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化学怎么推断

化学怎么推断

发布时间:2022-04-22 22:07:17

‘壹’ 化学推断题的方法是啥

化学推断题是一种综合能力,要对一些物质的化学性质了解,什么离子是什么颜色的什么物质会沉淀什么气体,要对题目中的一些条件迅速做出反应并做出猜测类似与英语给出一个单词就要迅速想起有什么解释,然后再确定是哪个解释。
根据结构来推主族元素的位置

1 根据原子结构来推主族元素的位置
⑴ 已知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根据下列等式来推:
电子层数 = 周期数
最外层电子数 = 主族序数
⑵ 如果已知离子结构示意图,则须转化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来推。
⑶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阴离子在具有该电子层结构的惰性气体的前面{},阳离子在具有该电子层结构的惰性气体的下一周期的左边位置,简称“阴上阳下”。

2 根据化合价来推主族元素的位置
⑴ 根据等式确定主族位置: 最高正化合价 = 最外层电子数 = 主族序数
(2) 如果已知负化合价(或阴离子符号),则须用等式先求出最高正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 = 8 - ∣负化合价∣,再确定主族位置。

3 根据半径来推主族元素的位置
⑴ 根据原子半径来推主族元素的相对位置:同周期中左边元素的原子半径比右边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同主族中下边元素的原子半径比上边元素的原子半径大。
⑵ 根据离子半径来推主族元素的相对位置: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变化与原子半径的变化情况类似。

4 根据特征来推主族元素的位置
⑴ 利用次外层电子数的特征确定周期位置:次外层电子数是2的元素在第二周期; 次外层电子数是8的元素在第三周期;从第四周期开始次外层电子数有如下规律,ⅠA、ⅡA族都是8个;ⅢA~零族都是18个.
⑵ 利用常用特征来推主族元素的位置:如根据“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等特征来推。

5 根据性质来推主族元素的位置
⑴ 通过氢化物的稳定性、水化物的酸碱性比较,确定元素的相对位置。如组成相同、结构相似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则氢以外的元素为从上到下的主族元素。
⑵ 通过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比较,确定元素的相对位置。
⑶ 通过比较组成、结构相似的物质的熔沸点高低,确定元素的相对位置

‘贰’ 化学怎样推理反应

化学的反应主要是因为有推动力
而一般的推动力包括:沉淀、气体、弱电解质(常见的有水)等
综上,就是相关离子浓度最低化
其次,还有氧化还原,用氧化性、还原性高的物质相互反应,分别生成还原性和氧化性弱的物质
在有机物中,就要根据官能团的性质了。例如羟基氧化成醛基再氧化成羧基,羧基不能还原成醛基,但醛基能还原成羟基。或者酯键、卤代烃等会水解,苯酚、羧基都有酸性可以和碱性物质反应啊等等的。
整理的有些杂乱,不过基本在推断是否有反应的问题上,还是氧化还原会占得比较多,另外就是有机推断,这方面就是掌握官能团了。希望有所帮助

‘叁’ 化学推断题怎么做

化学推断题的基本解题思路是:
读题(了解大意)→审题(寻找明显条件、挖掘隐含条件与所求)→解题(抓突破口)→推断(紧扣特征与特殊)→得出结论→正向求证检验

1.读题:读题的主要任务是先了解题目大意,寻找关键词、句,获取表象信息。切勿看到一点熟悉的背景资料就匆匆答题,轻易下结论,这样很容易落入高考试题中所设的陷阱。
2.审题:对读题所获信息提炼、加工,寻找明显的或潜在的突破口,更要注意挖掘隐含信息-“题眼”。“题眼”常是一些特殊的结构、状态、颜色,特殊的反应、反应现象、反应条件和用途等等。审题最关键的就是找出”题眼”。
3.解题:找到“题眼”后,就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解无机推断题常用的方法有:顺推法、逆推法、综合推理法、假设法、计算法、实验法等。通常的思维模式是根据信息,大胆猜想,然后通过试探,验证猜想;试探受阻,重新阔整思路,作出新的假设,进行验证。一般来说,先考虑常见的规律性的知识,再考虑不常见的特殊性的知识,二者缺一不可。
4.验证:不论用哪种方法推出结论,都应把推出的物质代入验证。如果与题设完全吻合,
则说明我们的结论是正确的。最后得到正确结论时还要注意按题目要求规范书写,如要求写名称就不要写化学式。

‘肆’ 初三化学推断题技巧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 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七、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八、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时,酸性最 强 ,碱性最 弱 。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九、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有毒的物质
1、 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 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 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熟记这些就OK了

‘伍’ 一般化学的推断题怎么做好

一、解题的一般思路
二、推断题的常见突破口
1.物质特征
⑴ 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S(黄色).
⑵ 溶液颜色:含有Cu2+(蓝色);含有Fe2+(浅绿色);含有Fe3+(黄色).
⑶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2.现象特征
⑴ 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⑵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⑶ 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⑷ 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3.反应特征
⑴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⑵ 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⑶ 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⑷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⑸ 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三、推断题解题的常用方法
1.一点击破 顺藤摸瓜
有些推断题,涉及曲折迂回的转化历程,同学们总觉得无从下手,只要抓住题目的明显条件(即“突破口”)得出直接结论.常用顺推的方法,沿正向思路分析推理,顺藤摸瓜逐步得出结论.2.逆向思维 反向推断
有些推断题,利用题给条件(即“果”)探求未知(即“因”).同学们可以运用物质相互反应规律由因究果的思维方法进行逆向推理,得出结论.
3.提出假设 逐一论证
有些推断题,可以根据题给条件,提出假设,然后归纳推敲筛选,得出合理的假设范围,最后验证得出的结论.
4.发散思维各个击破
有些推断题,可以根据各部分的已知条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各个击破,然后综合推断,得出相应结论.
5.多练
适当找一些典型的化学推断题进行练习,可以帮助增强自身的理解能力,更好的拓展开思维.
感觉我就是按照网上这个步骤做的

‘陆’ 高中化学的推断题怎么做

该了解的了解 该理解的理解 该掌握的掌握 该运用的运用
推断题:记住常见物质典型物理化学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状态,多不氧化,两性,双水解等等,平时多归纳总结,推断题不难做的。安徽高考都已经不考无机框图题啦,没有生命力的。不过有机还是考。
各种大小知识点都要会 不然推到一半一个知识点不懂就玩完了 给个网上的推断题知识整理吧 我看过了基本的都有了~
1,物质颜色
红色:Fe2O3,Fe(OH)3,FeSCN2+,Cu2O,Cu,NO2,Br2(g),P;
橙色:Br2的溶液;
黄色:S,Na2O2,AgBr,AgI,Ag3PO4,Fe3+(aq),久置浓HNO3;
绿色:Fe2+(aq),绿矾,铜绿,浓CuCl2,Cu+浓HNO3;
蓝色:Cu2+(aq),胆矾,Cu(OH)2;
紫色:石蕊,KMnO4,I2(g),Fe3++C6H5OH;
黑色:多数过渡金属的氧化物以及硫化物,C,Fe等;
白色:CaCO3,BaSO4,AgCl,Mg(OH)2,Al(OH)3,MgO,Al2O3.

2,物质状态
液态单质:Br2,Hg;
液态化合物:H2O,H2O2,H2SO4,HNO3等;
气态单质:H2,N2,O2,F2,Cl2等;
气态化合物:C,N,S的氢化物及氧化物等.

3,反应现象或化学性质
(1)焰色反应:黄色—Na;紫色(钴玻璃)—K.
(2)与燃烧有关的现象:

火焰颜色: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
(淡)蓝色:H2,CH4,CO 等在空气中燃烧;
黄色:Na在Cl2或空气中燃烧;

烟,雾现象:
棕(黄)色的烟:Cu或Fe在Cl2中燃烧;
白烟:Na在Cl2或P在空气中燃烧;
白雾:有HX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产生;
白色烟雾:P在Cl2中燃烧.

(3)沉淀特殊的颜色变化:
白色沉淀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Fe(OH)2→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棕褐色:AgOH→Ag2O.

(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5)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气体:SO2;

(6)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的气体:NO;

(7)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物质:I2;

(8)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Na2O2;

(9)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P4;

(10)遇SCN-变红色,OH-产生红褐色沉淀,苯酚显紫色的离子:Fe3+;

(11)不溶于强酸和强碱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2)遇Ag+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浅黄色,黄色沉淀的离子分别是:Cl-,Br-,I-.

(13)可溶于NaOH的白色沉淀:Al(OH)3,H2SiO3;金属氧化物:Al2O3;

(14)可溶于HF的酸性氧化物:SiO2;

(15)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单质:Al,Si,;化合物:铵盐;

(16)能与浓硫酸,铜片共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是:硝酸盐;

(17)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胶状沉淀且不溶于任何强酸的离子:SiO32-;

(18)溶液中加酸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SO2,H2S;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可能是:CO32-,HCO3-;SO32-,HSO3-;S2-,HS-;

(19)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生成盐的元素:N;

(20)与酸,碱都能反应的无机物:Al,Al2O3,Al(OH)3,弱酸酸式盐,弱酸弱碱盐等;

(21)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K,Na,NaH;Na2O2,CaC2及Mg3N2,Al2S3等;

(22)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生成的反应:Ba(OH)2,Ca(OH)2与NH4HCO3,(NH4)2SO4等;

(23)先沉淀后溶解的反应:Ca(OH)2+CO2,AgNO3+氨水,Al3++OH-,AlO2-+OH-,Ba(OH)2+H3PO4 等;

(24)见光易分解的物质:HClO,HNO3,AgCl,AgBr,AgI;

(25)使用催化剂的反应:合成氨,三氧化硫的生成,氨的催化氧化,制氧气等.

4,特殊的反应类型: 往往是题目的隐性突破口.
(1)单质A + 化合物B → 单质C + 化合物D
即置换反应,可以是金属置换出金属(最常见的是铝热反应)或金属置换出非金属(被置换出来的非金属应该是还原产物,而还原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故通常是H2或C),也可以是非金属置换出非金属(常见的是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或F2置换出O2,当然卤素都能置换出S,另外C可以置换出Si,H2)或非金属置换出金属(此时的非金属必作还原剂,而常见的还原性非金属只有C和H2).

(2)A 的化合物 + A的化合物 → A 的单质 + 化合物B
该反应通常是一个归中到单质的反应,该单质必为非金属单质,常见的是S,Cl2,N2.

(3)单质A + 强碱 →两种含A 元素的化合物
该反应是一个碱性歧化反应,单质A 通常是X2或S;

(4)单质A + 单质B → 化合物C ;C + 单质A → 化合物D
综合以上两个反应,可知A,B两种元素可以形成C,D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中必定有一种元素有变价.若有变价的元素是金属,则必为Fe;若有变价的元素为非金属则该元素通常是C,N,S或O等,故以上C,D分别是NO,NO2或CO,CO2,或SO2,SO3或Na2O,Na2O2等.

(5)一种物质分解得到两种以上产物:
常见的有KMnO4,NaHCO3,NH4HCO3,(NH4)2CO3,NH4I,Cu2(OH)2CO3等的分解.

(6)多种物质化合得到一种物质:
如Fe(OH)2+O2+H2O;NOx+O2+H2O等

(7)电解类型(惰性电极):
生成两种产物:电解质分解型或电解水型或熔融的NaCl等.
生成三种产物:放氧生酸型或放氢生碱型.
生成三种气体:电解氨水或NH4Cl溶液.

(8)与化工生产有关的反应:
如制漂白粉,制生石灰,工业合成氨,氯碱工业,硫酸工业,硝酸工业,玻璃工业等.

——————特别添加有机部分——————

基础知识:结构与性质的联系
1、由性质信息推测官能团或物质种类
(1).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有机物常含有:"双键"或"叁键"等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醛基".
(3).能与Na发生反应产生H2的有机物含"羟基,羧基"
(4). 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的有机物含有"-COOH".
(5).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酚羟基","—COOH"和"酯基".
(6).能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显紫色的有机物必有"酚羟基".
(7).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或"-COOH".
(8).能水解生成醇和酸的有机物含有"酯基".
(9). 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低聚糖及多糖,蛋白质.
(10).能与氢气加成的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碳氧双键(醛,酮)及苯环.

2、根据反应条件推测反应类型,反应物,生成物种类
(1).反应条件为浓或稀硫酸加热的反应有:醇的脱水(170℃,为消去生成烯的反应),酯化反应及水解,硝化反应等.
(2).反应条件为"NaOH溶液,Δ"的反应有:卤代烃的水解或酯的水解等
(3).反应条件为"NaOH溶液,醇溶液,Δ"只有卤代烃的消去
(4).反应条件为"铜或银,Δ"只有醇的氧化
(5).连续氧化为醇醛酸的衍变

二、根据有机物之间衍变关系推测物质种类或结构
1、根据有机物性质及相关数据推测官能团的个数
(1).由银镜反应中醛与生成银的物质的量关系推知含-CHO的个数.
若1mol醛生成2molAg,则醛分子中醛基个数为 1 .
若1mol醛生成4molAg,则醛分子中醛基个数为 2 或醛为 甲醛 .
由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时生成生成Cu2O的物质的量关系推知含-CHO的个数.
若1mol醛生成1molCu2O,则醛分子中醛基个数为 1 .
若1mol醛生成2molCu2O,则醛分子中醛基个数为 2 或醛为 甲醛 .
.醇与Na反应,用醇与放出H2的物质的量关系判断-OH的个数.
若1mol醇生成0.5molH2,则醇分子中羟基个数为 1 .
若1mol醇生成1.0molH2,则醇分子中羟基个数为 2 .
.用羧酸与NaOH反应的量的关系判断—COOH个数
若1mol羧酸与1molNaOH恰好反应,则羧酸分子中羧基个数为 1 .
.用酯与酯水解生成一元醇或一元酸的物质的量关系推断酯基个数
若1mol酯水解生成1mol一元酸或一元醇,则酯分子中酯基个数为 1 .
若1mol酯水解生成2mol一元酸或一元醇,则酯分子中酯基个数为 2 .
(5).利用碳氢原子个数比确定
C:H=1:2的有机物为:烯烃,一元醛,一元羧酸及酯 ;C:H=1:1的有机物为:乙炔,苯,苯酚,苯乙烯 ;C:H=1:4的有机物为:甲烷,甲醇,尿素 .
(6).利用与饱和烃相比缺H数确定:
缺2个H: 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或碳氧双键或含有一个环 ;缺4个H: 有两个不饱和键(碳碳双键或碳氧双键)或一个碳碳三键; 缺8个H: 苯及苯的同系物,酚类 ; 缺8个以上H: 有苯环和其他不饱和键;不缺H: 烷烃,醇,醚 .
(7).利用加成反应中量的关系判断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个数
1mol有机物加成1mol氢气,则有机物分子中有 1 个双键(可以是碳碳双键,也可以是醛或酮中的碳氧双键);1mol有机物加成2mol氢气,则有机物分子中有 2 个双键或 1 个碳碳叁键

2、根据反应产物推测官能团的位置
(1).由醇氧化为醛或酮及羧酸的情况,判断有机物的结构.当醇氧化成醛或酸时应含有"-CH2OH",若氧化为酮,应含有"-CH-OH"
(3).由消去反应产物可确定"-OH"和"-X"的位置.
(4).由取代产物的种数确定H的个数及碳架结构.
(5).由加氢后的碳架结构,确定"C=C"或"C≡C"的位置.

三.有机合成方法与规律
合成方法:①识别有机物的类别,含何官能团,它与何知识信息有关②据现有原料,信息及反应规律,尽可能合理把目标分子分成若干片断,或寻求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方法或设法将各片断拼接衍变③正逆推理,综合比较选择最佳方案
合成原则:①原料价廉,原理正确②路线简捷,便于操作,条件适宜③易于分离,产率高
解题思路:①剖析要合成的物质(目标分子),选择原料,路线(正向,逆向思维.结合题给信息)②合理的合成路线由什么基本反应完全,目标分子骨架③目标分子中官能团引入
合成关键:选择出合理简单的合成路线;熟练掌握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变关系以及重要官能团的引入方法等基础知识.

四、官能团的引入:
官能团的引入
引入-OH
烯烃与水加成,醛/酮加氢,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
引入-X
烃与X2取代,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醇与HX取代
引入C=C
某些醇和卤代烃的消去,炔烃加氢
引入-CHO
某些醇氧化,烯氧化,炔水化,糖类水解
引入-COOH
醛氧化,苯的同系物被强氧化剂氧化,羧酸盐酸化,酯酸性水解
引入-COO-
酯化反应

‘柒’ 怎么做化学推断题

看看这些把也许有帮助
推断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各类考试中都占很大比例。今借此篇幅把与短周期中有关的常见突破口做一下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位置与结构
1、Li是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
2、S是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
3、Be、Mg是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Li、Na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1/2的元素;3倍的是C、Si;3倍的是O、S;4倍的是Ne、Ar。
4、Be、Ar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Mg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a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
5、H、He、Al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
6、He、Ne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都满足2n2的元素。
7、H、He、Al是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
8、Mg是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6的元素;1/3的是Li、P;1/2的有Be;相等的是H、He。
9、C、S是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
10、O是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
11、C、Si是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
12、O、F是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
二、含量与物理性质
1、O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Si次之,Al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
2、H是最轻的非金属元素;Li是最轻的金属元素。
3、Na是焰色反应为黄色的元素;K是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的元素。
4、Si是人工制得纯度最高的元素;C是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元素。
5、N是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O是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6、常温下,F、Cl是单质具有有色气体的元素。
7、C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元素。
8、Cl是单质最易液化的气体、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
三、化学性质与用途
1、F是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
2、N是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
3、S是气态氢化物与其低价氧化物能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元素。
4、P是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元素。
5、F是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以雕刻玻璃的元素。
6、O是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对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元素。
7、Mg是既能在CO2中燃烧,又能在N2中燃烧的金属单质。
8、Li、Na、F的单质在常温下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
四、 10电子微粒组
1、原子Ne
2、分子CH4、NH3、H2O、HF
3、阳离子Na+、Mg2+、Al3+、NH4+、H3O+
4、阴离子N3—、O2—、F—、OH—、NH2—
五、 18电子微粒组
1、原子Ar
2、分子SiH4、PH3、H2S、HCl、F2、H2O
3、阳离子K+、Ca2+、PH4+
4、阴离子P3—、S2—、HS—、Cl—、O22—
5、特殊情况:F2、H2O2、C2H6、CH3OH、CH3F
六、同族的上下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
1、二、三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
2、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或18,ⅠA、ⅡA为8,其他族为18。
3、四、五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8。
4、五、六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8或32。
5、六、七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32。

特征现象
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
2.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或FeS2
3.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4.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蓝色[Cu(OH)2]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
黄色(AgI、Ag3PO4) 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5.特征反应现象: Fe(OH)2------>Fe(OH)3,白色到灰绿到红褐色

阅读全文

与化学怎么推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