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三化学哪些物质溶于水放热或吸热或不变哪些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上升、下降或变化不大要常用的
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生石灰溶于水放热,硝酸铵吸热,氯化钠基本不变。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温度升高而上升,如硝酸钾,少数物质变化不大,如氯化钠,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熟石灰
B. 溶解时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解时放热 ,溶解时吸热 。
质溶于水时,都要吸收大量的热。例如把硝酸钾或硝酸铵溶解在水里,就会发现溶液的温度显着降低。
另一些物质溶于水的时候,会放出大量的热,例如把苛性钠溶解在水里,或者把浓硫酸缓缓地倒进水里,就会发现溶液的温度显着升高。
物质溶解时,物质溶解,一方面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要克服它们本身的相互之间的吸引力离开溶质,另一方面是溶解了的溶质要扩散到整个溶剂中去,这些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物质溶解时,要吸收热量。溶解过程中,温度下降原因就在于此。
如果溶解过程只是单纯的扩散,就应该全是吸热的,在溶解过程中,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不仅要互相分离而分散到溶剂中去,同时,溶解于溶剂中的溶质微粒也可以和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如果溶剂是水,就生成水合物)。在这一过程里要放出热量。
因此,物质溶解时,同时发生两个过程:
一个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离开固体(液体)表面扩散到溶剂中去,这一过程吸收热量,是物理过程;
另一个过程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和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并放出热量,这是化学过程。
这两个过程对不同的溶质来说,吸收的热量和放出的热量并不相等,当吸热多于放热,例如硝酸钾溶解在水里的时候,因为它和水分子结合的不稳定,吸收的热量比放出的热量多,就表现为吸热,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就降低。
反之,当放热多于吸热,例如浓硫酸溶解在水里的时候,因为它和水分子生成了相互稳定的化合物,放出的热量多于吸收的热量,就表现为放热,所以溶液的温度显着升高。
一种物质溶解在水里,究竟是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取决于溶解过程中两种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用Q放代表溶质微粒扩散所吸收的热量,用Q吸代表溶质微粒水合时放出的热量。若:
Q吸>Q放 溶液温度下降
Q吸<Q放 溶液温度升高
Q吸≈Q放 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
溶质溶解过程的热量变化,我们可以用仪器测得。
上面说的是单纯的溶解过程,我还要补充一点将是如果溶质在溶液中要发生电离或水解(例如各种电解质),同时又要吸热。而像生石灰溶解于水要与水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不能仅理解为溶解的过程。
(2)化学溶解度溶解哪些放热扩展阅读:
达到(化学)平衡的溶液便不能容纳更多的溶质(当然,其他溶质仍能溶解),我们称之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特殊条件下,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会比正常情况多,这时它便成为过饱和溶液。每份(通常是每份质量)溶剂(有时可能是溶液)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值就是“溶质在这种溶剂的溶解度”。
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意味着溶剂为水,比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认为是具有同样的意思。溶解度并不是一个恒定的值。
一种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由它们的分子间作用力、温度、溶解过程中所伴随的熵的变化以及其他物质的存在及多少所决定的,有时还与气压或气体溶质的分压有关。
因此,一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好能够表述成:“在某温度,某气压下,某物质在某物质中的溶解度为xxxx。(或在某温度,某气压下,某物质中最多能溶解某物质xx克或其他单位)”,如无指明,则温度及气压通常指的是标准状况(STP)。
C. 高中化学中溶解是放热的有哪些
中学化学是要求学生记住常见的吸放热反应的。
1.中学化学中所有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2.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而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也就是盐的水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3.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4.一些需要持续加热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如
caco3=ca0+co2
2kclo3=2kcl+3o2
5.还有c+h2o=co+h2
co2+c=2co
D. [初中化学]溶解时会放热的溶质有什么,溶解时吸热的溶质又有什么
溶解时放热的溶质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
溶解时吸热的溶质包括:氯化铵、硝酸铵等。
物质溶解于水或其它溶剂中,通常经过两个过程: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这种过程为物理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溶剂分子作用,形成溶剂合分子(或溶剂合离子)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化学过程,放出热量。当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就会升高,如浓硫酸、氢氧化钠等;当放出的热量小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就会降低,如硝酸铵等;当放出的热量等于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不变,如氯化钠、蔗糖等。
固体溶质进入溶液后,首先发生微粒(分子或离子)的扩散(吸热)过程,接着是形成水合离子或水合分子的水合过程(放热)。这里有化学键的破坏和形成,严格说都是物理-化学过程。其实对于强电解质来说,溶解和电离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因为离子的扩散就是电离。不过对于弱电解质说来,首先是扩散成分子(吸热),然后在水分子作用下,化学键被破坏而电离成为自由离子(水合的)(这里总体表现是吸热还是放热要看破坏化学键需要的能量多,还是水合释放能量多了)。
假如是非电解质,那么溶解就只有扩散与形成水合分子两个过程了。
一些溶质溶解后,会改变原有溶剂的性质,如氯化钠溶解在水中,电离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与氯离子,故形成的溶液具有导电性(纯水不导电);乙二醇溶解在水中,可降低水的凝固点。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E. 常见的典型的溶解时放,吸热的物质有哪些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 物质在溶解时,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会使溶液的温度相应发生变化。
2. 有的物质溶解放热: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氧化钙等。
3. 有的物质溶解吸热:硝酸钾等。
4. 有的物质溶解没有明显的热现象:氯化钠等。
(三)悬浊液和乳浊液
1.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例如钡餐(硫酸钡的悬浊液)、粉刷墙壁用的涂料、黄河水等。
2.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例如在农业上,一般把不溶于水的液体农药配制成乳浊液;植物油和水混合形成乳浊液。
3. 溶液、悬浊液与乳浊液的对比
① 溶液均一稳定;悬浊液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固体小颗粒会沉降下来;乳浊液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
F. 溶质溶解时会吸热,放热的分别有哪些
你好,参考答案:
吸热:硝酸钾、硝酸铵、氯化铵、硫酸铵、碳酸氢铵。一般来说,铵盐、硝酸盐溶解会
吸热。
放热: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钙、无水碳酸钠。
望采纳,谢谢。
G. 什么物质溶于水中会放热
溶于水放热的物质主要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
1浓硫酸
当硫酸溶解于水时,一方面是硫酸分子扩散在水里,在这个物理过程里,要吸收一定的热量;另一方面又发生化学过程,即硫酸分子跟水分子之间有强的化合能力,生成水合氢离子。
H2SO4+H2O= H3O++HSO4-
HSO4-+H2O = H3O++SO42-
H2SO4+2H2O =2H3O++SO42-
硫酸跟水生成相当稳定的水合物,如H2SO4·H2O、H2SO4·2H2O、H2SO4·4H2O等(在低温时这些水合物可从溶液里以晶体形式析出)。由于形成水合氢离子和各种水合物时放出大量的热(1mol硫酸在20°C时与过量的水混合,溶解热为85.5 kJ),放出的热量多于吸收的热量,因此,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3氢氧化钠
一种是组成氢氧化钠的粒子:( 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向水中(扩散),同时(吸收)热量;一种是构成氢氧化钠的粒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氢氧根离子)同时(放出)热量。
由于放热>吸热,所以总体为放热。
H. 谁能帮我总结一下化学实验中物品溶解或发生反应时放热或吸热
放热:氢氧化钠,生石灰,浓硫酸
吸热:所有的铵盐溶于水都吸热
放热反应:所有燃烧、所有中和(酸碱中和,产生中和热)、大多数化合、大多数置换、铝热反应(2Al+Fe2O3=(高温)Al2O3+2Fe(l))
吸热反应:所有水解、所有电离、大多数分解(高温煅烧石灰石)、灼热的碳和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的反应
I. 哪些溶液溶解时要放热哪些要吸热
1、溶解时要放热的溶液
硫酸
硫酸(化学式:H₂SO₄),硫的最重要的含氧酸。无水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10.36℃时结晶,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用塔式法和接触法制取,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前者所得为粗制稀硫酸,质量分数一般在75%左右;后者可得质量分数98.3%的纯浓硫酸,沸点338℃,相对密度1.84。
硫酸是一种最活泼的二元无机强酸,能和许多金属发生反应。高浓度的硫酸有强烈吸水性,可用作脱水剂,碳化木材、纸张、棉麻织物及生物皮肉等含碳水化合物的物质。与水混合时,亦会放出大量热能。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故需谨慎使用。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造肥料、药物、炸药、颜料、洗涤剂、蓄电池等,也广泛应用于净化石油、金属冶炼以及染料等工业中。常用作化学试剂,在有机合成中可用作脱水剂和磺化剂。无色粘稠状液体,有强腐蚀性,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生成稀硫酸.
2、溶解时需要吸热的溶液
硝酸
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化学式:HNO3。熔点:-42℃,沸点:78℃,易溶于水,溶于水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常温下纯硝酸溶液无色透明。
硝酸不稳定,遇光或热会分解而放出二氧化氮,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溶于硝酸,从而使外观带有浅黄色 ,应在棕色瓶中于阴暗处避光保存,也可保存在磨砂外层塑料瓶中(不太建议),严禁与还原剂接触。
浓硝酸是强氧化剂,遇有机物、木屑等能引起燃烧。含有痕量氧化物的浓硝酸几乎能与除铝和含铬特殊钢之外的所有金属发生反应,而铝和含铬特殊钢衩浓硝酸钝化与乙醇、松节油、焦炭,有机碎渣的反应非常剧烈。硝酸在工业上主要以氨氧化法生产,用以制造化肥、炸药、硝酸盐等;在有机化学中,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是重要的硝化试剂。化学式是HNO3,浓盐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3:1混合可以制成具有强腐蚀性的王水。硝酸的酸酐是五氧化二氮(N2O5)。
J. 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的物质是什么
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可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可吸热。在溶解过程中,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不仅要互相分离而分散到溶剂中去,同时,溶解于溶剂中的溶质微粒也可以和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在这一过程里要放出热量。
当吸热多于放热,例如硝酸钾溶解在水里的时候,因为它和水分子结合的不稳定,吸收的热量比放出的热量多,就表现为吸热。
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就降低,反之,当放热多于吸热,例如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水里的时候,因为它和水分子生成了相互稳定的化合物,放出的热量多于吸收的热量,就表现为放热,所以溶液的温度显着升高。
溶解度影响
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则与此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溶解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大,硝酸钾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而硫酸钠Na2SO4的溶解度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固体和液体的溶解度基本不受压力的影响,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成正比。 物质的溶解度对于化学和化学工业都很重要,在固体物质的重结晶和分级结晶、化学物质的制备和分离、混合气体的分离等工艺中都要利用物质溶解度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