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在发生化学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单位自救与企业间的互救,尽最大可能减少事故的危害和损失,保障化工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发生重大或灾害性化学事故时,为及时控制危害源,抢救受害人员,指导人员撤离,消除危害后果而采取的救援行动。第三条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应在预防为主的基础上,贯彻统一领导、集中指挥、横向协调、自救互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第四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化学危险物品的企事业单位均须执行本办法。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化学工业部领导全国化工行业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其主要职责:
1.贯彻国家有关化学事故预防与救援法规。
2.编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规划,制订化工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组织重大化学事故的处理和应急救援的实施。
4.对重大化学事故进行调查和组织恢复生产。
5.组织化学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研究工作。
为加强技术指导和区域间的互救,成立化工部区域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心。第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总公司)领导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其主要职责:
1.执行国家和化工部有关化学事故预防和救援的法规和规定。
2.制订本系统化学事故应急救衡空余援预案和工作计划,检查所属单位计划的实施。
3.组建区域性行业内互救协作组织。
4.组织指挥本系统化学事故互救,参与社会救援。
5.调查化学事故,做好事故报告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总公司)的化工职防院(所)承担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行业的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无化工职防院(所)的,可指定专业机构承担。第七条化工企事业咐滚单位的主管领导负责本单位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可指定医院(卫生所)承担应急救援任务。
其主要职责:
1.制订本单位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建立专职或兼职的工程救援、医疗救护、运输、治安等救援队伍。
亏氏3.配备必要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装备。
4.组织队伍的训练与练习,提高队伍救援技能。
5.开展职工岗位自救互救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第三章应急救援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化学事故时,应及时报警。第九条组织实施:
1.发生化学事故时,事故单位在向上一级报告的同时,应立即按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本单位各种救援队伍和职工采取措施控制危害源,进行自救。对于灾害性化学事故,已涉及社会时,除采取自救外,应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争取社会救援。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总公司)接到事故报告后,凡重大或灾害性化学事故除向化工部报告外,应立即调动力量组织行业内救援,同时可向化工部化工急性中毒应急救援中心联系要求救援。
3.化工部接到重大或灾害性化学事故报告后,视事故危害程度,派出化工部化工急性中毒应急救援中心的救援队伍,前往协助救援或指示化工部上海化工毒物咨询中心为事故单位或领导部门提供有关咨询数据。
4.因发生事故造成现场或环境污染,必须组织有关单位进行清消,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的单位和居民。第十条化学事故调查与结案
事故单位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在事故处理完毕后,将事故调查报告、处理结果报上一级化工领导机构,同时抄送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总公司)化工职防院(所)。
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总公司)接到事故单位的调查、处理报告后上报化工部,同时抄送化工部化工急性中毒应急救援中心。第十一条发生急性职业病事故时,有关应急求援部门应及时会同铁路、交通、民航部门根据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规定,优先运送伤病员、急救人员以及急救药品和器械。第四章应急救援的管理第十二条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
1.基本情况;
2.危险目标的确定;
3.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职责和分工;
4.救援队伍的组成与分工;
5.报警信号;
6.化学事故处置;
7.有关规定和要求等项内容。
⑵ 化学危险品应急处置方法是什么
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救援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其基本任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危险源。及时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及时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特别对发生在城市或人口稠密地区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堵源,控制事故继续扩展。
2.抢救伤害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重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3.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由于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并向上风向迅速撤离出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4.做好现场清消、消除危害后果。对事故外逸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可能对人和环境继续造成危害的物质,应及时组织人员予以清除,消除危害后果,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环境的污染。
5.查清事故起因,估算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的发生原因和事故性质,估算出事故的危害波及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并总结救援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⑶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哪些内容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覆盖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各阶段的计划,即预案的启动、应急、救援、事后监测与处置等各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总则
包括: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依据的法律、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的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2.经营企业的危险性分析
(1)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企业的地址、经济性质、隶属关系、职工人数及人员分布、经营范围及危险化学品的品名(或种类及品种数量)及储量、商品储存场所的情况;商品运输工具、运量、运地及运输路线情况;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的布局等环境情况。
(2)企业危险目标情况依据企业经营危险化学品的规模和储存运输的现状,分析其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危险、危害程度(范围),确定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边的影响。
3.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包括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可以用结构图形式表示。
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组成部门及其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的需要,可以设置应急处置行动、通讯联络、疏散引导、安全防护救护等工作组,并明确各组工作任务和职责。
指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的分工应根据企业机构及职能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但一定要做到职责的统一完整,分工清楚明确,以保证应急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4.预防与预警
①明确本单位对危险目标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的监测监控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②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程序;
③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方法;
④明确值班制度,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
⑤明确储存运输人员报警及与本单位、供货单位、配送单位联系的方式、方法;
⑥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
⑦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
5.应急响应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的级别。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后,应明确:
①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②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③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6.现场处置
(1)人员的紧急疏散与撤离依据对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的分析结果,明确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可能受到威胁的周边区域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
(2)危险区的隔离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的级别,确定危险区如何设定;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和方法;事故现场隔离方法;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方案等。
(3)处置方案与处置程序 根据危险目标模拟事故状态,针对企业具体场所、设施、岗位制定各种事故状态(如泄漏、火灾、爆炸、职业中毒、交通事故、车辆故障等)下的应急处置方案和处置程序,除文字叙述外也可用事故处置程序图表示。
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4)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在异常情况下抢救人员的撤离条件和方法。
(5)控制事故扩大措施,如与事故现场相邻的危险化学品的疏散方法和地点等。
(6)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7)现场医疗救护 确定现场急救药物和器材的配置方案;现场自救方案;对伤者进行分类现场紧急抢救方案;伤者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周边医疗机构的联系方法和紧急状态下对伤者的救治处置方案等。
7.信息发布
明确信息发布的部门和发布原则。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
8.后期处置
主要包括: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明确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事故后果影响消除措施;经营秩序恢复程序;善后赔偿办法;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
9.条件保障
(1)通讯与信息保障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2)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明确外部救援的互助方式、请求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的途径和程序、应急救援专家和技术的信息咨询渠道和方式。
(3)物资装备保障应急救援器材的配置、检查、更新等管理方案;消防设施、救援工具、个体防护设施的分布图;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等与紧急救援相关的资料的收集、管理、存放地点的规定。
(4)经费保障明确应急专项经费的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5)其他保障根据本企业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
10.培训和演练
规定应急救援人员及员工应急响应培训方案;规定培训的对象、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时间、培训考核、培训记录诸方面的要求;规定演练的范围与频次、演练的组织和内容、演练的记录等内容。
11.奖惩
规定在事故应急救援中奖惩条件、方法和标准。
1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的附件
①组织机构名单;
②值班联系电话;
③组织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电话;
④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应急咨询服务电话;
⑤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
⑥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
⑦本单位平面布置图;
⑧消防设施配置图;
⑨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示意图和疏散路线、交通管制示意图;
⑩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图及有关联系方式,供水、供电单位的联系方式;
⑥保障制度:
a.责任制;
b.值班制度;
c.培训制度;
d.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检查运输车辆实际运行制度(包括行驶时间、路线、停车地点等内容);
e.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检查、维护制度(包括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安全、消防设备、器材及人员防护设备检查、维护);
f.安全运输卡制度;
g.演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