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化学溶解度曲线图怎么看
当两条化学溶解度曲线相交时.说明此时此刻两溶液的溶解度一样.
化学溶解度曲线的趋势.
下滑的说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上升的说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② 化学溶解度是什么
溶解度,符号S,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
固体及少量液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通常为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溶解某物质的最大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g)”。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简介:
例如,在20°C的时候,100克水里溶解0.165克氢氧化钙,溶液就饱和了,氢氧化钙在20°C的溶解度就是0.165克,也可以写成0.165克/100克水。又如,在20°C的时候,100克水里要溶解36克食盐或者溶解203.9克蔗糖才能饱和,食盐和蔗糖在20°C的溶解度就分别是36克和203.9克,也可以写成36克/100克水和203.9克/100克水。
③ 化学学科里怎么判断物质溶于水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
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
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CO3 等。
3、硅酸不溶,其他酸都溶。
4、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
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口诀:
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硫酸盐难容硫酸钡,碳酸盐除三沉水中。
钾钠铵盐水中容,氯化物难容银(亚汞)硅酸不溶,其他酸都溶。
(3)化学溶解度怎么看扩展阅读:
如果一种溶质能够很好地溶解在溶剂里,我们就说这种物质是可溶的。如果溶解的程度不多,称这种物质是微溶的。如果很难溶解,则称这种物质是不溶或难溶的。
实际上,溶解度往往取决于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常数。这是平衡常数的一种,反映溶质的溶解-沉淀平衡关系,当然它也可以用于沉淀过程(那时它叫溶度积)。因此,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很大,也就不难解释了。
达到化学平衡的溶液便不能容纳更多的溶质(当然,其他溶质仍能溶解),我们称之为饱和溶液。在特殊条件下,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会比正常情况多,这时它便成为过饱和溶液。
利用溶解性可有以下应用:
a、判断气体收集方法
可溶(易溶)于水的气体不能用排水取气法
如:CO2
而H2,O2溶解性不好,可用排水取气法。
b、判断混合物分离方法
两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明显不同时,可用过滤法分离。
如:KNO3(易溶)与CaCO3(难溶)可用过滤法分离;
而C与MnO2二者均不溶NaCl、KNO3均易溶,都不能用过滤法分离。
溶解度算法: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通常为水)
单位: g/100g水
④ 化学的溶解性怎么判断 有没有什么规律好记
寻找规律,就能容易记住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遵循记少不记多的原则
酸中,不溶的,H2SiO3,H4SiO4,
碱中,可溶的
NH3*H2O,KOH,NaOH,Ba(OH)2,
微溶的是Ca(OH)2,最多记得可溶的还有RbOH,CsOH
盐中
: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可溶。
硫酸盐中,难溶的是
BaSO4,PbSO4,微溶的是
CaSO4,Ag2SO4
卤化物中难溶的是
AgCl,AgBr,AgI,CaF2
弱酸的盐中,
一价酸根,包含酸式酸根,对应的盐都溶
(CaF2除外)
(含
CH3COO-,
HCO3-,F-,HSO3-,H2PO4-)
二价,三价,酸根的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CO32-。SiO32-,SO32-,HPO42-,PO43-)
⑤ 如何判断有机化学中化合物的水中溶解度
在题中一般是有表的,表中显示的是100g水中可溶解的溶质质量。还应记住几个特殊的 氯化钠受温度影响小 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极性溶剂(如水)易溶解极性物质(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的极性物质如强酸等),非极性溶剂(如苯、汽油、四氯化碳、酒精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大多数有机物、Br2、I2等),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互溶,如水中含羟基(—OH)能溶解含有羟基的醇、酚、羧酸。
溶解性的应用
①是指物质在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②溶解性是物理性质,多数溶解是物理变化(也有的溶解是化学变化,比如苏打溶于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③溶解性是由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决定的。(固体)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溶解性
⑥ 化学溶解度图像怎么看有的时候能看懂、、有的时候看不懂
固体以及液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你就注意图像的温度,溶解度,和物质,再对应溶解度的定义↑来理解就是了
⑦ 化学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怎么知道是不是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就是100克水最多溶解的溶质质量
点在曲线下是不饱和状态,在曲线上饱和
看CuSO4溶解曲线
比如60度时,看纵坐标,即100克水溶解了40克,饱和
如果点在曲线下,看纵坐标小于40克,就是不饱和
⑧ 化学: 溶解度 这节怎么样才能更好的理解
定义: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在100g溶剂中所能溶解溶质最大的克数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或称溶解平衡)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和溶解性溶解性是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来表示。溶解度是衡量物质在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度常用符号S表示。溶解度的单位用g/100gH2O表示。例如20℃,在100g水里最多溶解36gNaCl,则氯化钠在25℃的溶解度是36g/100gH2O,可表示为S(NaCl)=36g/100gH2O。实际上溶解度是没有单位的相对比值,按法定计量单位,可用质量分数表示。例如在20℃,S(NaCl)=0.36。溶解度也可以用饱和溶液的浓度表示。例如,氯化钾在20℃的溶解度是4.627mol/1000gH2O(此浓度为质量摩尔浓度),即表示20℃在1000g水中最多可溶解4.627mol的氯化钾。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用物质的量浓度(摩尔浓度)表示。例如在25℃,氢氧化铁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45μmol/L,即表示1L氢氧化铁饱和溶液里含0.45μmol氢氧化铁。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如氯化铵、硝酸钾。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钠(Na2SO4·10H2O)的溶解度开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达到一定温度(32.4℃)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时Na2SO4·10H2O脱水成Na2SO4)。含有结晶水的氢氧化钙[Ca(OH)2·2H2O]和醋酸钙[Ca(CH3COO)2·2H2O]等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编辑本段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要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4)把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溶液的稀释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总量不变进行运算,无论是用水,或是用稀溶
溶解度
液来稀释浓溶液,都可计算。
(1)用水稀释浓溶液
设稀释前的浓溶液的质量为m,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时加入水的质量为n,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则可得m×a%=(m+n)×b%
(2)用稀溶液稀释浓溶液
设浓溶液的质量为A,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溶液的质量为B,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液混合后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
则可得
A×a%+B×b%=(A+B)×c%
(1)
或
A/B=(c%-b%)/(a%-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