研究队伍。这部分阐述研究阶段、步骤时间及分工。阐述研究进度、子课题设置及人员分工,每个阶段要取得什么形式的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所需的经费及承担单位。分工是将课题研究组负责人、成员名单及分工情况写出,目的是为了增强课题研究组成员的责任感,以利于计划的落实。研究工作的安排,是研究实施步骤、时间规划,就是研究的每一步骤、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每个阶段需要的工作时间,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这样,就可以严格按步骤和时间要求进行研究,自己督促自己,自我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完成。
具体也可以自己查阅资料
不懂可以追问.

❻ 如何教好初中化学教师教学经验

首页 化学资讯 化学教学 正文
浅谈如何教好初中化学
lxj5858 2014-10-17 04:30:00 136
在学校中,学生得到系统知识的主阵地是课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其自身的存在的一些不足越来越凸现出来,转变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时代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参与性、体验性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应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活动模式是体现最新教学理念的关键。
一、利用化学特点,从开始培养学生兴趣
当学生对一门学科有了兴趣,那就有了巨大的求知动力。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及时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及相关资料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等等。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1、合理运用合作学习形式。合作学习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新课程的实施中更注重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取进步,在互动合作中获取知识应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所以在教学中要教会把学生置于集体之中,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学会合作学习。
2、合理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科学探究活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在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努力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激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案,参与设计。如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节教学中,讲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性质时,先把盐酸滴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又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让学生去分析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后,学生通过猜想与假设,收集资料,设计实验,交流讨论等环节,最终得出了科学结论。这样就成功地把书上的演示实验转变成了探究性实验,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由被动接受式向互动探究式的转变。
三、转变评价试,激励学生学习动机
1、变被动评价为学生主动评价。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评价逐步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也是教育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让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进步。
2、加强对评价过程的重视,实现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传统的学习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它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往往表现为“一考定终身”;同时,这种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获得答案的过程却漠不关心,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而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
3、加强师生、生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初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内在的学习需求,而是更多地借助他人肯定、课堂氛围等外在因素,因此,学习过程往往伴随着浓厚的个人情绪,觉得有意义、有趣、得到了肯定、赞扬或鼓励,他们就学得积极主动,反之,就消极、被动。这样,课堂评价就成为调控学生,促进其发展的有效手段。而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下的评价方式,将由单一走向多元,教学中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既注重过程性评价,也重视结果性评价。
四、充分利用教材,拓展化学课程资源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留给教师的空间很大,要求我们不仅能使用教材还要能驾驭教材、补充教材,开发一切可以开发的资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日常生活就可以成为化学学习资源;只有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设计成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从熟悉的周围事物中学习,理解知识,感受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我们的教学不能片面地停留在“是什么”、“为什么”上,还要更多地在“如何做”上下功夫,贴近学生的个体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解放人,重视个体独特的体验,个性发展的需求。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构建的一种互动过程,它是开放的、动态的,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而又自由的发展的。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型社会实用人才。
作者:张振武
来源:233网校
相关推荐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老师的角色转变应该如何做?任重而道远
10-29
高中化学老师,只要做好一件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就不难进行
07-30
谈2020年高考化学学科4种关键能力 在高考中的作用
04-15
初三化学教学心得
11-30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
11-26
更多

❼ 教师怎样做才能适应初中化学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艺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 质量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 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 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 一、应用信息反馈原理调整教学 化学教学与其它任何需要课堂上随时了解教学现状,找出现状与达到目的之间的差距,为改进教学 提供依据。这就必须应用反馈信息原理作为主要手段,教学一样,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调控。化学课 堂教学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是否能达到这个教学目的, 以便经常取得反馈信息, 对课堂教学做到有效控制,保证教学过程处于最佳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要从学生反馈的信息(如课堂提问、实验操作、课堂练习以及学生的脸部表情 变化等)改变和调整教学,对教学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 式方法,引导学生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迅速而有效地调整教学,保证课堂教 学过程的信息流处于最佳传输状态,获得最优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 现的偶发事件,使原来设计方案中信息的传输程序受到冲击、干扰甚至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当时的反馈信息果断地采取随机控制的办法,改变、 调整信息的传输程序或信息传输手段,以保证教学效果不受影响。 二、教学目的、任务明确具体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 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矗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 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 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 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 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一方 面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 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 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做好实 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 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当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 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设计好教学方案 化学教学方案的设计是根据化学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结合化 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以及教学条件和环境,并预测在教 学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教与学的效果。要制定出教学方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熟练地掌握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对教材的 高度熟悉,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心中有数,以及注意对教材内 容的前后联系,这样才能回答和处理学生就教材内容提出的疑问,也就能就教 学情况变换教学方法。例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学生一时答不上来,卡壳了,怎么办?或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或变 换角度等。这些都必须熟悉教材才能办到。 (2)要熟悉学生情况。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 力及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对同一个问题, 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要 注意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动向。 (3)要充分备课。备课实际上是在脑海里活现上课情景,既要把讲课的内 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又要在头脑中装着学生,形成一个在脑海中 上课的情景。例如,当教师讲到某个地方,学生会提出什么疑问,教师如何作 答;教师提出某个问题,学生会怎样回答,一般有几种答案,教师怎样引导, 最后该怎样归纳等等。如果在备课过程中多从学生方面考虑,会有利于提高教 师的应变能力。 (4)对演示实验有充分的准备。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 环节,演示实验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 须对所演示实验的目的要求、仪器装置、实验药品等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无误, 并从实验效果的直观性强、实验简易快捷以及确保实验安全等前提下做好预备 实验。(5)加强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 “知识就是力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条件的。因为只有加强学习, 不断扩充知识面,具有广泛的知识,才能对学生进行解惑,随机应变地处理课 堂教学中发生的问题。 四、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 推动力。 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 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 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 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 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 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 动机。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 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 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以化学运动形 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 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 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 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 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 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 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 学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 指导,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 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析出共性。比如,学习过氧 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 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 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 质来学习、记忆。 五、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 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 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视实 验教学,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直观、显明、省时、准确、安全。学生实验一 定要课前准备好,课上教师组织、指导好。 六、掌握化学课堂教学的应变技巧 课堂教学能否做到随机应变,常常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能做 到这一点,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个方面外,还必须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 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等,对课堂教学能做出快速而准确的 判断和恰当的处理方法。化学课堂教学中偶然性的产生因素较多,教学失控的原因复杂,但一般出现较多的情况有以下几点: (1)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高,疑难问题教学处理不好,课堂教学陷入被 动。 (2)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低,教学过程激发不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 教学和学生思维陷入“钝化”状态。(3)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个别学生的回答和发问或远离主题,或虎头蛇 尾,不着边际。 (4)对实验探索不足或设备条件不具备,导致课堂演示实验失败。 (5)学生求异思维活跃,提出许多超越知识体系范畴或教学进度的问题。 如何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调控,下面我就化学课堂教学 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提出几种应变技巧。 (一)绕道迂回,调节难度。 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当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效能时,应 及时调节难度。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要适当变换角度或适当补充铺 垫,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易,要追加问题, 以调节难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课堂陷入被动,这时可想办法转 移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扭转被动局面, 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作演示实验时,由于客观原因实验不成功或出 现结果异常,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可马上话锋一转,叫学生回答实验为什 么不成功,这样可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原理、实验装置设计、试剂的选择以及条 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样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制造氛围,创设情境。 沉闷的课堂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但过于喧哗的课堂又难以使学生冷 静思考,及时把握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 泼状态。如在课堂教学中,将实验设计更具有新颖性,仪器安装更具有审美性, 操作演示更具有规范性;将思考问题的设计带有连续性、阶梯性、跳跃性;教 学语言的选择注重情意性、幽默感以及悬念的巧设和思维路径的变异等都是创 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 (四)当机立断,对症下药。 当学生的发问或回答出乎意料之外,而根据要求必须做出明确回答时,应 当机立断,给予果断的肯定或否定的答复,以避免因犹豫不决而带来的课堂混 乱和学生思想上的彷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对关键之处学生答非所问时,要 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发现问题症结,采取针对性措施。总之不能让学生 牵着鼻子走,把教学的主动权始终控制在教师手中。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 求教师具有较好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它是以教师高尚 的修养、深厚的功力、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的,在教 学过程中,要作到对教材的高度熟悉、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对知识的科学态度 和对学生的真挚感情,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 程。 总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 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教 师的一堂课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了获得知 识的动力,学生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积极的 智力活动中。2、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十年来取得哪些成果或变化? 一贯以来都是教材中心的课程与教学,而且是采用全国统一版本的教材。在这次新课程中,教育部配套制定了教材多样化和实验区选择使用教材的政策。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全国共有5个版本通过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进入实验区使用,分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山东教育出版社的、科学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以及湖南教育出版社的。与以往的化学教材相比,此次新课程的教材无论是理念还是内容及具体呈现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 国际科学教育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系统提出“科学素养”和“STS教育思想”、“科学探究和基于探究的科学教学观”、“以关注学生已有认识和个人概念对科学学习的重要影响为特征的建构主义学习观”、以及“重视体现科学本质观的科学教育”等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学教育思想理论,这些对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科学教育的课程教材以及教学和评价的改革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国际科学教育理论界对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论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共识。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科学教育和化学教育界在教学方法改革上积极提倡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导思想的多样化教学,在课程与教学目标上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上着重强调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力图转变单纯应试教育的偏差。这些共同构成了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背景和理论基础。 一.善于吸收——做学习型的教师。 1.学科综合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课程提倡各科知识的互相渗透,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面,要不断开发课程资源。 2.课堂的即时生成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具有民主化、开放化,学生可畅所欲言,很多问题是无法预见的,这可能会让我们教师防不胜防。只有不断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才会上得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这样的课堂自然会精彩纷呈。 3.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我们教师还抱着当初在学校学的那一点点知识来应付教学,自然会捉襟见肘,陷入困境。所以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 其次要向同行学习,见多才能识广,要广泛寻求机会学习同行的优点,“择其善者而从之”,在借鉴总提升自己。 第三.向学生学习,在师生的互动中,学生思维的灵活、独到之处,常常是教师做不及的,这种互动时迸发的思想火花,最为绚丽,这种教学相长,也非常有利于教师的提高。 第四.向自然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然永远是沉默的智者,总在无声中给我们以心灵的启示。 二.长于研究——做反思型教师。 上完一节课,我们总有些感受,要么感觉神清气爽,要么感觉心烦气躁,在这种情绪的波动中,我们完全可以反思自己的成功之处、得意之处是什么,或者自己的失败之处是什么,憋气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如何改进等等。如果上完课后感觉木然,无喜也无忧,那就值得警惕,这种职业的麻木感很可怕,它能消磨掉人的意志和激情,让人在懈怠总一天天地重复着单调的日子,以至毫无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这就更要反思,最简单的反思就是想想这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收获了多少?课程的哪个环节处理得最好?哪个环节还有待提高?这样回忆教学流程、检点教学得失,既有利于自己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人往往是在反思中走向进步的。 三.乐于合作——做合作型教师。 合作学习能改善教学系统中的社会心理气氛;促进人们非认知品质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提升教育教学的效能。 1.与专家的合作。专家们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他们长于理论;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更为了解,具有丰富的经验,正是也二者之间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教师与专家之间具有天然的合作条件,二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租界、共同发展的双赢、互惠的合作关系。 2.与同行合作。新课程提倡 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如其中综合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仅靠教师个人现有的知识、技能、经验、时间及能力去独立解决和完成是不可能的。同时教师之间的合作,能实现跨学科、跨年级、跨区域的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3.与学生合作。师生互动,有利于构建新的知识,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课程观下,教学过程从被动接受式的认知活动走向交往、对话、合作,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4.与家长合作。新课程的实施意味着对传统的突破和创新,需要家长的理解、广泛支持与合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就像一对翅膀,缺少一个方面都将是孤掌难鸣。

❽ 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增强科学素养,理解学科本质,学习探究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好化学内在动力。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一切化学知识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但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事物又非常熟悉的,故教学中结合教材创设好问题情境,可结合生活实例或现象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兴趣。如: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可用可乐饮料来做实验,就是在取出的饮料中加入几滴石蕊试液,让学生观察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好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终生受益,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是现代教师的要求体现,化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我认为第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或自己的动手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比如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实验中,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时,会出现表面变黑的现象,于是我们得出是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了黑色的氧化铜。此时我们教师可提出思考:黑色物质只是氧化铜吗?并提示请从酒精和灯芯的成分去考虑。第二,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学会读书,培养学生自我获取信息能力。初三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并不知道化学教材内容如何阅读。为此,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安排一定材料,先由教师指导学生逐字逐句的阅读,理解其中关键的词语,然后再逐句逐段的阅读,理解并归纳其中的主要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当学生有了一定阅读能力后,教师应安排整段阅读,同时教师提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依据粗读──细读──精读的层次去解决教师提出的思考题,还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思路。第三指导学生学会总结, 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是对知识升华,而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熟练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小结,使之公式化、规律化、结构化,是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方法。例如,将物质、元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知识点串连起来系统复习,会使学生容易理解记忆。 三,明确探究内容,使学生在三维目标上得到全面发展
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是要一段时间的训练。而每次探究活动的时间有限,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应达到的探究技能水平,结合化学知识的教学进程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帮助和指导学生明确每次探究活动的学习目标,使探究教学沿着教学目标的轨道不断向前延伸。如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获取过氧化氢的分解时对催化剂的选择,通过实验比较使用和不使用催化剂对氯酸钾分解的温度、速率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再如讲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对实验的装置进行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探究式教学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已全面铺开,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和探索,以其找到符合自己特色的探究方式。

❾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

新课程改革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切实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的陆王景认为,"探究性学习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为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好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作为探究式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任务主要是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营造探究的氛围,点拨探究的方法,把握探究的进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学习的主人,主要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完成探究的任务。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有效开展探究式学习,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
1.通过创设情景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从而有效解决问题。因此,老师在创设情景问题时,一定要在关注学生的经验世界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设法从学生最熟悉的现象入手,设置能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动机,从而促进探究活动的开展。如在《分子的运动》的探究活动中,
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问题:(如图),在滴有酚酞试液的B烧杯中,蒸馏水溶液会由无色变成红色,这是为什么呢?问题一出,就会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并作出各种假设:①B烧杯中的物质在空气中放置本身会自然变红;②大烧杯罩住B烧杯后,会有某种物质进入B烧杯,使其变红;③A烧杯中有某种物质进入B烧杯中,使其变红。当学生作出如此假设后,老师就可引导学生设计验证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设计、确定的方案是①取少量蒸馏水,滴入几滴酚酞,久置不变色;②将蒸馏水和酚酞的溶液用大烧杯罩住,无变化;③取少量蒸馏水,滴入几滴酚酞,再向其中滴加氨水,溶液变红。通过实验探究,结论自然产生,原来是A烧杯中的氨分子运动到大烧杯的空间中,再进入B烧杯中,使溶液变红,从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通过变更实验条件,引导学生探究。
许多老师喜欢把实验探究课,安排在相关化学知识学完之后进行,这样无非是验证或巩固所学的知识,根本达不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因为学生对要做的实验现象和结果早已心中有数,有的学生甚至连实验报告都填好了,如再重复实验,他们肯定不会认真、专注地去观察实验现象,不会仔细地去进行实验操作和分析,更不会去对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质疑和讨论。为改变这种现象,老师一定要合理安排实验课上课时间,同时,可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的改变实验条件去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这样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在课题《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中,先不要把结论直接交给学生,而应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结论。老师可首先提问启思: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学生根据问题就会积极思考,作出猜想:①大于;②等于;③小于。接着可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等等,通过实验,指导学生操作、观察、思考,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如在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中,本来应该是铁的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可实际上,溶液的颜色变化并不明显。针对此情,老师又可以设问激思,引导探究: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CuSO4的量多了吗?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算出铁和硫酸铜的质量比为7:20。于是,称7g铁片和用20g
CuSO4配成的蓝色溶液重新实验,可现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还是不明显。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是Fe
和CuSO4没有完全反应吗?于是,可再引导学生把7g铁片换成7g铁粉,和用20g
CuSO4配成的蓝色溶液重新实验,这时,实验现象很明显,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通过如此深入地探究实验,学生就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是生成的铜附着在铁片表面阻碍了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换成铁粉,铁粉能与CuSO4充分接触,不但反应速度加快而且反应完全。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探究。
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生活中许多现象都蕴涵了丰富的化学知识。教学中,如能发掘生活素材,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尤其是联系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生活现象,设置问题,引导探究,不但能培养学生观察和留心生活的习惯,而且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如在上完《常见的酸和碱》一课后,我要求学生对生活中所出现的一些有关酸和碱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搜集、整理和实验探究,结果全班同学提出了许多精彩的问题:如(1)工业上用盐酸、稀硫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运用了酸的什么性质?(2)化工厂排放酸碱性废水应如何处理?(3)用家中厨房中的什么物质可以除去暖水瓶的水垢?(4)为什么用生石灰做干燥剂?
(5)鱼肉沾上胆汁用什么处理?(6)为什么用胃舒平可治疗胃酸过多?(7)为什么用碱液可以除茶垢?(8)蚊虫叮咬后如何处理?(9)为了使头发的健康使何种洗发水?(10)酸雨产生的原因?(11)根据所学的知识如何制作叶脉书签?(12)为什么棉制品可用碱液处理?(13)为什么不能用NaOH改良酸性土壤?

等等。从学生所提的问题中,我们深切地感觉到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他们视角广、思维新、思想活,教学中,老师如能适时、适当加以指导,就可以使实验探究不断得到深化和拓展。
4.通过类比迁移,引导学生探究。
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迁移实验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和方法,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丰富和拓展所学的知识,而且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大有裨益。如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中,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实验,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现象都比较清楚。为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探究,老师可以教材中的装置,药品用红磷为例,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实验探究。在实验过程中,本来正常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和大量白烟,冷却后集气瓶内进入大约1/5体积的水。可是,实验过程中却出现了两种异常现象:进入的水小于1/5体积和进入的水大于1/5体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就可进行实验探究和讨论。通过探究,学生可以较好地找到答案和原因:
进入的水小于1/5体积原因:(1)气密性不好;(2)红磷量不足;(3)没有完全冷却就打开弹簧夹。这些原因都会导致瓶内压强减少,没有正常时大,从而进入的水不足1/5。
进入的水大于1/5体积原因:(1)点燃红磷后没有立即放入,即放入的速度缓慢;(2)盖上瓶塞后被热气冲开过。这些原因会导致一部分气体跑掉,使瓶内压强减少过多,从而导致进入的水大于1/5。
总之,探究式学习是一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维、合作交流的高效学习方式。不过,在实施过程中,老师要着重解决有限教学时间和多元化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为此,老师既要对教材中所有的活动探究做出统筹安排,合理取舍;又要根据探究活动的具体内容和目标,进行整体设计,通过优化过程,提高探究学习的实效性,切忌为探究而探究,或者把探究僵化为一种固定模式。

❿ 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我认为要提高初三化学教学质量,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基础,加强化学用语教学
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化学用语教学应贯穿初三化学教学的始终,无论在新授还是在复习阶段,都要突出其重要地位。让学生坚信一个观念: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踏踏实实的过掉化学用语这一关。而对于化学用语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水平上,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在不同的阶段,对化学用语的理解要不尽相同,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也应有所区别。譬如:初中化学中最重要的化学方程式,学完第四章就开始要求学生自行归纳并写出前面三章中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再进行集体交流、汇总。教师给出每章必须掌握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进行集中记忆。当讲完第七章之后,要求学生整理两册书中有哪些需要掌握的化学方程式。当学生基本掌握之后,要试着变换问法和考查方式,让学生对头脑中已有的方程式进行分类、比较和整合。譬如:要求学生按照反应基本类型进行分类,并试着问学生:学过的化学反应中一共有多少个分解反应,分别是哪些?反应条件是“高温”的有哪些?与二氧化碳有关系的化学反应有哪些等等。通过方式变换,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化学反应鲜活起来。同时,借助于一些简单的文字或框图式推断,培养学生初步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进一步学好化学用语的兴趣和信心。
二、重课堂,凸显师生双边互动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教与学最直接的场所。只有抓好了课堂,才能抓住学生,这也是有效教学直接体现。如何才能抓住课堂?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不能沿着教参或教材,照本宣科;更不能凭借老经验,想到哪儿,讲到哪儿,跟着感觉走,一人唱独角戏;也不能匆匆忙忙的赶进度,回过头再炒夹生饭,大搞题海战术。所有这些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当前,我们需要思考的不是这节课需要讲哪些内容,更多的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多思考一节课学生能掌握多少?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哪些需要给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的;哪些可以由学生自学、教师督促检查就能掌握的;哪些问题需要留给学生课后思考或交流讨论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思考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串”展开教学。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抓好时机借助于必要的生活、时事以及最新的热点科技新闻来支撑相对枯燥的化学知识。只要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课堂上要给学生预留自己提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在互动中去发现问题、勇敢的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与交流,以解决问题,在互动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应用与归纳。教师要从方法上指导学生如何提问题、怎样回答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效串联和整合起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磨考纲,研究中考命题走向
在平时工作中,要结合考试说明,多研究本地中考试卷的命题走向,从试卷格局、知识点分布、考查方式等多方面研究中考试卷。无论是新授还是复习阶段,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紧扣考点和热点,尽量让学生少走弯路,多做有用功。这就需要教师熟谙教材中的重难点、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难点、分化点以及历年来的中考热点,并加以归纳与整理,加强针对性训练,同时辅助于必要的诊断和反馈性的矫正,以尽量减少无谓的失分,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
四、树信心,关注考生心理变化
在中考复习阶段,随着知识的综合程度的加强、自身升学的需要和家长的期望,学生可能会因为考试成绩的跌荡起伏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心理波动。如何帮助学生调适好心理,以最佳状态参加中考,这同样是我们每一位初三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但最根本的莫过于一个“爱”字。我们要多鼓励、多表扬,在赞许和期待中给他们以动力,无论在课堂还是课间,一个善意的微笑或一个期待的眼神,对他们来说都可能是一种无穷的力量。每次成绩下来,要及时的跟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要真心做他们的朋友,帮助他们度过这段感情波动期,以平稳的心态进入中考。
总之,作为一名初三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要以问题为课题,争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阅读全文

与初中化学教师如何做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