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化学方程式里化学式的右下角角标是怎么确定的
那个数字表示原子数量,氧气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二氧化碳中,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这个氧原子的确定方法是,碳的化合价为+4价,氧为-2价,一个化合物分子的整体化合价加和必须为零,因此需要两个氧原子。明白了吗,不明白可以追问
‘贰’ 高中化学如何配平(详细)
(1)最小公倍数法: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绍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观察法: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奇数变偶数法:
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
例如: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4+O2――H2O+CO2,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CH3OH+O2――2H2O+CO2。然后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
‘叁’ 每种元素都有固定的原子个数吗化学式右下角的那个数是怎么确定的,比如CO2的2
那个数字跟元素的化合价有关。CO2中C的化合价为+2,而O的化合价为-1,所以碳元素+2的带电量需要,-1*2的氧元素的平衡
化合价是物质中的原子得失的电子数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数目。
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互相化合时原子的得失电子的数目。
化合价也是元素或根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一种性质。
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并不是一定的,而是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比如,一个钠离子(化合价为+1,失去一个电子)一定是和一个氯离子(化合价为-1,得到一个电子)结合。而一个镁离子(化合价为+2,失去两个电子)一定是和2个氯离子结合。如果形成的化合物的离子的化合价代数和不为零,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成为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化合价的概念就由此而来,那么元素的核外电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就决定了这种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就是为了方便表示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而设置的。学习化合价时你应该了解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规定。
另外,规定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不论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其组成的正、负离子的化合价的代数和均为零。离子化合物,例:Na(OH)(钠化合价是正1价,氢氧根离子化合价是负1价,相互抵消为零价这样的化合物写法就成立)
化合价————原子形成化学键的能力。
常见化合价+1H,Li,Na,K,Rb,Cs,Cu,Ag,Au,Hg,In,Tl,N+2Be,Mg,Ca,Sr,Ba,Ra,Zn,Cd,Hg,Cr,Mn,Fe,Co,Ni,Cu,C,Sn,Pb,N+3B,Al,Ga,In,Tl ,Sc,Y,La-Lu,N,P,As,Sb,Bi,Cr,Fe,Co,Ni,Au+4C,Si,Ge,Sn,Pb,Ti,Zr,Hf,Ce,Th,Mn,Tb,N+5N,P,As,Sb,Bi,V,Nb,Ta+6S,Se,Te,Cr,Mo,W,U,Mn,Fe+7Cl,Br,I,Mn,Tc,Re+8Xe,Ru,Os-1F,Cl,Br,I,O,H-2O,S,Se,Te-3N,P,As,Sb特殊原子团化合价硝酸根NO3-:-1价
亚硫酸根SO3^2 :-2价
亚硫酸氢根HSO31-:-1价
硫酸根SO4^2-:-2价 O -2,S +6
碳酸根CO3^2-:-2价 O -2,C +4.
氯酸根ClO3 -:-1 价 O -2,Cl +5.
氢氧根OH-:-1价 O -2,H +1.
铵根NH4+:+1 价 H +1,N -3.
磷酸根PO43-:-3 价 O -2,P +5
碳酸氢根HCO3-:-1价
锰酸根MnO4 2-: -2
高锰酸根MnO4 1-:-1
超氧根O2 1-:-1价
‘肆’ 化学方程式下面的数字怎么配
具体方法如下:
(一)最小公倍数法:这种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2KClO3==2KCl+3O2↑。
(二)奇偶配平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2C2H2+5O2==4CO2+2H2O。
(三)观察法配平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初中政治,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3Fe+4H2O==Fe3O4+4H2。
‘伍’ 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怎么得像(O2的2是怎么得来的)又或者像单质只有1
O2中的“2”表示一个氧气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金属单质以及少部分的非金属单质为单原子分子,气态单质绝大部分为双原子分子,例如氮气、氢气。也还存在三原子的分子,例如臭氧。
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1、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这种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所含的这种原子的个数。
例:① H2 :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②H2O :1个水分子中含2个氢原子
2、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例:① Mg2+ :(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2 -② SO4:(1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3、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该种微粒的个数(微粒前有数字时只具有微观意义)
例:①2O:两个氧原子,;②2O2:两个氧分子;③2O2—:两个氧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