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化学活泼性的比较
化学活泼性的比较分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性:
1、周期表: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
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3、常温下与水反应剧烈程度
4、常温下与酸反应剧烈程度
5、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表
6、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7、高温下金属与金属氧化物置换如铝热反应
8、电化方法
非金属性:
1、周期表:同周期从左至右非金属性增强
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3、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4、与H2化合的难易
5、与盐溶液之间置换如:Cl2+2Br^-=Br2+2Cl^-
6、具体反应如Fe+I2=△=FeI2
2Fe+3Cl2=点燃=2FeCl3
氯气非金属性大于碘
‘贰’ 化学里怎么判断一个原子的化学性质活不活泼
呃呃,如果这个化学元素能够以单质存在比如银、金,则说明越不活波;如果在自然界不能以单质存在,只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则说明活泼;还有与水反应越剧烈则非常活泼;与氧气反应条件越容易则说明活泼~~~~
‘叁’ 物质的化学性质活泼由什么决定就是怎么比
比方说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主要因素是构成物质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当最外层电子数目为8时,原子处于稳定状态,不容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当最外层电子数目小于8但大于4的时候,原子比较容易得到电子从而形成稳定结构.当最外层电子数目小于4的时候,原子比较容易失去电子,并与其他的物质反应,形成稳定结构.
‘肆’ 如何判断某一元素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
那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了
对周期表元素一般来说: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大,导致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增强,失电子能力减弱,从而原子的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对于同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序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小,原子得电子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从而原子的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伍’ 怎样比较化学性质的活泼程度
若是非金属:(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横行)从左到右非金属性活泼程度渐强。(2)在元素周期表中同族(竖行)从上到下非金属性活泼程度渐弱。(3)比较非金属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越难反应则非金属性活泼程度越弱。(4)比较非金属元素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稳定则非金属性活泼程度越强。(5)比较非金属元素得电子能力的强弱,越强则非金属性活泼程度越强。(6)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化合价为负的非金属性活泼性较强。(7))比较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活泼性越强。
若是金属:(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横行)从左到右金属性活泼程度渐弱。(2)在元素周期表中同族(竖行)从上到下非金属性活泼程度渐强。(3)利用金属活泼性顺序表。(4)利用金属与酸(或水)反应的剧烈程度,越剧烈则金属活泼性越强。(5)比较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碱性强弱,6)比较金属元素得电子能力的强弱,越易失电子则金属性活泼性越强。(7)比较金属与同种非金属反应的难易程度,越难反应则金属性活泼程度越弱。
‘陆’ 如何判断某一元素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
那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了
对周期表元素一般来说: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大,导致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增强,失电子能力减弱,从而原子的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对于同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序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小,原子得电子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从而原子的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柒’ 化学元素如何区分化学性质是否活泼 比如 Mg属于活泼是因为可燃烧吗
你们的化学书后面一般都有一个元素周期表,那个表是很重要的,对于哪些比较活泼这个问题你应该去背下那个表,但是一般你要是记不下来的话,你可以只背前20号元素。一般同一行的,越靠左的元素越活泼,如果是一列的话,越下的元素就越活泼。Mg它活泼是因为他最外层电子只有两个,而它的电子层表示为2,8,2.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的话,它想自己变得更稳定的话,只有失去这两个原子。但是对于Mg后面的Al来说,Al的电子层表示为2,8,3.但是Mg比Al还要活泼,因为Al想要稳定的话,Al必须要失去3个电子,而Mg,只需要失去两个电子。所以Mg相对Al来说,Mg更容易失去电子而达到稳定。所以Mg比Al更活泼。但是Mg活泼不是因为它的可燃性,而是因为Mg本身的电子层结构,因为它比较活泼,所以才可燃。如果还是不懂,还是可以问我的。
‘捌’ 怎地判断元素的活泼性
(亲:觉得回答有帮助,给个好评,谢谢)
化学元素的活泼性,是指元素与其他物质反应的难易程度。越易和别的物质反应,元素越活泼。越难与其他物质反应,元素越不活泼,即越稳定。
注意一下,你所说的氮气不如氧气活泼,这是单质(或者说是分子)的活泼性,而不是元素的活泼性。化学中要注意区分这些概念。因为,元素活泼性和分子活泼性的成因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氮气和氧气,氮气的活泼型低于氧气的活泼性,本质是每个氮气分子中有三个氮氮键,加起来键能很高,所以氮分子中的氮原子结合得很牢固,其间的化学键不易断裂,导致不易发生原子重组(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所以不易反应,活泼性低。而氧分子中只有两个氧氧键,加起来键能比较低,所以易反应。当然,这也与氧元素的易得电子的性质有关联。但是,分子的活泼性,主要是看键能大小。(到了大学,也可以用分子轨道理论来解释,通过比较键级,从而比较分子的稳定性)
对于元素的活泼性,我们就主要考虑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情况。在这里,我也曾有过误区,现在明白了。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八(除第一周期外),最外层电子少于四(尤其是只有一个或两个电子时),易失电子,活泼;最外层电子大于四(尤其是有六个或七个电子),易得电子,同样活泼;而最外层电子为四或接近四时,不易得失电子,不活泼;最外层电子为八(第一周期,最外层电子为2)的元素,最稳定,组成惰性气体一族,因为不易一下失掉八个电子,也不易再得电子(因为得的电子填充到下一层,整体能量将增高,而物质要稳定是趋向于能量最低的状态,即能量最低原理)。
这样解释,你应该就可以了然了。
1.钾(K)
2.钙(Ca)
3.钠(Na)
4.镁(Mg)
5.铝(Al)
6.锌(Zn)
7.铁(Fe)
8.锡(Sn)
9.铅(Pb)
10.氢(H)
11.铜(Cu)
12.汞(Hg)
13.银(Ag)
14.铂(Pt)
15.金(Au)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Sn(锡) Pb(铅) (H)(氢) Cu(铜) Hg(汞) Ag(银) Pt(铂) Au(金)这是由活泼到不活泼排列的,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Sn(锡) Pb(铅)都是较活泼的,可以在酸性溶液中置换出H2(氢气),而Cu(铜) Hg(汞) Ag(银) Pt(铂) Au(金)则是较不活泼的,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置换出H2(氢气).
在非金属之间也有同样的情况,例如:F(氟) Cl(氯) Br(溴) I(碘)等非金属也可以发生置换反应!~
还有稀有气体则是氦 氖 氩 氪 氙 氡是很不活泼的,一般情况下不与其他物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