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介绍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29年建立的华中大学化学系和1930年建立的中华大学化学系。学院现由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化学系、应用化学研究所、农药化学研究所、基础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组成。拥有一座使用面积达14000多平米的现代化实验大楼和价值2000多万元的大型先进仪器设备。学院有着优良严谨的治学传统和创新的现代化管理理念。
Ⅱ 华中师范大学有哪些院系,华中师范大学院系设置,部门
华中师范大学目前的院系设置如下: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传播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独立学院)
Ⅲ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专业在在哪里上课
一般都在化学楼H101或H201,大一一般在八号楼
Ⅳ 华中师范大学在哪个区
一、华中师范大学在哪个区 华中师范大学是在武汉市洪山区,具体地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该校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二、华中师范大学简介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学校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弘扬了革命文化教育的传统,形成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优秀人才。
学校下设31个教学科研单位,75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具备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各类全日制在校生近32000人,其中本科生近18000人,研究生11000多人,留学生2900多人。现有教职工3800余人,专任教师201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40人,博士生导师397人,专兼职院士、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各类国家级人才40人。
学校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中国语言文学和物理学等15个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2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60余个,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农村研究院、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创新研究中心”等其他部委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首批“中国智库来源索引”(CTTI)2个(中国农村研究院与长江教育研究院),省级重点研究基地13个。此外,学校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数字化学习),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夸克物质及探测技术、智能生物传感技术与健康),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农药与化学生物学、夸克与轻子物理、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信息技术),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教育信息化),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教育数字媒体与可视化、夸克物质物理、绿色农药与合成化学)以及各类省级重点研究基地11个。
“十二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快速增长,项目经费总量突破10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数、重大招标项目数排名稳定在全国高校前10位,教育部年度项目近10年立项总数排名全国第一,近五年保持全国排名前三。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奖获奖总数,连续三届位于全国高校前10位。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数,连续五届位居湖北高校前2位。自然科学方面实现973项目首席、国家创新群体、国家级研究基地等突破,累计发表SCI论文3000余篇,在Science、PNAS、PRL、JACS等有关学科高水平代表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累计获得湖北省科技奖励19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学校努力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现代人才培养思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学校现有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历史学、物理学),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湖北省品牌专业17个,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高校和教育部信息化试点高校。毕业生以过硬的思想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2013年,教育部对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办学方向和办学质量得到充分肯定。
多年来,学校形成了“博学、博爱、博雅”的“三博”校园文化,近150个学生社团活跃其中,“创新杯科学文化节”“树人杯艺术文化节”“博雅大讲堂”“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桂苑之歌”等成为我校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武汉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舞台。学校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及学生宿舍空调全覆盖,图书馆馆藏面积39689平方米,藏书300余万册,并具有先进的“校园文献网络化管理与服务系统”,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科技和文化交流,国际化水平位居全国高校第27位。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大批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讲学。出国(境)研修、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合作科研的教师人数持续攀升。与国外大学共建四所孔子学院,积极选派汉语教师及志愿者赴国外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语言与文化。大力推动学生的国际双向流动,每年选派大批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在校长短期的国际学生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全体华中师大人正以昂扬的斗志,为争取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华中师范大学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2013-】
华中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华中师范大学双一流学科有哪些 附重点专业学科名单
华中师范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官网入口地址
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入口:http://xxb.ccnu.e.cn/
华中师范大学在哪里
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电话
华中师范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
Ⅳ 华师大的化学系
1、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成立于1951年,由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和同济大学等校化学系部分专业合并组建,是华东师范大学最早成立的理科系之一。
2、化学系现设有化学和应用化学两个本科专业,化学学科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并设有化学博士后流动站。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化学)均设有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应用化学和化学教育专业设有二级学科硕士点。物理化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实验室是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3、化学系现有教职工110名,拥有一大批治学严谨、学术思想活跃的教师,有教授36名,副教授 34名。其中中科院院士2名,国家长江特聘教授1名,杰出青年2名,上海市东方学者3人。2011年在读本科生586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536名。
Ⅵ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离哪个学生区近
得看你问的是哪个校区了啊。。。总体来说,华中师大的方位偏南,武大在北边。如果是信息学部,那么一出其中一个校门(不记得是不是南门),马路对面就是华中师范大学(具体是华中师大的哪个门不知道)。如果是本部,则需要出了本部正大门后进入信息学部,穿过整个信息学部(信息学部并不算很大,可以步行,穿过它大约花费个十几到二十分钟),然后同上,就到了华中师大。如果是工学部,工学部与本部相邻,在其北边。所以要先穿过整个本部(本部比信息学部更大些),再穿过整个信息学部,然后才能到华中师大。如果是医学部。。。您还是坐车吧。医学部在更北边,东湖的那边了,从医学部到工学部就要过个桥然后沿着湖走老长一段,然后再按照上述方法。。。很远。
Ⅶ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怎么走
在七号楼后面,很好找的。
Ⅷ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专业在在哪里上课
华师没什么分校区,只有体育学院在南湖校区外,其他都在桂子山上,
Ⅸ 22年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硕士招生名额
156个名额。
华中师范大学(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简称“华中师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高校,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