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初中化学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初中化学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发布时间:2023-03-03 05:38:13

❶ 校本课程开发的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活动,涉及许多复杂的因素。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的操作环节。
1.组建校本课程开发队伍
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各种资源和办学历史,依据自己学校独特的教育宗旨或教育哲学来确定本学校课程开发的发展方向,在此之后就要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队伍以便开展各项活动。校本课程开发队伍应包括学校内部人员与学校外部人员。学校内部人员主要包括校长、主管主任、学科教师、学生代表。外部人员包括地方当局行政主管领导、课程或学科专家、家长和社区代表等。只有内外配合,群策群力,才能有效地促进校本课程开发。
2.情境和需要分析
只有对各种校内外的情境和需要进行科学、充分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开发出适合本学校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除了要考虑到校内的情境和需求外,也要考虑校外的情境与需要。校外的情境主要包括社会需求、社区状况、家庭情况等。从社会需求来看,校本课程要照顾到当代社会对人才的新需要,传统单一型人才已不符合时代要求,而需要全面发展、具备多方面才能的人才,因此校本课程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发展自己专长的机会。从社区需求来看,学校都处在一定的社区环境中,都会受到来自社区的多方面影响,因此,学校课程设计应把握社区的活动实际。从家庭的需求来看,家庭情况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包括独身子女、妇女就业、家庭受教育程度等,应考虑不同家庭结构、经济条件下儿童的需求。校内情境和需求的分析包括对校内资源现状的评估,以及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估。校内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和财政条件等。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教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开发的质量。对学生的评估关系到校本课程的针对性,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身心发展状况。
3.拟定目标
校本课程开发实质就是依据学校所制定的学校教育目标,建构学校的总体课程,并据以实施、评估、改善的过程。所以应先明确学校的教育目标,这样才能为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依据。学校教育目标是学校对所要培养的人才的基本要求,其制定要遵循国家的教育目的,考虑到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教育目标制定以后还需进一步细化,最终通过课程和教学来实现。所以学校的教育目标必须转化为课程的总体目标,并进一步细化为各学习领域的目标,通过教学来实现各学习领域的目标,进而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4.设计方案
目标制定好后,就要进行课程编制。课程编制考虑许多因素,如学校教育目标的要求、社区的实际、学校的实际等。因各学校规模、教师结构等条件不同,学校课程编制的步骤很难有相同的方法,但大体包含确认学校课程编制的基本方针、决定学校课程编制的具体组织与时程、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节数的配置三项。
5.讨论与实施
课程方案实施前需要跟教师、家长沟通与说明,听取他们对实施的意见,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合作以便作必要修正,这样才能保证实施的效果。课程实施是将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将书面的课程转化为教室情境的教学实际的教育实践。实施过程中应作好充分准备,各方面协调沟通,也需要足够的物质支持。
6.评价与修订
评价是课程建设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可以真实反映课程现状与目标的差距、现存问题以及需修订的方面,能及时反馈,使课程不断完善,从而更有效地促进课程的发展。校本课程评价一般来说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问题:①评价时间。评价既要包括诊断性评价,也要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②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应以内部评价为主,外部评价为辅,同时主体应多元化,应来自多方面的领域。③评价内容。评价内容方面不仅要有结果评价,也要有过程评价;不仅要有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包括对教师的评价。④评价方式。校本课程多是非学术的活动型或体验型课程,其学习结果不很明显,难以用简单的量化来测量,因此采用质性评价更适宜,如档案袋评价、描述性评价等方式。

❷ 初中的校本课程怎么写急!最好有样子看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 设计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呼声日益强烈,教育的均衡化与优质化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课时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12%。”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发展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随着课程权利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会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精神。为了全面实施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搞好课题研究工作,根据课改精神,编制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二、 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开发新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专家、领导与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龙实中特色的校本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 开发目标
1、学校层面目标:
①、建立起规范和完善的龙湾区实验中学课程体系;
②、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方法;
③、打造出学校的校本品牌课程和特色课程。
2、教师层面目标:
①、建立一支具有正确的课程观的教师队伍;
②、培养一批具有课程开发能力的综合性人才队伍;
③、
3、学生层面目标:
①、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独立自信;
②、让学生掌握某项技能,学会探究,使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
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格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四、 开发原则
1、主体性原则:以学校为主体,自主开发和发展的课程,应充分体现学校特色;体现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体现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导。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限定选修与自主选修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充分发掘学校现有和将要拥有的课程资源。
5、实效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不强调每门课程都必须有绝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对学生有启发性,学有所思,注意结果的有效性、针对性。
五、 课程结构与门类
(一) 课程结构
根据课改精神,学校将全部课程整合为基础性课程(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两大类。校本课程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和自主修课程。
1、基础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由国家、地方统一开发并组织实施,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它是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主要分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和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地方课程等学科,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
2、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根据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学生现状以及学生、学校、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所开发的各种在本校实施的课程。它由限定选修课程和自主修课程两部分组成。
(1)、限定选修课程由基础性课程延伸的学科拓展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各类专题教育组成。是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
(2)、自主选修课程由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学科课程与活动组成,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采取筛选、改编已有的课程,或者新编校本课程的方法。在研究中,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入学科课程之中,通过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方式开发校本课程。教育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包括三大块,即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发展;学校资源包括校园环境、教师特点、学生特长;家庭资源包括家长特长、家庭特点、家庭环境等。这些内容可以是综合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开发内容分为以下七大类。
1、科学素养类课程
内容选择:无线电测向、电子制作、电脑网络、天文地理观测、软件制作、能源环保、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双语综合、科学实验等。
2、人文素养类课程
内容选择:古典文学名着赏析、寻根、现代文阅读鉴赏与分析、美在文学中、中国民俗文化选讲等。
3、艺术类课程
内容选择:文学、电影、电视欣赏、中西方美术欣赏、歌舞、乐器、陶艺、书法、绘画等。
4、身心健康类课程
内容选择:定向越野、武术、田径、体操、球类、棋类、心理训练、心理辅导与咨询等。
5、学习生活技能类课程
内容选择:植物栽培、插花、交际礼仪、时装设计、家政服务、摄影摄像等。
6、文化活动与专题教育类
内容选择:四季八节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等。
7、综合实践类课程
内容选择: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参观、考察等。
六、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1、校本教材以活动形式为主,资料袋形式为辅,不统一要求编写系统性的知识册,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2)选编教材;(3)选用优秀教材;(4)拓宽现有教材。
2、校本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内容组织要强化活动设计和实践应用,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材内容应尽力图文并茂,并通过简要案例、对比分析、逻辑演绎等手段,促进学生理解内容。内容表述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
3、教材编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的电子教材,形成文字印刷教材、电子视听教材以及网络课程资源相结合的一体化教材。关注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材内容的互动性和生成性。教材编制要重视开发和合理利用本区域所具有的教育资源
附:校本教材评审表
教材编着评审表

教材名称 类型
编着人 总字数 页数 适用年级
课时总数 学生要求
类别 项目 占全书比例% 特色特点简介(字左右)

评 自己撰写内容
网上下载内容
参照同类着作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七、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
主 任:1人
副主任:2人
委 员:由专家、校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等若干人组成。
主要职责:选择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教材;审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检查与督导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等。
2、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副校长
成 员:各科室主任、各学科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
主要职责:统筹规划学校的校本课程;制定保证校本课程实施的相关制度;组织教师的培训: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审议、评价校本教材。
3、教务处职责:
(1)开展学生选课指导,负责指导学生选择科目;
(2)提供课程菜单、课程介绍、课程表及教学常规与过程管理等工作;
(3)建立校本课程学生档案,负责学生学习评价的组织与统计。
4、教科室职责:
(1)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组织教师申报课程;
(2)组织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对申报的课程进行评审,做出评价意见;
(3)建立校本课程授课教师档案,负责教师的教学评价。
5、教研组长职责:
(1) 组织落实本组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申报与实施工作。
(2) 召集组员定期研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确定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
(3) 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6、授课教师职责:
(1)撰写《课程纲要》,编写校本教材;
(2)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务处随机听课、测评;
(3)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4)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5)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6)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
1、课时设置:每周设2-3课时校本课程。
2、限定选修课程实施流程:

3、自主选修课程实施流程: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的特殊性决定课程评价的特殊性。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校的自主权,这就决定课程评价必然是一种内部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是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特色的突显,这就决定了评价的多元性;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性,决定课程评价的过程性。校本课程的评价着眼于学生的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要从指导思想,师生参与程度,创造性的发挥学校办学育人的特色等方面,对校本课程和学生发展进行评价。
1、评价中的“三坚持”与“三原则”
“三坚持”: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评价内容的多维化;逐步建立电子化学生成长记录册,侧重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分析性、发展性评价,同时要逐步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三原则”:即“参与性原则”、“过程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校本课程学习评价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时计划规定的课时活动量的参与情况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并自觉参与评价。
过程性原则:校本课程学习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并且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
激励性原则: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色,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学力发展。
2、校本课程评价的三个方面
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彰显学校审美育人的办学特色,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课程纲要(教材)、课程实施、学生学业成绩。
课程纲要评价的要素主要有: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目标是否明确清楚;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所需的课程资源是否能够有效收取,内容的设计是否具体有弹性;课程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等。
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主要包括: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问卷、座谈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归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座谈的结果,从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绩作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用‘优秀、良好、一般、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三看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活动等形式展示,成绩记入成长档案中。”
评价的形式多样,一般可采取以下“四结合”的形式,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学习活动表现,平时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形式。
九、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和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2、加强培训,统一认识,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3、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奖励机制,确保经费的及时划拨,
4、加强图书馆、实验室、功能室和校园网站建设,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5、协调社会、家庭,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保障。利用网络等各种载体大力宣传校本课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的新机制。

❸ 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有哪些

一、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教材在内容上有许多有趣的实验,都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以后,自行归纳总结物质的性质、用途。例如水的净化原理,通过自制的简易的净水器,既了解了污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又掌握了净水的一般方法,更切身感受了污水带给人类的危害。不少学生还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创造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简易净水器。教材上还安排了到附近的工厂、农村去实地参观学习,参加实践活动,这样使许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高。
1、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
在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策略,就要从化学实验教学入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和合作实验。学校可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课堂中所学的化学知识,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有高度的情感投入,有明确的目标追求,能积极地寻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这些学生内存动力的支持去达成目标的实现,这样的学习就是非常有效的。在合作式学习中,个体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中,把自己与别人的做法相互比较,从而认识到自己与别人做法的不同,对别人的做法提出疑问或修改意见,在这种交往中,他们学会摆脱权威的束缚,相互尊重,互相协作,发展自己独立的评判能力,逐步融入到社会中去。
2、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转换。
实验课上,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参与、组织交流等活动,建设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和谐平等的交往场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适当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动手的时间,营造课堂教学的创新情景。让学生在现代化环境中学习。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开发,不断地提供给学生以新的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学生由传统教学的单纯听讲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转变为自主学习与积极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这样既有利于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超前学习和竞争性学习,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和提高其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基础差的部分学生,让他们能按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来选取知识内容,进行选择性学习和合作化的学习,以便养成良好的学习化学的习惯,防止其产生厌学情绪而失去学化学的信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会逐渐增强。
3、 教师要细致的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他们对化学实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很容易被突如其来的新现象所吸引,从而忽略了真正的观察。为此,教师一开始就注意当好领航员,告诉学生应该观察什么。其实,所谓观察实验现象,就是要观察实验过程中物质的状态和颜色的变化以及是否伴有发热、发光,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领”,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观察习惯。其次,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怎么观察。实验前,我们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的状态、颜色、仪器的形状和连接。实验中,我们要求学生集中精力观察,力争做到看准、看细,避免感知信息的片面性,同时还要善于带着问题去观察,抓重点,抓本质,对一些异常现象也不放过。例如,做镁带的燃烧实验,学生指导实验现象简单描述为“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强光”,其实伴随镁带的燃烧,还向上升起了一镂白烟,更重要的现象是燃烧前物质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有弹性,而燃烧后物质是白色,无光泽,松脆粉米状固体。这一现象说明反应变化后,生成了新的物质,这正是此实验的本质。我们抓住此实验的本质,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4、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像某人留在沙漠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了走过的路线,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宜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合理创设情景,指导学生自己去参与,自己去探索,即教会学生学会探究。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对一些知识,尽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寻找问题,解决一些疑难。

❹ 作为校长,如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应从哪些方面着手,采取什么措施

为保证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等形式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教师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根据高中新课程方案要求及学生实际,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以加强教育科研为后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立足本校,全员参与,全面展开,切实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领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与实施。

二、课程目标

1、开发目标

①主体性:课程编制以学校为主体,充分体现本校特色。课程编制充分尊重教师意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课程的编制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导。

②基础性:课程编制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每个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③发展性:课程编制应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④全面性:课程编制以全面的、互补的课程设置来促进学生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2、培养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②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⑤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开发原则

1、可行性原则:从本校教师实际特点和学校资源现状出发,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制定校本课程。

2、互补性原则: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通过校本课程的设计,使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的育人功能。

3、针对性原则:从学校实际和办学特色出发,从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从学校教师的特点出发。课程设置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和发挥教学的特点。

4、多样性原则:课程设置从社会多样化需要出发,培养多样化人才,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门类供学生选择。

四、课程结构与内容

1、课程结构设置

我校在2002年开发了《康杰人启示录》、《关公文化》、《灿烂的电脑文化》等13本校本课程,并以讲座的形式开设了校本课程。我们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下列选题及方向上开发校本课程:

①学生社团类:根据学生的需要,培养其兴趣爱好,提高其艺术品位,组织如书法、绘画、器乐、健美操、跆拳道及球类等社团活动小组。

②学科竞赛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与信息学奥赛辅导。

③课外延伸类:利用各学科的自编教材和选编教材,拓展学生课外知识。

④学术讲座类:利用教师、专家及社会多种教育资源,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专题介绍,培养兴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⑤校园活动类: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英语周、艺术节、校运会、元旦文艺汇演等,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展示、竞争等综合素质。

2、课时安排

年级

学期

内容

课时

学分

高一

上学期

《心理健康教育》/《魅力运城》

18/18

1+1

下学期

《心理健康教育》/《魅力运城》

高二

下学期

《学科竞赛》/《校本课程》

36

2

高三

上学期

《学科竞赛》/《校本课程》

36

2

3、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按学生兴趣选课,实行“走班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和学习状况选择不同的课程,让学生学有所长。

五、课程管理体制

1、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1)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组

组 长:黄孟强

副 组 长:郭林涛、郭树立

成 员:解良田、张世温、潘前进、任向阳、薛馥秀、何华堂、梁元成、李春草、梁宏康、卫会民、雷佩娟、雷爱萍、连 芳、张国保、焦均龙、景晓波、王铁锋、牛乾太、范进成、柴天平、王 华、高清泉、陈张英、乔芙蓉

(2)校本课程实施工作组

组 长:黄孟强

副 组 长:郭树立、郭林涛

成 员:梁元成、秦光明、李春草、朱 岩、程顺刚、邓凯、尉惠玲、

杨俊恒、雷爱萍、冯雷杰、郭六云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由教研处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导处负责校本课程的实施。

2、过程管理

①定题: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首先分析校内外教育资源;教师的素养、能力、特长、优势;学生的需求状况后,再确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项目及项目框 架。

②申报:由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经过研究讨论后提出开课申请,提交开发方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课程评价建议等)

③审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对开发方案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可同意开发,基本符合尚有不足的提出修改意见,对不符合的指出研究方向,重新考虑课程的相关内容。

④开题:经审核通过后,可编入《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向学生公示校本课程开课计划,学生自主选择门类报名。

⑤原型评价:校本课程的原型评价通常安排在课程试验前进行,由学科专家负责实施。原型评价的范围包括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的呈现形式、课程内容组织、课时安排等诸多要素,目的是评定校本课程的质量,并及时发现和确定需要补充和修订的内容。

⑥课程实验:课程试验由学生担任被试,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领导小组及学科专家担任评估者,试验工作在小范围(一个教学班)内进行。评估者利用各种手段收集有关信息,如课堂观察、检查学生作业、座谈、提问、问卷调查等方式。

⑦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由任教老师根据课程特点自己选定考核方法(如成果展示、汇报演出、办展板、橱窗或作报告),校本课程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学分制。

3、学生管理

①选修同一课程的学生成立新的班集体,选出班长配合老师管理班级。

②对学生的评价实行学分制管理,根据平时考勤及考核情况(成果展示、汇报表演、调查报告等)综合计分,三年必须修满6学分方能毕业。

③定期进行评教评学,以便及时调整及改进。

④严格考勤制度,规范课程管理,对学生的出勤进行公示。

4、教师管理

①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导处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②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③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④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⑤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⑥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六、课程实施步骤

1、确定学校校本课程目标;

2、建构学校校本课程的框架设想;

3、形成学校校本课程方案;

4、组织实施校本课程开设:

①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领导小组对各类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讨论评估,教导处确定开设的课程和开设的时间,并安排指导老师。

②组织好教师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任务,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或课程实施计划并严格执行。并由教研处审核备案。

③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该课程的特点,制定方案;加强集体备课,制作教学用具,达到资源优化和共享。

④组织好校本课程开发,积极参省级、市级的课程研究。

⑤组织好学生学习成果展示,记录好学生参加的各级各类比赛的获奖名单、先进事迹、荣誉称号等。

七、课程考核和评估

1、校本课程的日常考核与评估由教导处负责。

2、学生校本课程成绩评定采用学分制,每位学生三年内修满6个学分才能够毕业。

3、学分制的管理采用《学分卡》,学生凭卡上课,任课教师负责学分制的执行和落实,根据学生上课的出勤和表现填写《学分卡》,每学期期末由教导处统一登记并存档管理。出勤率未达到规定课时的80%者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4、教导处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

5、凡在国家、省级、市级各类各项竞赛活动与资格考试中获奖或获得资格证书的学生均可获得奖励学分,并可免修相应类别的校本课程。

❺ 1.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是什么怎样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

(1)补充国家课程的不足。我国中学课程长期以来是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和体系下进行,没有什么变更或创新,这就造成国家课程中的一些教学内容和方法不适合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校本课程注重实际情况和需要,弥补了国家课程在从高级层次推行到低级层次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弊端,能更好地完成国家课程的要求。
(2)减轻学生的压力。目前学生从进入中学的第一天就开始为升学而竞争,每天都沉浸于各学科的习题之中,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尤其是高中的分科更是限制了他们学习课程的范围,学习的课程都是围绕着国家考试科目而设,而关注学生兴趣爱好的课程几乎没有。校本课程强调以人为本、趣味性和开放性,让学生能够参与进去,这样不但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能力,而且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减轻压力,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得到放松。
(3)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的需求。国家课程强调统一性和普适性,很难考虑到个别学校、学生的差异,难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而校本课程就要求开发者注意学校实际,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有选择的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发挥,个性化教育的目的就能得以实现。
(4)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意味着教育管理中一种权力的下放”,教师能够根据自己对学校和学生的了解,开发出符合本校特色和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使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
因此,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自主意识和能力。
二、怎样开发校本课程?
1、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可以到外地校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和作法。学习外地经验只是对自己的一种提示,别校现有的资源如果我们也有,哪又何尝不能试一试呢?比如某校校园旁边有一座山,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登山训练,而我校旁边没有山,但是有坝堤,我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登坝堤比赛,类似爬山,登坝堤这样的活动,就可以举一反三,如爬高坡等等。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教材。这是从促进学生获取丰富的体育文化知识,高效地掌握运动技能角度开发的校本教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体育多媒体课件正在体育课中逐步推广,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制作的多媒体体育教材,既提高了教学效果,又丰富了校本教材的种类,从长远来看是应该加强研究的。

阅读全文

与初中化学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2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10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8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6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2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1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