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如何提升化学课的教学效果

如何提升化学课的教学效果

发布时间:2023-03-11 03:01:19

⑴ 怎样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导语: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学校应在工作中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经历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如何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与多元化质量观相适应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课题。

怎样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一、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是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因此,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1)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2)巩固哪些知识?为学习哪些知识作准备?(3)要结合哪些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内容?(4)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并达到什么程度?(5)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纠正哪些错误的观点?(6)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结合哪些知识、技能的教学来培养?等等。教学目标要定得恰如其分,提法过高、过低或模糊不清,都不便于执行和落实。

当然,并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要包括上述的各个方面,但必须有所依据,例如《卤族元素》这节教材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①在学习氯的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氟、溴、碘的主要性质以及它们一些重要化合物的用途;②使学生初步掌握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关系,并通过卤素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自然族的概念,为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作准备;③通过卤素性质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依据现象作出结论的能力;④对学生进行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对教学的认知目标突出了,但对教学的非认知目标比较忽视。如在教学的知识运用和发展阶段,把练习内容一步到位与高考“接轨”等,而较少考虑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和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较少考虑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指导及创造精神的培养等,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日,我们应该自觉地坚持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让化学教学围绕提高公民素质的`总体目标运作。

二、坚持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根本

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达到这一点,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精心搞好以下四个设计。

一是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一般认为,按时间序列把化学课划分为课的开始、课的中心和课的结尾,这样固定的三个部分较为合适,这种划分适合于任何一种课型。课的开始,重要的是应该向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使他们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这部分,所以课的开始和课的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在课的结尾部分,要使学生对所学到知识得以归纳、概括,重点强化,加深理解和记忆,便于使本节课和下节课更好地衔接起来。

二是问题设计

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将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高潮叠起。如在《盐类的水解》这节课中,首先设疑:“盐溶液是显中性还是显碱性或显酸性?为什么?”接着通过实验演示说明现象,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再如学习《氮气》一节,讲氮气的化学性质时,首先分析分子的键能,提出:氮气在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如何?当在高温等条件下,氮气分子获得足够能量后,从氮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来看,氮气可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必然对所学内容产生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效果不言而喻。

三是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

《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布置适当数量的考查学生最基本最主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各种类型的习题,以便打好基矗还要注意布置综合性和有一定灵活性的习题,并加强解题指导,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要布置学习解答过深、过难和过量的习题,以减轻学生负担。”认真实施这一要求,加强化学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设计是极为必要的。对于课堂练习的设计,主要是着重考察学生刚学过的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起到及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所以要紧密配合上课内容,适时地穿插安排,多选用难度不大,全班学生绝大多数都可以答对的习题;对于课外作业的设计,要配合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达到加深理解,综合运用,并逐步形成化学知识结构的作用。

三、坚持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关键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目前书刊上介绍的化学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探索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程序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法、“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教学法……一堂课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视课型、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定。只要“省时、启智、轻负、高效”就是好方法。在化学教学实践中要重视掌握好化学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如启发性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地等,针对高中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可着重运用探索法、讨论法、自学法等。应用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保证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特别要注意的是,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化学教师必须充分运用化学实验这一重要的教学方法,认真开展实验设计,让学生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发展问题、研究问题,这样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原电池》一节可设计以下实验来突破:①观察锌板和稀硫酸的反应;②在锌板和稀硫酸的反应中用铜板接触锌板,有何现象?③在锌板和铜板在稀硫酸中不接触,用导线在外电路通过电流计连结,观察现象;④将稀硫酸换成蒸馏水重复上述实验,发现什么问题?上述实验问题是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的,学生在完成一系列实验的进程中,经老师点拨,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由上可知,化学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值得去探讨,教师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

⑵ 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发现有部分的学生普遍存在化学成绩跟随不上去的现象,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学生,比例更大些。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学习,忽视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是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那么,从学生实际出发,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成为化学教师探讨的新课题。本人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有效性内涵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现在的教学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是多元的,学生的需求是多样的,因此,教学的有效性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体察教学内容差异,把握师生个性风格,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实施灵活有效的教学,正所谓“适合的才是有用的,有效的才是最佳的。总之,有效教学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一)学习活动化,即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学习;这个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设计需要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活动并用正确的方式指导学生合作。(二)学习背景化,即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这要求教师应做到以学生熟悉的知识与用语,设计有意义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从集体合作到个别竞争;(三)过程交往化即通过对话进行教学,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的素质。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进行教学对话,尊重学生与教师不同的交谈互动方式,尽可能多的提供各种机会促进生生、师生交流;确保这种交谈学生比教师有更多的发言机会。
二、初中化学有效性教学见解
如何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有效的“讲授”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会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有意义的常见教学方式。尽管化学课需要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是,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 “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比喻、神似的表情效应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似乎难以理解的知识。例如:“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等抽象的知识及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如果通过学生探究讨论往往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这样费时、费力、费神了不算,最终学生获得的顶多是一些表层的东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哪些知识可通过活动探究,哪些知识要通过教师教授,我们化学教师一定把握好分寸,在有效的时间内要采取有效的行动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有效的“提问”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或学习兴趣,且这种注意或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展开积极讨论。有效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巧。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反之,一个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则使学生茫然、无所适从,打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精力分散、进入无绪的遐想中。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即教师善于提问。一方面所提出的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的,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是教师包办,自问自答,比如在《水的净化》这个课题的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以下一连串的问题:⑴我们平时饮用的是什么水?(自来水)来自哪里?⑵江、河、湖、海水为什么有出现浑浊的现象?能直接饮用吗?⑶想想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流程有哪些?⑷得到的自来水是纯净物吗?⑸想得到较纯的水该怎么办?⑹净化水的措施有哪些?达到什么程度?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回答,这些问题有层次、有梯度,它能步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层层开发学生思维,而且一连串问题串联起课题的中心内容,这就体现出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有效的“实验”
化学实验通常有获取知识、培养兴趣、启迪思维、培育品德等功能。化学实验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它通过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反应原理,透过现象看清物质反应的本质,并且,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在初中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化学实验有教师演示的实验,学生实验,活动与探究及供学生选做的实验等,不同的实验所具有的功能

⑶ 如何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导语:概念是反映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变化的一般本质属性,化学概念是用简炼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初中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限,如何根据中学生的水平,通过传授化学知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以适应今后继续升入高一级学校后的学习和进入社会后高新科学技术对化学的需要。

如何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一、设计教学目标

化学教师不但要熟悉教学大纲,吃透各知识点,而且要关注每年高考的细微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切合实际、难度适当、要求具体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讲授内容的难度把握、材料的呈现方式等细节问题。

设计一堂课首先要明确主题,核心思想如何在课堂中体现出来?思考上课要采取的思路:主要存在什么问题?用什么方式解决?怎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设计主体定位于学生,他们能获得哪些具体进步?怎样呈现课堂的亮点?教学设计要用到哪些方法和手段?

二、讲究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学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景,反馈学习结果,提高教学效率。可以采用发现法、探究法、讨论法等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主动实现意义建构。面对同样层次的学生,讲授同样的知识内容,不同教师用不同方法讲解,教学效果差异很大。化学课堂中,只有经过教师潜心研究的教学方法才能有较强的实效性,但由于带有教师的个性特征,故不能简单地效仿。化学课堂中尽可能采用探究式教学,还要用恰当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实验能力;适当地使用多媒体,使课堂教学更充实、科学、合理、有效。

三、注重教学效果

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核查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课堂中有哪些是亮点,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困惑,哪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还有哪些新的增长点?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状态怎样,是否参与感悟、体验?是否关注社会,联系现实,形成感悟,充分体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我们在课后必须要反思的问题。

四、反思教学得失

1.写反思日记或教学后记

教师要经常静心思索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优点,以及学生中存在的误解或难点,并努力寻找解决办法;对自己较成功的做法,如,教学的灵感闪光点、对知识重点难点的创新处理、组织教学的`新招、解题误区的突破、启迪的得当、训练的到位等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参考。如,笔者在讲解用量气装置来测量气体的体积,读数时应上下移动右管,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时,学生对为何要左右两液面相平,使左管压强与大气压相等难以理解。实际上这是物理中连通器原理的应用。于是我联系平时病人输液时,药瓶拿低了会出血这个现象来说明压强的问题。我由此反思并受到启示:学生为何会难以理解?怎样帮助他们去理解?结论是要联系生活,加强直观教学,把陌生的知识熟悉化。反思日记形式可多样,如,点评式、提纲式、专项式、随笔式等。

2.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讨论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同一问题,见仁见智。同科组甚至不同科组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从别人的经验中借鉴对自己有益的方法。例如,我曾经讲过一节以《硫酸》为题的公开课。课后大家谈到我把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引入比较平淡,可否换成浓硫酸沿试管壁慢慢滴入浓盐酸中。我到实验室去按同事的意见操作了一下,效果的确不错。遗憾的是两种物质都是无色的,学生观察不够清晰,于是我想到用有色物质代替浓盐酸。通过几次实验,最后选定用过饱和的硫酸铜溶液。现象非常明显:当浓硫酸沿着试管壁缓缓流入过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先出现分层现象,无色的浓硫酸在中间层,几秒钟后,底部晶体变白,浓硫酸与上层饱和溶液接触处,明显有白色物质析出。这个现象不仅解释了浓硫酸的物理性质,还演示了吸水性。

3.组织听课、评课

在听课、评课中欣赏别人,提高自己。要换位思考,如果我来讲这堂课,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是怎样的?我怎样组织课堂?怎样突破难点,重点?哪些能创造亮点?例如讲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时,学生已有知识: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不活泼金属不反应。要求学生利用铜、铝、锌分别与浓硫酸反应,必要时可加热。实验与原有知识产生矛盾,带动后续新知识的学习。当学习完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后,我又提到在该实验过程中没有体现环保要求,最好能改进实验装置,希望激发学生想出更多的改进方案。凑巧后来听一专家示范课,也讲到此问题,他的装置显然更科学,实验效果更佳。通过比较,取名师之精华,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反思,其目的都是为了做到与时俱进、尽量摆脱职业的惰性和局限性,保持反思意识和创造力。只有不断反思自己、充实自己、追求卓越,才能在更深层次上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改变,提升教学质量。

如何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一、依托实验,加深理解

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概念内容的具体化又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第一个起点。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帮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在教学中,坚持以精彩的实验引入,抓住学生的心弦,变枯燥的概念讲解为学生的自主归纳,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有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过程的展示。例如:九年级化学下学期在讲解物质的电离产物从而引出酸碱定义时,单凭书上的图和文字讲解,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往往会误认为是溶液通电后才发生电离。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物质放入水中进行电离的全过程,然后通电后溶液中离子定向移动电灯发光,学生就很快明白,无需教师强调。

二、抓住关键词,强化记忆

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及时纠正学生在某些概念上的错误,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解“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因为单质和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将一些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误认为是单质,通过关键词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多次提到关键词使学生记忆得到强化,容易牢记。

三、概念,加深理解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解碱的概念时,碱的定义是“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其中氢氧根离子学生容易理解这是碱的特征,但遇到碱式盐如Cu2(OH)2CO3时不能区分,这时就要给学生剖析Cu2(OH)2CO3电离时阴离子有OH-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阴离子CO32-产生,阴离子并非全都是OH-,所以它不能叫碱,突出理解定义中的“全部”二字。这样深入剖析,抓住特点,使一个概念和另一个概念严格区分,从而使学生既利于理解又利于掌握。

四、多角度分析,理解概念

有些概念,多角度分析,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至混淆。例如在讲解“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时,学生常会疑惑,前面学到分子的性质,为什么突然得出分子可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呢?这时若继续讲微观,学生反而更糊涂,而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就比较容易理解,水蒸发为水蒸汽是物理变化,而水电解生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是什么呢?是根据物质反应前后分子是否变化进行判断,水电解后,水分子已经发生改变,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不能再保持水的性质,变成了其它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是化学变化,而水蒸发水分子没有变,所以水蒸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这样多角度的讲解让学生更深入理解,从本质上认识概念的来由,避免了概念模糊不清,为以后得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化学概念的目的,是通过概念学好其他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最大难点。一般可指导学生按以下三个步骤去解决实际问题:第一,认真阅读分析题目,找出有关概念;第二,确定运用概念;第三,结合概念分析、解决问题。如,初中化学教材上册第五单元课题一的一道题:请判断“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大了,因此这个反应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第一步:分析题目可知,本题所说的是物质变化前后的质量变化,与此有关的概念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步:因为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所以这里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对本题可确定适用的概念是化学变化和质量守恒定律,与物理变化无关。

第三步: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实质是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找到问题实质)。反应前的质量是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而反应后的质量是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显然,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加了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的氧元素质量,把氧的质量考虑进去,本反应并没有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后得出结论)。

除综合运用以上五种方法之外,还需注意化学概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且新概念的定义中常包含着旧概念。因此会出现旧概念不清,学习新概念就觉得困难,所以要对已学过的概念经常复习,经常应用,使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使学生感到化学是“有血有肉”的,而不是由枯燥、抽象、空洞的理论堆砌而成的,从而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主动性,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掌握概念的特点,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和探讨化学概念的教学规律,使化学概念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⑷ 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化学学科本身的魅力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化学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兴趣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经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搜集化学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课堂,教师还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授课紧密联系实际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界的现象、生产技术中的问题、生活经验中的事实等各个方面与化学知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观察自然现象和研究社会生活实际中引出化学问题,把教学与生活问题、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不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产,认识世界,源源不断地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又通过所学的知识解释分析化学现象,使学生觉得生活中充满着化学,化学就在他们的生活中,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保持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到实际中去,帮助学生消除知识结构上的疑点。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到学有所用,进一步理解、掌握化学知识,从而保持和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⑸ 如何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效率不高,原因可能是我们的老师仍习惯于满堂灌,让学生被迫地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训练。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怎样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有提高教的有效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的有效性,而有效性的教学实施就必须要改进现阶段的教学具体操作过程。
1.要使学生对化学课堂产生兴趣并有收获。兴趣是使学生学好功课的内在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对于遇到的新问题才会产生探究的求知欲望,从而迸发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事例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学生在学习完高中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的第四章中的糖类、油脂、蛋白质之后,就可以布置学生把自己经常食用的食物进行归类,让学生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为他们自己或家人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如果家里有肥胖者,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如果家里有糖尿病的病人,他的饮食要注意哪些?家里有脂肪肝的人,其饮食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最终要求学生作最后的总结,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最终完成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意图:可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能力,学以致用,体会学习的成功感。)总之,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能调动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开阔学生思路。最主要的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学法指导的关键是使学生学会掌握知识,即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新课的学习程序,即课前预习,找出难点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实验观察,分析现象质疑问题,互相切磋总结归纳,探求规律。学生在学新课前必须预习教材,对教材进行圈点,找出重难点以便带着问题听讲,提高听课效率。课堂讨论中大胆提问。还要指导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必要的深加工,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添加、串联或重组,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点汇聚成一个有关联的整体。指导学生有效地识记、保持、提取信息。我们教学中应大量使用这些有意义的记忆,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
3.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确认和尊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探索,这样便 于老师找到学生的不足之处。还要引导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进步。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训斥。
总之,实施有效的化学课堂教学是每位中学化学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俗话说教无定法,只要课堂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就是有效的课堂。但有效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要使课堂教学变得更高效。

⑹ 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有效的学习理念
有效的学习理念是学习的指导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让学生有个学习的目标。课堂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地,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好课堂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依据学生的心理要求来制定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事,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完成这项最重要的事情。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掌握学习的理念,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掌握和运用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高中化学的课堂质量。
二、转变教学理念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
转变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目标,优化自己的教学目标,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师是要实施的重要课程资源,因为教材的缺憾与空白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运用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根据学情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进行重组、活用,使预设进尽可能得到精彩的生成。教师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不断地改变的,教师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制定、进行教学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关心学生,关注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有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去学习。因为预设与生成都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预设水平高且能不断生成的课,才算是精彩的。过分强调预设缺乏必要的开放和不断的生成,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使师生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单纯依靠开放和生成,缺乏精心的准备和充分的预设,课堂教学则会变得无序、缺乏目标和计划,也不会有良好的生成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注意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只有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控,追求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达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应该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教师在教学时提出的问题。教师优化教学课堂,让学生学好高中化学,提高高中化学课堂质量。教师的教是关键,学生的学也是关键,所以教师应该和学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的内在动力,兴趣可以不断地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努力地去发现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教师就应该想尽一切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学习。高中学习是重要的也是抽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集中精力,认真思考。学习本身是快乐的,只有学生把它当做是一种快乐的来源,他才愿意去思考去学习,学习的手段不是唯一的,但是学习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兴趣的激发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给学生找到了一个好老师,无时无刻地促使学生不断地学习,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掌握和运用好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好高中化学,提高高中化学的课堂质量。总之,学好高中化学是不容易的,同时学好高中化学是重要的,高中知识的学习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也为自己以后的生活做更好铺垫。学生的学习来源主要是课堂,所以教师应该抓住这点让学生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教师要准备好自己的课堂讲解,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质量。

⑺ 怎样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调查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可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足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鼓励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动情、晓理、端行。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要积极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化。如何在引入新课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呢?
1.教师应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知识水平出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悬念。新课题的引入,可以是一个有趣的实验、一则富有哲理或有趣的故事,也可以是学生喜欢的生活问题、社会中的热门问题。通过这些新课的引入,能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进入自主探究的思维状态。
2.在上完课或复习时给学生创设情境,留给他们一些问题进行探究。主要以介绍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对获得的知识发生兴趣,认识到化学的价值。总之,无论用什么方法引入新课,都要创设有悬念的教学情境,要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适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发展至今,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若能适时地运用这些教学手段,那么就可以很好地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教学变得高效。如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课件形式,将表格进行投影,并设置相关的动画,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我先让学生观察该表,发现有13行、6列,分别对应13钟阳离子和5钟阴离子。我再让学生以接龙的方式组合一列列或一行行的能够组合出物质的化学式,并且在每个相对应的格子里(如第一行第4列组合出的物质是HNO3)有相对应的多媒体效果,只要指出第几个格子,便会出现相关物质的化学式及某些性质。这样一来,在学习溶解性的同时,学生又再次巩固了13*6=78种常见物质及相关性质。接着,对溶解性进行归类,观察表格发现钾钠铵硝酸盐及酸均可溶,于是,将这些可溶的格子用一种颜色表示,剩下的不溶液用另外的颜色表示,这样便可将酸碱盐的溶解性进行分类,使学生一目了然。这些都是仅靠书本讲解所无法达到的效果,而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形式,可使之变得清晰明了,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四、加强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做好教材中每一个演示实验,且一定要直观、明显、省时、准确、安全。必要时还要增设一些课外实验,如:在探究熟石灰变质后生成哪些物质时,我和学生一起用班级的墙皮做实验,首先我让学生根据熟石灰的性质让学生猜想变质后可能有哪些产物,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最后让学生和我一起做实验,探究效果很好。增设这一实验,既让学生学会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觉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能够学有所用、活学活用,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还有许多知识点,都可以通过增设演示实验,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教学中我们有些教师不愿意做实验,认为做实验既麻烦又浪费时间,不如直接在黑板上讲实验。其实化学的学科特点就是一门实验科学,离开实验,化学就会缺乏生机。实验贵在它的直观性。初中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大多都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因此,做和不做实验,教学效果大不一样。譬如:酸碱指示剂与酸碱变色的实验,学生对颜色的变化总是张冠李戴,通过做实验,学生记忆犹新,而未做实验,学生混淆不清。可见,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确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
五、加强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化学应用能力
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加强了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化学具有实用性,它与我们的吃、穿、住、行、用无一不紧密联系,教学中要努力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化学、用化学,开阔学生视野,巩固和深化课内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活用化学知识。如讲“燃烧条件”时,引导学生学会当家里发生煤气泄漏时应该怎样处理。以及怎样除去家里水壶中的水垢;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化工厂,调查农村化肥、农药的施用等。可以说化学知识从头到尾都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与思考,就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⑻ 如何提高化学教学成绩

提高化学成绩主要概括八个字:四先四后,错题档案。
一.“四先四后”有以下几个阶段:(1)先预习后听课;(2)先复习后作业(3)先思考后发问(4)先听课后笔记等几个阶段。
预习阶段: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
“读”,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课文,归纳含义;“划”,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在课本上圈圈点点。“写”,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记”,要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认识能力就会提高,在预习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回答老师提出问题,能质疑问题,而且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听课阶段:
课堂听讲,在中学时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指导学生或演示实验、组织讨论、探索新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点拨思路,纠正错误,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作出规范。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一定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在老师的诱导下,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同时还要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还要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主要精力放在听和讲上,必要时也可标标,划划或写写。
1 听好课的三要素:
(1)恭听:上课听讲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严肃的学习态度,全神贯注,做到眼、耳、手、脑并用,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听讲的效率。
(2)思维:听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思维,注意听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解题的规范要求。思索老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到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的过程,以及说理论证过程或操作过程、装置原理。其关键是要发展思维能力,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不是只记结论。
(3)记忆:思维的同时也在进行记忆。记忆要及时,并注意反复巩固,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 听讲的方法:听讲方法主要包括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和总结巩固这三个环节的学习。和其它学科一样,听化学课应全神贯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关键是心到,即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想懂所学内容,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这四到各有其特点。对于眼到,除以演示实验等直观教学看得全面外,重要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分清主次现象,能迅速捕捉一瞬即逝或现象不够突出和不够明显,而又属于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的现象。这就要求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时要记住这些现象。不论好看有趣与否,都有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自觉提高和发展观察能力。关于耳到、心到,着重点是开动思维器官,听清和思索教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过程,以及说理、论证过程和操作及装置的原理等,也就是那些属于理解的内容。切实克服和改变不注意听和想的过程,而只记住结论的不正确的学习方法。耳到、心到的关键是发展思维能力,理解所学的内容。当然,在此前提下该记住的内容,还是要记住的。手到,主要的是按要求和规范,认真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至于笔记,要学会记要点、记提纲,不要因记笔记而影响看、听和想。在检查复习时,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注意听同学的回答,看同学的操作。不要因没有检查到自己而不认真想、不注意听和看。当同学的回答、操作与自己的认识不一样时,更要想一想有无道理。总结巩固阶段,主要是会小结归纳,使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在头脑中条理分明有个系统,同时回忆看或所做的实验。
复习阶段:
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1 复习的种类:复习的种类、方法各一,但复习的种类,大致可分为新课中的复习、阶段复习和学年总复习三种。
(1)新课中的复习:这种复习是把新课有联系的已学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进行复习。目的是“温故知新”。从已知引出未知,由旧导出新,降低新课的教学难度。这可采用课前提问,或边讲新内容边复习旧知识的方法。
(2)阶段复习。这种复习一般分为单元复习、每章复习和学期复习。①单元复习就是马每章按内容划分为几个单元,每一单元讲完后复习一次。如第一章可分为一至三节和四至八节两个单元。②每章复习是在上完了一章内容后进行的。它的作用是把整章进行归纳、综合并进行一次小测试。其方法可根据每章后面的“内容提要”有所侧重地进行,并结合学生实际,做每章后面的复习题或选做适量的课外练习题进行消化、巩固。③学期复习是在学期期未考试前集中两周时间,把一学期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综合复习。通过复习及学期考试检查,将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寒暑假作业弥补,为学习后面的知识打好基础。以上各阶段复习,按课本的顺序进行为宣。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便于学生掌握。
(3)学年总复习。它是在上完全册教材后进行的,不受章节或阶段知识的限制。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系统化、条理化,有较好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学年总复习一般可分为系统复习和综合训练两个阶段。
2 复习的基本步骤:
(1)在每次复习前必须要有计划做好复习准备。例如,一个晚上自学两小时,就应根据一天学习的学科和学科的性质,做科学安排,即内容相似的不要前后相连复习,应间隔复习。这是因为从心理学上讲,相似的学科相连复习往往引起干扰,降低复习效果。
(2)复习时最好先回忆,或根据听课所记要点,进行回忆当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教材是什么,进行了哪些实验,等等。然后再复习课文。在这个时候,可根据回忆,有困难或不明确的地方多复习,理解了没有问题的少复习,这样既可节省时间,而且可集中力量来弄通困难教材,掌握重点。最后,再合上书本思考一遍,特别要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然后才做作业。
(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复习时,要十分注意这一特点。对每一项实验,必须注意它的变化、现象,仪器装置、操作手续,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它、理解它。同时,在复习时必须对所做过的实验已观察到的变化,从现象到本质地进行回忆、复习,并且还要注意实验装置及操作手续。
3 复习的操作方法:复习是对知识的识记、掌握、巩固、深化、提高和迁移的过程。通过复习进行总结,归纳章节内容,列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根据不同的内容,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1)实例法:对物质的性质、制法、存在、用途必须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复习。通过实例,认识物质的制法、用途、存在决定于它的性质,它们之间是有机的内在联系的。因此,在复习某一物质的性质的同时,应根据此性质认识它的制法与用途,联系它的存在。同样,复习用途与制法,也必须充分了解它们所根据的是该物质的哪些性质。如复习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的特性时,便应注意联系氨的实验室制法。因为氨的实验室制法,就是根据铵盐这一特性。
(2)对比法:化学知识点之间存在异同,复习时若能进行一些对比分析,可加深理解和记忆。元素间、化合物间、同族元素与异族元素间,以及一些概念不同,复习时均可进行对比。对比的方法不仅加深、扩大、巩固新旧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概括能力的过程。如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百分比浓度,可以从定义、条件、范围、计算公式等方面来对比分析,找到联系与区别,以便灵活运用。
(3)联想法:复习时要善于将前后知识进行联想,使之系统化如复习H2的性质时,可联想到H2的制法、用途,有关的实验现象、装置,注意事项等。联想法是复习化学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归纳法: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复习方法,它把零散的知识,复杂的内容整理成提纲或图表。如氧化物、酸、碱、盐之间,通过学习就可摸索出它们相互间的转化规律,归纳成图表,成为全章及全书的知识概括和小结。
(5)联系实际法:要反复通过实例,联系实际,究竟联系什么和如何联系,逐步学会联系实际。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按上面所述,重视复习实验,对生产和社会主义建设,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要结合教学加以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联系。
完成作业:
化学学科的课后作业及解题过程也有其自己的规律:(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首先要认真理解题意,弄清题目给出什么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也就是明确已知和求解。(2)回忆知识点,确定解题方案。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回忆有关的化学概念,基本理论,计算公式等化学知识,设计一条解题途径,制订出解题的方案。(3)正确解题,完美答案。把解题的思路一步步表达出来,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解题结束时,要注意反复检查,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4)展开思路寻找规律。这是最后一环,也是大多数学生最容易忽视而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一道题目做完以后,要结合己做好的题目联系前后的思路,从中悟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来,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是做无数道练习题,也达不到巩固知识、训练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建立错题档案
每次考试结束或学习中对出错的题要建立错题档案,包括错的题,错因,更正,举一反三。

阅读全文

与如何提升化学课的教学效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17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2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4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6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5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4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4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