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科大有哪些知名化学教授

科大有哪些知名化学教授

发布时间:2023-05-06 16:33:22

⑴ 山东科技大学李垂文是哪里人

山东科技大学李垂文是中国山东省潍坊市人,出生于1971年。他毕业于中国石明雹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专业,并在该校获得了博士学位。自1994年以来,他一直在山东科技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他是山东省高等学校“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毁磨并担任山东省石油化工学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采油分会常务理事等职务。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油气田开发、油藏改造和增储增产技术等,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着作,并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他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油气领域专家进行过深入激余帆交流和合作。总之,山东科技大学李垂文教授是一位在油气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和专家。

⑵ 王功名科大团队什么水平

非常厉害。
王功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学士(2004-2008),美国加州大学分校化学博士(2008-2013),之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013-2016)做博士并源后研究。于2016年6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当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发展新颖的纳米结构材料的表界面修饰方法,并发展其在(光)电催化以及二悉蔽陪次电池方面的应用。相关研究发表。
尝试用简单的化学原理,尝试合成出美妙的纳米材料;通过我们的巧妙设计,探索美妙的微观世界;用我们化学家的手,发现美睁蠢妙的化学,并将应用在有机催化、电催化、光催化等领域。

⑶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名单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有乔利杰(1999年),张济山(1999年),曲选辉(1999年),谢建新(2001年),杨槐(2004年),姜 勇(2006年),吕昭平(2006年),王沿东(2008年),林均品(2009年),王 戈(2012年),廖庆亮(2020年)。

北京科技大学是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1996年10月由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金属压力加工系、表面科学与腐蚀工程系、冶金系的铸造教研室合并组建而成。

材料学院即形成了现在的架构,下设材料学系、材料加工与控制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无机非金属材料系、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研究所。

面向新世纪,学院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学告粗科方向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国内前茅、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培养、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⑷ 我国在地球化学各分支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代表性人物有哪些啊

1、李曙光(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大教授)
地球化学家。1941年生于陕西咸阳。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地球化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83年至198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与行星科学系进修。先后多次赴德国马普化学所、香港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变质同位素年代学理论研究方面最早发现超高压榴辉岩的白云母含大量过剩氩;证明了超高压变质与退变质矿物之间存在同位素不平衡;较早发现在低级变质条件下稀土元素可活动,且Sm-Nd体系可被重置;首次精确测定了榴辉岩中金红石的U-Pb年龄。最早通过测定大别山榴辉岩年龄获得华北与华南陆块在三叠纪碰撞的结论;系统测定了北、南秦岭一系列蛇绿岩及岩浆岩的同位素年龄,为秦岭造山带多陆块拼合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首次测定出大别山超高压岩石的二次快速冷却曲线,并通过同位素示踪对其多阶段快速折返机制提出较完整模型。
李曙光教授在以下领域做出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1.他在超高压变质作用中同位素体系及变质年代学理论做出许多开拓性工作:较早发现并证明造山带榴辉岩中的白云母含大量过剩氩;证明了超高压变质矿物与退变质矿物之间存在Nd,Sr同位素不平衡;计算了绿片岩相及叠加兰片岩相变质作用各自的Sr同位素均一化尺度;在世界上首次精确地测定了榴辉岩中金红石的U-Pb年龄。这些工作为正确进行超高压变质定年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2.他对华北和华南陆块的碰撞过程及秦岭-大别造山带演化进行了长期系统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最早测定出大别山含柯石英榴辉岩的Sm-Nd年龄为三叠纪,并证明它们是陆壳俯冲成因,从而获得华北与华南陆块在三叠纪最终碰撞的结论;系统测定了北,南秦岭一系列蛇绿岩及岛弧岩浆岩的同位素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为秦岭造山带两条地缝合线的厘定及多陆块拼合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还首次在大别山北侧发现古生代岩浆弧和洋壳俯冲成因榴辉岩,系统测定了大别山其它榴辉岩岩,岩浆岩年龄,研究了碰撞后壳幔相互作用及岩石圈拆离过程。
3.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机制是大陆深俯冲研究的着名科学问题。他首次测定出大别山超高压岩石具有二次快速冷却的曲线,对多阶段快速抬升历史给出重要制约。结合测定南秦岭同碰撞花岗岩的年龄,查明俯冲陆壳不同构造单元的U-Pb同位素特征,他提出了一较完整的超高压变质岩多阶段折返模型。
4.寻找富铁矿曾是我国七十年代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他应用趋势面分析成功预测出鞍本弓长岭矿床深部富矿体,并钻探验证成功;应用C同位素证明弓长岭富磁铁矿石中的石墨为菱铁矿变质分解成因,据此提出该富铁矿床成因的新模型,为查明黑富矿成因及扩大富矿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并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二等奖。
上述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重视,第一作者论文的SCI总引用频次477次,他人引用372次。
2、欧阳自远(1935— )
世界着名的天体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他积极参与并指导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具体设计国内首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与载荷配置和第二、三期月球探测的方案与科学目标,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
欧阳自远原籍江西上饶,1935年10月9日生于江西吉安。1952年从永新中学(现为任弼时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北京地质学院,并于1956年本科毕业。196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毕业后留所从事科研。1966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80—1981和1983—1984年在德国马普核物理研究所工作,任客座研究员。1991—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贵州省科协主席。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7年7月,被贵州省遴选为贵州省首批核心专家。2008年6月13日,欧阳自远出任奥运圣火在贵州省传递的第一棒火炬手。
欧阳自远院士是我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创者。1960年在我国率先系统开展各类地外物质(陨石、宇宙尘、月岩)和比较行星学研究。提出了铁陨石成因的假说,吉林陨石的形成演化模式与多阶段宇宙射线照射历史的理论。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地质体中消融型宇宙尘并提出判据系列,划分了宇宙尘成因类型。对太阳星云化学不均一性与化学演化过程,行星模式丰度,行星与地球大气圈、水圈及内部圈层的起源与演化,地球的能源与演化阶段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模式与理论,为国际学术界所公认。充实了玻璃陨石成因理论,论证了中国白垩系/第三系界面撞击事件,提出地外撞击诱发古气候旋回的假说,以及新生代6次巨大撞击地球事件诱发气候、环境灾变与生物灭绝。近年来提出地球原始组成的非均一性与演化的非均变性理论框架。由于杰出的科研贡献,他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地下核试验地质效应综合研究》(第一完成人)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贵州省科学大会奖,《吉林陨石综合研究》(第一完成人)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天体化学》专着(作者:欧阳自远)获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至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百多篇,专着6部,合作主编专着11部。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多项。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50多人,有的已成为我国地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的骨干力量,有的已成长为地球化学各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欧阳自远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我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环境科学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岩石圈中国委员会,国际地圈生物圈对比计划中国委员会及国际空间研究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地质所,兰州地质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及长春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环境科学》、《黄金科技》、《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及《地质地球化学》杂志主编,《空间科学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南极研究》及《Chinese J. of Geochemistry》杂志副主编;《中国科学》等8种科技杂志编委。
欧阳自远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说过:“《科学家传略》给我的影响较大,特别敬重居里夫人;武侠人物里,我最欣赏乔峰的坦荡大气和家国情怀。”
3、傅家谟,
我国有机地球化学学科的奠基者,原籍湖南,1933年5月生于上海。195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上海大学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科协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5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1961年取得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硕士学位,1956年—1957年任西南煤田地勘局技术员;1962年升为助理,1966年晋升副研究员,1988年晋升研究员。1966年领导建立中国第一个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并任实验室主任。1985年领导组建中国科学院有机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1990年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石油地球化学和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研究。1993年依托国家实验室组建成立“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曾负责和参加完成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中国科学院重大等三十余项科研任务。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7项、部委级奖20项。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国际SCI论文100多篇,专着5本、译着1部。代表作有《有机地球化学》、《碳酸盐岩地球化学》、《干酪根地球化学》和《地球化学进展》等,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多名。
4、张本仁
地球化学学家。1929年5月28日生于安徽怀远。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中国地质大学教授。80年代前期他将成矿带地球化学研究与区域基岩地球化学测量相结合,突破了当时勘查地球化学单一找矿目标和就异常评价异常的局限,并开发出基岩测量数据在解决地质和成矿问题上的多种应用。80年代后期至1991年,他提出了以区域岩石圈为基础的区域地球化学新理论和新方法,用于秦巴地区的区域地球化学研究,将区域岩石圈研究与区域构造、岩石、矿产研究有机结合,深化了对区域岩石圈演化、构造发展、成岩成矿规律的认识。1992年以来,通过壳幔演化和相互作用研究,探讨了秦岭-大别山造山带构造分区与演化,揭示了造山运动的深部过程及其动力学因素。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于崇文
地球化学家。1924年2月生,宁波镇海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长期从事地球化学基础理论、理论地球化学、区域地球化学和数学地质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元素地球化学区域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从事的专业方面,理论上颇多建树,如在区域地球化学方面,为发展中国的区域地球化学作出了开拓性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1]。
6、涂光炽
1937年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1944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1949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博士学位,1949—1950年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ResearchAssociate,1950—1951年在清华大学任副教授,并首先在中国开设地球化学课程,1951—1954年在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1955年任北京地质学院副教授,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自1960年起任副所长。同期仍兼任北京地质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教授。1966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七届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国家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兼任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中、英文《地球化学》、《矿物学报》主编。自1987年起为美国地质学会终身荣誉会员,曾任《》杂志国外编委。
涂光炽20世纪50年代在祁连山及西北干旱地带作综合地质考察。60年代从事华南花岗岩类有关矿床及铀矿地质研究,70年代除继续此项研究工作外,着重从事富铁矿床研究。80年代主要研究层控矿床,后期侧重新疆北部及黄金地质并持续至今。90年代开始超大型矿床、低温地球化学及分散元素成矿研究。1982年,“华南花岗岩类地球化学”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工作奖”;1987年“中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93年,“中国金矿主要类型、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获国家黄金管理局一等奖(以上着作中为第一作者);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地球科学);1996年,《中国矿床》专着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担任铅锌矿床部分)。

⑸ 中国科技大学出了哪些知名科学家

1.着名超导物理学家赵忠贤院士、
2.国家863计划航天前搏贺领域的首席科学家龚惠兴院士
3.863计划智能计算机首席科学家李国杰院士
4.化学家朱清时院士
5.庄小威美国科学院华人院士、
6.潘建伟中国科学院院士
7.邓中翰中银举国工程院院士
。。。。。。慧派。。

⑹ 香港科技大学师资力量一览表

香港位于亚洲南部,气候优越风景优美,是许多留学生的备选之地。香港科技大学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那么它的师资力量怎么样呢?的我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香港科技大学师资力量一览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香港科技大学拥有强盛的优秀师资队伍、国际一流的先进实验设施设备以及网络全球化的学术图书数据查询系统。来自全球35个国家的430名教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75%的博士学位来自世界一流研究型学府,包括:哈佛、加州柏克利、普林斯顿、麻省理工、耶鲁、斯坦福、康奈尔、哥伦比亚、剑桥、牛津、多伦多、英属哥伦比亚、西安大略大学等。

物理学系王宁教授获华人物理学会颁授2006亚洲杰出成就奖。王教授于2000年在科大成功观察到全球最细、直径只有0.4纳米的单壁纳米碳管,为纳米碳管的研究作出重大贡献。这项研究成果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推举为当年全球十大科技成果之一。其后他与同僚汤子康教授共同发现纳米碳管具超导性。

化学系韩利强教授(Prof. Richard Haynes)与德国着名的拜耳公司成功研制出高疗效、低成本的抗疟疾新药青蒿砜,这项研究获全球化学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应用化学》选为2006年3月20日的封面专题。

生物化学系主任叶玉如教授,于2004年3月荣获有“女性诺贝尔奖”之称的“L`OREAL·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香港女科学家和第二位中国女科学家。

生物学系张东才教授发明了分数渗橘子生物感受器,并用于监测细胞凋亡过程。

工业工程及物流管理学系主任李忠义教授,其参与合撰的论文获《工业工程师学会专刊》选为2005年度最佳论文。李教授在2006年更被工业工程师学会选为亚洲区副主席,足见其在工业工程学的领导地位。

领导香港室内空气品质研薯团究的机械工程学系副教授赵汝恒博士,获美国供热、制冷及空气调节工程师学会颁授“Ralph G Nevins生理及人类环境奖”。较早前,该系系主任余同希教授及李世玮教授获美国机械喊颤工程师学会颁授院士资格,而余教授更同时荣膺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院士。

土木工程学系主任张慕圣教授获加拿大工程院及香港工程科学院选为院士,以嘉许他在工木工程学的成就。而同系的邓汉忠教授则获美国离岸能源中心选为“殿堂级技术拓荒者” 及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为最高荣誉的“荣誉会员”。该系的劳敏慈教授成功开发的废物限制屏障技术,为控制地表下污染的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赢得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2004年度“J James Croes奖章”,为15年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人。翌年,劳教授获国际环境土工学会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 颁发“2005年方晓阳研究奖”,令她在科研上的超卓成就再一次得到肯定。

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曹希仁教授获委任为美国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控制系统分会院士评审委员会主席。该系至今已有11位教授成为美国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而该系系主任Khaled Ben Letaief 教授则获邀加入美国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通讯分会董事会,协助处理该分会事务。

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的张黔教授是美国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通讯分会“2005年亚太最佳青年研究员奖”得主,也是100位获《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颁授“2004年世界青年创新奖”(TR 100)的得奖者之一,她所获得的奖项足以证明她在计算机科学界的成就。同系的林方真教授则获颁“裘槎优秀科研者奖”,以表扬他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卓越研究成就。

⑺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20余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3人,博士42人,硕士生导师46人,博士生导师(兼)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2人,留学回国人员6人。 化学化工学院副高以上职称及博士学位人员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位 毕业学校 职称职务 从事专业 1 曹晨忠 男 1957.07 博士 湘潭大学 教授 / 博导 有机化学 2 易平贵 男 1961.05 博士 浙江大学 教授 / 博导 物理化学 3 易清风 男 1963.05 博士 中南大学 教授 / 博导 应用化学 4 刘胜利 男 1958.05 博士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教授 / 硕导 材料化学 5 戴财胜 男 1964.12 博士 中国矿业大学 教授 / 硕导 环境工程 6 邓 谦 女 1956.10 硕士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 教授 / 硕导 物理化学 7 曾云龙 男 1955.08 博士 湖南大学 教授 / 硕导 分析化学 8 刘俊峰 男 1957.01 硕士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 硕导 化工工艺 9 石顺存 男 1964.12 硕士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 硕导 环境工程 10 刘汉文 男 1957.10 学士 湖南师范学院 教授 / 硕导 有机化学 11 李大塘 男 1956.10 学士 湖南师范学院 教授 / 硕导 无机化学 12 蔡铁军 男 1953.02 学士 吉首大学 教授 / 硕导 无机化学 13 仇明华 男 1958.09 学士 吉首大学 教授 / 硕导 化工工艺 14 申少华 男 1964.10 博士 中南大学 教授 / 硕导 无机材料 15 许中坚 男 1967.10 博士 浙江大学 教授 / 硕导 环境工程 16 龙云飞 男 1969.09 博士 西南大学 教授 / 硕导 无机化学 17 曾荣今 男 1963.08 硕士 湖南师大 教授 / 硕导 有机化学 18 刘文华 男 1957.02 学士 重庆大学 教授 / 硕导 环境工程 19 谢文林 男 1967.10 博士 中山大学 教授 / 硕导 有机化学 20 朱 莉 女 1969.04 博士 湘潭大学 教授 / 硕导 无机化学 21 刘凤萍 女 1969.07 博士 中南大学 教授 / 硕导 分析化学 22 罗道成 男 1967.01 学士 大连理工大学 教授 / 硕导 化工工艺 23 马淞江 男 1962.06 学士 湖南大学 教授 / 硕导 环境工程 24 彭 斌 男 1959.08 博士 中山大学 教授 / 硕导 物理化学 25 刘 芬 女 1959.04 学士 西南农学院 教授 环境工程 26 禹良才 男 1964.08 博士 中南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材料化学 27 罗 娟 女 1967.05 硕士 湖南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化工工艺 28 唐子龙 男 1967.08 博士 比利时鲁汶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有机化学 29 肖秋国 男 1966.07 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材料化学 30 李方文 男 1970.09 博士 武汉理工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环境工程 31 张 欣 男 1963.07 硕士 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副教授 / 硕导 无机材料 32 曾坚贤 男 1970.10 博士 中南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化工工艺 33 刘立华 男 1969.02 博士 中南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应用化学 34 黄昊文 男 1969.02 博士 中科院化学所 副教授 / 硕导 分析化学 35 于贤勇 男 1975.08 博士 厦门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物理化学 36 彭美勋 男 1966.08 博士 中南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材料化学 37 唐安平 男 1969.07 博士 湘潭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能源与矿山化工 38 陈东初 男 1968.11 博士 中南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催化与化工分 39 周智华 男 1973.03 博士 中南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化工工艺 40 李筱芳 男 1972.12 博士 天津大学 副教授 / 硕导 应用化学 41 刘清泉 男 1974.10 博士 浙江大学 副教授/硕导 化学 42 欧宝立 男 1976.01 博士 中南大学 副教授/硕导 材料学 43 周再春 男 1974.01 博士 南开大学 副教授/硕导 有机化学 44 傅勇坚 男 1968.02 学士 华东理工大学 副教授 化工工艺 45 刘小平 男 1957.07 硕士 华南师范大学 副教授 应用化学 46 祝金楼 男 1956.11 硕士 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副教授 无机材料 47 苏界殊 男 1967.11 硕士 湘潭大学 副教授 分析化学 48 史红文 女 1967.06 硕士 湘潭大学 副教授 环境工程 49 周秀林 女 1970.01 硕士 湘潭大学 副教授 分析化学 50 吴湘江 男 1959.12 学士 湖南大学 副教授 分析化学 51 黄念东 男 1968.10 学士 淮南矿业学院 副教授 化工工艺 52 彭荣华 女 1966.02 学士 青岛化工学院 副教授 应用化学 53 杨明平 男 1966.10 学士 湘潭大学 副教授 化工工艺 54 李晓湘 女 1963.08 学士 云南大学 副教授 无机化学 55 赵立刚 男 1958.05 学士 华南工学院 副教授 无机材料 56 彭振山 男 1967.02 学士 湘潭大学 副教授 化工工艺 57 陈安国 男 1957.08 学士 湖南师范大学 副教授 化工工艺 58 李 霞 女 1974.06 博士 武汉大学 副教授 物理化学 59 田 俐 女 1973.05 博士 中山大学 副教授 无机化学 60 徐国荣 男 1970.08 博士 中南大学 副教授 应用化学 61 袁 华 女 1976.09 博士 浙江大学 副教授 药物分析学 62 李 丽 女 1970.08 硕士 湘潭大学 副教授 化工工艺 63 刘 狄 男 1966.05 学士 湖南师范大学 副教授 化学 64 袁春桃 女 1974.07 硕士 广西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有机化学 65 胡忠于 男 1969.12 本科 湘潭大学 副教授 催化与化工分 66 宋和付 男 1952.01 学士 中南矿冶学院 高级工程师 化工工艺 67 李国斌 男 1968.02 硕士 湖南科技大学 高级实验师 化工工艺 68 唐春然 女 1959.03 邵阳师专 高级实验师 物理化学 69 魏莉莎 女 1956.11 湘潭师专 高级实验师 物理化学 70 邓彤彤 女 1967.09 学士 湘潭大学 高级实验师 化工工艺 71 陈 建 男 1980.07 博士 华南理工大学 讲师/硕导 材料学 72 周 虎 男 1981.03 博士 四川大学 讲师/硕导 催化与化工分 73 赵艳敏 女 1977.11 博士 中科院成都有机所 讲师 应用化学 74 陈冠凡 男 1978.08 博士 中南大学 讲师 应用化学 75 陈丽娟 女 1974.04 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 讲师 材料科学与工程 76 陈 述 男 1982.05 博士 湖南师范大学 讲师 分析化学 77 廖 博 男 1975.05 博士 中科院化学所 讲师 化学 78 陶洪文 男 1972.07 博士 中国海洋大学 讲师 应用化学 79 汪朝旭 男 1977.07 博士 北京化工大学 讲师 应用化学 80 易守军 男 1973.07 博士 湖南大学 讲师 应用化学 81 汤建庭 男 1979.12 博士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讲师 物理化学 82 邓克勤 男 1978.08 博士 湖南大学 讲师 分析化学 83 刘国清 男 1982.01 博士 湘潭大学 讲师 化学工程

⑻ 王升厚教授毕业于哪所学校

您好,王升厚教授是中国着名的物理学家,他于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理学硕士学位。随后,他前往美国留学,在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67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在康奈尔大学期间,王升厚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凝聚态物理学和固体物理学领域。他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自旋电荷分离”理论,这一理论对于解释高温超导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毕业后,王升厚教授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扮橡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工作缓猜,并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曾获得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美厅哪旁国科学促进会会员、欧洲物理学会会员等多个荣誉称号。此外,王升厚教授还曾担任过美国物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物理学部主任等职务。

⑼ 中科大江海龙教授Angew:MOF基单原子催化剂助力低浓度CO2电还原

第一作者:焦龙博士 ;通讯作者:江海龙教授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闷此喊

论文DOI:10.1002/anie.202008787

在该工作中,我们构筑了一系列同构的卟啉基MOF材料,通过调变卟啉中心的金属物种,从而衍生得到了一系列含有不同金属物种(Fe, Co, Ni, Cu)的单原子催化剂材料,这些催化剂除了金属物种不同,金属负载量、配位环境、比表面积、孔尺寸等特性均保持一致,从而实现了有效的变量控制。在该模型体系构筑的基础上,我们研究了不同单原子材料电催化CO2还原性能, 其中单原子Ni催化剂(Ni1-N-C)表现出了最高的CO选择性,并且在CO2浓度降低至15%的含量时,最优的CO选择性依然可以超过80%,展示了单原子催化剂在实际CO2催化转化中巨大的应用前景。

单原子催化剂(SACs)在诸多反应中表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并且已经成为了多相催化的前沿领域。通常情况下,SACs的催化性能不仅依赖于金属活性位点的本征活性,同时也会受到活性位周围的微环境以及载体的物理化学特性的调控。然而,由于不同金属物种的单原子催化剂合成方法的不同,得到的单原子催化剂除了金属物种外,许多理化特性例如单原子金属的负载量、孔结构等等都不尽相同。由于变量的复杂性,给对比不同单原子活性位的本征活性带来很大的挑战。单原子金属修饰N掺杂碳(M1-N-C)材料,作为重要的一类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催化CO2还原反应(CO2RR)表现出的优异的性能。然而,文献报道的M1-N-C材料的碳载体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孔隙结构、表面扒清积、形貌等),使得即使相同的金属中心,M1-N-C的活性也会有较大的差异。有鉴于此,我们希望发展一种通用的单原子合成策略同时可以实现微环境和载体性质的严格控制,从而来判别单原子不同金属物种的活性位点的内在活性。

我们在调研单原子催化剂相关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例如在CO2电催化还原反应中,即使相同金属中心,不同文献中报道的催化活性有时候差异会非常大。我们发现这些催化剂的载体性质、金属载量、活性位微环境等通常差异较大,很难去对活性位的本征活性做出客观的评价。我们基于一种卟啉基的多变量MOF,MOF的卟啉配体中心金属种类可以任意调变而不影响MOF的拓扑结构和形貌,进一步借助MOF和它的衍生材料结构上的继承关系,可以严格控制MOF衍生不同单原子材料的理化性质,从而为对比不同金属中心的催化活性提供了良好的模型体系。


除了活性位点的识别,CO2利用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高能耗的CO2捕获和净化过程。具体来说,为了达到高选择性,目前报道的CO2RR通常在纯CO2中进行。然而,实际工业过程中可用的CO2原料的实际浓度相对较低,例如燃煤电厂和钢铁/石化行业排放的CO2气体浓度分别在5-15%和14-33%左右。考虑到CO2 中C=O键键能大约在 806 kJ/mol,热力学比较稳定性,活化较为困难。另外其在水溶液中有限的溶解度,低的CO2浓度会显着影响其催化转化的活性,为CO2的直接利用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因此,开发高效的低压下二氧化碳直接转化电催化剂非常重要,但目前很少能实现。

Scheme 1. Illustration showing the general fabrication of single-atom M1-N-C catalysts based on MTV-MOFs for electrocatalytic CO2 rection.


我们基于混合配体策略,通过改变金属卟啉配体中心金属的种类,构筑了一系列同构的卟啉MOF,通过衍生之后获得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金属中心(Fe, Co, Ni, Cu)的碳基单原子催化剂材料 (Scheme 1)。卟啉中心金属的改变并未影响MOF的结构和形貌,借助于MOF前驱体和它的衍生材料结构上的继承性,获得的一系列单原子催化剂材料。除单原子金属种类之外,其他理化性质(形貌,成分,孔结构等)同样蚂野可以保持高度的一致,从而实现了变量的控制。

Figure 1.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in pure CO2. a) LSV curves of Ni1-N-C in pure Ar- and CO2-saturated 0.5 M KHCO3. b) FEs and c) TOFs of M1-N-C for CO in pure CO2-saturated 0.5 M KHCO3. d) Tafel plots of M1-N-C for CO2RR. e) Durability test of Ni1-N-C at a constant potential of -0.8 V vs RHE in pure CO2.


基于得到的一系列单原子催化剂材料,我们首先研究了他们在纯的CO2氛围下的电催化性能。通过实验可以发现,Ni1-N-C材料在众多单原子催化剂材料中,表现出了最高的CO选择性、TOF值以及Tafel斜率,并且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Figure 1)。

Figure 2. DFT calculations. a) Reaction paths and b) Free energy diagrams of CO2 rection to CO and c) The values of UL(CO2)-UL(H2) for all M1-N-C catalysts.


理论计算表明,在CO2电催化还原生成CO的多步基元反应中,Ni1-N-C相较于其他单原子催化剂,具有最为优化的COOH*形成和CO脱附的能垒,有效的促进了CO2的转化和产物的脱附,预示着其具有最高的CO2电催化还原的活性。另外,通过对比不同材料CO2还原和析氢反应的决速步电势差(UL(CO2)-UL(H2)),可以看出Ni1-N-C可以更有效的抑制析氢竞争反应,从而表现出最优的CO2还原的选择性 (Figure 2)。

Figure 3.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CO2 at low pressures. a) LSV curves and b) CO FE of Ni1-N-C in 0.5 M KHCO3 saturated with 30% and 15% CO2. c) Durability tests of Ni1-N-C at constant potential of -0.8 V under 30% CO2 concentration and -0.75 V under 15% CO2 concentration, respectively.


鉴于在纯CO2中的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的结论,我们进一步 探索 了Ni1-N-C在低浓度的CO2还原反应的测试中的性能。可以看到,Ni1-N-C在30%和15%的CO2浓度下依然有明显的电流响应,进一步通过不同电位下的选择性测试可以看出,在15%的CO2浓度下其最优选择性依然可以超过80%,并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稳定性 (Figure 3)。

该工作基于同构的卟啉基MTV-MOFs,构建了一系列单原子催化剂 (M1-N-C, M = Fe, Co, Ni和Cu),除单原子金属的种类不同之外,其孔结构和化学成分以及活性位微环境都保持一致,因而可以作为研究不同单原子金属物种本征活性差异的理想模型。在纯CO2条件下, Ni1-N-C表现出了最优的CO选择性。进一步,Ni1-N-C在更具有挑战性的低浓度CO2还原中,甚至可以在30%和15%的CO2浓度下保持其高的CO选择性,表明了Ni1-N-C在电催化CO2RR的独特优势。这项工作不仅提供了一种SACs的普适性合成方案,同时本文的结果展示了单原子催化剂在低浓度二氧化碳直接电催化转化方面的巨大潜力。

江海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长期从事配位化学、材料化学和催化化学的交叉性研究工作,特别在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晶态多孔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催化功能 探索 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结果。已在国际重要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以第一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J. Am. Chem. Soc.(13篇),Angew. Chem.(12篇),Chem(3篇),Nat. Commun.(2篇),Adv. Mater.(6篇),Natl. Sci. Rev.(2篇),Acc. Chem. Res.(1篇),Chem. Soc. Rev.(2篇),Coord. Chem. Rev.(4篇), Mater. Today(1篇)等高水平论文。论文被引用20,000次以上(H指数:71),有50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s, Top 1%)。在《Nanoporous Material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中撰写书章一章。担任中国化学会晶体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担任EnergyChem(Elsevier)、Materials(MDPI)、中国化学快报、化学学报、Scientific Reports(NPG)、无机化学学报、Sci(MDPI)等期刊编委和顾问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基金委面上基金、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
本课题组以配位化学为基础,致力于多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及其纳米复合材料与衍生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功能应用研究。本课题组的研究属于交叉学科,内容涉及无机配位化学、晶体工程学、材料化学、纳米 科技 以及催化化学等多个领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催化功能导向的稳定MOFs:设计、合成、修饰及催化性能研究; (2) MOFs基纳米复合材料:理性构筑及其催化功能 探索 ,特别是在有机反应多相催化及光、电催化中的应用研究; (3) CO2的选择性捕集与转化。

课题组主页:http://staff.ustc.e.cn/~jianglab/index.html

⑽ 陕西科技大学最牛教授

马建中。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州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

阅读全文

与科大有哪些知名化学教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7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4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