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辨别建盏的好坏
注意五点:器型,斑纹,胎质,釉料,幻彩
1、器型
对于一件不错的建盏来说,一定要满足器型规整,无大的变形和凸起,不开裂,无气泡,少针眼这些必要条件。
而判定器型是否圆润可以从盏口用肉眼观察,判定是否畸形的方法是,可以将建盏倒扣的表面平整的桌子上,看和桌面是否贴合的很好,如果左右晃动没毛病,说明变形严重。针眼开裂也是可以用肉眼观察出来的。
2、斑纹
建盏的美感完全取决于表面的斑纹,每一位匠人做出来的斑纹都有明显差别,就算同一位大师,同一个窑口出来的建盏斑纹也可能有很大差别,所以哪种斑纹好看还是属于个人主观问题。
拿兔毫盏斑纹为例,它的底色应该是青黑色,即黑中带青,纹理清晰,分布平均,且具有较强的三维立体效果,尤其是兔毫能够从盏口延伸至盏底者为最佳。而如果要购买油滴盏的话,最好是那些斑点大小不一,盏内外斑点分布均匀的建盏。
3、胎质
建盏的胎土是铁含量很高的铁胎,这是能烧出各种不同斑纹的主要原因。建盏底胎特点是胎质厚重粗糙,颜色一般为深灰或者深褐色,轻轻敲打有类似金属碰撞的声音。
4、釉料
在看到斑纹粗大且颜色十分炫目的“建盏”,就要特别注意了,它可能添加了一些其他的化学原料在里面,很可能不是用建阳当地产的原矿土和原矿釉烧制的,这种最好就不要拿来喝茶。
由于每一位工艺师都不会把自己的釉料配方公布出来,所以要了解釉料是否添加了非矿物原料也是件比较难的事情。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建盏,详细了解所要购买的建盏是出自哪位工艺师之手,盏上有没有工艺师的落款,有没有提供证书。
5、幻彩
建盏的精品一定离不开幻彩效果,好的建盏会泛发出蓝色,银色,金色等效果,而且在阳光下灯光下或者装进茶水后能反射出不同的光芒。
(1)如何辨别化学盏扩展阅读:
建盏的分类:
建盏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每类分大、中、小型;小圆碗归入小型敛口碗类。
1、敞口碗:口沿外撇,尖圆唇,腹壁斜直或微弧,腹较浅,腹下内收。浅圈足。形如漏斗状,俗称“斗笠碗”。常见中、小型碗,偶见大型器。
2、撇口碗:口沿外撇,唇沿稍有曲折,斜腹,浅圈足;可分大、中、小型。此类碗大型器比例相对其他类碗较高,但成品率低,尤显名贵;中、小型器较常见。
3、敛口碗:口沿微向内收敛,斜弧腹;矮圈足,挖足浅;造型较丰满。常见中、小型器,小型器比例较高,有的为圆饼状实足。
4、束口碗:撇沿束口,腹微弧,腹下内收,浅圈足,口沿以下约1—1.5厘米左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作用在于斗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汤外溢,该凹槽俗称“注水线”。
此类碗腹较深,器型整体较饱满,手感重;常见中、小型器,中型器比例较高,为建盏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建盏之一,出土或传世品最多。
2. 如何识别宋代建盏的真伪
“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这是宋代的大书画家黄庭坚对黑釉“兔毫盏”的赞誉之词。这是由于宋代当时人们饮茶、斗茶之风的盛行所致。而那黑如漆器般的“兔毫盏”釉面上所现出的丝丝黄褐色的自然纹理,给当时盛行此风的人们带来了一种神奇、美妙的全新感觉,使人们在视觉上得到了一种极大的享受。正如宋代的大名士蔡襄在《茶钅录》中所说的那样:“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在宋时就享有很高声誉的“兔毫盏”,对于现在的许多古陶瓷爱好者来说,对它的认识只不过是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那时候就知道一个黑釉土碗能值几千块钱。当然,那时也决对不必担心有赝品出现,但是一种东西一旦有了价,有了市场的需求“利益驱动”就成了最好的润滑剂,于是在九十年代起就有了仿宋“兔毫盏”的出现。近几年来,随着造假者在胎、釉、做旧处理等技术上的突飞猛进,可以说目前的仿宋“兔毫盏”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甚至能让一些专业藏家看走眼。所以收藏老窑器(包括建盏),业内人士认为,传承有序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一、看外观(造型)。宋代“兔毫盏”一般以敛口和敞口两种为多见,大多是口大足小,形如漏斗。距口沿一厘米处向内凸起圆棱一道,外壁近足三分之一处无施釉,口沿上的釉大多是深黄褐色的,釉水上薄下厚,近圈足处自然垂流成滴珠状,型号有大、中、小三种,最常见的是中型,口径10—12、高度5-6、圈足2-3厘米的为多。造型敦厚古朴,线条自然流畅,修坯随意大方,一眼看去给人一种古意焕然的感觉。
仿制品的外观过于规整,胎釉稍薄,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比宋代的“盏”尺寸略大一些,过份灵巧,古韵不足。
二、看胎体。宋代“兔毫盏”的胎土是用当地富含铁质的瓷土,盏壁的厚度约0.2—0.8厘米左右,最厚处在底部超过一公分,因此上手较沉,有很明显的压手感。由于当时的加工手法及工具都较现代落后,因此胎土中多含没能完全粉碎的较大颗粒,显得略为粗糙。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受到窑内一氧化碳的影响、胎呈色紫褐色、粗而坚硬、重如铁渣。宋代“盏”多修胎较草率,经上釉烧成后还能见到修胎时留下的棱角痕迹。底足浅挖近似实足,圈足内常见留有少许浅黄色的垫饼残迹。这些残迹有的由于和胎土烧结在一起,所以很难将之去除。
仿制品的胎土由于配料和加工手法与宋代有别,胎土加工过细,胎也修得过于整齐,胎壁稍薄,外观修得弧度过圆,底足挖得稍深,加上由于烧成条件与古法大为不同(仿制品不可能用龙窑和用松木等木料来烧制),因此仿制品的胎呈色较淡、细,没有宋代的那种粗、紫、黑、坚硬的沉重感。
三、看釉。我们目前所能够见到和接触到的宋代“兔毫盏”无一不是出土之物。这些在地下沉睡了几百年的宝贝,身上都会不同程度地带着时间给它们留下的印记(受土壤中各种物质侵蚀的痕迹)。这就成了我们辨别真伪的又一重要依据。在“兔毫盏”1310±20℃的烧成温度下,釉水大量向下流动,口沿处的釉较薄,并且多呈黄褐色,它的主要成份为三氧化二铁,因此所受到的侵蚀也比较严重。当我们用手抚摸口沿时就有毛糙扎手的感觉;在5—10倍放大镜的观察下,可以很清楚地看见高低不平的坑坑洼洼的麻子底和条状的侵蚀痕迹,严重些的甚至可以看见时隐时现的露胎处。
有的仿制品为了达到这种效果,特地用金刚砂轮、砂布之类的东西将口沿的釉打磨一些,但这种人为的方法与自然的侵蚀所造成的剥釉有着很大的差别(只要我们细心一点观察,就能很容易地辨别出来)。
宋代“兔毫盏”上的褐色“兔毫丝”是铁晶体的聚集物,它们与黑色釉的区别就是在于同样的条件下,这些“兔毫丝”所受到的侵蚀要比那些黑色的釉要严重得多,因此当我们将一件宋代“兔毫盏”置于手中抚摸它的釉面时就有一种凹凸不平的感觉,在对着光源以45度角观察时,就能够很清楚地看到那些“兔毫丝”都是凹陷于黑色的釉面之下的。这就是几百年的历史给它们打下的“烙印”,非人力所能为之的。
仿制品的釉面平滑、光亮,黑釉与褐色的“兔毫丝”都是同在一个平面上。近几年来,虽然也有许多造假者用强酸等化学物质来进行釉面的做旧处理,但这种做法的后果是使整个釉面都受到损坏变得木木的、死死的,而失去了古瓷那种含蓄的温润的特有质感。宋代“兔毫盏”外壁下的垂流釉如烛泪般,厚而不规则的凝结在圈足两厘米左右处,参差不齐显得非常自然生动,很有一种古朴的原始味。而仿制品的垂流釉则过于薄,过于整齐,距圈足较近,显得非常人工、做作、不自然。
对于古陶瓷的鉴别,说起来也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只要我们耐心地多看、多问、多上手,通过对造型、胎、釉、纹饰和老化(旧)程度的细心观察,就可以渐渐地积累起经验,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做到去伪存真,这样就能够在古玩收藏、投资这个领域里自由地遨游。
3. 建盏真假如何分辨
1、价格鉴别法
建盏的烧制不易,它的成品率极低,有可能一个月都烧不出精品建盏,所以,价格太低的建盏千万不要入手,起码入手一百以上的建盏。
2、品质鉴别法
轻轻叩宋代建盏,声音是较深沉的,而仿品建盏的声音往往比较清脆。
真品建盏摸起来很细腻,拿着很深沉,仿品建盏的胎体一般较薄,手感较轻飘。
3、做工鉴别法
仿品建盏一般都没有冰裂纹,如果是造价的冰裂纹,往往比较粗。
现代仿品建盏相比起真品建盏釉面比较浮亮且亮光扎眼,还会粘有一些特意用来混淆视线的土锈。
仿品建盏一般都是轮制压模或是注浆成型而成的,所以仿品建盏的修工往往是很刻意工整,没有随意的美感。
4、外观鉴别法
真的建盏很明显口沿处有高低不平的坑坑洼洼的麻子底和条状的侵蚀痕迹,严重些的甚至可以看见时隐时现的露胎处,假货则没有。
5、化学鉴别法
假建盏的釉面大多光亮刺眼,如果用酸性物质去浸泡的话,会发现釉面呆板、晦涩,缺乏建盏的柔润深沉之感。
4. 如何辨别建盏现代仿品
现代仿建产品由于采用瓷土、釉料及烧成温度与古代相近,故胎、釉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纹理也几可乱真。但即使是这样,也会留下给多破绽,下面猜一猜你已经掌握几层了!
1.建盏仿品的釉面有哪些特质?
建盏釉面上自然形成的一种不完全开裂的现象。
釉面大多较浮亮且亮光渣眼,缺乏建盏的柔润深沉之感
建盏釉面密度高,不会存在气孔
仿品的釉面大多较浮亮且亮光渣眼,用酸性物质浸泡者釉面呆板、晦涩,缺乏建盏的柔润深沉之感;有的粘“土绣”,但不自然。
2.建盏仿品的胎土有哪些特质?
淘洗大多较细腻,手感较轻飘。
胎土中会加入粗颗粒石英。
胎土中没有氧化铁含量。
仿品胎土淘洗大多较细腻,胎体表面较平整光滑且较薄,手感较轻飘。
3.建盏仿品的开片是如何形成?
提高窑内温度,让胎体的承受点达到极限。
利用热胀冷缩原理而产生冰裂纹。
出窑后,用化学药水进行泡制。
仿品大多不见冰裂纹,少数放置炉火焙烤而后置水中,利用热胀冷缩原理而产生冰裂纹,但裂纹较粗。
4.建盏新仿品用手指敲击时会出来什么声音?
发出的声音比较深沉。
发出的声音比较洪亮。
发出的声音比较清脆。
新仿品若用手指轻轻弹击,发出的声音比较清脆;而宋代建盏发出的声音比较深沉。
5.宋代老盏刻制的“供御”铭是用什么字体?
篆书
楷体
隶书
供御”款盏底的落款字体一般为楷体,刀法果断且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