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化学差量法是什么
化学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量”。
其中的差量主要包括:质量差、物质的量之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差等。
这种差量跟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相应的量成比例关系,差量法就是借助于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
差量法的适用条件:
(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㈡ 化学中的差量法
化学计算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解题方法。我们甚至把“差量”看成是化学方程式中的一种特殊产物。该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一般说来,化学反应前后凡有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密度差、压强差等差量都可用差量法求解。解题的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出答案。
质量差
【例如】5.6克的铁与足量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生成 6.4克的单质铜。其固体质量增加了 克。
Fe + CuSO4 = Cu + FeSO4 差量
56g 64g 8g
5.6g 6.4g 0.8g
观察三组数据看看有什么规律?(三组都成相同比例关系)
【例题1】将铁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铁棒上析出红色物质,过一段时间后,取出铁棒称量,发现质量比原来增加 4g,问有多少克铜析出?参加反应的铁是多少克?
解:设有x克铜析出,参加反应的铁y克。
Fe + CuSO4 = Cu + FeSO4 差量
56g 64g 64g-56g=8g
xg yg 4g
解得:x=32,y=28
答: 有32克铜析出;参加反应的铁是28克。
【例题2】将44g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有过氧化钠得硬质玻管,发现导出得气体变为38.4g,问此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反应?有多少过氧化钠参加了反应?
解: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
2Na2O2+2CO2=2Na2CO3+O2
设有x g过氧化钠参加反应, 则有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m
156g 88g 32g 88g-32g=56g
xg 44-38.4=5.6g
解得x=15.6
答:此过程中发生了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有15.6g过氧化钠参加了反应。
【练习】
1 将10g H2、O2和CO2混合气体气体通入装有过量过氧化钠的硬质玻璃管中。已知混合气体中含有4.4gCO2,问反应后混合气体由哪些气体组成?混合气体的质量为多少?
解:设反应后质量减少x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m
156g 88g 32g 88g-32g=56g
4.4g xg
解得x=2.8g
m混=10g-2.8g=7.2g
答:反应后混合气体由H2和O2组成?混合气体的质量为7.2g
2 agNa2CO3和NaHCO3混合物加热至质量减少到bg,则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D )
A B C D
解:设NaHCO3的质量为x
2NaHCO3 Na2CO3+H2+CO2↑ △m
168g 106g 168g-106g=62g
x (a-b)g
解得x=
得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3 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16.14g,溶解于水中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33.14g沉淀.则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8.5% B.50% C.52.8% D.82.5%
解: NaCl+AgNO3=AgCl↓+NaNO3; NaBr+AgNO3=AgBr↓+NaNO3
即:NaCl→AgCl, NaBr→AgCl银元素替换了钠元素.因此沉淀比混合物增重部分就是银元素比钠元素增重的部分。设Na元素的质量为x
Na ― Ag △m
23g 108g 108g-23g=85g
x 33.14g-16.14g=17g
解得:x=46g 所以Na%=4.6g/16.14g=28.5%
4 2.1g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7.2g的CO和H2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则固体质量增加( )
A 2.1g B 2.6g C 7.2g D 无法求解
5 将一定量NaHCO3和Cu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发现加热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则原混合物中Cu的质量分数为 。
6 在密闭容器中,放入(NH4)2CO3和NaOH的混合物共ag,将容器加热至200℃,经充分反应后,排除其中的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bg,求容器中(NH4)2CO3和NaOH各多少克?
解:(本题中ag(NH4)2CO3和NaOH的混合物,在加热时(NH4)2CO3与NaOH要发生反应,因而存在反应物过量问题,但不知哪种反应物过量,故需讨论。
设混合物中含(NH4)2CO3的质量为xg,则NaOH的质量为(a-x)g
① 若NaOH过量,根据反应式则有:
(NH4)2CO3+2NaOH Na2CO3+2NH3↑+2H2O↑ △m
96 80 106 70
所以NaOH的质量为
② 若(NH4)2CO3过量,剩余的(NH4)2CO3在加热时还要分解生成NH3、H2O和CO2气体,则此时bg固体全部是Na2CO3。根据钠元素质量守恒有
即原容器中(NH4)2CO3的质量为 或 ,NaOH的质量为 或 g
体积差
1 在标准状况下,将448LH2、O2和CO2混合气体气体通入装有过量过氧化钠的硬质玻璃管中。已知混合气体中含有4.4gCO2,问反应完全后:混合气体由哪些气体组成?混合气体的体积为多少?
2 在标准状况下,将448LN2、H2、和CO2混合气体气体先通入灼热氧化铜,体积减少22.4L,再通入装有过量过氧化钠的硬质玻璃管中,体积减少11.2L。问反应完全后:混合气体由哪些气体组成且各组分的体积分别为多少?
3 在标准状况下,将8LH2和CO2混合气体气体通入装有过量过氧化钠的硬质玻璃管中。反应完全后点燃该混合气体,体积变为2L。问最后剩下什么气体?原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别为多少?
4 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花引爆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气体体积减少1mL,通过NaOH溶液后,体积又减少5mL,则混合气体中CO、O2、CO2体积比可能为 。
5 加热分解7.9g某固体,产生560mL(标准状况)气体A,剩余7.1g固体B。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
【小结】差量法是常用的解题技巧之一,它是根据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压强,反应过程的热量等)的变化,利用差值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这一关系来解题。充分利用差量值,是简化计算过程的一种重要手段。灵活运用此法可省去繁琐的中间过程,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快捷化,原则上说,只要已知条件中告知物质的质量差(或体积差等),就可以运用差量法进行解题。
㈢ 高中化学差量法怎么用
化学差量法分为质量差、体积差,要找出引起差量的物质以及相应的量。
把铁棒放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干燥后称重质量增加4g,求反应的铁的质量。
Fe+CuSO4=FeSO4+Cu 厶m
56 g 64 g 8g
x 4g
x=28g
把Na2O2粉末放入CO2中,气体的体积由224mL变为112mL,计算生成O2的体积。
2Na2O2+2CO2=2Na2CO3+O2 厶V
2mL 1mL 1mL
y 112mL
y=112mL
㈣ 化学计算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解题方法。我们甚至把“差量”看成是化学方程式中的一种特殊产物。该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一般说来,化学反应前后凡有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密度差、压强差等差量都可用差量法求解。解题的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出答案。
解题步骤①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即影响质量变化的因素),②找出差量与已知量、未知量间的关系,然后再列比例式(对应成比例,注意:单位要一致),③求解。
差量法在初中、高中都要求熟练应用.
范例解密:〔例1〕在某些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个质量为1.12g的铁片,经过一段时间,铁片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铜,取出洗净、烘干,称重,质量变为1.16g.计算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溶解了铁多少克?析出了铜多少克?
〔分析〕Fe+CuSO4=FeSO4+Cu
从化学方程可以看出,铁片质量的增加,与铁的溶解和铜的析出直接联系,每溶解56g铁,将析出64g铜,会使铁片,质量增加: 64g-56g=8g
根据铁片增加的质量(1.16g-1.12g),可计算出溶解的Fe的质量和析出的Cu的质量.
〔解〕设溶解的Fe为xg,析出的Cu为yg
Fe=CuSO4=Cu+FeSO4 质量差
56 64 64-56
x y 1.16-1.12
则: ,解得:x=0.28(g) y=0.32(g)
答: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溶解了铁0.28g析出了铜0.32g。
〔例2〕.将质量为100克的铁棒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烘干,称量,棒的质量变为100.8克。求有多少克铁参加了反应。
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棒的质量增加(差量)
56 64 64-56=8
x 100.8克-100克=0.8克
答:有5.6克铁参加了反应。
〔例3〕将12克CO和CO2 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18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
分析:CuO+CO Cu+CO2
28 44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气体质量增加的原因是CO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元素。每28份质量的CO参加反应,可生成44份质量的CO2 ,使气体质量增加44=28=16(份)。现已知气体质量增加18克-12克=6克,据此便可列比例求解。
解:设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x。
CuO+CO Cu+ 气体质量增加(差量)
28 44 44-28=16
x克 18克-12克=6克
X=10.5克
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10.5/12=87.5%。
㈤ 差量法怎么用在化学计算中
计算中是这么用的
(一)质量差法
例题:在1升2摩/升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13.2克,问:(1)加入的铜粉是多少克?(2)理论上可产生NO气体多少升?(标准状况)
分析:硝酸是过量的,不能用硝酸的量来求解。设加入的铜粉质量为 x ,生成的NO质量为 y
3Cu+8HNO3=3Cu(NO3)2+2NO↑+4H2O Δm
192 60 132
x y 13.2
192/x=132/13.2 60/y=132/13.2
可得(1)X=19.2g
(2) Y=6g 6/30=0.2mol=4.48L
即加入的铜粉是19.2克,产生NO气体理论值为4.48升
(二)体积差法
例题:10毫升某气态烃在80毫升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状况(1.01×105Pa , 270K)时,测得气体体积为70毫升,求此烃的分子式。
分析:原混和气体总体积为90毫升,反应后为70毫升,体积减少了20毫升。剩余气体应该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过量的氧气,下面可以利用烃的燃烧通式进行有关计算。
CxHy + (x+4/y )O2 → xCO2 +2/y H2O 体积减少
1 1+(x+4/y)-(x+2/y)
10 20
计算可得y=4 ,烃的分子式为C3H4或C2H4或CH4
(三)物质的量差法
例题:白色固体PCl5受热即挥发并发生分解:PCl5(气)= PCl3(气)+ Cl2 现将5.84克PCl5装入2.05升真空密闭容器中,在2770C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为1.01×105Pa ,经计算可知平衡时容器内混和气体物质的量为0.05摩,求平衡时PCl5的分解百分率。
分析:原PCl5的物质的量为0.028摩,反应达到平衡时物质的量增加了0.022摩尔,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PCl5(气)= PCl3(气)+ Cl2 物质的量增加
1 1
X 0.022
计算可得有0.022摩PCl5分解,所以结果为78.6%
http://ke..com/view/694580.htm
㈥ 化学中的差量法该怎么运算,最好有例题
化学计算题中常常会采用一些计算技巧,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运算量,提高运算准确度。差量法是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二者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解题方法。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前后有固体质量差、气体质量差、气体体积差等都可用差量法求解。解题的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出答案。
例1.将12克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18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
【解析】CO+CuO-Cu+ CO2
28 44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气体质量增加的原因是CO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元素。每28份质量的CO参加反应,可生成44份质量的CO2,使气体质量增加44-28=16(份)。现已知气体质量增加18克-12克=6克,据此可列比例求解。
解:设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x
CO+CuO-Cu+CO2 △m(气体质量增加)
28 44 44-28=26
12x 18g-12g=6克
可求出x=87.5%
答: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87.5%。
例2.将氢气通入10g灼热的氧化铜中,过一段时间后得到8.4g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8.4g铜生成
(B)有8g氧化铜参加反应
(C)有1.6g水生成
(D)有10g氧化铜被还原
【解析】根据题意,10g氧化铜不一定全部参加反应,所以得到的8.4g固体也不一定都是铜的质量。我们可以利用“固体-固体”差量法解决此题。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差(10-8.4=1.6g)=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生成的铜的质量=CuO-Cu,即理论上每80份质量的CuO参加反应转化为64份质量的Cu,固体质量减少16份,据此可列比例求解。
H2+CuO-Cu+H2O △m(固体质量减少)
80 64 18 80-64=16
x y z 10-8.4=1.6g
可以求出x=8g,y=6.4g,z=1.8g,则有8g铜参加反应,6.4g铜生成,1.8g水生成。
答案:B
例3.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解析】Fe+H2SO4(稀)=FeSO4+H2↑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影响溶液质量变化的因素是参加反应的铁和生成的氢气。每有56份质量的铁参加反应“进入”溶液中的同时,则可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从溶液中逸出,故溶液质量增加Fe-H2,即56-2=54(份)。由题目给的差量55.4克-50克=5.4克,据此便可列比例求解。
解:设此铁的纯度为x
Fe+H2SO4(稀)=FeSO4+H2↑△m(溶液质量增加)
56 2 56-2=54
10x 55.4g-50g=5.4g
可求出x=56%
答:此铁的纯度为56%。
以上是一些例题,这种方法最主要的是自己体会,感悟,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多想有时比多做来的好……
㈦ 高中化学差量法是如何计算的
例.在一定条件下,将25 g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使之充分反应,测知所得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22.4 L,则在相同状态下原混合气体中CO2和CO的体积比为多少?设CO2和CO的体积分别为x和y,由化学方程CO2+C=2CO,体积差为1,因此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为x/2,得方程:x+y+x/2=22.4 再根据质量关系得方程:44x+28y=25 解方程组即可。 高中化学—差量法解题技巧
差量法是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解题方法。我们甚至把“差量”看成是化学方程式中的一种特殊产物。该差量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一般说来,化学反应前后凡有质量差、气体体积差、密度差、压强差等差量都可用差量法求解。解题的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出答案。
解题步骤①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即影响质量变化的因素),②找出差量与已知量、未知量间的关系,然后再列比例式(对应成比例,注意:单位要一致),③求解。
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而言,反应涉及的各物质的数量之间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确定的反应中,任何两种物质的数量:分别记作和,则当增大时也成正比例地增大;减少时,也成正比例减少,所以与之差的绝对值│—│是有意义的。而这种差量的大小,跟每一种物质的数量都有对应的关系,如果把这种对应关系应用到化这计算中,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提高解题速度。这一种解题方法就称为差量法,下面结合例题谈谈它的应用:
一、利用固体质量差解题
例将质量为100克的铁棒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烘干,称量,棒的质量变为100.8克。求有多少克铁参加了反应。
分析:Fe+CuSO4 == FeSO4+Cu
56用去固体 64产生固体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影响棒的质量变化的因素是参加反应的铁和生成的铜。每有56份质量的铁参加反应离开铁棒的同时,就有64份质量的铜回到铁棒上,则使棒的质量增加64-56=8(份)。现已知棒的质量增加100.8克-100克=0.8克,则可列比例求解。
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
Fe+CuSO4=FeSO4+Cu 棒的质量增加(差量)
56 64 64-56=8 100.8克-100克=0.8克
56∶8=x∶0.8克 则x=5.6g
答:有5.6克铁参加了反应。
二、利用液体质量差解题
例2.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分析:Fe+H2SO4=FeSO4+H2↑
56 2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影响溶液质量变化的因素是参加反应的铁和生成的氢气。每有56克的铁参加反应进入溶液中的同时,则可生成克的氢气从溶液中逸出,故溶液质量增加 56-2=54(克)。由题目给的差量 55.4克-50克=5.4克,据此便可列比例求解。
解:设此铁的纯度为。
Fe+H2SO4=FeSO4+H2↑ 溶液质量增加(差量)
56 2 56-2=54
10x克 55.4克-50克= 5.4克
56∶54=10x克∶5.4克 ∴x=56% . 答:此铁的纯度为56%。
三、利用气体的质量差解题
例3. 将12克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气体的总质量为18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
分析:由化学方程式中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知,气体质量增加的原因是CO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元素。每28克的CO参加反应,可生成44克的CO2,使气体质量增加 44-28=16(克)。现已知气体质量增加18克-12克=6克,据此便可列比例求解。
㈧ 做高中化学计算题,“差量法”怎么用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解题完全一致。
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适用条件】
(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
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编辑本段]【用法】
A ~ B ~ Δx
a b a-b
c d
可得a/c=(a-b)/d
已知a、b、d即可算出c=a*d/(a-b)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中有一条: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各物质间的比例关系。
这是差量法的理论依据。
[编辑本段]【证明】
设微观与宏观间的数值比为k.(假设单位已经统一)
A ~ B ~ Δx
a b a-b
a*k b*k (a-b)*k
可得a*k=a*[(a-b)]*k/(a-b)
推出a/(a*k)=(a-b)/[(a-b)*k]
用c替换a*k,d替换(a-b)*k
已知a、b、d即可算出c=a*d/(a-b)
因此差量法得证
[编辑本段]【原理】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和参加该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这就是根据质量差进行化学计算的原理。
[编辑本段]【步骤】
1.审清题意,分析产生差量的原因。
2.将差量写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右边,并以此作为关系量。
3.写出比例式,求出未知数。
[编辑本段]【分类】
(一)质量差法
例题:在1升2摩/升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13.2克,问:(1)加入的铜粉是多少克?(2)理论上可产生NO气体多少升?(标准状况)
分析:硝酸是过量的,不能用硝酸的量来求解。设加入的铜粉质量为 x ,生成的NO质量为 y
3Cu+8HNO3=3Cu(NO3)2+2NO+4H2O
192 60
x y
192/x=60/y,x-y=13.2
可得(1)X=19.2g
(2) Y=6g 6/30=0.2L
即加入的铜粉是19.2克,产生NO气体理论值为0.2升
(二)体积差法
例题:10毫升某气态烃在80毫升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状况(1.01×105Pa , 270C)时,测得气体体积为70毫升,求此烃的分子式。
分析:原混和气体总体积为90毫升,反应后为70毫升,体积减少了20毫升。剩余气体应该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过量的氧气,下面可以利用烃的燃烧通式进行有关计算。
CxHy + (x+ )O2 → xCO2 + H2O 体积减少
1 1+
10 20
计算可得y=4 ,烃的分子式为C3H4或C2H4或CH4
(三)物质的量差法
例题:白色固体PCl5受热即挥发并发生分解:PCl5(气)= PCl3(气)+ Cl2 现将5.84克PCl5装入2.05升真空密闭容器中,在2770C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为1.01×105Pa ,经计算可知平衡时容器内混和气体物质的量为0.05摩,求平衡时PCl5的分解百分率。
分析:原PCl5的物质的量为0.028摩,反应达到平衡时物质的量增加了0.022摩,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PCl5(气)= PCl3(气)+ Cl2 物质的量增加
1 1
X 0.022
计算可得有0.022摩PCl5分解,所以结果为78.6%
[编辑本段]【例题】
一。把6.1g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里加热,当完全分解、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4.2g,求原混合物里氯酸钾有多少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物加热后减轻的质量即为生成的氧气质量(W混-W剩=WO2),由生成的O2即可求出KClO3。
〔解答〕混合物中氯酸钾质量为4.85g
二。把质量为10g的铁片放在50g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洗净、干燥、称重,铁片的质量增加到10.6g,问析出多少克铜?原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在该反应中,单质铁变成亚铁离子进入溶液,使铁片质量减少,而铜离子被置换出来附着在铁片上。理论上每56g铁参加反应后应能置换出64g铜、铁片净增加质量为64-56=8g。现在铁片增重10.6-10=0.6g并非是析出铜的质量,而是析出铜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差。按此差量即可简便进行计算。
〔解答〕有质量为4.8g铜析出,原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
三。向50gFeCl3溶液中放入一小块Na,待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仍有棕黄色的溶液45.9g,则投入的Na的质量为
A、4.6g B、4.1g C、6.9g D、9.2g
[解析] Na投入到FeCl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6Na+2FeCl3+6H2O=6NaCl+2Fe(OH)3↓+3H2↑
若2mol FeCl3与6molH2O反应,则生成6molNaCl,溶液质量减少82g,此时参加反应的Na为6mol;
现溶液质量减少4.1g,则参加反应Na应为0.3moL,质量应为6.9g。答案为(C)
四。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共重116g,充满CO2时共重122g,充满某气体共重114g,则该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8 B、60 C、32 D、14
[解析] 由“同温同压同体积下,不同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比”可知此题中,气体质量之差与式量之差成正比。因此可不计算本瓶的质量,直接由比例式求解:
(122-116)/(44-32)=(122-114)/(44-M(气体))
解之得,M(气体)=28。 故答案为(A)
五。向10g氧化铜通氢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 。判断剩余固体的成分和各自的质量。
[解析]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 则失去氧的质量 10 - 8.4 = 1.6g
则还原生成铜的质量 1.6×64/16 = 6.4g
剩余固体的成分 氧化铜 8.4 - 6.4 = 2g 铜 6.4g
六。10g铁样品放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固体质量为10.8g,求铁样品中铁的纯度(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和硫酸铜反应,也不溶于水) 。
[解析]增重0.8g 则消耗的铁物质的量为 0.8/(64-56) = 0.1mol
铁的质量 56×0.1 = 5.6g
铁的纯度 5.6/10 = 56%
七。将一定质量的铁放入100g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的质量为105.4g,求加的铁的质量
[解析]增重 105.4 - 100 = 5.4g
则铁物质的量 5.4/(56-2) = 0.1mol
铁的质量 0.1×56 = 5.6g
㈨ 化学里的差量法要怎么用
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量”。其中的差量主要包括:质量差、物质的量之差、气体体积差、压强差、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差等。这种差量跟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相应的量成比例关系,差量法就是借助于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解此类题的关键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式,然后求解。解题关键是能从反应方程式中正确找出对应于题目中“实际差量”的“理论差量”。
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有时题目给的条件不是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而是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差值,解决此类问题用差量法十分简便。此法的关键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即影响质量变化的因素),找出差量与已知量、未知量间的关系,然后再列比例式求解。
你可以看看这个例子http://www.cbe21.com/subject/chemistry/html/020401/2000_12/20001228_288.html
如果高中看看这个http://tieba..com/f?kz=190843015
㈩ 高中化学 差量法 求解
差量法就是利用反应方程式中,有关的两个量的差来计算。如题中的铁和铜,要生成64g铜就得消耗56g铁,他两相差65-56=8g,也就是说每消耗56g铁就增加8g,现在只增加了0.8g那么我们就可以依方程计算消耗的铁,或者生成的铜。这就是·差量法。这就是多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物成比例,也可以说与方程中的任何一个物质成比例。这样还可以算硫酸铁、硫酸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