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么算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等于式量之比(即化学计量数*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是配平后各化学式前面的数字
⑵ 化学十字交叉法怎么计算物质的量之比
(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较小摩尔质量气体的摩尔质量)/(较大摩尔质量的气体的摩尔质量-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比。
例如: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35g/mol,两者的物质的量比为:
(35-28)/(44-35)=7/9。
(2)化学方程式怎么求物质的量之比扩展阅读:
十字交叉消去法简称为十字消去法,它是一类离子推断题的解法,采用“十字消去”可缩小未知物质的范围,以便于利用题给条件确定物质,找出正确答案。
十字交叉法常用于求算:
(1)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
(2)有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3)有关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4)有关平均分子式的计算。
(5)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6)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⑶ 求化学方程中各物质质量比怎么求
我们需要从确定化学计量数开始.
看离子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来确定化学计量数
例如:
KMnO4+HCl(浓)=KCl+MnCl2+Cl2+H2O
(高锰酸钾+浓盐酸=氯化钾+二氯化锰+氯气+水)
这个有两个方法
第一观察法,这个比较难掌握,没固定公式,看个人水平,我自己总结的
你看这个方程式,先从高锰酸钾下手,高锰酸钾的氧是偶数个,所以生成物的水必要配偶数,也就是说生成物里的HCl必须满足“偶数个H”的条件(不懂我也没办法)然后,盐酸既然配了偶数,则Cl必为偶数,看生成物那里,要使总数成为偶数,KCl必须陪偶数,试着配一个2先,则高锰酸钾配2,所以Mn在反应物里有2个,二氯化锰也配2,高锰酸钾这时候有8个氧,所以水配8,所以有16个H生成,所以HCl配16,即有16个Cl所以氯气配5(因为这时候二氯化锰配了2就是有了4个氯,KCl有2个氯,所以氯气有10个Cl即5分子的氯气)
怎么样,懂吗?
第二个方法就是化合价的升降法
看这个方程式的各个化合物,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化合价那算了
先看高锰酸钾,这里Mn是+7价,在二氯化锰里却是+2价
所以Mn:+7→+2---少了5个电子
再看氯原子,在氯化钾和二氯化锰里化合价都没变,只有氯气里从-1价变为0价
所以Cl:-1→0---多了一个电子
我们设有x分子的Mn少了5个电子,即减少了5x份的电子,设y分子的氯气多了1个电子,因为一个氯气分子里有2个氯原子,所以一共升高2y份的电子
即 5x=2y所以x、y的最简比就是2:5
然后把2代到原有的高锰酸钾或生成的二氯化锰里面去(锰的来源或生成),把5代到氯气里(因为只有它的氯的化合价是变了的),以后的应该就懂了吧,高锰酸钾和二氯化锰还有氯气的都出来了,其他的还不懂你就太不应该了
其实,化学配平方法还有很多,可以具体搜以下
⑷ 化学怎么求物质的量
关于物质的量的六类计算技巧
一、 求物质的量的计算
求物质的量是运用物质的量解许多化学计算题的关键,通常有以下八种途径:
1.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2. n =
3. n = ≈
4. n(气体)= ≈
5. n(气体)=
6. n(气体1)= ×n(气体2)
7. n(溶质)= c (mol/L)×V(溶液)(L)
8. n(可燃物)=
例1:在标准状况下,2 g氮气含有m个氮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
A:28 m B:m/28 C:14 m D:m/14 E:7 m
例2:一定量的钠、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H2的质量比为1∶2∶4,则钠、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4∶2∶1 C:2∶3∶4 D:3∶3∶4
二、 运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导出公式的计算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表达式 (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
可以推导出 、 、 等计算公式。
例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密度比为16∶11 B:密度比为11∶16
C:体积比为1∶1 D:体积比为11∶16
例4:某容器充满气体a,该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是84,称量后抽出气体a,然后充入N2,使其达到和a时相同的容器、温度和压强,再称量。则a气体的质量是( )
A:和N2质量相等 B:是N2质量为1/3倍
C:是N2质量的2倍 D:是N2质量的3倍
三、 有关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由于1mol气体的质量以克作单位,在数值上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以应用下列公式求解:
1. =Vm(L/mol)× (混)(g/L)=22.4(L/mol)× (混)(g/L)
(混)为混合气体标准状态下的密度
2. = m(混)、n(混)为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和总的物质的量
3. =d1·M1 d1为混合气体对某气体的相对密度,M1表示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4. =M1×a1% + M2×a2% + M3×a3% + …… =
M为气体成分的摩尔质量,a%为该气体的体积百分含量
例5: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时的密度为1(g/L),则混合气体中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
A:1∶2 B:2∶1 C:1∶3 D:3∶2
例6:在体积为1L的干燥烧瓶中用排空气法充入HCl气体后,测得烧瓶中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1.082,以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当喷泉停止后进入烧瓶中的液体的体积是( )
A:1L B:3/4 L C:1/2 L D:1/4 L
四、 有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微粒数目(或浓度)的计算
由于电解质溶液是电中性,即电解质溶液是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因此,有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微粒数目及浓度的计算可根据离子电荷守恒列式求解。
例7:若20g密度为d g/mL的硝酸钙溶液里含有1g Ca2+,则NO3-离子的浓度是( )
A: mol/L B: mol/L C:2.5d mol/L D:1.25d mol/L
五、 有关物质的量溶液的浓度计算
有关溶液质量的量浓度计算的基本公式是c (mol/L)=
例8:某温度时,将10mL饱和食盐水蒸干后得到3.173 g的NaCl。
求(1)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2)用此溶液20 mL能配成0.1 mol/L的溶液多少升?
例9:把6.2 g氧化钠溶解于93.8 g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2 g/mL。
求(1)该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2)把溶液稀释10倍,再取出10 mL和10 mL 0.2 mol/L的盐酸混合,能生成多少克NaCl?
六、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这类项目主要有两种形式:
1. 直接型,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直接由已知量求出未知量。
2. 间接型,先将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题意作变换,以得到能帮助求解的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再作计算,分别举例说明。
例10:已知CaCO3(s) CaO(s) + CO2(g) - 178 kJ
C(s) + O2(g) CO2(g) + 393 kJ
1吨碳酸钙煅烧生成生石灰,理论上需要含杂质为10%的焦炭多少吨?
例11:已知C(石墨) (s) + O2(g) CO2(g) + 393.5 kJ ------ (1)
C(石墨) (s) + 1/2 O2(g) CO(g) + 110.7 kJ -----(2)
求CO(g) + 1/2 O2(g) CO2(g) + x kJ 中的x值。
⑸ 如何计算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之比(利用电子转移守恒)。
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化合价升高,还原剂;化合价降低,氧化剂)再找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而氧化剂被还原成还原产物,即氧化剂与还原产物对应;还原剂被氧化成氧化产物,即还原剂与氧化产物对应。
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分子和还原剂分子的系数比,就是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
例如:2H2+O2=点燃=2H2O
氧气是氧化剂,氢气是还原剂。
两者的分子式的系数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1:2
(5)化学方程式怎么求物质的量之比扩展阅读:
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发生变化。根据氧化数的升高或降低,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两个半反应:氧化数升高的半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氧化数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独立存在,它们共同组成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还原剂,生成氧化产物;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生成还原产物。
⑹ 怎么由方程知物质的量的比
方程也应该是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和产物前都有一个数字系数的,这个系数之间的比值就是这些物质量的比。
⑺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怎么算
首先,按照各个物料的投料量来计算他们的物质的量,m/wt。
然后,根据物质的量来计算他们的计量数
⑻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质量比怎么求如题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等于式量之比(即化学计量数*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是配平后各化学式前面的数字 如C+O2=(点燃)CO2 质量比 12比32比44
⑼ 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之比比等于什么之比
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之比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即物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⑽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怎么算
化学计量比之比等于配平后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C+O2=CO2
化学计量数之比就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