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化学元素的发现的内容简介
《化学元素的发现》按化学这一学科的发展,以化学元素在地壳中存在的丰度以及它们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列述111种化学元素的发现并获得国际间承认的过程,扼要讲述了各元素的应用,也讲述了国际间已报导发现而尚未证实的112号-118号元素,并对一些有争议的元素发现提出个人意见。
㈡ 化学元素是怎么发现的
化学元素
关于元素的学说,即把元素看成构成自然界中一切实在物体的最简单的组成部分的学说,早在远古就已经产生了。
不过,在古代把元素看作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式的这种近代观念并不存在。无论在我国古代的哲学中还是在印度或西方的古代哲学中,都把元素看作是抽象的、原始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或是物质所具有的基本性质。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大约在公元前900年前后,我国西周时代的《易经》中有这样几句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一个以"太极"为中心的世界创造说。
到公元前403一公元前221年,我国战国时代又出现一些万物本源的论说,如《老子道德经》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如《管子·水地》中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我国的五行学说是具有实物意义的,但有时又表现为基本性质。我国的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战国末年的《尚书》中,原文是:"五行:一曰水,二日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日从革,土爱(曰)稼穑。"译成今天的语言是:"五行:一是水,二是火,三是木,四是金,五是土。水的性质润物而向下,火的性质燃烧而向上。木的性质可曲可直,金的性质可以熔铸改造,土的性质可以耕种收获。"在稍后的《国语》中,五行较明显地表示了万物原始的概念。原文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译文是:"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如果以相同的东西加合在一起,便会被抛弃了。所以,过去的帝王用土和金、木、水、火相互结合造成万物。"
在古印度哲学家的思想中也有和我国五行相似的所谓五大。这就是公元前7世纪一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学者卡皮拉(Kapila)提出来的地、水、火、风、空气。
西方自然哲学来自希腊。被尊为希腊七贤之一的唯物哲学家塔莱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母。希腊最早的思想家阿那克西米尼认为组成万物的是气。被称为辩证法奠基人之一的赫拉克利特(Heraclito,公元前535一公元前475)认为万物由火而生。古希腊的自然科学家、医生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公元前490一公元前430)综合了以前的哲学家们的见解,在他们所指的水、气和火之外,又加上土,称为四元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一公元前322)综合了但也歪曲了这些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看法,提出"原性学说"。他认为自然界中是由4种相互对立的"基本性质"--热和冷、干和湿组成的。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了火(热和干)、气(热和湿)、水(冷和湿)、土(冷和干)4种元素。"基本性质"可以从原始物质中取出或放进,从而引起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这样,宇宙的本源、世界的基础便不是物质实体,而且可以离开实物而独立存在的"性质"了,这就导向唯心主义了。
13-14世纪,西方的炼金术士们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元素又作了补充,增加了3种元素:水银、硫磺和盐。这就是炼金术士们所称的三本原。但是,他们所说的水银、硫磺、盐只是表现着物质的性质:水银--金属性质的体现物,硫磺--可燃性和非金属性质的体现物,盐--溶解性的体现物。
到16世纪,瑞士医生帕拉塞尔士把炼金术士们的三本原应用到他的医学中。他提出物质是由3种元素--盐(肉体)、水银(灵魂)和硫磺(精神)按不同比例组成的,疾病产生的原因是有机体中缺少了上述3种元素之一。为了医病,就要在人体中注人所缺少的元素。
无论是古代的自然哲学家还是炼金术士们,或是古代的医药学家们,他们对元素的理解都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或者是臆测的方式解决的。只是到了17世纪中叶,由于科学实验的兴起,积累了一些物质变化的实验资料,才初步从化学分析的结果去解决关于元素的概念。
1661年英国科学家玻意耳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和炼金术士们的三本原表示怀疑,出版了一本《怀疑派的化学家》小册子。书中写道:"现在我把元素理解为那些原始的和简单的或者完全未混合的物质。这些物质不是由其他物质所构成,也不是相互形成的,而是直接构成物体的组成成分,而它们进人物体后最终也会分解。"这样,元素的概念就表现为组成物体的原始的和简单的物质。
拉瓦锡在肯定和说明究竟哪些物质是原始的和简单的时候,强调实验是十分重要的。他把那些无法再分解的物质称为简单物质,也就是元素。
此后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元素被认为是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的简单物质。这就把元素和单质两个概念混淆或等同起来了。
而且,在后来的一段时期里,由于缺乏精确的实验材料,究竟哪些物质应当归属于化学元素,或者说究竟哪些物质是不能再分的简单物质,这个问题也未能获得解决。
拉瓦锡在1789年发表的《化学基础论说》一书中列出了他制作的化学元素表,一共列举了33种化学元素,分为4类:
1.属于气态的简单物质,可以认为是元素:光、热、氧气、氮气、氢气。
2.能氧化和成酸的简单非金属物质:硫、磷、碳、盐酸基、氢氟酸基、硼酸基。
3.能氧化和成盐的简单金属物质:锑、砷、银、认钻、铜、锡。铁、锰、汞、钼、金、铂、铅、钨、锌。
4.能成盐的简单土质:石灰、苦土、重土、矾土、硅土。
从这个化学元素表可以看出,拉瓦锡不仅把一些非单质列为元素,而且把光和热也当作元素了。
拉瓦锡所以把盐酸基、氢氟酸基以及硼酸基列为元素,是根据他自己创立的学说--一切酸中皆含有氧。盐酸,他认为是盐酸基和氧的化合物,也就是说,是一种简单物质和氧的化合物,因此盐酸基就被他认为是一种化学元素了。氢氟酸基和硼酸基也是如此。他之所以在"简单非金属物质"前加上"能氧化和成酸的"的道理也在于此。在他认为,既然能氧化,当然能成酸。
至于拉瓦锡元素表中的"土质",在19世纪以前,它们被当时的化学研究者们认为是元素,是不能再分的简单物质。"土质"在当时表示具有这样一些共同性质的简单物质,如具有碱性,加热时不易熔化,也不发生化学变化,几乎不溶解于水,与酸相遇不产生气泡。这样,石灰(氧化钙)就是一种土质,重土--氧化钡,苦土--氧化镁,硅土--氧化硅,矾土--氧化铝。在今天它们是属于减土族元素或土族元素的氧化物。这个"土"字也就由此而来。
19世纪初,道尔顿创立了化学中的原子学说,并着手测定原子量,化学元素的概念开始和物质组成的原子量联系起来,使每一种元素成为具有一定(质)量的同类原子。
1841年,贝齐里乌斯根据已经发现的一些元素,如硫、磷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的事实,硫有菱形硫、单斜硫,磷有白磷和红磷,创立了同(元)素异形体的概念,即相同的元素能形成不同的单质。这就表明元素和单质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不相同的。
19世纪后半叶,在门捷列夫建立化学元素周期系的时间里,明确指出元素的基本属性是原子量。他认为元素之间的差别集中表现在不同的原子量上。他提出应当区分单质和元素两个不同概念,指出在红色氧化汞(H沪)中并不存在金属汞和气体氧,只是元素汞和元素氧,它们以单质存在时才表现为金属和气体。
不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19世纪末,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相继被发现,导致科学家们对原子的结构进行了研究。1913年英国化学家索迪(F.Soddy,1877-1956)提出同位素的概念。同位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而原子量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异体,它们位于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方格位置上。
其后,英国物理学家阿斯顿在1921年证明大多数化学元素都有不同的同位素。元素的原子量是同位素质量按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质量分数求得的平均值。
在这同一时期里英国物理学家莫塞莱(H.G.J.Moseley,1887一1915)在1913年系统地研究了由各种元素制成的阴极所得的X射线的波长,指出元素的特征是这个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也就是后来确定的原子序数。
这样,如果把同位素看作是几种不同的单独的元素,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决定元素的原子的特征不是原子量,而是它的核电荷数。
1923年,国际原子量委员会作出决定:化学元素是根据原子核电荷的多少对原子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把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
当然,直到今天,人们对化学元素的认识过程也没有完结。当前化学中关于分子结构的研究,物理学中关于核粒子的研究等都在深人开展,可以预料它将带来对化学元素的新认识。
㈢ 化学元素是谁发现的
1603年,在炼金实践中,用重晶石(硫酸钡)制成白昼吸光、黑夜发光的无机发光材料,首次观察到磷光现象(意大利卡斯卡里奥罗)。
十七世纪上半期,认为消化过程是纯化学过程,呼吸和燃烧是类似的现象,辨认出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差别(德国 西尔维斯)。
十七世纪中叶,把盐定义为酸和盐基结合的产物(意大利塔切纽斯)。
1637年,明朝《天工开物》总结了中国十七世纪以前的工农业生产技术(中国 宋应星)。
1660年,提出在一定温度下气体体积与压力成反比的定律(英国 波义耳)。
1661年,发表《怀疑的化学家》,批判点金术的“元素”观,提出元素定义,“把化学确立为科学”,并将当时的定性试验归纳为一个系统,开始了化学分析(英国 波义耳)。
1669年,发现化学元素磷(德国 布兰德)。
1669年,发现各种石英晶体都具有相同的晶面夹角(丹麦 斯悌诺)。
1669年,提出可燃物至少含有两种成分,一部分留下,为坚实要素,一部分放出,为可燃要素,这是燃素说的萌芽(德国 柏策)。
1670年,开始用水槽法收集和研究气体,并把燃烧、呼吸和空气中的成分联系起来(英国 迈约)。
1670年左右,首次提出区分植物化学与矿物化学,即后来的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法国 莱墨瑞)。
十七世纪下半期,认识了矾是复盐(德国 肯刻尔)。
公元1700 ~ 公元1800年
1703年,将燃素说发展为系统学说,认为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燃烧时燃素逸出,燃烧、还原、置换等化学反应是燃素作用的表现(德国 斯塔尔)。
1718—1721年,对化学亲和力作了早期研究,并作了许多“亲和力表”(法国 乔弗洛伊)。
1724年,提出接近近代的化学亲和力的概念(荷兰 波伊哈佛)。
1735年,发现化学元素钴(瑞典 布兰特)。
1741年,发现化学元素铂(英国 武德)。
1742—1748年,首次论证化学变化中的物质质量的守恒。认识到金属燃烧后的增重,与空气中某种成分有关(俄国 罗蒙诺索夫)。
1746年,采用铅室法制硫酸,开始了硫酸的工业生产(英国 罗巴克)。
1747年,开始在化学中应用显微镜,从甜菜中首次分得糖,并开始从焰色法区别钾和钠等元素(德国 马格拉弗)。
1748年,首次观察到溶液中的渗透压现象(法国 诺莱特)。
1753年,发现化学元素铋(英国 乔弗理)。
1754年,发现化学元素镍(瑞典 克隆斯塔特)。
1754年,通过对白苦土(碳酸镁)、苦土粉(氧化镁)、易卜生盐(硫酸镁)、柔碱(碳酸钾)、硫酸酒石酸盐(硫酸钾)之间的化学变化,阐明了燃素论争论焦点之一,二氧化碳(即窒索)在其中的关系,它对后来推翻燃素论提供了实验根据(英国 约•布莱克)。
1760年,提出单色光通过均匀物质时的吸收定律,后来发展为比色分析(德国 兰伯特)。
1766年,发现化学元素氢,通过氢、氧的火花放电而得水,通过氧、氮的火花放电而得硝酸(英国 卡文迪许)。
1770年,改进化学分析的方法,特别是吹管分析和湿法分析(瑞典 柏格曼)。
1770年左右,制成含砷杀虫剂、颜料“席勒绿”,并从复杂有机物中提得多种重要有机酸(瑞典 席勒)。
1771年,发现化学元素氟(瑞典 席勒)。
1772年,发现化学元素氮(英国 丹•卢瑟福)。
分别于1772年和1774年,发现化学元素锰(瑞典 席勒,甘)。
1774年,再次提出盐的定义,认为盐是酸碱结合的产物,并进而区分酸式、碱式和中性盐(法国 鲁埃尔)。
1774年,发现化学元素氧与氯(瑞典 席勒)。
1774年,发现化学元素氧,对二氧化硫、氯化氢、氨等多种气体进行研究,并注意到它们对动物的生理作用(英国 普利斯特里)。
1777年,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指出物质只能在含氧的空气中进行燃烧,燃烧物重量的增加与空气中失去的氧相等,从而推翻了全部的燃素说,并正式确立质量守恒原理(法国 拉瓦锡)。
1781年,发现化学元素钼(瑞典 埃尔米)。
1782年,发现化学元素碲(奥地利 赖欣斯坦)。
1782—1787年,开始根据化学组成编定化学名词,并开始用初步的化学方程式来说明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它们的量的关系(法国 拉瓦锡等)。
1783年,用碳还原法最先得到金属钨(西班牙 德尔休埃尔兄弟)。
1783年,通过分解和合成定量证明水的成分只含氢和氧,对有机化合物开始了定量的元素分析(法国 拉瓦锡)。
1783年,《关于燃素的回顾》一书出版,概括了作者关于燃烧的氧化学说(法国 拉瓦锡)。
1774—1784年,提出同种晶体的各种外形系由同一种原始单位堆砌而成,解释了晶体的对称性、解理等现象,开始了古典结晶化学的研究(法国 豪伊)。
1785年,发现气体的压力或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膨胀定律 (法国 雅•查理)。
1785年,用氯制造漂白粉投入生产,氯进入工业应用(法国 伯叟莱)。
1788年,发明石炭法制碱,碱、硫酸、漂白粉等的生产成为化学工业的开端(法国 路布兰)。
1789年,发现化学元素锌、锆和铀的氧化物(德国 克拉普罗兹)。
1789年,《化学的元素》出版,对元素进行分类,分为气、酸、金、土四大类,并将“热”和“光”列在无机界二十三种元素之中(法国 拉瓦锡)。
1790年左右,提出有机基团论,认为基团由一群元素结合在一起,作用象单个元素,它可以单独存在(法国 拉瓦锡)。
1791年,发现化学元素钛(英国 格累高尔)。
1791年,提出酸碱中和定律,制定大量中和当量表(德国 约•李希特)。
1792年,发表最早的金属电势次序表(意大利 伏打)。
1794年,发现化学元素钇(芬兰 加多林)。
1797年,用氯化亚锡还原法发现化学元素铬(法国 福克林)。
1798年,发现化学元素铍(法国 福克林)。
1799年,实现氨、二氧化硫等气体的液化(法国 福克林)。
1799年,通过铁和水蒸汽、酸,碱等反应的研究,提出化学反应与反应物的亲和力、参与反应物的量以及它们的溶解性与挥发性有关,开始有了化学平衡与可逆反应的概念;但也因而得出化合物组成不定的错误看法(法国 伯叟莱)。
1800年左右,提出电池电位起因的化学假说(德国 李特)。
1800年,发明第一个化学电源——伏打电堆,是以后伽伐尼电池的原型,并提出电池电位起因于接触的物理假说(意大利 伏打)。
1800年左右,首次电解水为元素氢和氧。发现电解盐时,一极析出酸,一极析出碱。也实现了酸、碱的电解(英国 威•尼科尔逊)。
公元1801年 ~ 1899年
1801年
发现化学元素铌(英国 哈契脱)。
进行大量能够组成电池的物质对的研究,把化学亲和力归之为电力,指明如何从实验确认元素(英国 戴维)。
1802年
发现化学元素钽(瑞典 爱克伯格)。
发现在O摄氏度时,许多气体的膨胀系数是1/273(法国 盖•吕萨克)。
1803年
发现化学元素铈(德国 克拉普罗兹,瑞典 希辛格、柏齐力阿斯)。
发现化学元素钯和铑(英国 武拉斯顿)。
提出气体在溶液中溶解度与气压成正比的气体溶解定律(英国 威•亨利)。
1804年
发现化学元素铱和锇(英国 坦能脱)。
1805年
提出盐类在水溶液中分成带正负电荷的两部分,通电时正负部分相间排列,连续发生分解和结合,直至两电极,用以解释导电的现象,这是电离学说的萌芽(德国 格罗杜斯)。
1806年
发现化合物分子的定组成定律,指出一个化合物的组成不因制备方法不同而改变(法国 普鲁斯脱)。
首次引入有机化学一词,以区别于无机界的矿物化学,认为有机物只能在生物细胞中受一种“生活力”作用才能产生,人工不能合成(瑞典 柏齐力阿斯)。
1807年
发现化学元素钾和钠(英国 戴维)。
发现倍比定律,即二个元素化合成为多种化合物时,与定量甲素化合的乙元素,其重量成简单整数比,并用氢作为比较标准(英国 道尔顿)。
提出原子论(英国 道尔顿)。
发现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分压定律(英国 道尔顿)。
1808年
发现化学元素钙、锶、钡、镁(英国 戴维等)。
发现化学元素硼(英国 戴维,法国 盖•吕萨克、泰那尔德)。
1808—1810年,通过磷和氯的作用,确证氯是一个纯元素,盐酸中不含氧,推翻了拉瓦锡凡酸必含氧的学说,代之以酸中必含氢(英国 戴维)。
1808—1827年,《化学哲学的新系统》陆续出版,本书总结了作者的原子论(英国 道尔顿)。
发现气体化合时,各气体的体积成简比的定律,并由之认为元素气体在相等体积中的重量应正比于它的原子量,这成为气体密度法测原子量的根据(法国 盖•吕萨克,德国 洪保德)。
1809年
首次获得高温氢氧喷焰,用于熔融铂等难熔物质(美国 哈尔)。
1810年
1810—1818年,通过对二千余种化合物的分析,测定了四十余种元素的化学结合量,以氧作标准,不少从结合量求得的元素原子量与近代几乎一致(瑞典 柏齐力阿斯)。
1811年
发现化学元素碘(法国 库尔特瓦)。
提出分子说,分子由原子组成,指出同体积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含有同数之分子,又称阿伏伽德罗假说(意大利 阿伏伽德罗)。
1812年
提出元素和化合物的“二元论的电化基团”学说,认为所有元素象磁铁一样,含正负两电极,但正负电量与强度不等,元素按正负电量的不同而相吸化合,从而抵消了部分电性,未抵消部分还可以化合成更复杂的化合物,对相同元素,电性相同,不能化合,因此反对分子说(瑞典 柏齐力阿斯)。
发明不需用火引发的碰炸化合物,被用于军事(美国 古塞里)。
1815年
提出一切元素皆由氢原子构成的假说,又称普劳特假说(英国 普劳特)。
首次发现酒石酸、樟脑、糖等溶液具有旋光现象(法国 比奥)。
从石脑油中首次分得苯,开始了对苯系物质的研究(英国 法拉第)。
1817年
发现化学元素镉(德国 斯特罗迈厄)。
发现化学元素锂(瑞典 阿尔费特逊)。
发现光化学中引起反应的光一定要被物体吸收。这是光化学研究的开端(德国 格罗杜斯)。
分离出叶绿素(法国 佩莱梯)。
创制矿工用安全灯(英国 戴维)。
1818年
发现化学元素硒(瑞典 柏齐力阿斯)。
1819年
发现同晶型现象,即不同物质形成明显相同结晶的现象;以及多晶型现象,即同样物质能够形成不同结晶的现象,说明矿物晶体的类质同像和同质类像(德国 米修里)。
1820年
分离对人体有强烈生理作用的番木鳖碱、金鸡纳碱、奎宁、马钱子碱等重要生物碱,被用于医药(法国 佩莱梯)。
1822年
1822—1823年,德国的维勒和李比希分别制得化学组成相同而性质不同的异氰酸银及雷酸银,与定组成定律有矛盾,后瑞典的柏齐力阿斯解释为由于同分异构现象所引起。 木炭作为脱色吸附剂引用于精制甜菜糖,开始了吸附剂的研究和应用,后在战争中用作防毒吸附剂(法国 佩恩)。
1823年
最先制得化学元素硅(瑞典 柏齐力阿斯)。
制成硝基纤维素,即为棉花火药,这是第一个无烟无残渣的火药(瑞士 布拉康纳特)。
首次提出正确的油脂皂化理论(法国 柴弗洛尔)。
提出理想气体的绝热压缩与绝热膨胀的状态方程(法国 泊松)。
1824年
提出容量滴定的分析方法(法国 盖,吕萨克)。
1825年
提出用铜作船底,通过加入锌片以防止船底腐蚀的方法,这是金属电化防腐的萌芽,但因加速了船底对海洋生物的吸着而未获应用(英国 戴维)。
1826年
发现化学元素溴(法国 巴拉)。
1827年
首次提炼出纯铝(德国 维勒)。
1828年
发现化学元素钍(瑞典 柏齐力阿斯)。
从无机物制得重要有机物——尿素,和已能制草酸等事实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绝对界线,动摇了有机物的“生命力”学说(德国 维勒)。
1829年
提出化学元素的三元素组分类法,认为同组内的三元素不但性质相似,而且原子量有规律性的关系(德国 多培赖纳)。
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法国 盖•吕萨克)。
1830年
发现化学元素钒,并发现铁中含钒、铀、铬等元素后,可改善铁的性质,开始了合金钢的研究(瑞典 塞夫斯脱隆)。
1831年
首先应用接触法制造硫酸(英国 配•菲利普斯)。
1833年
提电化当量定律,为电化学及电解、电镀工业奠定理论基础,开始应用阳极、阴极、电解质、离子等名词,认识到离子是溶解物质的一部分,是电流的负担者,揭示了物质的电的本质。并把化学亲和力归之为电力(英国 法拉第)。
提出固体表面吸附是加速化学反应的原因,这是催化作用研究的萌芽(英国 法拉第)。
首次分得可以转化淀粉为糖的有机体中的催化剂,后人称之为(淀粉糖化)酶(法国 佩恩)。
1834年
从所有木材中都分得具有淀粉组成的物质,称为纤维素(法国 佩恩)。
1835年
提出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和催化剂概念,证实催化现象在化学反应中是非常普遍的(瑞典 柏齐力阿斯)。
精确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指出普劳特的原子量应是单纯整数的假说是不对的(比利时 斯塔斯)。
1836年
改善铜锌电池,这是第一个可供实用的电流源,克服了伏打电池电流迅速下降的缺点(英国 丹尼尔)。
1837年
提出有机结构的核心学说,认为有机分子在取代和加成反应中有一个基本的核心(法国 劳伦脱)。
分析植物的灰分中含钾、磷酸盐等,认为这些成分来自土壤,从而确定恢复土壤肥力的施肥化学原理(德国 李比希)。
1839年
采用整数指数标记晶格的各组原子平面,即为米勒指数(英国 沃•米勒)。
发现生橡胶的硫化反应,为橡胶工业奠定技术基础<美国 古德伊尔)。
发现化学元素镧(瑞典 莫桑得尔)。
提出有机结构的余基学说,余基指分子在反应时保持不变的部分(法国 热拉尔)。
发现光照稀酸液中金属极板之一,能改变电池电动势(法国 埃•贝克勒尔)。
1840年
提出有机结构的类型学说。认为化合物的化学类型决定物质的性质,类型说中包含有分子中原子有一定相对位置的初步结构观念,并从而认为二元说用于有机化合物完全失败(法国 杜马)。
提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恒定定律,不论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生成热总和不变(俄国 盖斯)。
在电解时,发现臭氧(瑞士籍德国人 桑拜恩)。
1841年
提得纯铀(德国 佩利戈特)。
开始使用锌—碳电池(德国 本生)。
1842年
从苯制得苯胺,后即用作染料(俄国 齐宁)。
1843年
辨明原子,分子和化学当量之间的区别,并提出它们的定义(法国 劳伦脱)。
发现化学元素铒和铽(瑞典 莫桑得尔)。
认识到含碳长链同系物因链长变化而引起物理性质渐变的规律(德国 柯普)。
1844年
发现化学元素钌(俄国 克劳斯)。
1846年
从化学当量与气体密度的测定,证实氧、氮、氢分子必定由两个原子组成(法国 劳伦特等)。
1847年
发明烈性炸药硝化甘油(意大利 索勃莱洛)。
1848年
提出晶体结构的十四种空间点阵的理论(法国 布雷维斯)。
1848—1855年,首次将外消旋的酒石酸分离为左旋和右旋两种,开始用机械的、生物学的、化学的三种方法来分离葡萄酸中的两种异性体。初步认识到物质的旋光性是由分子形状的不对称性引起的(法国 巴斯德)。
1848—1849年,发现脂肪伯胺、仲胺、叔胺,其性质类似于氨,并从而证明氨的最简化学式。(法国 沃尔茨,德国 奥•霍夫曼)。
1849年
制得第一个金属有机化合物(锌乙基化合物),是后来提出原子价概念的实验基础之一(英国 弗兰克兰特)。
㈣ 化学史上第一次一个预言的元素是如何被发现的
连门捷列夫所说的类铝是一种易于挥发的物质,将来一定有人用光谱分析法把它查出来也应验了。只不过门捷列夫预言类铝的比重是59,而布瓦博德朗测定镓的比重是47。
门捷列夫当即给布瓦博德朗写了一封信:“镓就是我预言的类铝,它的原子量接近68,比重是59,请你再试验一下,也许你那块物质还不纯。”
接到门捷列夫的信,布瓦博德朗十分惊讶,因为世界上只有他才是独一无二手中握有镓的人,门捷列夫根本没有这种元素,他怎么能知道这种元素的比重是59而不是47呢?而且这个人还如此的自信。不过,他还是决定再做一次试验。
果然,他的物质还不够纯。他又一次提纯了镓,并重新测定了镓的比重。结果,他信服了,门捷列夫是对的,镓的比重是59。
化学史上第一次一个预言的元素被发现了,这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
㈤ 化学家们是怎么发现各种元素的
简单的直接就有单质的,比如金元素。不用化学家就发现了。复杂点的,比如Fe铁,发现了化合物,想办法提纯出来……至于现在么,地球上不存在92号元素以后的天然元素(在实验室人工合成93,94号元素后,在自然界发现了极微量的9394元素,但是95以后的元素在自然界尚未找到)了,只能人工合成。办法简单粗暴,用各种加速器轰炸靶标,会生成各种稀奇古怪的物质,然后研究这些生成物,没准就发现了新元素,仔细看95号以后的元素,基本都是两个实验室发现的。
㈥ 化学元素是怎样形成的
化学元素是怎样形成的
化学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它是自然纯在的。
㈦ 细胞中化学元素是如何被发现的
通过红外光谱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
㈧ 化学是怎么被发现的
土五种元素之说,把原来认为各种元素之间彼此孤立,每数到8个就和第一个元素的性质相近,德国化学家迈尔根据元素的物理性质及其他性质?古希腊人以为是水,再收起,而是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任圣彼得堡大学教授.开始剪吧. 门捷列夫激动得双手不断颤抖着、火、气四种元素,皱着眉头地玩“牌”…… 冬去春来. “安东:“根据元素原子量及其化学性质的近似性试排元素表.门捷列夫没有在杂乱无章的元素卡片中找到内在的规律,他又坐到桌前摆弄起“纸牌”来了、再摆开,摆着,还是彼此间有着某种联系呢,门捷列夫去德国深造.他把当时已发现的60多种元素按其原子量和性质排列成一张表、铁、硫等.” 门捷列大不知疲倦地工作着.” 安东是门捷列夫教授家的忠实仆人.门捷列夫激动不已,人们才渐渐明白、化合物的化学式和主要性质,使化学研究从只限于对无数个别的零星事实作无规律的罗列中摆脱出来,按照严格的命令井然有序地排列着.1861年回国. 元素周期律一举连中三元,元素不是一群乌合之众,仆人为了安全起见,使人类认识到化学元素性质发生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16岁时,如金,门捷列夫终于在化学元素符号的排列中,门捷列夫像触电似的站了起来、水. 在编写无机化学讲义时,门捷列夫发现这门学科的俄语教材都已陈旧. “帮我把它剪开,怎么排列的呢? 1834年2月7日,他迈进了圣彼得堡大学的图书馆,科学家已探知的元素有30多种,结果发现.同年. “所有的卡片都要像这个格于一样大小.门捷列夫深刻地了解这一点、木. “这就是说. 人们自然会问,一边动手在厚纸上画出格子,夜以继日地分析思考.筐里逐渐装满了卡片、能够反映当代化学发展水平的无机化学教科书?当时俄罗斯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简直着了迷,从任何一种元素算起.有一大!”门捷列夫站起来对仆人说?当时化学界发现的化学元索已达63种、原于量.夜深人静.毕业后,然后摆放在一个宽大的实验台上,他遇到了难题.” 1869年2月底,他不得不研究有关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土.”门捷列夫兴奋地在室内踱着步子,他把这个规律称为“八音律”,从而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没有发现的元素还有多少种,然后?门捷列夫发现. 原来.按照什么次序排列它们的位置呢、磷,决不止于四五种.他走出房门,迅速地抓起记事簿在上面写道.门捷列夫把它们分成几类,摆着,门捷列夫把元素卡片进行系统地整理.” 门捷列夫一边吩咐仆人,古代中国则相信金宇宙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元素的原子量相等或相近的、火,进入圣彼得堡师范学院自然科学教育系学习,发现了元素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在他面前出现了完全没有料到的现象,推开了门捷列夫书房的门.为了寻找元素的科学分类方法、银.门捷列夫的家人看到一向珍惜时间的教授突然热衷于“纸牌”感到奇怪,因而迫切需要有一本新的. 接下来的日子,我要在上面写字,已发现的元素已达54种,莫名其妙地耸耸肩膀.到了近代.门捷列夫旁若无人,是把握该学科发展进程的最好方法. 研究某一学科的历史. 这种想法激励着年轻的门捷列夫,父亲是中学校长.18世纪,元素的性质与它们的原子量呈周期性有关系. 门捷列夫是怎样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呢;而且,在数不尽的卷帙中逐一整理以往人们研究化学元素分类的原始资料…… 门捷列夫抓住了化学家研究元素分类的历史脉络?元素之间是孤零零地存在,收起,圣彼得堡大学主楼左侧的的门捷列夫的居室仍然亮着灯光,性质相似相近:元素多种多样,到19世纪,揭开了这个奥秘、互不相关的观点彻底打破了:“到实验室去找几张厚纸,也制出了一个元素周期表,元素的性质和它们的原子量呈周期性的变化,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诞生于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把筐也一起拿来.到了1869年底.他在每一张卡片上都写上了元素名称,集中精力研究物理化学.当门捷列夫编写有关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章节时,外文教科书也无法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氧,很快就拿来一卷厚纸,每一行元素的性质都是按照原子量的增大而从上到下地逐渐变化着,每天手拿元素卡片像玩纸牌那样,门捷列夫已经积累了关于元素化学组成和性质的足够材料
㈨ 化学元素是怎么发现的
元素的原子量相等或相近的.门捷列夫的家人看到一向珍惜时间的教授突然热衷于“纸牌”感到奇怪、火、再摆开,门捷列夫像触电似的站了起来,把原来认为各种元素之间彼此孤立.筐里逐渐装满了卡片. 门捷列夫激动得双手不断颤抖着,是把握该学科发展进程的最好方法、互不相关的观点彻底打破了、木、原于量,怎么排列的呢,他迈进了圣彼得堡大学的图书馆,集中精力研究物理化学,收起.”门捷列夫兴奋地在室内踱着步子. 接下来的日子,结果发现,很快就拿来一卷厚纸. 这种想法激励着年轻的门捷列夫. “帮我把它剪开:元素多种多样,性质相似相近? 1834年2月7日?门捷列夫发现.为了寻找元素的科学分类方法,门捷列夫去德国深造,推开了门捷列夫书房的门. 研究某一学科的历史. 在编写无机化学讲义时,每一行元素的性质都是按照原子量的增大而从上到下地逐渐变化着. 元素周期律一举连中三元,因而迫切需要有一本新的,没有发现的元素还有多少种,我要在上面写字.门捷列夫激动不已,而是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外文教科书也无法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使人类认识到化学元素性质发生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到了1869年底.” 门捷列大不知疲倦地工作着.门捷列夫没有在杂乱无章的元素卡片中找到内在的规律,摆着,从任何一种元素算起. “安东. “这就是说,他又坐到桌前摆弄起“纸牌”来了.到了近代,每天手拿元素卡片像玩纸牌那样,也制出了一个元素周期表、火. 原来,如金、土五种元素之说.他在每一张卡片上都写上了元素名称.18世纪、能够反映当代化学发展水平的无机化学教科书、铁,德国化学家迈尔根据元素的物理性质及其他性质?元素之间是孤零零地存在,进入圣彼得堡师范学院自然科学教育系学习,任圣彼得堡大学教授,然后摆放在一个宽大的实验台上.门捷列夫把它们分成几类.同年,门捷列夫把元素卡片进行系统地整理.有一大,门捷列夫发现这门学科的俄语教材都已陈旧,迅速地抓起记事簿在上面写道,他不得不研究有关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家已探知的元素有30多种,把筐也一起拿来.毕业后、土,决不止于四五种.门捷列夫深刻地了解这一点,再收起.开始剪吧!”门捷列夫站起来对仆人说,发现了元素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到19世纪,莫名其妙地耸耸肩膀,从而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磷,摆着.” 1869年2月底,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诞生于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夜深人静,在他面前出现了完全没有料到的现象:“根据元素原子量及其化学性质的近似性试排元素表,在数不尽的卷帙中逐一整理以往人们研究化学元素分类的原始资料…… 门捷列夫抓住了化学家研究元素分类的历史脉络,仆人为了安全起见.” 安东是门捷列夫教授家的忠实仆人、硫等,然后.当门捷列夫编写有关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章节时、银. 人们自然会问,揭开了这个奥秘,他把这个规律称为“八音律”.门捷列夫旁若无人.16岁时,他遇到了难题,元素的性质与它们的原子量呈周期性有关系?古希腊人以为是水,按照严格的命令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古代中国则相信金宇宙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而且、气四种元素. 门捷列夫是怎样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呢.按照什么次序排列它们的位置呢,还是彼此间有着某种联系呢,皱着眉头地玩“牌”…… 冬去春来,每数到8个就和第一个元素的性质相近.” 门捷列夫一边吩咐仆人.1861年回国.他走出房门,门捷列夫已经积累了关于元素化学组成和性质的足够材料,父亲是中学校长?当时化学界发现的化学元索已达63种?当时俄罗斯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使化学研究从只限于对无数个别的零星事实作无规律的罗列中摆脱出来、水,简直着了迷. “所有的卡片都要像这个格于一样大小,门捷列夫终于在化学元素符号的排列中,元素的性质和它们的原子量呈周期性的变化、化合物的化学式和主要性质,已发现的元素已达54种、氧,人们才渐渐明白.他把当时已发现的60多种元素按其原子量和性质排列成一张表,圣彼得堡大学主楼左侧的的门捷列夫的居室仍然亮着灯光,夜以继日地分析思考,元素不是一群乌合之众:“到实验室去找几张厚纸,一边动手在厚纸上画出格子、摆开
㈩ 元素周期表里的元素是怎么被发现出来的
宇宙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古希腊人以为是水、土、火、气四种元素,古代中国则相信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之说.到了近代,人们才渐渐明白:元素多种多样,决不止于四五种.18世纪,科学家已探知的元素有30多种,如金、银、铁、氧、磷、硫等,到19世纪,已发现的元素已达54种.
人们自然会问,没有发现的元素还有多少种?元素之间是孤零零地存在,还是彼此间有着某种联系呢?当时俄罗斯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揭开了这个奥秘.
原来,元素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按照严格的命令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怎么排列的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的原子量相等或相近的,性质相似相近;而且,元素的性质和它们的原子量呈周期性的变化.门捷列夫激动不已.他把当时已发现的60多种元素按其原子量和性质排列成一张表,结果发现,从任何一种元素算起,每数到8个就和第一个元素的性质相近,他把这个规律称为“八音律”.
门捷列夫是怎样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呢?
1834年2月7日,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诞生于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父亲是中学校长.16岁时,进入圣彼得堡师范学院自然科学教育系学习.毕业后,门捷列夫去德国深造,集中精力研究物理化学.1861年回国,任圣彼得堡大学教授.
在编写无机化学讲义时,门捷列夫发现这门学科的俄语教材都已陈旧,外文教科书也无法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因而迫切需要有一本新的、能够反映当代化学发展水平的无机化学教科书.
这种想法激励着年轻的门捷列夫.当门捷列夫编写有关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章节时,他遇到了难题.按照什么次序排列它们的位置呢?当时化学界发现的化学元索已达63种.为了寻找元素的科学分类方法,他不得不研究有关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研究某一学科的历史,是把握该学科发展进程的最好方法.门捷列夫深刻地了解这一点,他迈进了圣彼得堡大学的图书馆,在数不尽的卷帙中逐一整理以往人们研究化学元素分类的原始资料……
门捷列夫抓住了化学家研究元素分类的历史脉络,夜以继日地分析思考,简直着了迷.夜深人静,圣彼得堡大学主楼左侧的的门捷列夫的居室仍然亮着灯光,仆人为了安全起见,推开了门捷列夫书房的门.
“安东!”门捷列夫站起来对仆人说:“到实验室去找几张厚纸,把筐也一起拿来.”
安东是门捷列夫教授家的忠实仆人.他走出房门,莫名其妙地耸耸肩膀,很快就拿来一卷厚纸.
“帮我把它剪开.”
门捷列夫一边吩咐仆人,一边动手在厚纸上画出格子.
“所有的卡片都要像这个格于一样大小.开始剪吧,我要在上面写字.”
门捷列大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他在每一张卡片上都写上了元素名称、原于量、化合物的化学式和主要性质.筐里逐渐装满了卡片.门捷列夫把它们分成几类,然后摆放在一个宽大的实验台上.
接下来的日子,门捷列夫把元素卡片进行系统地整理.门捷列夫的家人看到一向珍惜时间的教授突然热衷于“纸牌”感到奇怪.门捷列夫旁若无人,每天手拿元素卡片像玩纸牌那样,收起、摆开,再收起、再摆开,皱着眉头地玩“牌”……
冬去春来.门捷列夫没有在杂乱无章的元素卡片中找到内在的规律.有一大,他又坐到桌前摆弄起“纸牌”来了,摆着,摆着,门捷列夫像触电似的站了起来,在他面前出现了完全没有料到的现象,每一行元素的性质都是按照原子量的增大而从上到下地逐渐变化着.
门捷列夫激动得双手不断颤抖着.
“这就是说,元素的性质与它们的原子量呈周期性有关系.”门捷列夫兴奋地在室内踱着步子,然后,迅速地抓起记事簿在上面写道:“根据元素原子量及其化学性质的近似性试排元素表.”
1869年2月底,门捷列夫终于在化学元素符号的排列中,发现了元素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同年,德国化学家迈尔根据元素的物理性质及其他性质,也制出了一个元素周期表.到了1869年底,门捷列夫已经积累了关于元素化学组成和性质的足够材料.
元素周期律一举连中三元,使人类认识到化学元素性质发生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把原来认为各种元素之间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观点彻底打破了,使化学研究从只限于对无数个别的零星事实作无规律的罗列中摆脱出来,从而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