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如何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论文

如何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19 05:23:08

Ⅰ 初中化学论文300字左右就行

初中化学论文范文一(1)。

题目: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彰显初中化学学科之价值。

摘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将化学学习联系日常生活的关键,为此,我们教师应当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有效地统筹实验教学的时间与手段,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让初中化学的教学能够得到顺利进行,实验的过程和结论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并解决自己在化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学习。

化学是一 门 以 实 验 为 主 的 学 科,借 助 实 验 教 学 既 能突出学科特点,又能 培 养 学 生 的 化 学 学 科 素 养。在 实 验中也利于培养学 生 的 细 心 观 察 能 力,通 过 实 验 渗 透 严 谨方法,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求真素质。基于此,文章将围绕课中开展趣味实验,将化学知识具体化,通过日常生活现象,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现实验活动情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注重实验操作的准确性等展开研究,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效率。

一、课中开展趣味实验,将化学知识具体化。

“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一座不可或缺的将理论与实践相连的桥梁,做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为学生学好化学铺平道路。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多,而且自身就具有知识点分散与易混淆的特性,我们很多学生之所以学不好化学,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化学知识相对抽象与难懂,不利于学生们的记忆与理解。如对于很多化学反应现象与原理,教师仅仅进行讲授式的教学,对相关知识点不进行深入展开,那么肯定不会得到良好的教学成效,而且还会让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厌烦感。故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对趣味性实验的相关应用,通过将复杂难懂的知识具象化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会综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基本理论和实验能力。

二、通过日常生活现象,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选择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引入到化学实验中,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引导他们观察实验现象,激发实验兴趣,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分析“溶液”章节时,引导学生一起联系生活中的蔬菜,比如“马铃薯在水中洗”形成悬浊液,使用肥皂洗油迹形成乳浊液等。在做“鸡蛋壳的成分与性质研究”的实验时,也可用鸡蛋进行探究实验活动,通过实验验证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洗净的鸡蛋壳研碎,分别放入甲和乙试管中,分别向甲和乙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和稀盐酸,再用两只气球分别套在试管口,观察实验现象,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更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进而获得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现实验活动情景。

实验的有效开展能帮助学生认识并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创造性思维,结合化学内容,教师可以多创设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时,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与氢气的制取装置,当理清楚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思路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动手操作,待组装完毕后召开“设计装置展示会”,再由各组推荐成员介绍其装置的优点,最后师生共同评价。自主探讨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自主探究时教师也要多提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多创造一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手脑并用的实践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来。

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注重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化学实验过程相对复杂,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独自进行实验操。

例如,在“FeCl3”中加入铁粉,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当学生完成观察后,提问让学生思考,验证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在进行镁、铝、铁、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中,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相关事项,这样能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鼓励学生多操作,在操作中去感受化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实验作为整个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要给予足够重视,还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作为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制定明确的实验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求真,严谨的精神,以此促进初中生化学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雷宇,张文华,彭慧。“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渗透微格教学原理的探究教学模式[J].化学教育,2012(7)。
[2]杨明生,关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的现状分析报告[J].化学教育,2012(1)。
[3]王春。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策略探讨[J].化学教学,2009(7)。
[4]周志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7)。
[5]闫芳,郝轶鸣。新课标下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若干想法[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50-51.

Ⅱ 浅析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论文

摘要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学科育人功能,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策略可以从规范使用化学语言、树立化学基本观念、培养化学学习能力、重视化学实验能力、培养化学价值观念几方面入手, 引导学生用微观的视角看待物质结构和变化、用特定的语言进行表达、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知识, 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Abstract:

Application of the ecational function in chemistry teach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accomplishments is the requirement of quality—oriented ecation, which is signifi cant in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Teacher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iff erence between chemistry and the other subjects and adopt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their core accomplishments: normalizing the language of chemistry, establishing the basic concepts, cultivating the learning ability, emphasizing their experimenting ability and fostering their chemistry idea of values。 Meanwhile,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view the structure and change of substance from the micro—angle, to express in a specifi c language, and to explore knowledge through experimenting methods so that students' chemistry core accomplishments can be strengthened in a well—rounded way。

Keyword: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core accomplishment; teaching strategy;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就应积极改变以应试教学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之一, 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教师应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 积极利用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结合沪教版初中化学第七章中“常见的碱”这一教学实践, 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深入探索。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是通过训练和实践锻炼而获得的能力和技能,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是通过化学学习表现出来的具有学科特性的综合品质, 其核心素养内涵包含三个方面:知识、能力与价值观 (见图1) 。

初中阶段, 虽然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只占总化学学科知识的较少部分, 但它是学生为学习化学知识而打基础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 学生是否具有独立的化学学习能力、是否正确树立对待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对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

二、化学教学对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要掌握一些化学知识和能力, 它更是知识、能力、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表现形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就要重视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 掌握化学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独特作用。

一是要用微观的视角看待物质结构和变化。

化学是从原子、分子等微观的视角来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要学好化学, 既要让学生从宏观上认识物质及其变化, 又要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化学。由于学生无法观察到物质微粒的运动及其变化, 因此, 老师应当善于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演示物质微粒的反应变化, 让学生建立起微观的概念, 注重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世界。

二是要用特定的语言进行表达。

化学学科具有自身特定的表达语言, 化学符号作为国际通用符号, 既是表示物质结构和化学变化过程的符号, 又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 每个符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精炼的化学语言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 又能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反应现象和反应结果。因此, 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化学语言, 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条件。

三是要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知识。

化学以实验为基础, 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规律,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也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 既要重视化学基本理论教学, 更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验证化学结果, 对学生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 规范使用化学语言

化学语言作为学生认识化学、学习化学知识的基本载体。对于初次接触化学学科的初中学生来说, 要顺利学好化学知识并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从一开始就必须掌握正确、规范的化学语言, 不但能正确读写, 而且要会正确运用。面对内容繁多的化学语言,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求规范、准确、严谨地使用化学语言, 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使用化学语言的习惯。但是, 仍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太注重化学语言的规范运用。例如, 一些教师习惯说“1个氢氧化钠分子中含有1个钠原子”。因为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不存在分子, 这样运用化学语言不够规范、严谨, 如果让学生学习了这样的表达方式, 就会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因此, 化学教师应重点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化学概念、化学名词等进行分析和比较, 为学生理清学习思路;从细小处入手, 来规范学生对化学语言的正确使用, 并加强对学生的检查指导。

(二) 树立化学基本观念

化学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树立科学全面的、化学学科特有的基本观念, 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好基础。

一是培养学生的微观观念。化学学科是从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及变化规律, 只有从微观的角度, 才能发现物质的变化规律和特性, 才能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许多学生感到化学学习困难, 与其没有树立微观的学习观念有重要关系。因此, 让学生建立微观的学习观念, 并注重把微观的观念与宏观观念相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二是建立守恒观念。物质守恒是化学中的重要规律, 也是学生学习化学必备的基本观念, 只有从物质守恒的观念来学习和认识化学, 才能有效解决化学问题。特别是对于许多化学计算问题, 利用物质守恒思想方法就容易解决。守恒的思想方法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法, 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 要培养学生牢固树立物质守恒的思想观念并在学习中做到一以贯之, 并在此基础上把守恒思想方法拓展到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体积守恒、浓度守恒等知识点中。

(三) 培养化学学习能力

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其他学科既有共同之处, 也有其特殊之处。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如常用的学习方法有:比较、类比、分类、分析、归纳、推理等。要提高化学学习能力, 必须重视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掌握正确方法的基础上, 自主来构建化学知识,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至关重要。

例如, 在“常见的碱”这节课的学习中, 为了让学生从宏观、微观、化学语言上认识碱的性质, 可创设如下情境, 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1) 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Na OH和Ca (OH) 2溶液, 再分别滴入几滴Cu SO4溶液, 观察有现象发生。 (2) 在烧杯中放入适量Na OH溶液, 再倒入适量Cu SO4溶液, 然后分析两种溶液中是哪几种离子相互发生了反应?哪些离子没有参与化学反应? (3) 写出情境 (2) 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并说明蓝色絮状沉淀是由哪种离子生成。通过运用情境 (1) 让学生动手进行操作, 从宏观上观察碱与盐反应的性质;情境 (2) 是从微观 (离子) 角度分析碱与盐反应的本质;情境 (3) 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是从化学语言的角度, 掌握碱与盐两种反应的本质特征。这样就能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和“碱溶液+盐溶液→新盐+新碱”这一知识点。

(四) 重视化学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课的实验能力不仅是一种操作技能, 它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形成化学思想方法。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要注重为学生创造实验的条件, 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要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实验流程。

例如, 为了探究“Na OH与CO2能否进行化学反应”, 可设计如下系列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1)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适量Na OH和澄清的石灰水溶液, 再分别通入CO2气体, 来观察实验的现象并分析实验结果。可看到有Na OH的试管中没有明显变化, 无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而有石灰水溶液发生混浊, 说明发生反应; (2) 在试管中放入适量Na2CO3固体, 然后加入适量蒸馏水, 观察溶液变化情况。可以看到Na2CO3固体溶化于水中, 由此推断出在 (1) 的实验中Na OH与CO2发生化学反应可能生成Na2CO3, 但是该物质溶于水, 所以没有明显现象; (3) 检验是否生成Na2CO3。在实验 (1) 中的溶液中滴入适量稀盐酸, 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 通过观察可看到有气体生成说明Na2CO3和HCl反应生成CO2, 由此可证明:“Na OH与CO2能进行化学反应”。

(五) 培养化学价值观念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科学态度和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等世界观、价值观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初中化学教材和课标要求可以看出,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绿色化学思想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因此,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价值观念, 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树立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思想等。例如, 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可以用Na OH与不同浓度的Cu SO4溶液进行反应。教材标明的是能看到生成蓝色Cu (OH) 2沉淀, 但是如果Cu SO4溶液浓度过低, 溶液中就会出现绿色沉淀。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就不能正确分析这个现象。

综上所述,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掌握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教学要求, 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Ⅲ 如何在化学实验课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论文

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教师要有过硬的实验操作技能,正确示教,准确示范,要让旦沪测疚爻狡诧挟超锚学生对实验保持浓厚兴趣的同时,在分组实验、第二课堂中有效训练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并且要及时总结,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关键词:培养;化学实验;操作能力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6-0087-02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6.038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理科实验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符合新教材要求的实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各地陆续对初中毕业生进行了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可见各级教育部门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视。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标准》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化学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一、提高教师自身实验操作技能,增强演示实验的准确性演示实验是在学生的注视下由教师完成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操作,演示实验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实验操作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对演示实验要作一次自我操练,切实掌握好演示实验的要领,便于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时改进,使每个演示实验做到万无一失。例如: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预留多少水才不致使集气瓶底炸裂;铁丝伸入集气瓶中由上而下的速度问题;引燃的火柴杆的长度问题等。教师要亲自操作,切实掌握要领和注意事项,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演示实验时,学生要观察化学仪器和装置;要观察化学实验操作(包括观察实验仪器的持拿方法和使用方法,观察实验装置的安装方法,观察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要观察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因此在演示实验中,哪怕一个细枝末节,都要当作大事处理。教师只有提高了自身实验技能,以规范的操作示教,才能加强学生规范实验技能的意识,促进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二、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在愉悦中提高操作能力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本身就有一定的新奇性,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实验本身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实验兴趣,使学生愿意进行化学实验,乐于进行化学实验,在愉悦中提高操作能力。在初中化学第一节课,教师要增设一些趣味实验,比如:“魔棒点火”,“烧不坏的手帕”,“滴水着火”,“白花变成彩色花”等,我在做完趣味实验时,问学生“你自己想不想进行化学实验?”学生的回答震耳欲聋:“想”。当学生具有浓厚的化学实验兴趣时,其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就能够认真操作,敏锐观察,促进化学实验顺利进行,并能在实验中产生愉快、满足、喜悦等情感体验,从而使化学实验兴趣进一步加强,接受和提高操作能力也会很快。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在积极激发学生化学实验兴趣的同时,要注意克服影响学生化学实验兴趣的消极因素,比如:化学实验中的爆炸,衣物腐蚀,人身伤害,实验失败等。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实验规则和安全要求,一定要按规则进行操作,避免发生一些实验失败或安全事故,从而使学生降低实验兴趣。三、做好充分准备,上好分组实验分组实验是学生提高操作能力的主战场,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中心一环。所以要做好充分准备,上好分组实验。老师方面的准备:首先,要求教师做好实验的预试。与演示实验和边讲边实验的预试相比,对学生实验课的预试实验的要求应更高一些。除掌握实验成败的条件和关键外,还要估计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时可能发生的困难,拟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注意事项,并作好课中巡视指导计划。指导计划应包括重点指导实验内容和操作技能,重点指导的学生以及巡视指导的路线等。比如: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一张实验报告单,把重点的部分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课前预习时能填的填好,需要在实验过程中填的需做实验才能完成。其次,应充分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仪器,药品等放置有序,保持实验室的清洁、整齐。学生方面准备: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做到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内容,并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掌握实验装置所需的仪器和组装过程,并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包括操作、仪器的使用和安装、药品用量、观察现象、废物处理,安全防护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扼要地做好实验笔记,为能自觉地、有目的地、独立地进行实验打好基础。四、结合教学,开辟“第二课堂”,开放实验室 “第二课堂”是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和发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能培养一批实验操作能手,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因此要把“第二课堂”看作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应列入教研活动计划之中。实验室是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训练的主要场所,所以要鼓励学生在科技活动时间及自由活动时间到实验室做一些实验。这样既能解决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未解决的问题,同时通过开放实验室也培养了一批实验操作能手,这些操作能手在分组实验中担任小组长,能够带动和指导小组成员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开放实验室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第一阶段主要是训练基本操作。第二阶段是气体的制取与物质性质实验等,第三阶段侧重探究性实验以及课后小实验。虽然开放实验室是以学生主体,但是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开放实验室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参与学生的实验操作,解决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五、对易错操作进行归纳,集中训练,反复训练学生在实验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操作错误,教师要细心观察,及时纠正错误操作,对于较普遍的操作错误,要进行归纳,比如易错操作有:(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实验完毕,先移酒精灯,后把导管从水中取出,使水倒流,试管破裂。(2)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速度过快。(3)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用手拨打游码,而未用镊子。(4)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没有将试管夹夹在离管口1/3的位置,而是夹在试管的中部。(5)倾倒液体时,掌心没有对着瓶上标签,试剂瓶盖没有倒放在桌子上。(6)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没有掌握“视线与液体凹面的最低点应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读法。(7)使用滴管时,将滴管口伸入试管并触及试管内壁。(8)振荡试管时用手臂振荡,而没有用手腕发力。(9)在做实验时,试剂瓶塞张冠李戴。(10)药品用量太多,没有按“最小量”原则取用。(11)实验结束时,没有将所用玻璃器皿洗干净,桌面也没有整理好,影响下一节课的实验。对于以上易错操作,要集中时间,集中内容,进行集中训练。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要对易错操作经常训练,反复训练,才能达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在中考中的考查,是教学评价体系的一次改革,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不能讲实验,背实验,板书实验,也不能压缩实验内容和时间。不能一味追求高分而扼杀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不但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还要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中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要多措并举,循序渐进。逐步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参考文献[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郑长龙.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2 [3] 许桂华.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化学教与学,2010,(2)

Ⅳ 怎样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方式,要适应教育改革和新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尤其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一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实验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抓住学生,才能使化学教学立于不败之地。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上好实验课,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基础。物质的性质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些物质的制取要通过实验来完成,上好化学实验课,对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很有帮助的。
步骤/方法
一、演示实验,设疑激思
演示实验教学,在演示之前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内容、目的及观察的现象,告诉学生应该观察什么,从什么角度去观察,怎样捕捉稍纵即逝的现象,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认真铺设一些必要的阶梯设下疑问,激发学生思考。例如在做化学变化的演示实验时,先让学生观查用沙纸打磨后镁条的色态及燃烧过程中的现象、此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等,再如在讲“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时设下疑问:能否所有金属都符合这一规律?学生犹豫,不能正确回答,这时便补充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实验前先让学生按一般规律设想,说出实验现象,很快有的学生就说出“钠表面覆盖一层铜”,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排在铜的前面,所以钠能置换硫酸铜中的铜。接着教师开始演示,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钠的变化,溶液的颜色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钠漂浮在硫酸铜溶液表面,迅速旋转产生火球并消失,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这精彩的现象,瞬间的变化,学生凝神观察,猜测被推翻,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呢?你从而发现了钠有哪些性质?这一个一个的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经讨论和教师点拨,对金属钠学生有了初步了解,再通过教师解释,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便明确了实验现象的产生和盐与金属的反应规律中应除去“K、Ca、Na”三种活泼金属,这样以生动的实验探索,不断的设置疑问,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逐渐增加。
二、学生实验,创新思维
学生实验不仅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手段,而且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养成创新思维习惯中起重要作用。学生实验是在完成某一单元教学内容后,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由学生亲自完成的课堂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和个性品质的最佳途径。学生实验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和运用双基、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培养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等功能。当然这些功能的发挥是在教师精心组织与指导下实现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高实验效益的前提和关键。教师的指导,在实验操作方法,实验变量、条件的控制,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概括、解释和评价以及用实验方法解决化学问题一般方法,如:实验 → 观察 → 分析 → 结论 → 实践,问题 → 假设 → 实验 → 观察 → 分析 → 证实假设中起关键的作用;在实验技能方面,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仪器、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实验操作步骤、正确观察、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等;在实验思维方面,做到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处理数据、学会推理、学会误差分析等内容。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实验的整个过程之中。由于学生实验不同环节的要求各有所不同,因而教师的“导”也各有侧重。我一般在学生实验操作前,从实验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启发讲授模式,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并启迪学生遵守一定的要求出把握实验的操作要领等,以消除学生实验中的知识、思路、方法、操作等方面的障碍。具体作法是:
(1)编制好实验计划 各个实验都应编好计划,内容应包括实验的题目、目的、要求与方法,实验所需的仪器、材料、工具等。若是分组实验,还应事先分好组。
(2)做好实验准备 实验的器材、药品等都应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实验开始前应查点仪器是否齐全、完好和配套,是否符合实验的要求。各个实验,力求在课前亲自操作一遍,以免课堂上失误。
(3)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
①每次实验前都应要求学生对实验教材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和主要操作步骤;②实验过程中应让学生有安全第一的意识,如,不得尝药品的味道,不得触摸剧毒药品,不得嗅腐蚀性气体等;
③应教育学生爱护器材,教师应按规范标准训练学生的实验动作,操作步骤应合理;
④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独立地参与实验操作,不应该只由少数人操作、多数人充当“助手”和“观察员”或“记录员”;
⑤每次实验之后,都应要求学生写出合乎要求的实验报告。在可能情况下,还可发动学生将实验的成果制成教学挂图、教具和标本。
(4)操作示范,消除恐惧:实验中如果有实验仪器和操作属于学生首次接触或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教师要为学生作出操作示范,并结合操作点明操作要领及禁忌事项。确保实验安全、顺利。如H2纯度的检验操作学生会很怕,我一般先演示两遍,便消除了学生的害怕心里,再如《溶液浓度配制》的学生实验,对于配置操作步骤用“一算二称(量)三溶四移的归纳;又如把《粗盐的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要领归纳为“一角、二低、三靠”,以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和记忆。 学生开始动手实验时,首先从实验态度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这也是很关键的。特别是某些存在一定危险因素的实验,如浓硫酸的腐蚀性、点燃氢气(不纯)会爆炸等,更要作好引导,消除学生对实验的恐惧心理。其次,要从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两个方面去导,以确保学生规范地进行实验,做到操作明确、观察有序、记录科学等。由于学生实验是由学生自行进行的,而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层次也各有不同。因此,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就各种各样,教师难以在课前全面完整地加以预测。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学生实验操作之中。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实验中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策略来引“导:对于实验操作上个别的问题,结合学生操作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则集中点评,指出错误的原因、演示规范操作、提示操作要领;对于实验中学生认识上的问题,面对学生的提问,我一般不直接回答,应采用启发诱导、搭桥铺路的方式,诱导学生展开思维,获取答案;动手能力差的学生,作为巡视检查的重点对象,教学中既耐心细致地给予指导,又要求学生耐心细致、努力完成实验;对于实验观察中的问题,则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目的要求,分析思考实验观察要点和重点,做到全面观察又重点突出。
(5)学生的动手练习:老师的讲解和演示是为了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和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的道理,而这些技能要为学生所掌握,则必须经过他们自己亲自实践,才能达到。因此,重在练习,练习时,教师注意巡视,对操作错误或对操作有胆怯感的同学应重点加以指导,例如:胶头滴管的使用,刚开始时,同学们的手一直颤动,结果不是滴在试管壁上,就是滴在实验台上,可是经过几次反复操作,练习,同桌同学互相检查,指出缺点与错误之处,很快同学们就能应用自如,掌握要领了。再如,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中,从水中取出用排水法收集满了的集气瓶,刚开始时,同学们取出集气瓶感到很困难,结果,导致集气瓶中的氧气又逸散了,因此,我就让同学们在制氧气前,先反复练习从水中取集气瓶的方法,熟练了,掌握技巧了,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了,很多的演示实验也是同学与我共同完成的。
(6)做好小结与评价 实验结束后,要进行小结。小结前, 要在实验思维方面加强指导,及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实验总结中来。具体内容有三个方面:
1)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事象,进行归纳处理,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2)根据实验操作的体会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推理演绎、获取规律性知识
3)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验的改革与创新。如在完成《浓硫酸的特性、稀硫酸的通性、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实验后,启发学生思考:
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浓硫酸具有那些特性?稀硫酸有那些通性?在实验中是如何体现的?
②如何进行SO42-的检验?试归纳出检验的一般操作规程。
③在取用浓硫酸进行实验时要注意那些问题?
④许多实验中常常产生有害气体,试举出防止尾气污染空气的方法,等等。同时还要对学生实验过程作出评价性指导,即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对全体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或带有倾向性问题以及对发展学生的智能和 实验水平有关的问题进行讲评,促使学生认识水平产生新的飞跃。我一般指定学生或实验小组报告他们的实验过程与结果,然后师生共同讲评,指出优缺点,明确改进方向。小结之后,指导学生切断电源整理好实验仪器、工具和材料。课后应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批阅。
三、改进实验,形成实验能力
化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实验能力,为了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我把一些实验进行了改进,如:证明空气中氧气占五分之一的演示,我把它改成磷在装有定量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后水倒吸进入五分之一加以说明,现象明显,有说服力。再例如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验,实验中药品、步骤很清楚,但我把此实验进行了改进,让它以习题的形式出现。我提供了(1)碳酸钠和稀盐酸(2)石灰石和稀硫酸(3)石灰石和浓盐酸(4)石灰石和稀盐酸四组药品,并设计了几套实验装置,让学生选择去做,这样一来,学生好奇心大增,不再受课本步骤的约束,亲自实验验证。在操作中,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操作中的错误,学生从动手到动口,个个一副小科学家的样子,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笑容满面,经反复实验验证,最后归纳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案。实践证明,通过老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实验的改进,可形成以下十个方面的能力:
(1)查阅有关化学文献资料的能力;
(2)实验思维能力;
(3)提出问题,选择和确立课题的能力;
(4)科学地选择实验方法和设计方案的能力;
(5)正确选择仪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验方案的能力;
(6)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的能力;
(7)正确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8)正确观察、记录、测量和分析的能力;
(9)正确处理数据和表述实验结果的能力;
(10)评价实验方案、方法、过程的能力。
四、增加兴趣实验,激发兴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量的物质知识、定律、理论的认识与形成都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化学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学会观察事物,测定数据和分析数据,在解释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形成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方法;可以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启迪科学思维;可以形成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我在教学中增加了大量的兴趣实验,如绪言的学习中我就增加将金属钠放入水中再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的实验,一开始就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再如学习氧气做磷燃烧后,我马上补充一个烟幕弹实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化学的积极性,我常这样以实验的魅力来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爱化学。
五、实验习题的选择
化学实验课重在示范和练习结合,以练为主。练的另一种方式是做实验习题,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是为了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和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的道理,而这些技能要为学生所掌握,则必须经过他们自己亲自实践,才能达到。因此重在练习,而且现在的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既注重了基础,占的比例又大,且灵活性、思维能力的要求更加突出,习题的选择既要要注重基础又要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深刻性以及思维的发散和收敛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所以我选择的书面习题一般分ABC级,A级为基础题,BC两级则不同。如氧气的制备与性质学完后,第一步做做填空、选择、简答题;第二步做做实验装置改错的文字表述题;第三步做做给出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装置制备氧气的最佳选择,并评价出各自的优劣。

Ⅳ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

上好一节化学实验并不容易,因为可以说实验是化学这门科目中最重要却又最不重要的部分,因为初中阶段,大部分化学实验都可以通过老师的理论探究及引导得出结论,但并代表着就没有化学实验,只是因为器材资源等问题而省略,而一旦有这样的机会能够让学生学习实验经验以及观察现象,那便是再好不过的,一方面吸引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催进学生学习。
因此上好一节化学课需以下几点,首先是要保证器材标准,然后按老师指示操作,尽量让每一个学生能够都掌握。第二就是实验中的操作细节一定要让学生清楚,并且要让学生记录笔记。在实验中要向学生解释现象原因以及为何不像理想状态中的结果一样。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上好一集实验化学课。

Ⅵ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教好初中化学

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是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标而设定的。实践证明,用新理念贯串于教学实践当中,确实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起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在贯彻执行新理念的过程中,我认为通过“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新知识的再学习能力。大家知道,对于知识的学习,不在于学生能接触到多少知识量,而在于学生能消化掌握了多少知识量。只有通过在有针对性地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纳新知识,即通过“温故”而后才能更好地“知新”,从而才能更好地贯彻执行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达到和完成初中阶段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进而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具备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一、解题过程中要处理好知识的再延伸以及和固有知识间的联系 在解题过程中要用已获得的知识来完成对题目的解析。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引导学生对

阅读全文

与如何上好初中化学实验课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68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18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28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4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6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5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4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4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