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范里一中 王雪林
一、加强自身修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要提高化学教学质量,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做起。作为化学教师,应该是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还要有独到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化学相关的学科知识要有所了解,特别是生活中的物质和化学变化,教师要注意积累和总结,以便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应用。
二、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提高学习效果有重大的作用。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教学实践证明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处于活跃、兴奋状态,强化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多种教学手段。
三、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作好演示实验,做到万无一失。学生刚接触化学实验时都有好奇心,对于教材的演示实验会格外注意。教师应当把演示实验当作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做演示实验时,力求做到:装置正确,整洁美观,操作规范,快慢适中,要求严格,讲解清楚,现象明显,结果准确。实践证明,这种方法非常有效,真正让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从而不断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逐步让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认知科学的思维方法。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具有直观简明、规范严密、种类繁多等特点,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化学用语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难点,也是第一个分化点,这给化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化学用语的学习贯穿初中化学学习的始终,化学用语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理解、记忆、综合等能力的培养,搞好化学用语的教学是防止学生两极分化的最好方法之一。
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突破化学用语这一难点:
1. 分散难点,降低难度。
教学中,教师应首先与学生一起将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分析清楚,使学生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将化学用语与概念“名”“实”相符,一一对应。这是比较关键的一步,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记忆的难度。根据化学用语种类、数量繁多的特点,从绪言课开始,可将部分简单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规范地写出,让学生在比较新奇的感受中,利用余力记住部分常见符号。
2. 加强练习,与学生一起记忆。
教师要反复指导学生的读、写、用,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严格要求,并要长期坚持。可安排几次集中练习,通过听写、比赛、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共同纠正,寓教于乐。准确规范的书写及反复练习是掌握化学用语的前提和保障。
3. 做好检查,力求人人过关。
教师可以用纸质形式让学生当面书写,教师批改指正,当面纠错。长此以往,反复强化训练,力求使学生真正掌握。
五、做好检查落实工作,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在每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把本单元重要的知识点以填空的形式印成卷子,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认真填写,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教师充分进行检查,做好记录。每次周考、月考讲评后,教师可利用空白试卷对学生进行抽测检查,以检测学生记忆效果。
总之,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师的大量付出是成正比的。教师在精心备课基础上,多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那么一定会很好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❷ 如何优化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深化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应是我们教师不断追求、不断探索和不断实践的方向。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但可以减轻学生在学业上的负担,也是我们教师提升自我教学素养的一个途径。因此,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化学教育的启蒙者,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知识的起源都是来自于好奇心和兴趣,只有让学生对化学感兴趣,产生好奇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抓住学生的心。
1、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利用实验吸引学生注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实验与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实验向学生展示化学的魅力所在,就一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在绪言课,可以向同学们演示三个实验,如“石灰水变浑浊”、“镁带燃烧”,“大理石滴加稀盐酸”,三个实验中的每个物质对学生来说都是不陌生,实验过程中还可以邀请同学共同参与,如请学生吹起提供二氧化碳,当他们看到石灰水变浑浊的时候自然会大吃一惊,对现象印象深刻,也可以请学生点燃镁带,当他们看到耀眼白光时一定会惊艳四座的,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气氛,也让学生对知识有了深刻印象,再理解起来自然不费力了。
2、创设课堂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处于教学目的的需要,创设合理且合适的教学情景和情感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可以拉近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现实场景,使知识生活化,这样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虽然每节课上的创设情境只有简短的几分钟,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却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笔者在实际教学“水的特性”这一节课中,采用的情景引入是将水拟人化,给人类写了一封信,信中以水作为主语,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中就包含了许多生活常识和水的性质,这样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就将这些知识掌握,不需要重复,巧妙地融合了生活常识和化学知识的关系。
3、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部分的化学课堂教学都采用了多媒体技术,课堂上合理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方法。传统的板书方式解释不清的概念,运用多媒体可以轻松解决,而且对学生来说既直观又方便理解。例如笔者在“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节课中,当讲到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时发现用言语是很难描述到位的,但是利用多媒体,将“分子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变成新的分子”这一过程形象化,既节约了讲解的时间,又提高了学生的理解速度,可谓一举两得。又比如在上习题课时,传统的板书我们需要花时间将题目写在黑板上再讲解,反之利用多媒体直接将习题投影到屏幕上,不但增加课堂习题讲解速度和容量,也提升了课堂的效率。
二、提升自身修养和个人魅力,提高课堂效率
1、反思和优化课堂设计,提升教学水平。
由于初三化学学科的特殊性,一年一循环,我们的备课量会比其他学科教师相对少一点,那么我们除了做好日常教学工作以外,要花更多的时间在了反思课堂教学上,仔细修改教学课件和教案设计,通过反思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后,笔者常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这一节课,我投入了激情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没有深度?教学目标合理吗?达到了吗?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就有一句标语说的那样“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在初三的课堂上没有一分钟能够浪费,笔者认为反思可以让我们把每天的“直播”做得更好,少一些遗憾,多一份成功。
当然我们不仅要反思已有的新课课堂设计,还要不断的寻找新的课堂模型来改善课堂效果,提升教学水平。笔者担任初三教学工作几年来不仅在新课教授时求新求变,在复习课的模式上也寻求突破,不再就提讲题,一改原有的教师归纳的复习模式,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把知识置于一组典型的问题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把其中包含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不仅巩固了知识,还帮助学生在举一反三、整理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上得到归纳和提高。比如中考常见一类题型图像题以生活中的实例和考试中的真题均分为切入口,师生共同总结图像的形成过程以及解读图像所提供的信息。以问题带出概念,以分析问题带出做图像题方法,最终通过本节课的总结在图像题的解题方法上达到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通过复习课堂让学生掌握一类题的解题方法,这样才能达到复习课的效果,也正是这样有意义的复习课才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炒冷饭式”的复习课上的生动活泼。这样也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2、提升个人魅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实际上更是学生的榜样和学习的对象。只有不断的提升个人的素养,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综合品质。当然,我们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也需要展现个人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笔者作为初三化学教师,接手班级都是毕业班,但是我深知初三化学作为一门初中阶段只有一年的学科,对于基础的要求不高,所以只要有学习能力的同学都能很好的学习化学,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也要及时的给与他鼓励和表扬,学生非常渴望老师的表扬和夸奖,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的好“学生不缺批评,不缺训斥,而缺的是鼓励、表扬和感化”,这样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认可,极大的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在学习中即使遇到困难了也不会放弃,而是投入更多,同时也达到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之,我们教师只要拥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教学能力,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提高课堂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❸ 马上初三,化学学科该如何提高现在成绩中等。
提高化学成绩的方法如下:
1、背化学公式
初中想要提升化学成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背公式,要是你是一个背东西难如登天的人,那我建议你疯狂做题。初中化学题其实大部分都是去评测你的公式熟练程度,比如已知A.B.D你想要得到E,那么你需要推论E=C+D,然后A+B=C。所以大部分化学题都是考验你化学式的基本功。
2、善于总结中考热点
氢氧化钠变质问题和粗盐中可溶性杂质去除的问题,年年考。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再加上十几个重点方程式,是每年必考的题目,不用说要多下功夫,彻底掌握透彻,考试怎么出都难不倒你。
3、化学课内基础实验
实验题总是大家十分头痛的题型,但我们依旧可以把握其中的基础分数,那就是课内的一些基础的实验操作与相关的注意事项。这部分内容课上的笔记内容比较全面,灵活度较低,易于得分。如:气体制备、粗盐提纯、溶液配制等内容,突出记忆实验中使用的仪器、操作、误差分析。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盐酸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24、酸性溶液的pH<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碱性溶液的pH>7;如:NaOH、Ca(OH)2、CaO溶于水、Na2O溶于水、Na2CO3;中性溶液的pH=7。如:水、NaCl
25、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①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②温度达到或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
26、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7、常见的酸有盐酸(酸溶液)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28、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等。
29、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碳二四,铁二三,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30、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
3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对空气没有污染。
32、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占78%,其次是氧气,占21%。
33、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的是氧气O2。
34、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重,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❹ 怎样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应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努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作为初中毕业年级开设的新学科,是一门既简单又困难的课程.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一门起始学科;说它困难,是因为它又是在初中阶段接触最迟的一门学科.要想让学生尽快入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作为教师,关键是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教好学生,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我把自己当作学生,在向同伴学习的基础上,我首先想办法让自己与学生同时建立兴趣,共同喜欢这门课,用内动力促进“内涵发展”,走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的探究之路.那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课教学质量呢?下面围绕四个问题叙几点教学之见.
1 激发兴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先让学生喜欢你和你的学科
化学作为起始学科,需要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先让学生喜欢你和你的学科.教师要在“引路、指导、习惯、兴趣”上与学生搭建和谐的桥梁,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学习.“引路”就是要在大方向多给学生指明方向,多做思想工作,从诸多方面关心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的发展方向,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对他的关系和爱护,让学生有内动力.“指导”就是在学生刚开始学习这门学科时,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讲题、只讲道理,学生需要的是“钥匙”.因此,要在原理和方法上解说,多在同类问题上归类,让学生能自觉走上“知识的高速公路”.“习惯”就是教师要严以律己,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要有垂范作用,在课堂上要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不能随意性太强,要建立“紧张有序的课堂”,让学生知道老师走完上步下一步要干什么,同时,要开始要求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干什么要让学生自觉形成.“兴趣”就是通过教师的多方面的引导,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想学,尤其是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关心、关爱学生,要用心去投入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你是一名敬业的教师.通过这些前期作用,搭建基础,学生就会喜欢你.就会喜欢你的学科,学生的入门就相对容易.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自觉学习和自主探讨
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建立“战场课堂”和“程序课堂”,培养学生紧张的课堂习惯,把节节课堂演化为战场,让学生始终有紧张感,始终处于主动的思维状态.制造紧张的习惯,通过将“阅读“、“练习”、“讨论”、“抄笔记”等在课堂上都规定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内容.所谓“程序课堂”就是根据课型展现出自己的教学特点,让学生按照程序去思维,一步一步往前走.同时,课堂上,我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采取三个判断:一是看课堂上举手人数,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回答,也便于教师判断知晓率.二是练的习惯,我在课堂上的练习是根据学生举手情况实行点名制,点名都是分中、上、下来看知晓率,而且练是学生黑板上练和桌上练相结合,对与错用“兵阅兵”的方式解决,以鼓励学生自觉思考的习惯.三是阅读习惯.我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有两点规定,即规定阅读的内容,规定带问题阅读的时间,提高时间和学习效率,包括讨论时间、作业时间也规定,课堂上的“点名制”让每位学生有紧张感,要保证课堂上必须认真听讲.在认真听讲的同时,做到多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并勇于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以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从而将本节课的知识很好的消化.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如实准确地记录、积极主动地思考,要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由于初中化学知识点杂乱而零碎,老师在讲课时,都是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的.因此同学们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要做好课堂笔记,这不仅有利于课后进行复习,掌握重点,又可以有效的避免上课时“走神”.在记课堂笔记时,我要求学生必须讲究方法,要在听清楚老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记重点、难点、疑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与课本内容相同的部分可在课本上标出,课后整理笔记时可补全.要经常不问断的进行复习,循序渐进.对每章内容的重点,我规定时间检查过关,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达到对课本内容融会贯通.每章节讲完后我主动将章节考点进行归类梳理,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便于复习和归类,便于与学生一起回顾,便于搞“务实”演练.这样就可在整理总结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掌握.学生在整理知识时就容易把握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3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全新而又陌生的学科.部分同学自学能力较差,没有预习的习惯,不懂得预习的重要性,往往简单认为预习就是念一遍课文,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就需要我们教师最好让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做到有目的的去听课.预习时,要把新课内容仔细通读,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带着疑问去学,听课的效率就会提高.科学的预习方法能为学生学好教学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教师课前依据本章节知识目标及历年热点考题,设计好预习提纲,然后引导学生写出预习中的收获即本节重难点,最后让学生集体交流预习体会,互相评点,互相促进.这样进行一段时间后,学生养成了习惯,教师就可以稍放开手,只提供给学生章节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自己列出预习提纲,进行自行预习.好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将终生受益.
4 要提高课堂吸收率,必须做到“听、思、问、练”的四个学习环节,力求达到懂、会、透
学生对一堂课所学内容掌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课的效果,指导学生科学的听课方法很重要.课堂上能不能高度集中,聚精会神听讲,是决定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更重要的是还要会听课,不仅听会知识的来龙去脉,对概念、例题要能理解,同时更要学习和感受老师讲的每一知识点的方法与思路.另外课上一定要养成先听后记的习惯,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录本节的重点、难点,须掌握的内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易错、易混或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当时没听懂的,没明白的地方,课下要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及时复习,每天认真阅读课堂笔记,回忆教师的讲解、板书、演示操作等,同时对知识点要进行梳理归纳,达到对课本内容融会贯通.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掌握.
“思”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只有积极思考,才能使自己获得知识,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因此课上要勤于思考,学会思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是争论,以此来锻炼和培养自己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从而使当堂所学知识能消化、理解.
要“练”一定量的习题来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可培养一定的技能技巧,是达到会、透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能搞简单的重复或题海战术.
❺ 怎样提高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的化学教学水平,是每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本人在教学工作之中,经过几年地摸索,略有心得:一、以“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化学教学成功之母。只有通过实验,学生才能认识事物的感性材料,并且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来说,好在他们起初学习化学几乎是带有好奇心理。为此,我们必须充分抓住学生这一心理,来激发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满足他们的好奇欲望,自然从中掌握化学理论基础知识。例如在讲燃烧条件的时候,增加两个实验:①向盛有白磷的冷水中通入氧气(水温く400C);②向盛有白磷的热水中通入氧气(水温>400C)。从这两个实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①白磷不能在冷水中燃烧②白磷在热水中燃烧起来,并产生大量的白烟。这两个实验可以进一步说明物质燃烧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通过这些化学实验,让学生看到了水中物质可以燃烧,并且明白燃烧是有条件的,产生了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去探索化学奥妙,自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这样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学好化学奠定了基础,是化学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以“口诀”为途径 化学知识点较多,不利于记忆,要使学生一下记住很多知识,死记硬背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解决这样的问题呢?笔者认为,理解记忆“化学口诀”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化学口诀是对某个知识点的总结,它把某个知识点归纳成简单的一两句话,简洁顺口,便于记忆。例如教学化合价时,我可以把它编成口诀:“一价钾钠银和氢;二价氧钡钙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一、五、七氯铁二、三;硫有二、四、六;通常是金属显正价,非金属显负价”这样的口诀学生记忆轻松、方便。还有一些化学口诀是通过它的谐音,显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地壳元素的含量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把它编成“养闺女贴给哪家美”。这样,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学习兴趣充分被调动起来,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活力。 三、以“公式”为突破口 初中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简单的“无机化学”,教学中对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很难掌握,甚至无从着手,而课本只介绍“最小公倍数配平”和“观察配平”这两种方法,但是有很多化学方程式用这两种方法是很难配平的。在教学中,我运用了“积约观察配平”法,即做法是:正确写出(左)——反应物,(右)——生成物后,把左右两边各原子的序数分别乘起来,把值大的放到对应边较复杂化学式前作序数,再根据此化学式各原子的原子数去配对应边相应原子的原子数,使左右两边相等,然后找各化学式前的序数的最大公约数约分。如Fe2O3 + CO加热Fe+ CO2 左边|:2 x 3 x 1 x 1= 6 , 右边:1 x 1 x 2= 2 , 2Fe2O3+6 CO加热4Fe+6CO2 , 2、 6、 4、 6的最大公约数为2, 约分得: Fe2O3+3CO加热2Fe+3CO2 ,运用这种方法,只要是无机化学方程式,都能很快的配平,学生学起来就比较简单了,对提高化学教学水平也有极大的帮助。 四、以“联系现实”为辅助对很多学生来说,他们无法将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片面地认为学习化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他们学习的兴趣就无法调动起来,这给化学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其实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可以用化学的知识来解释,例如CO具有毒性,就可以向学生讲述为什么冬天常常发生煤气中毒事件。这时顺便向他们解释其原因(是CO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它不能与氧气结合,人体缺少氧气。)这样学生会了解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会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止不必要的事故发生。讲到煤燃烧时,就联系到酸雨的形成,那么学生就会问,什么是酸雨?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对环境和人有什么危害?怎样预防?学生有了求知的欲望,这时,在教学中就直接补充:就是当煤燃烧时烟囱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空中与水蒸气相遇时,就会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煤和石油的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祸首,酸雨会对环境带来广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使湖泊中鱼虾死亡;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饮用酸化物造成的地下水,对人体有害。如何减少酸雨的发生?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社会和公民应采取的措施有:(1)用煤气或天然气代替烧煤;(2)处处节约用电(因为大部分的电厂是燃煤发电);(3)用乙醇汽油代替原来的汽油(产物主要是水和二氧化碳);(4)购买包装简单的商品(因为生产豪华包装要消耗不少电能,而对消费者来说包装并没有任何实用价值);(5)支持废物回收再生(废物再生可以大量节省电能和少烧煤炭)等。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也给化学教学带来预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才能使我们农村初中的化学教学水平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❻ 如何提高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已成为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全体学生都爱学、乐学,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获得发展,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中应如何提高其有效性呢?笔者就自己在实施新课程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树立新的教学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一定的教学观念会导致与之相应的、并受其指导和调控的课堂教学行为。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首先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强烈的效率意识和时间观念,教师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钻研业务、精心备课、因材施教、开拓创新等一系列工作莫不都是以一定时间内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为目的,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追求。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就是要弘扬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是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最终体现者,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努力。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在教学工作中,师生之间情感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才能充满信心、积极向上地学习,才能在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有高效的学习效果。教师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另外,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学科上,课堂教学效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三、激发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学生才能学得主动,积极思考,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个优化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景,可以不断地维持、强化和调整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他们主动地学习,更好地认知,进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燃烧条件”教学情景的设计
先提问学生:“水能灭火,可否生火?”让学生激烈争论后,演示如下实验:在一杯热水中放一小块白磷,待白磷熔化,用一支大试管垂直倒插入水中,罩住白磷,可见水中的白磷发火燃烧,产生白烟。面对这一奇异现象,学生的求知欲望一下子调动起来,这时再引导学生从燃烧条件加以分析得出原理。接着,又演示一个实验:用一张不易吸水的纸折叠成纸袋,用线拴在四角成为吊绳,把纸袋悬挂在铁架台上,放入水和一只鸽子蛋,用酒精灯加热。学生们看到灯火在袋子下烧,纸袋没有着火,水却烧开了,鸽子蛋煮熟了。在生动的情景下,再要大家想想:可燃物能不能被点燃,决定于什么?利用似乎存在矛盾的问题和趣味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营造热烈、生动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创新改进实验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知识的发源地和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目标,具有其他化学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平时要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利用一些生活用品设计一些简易的微型实验或改进实验,大面积地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学生亲自做实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效率。
例如:在讲授“水的净化”时,要将浑浊的河水净化,常规的做法是将河水倒入过滤器中过滤,但这在课堂上因过滤速度慢,操作很耗时,吸引不了学生的眼球,笔者在课堂上创新了实验:将浑浊的河水倒入一量筒中,用玻璃棒往量筒底部缓缓推入一团棉花,经棉花过滤后的河水立刻变澄清。该实验不但让学生直观、快速地感受到过滤的效果,也拓展了过滤的知识,从而懂得生活中一些做法的过滤原理。又如,上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页的铁生锈实验,按课本装置则导管内水面上升缓慢,观察时间较长。改进装置后(如下图1),通过观察输液管两边液面高低,很快就能明显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再如,在探究氧气性质实验时,可燃物硫、磷在氧气中燃烧都会产生有害物质,影响师生身体健康,教材回避了这两个实验,影响到学生对氧气性质探究的兴趣。通过对燃烧装置的改进后,用如下图2的装置进行硫或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上部容器装有的NaOH溶液可吸收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在NaOH溶液液封、吸收下不会外逸,学生在观察生动的燃烧现象的同时,又不会受到燃烧产物对身体的损害。
浅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探究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点
探究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大力提倡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发挥参与活动的自主性,是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形成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创设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是建设有效课堂教学的重点。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问题教学,以问题来驱动学生的探究活动。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将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之中,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使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学会探究、学会学习。
例如,NaOH溶液变质的再探究
【情景引入】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烧杯,分别盛有NaOH溶液和Ca(OH)2溶液
【问题铺垫】
(1)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Ca(OH)2溶液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由此说明实验室在贮存NaOH、Ca(OH)2溶液时应注意什么?
【问题辐射、递进】
(4)对于上述现象,我还有几个要探究的问题:问题① ;问题② ;问题③ ;……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可以很快地对前三个问题作出解答。这几个问题是铺垫性问题,通过这几个问题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这两个对比实验中发现问题:NaOH溶液中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怎么知道NaOH和CO2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所以,当进行到第(4)个问题时,学生们讨论的焦点基本上都集中到了这杯“脸不改色”的NaOH溶液上。正因为没有明显现象,NaOH溶液的“主动留白”就为学生的探究留下思维的空间,也为学生探究问题的提出提供了思考的素材,为学生在“留白”处展示个性、一显才华创造了机会。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接着,教师有意识对问题进行了取舍,最终确定以下四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
(1)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2)如果变质,变质后生成了什么物质?
(3)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4)变质后的NaOH溶液如何提纯?
上述教学情景简洁明了,探究问题循序渐进,探究气氛浓厚。学生在教师预设问题的引导下,自主开放地提出新问题,自主开放地进行科学探究。一节课下来,学生都是在一个个探究问题引导下进行一系列探究活动,课堂上营造很浓的探究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只有树立新的教学观,懂得营造和谐师生关系,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验知识的生成,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良好科学素养的现代化人才。
❼ 如何提高初三化学学习效率
如何提高初三化学学习效率?我们同学要做到勤于思考。如果学习中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比较,就会割裂知识之间的联系,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是生吞活剥,这样反而加重了学习的负担,使学习变得苍白无趣。同学们也可以借助一些比较有趣的教辅工具,比如说VCM仿真实验,建立一个完整的学习系统,因此,同学们也要学会整理知识,注意知识的网络的建立,并要多想想为什么。如在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方面:我们同学要建立这种思维,即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性质;有什么样的性质,就有什么用途。经验告诉我们:从物质的用途也能推断出其性质、再推断到物质的结构。
还有,同学应当建立实验探究的思维模式。一项探究活动,往往包含着这三个层面的问题:假设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手段或采用什么化学试剂和由此而可能出现的现象;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或应当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当然,这些思维模式,都离不开化学基础知识,所以,只有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变得有血有肉,我们的综合能力也得到增强。如果同学们做到这一点,就有希望在考试中获得相对理想的成绩。
❽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有效教学
化学课程的改革涉及到多个方面,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以新颖的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提高其自主探究的能力,实现化学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
一、实施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讲授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知识时,可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将化学教学拉近于日常所见的事物上,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其能够集中精力投入课堂学习中。教师可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训练中,如,使用化学知识解答以下各题:
(1)新鲜果蔬里包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哪些?
(2)用何种方法快速辨认羊毛与合成纤维?
以上例题都是生活当中较为多见的问题及现象,教师借助这些可以设计出具有探究价值的化学习题,经课堂学习后,学生能够领悟到化学内容的随处可见,从而增强对化学内容的学习热情和研究兴趣。
二、积极开展化学探究活动
化学实验是十分关键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借助课堂实验,可让学生直观、明了地观察到化学反应的整个过程,进而提升学生作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在解答某实验题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意识。例题:学生为了研究CO2与NaOH会否产生反应,并设计如图1所示的3种实验装置,请尝试解答下面的问题;
(1)图1中装置a、b为用到的仪器,请回答其名称;
(2)这3项实验当中,①③出现明显变化,试想反应中观察到的具体现象是什么?
(3)②实验因为仪器运用不正确,致使反应不够明显,如果替换装置设备中的玻璃广口瓶则可成功发生反应,应替换为何种仪器?改进后能看到什么反应现象?
设计以上例题的初衷是指导学生研究CO2与NaOH之间可否产生反应,经过探究这个化学实验题,学生能够看出实验装置设计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同时,观察到CO2与NaOH进行反应时,容器内部的压强比外界气压小[1]。探究类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合作能力、自主能力、创新能力都有较大的帮助。
三、注意培养多种运用思维
教师可适时变换教学方法,使用多种不同的途径来解答同一个问题,即以“一题多变”实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2]。建立系统的化学知识网络,是快速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式。如图2为盐酸物质的化学性质网络图,其中,“-”代表互相连通的两物质间可进行反应,“→”代表前一物质转变为后一物质,化合物A与C的类型不同,请进一步补充这个化学知识网络:
(1)A、B、C分别是何种物质,请写出其化学式;
(2)按照补充后的知识网络,试写出复分解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盐酸物质间的化学反应比较复杂,学生难以快速掌握相关的反应知识,通过这个习题,学生可清晰地了解酸、盐、碱、金属和氧化物间的反应联系,因此,构建化学知识的网络图,可帮助学生激发创造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四、结束语
化学学科和日常生活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理论和实践的良好结合,积极培养学生探究化学相关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和深化理论类知识,并将其用于指导实际操作。此外,化学教学不仅要锻炼学生的常规性学习思维,还要培养多方面思考的应用思维,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切实掌握处理具体问题的有效思路与应对方法。
❾ 怎样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调查表明,积极的师生关系可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足交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和辩论时,鼓励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动情、晓理、端行。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要积极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化。如何在引入新课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呢?
1.教师应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知识水平出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悬念。新课题的引入,可以是一个有趣的实验、一则富有哲理或有趣的故事,也可以是学生喜欢的生活问题、社会中的热门问题。通过这些新课的引入,能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进入自主探究的思维状态。
2.在上完课或复习时给学生创设情境,留给他们一些问题进行探究。主要以介绍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对获得的知识发生兴趣,认识到化学的价值。总之,无论用什么方法引入新课,都要创设有悬念的教学情境,要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适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发展至今,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若能适时地运用这些教学手段,那么就可以很好地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教学变得高效。如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课件形式,将表格进行投影,并设置相关的动画,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我先让学生观察该表,发现有13行、6列,分别对应13钟阳离子和5钟阴离子。我再让学生以接龙的方式组合一列列或一行行的能够组合出物质的化学式,并且在每个相对应的格子里(如第一行第4列组合出的物质是HNO3)有相对应的多媒体效果,只要指出第几个格子,便会出现相关物质的化学式及某些性质。这样一来,在学习溶解性的同时,学生又再次巩固了13*6=78种常见物质及相关性质。接着,对溶解性进行归类,观察表格发现钾钠铵硝酸盐及酸均可溶,于是,将这些可溶的格子用一种颜色表示,剩下的不溶液用另外的颜色表示,这样便可将酸碱盐的溶解性进行分类,使学生一目了然。这些都是仅靠书本讲解所无法达到的效果,而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形式,可使之变得清晰明了,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四、加强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做好教材中每一个演示实验,且一定要直观、明显、省时、准确、安全。必要时还要增设一些课外实验,如:在探究熟石灰变质后生成哪些物质时,我和学生一起用班级的墙皮做实验,首先我让学生根据熟石灰的性质让学生猜想变质后可能有哪些产物,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最后让学生和我一起做实验,探究效果很好。增设这一实验,既让学生学会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觉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能够学有所用、活学活用,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还有许多知识点,都可以通过增设演示实验,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教学中我们有些教师不愿意做实验,认为做实验既麻烦又浪费时间,不如直接在黑板上讲实验。其实化学的学科特点就是一门实验科学,离开实验,化学就会缺乏生机。实验贵在它的直观性。初中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大多都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因此,做和不做实验,教学效果大不一样。譬如:酸碱指示剂与酸碱变色的实验,学生对颜色的变化总是张冠李戴,通过做实验,学生记忆犹新,而未做实验,学生混淆不清。可见,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确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
五、加强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化学应用能力
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加强了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化学具有实用性,它与我们的吃、穿、住、行、用无一不紧密联系,教学中要努力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化学、用化学,开阔学生视野,巩固和深化课内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活用化学知识。如讲“燃烧条件”时,引导学生学会当家里发生煤气泄漏时应该怎样处理。以及怎样除去家里水壶中的水垢;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化工厂,调查农村化肥、农药的施用等。可以说化学知识从头到尾都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与思考,就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❿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转变传统观念。
以前,我们有这么一个观念,老师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学生都必须听我的,我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不准有其它怨言。结果,学生成了机械的接收器,缺乏情感,缺少动力。我认为,教师的陈旧观念要改得彻底,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和谐,师生亲密无间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悦。但要做到活而不乱,动而不滥,乐而不散。总之,课堂是学生的天地,教师只不过是点拨者,起到组织学生学习的作用,而不是灌输知识的机器。我们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接受知识、探索知识的过程,不要把个人因素强加给学生,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变教学观念。
1、教师必须转变高高在上的观念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中间的合作者角色。不仅是身体走下来,还要把心带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2、从“精讲多练”转变为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观念
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几年来大家都认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现代素质教育观高度来看,仅仅精讲多练还是不够的。“精讲”不能是教师一个人讲,“多练”不能是机械反复训练。以“精讲”而言,应提倡“归纳法”讲课,让学生从观察、比较、分析中得出结论,比教师一个人讲要好。以“多练”而言,要提倡从学生的状态来决定学生的练,要比单纯反复操练有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思索,和教师一起讲,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