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课改下如何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彩的化学世界;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等。这些基本理念为新课程的研究与实施提供了可操作依据。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这一问题,谈谈本人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体会。 一、激发兴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先让学生喜欢你和你的学科 化学作为起始学科,需要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先让学生喜欢你和你的学科。教师要在引路、指导、习惯、兴趣上与学生搭建和谐的桥梁,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学习。引路就是要在大方向多给学生指明方向,多做思想工作,从诸多方面关心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的发展方向,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对他的关系和爱护,让学生有内动力。指导就是在学生刚开始学习这门学科时,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讲题、只讲道理,学生需要的是钥匙。因此,要在原理和方法上解说,多在同类问题上归类,让学生能自觉走上知识的高速公路。习惯就是教师要严以律己,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要有垂范作用,在课堂上要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不能随意性太强,要建立紧张有序的课堂,让学生知道老师走完上步下一步要干什么,同时,要开始要求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干什么要让学生自觉形成。兴趣就是通过教师的多方面的引导,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想学,尤其是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关心、关爱学生,要用心去投入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你是一名敬业的教师。通过这些前期作用,搭建基础,学生就会喜欢你.就会喜欢你的学科,学生的入门就相对容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是指学校在实施教学管理和展开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整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先进经验为参照,优化教育手段,优选教学方法,在实施教学管理和展开教学过程的全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面向全体学生着眼整体素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现在的学生用满堂灌与填鸭式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早已落伍,也是新课改形式下坚决抵制的教学方法,为此,我的课堂中采用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将班上的学生按照好、中、差相互搭配分成若干个组,让他们互帮互学,共同弥补不足之处,培养协作精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分组合作学习中,对每堂课的教学设计采取有效引入、自主学习、知识检阅、问题聚焦、师生交流、拓展应用六环节;教师的课堂引入对学生学习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考虑学生想知道或学生认为他们知道的东西来开讲,而不是一来就展示课程、数据、概念、理论这些无味的东西,既从学生本身而不是从学科去发。必须将知识纳入一定的有意义的情景中,体现教学的人性化和亲和力。学生根据教师所编的教案去自主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当堂知识检阅,迫使他们自主学习是为了要完成任务;而且分组学习,同学在组内、组组之间会产生一种竟争意识,学生在完成知识检阅的同时,总会遇到问题,出现争论,思维产生碰撞火花,形成问题聚焦,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会绞尽脑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钻研精神和科学品质;学生无法解决时,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将问题逐一解决,教师起到主导作用,然后将知识系统化,落实知识拓展应用,注重知识的迁移,设法帮助每个学生达到最佳状态,让他们获得活化的高级知识。 三、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全新而又陌生的学科。部分同学自学能力较差,没有预习的习惯,不懂得预习的重要性,往往简单认为预习就是念一遍课文,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就需要我们教师最好让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做到有目的的去听课。预习时,要把新课内容仔细通读,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带着疑问去学,听课的效率就会提高。科学的预习方法能为学生学好教学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教师课前依据本章节知识目标及历年热点考题,设计好预习提纲,然后引导学生写出预习中的收获即本节重难点,最后让学生集体交流预习体会,互相评点,互相促进。这样进行一段时间后,学生养成了习惯,教师就可以稍放开手,只提供给学生章节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自己列出预习提纲,进行自行预习。好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将终生受益。 四、及时测量,促进成效 化学教学测量是化学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查化学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只有通过教学测量,才能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状况,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才能研究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发现教学上的薄弱环节。 倘若测量结果为优良,必然令学生兴奋,教师喜悦;而测量结果为差劣,必然会引起学生反思,教师警觉。前者起着鼓舞、激励作用,后者起着鞭策、促进作用。两者综合的结果,就起到了强化作用。测量结果的强化作用,可以激励优秀生锦上添花,不断向上;可以促进中下生增强信心,努力攀登,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喜悦之余或警觉过后,在教学工作上就会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有针对性地教导学生,如此一来,一定会将教学质量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优化教学测量的种种作用的发挥,对于诊断教与学的实际情况,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及上进心,优化教学的过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另外,初中化学的内容繁杂,课时极少(每周三课时),在短短的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教师很难解决不同水平的学生的不同疑点。所以本人要求学生把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写在纸条上,下课交给教师,然后教师逐个帮助他们解决疑难,在教学过程中,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果! 经常性地多方面地测量,就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排除学生学习兴趣的障碍,这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和化学教学质量 伟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核心就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从这个角度讲,作为老师要不断的学习,随时创新。而从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来看,更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因为现在的教学,信息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教学信息还是评价教学的信息等,都应大量搜索和整理,只有这样才能让教为学服务,教为考所需。比如,加强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弄清目前教考形势,整合相关信息与资源,多多参照各种报刊杂志,与兄弟学校多在教学信息方面联络和共享等。我们任教初三化学的老师,一年一个轮回,一定要避免往年资料的重用滥用。如果把以前的资料当作样板,重复使用,老师就始终不能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无法得以创新,使知识老化,教学质量也就当然久提不高。我认为,作为一位创造型教师比作为一位经验型的教师,更容易适应学生,更容易提高化学教学成绩。在教育教学与现代化紧密联系的今天,我甚至过激的认为,创新才是教师的教艺之源泉、生存之根本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为笔者的肤浅见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自身的素质不可忽视,教师要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要勤于学习,勇于创新,超越自我。积极参加与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更新自身的知识机构,精湛的业务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贰’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化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化学教学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改革承载着中国教育在新世纪的理想,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振兴与发展。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课改的突破口,以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为落脚点,要求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独立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独立创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新课改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我国新一轮基础课改的核心理念。基于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教材内容的体现、教师的角色、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无疑大大加快了新形式下教育的发展速度。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师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最新教学理念的关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一、教材内容新体现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由于教材内容有其时间、地域的局限性,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对课程进行再开发和利用。化学新课标和新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基本理念,制定的课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等三个纬度来充分体现。“以提高学生素养为主旨”的改革要求较之以往,新课标均发生了全新的变化。新课标可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创新与开发,而且教材内容不是唯一的,学生与老师经验共享,共同探讨,视界融合。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
在以往的教学中,一直是教材有什么,考试考什么;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一切都是由“我”主宰,学生的思维、行为完全都控制在教师手中,所以学生的问题和思维总在教师的掌握之中,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新课程理念要求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引导学生自主钻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思维活跃了,问题相应就新颖而广泛,教师也会被他们的问题难住了。比如碳纳米管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特殊性能?什么是超导体?它有什么用?它的应用意味着什么?还有生活中的一些“希奇古怪”的问题等等。教师只能与他们一起上网、查资料,一起研究、学习。所以,现在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只能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甚至是他们的同学乃至学生。同学们设计实验,提出方案、实施计划,教师只起到一个参考作用,需要什么仪器、药品都由学生自行确定,不再是以往教师做、学生机械地看。再比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讲解时,我一改原先的“原理讲解——装置——步骤、注意点——演示”一系列教师讲解的知识形成方式,变成师生先一同进行原理学习,然后由学生自己寻找装置,师生共同设计实验,并找出注意点,然后学生亲自操作,实验结束后师生进行交流与讨论,总结出实验结论。在教学中,这一改变更加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牢牢地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学习方法。
2.由“实施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实施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教学方式上,教师的身份是把前人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传声器”,而学生是吸收知识的“容器”。例如,我们在课堂上传统的行为是“我教,你学;我说,你听;我问,你答”, 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其表现是学生为教师服务,而不是教师为学生服务。实施新课改后,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所起的作用是点拨、指导、促进作用,可以是知识的、方法的,或者仅仅是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感到自己已有进步和收获,明确差距在哪、需要在哪些方面予以加强。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收益的也不仅仅是学生,而是师生双向交流,双方共同收益。 3.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的创造者。
以前的教学是一味地往学生头脑里灌输知识,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这样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活力,没有激情,更谈不上自主学习和思维创新。新课改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宽容的、持久的、容易接纳的课堂气氛,努力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持久性的学习兴趣,而且不能训斥学生、歧视学生或打断学生回答问题,应该用目光、语言给予勇气、思维方面的肯定,用心交流,然后再予以纠正不对之处。比如做完一个演示实验后可以问学生:看明白了吗?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想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可以用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知识穿插到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师生还可以共同探讨生活中的问题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的改变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变革,师生在交流合作中将实现成果共享。新的教学方式能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感受到知识的价值。学生不仅探究到了书本上的知识,也探究了与人相关的空气、西红柿、黄瓜、饮用水、饮料、洗发水、护发素等的酸碱性,了解了厨房用的洗涤剂和卫生间用的洗涤剂的酸碱性的不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这样能使一节枯燥无味的课变得兴趣盎然。还可以用多媒体或者图片卡片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许多不爱学的和学不会的学生轻松快乐的掌握知识。现在注重学生在知识、能力、研究方法上学到了多少,而不是只注重教而忽略学,这样才能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带来最大的收获。
‘叁’ 如何深化初中化学教学改革
新课改的推行为我国培养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实用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它注重让学生以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为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做出很大贡献。化学这一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是门陌生、新鲜的课程,学生在往后的学习生涯中能否对化学保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就取决于初中阶段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和理解。因此,初中化学教学时相当重要的,它决定着学生后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对此,笔者认为,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方式较之于传统教学方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改革:
1、转换“教”与“学”的主体地位
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主体是教师,教师通过“填鸭式”教学模式将考纲要求的教学内容灌输到学生脑中,这种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能接受度以及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导致学生对化学课程产生排斥厌恶感,甚至会有强烈的抵触心理,极不利于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首先要注重转化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从传统的主导者转换为学习引导启发者,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沟通,通过教师引导、辅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存在感,让学生在感觉被尊重的同时发挥自身学习的积极自主性。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并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用适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自行理解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且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对于抽象难懂的新知识理论根据自己的能接受度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改强度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对于应试教育下“高分低能”状况有直接的改善作用,这就要求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到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实际意义。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在让学生充分了解到理论知识内涵的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化学问题带进课堂,并让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去发现实际生活中的常见化学现象,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懂得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认识并激发学习热情,还可以让学生在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实际意义的同时,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与思考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更为丰富、合理。
3、改革化学实验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创新
实验课是化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经过相应的实验培训,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让学生对所学化学内容有一个整体、宏观的认识和理解。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并不注重实验教学,因此才会出现大批“高分低能”的应试教育“产物”而缺少实际动手操作的应用型人才。对此,应改革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增加化学教学活动中的实验教学比重。
4、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理论知识整体有抽象、晦涩难懂的特点,尤其是化学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相当陌生的概念,让学生单纯根据自身理解能力掌握化学知识理论的内涵显然不切实际。对此,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多媒体技术丰富的图文色彩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冲击,引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动态表现将课本上一成不变的内容文字形象化、生动化,让抽象的理论知识经由形象的表现方式表达出来,一方面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
5、创新化学作业布置
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的40分钟,除高效的课堂教学外,初中化学教学方式改革还应注重课后作业布置的创新。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理解总结所学知识点并口述出来,不仅可以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同时,应增加学生的实践性与探究型作业,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把握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提出与发现问题,并引导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并懂得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思考的能力,使其懂得利用所学知识理论去解决生活中的具体实际问题。
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新课改大背景下的教育改革的实施,大大推进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创新型、实用型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以及能接受度,为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形成很大影响,因此,必须遵照新课改对化学教学的要求,在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基础上,应用一切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培养学生成为为社会所用的有创新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