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化学怎么做笔记 怎么总结 初三
初三一共的化学知识点也没有多少。给每一章节遛狗足够的地方,就是最后剩余一些空白也没关系。而且如果根据个人喜好,将最后复习时的知识点记在前边也是可以的。记笔记时最好按照其关系层层记录,就是说按照包含与被包含的顺序记录的时候根据你的习惯记录,这样将有利于你的复习如果你将来复习时主要依靠笔记的话,尽量详细地记录。如果笔记对你不是那么重要的话,就记录关键的知识点,特别是老师上课强调的知识点还有就是初三的所有方程式务必准确记忆希望你能学好化学
⑵ 如何整理化学笔记
1.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自己动手归类总结
比如钠的化合物,也许我们是分好几堂课慢慢慢慢学完的,但是我们可以在笔记本上把它们全部罗列到一起,通过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就可以帮助我们记忆。
当然这种时候就要靠自己动手来总结,因为虽然课辅资料上会帮我们总结好,但是演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自己动手总结一下,有助于你更好的记忆它。
2.制作“笔记目录”以方便查阅
我在高中的时候,每次做完笔记就会撕下一个很小的便条,上面写下我这一页的笔记内容,然后把它粘贴到笔记的相关一页。再后来做到相关的题目的时候,如果我忘了一些知识点回去查找笔记就十分的方便。
3.把典型例题裁剪下来,黏贴到笔记本上
无论是课辅资料还是课本上,我们应该时常都会遇到一些很经典的题型。也许有的试卷你写完就把它扔到了一边,但是这些典型题型我们都应该把它记录到我们的笔记本上。
也许有的时候它的图很复杂,或者它的题目很长,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它剪裁下来贴到笔记本上,后来时常翻阅,有助于你理解这个典型题型所代表的知识点。
4.动手制作“专题笔记”,如实验专题、化学与工业专题
高考总复习的时候,专题笔记要比零碎的知识点更为重要。我们可以在笔记本上写上专题的标题之后,把后面的几页都先空下来,然后在后面的习题或者试卷中,如果遇到了跟这个专题相关的内容,我们再把它写入到这个专题所留下的空白中。备考的时候,一个专题一个专题的复习,有利于你功课自己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那些专题。
5.详略得当,抓住要领
我们不需要大段大段的文字在笔记本上,在记笔记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详略得当。因为每个知识点都有它最重要的那一点,你把这最重要的要领写在了笔记本上,一是能够节省时间,二是清晰明了。
6.记录自己的感受与见解
我相信同学们在学完每一章内容后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感悟,无论是你认为这一章真简单,还是你认为这一章好难好难,你都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顺便还可以在旁边再写一些鼓励自己的话语激励自己,努力学化学。
⑶ 如何做好初三的化学笔记
初三化学笔记整理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如三态变化等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金属生锈等
2.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如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磁性,导电、热性等
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如助燃性,可燃性,毒性,
稳定性等
3.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叫做元素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信纸的一种微粒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能
微粒的性质: 微粒是真实存在的,体积小,质量轻
微粒在不断做无规则运动
微粒之间有间隙
同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微粒性质不同
4.化合价: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1 钾、钠、银、氢、亚铜
+2 钙、镁、铜、钡、锌、亚铁
+3 铁、铝
+4 硅
-1 氟、氯、溴、碘
—2 氧、硫
+2/+4 碳
-2/+4/+6 硫
计算——根据化学式求某一元素化合价:物质中,各元素化合价为0
5.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6.物质的量---单位:摩尔(mol)
质量(m)=式量(M)*物质的量(n)
微粒个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物质的量(n)
7.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A+B C
分解反应:A B+C
置换反应:A+BC B+AC
复分解反应:AB+CD CB+AD
8.氧化还原反应:物质跟氧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失氧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得氧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二、物质
1.混合物
①空气:组成: N2 78%---性质稳定,做保护气,化肥
O2 21%---供呼吸,有助燃性,氧化性,实验室制氧气:
固固加热型: 二氧化锰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加热
固液不加热型:
过氧化氢 水+氧气
加热
CO2 0.03%---温室效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启普发生器使用限制:不能加热,也不耐热;固体反应物必须是不能溶于反应液的块状;产生的气体不能溶于反应液)
盐酸+大理石(碳酸钙) 二氧化碳+氯化钙+水
稀有气体 0.94%
氮、硫的化合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衡量空气质量的指标
②溶液:水的组成: 通电
水 氢气+氧气
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
溶解性——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一定溶剂下,不能再溶解某一种物质)
影响因素:温度,溶质性质,溶剂性质
溶解度:
程度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溶解度(g/100g水) 小于0.01 0.01~1 1~10 10以上
计算:S/100=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使用范围为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可看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小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a(OH)2)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气压增大而增大
提纯: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
蒸发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岁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
蒸发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C浓%*m浓= C稀%*m稀
两个三步曲:配制溶液:计算,称量,溶解
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③浊液:悬浊液:细小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水中
2.纯净物
①单质:金属单质:一般为“钅”字旁,如铜Cu,镁Mg(汞Hg除外)
非金属单质:一般为“气”字头,“石”字旁,如碳C,硫S,磷P,
氯Cl,氧气O2,氮气N2,碘I2(溴Br2除外,为液态)
稀有气体单质: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
②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除去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以及碳酸盐等(一般难溶于水)
例如甲烷CH4,酒精C2H6O,醋酸CH3COOH,
葡萄糖C6H12O6
无机化合物:氧化物(只能含有两种元素,必须要有氧元素)
形式:一般为MO 如CO,CO2,H2O等
酸
形式:一般为HX 如HCl,H2CO3,HNO3等
碱 形式:一般为MOH 如NaOH,Ca(OH)2,Cu(OH)2等
盐
金属+酸根 如碳酸钙,氯化钠,碳酸氢钠(NaHCO3)
纯碱(碳酸钠)氯化铵(NH4Cl---但水溶液为酸性)
三、化学实验
1.常见的一起名称和图形
如酒精灯,试管,烧杯,铁架台,蒸发皿,量筒,玻璃棒等
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
氧气——制取: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双氧水(加有二氧化锰)
收集:排水集气法,向上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制取:大理石(碳酸钙)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会挥发,导致收集到的气体不纯;也不能用大理石和硫酸,它们反应会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3.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的性质和装置
性质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颜色气味状态 无色无味气体 无色无味气体
溶解性 难溶于水 可溶于水
密度 与空气密度接近,略小于空气 比空气大
可燃性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无
跟碱溶液反应 无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
氧化性 无 二氧化碳与镁反应
还原性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无
毒性 有毒,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运输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功能(化学性质) 无
4.碳酸钙的性质: 高温
碳酸钙 氧化钙+二氧化碳
氧化钙+水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碳酸钙+水
附注:
燃烧与灭火
1.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与氧气接触
达到着火点
2. 灭火的原理:
隔离可燃物
将可燃物于空气隔绝
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常见灭火器
灭火器名称 原理 适用范围以及使用方法
泡沫灭火器硫酸+碳酸钠 硫酸钠+水+二氧化碳 灭火的时候,能喷射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泡沫,它们能黏附在可燃物上,使得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迷惑的目的 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平稳正拿,灭火的时候,一手握提环,一手握筒底,倒过来喷嘴对着火源,用力摇晃几下,即可灭火
干粉灭火器 加热碳酸氢钠 碳酸钠+水+二氧化碳 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的干粉(主要含碳酸氢钠)来灭火 具有流动性好,喷射性高,不腐蚀容器和不容易变质等优良性能,可用来扑灭一般的火灾之外,还可以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在加压的时候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的时候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灭火的时候,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可用来扑灭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一起等的失火。使用的时候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否则会把手冻伤
无定性碳: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由石墨混有其他物质组成的物质
木炭 木材干馏 写生,制糖,工业吸附色
活性炭 胡桃,棉仔,或者花生壳等干馏,再活化处理 防毒面具,防毒剂
焦炭 煤干馏 冶炼金属
炭黑 用含碳物质进行不完全燃烧 油漆,鞋油,颜料
⑷ 化学应该怎么记笔记
凌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1.明确记笔记的重要性。
有人认为"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此话不无道理。化学知识结构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化学计算、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等,诸多内容需强化记忆。如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好课堂笔记,就能被有效记忆,即使经过长时间有些内容遗忘了,一份自己亲手做的内容清晰、重点突出的笔记,常能使自己记忆犹新。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通常会将自己多年来的总结出来的、很实用的内容补充进去,学生很有必要记录在笔记本上。例如:老师在讲化合价一节时很多元素的化合价较难记忆,但记住了老师讲的化合价的口诀以后,化合价不仅好记而且易牢记在心。
2.明确记笔记的内容。
化学课堂笔记应包含化学知识的重点、难点、知识结构、相互关系,要能体现基本的化学思想和方法。具体而言,应记教学思路,如问题是怎样提出的,怎样解决的,得出了什么结论;还应记题纲,以题纲形式记录老师授课的基本结构、逻辑思路;还应记要点,比如重要的定义、概念、化学式、反应方程式及重要的例题的计算过程、结果(需记例题解答的思路分析,从而提示化学思想);最后还要记疑问,记上课堂听讲一时未弄懂的问题等等。
3.记笔记的方法。
学生上课时首先要全神贯注地听课,记笔记时先粗记,即使梗概、知识点等主要内容记录,其它内容留出空白,课后再进行补充整理,这样不仅能将重点记录下来,又使学生课后及时补充、复习,温故而知新。 教师要教学生用简洁字、符号记笔记,以便简单、清楚、快速、高效。 教师应该告诫学生:将老师所讲内容一五一十全部记录较难做到,也没有必要。学生要先集中精力听课,抓住老师停顿的间隙速记。如有遗漏,可留下空位,划上问号,课下再问其他同学,并加以补充。若有上课未型懂的问题,课后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将答案写在预留位置上。
4.要及时整理复习笔记。
课下应将内容繁多的笔记进行整理和提炼做出较短的复习总结笔记。由平时笔记整理为复习总结笔记的过程,能帮助学生主动地将已学内容完整地复习、精炼、找出要点,学生会将很多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顺其自然地牢记在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教师应提醒学生避免将笔记记成流水帐,把笔记本变为习题本或者随记本,从而失去记笔记的意义。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将会终生受益。
本信息来自枫叶教育网
⑸ 要怎么做化学笔记
笔记,就是上课的记录,课后的补充,复习整理,是知识的系统梳理。
⑹ 我须要高中的化学总结笔记!
《高中化学专题总结》 延边大学出版社
http://www.nge.net/softlist.asp?sortid=3
化学教育资源网
内容挺多的 进去看看吧!
中学化学中反常规情况的归纳与分析
戴国良
掌握规律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但对于化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往往容易被疏忽。因此,在学习中不但要运用知识去认识问题,而且要分析一般规律受影响的因素和存在的条件。掌握物质的个性,并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下面就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反常规情况进行讨论。
1. 弱酸能制强酸
在复分解反应的规律中,一般只能由强酸制弱酸。但向 溶液中滴加氢硫酸可制盐酸: ,此反应为弱酸制强酸的反常规情况。其原因为 难溶于强酸中。同理用 与 反应可制 ,因为 常温下难与 反应。
2. 还原性弱的物质可制还原性强的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的基本规律如下:
氧化性强弱为: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强弱为:还原剂>还原产物
但工业制硅反应中: 还原性弱的碳能制还原性强的硅,原因是上述规则只适用于溶液中,而此反应为高温下的气相反应。又如钾的还原性比钠强,但工业上可用 制K: ,原因是K的沸点比Na低,有利于K的分离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3. 氢后面的金属也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一般只有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或水中的氢。但Cu和Ag能发生如下反应:
原因是 和 溶解度极小,有利于化学反应向正方向移动。
4. 锡铅活动性反常
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可知: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从上至下逐渐增强,即 。但金属活动顺序表中 。原因是比较的条件不同,前者指气态原子失电子时铅比锡容易,而后者则是指在溶液中单质锡比单质铅失电子容易。
5. 溶液中活泼金属单质不能置换不活泼金属
一般情况下,在溶液中活泼金属单质能置换不活泼金属。但Na、K等非常活泼的金属却不能把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K和CuSO4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Cu,原因为:
6. 原子活泼,其单质不活泼
一般情况为原子越活泼,其单质也越活泼。但对于少数非金属原子及其单质活泼性则表现出不匹配的关系。如非金属性 ,但 分子比 分子稳定,N的非金属性比P强,但N2比磷单质稳定得多,N2甚至可代替稀有气体作用,原因是单质分子中化学键结合程度影响分子的性质。
7. Hg、Ag与O2、S反应反常
一般为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应越强烈,条件越容易。例如:O2、S分别与金属反应时,一般O2更容易些。但它们与Hg、Ag反应时出现反常,且硫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如下反应:
8. 卤素及其化合物有关特性
卤素单质与水反应通式为: ,而F2与水的反应放出O2, 难溶于水且有感光性,而AgF溶于水无感光性, 易溶于水,而 难溶于水,F没有正价而不能形成含氧酸。
9. 硅的反常性质
硅在常温下很稳定,但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而只有化合态,原因是硅以化合态存在更稳定。一般只有氢前面活泼金属才能置换酸或水中的氢。而非金属硅却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H2。原因是硅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在碱作用下还原水电离的H+而生成H2。
10. 铁、铝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常温下,铁、铝分别与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而浓硫酸或浓硝酸却能使铁铝钝化,原因是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它们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11. 酸性氧化物与酸反应
一般情况下,酸性氧化物不与酸反应,但下面反应却反常:
前者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者是生成气体 ,有利于反应进行。
12. 酸可与酸反应
一般情况下,酸不与酸反应,但氧化性酸与还原性酸能反应。例如:硝酸、浓硫酸可与氢碘酸、氢溴酸及氢硫酸等反应。
13. 碱可与碱反应
一般情况下,碱与碱不反应,但络合能力较强的一些难溶性碱却可能溶解在弱碱氨水中。如 溶于氨水生成 溶于氨水生成 。
14. 改变气体压强平衡不移动
对于反应体系中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平衡移动应符合勒夏特列原理。例如对于气体系数不相等的反应, 反应达到平衡后,在恒温恒容下,充入稀有气体时,压强增大,但平衡不移动,因为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 的平衡浓度并没有改变。
15. 强碱弱酸盐溶液显酸性
盐类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方法为: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强碱弱酸盐水解后一般显碱性。但 和 溶液却显酸性,原因是 和 的电离程度大于它们的水解程度。
16. 原电池电极反常
原电池中,一般负极为相对活泼金属。但Mg、Al电极与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应为Al而不是Mg,因为Mg与NaOH不反应。
其负极电极反应为:
17. 有机物中不饱和键难加成
有机物中若含有不饱和键,如 时,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但酯类或羧酸中, 一般很稳定而难加成。
18. 稀有气体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稀有气体结构稳定,性质极不活泼,但在特殊条件下也能发生化学反应,目前世界上已合成多种含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合物。如 、 等。
19. 物质的物理性质反常
(1)物质熔点反常
VA主族的元素中,从上至下,单质的熔点有升高的趋势,但铋的熔点比锑低;
IVA主族的元素中,锡铅的熔点反常;
过渡元素金属单质通常熔点较高,而Hg在常温下是液态,是所有金属中熔点最低的。
(2)沸点反常
常见的沸点反常有如下两种情况:
①IVA主族元素中,硅、锗沸点反常;VA主族元素中,锑、铋沸点反常。
②氢化物沸点反常,对于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但在同系列氢化物中HF、H2O、NH3沸点反常,原因是它们易形成氢键。
(3)密度反常
碱金属单质从上至下密度有增大的趋势,但钠钾反常;碳族元素单质中,金刚石和晶体硅密度反常。
(4)导电性反常
一般非金属导电性差,但石墨是良导体,C60可做超导材料。
(5)物质溶解度有反常
相同温度下,一般正盐的溶解度小于其对应的酸式盐。但 溶解度大于 。如向饱和的 溶液中通入 ,其离子方程式应为:
若温度改变时,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 化学实验中反常规情况
使用指示剂时,应将指示剂配成溶液,但使用pH试纸则不能用水润湿,因为润湿过程会稀释溶液,影响溶液pH值的测定。胶头滴管操作应将它垂直于试管口上方1~2cm处,否则容易弄脏滴管而污染试剂。但向 溶液中滴加 溶液时,应将滴管伸入液面以下,防止带入 而使生成的 氧化成 。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一般应插入液面以下,但蒸馏时,温度计不插入液面下而应在支管口附近,以便测量馏分温度。
通过对上述反常规情况分析可知,化学中的反常规情况属于特殊规律。只有充分认识一般规律,才能掌握特殊规律。因此,在化学学习中,要以不变应万变,灵活运用,既要做到举一反三,又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有利于思维的发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欢迎来我的Blog玩儿哦!谢谢啦~~~
http://blog.sina.com.cn/u/1475123197
⑺ 请问老师化学笔记该怎样记
浅谈一下个人经验
首先,化学笔记一定要准备个厚的,而且是那种不易翻坏的,然后,记笔记时要着重记下每个新学物质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别忘了在化学性质的分栏中记下对应的化学反应,这是一些基础的事情,还要留一些空(我记笔记时只用一张纸的一面,另一面留着备用)等到遇到一些难题、一些元素的特别性质、常见气体的制备、一些离子的检验等时,把它们记在另一面
⑻ 化学学习如何高效的记笔记
一、利用空白栏记录预习时的疑点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客观上决定了其内容的抽象性。 因此,作好课前预习便成为学好化学的前提。由于化学内容的抽象性,因此在预习过程中总回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又是学习的重点或难点内容。这就要求同学们在预习过程中善于把这些问题提炼出来,并记录于课本相应内容的空白栏处,以便在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回里哟内个空余时间和同学讨论、查找资料等。因此,在空白处作好预习疑点的记录,能为提高听课的目的性、学习的自觉性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空白栏记录老师讲授的重点和所得到的启迪 听课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学习时要认真听课。特别是要带着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有侧重地听课。在听课过程中,要很好地利用课本的空白做好记录。记录的要点主要有:(1)老师上课时所讲的重点知识;(2)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突破难点的思路和方法;(3)老师在实验过程中所强调的现象、结论和有关注意事项。此外,还要记录听课过程中受到的启发、闪现的灵感以及发现的新问题等。记录下这些内容将为课后的复习与研究、归纳与总结带来极大的方便。 三、利用空白栏记录课外补充材料 学习过程总不免要阅读适量的教学参考资料,以帮助消化所学的内容、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本好的参考资料总会在以下一个或几个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剖析:(1)教材的重点和难点;(2)知识点间的联系网络;(3)学习方法;(4)典型例题剖析;(5)知识的延伸和拓展等。这些内容中总有一些往往是教材所无法包含或所未直接给出、教师授课所无法涉及的。因而,在研读这些内容时,应及时把有价值的东西在教材相应的空白位置中予以记录,以便复习时总结与提高。 四、利用空白栏作好学习总结 作好总结是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对知识的运用与记忆的有效手段,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前提和保障。学习时要注意运用好空白栏作好总结工作。在进行课后复习时,要学会用简明的语言对本章节所学的内容做简要总结,并把总结语言记录于空白处,便于记忆。在单元或某些章节副系时,要对前后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找出异同、提炼规律、形成知识网络,记录于单元或章节空白栏处,便于知识的提取与运用。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对学习方法也要不断加以总结,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注意事项和今后努力方向等,把这些内容记录与某显要的位置,便于今后学习参照。 化学学习过程中如能按上述要求科学、合理地使用好课本的空白栏做详实的记录,那么,你的课本将成为一本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网络全书”,为将来的复习、备考带来极大的方便。
⑼ 化学笔记不知道该怎么记
楼上是废话。
首先,书上的元素周期表和溶解度表必须记住,虽然不需要再做笔记,但比笔记还重要。
第一记反应方程式以及一些分子的结构式,
第二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尤其是颜色,
第三记实验步骤。
三类笔记要分类整理,各自记在不同的本子上。
前两类笔记的内容到了一定的量后,可以联系元素周期表找到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