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源性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影响)
外源化学物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 "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它既包括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人类使用的物质,也包括食物本身生长中存在的物质.蔬菜上的农药残留是有害无益的,但有些外源化学物对健康有利,如大蒜中的大蒜素.所以,不应把外源化学物统统认为是对健康有害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食品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世界食品贸易在极大地丰富人们饮食种类、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由食品添加剂、微生物、重金属、农兽药、疫病疫情等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食品安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本文通过一些案例对食物、饮用水中外源性化学物的来源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进行了探讨。已知毒物的定义是机体接触后导致损害或死亡的化学物。因此目前已用“外源性化学物”一词代替毒物。外源性化学物就是指不是产生于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而是通过体外途径进入生物机体并且没有内在的生物学功能的化学物。选用此词意味着它的双重意义在不考虑接触条件时没有一种外源性化学物是“安全”的限制其接触剂量与接触条件时没有一种外源性化学物在使用时是不“安全”的。 毒物与非毒物之间并无绝对界限某些外源性化学物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是有害的而在另一些条件下有可能是无毒的。例如正常情况下氟是人体组成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但是过量氟化物吸收进入机体后可作用于骨骼与骨盐晶体表明羟磷石灰的羟基和碳酸氢根离子发生交换并通过抑制磷酸化酶或者与体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的氟化钙从而使机体的钙、磷代谢紊乱导致低血钙、氟斑牙和氟骨症等一系列病理性改变。而氟及其化合物如果是直接与呼吸道和皮肤接触则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由此可见要区分一种化学物是毒物还是非毒物必须充分考虑其接触的剂量和途径 1.外源性化学物 已知毒物的定义是机体接触后导致损害或死亡的化学物。因此目前已用“外源性化学物”一词代替毒物。外源性化学物就是指不是产生于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而是通过体外途径进入生物机体并且没有内在的生物学功能的化学物。选用此词意味着它的双重意义在不考虑接触条件时没有一种外源性化学物是“安全”的限制其接触剂量与接触条件时没有一种外源性化学物在使用时是不“安全”的。 毒物与非毒物之间并无绝对界限某些外源性化学物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是有害的而在另一些条件下有可能是无毒的。例如正常情况下氟是人体组成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但是过量氟化物吸收进入机体后可作用于骨骼与骨盐晶体表明羟磷石灰的羟基和碳酸氢根离子发生交换并通过抑制磷酸化酶或者与体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的氟化钙从而使机体的钙、磷代谢紊乱导致低血钙、氟斑牙和氟骨症等一系列病理性改变。而氟及其化合物如果是直接与呼吸道和皮肤接触则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由此可见要区分一种化学物是毒物还是非毒物必须充分考虑其接触的剂量和途径 2.毒性作用 毒性是指外源性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一种外源性化学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愈大其毒性愈高。毒性较高物质只需相对较小剂量或浓度即可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而毒性较低的物质则需要较高的剂量或浓度才能呈现毒性作用。 外源性化学物的吸收 外源性化学物经各种机体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为吸收。在生活环境中外源性化学物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 民以食为天食物和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因此消化道吸收是外源性化合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B. 毒理学中如何评价外源化学物的毒性
当然要做动物实验了,要彻底清除,需要做很多种毒理试验的?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这些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
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2、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3、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4、皮肤刺激性试验
5、眼刺激性试验
6、皮肤致敏性试验
7、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8、哺乳动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9、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10、哺乳动物显性致死试验
11、哺乳动物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12、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13、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
14、微生物农药致病性试验
15、亚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16、亚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17、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
18、致畸试验
19、两代繁殖试验
20、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21、慢性毒性试验
22、致癌试验
23、慢性毒性与致癌合并试验
24、毒物代谢动力学试验
25、人群接触毒性
C. 化学物质的毒性大小和作用特点,通常与哪些因素有关
这个最主要的因素是和化合物的结构有关,那也和化合物的元素种类有关系,主要是这两点。
D. 危险化学品毒性程度如何识别
溶剂名称 沸点(1atm) 溶解性 毒性
液氨33.35℃
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剧毒性、腐蚀性
液态二氧化硫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
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
剧毒
甲胺6.3 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
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
仿、乙酸乙酯
中等毒性,易燃
二甲胺7.4 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
低极性溶剂
强烈刺激性
石油醚
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
溶
与低级烷相似
乙醚34.6 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
数有机溶剂混溶
麻醉性
戊烷36.1 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性
二氯甲烷39.75 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麻醉性强
二硫化碳46.23 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麻醉性,强刺激性
溶剂石油脑
与乙醇、丙酮、戊醇混溶较其他石油系溶剂大
丙酮56.12 与水、醇、醚、烃混溶
低毒,类乙醇,但刺激性较大
1,1-二氯乙烷57.28 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局部刺激性
氯仿61.15 与乙醇、乙醚、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
等混溶
中等毒性,强麻醉性
甲醇64.5 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
中等毒性,麻醉性
四氢呋喃66 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烃、
芳香烃、氯化烃
吸入微毒,经口低毒
己烷68.7 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
低毒。麻醉性,刺激性
三氟代乙酸71.78 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
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
1,1,1-三氯乙烷74.0 与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
溶剂混溶
低毒类溶剂
四氯化碳76.75 与醇、醚、石油醚、石油脑、冰醋酸、二硫化碳、
氯代烃混溶
氯代甲烷中毒性最强
乙酸乙酯77.112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溶解,
能溶解某些金属盐
低毒,麻醉性
乙醇78.3 与水、乙醚、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
微毒类,麻醉性
丁酮79.64 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毒性强于丙酮
苯80.10 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乙醚、、四氯化
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
混溶
强烈毒性
环己烷80.72 与乙醇、高级醇、醚、丙酮、烃、氯代烃、高级脂肪
酸、胺类混溶
低毒,中枢抑制作用
乙睛81.60 与水、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醚、氯仿、
四氯化碳、氯乙烯及各种不饱和烃混溶,但是不与饱和烃混溶
中等毒性,大量吸入蒸气,引起急性中毒
异丙醇82.40 与乙醇、乙醚、氯仿、水混溶
微毒,类似乙醇
1,2-二氯乙烷83.48 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多种有机溶
剂混溶
高毒性、致癌
乙二醇二甲醚85.2 溶于水,与醇、醚、酮、酯、烃、氯代烃等多种
有机溶剂混溶。能溶解各种树脂,还是二氧化硫、氯代甲烷、乙烯等
气体的优良溶剂
吸入和经口低毒
三氯乙烯87.19 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脂
肪族氯代烃、汽油混溶
有机有毒品
三乙胺89.6 水:18.7以下混溶,以上微溶。易溶于氯仿、丙酮,溶于
乙醇、乙醚
易爆,皮肤黏膜刺激性强
丙睛97.35 溶解醇、醚、DMF、乙二胺等有机物,与多种金属盐形
成加成有机物
高毒性,与氢氰酸相似
庚烷98.4 与己烷类似
低毒,刺激性、麻醉性
水100 略
硝基甲烷101.2 与醇、醚、四氯化碳、DMF、等混溶
麻醉性,刺激性
1,4-二氧六环101.32 能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仍溶解能力很强
微毒,强于乙醚2~3倍
甲苯110.63 不溶于水与甲醇、乙醇、氯仿、丙酮、乙醚、冰醋酸、
苯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麻醉作用
硝基乙烷114.0 与醇、醚、氯仿混溶,溶解多种树脂和纤维素衍生
物
局部刺激性较强
吡啶115.3 与水、醇、醚、石油醚、苯、油类混溶。能溶多种有机
物和无机物
低毒,皮肤黏膜刺激性
4-甲基-2-戊酮115.9 能与乙醇、乙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和动植
物油相混溶
毒性和局部刺激性较强
乙二胺117.26 溶于水、乙醇、苯和乙醚,微溶于庚烷
刺激皮肤、眼睛
丁醇117.7 与醇、醚、苯混溶
低毒,大于乙醇3倍
乙酸118.1 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混溶不溶于二硫化碳及C12
以上高级脂肪烃
低毒,浓溶液毒性强
乙二醇一甲醚124.6 与水、醛、醚、苯、乙二醇、丙酮、四氯化碳、
DMF 等混溶
低毒类
辛烷125.67 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与醚、丙酮、石油醚、苯、
氯仿、汽油混溶
低毒性,麻醉性
乙酸丁酯126.11 优良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还可以用做
萃取剂
一般条件毒性不大
吗啉128.94 溶解能力强,超过二氧六环、苯、和吡啶,与水混溶,
溶解丙酮、苯、乙醚、甲醇、乙醇、乙二醇、2己酮、蓖麻油、松节
油、松脂等
腐蚀皮肤,刺激眼和结膜,蒸汽引起肝肾病变
氯苯131.69 能与醇、醚、脂肪烃、芳香烃、和有机氯化物等多种有
机溶剂混溶
低于苯,损害中枢系统
乙二醇一乙醚135.6 与乙二醇一甲醚相似,但是极性小,与水、醇、
醚、四氯化碳、丙酮混溶
低毒类,二级易燃液体
对二甲苯138.35 不溶于水,与醇、醚和其他有机溶剂混溶
一级易燃液体
二甲苯138.5~141.5 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苯、烃等有机溶剂混
溶,乙二醇、甲醇、2氯乙醇等极性溶剂部分溶解
一级易燃液体,低毒类
间二甲苯139.10 不溶于水,与醇、醚、氯仿混溶,室温下溶解乙睛、
DMF 等
一级易燃液体
邻二甲苯144.41 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氯仿等混溶
一级易燃液体
N,N-二甲基甲酰胺153.0 与水、醇、醚、酮、不饱和烃、芳香烃烃
等混溶,溶解能力强
低毒
环己酮155.65 与甲醇、乙醇、苯、丙酮、己烷、乙醚、硝基苯、石
油脑、二甲苯、乙二醇、乙酸异戊酯、二乙胺及其他多种有机溶剂混
溶
低毒类,有麻醉性,中毒几率比较小
环己醇161 与醇、醚、二硫化碳、丙酮、氯仿、苯、脂肪烃、芳香
烃、卤代烃混溶
低毒无血液毒性刺激性
N,N-二甲基乙酰胺166.1 溶解不饱和脂肪烃,与水、醚、酯、酮、
芳香族化合物混溶
微毒类
糠醛161.8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混溶部分溶解低沸点脂肪烃,无机物一般不溶
有毒品,刺激眼睛,催泪
N-甲基甲酰胺180~185 与苯混溶,溶于水和醇,不溶于醚
一级易燃液体
苯酚(石炭酸) 181.2 溶于乙醇、乙醚、乙酸、甘油、氯仿、二硫化碳和苯等,男溶于烃类溶剂,65.3℃以上与水混溶,65.3℃以下分层
高毒类,对皮肤、黏膜有强烈腐蚀性可经皮吸收中毒
1,2-丙二醇187.3 与水、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吸湿,不宜静注
二甲亚砜189.0 与水、甲醇、乙醇、乙二醇、甘油、乙醛、丙酮乙
酸乙酯吡啶、芳烃混溶
微毒,对眼有刺激性
邻甲酚190.95 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
参照甲酚
N,N-二甲基苯胺193 微溶于水,能随水蒸气挥发,与醇、醚、氯仿、苯等混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
抑制中枢和循环系统,经皮肤吸收,中毒
乙二醇197.85 与水、乙醇、丙酮、乙酸、甘油、吡啶混溶,与氯仿、乙醚、苯、二硫化碳等男溶,对烃类、卤代烃不溶,溶解食盐、氯化锌等无机物低毒类,可经皮肤吸收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